如何提高英语口语流利? 总是想说一口流利的...

精彩推荐:&&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分享→
发表于: 11:14
说一口纯正的英语是很多英语学习者的梦想,但由于地域的差异,说英语时总会带一点口音。英式英文带有独特的口音,通过练习,就可以用听起来颇为纯正的英式英语与人交谈。除了语言,你的行为举止也要相配,这样才能发挥最佳效果。小编介绍下英国人说话的小技巧供大家学习。1. “R”不发音要知道,大多数说英音的人发R音的时候都不卷舌(除了那些来自苏格兰、诺森比亚、北爱尔兰和兰开夏郡部分地区的人),但并非所有英式口音都相同。元音之后的R不要发音,同时拉长元音,还可以加上一个“uh”音(here就读成“heeuh”)。在像“hurry”这样的单词中,不要把R和元音混在一起,要读成“huh-ree”。在美式英语中,以“rl”或“rel”结尾的单词发音时可以用一个或两个音节,没有区别。但在英式英语中就不同。以“rl”结尾的单词,如“girl”、“hurl”等只发一个音节,R不发音;而“squirrel”则要读成“squih-rul”,而“referral”则为“re-fer-rul”。有些单词用英式口音读起来比较轻松。比如“mirror”读起来就是“mih-ra”。别把它读得像“mere”一样,英国人几乎从不这么发音。2. 字母“U”在“stupid”和“duty”中的发音为“ew”,和单词“you”一样不要像美式口音那样发“oo”音,所以正确的发音应该是stewpid,或者schewpid 也很常见,但不是stoopid ;而duty 应该是“dewty”,或更常见的“jooty”。在标准英音中,“A”(比如在“father”中)应该是在口腔后部发的开嗓音,听起来就是“Arh”。这点在几乎所有英式口音中都不例外,不过在标准英音中尤为突出。在英格兰南部和标准英音中,诸如“bath”、“path”、“glass”和“grass”这样的词也发这个元音(bawth、pawth、glawss和grawss,等等)。不过在英国其他地区,“bath”、“path”这些词还是发“ah”音。3. 辅音较多的单词要发音清晰“duty”中的T 发T 音:不要像美语中那样发成D ,读成doody,所以“duty”应该读dewty ,或者柔和一点,jooty 。读后缀“-ing”的时候要加重“G”的后鼻音。这样听起来就应该是“-ing”而非“-een”。不过有时候也会缩短为“in”,比如“lookin”。“human being”这个词组要读成“hewman being”,有的地区读成“youman been”,不过也可以是“hewman bee-in”。4. 略去“T”包括伦敦腔在内的某些口音中,单词中的“T”不发音,而美国人会用“D”取而代之。不过在原本“T”的位置上通常会有短暂的停顿。所以“battle”的发音就应该是“Ba-ill”,在第一个音节末尾含住舌根的气息,然后在发第二个音节的时候才把它吐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喉塞音”glottal stop。 美国人也用喉塞音,比如像“mittens”和“mountain”这样的词,只是英国人用得更多罢了。说河口英语、标准英音,以及操苏格兰、爱尔兰和威尔士口音认为把“T”吞掉是懒惰粗鲁的行为,因此也就没有这种发音方法。不过几乎在所有口音中,在非正式情形下单词中间的T不发音,都是可以接受的;而在词尾加上喉塞音就更加普遍了。5. 请注意,有些单词的发音与拼写是一致的单词“Herb”的发音中有“H”的音,而“Often”通常都读成“Off tin”而非“Off in”。单词“Been”的发音为“Bean”,不是“bin”或者“ben”。“Again”和“renaissance”读成“a gain”和“run nay s?nce”,“ai”的发音和在“pain”中一样,而不是“said”中那样。以“body”结尾的单词也都按照拼写发音,如“any body”而非“any buddy”,不过“O”的发音是英式的短促音。6. 请注意,“H”并不总是发音单词“herb”中的“H”是发音的,和美语中的“erb”相反。不过,在很多英式口音中,比如不少北部口音和伦敦东区口音,词首的“H”往往略去不发。7. 单词“been”的读音是“bean”,而不是“bin”在英式口音中,“been”是较常见的发音,而“bin”则更多出现在非正式谈话中不对单词做特别强调的情况中。8. 聆听语言的“乐曲”所有的口音和方言都有自己的音乐性。留意细听说英音的人的语调和语气。句子一般是以升调、平调还是降调结束?通常整个句子中语调变化会有多大?不同地区的语调相差迥异。英式英语,尤其是标准英音在整句话中的语调变化一般都比美式英语要少得多,而且整体趋势是在一个短语的结尾略微降调。不过利物浦和英格兰东北部却是显著的例外。9. 请一位英国人来说一些有名的句子:“How now brown cow”和“The rain in Spain stays mainly on the plain”,并留神细听。在伦敦读成圆口元音的单词,如“about”,在北爱尔兰常会变成平舌音。10. 请注意,两个或多个元音在一起,可能会增加一个音节。比如,“road”这个单词通常读作“rohd”,但在威尔士和一些生活在北爱尔兰的人口中,它的发音可能就会变成“ro.ord”,有些人甚至可能会说“reh-uud”。要多听多说多练,跟说纯正英式英语的人交流自然会说一口流利的英文。
本帖评分记录
神经质幻想家
使用(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完成后可按 Ctrl+Enter 发布]
广告热线:400 970 0519 转 8888 传真:7 投诉受理:400 970 0519 转 9999 法律顾问:江苏正气浩然律师事务所 周建斌律师
版权所有:常州化龙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号&&经营性ICP:苏B2-号不出国如何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
164 个回答
哈哈哈,大笑三声,让我来厚颜无耻的安利一些吧。话说你们真的不顺便关注下帅气的答主嘛,这个答案只是顺手写的还有其他很多大招呦,我可是个探索未知的小能手哇。-------------------------------------------------------------------------------学了德语之后重新审视了一下语言学习,自己也收获颇多,重新写了个答案,和这个答案侧重不同,有兴趣的看看吧。-------------------------------------------------------------------------------1. 在很小的时候可以背一些简单的英语幼儿读物,效果极佳,学习语言,年龄越早越好。背诵英语读物对于改善英语口语的流畅度,避免中国式英语,还有培养开口讲英语的勇气,有着极佳的效果。什么,你说你年龄都不小了,现在背是不是来不及了?种一棵树,最好的年龄是十年前,而后是现在---------------海撸.范思哲再说了,就算自己没救了还不给孩子学两招啊?帮孩子纠正下口音也是可以的嘛。(看评论里有妈妈说:“给女儿买了牛津树系列,点读笔那种,可是我是个没有毅力的妈妈,而且家里人又说我给4岁大的孩子学英语太矫情,所以没读两本就停了。 看着答主的回答满满的动力又回来了。”
你是正确的,一点不矫情,我一年级就会背诵小蝌蚪找妈妈之类的文章啦,虽然我那个时候应该不能全部理解,但是好歹培养了语感呀。)2.当然是找个外国语伴呀~放俩大杀器,我都用过不少时间。 ()(若无法注册翻墙试试)
()我知道,在这个懒癌到处都是的年代,我光放网址不放教程都会有人说我发图不发种,附加一些介绍吧。interpals就是一个专门的笔友交友网站,每个人建立一个个人博客po些照片来吸引其他对你感兴趣的笔友,当然了发展好了你们啪啪啪也是可以的。可以按照年龄,国籍,性别等条件进行筛选,然后找到合适的笔友,你们就可以skype,whatsapp, kakaotalk, kik ,facetime, messenger等方式进行交流了,我就一直纳了个闷的,即时通讯软件咋不来个大一统,最烦我用whatsapp你用Hangouts,结果我们还得有一方妥协下载另一个软件。有时候我也试过互相写邮件,但是毕竟现在都out了。。。可以按照年龄,国籍,性别等条件进行筛选,然后找到合适的笔友,你们就可以skype,whatsapp, kakaotalk, kik ,facetime, messenger等方式进行交流了,我就一直纳了个闷的,即时通讯软件咋不来个大一统,最烦我用whatsapp你用Hangouts,结果我们还得有一方妥协下载另一个软件。有时候我也试过互相写邮件,但是毕竟现在都out了。。。我在这个网站上认识一个女生,认识的时候她还在德国,第二年她居然莫名其妙的就交换到我学校了,还在校园偶遇了。。。其实上面那个网站我并不是很喜欢,因为大家都是以照片为目标来寻找笔友的,所以很多人其实对于语言的学习渴求并不是很强,很多都是来看看美女帅哥的,不过有的时候聊骚也是个练习爱情口语的好方法,恩。所以我要墙裂推荐这个这个大杀器了(很多人反映注册不了,建议翻墙注册,很多国外的网站在国内都经常抽风)。这个网站是一个日记修改网站,氛围特别好。你可以设置你自己的母语和学习中的语言,然后每天写外语日记,会有其他母语学习者帮你修改日记,然后你也要帮其他汉语学习者的汉语习作(其实帮他们改汉语作文也是一个很有趣的事,你们可以试试,然后你就知道为何小学老师总想掐死你了。)如果你在学德语,对方德国人在学汉语,你们就能凑一对了,互相改改作文,熟了就能要联系方式了。这个网站是没有相册功能的,所以说不是以脸先入为主的,一般都是真的很喜欢学语言的。然后你们就可以语音聊天了。ps.这个网站的开发人员其实很有趣,有什么问题可以给他们发邮件,一般都会回的,然而好像是日本的网站,所以开发人员的英语,也不太好┑( ̄Д  ̄)┍我记得催过他们的一个衍生产品(一个语言问答网站)开发安卓版本,他说特别萌的说他们缺人问我能不能帮帮他们。。。然而我并不是学软件开发的。。。这个网站上我也认识了一个长期都有联系的朋友,很热心的朋友,为了和我聊天还专程下载了一直不屑用的whatsapp,然后现在还在我的怂恿下报了汉语课。3.关于看美剧,个人觉得主要是练习一些常见口语,比如一些(性)脏话。。。如果你主要是在看剧情的话,效果更差。。。。所以不要把希望都寄托在这里了。。。。还不如多背两篇文章来的实在。。。其实有关英语学习,知乎上最缺的从来都不是干货,楼上有些答案也是干货满满,可是包括我,我们这些懒癌患者也真是没sei了。。。。。。。。。。。有条件的报一些有外教的课程/夏令营吧,暑假也有很多国外来的孔子学院的外国学生以及一些实习生来大学校园做实习,有机会就去报名这些活动吧,很多是免费甚至是有补贴的,就是消息源不太好找,就看你们造化了。当你头一天晚上正想着明天去哪里玩的时候,被通知第二天要去当接待,第三天要去当导游,第四天要一起实习上课,第五天要一起吃饭唱歌和玩耍,你就知道效率有多高了。。。。英语聊天千万别害羞,别陷入被动的一问一答,可以主动挑一些有趣的话题。比如我比较喜欢文化习惯差异,食物,审美,名字含义,这些话题。比如当年我就用审美差异这个话题,和夏令营里其他男生讨论了一个中午其他三个女生从身材和脸上哪个最漂亮┑( ̄Д  ̄)┍ 这种事当然不能让那三个妹子知道了,有人威胁我一个冰棍,要告诉妹子我做这么无耻的审美调查,然而最后还是被机智的我反讹一杯咖啡。另外,很多学校都有口语角吧,那个其实也还不错,有些会请一些外国学生过来,我自己也筹办过英语角。只要有脸去说英语,很多人口语进步还是不错的。最后说一下,我觉得真要认真起来,口语伙伴不是必须的,自己也可以说,精分练习法也是可以随时随地的自由使用。自己跟自己找话题聊天,效果也还是不错的。一定要强调的是,每次对话结束,我都会仔细回想刚才对话里面有哪些用词/表达不确定,或者有疑惑。然后查阅下并且背下来正确的用法或者单词。同时对话的时候,如果对方语速不是特别快,我会很尽力的留心别人的用词和表达方式,和自己的表达进行对比,学习一些更贴切的词和表达方式,来不断完善。有时候上段话我还在用老的表达方式,下一段话我就能把上段话学习到的比较好的词汇和句式应用上了。ps,没听懂的,别装懂。直接问,大部分人都会很乐意给你解答的。相关答案:关于从头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语言的,也可以运用在英语上。用英语学习二外,有空我再重写个答案小语种的分辨朋友写的拒信argue回答,留学的朋友可以参考参考另外我自己现在在做专利申请指导,文案撰写等服务,有需要可以私信联系我。------------------------就怕有些人,既脸红去口语角或者和外国友人说英语,又没有毅力去网站/录音自己练口语。那真是没救了。就只能点个收藏想着以后会看。。。会看。。。看。。。了那些收藏了还不点赞的。。。。就更婊脸了╭(╯^╰)╮
照例只上干货其实不出国也能为自己塑造纯语言环境的!提升英语,关键是告别的用中文学习英语的习惯。而事实上很多人出了国也只在小圈子混,语言环境也没多好。要想英语流利,需要听说读写综合训练,所以我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分别来说如何提升英语能力。听 听力部分,分为泛听和精听。1. 泛听 泛听最重要的是塑造语言环境,培养语感。泛听最简单高效的方法就是听英语广播。 我在手机里下了一个app 叫English Radio。
我的方法是,打开bbc,利用所有的时间空隙,有时间就听。 在我跑步的时候,坐车的时候,做家务的时候,甚至是任何不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时候我都打开 这个app,把bbc弄出来,当背景声音听。 当然,你在这里也能听voa,或者fox news,全看你自己选择。我自己是因为喜欢英式口音所以选择听bbc。(留言问怎么下的:这个要在app store里搜雅思托福听力之类的关键词,搜名字还搜不出来…我下得早,现在这个app已经被挤到后面了…)这个过程是英语学习最容易的一个方法,在听英语广播的时候,你不要有任何压力,听不懂也没有关系,把它当背景音乐听。因为英语常用的单词也就不到一万五千个,你每天花半个小时听的句子中,肯定有英语单词是重复的。每天坚持听,天长日久的,这些语音语调发音方式,就会潜移默化地印在你地脑海里。这个过程我大概坚持了大半年的时候,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居然能大体听懂了新闻了,就是自然而然的过程,等到我自己反应过来的时候,自己都吓了一跳,高兴得跳了起来。 但是我泛听不止是这个,因为新闻毕竟听不太懂的时候会觉得很无聊,于是我还听英语有声读物。 有声读物我是在普特英语上下载的,真心推荐这个学英语的网站,高中的时候被英语老师安利之后就一直在用。
我最喜欢的有声小说是《傲慢与偏见》,和《教父》。而且这两本书的英文原版也很好找。但是后来嫌傲慢与偏见剧情太没有起伏了,光听一个老太太唠叨,听起来有点无聊然后转听《教父》。一入教父坑就爬不出来了。我个人强烈推荐《教父》的有声读物,普特英语上的这个版本教父不仅仅严格遵从原作者的写作,更重要的是,里面的人物台词都找了人配音,和电影原声极其接近,我甚至怀疑就是电影里的角色演员配的音,马龙白兰度的模模糊糊的口音简直是一模一样。而且各个场景的变换也有背景收音以及音乐。而教父的剧情也很引人入胜,我觉得小说和电影各有各的精彩,小说写得也棒极了。(一聊到喜欢的小说就停不下来,好像有点怪怪的,哈哈~) 我泛听的方式是把所有的《教父》下下来,放在ipod里,整个ipod小夹子里面除了教父什么都没有,我也不管听到了哪里,反正就是随声把小夹子放身上,随时打开听。
用手机听BBC的话,还要费流量,但是听《教父》就不没有条件限制了。没有网,或者网速太慢的时候,我就听有声读物。 听一段时间的有声读物的时候,再把原著小说翻出来,以前认为怎么都啃不下来的英文原著看起来也轻松了好多,这个可以为后面的阅读提供特别好的素材。 在这里强调一下,不要期待开着字幕看美剧能提升英语,在初期英语中文还不能熟练地切换自如地时候,带中文字幕的美剧对提升英语听力没有多大的帮助。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除了在查字典的时候,要想办法摆脱任何借助中文来学习英文的方法。
为自己建立纯英语环境,这个是最基本的原则。 普特英语链接: 2. 精听
泛听没有压力,你跑步,坐车,干什么的时候都能放着当泛听材料当背景。但是精听就要求你最大限度地了解听地内容了。
这里我推荐TED,可以下APP,也可以在电脑上看。TED真的是我认为最好的精听材料了,因为一个TED视频时间长度适中,TED的话题覆盖广,但是演讲深入浅出,门外汉不需要背景知识也能轻松听懂。最重要的是,TED 现在越做越好,字幕可以选择语言,你可以先听一遍英语过一遍,再打开中文字幕了解内容,然后打开英语字幕再听一遍。
不认识的单词,看不懂的地方在第三遍的时候立马把视频暂停,去查字典。TED的演讲用词都极其精准实用,但是又不深奥晦涩,一个十五分钟的视频听突破了,是你英语的综合能力的全方面的收获。 最重要的一点是,在看TED视频的时候,不要抱着是学英语的心态去听的,而是你真的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想听听在TED这样一个平台上传播出来的是什么样的声音。这些声音基本上代表了这个世界最前沿的意识。
有了这个动力,你就不会觉得听不懂的时候有多沮丧了,你更容易会为自己能懂得了不一样的声音而觉得开心。说
练口语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发音标准以及用词精准性的练习,第二部分就是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英语。 1. 提高英语发音以及用词的精准性
这个过程我是在手机上完成的。 我下了一个新概念英语的app,在我手机里和ipad上都有,安卓系统也有。这个app做得特别好,收录了新概念1到4的全部课文,每一篇课文都有英式和美式的录音,然后你可以选择显示或者隐藏翻译,然后有语法讲解,有生词解析,更重要的是,有跟读模式。就是说,它读完一句话之后,会切换到录音模式,你跟着读,然后录下你的跟读后,和原文放出来对比,你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自己那些音发音不标准,那些语调掌握不对,然后可以重新录音不断跟读,直到你满意为止。
这样一个个单词,一句句话地对比,十篇课文下来你就会感觉到自己英语发音有明显的进步,自己变得自信起来,也特别有说话的欲望。APP长这样。不过我后来又搜了一下app store里的新概念英语,每个都做得差不多,挑一个差不多的功能齐全的就好啦,而我之前的那个反而找不到了,可能做app的太多,被挤到后面去了,随便挑一个啦。 后来觉得玩这个还不够,于是还玩起了英语配音软件,这样的配音软件最近很多,但是我下了一堆然后玩下来了就是英语趣配音了,因为小伙伴也玩这个,相关的应用也有很多,随便下一个就行了,这样在玩中学,感觉真的很棒。我那个时候最爱配公主,我闺蜜小伙伴最爱配海绵宝宝,专注于卖萌。 我在出国前这段时间,大概是有时间就练习口语,坚持了也有几个月吧,真的很有效果。因为刚出国的时候被各种夸英语说得好,还被一个美籍印度老师追问是不是以前在英语国家待过,其实就是语言语调模仿得好罢了。2. 实战口语练习
除了自己对着手机和app说,最重要得是要有人陪你练表达能力。那个时候刚好之前提的闺蜜也要出国了,然后我们两个人约好每天用微信语音聊天,两个人对着说英语。每天晚上各选一个话题发过去,早上开始英语相互聊,每个话题必须得自己先说五分钟,然后再互相提问。不得不说,真的很有用啊,大家水平差不多,都很有耐心听对方慢慢说,用词水平也差不多的话,对方说的也能听得懂。犯的错误也差不多,还能互相指正。 所以,建议找一个也想要练英语口语的语伴,互相练习口语,每天微信语音二十分钟半个小时后就好,甚至是不需要互相熟识。这个过程是语言的输出,任何没有输出的语言学习都是低效率的,这一点要重视到。读 其实在精听的过程中,也锻炼了读的能力,但是长段文字的阅读还是对英语进阶学习有很大的挑战。正如之前所说的,我练习读的资料就是之前英语泛听的材料,英文版小说,主要是《教父》。因为我自己对这个小说特别感兴趣,喜欢里面的对那个时代的美国的刻画,喜欢里面的每一个人物,喜欢里面正邪难分的黑帮社会,所以我买了原版的英语小说。亚马逊就有卖,然后放在床头,有时间就翻一下。
后来英语阅读有一个提升就是开始去搜各种感兴趣的英文资料,有时候能看一整天,主要是因为都是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不是为了学英语而去看,就是为了了解更多信息,而这些信息恰巧是用英语记录的。 所以,不要勉强自己去看任何不感兴趣的东西,不要强迫自己是为了学英语而去看资料,而是处于自己的兴趣,为了更了解这个世界。
我买过一堆的英文小说原著,从用词极其美好的《洛丽塔》,到文青必备《在路上》,家里还有全套的英文版哈利波特,但是讲实话,我真的读完了的,也就是我喜欢的教父了。写 这个是英语突破时期最大的挑战了,其实光全面提高听说读,就已经够大部分人的需求了,对于写,我也觉得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模仿式的写作
怎么模仿呢,很简单,找一篇原文(前文说的新概念就行),内容不变的前提下,对着文章改写句式和用词,标准就只有一个,就是没有语法错误。 这个阶段的写作练习相当于已经有人已经写下领着你提笔了,你不需要注意内容,和文章结构,只需要注意语言本身就可以了,这种表发方式就是纯粹的语言技巧练习。而且因为有珠玉在前,你也可以避免犯低级的语法错误。 而英语各种考试中多背的模板也是这个意思,尽量降低用外语来创造的要求和难度。
这个 方法真的很有用,就好像练口语一样,练上十来篇,你就可以渐渐告别提笔写作的迷茫期了。第二个阶段,输出式的写作 这个阶段的写作不仅仅讲的是语言本身,更注重的是文章结构和内容。 如果你致力于各种英语考试,比如gre,托福和雅思,会有各种写作训练的要求,follow这些就好。如果没有这些考试作为动力,或者想要训练自己向更高级的写作方式挑战,可以试试去quora上答题,就是英语版的知乎,不要怕英语被嘲笑,认真对待每一篇回答,好好准备资料,态度谦和,表示你还在学习英语,就没有问题。 这就是我自己的英语提升经验,这是个需要坚持的过程,不要急于求成,重要的是要把语言用起来,听说读写里面的任何一项坚持大概一个月就会有明显的效果。最后强调,要坚持坚持再坚持!语言就是细水长流!!p.s-留言有说找不到一起练口语的小伙伴的,可以去找在线外教网站,有免费的试听课,我就试过好几个,反正不付钱,比如说这个:原文发在我的专栏,欢迎戳~专栏最新更新,在不出国把本科读成双语教学的方法~或者关注私人微信号,lady杨大宝~欢迎找学姐聊天~
我又来回答这种问题,因为我英语真就是完全自学的,本科学的汉语言文学,考自学毕业后做了英语翻译,再后来出国读口译,这一路真就是自学过来的,所以现在希望跟大家分享一些自学方法。语言没有学不好和学不会的,只有懒得学的。虽然我后来出国了,但是口语却是出国之前练的。我一直练的都是美音,最后去的是英国,所以我的发音完全是自己练的,和出国不出国完全没有关系。口语的一些地道用法之类的,也完全可以靠看美剧和脱口秀来积累。很多人听到有些海龟一口流利的口语,就觉得是因为出国了所以口语好,其实这只是给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但凡口语好的,没有没下过苦功的,只是人家关上门来的努力你看不到。就我出国这不长的时间里,也见过各种学霸学渣,有些人在国外从本科读到博士,口语还是一塌糊涂,不仅这样,还不自信,买东西要跟人交流的时候就往后退。所以口语这回事儿,真的和出国不出国没多大关系。讲练习方法之前,我想讲两点练习前的准备:I 明确学习目标这点非常重要,很多人,真的是不下一百人私信我,上来就问我,我英语不好,想提高英语,怎么办?这个…….不是我不愿意回答,真的是无法回答啊……因为我也不知道怎么办。英语也分很多方面,写作、口语、听力……英语好也分很多种,考试分高,说的好,或者写的好,你问的这么笼统,我真的无从下手。有人想又写的好的跟作家一样,又想说的好的跟ABC BBC一样,这个讲真,可以做到,但是很难,而且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办的到的。我毕业之后做了四年的翻译之后才出国的,做翻译这几年,见过很多十几年笔译经验的前辈,还有很多同传大牛,有个特点就是,我没见过哪个笔译大牛还能做同传的,没见过哪个同传笔译水平很精湛的。当然,有很多口译同时也兼做笔译的,但是笔译水平不见得多高。我倒是见到很多笔译大牛,十几年经验,在自己专攻的领域已经出神入化了,但是开口说的时候发音很不标准,你不能说人家英语不好,人英语好着呢,只是发音差点。讲这些就是要告诉大家,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你不能指望样样都精通,要选择一个方向做到极致。当你这个方向精通之后,其他方面虽然不一定很好,但也不差了。譬如我说的笔译大牛,虽然人发音不好,但你让他交流肯定没问题。再看那些同传大神,笔译不一定多精通,但是翻得一定不差。学英语的目标大致有:1. 为了交流,能讲一口地道的英语,流利地和外国人畅谈。 2 为了考试,四六级、口译笔译等。 3 为了装逼 如果是为了考试,那就拿考试练习题来练,鉴于这个问题讲的是“一口流利的英语”,所以我今天主要讲一下口语的练习方法。II 自信我开了口语班之后,很多人找我报名第一句话就是,“我英语不好”,就是因为这个心理,很多人一遇到歪果仁就紧张,本来会说的也不会说了。所以学英语一定要自信,你觉得自己不好?日本、韩国,甚至离英国很近的欧洲大陆的很多国家,譬如法国、意大利,英语比你差的多的去了,中国人英语算好的了。不管你觉得自己多差,都要自信,大胆开口说,有机会就说。我群里每周有英语group chat,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开口讲英语,但是参与的就那么几个,即使是不会被人看到的地方也不愿意出来练习,那你的口语要怎么提升呢?III.练习方法现在进入正题了,之前也写过很多练习帖子,可能内容太多,大家看完不知道从何下手。其实大家可以把每个材料都拿出来,花个两周时间都练一遍,都熟悉过一遍之后自然就知道哪些材料适合自己了。今天我换个方法,跟大家讲一下练习口语的学习安排,我以周为单位,以下是要想练好口语每周要做的事,以及练习的频率,当然,这些只是我个人的学习习惯,大家上手了之后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自己的学习。一.听力
(每天练习,推荐早上练习+碎片时间)练口语关听力什么事?其实还真关听力的事。说和听密不可分,很多人发音不标准,不是口条的问题,是耳朵的问题。因为耳朵不那么灵光,所以听不出标准发音和自己的发音有啥区别。所以练口语的时候,听力不能丢。1.
VOA/BBC建议练习时间:早上建议练习频率:每天建议练习方法:精听刚开始的时候可以从VOA Special入手,慢慢熟练之后可以换成VOA常速或者BBC,建议大家不要盯着一个材料练多换几个不同口音的材料,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不同地方的口音,你需要练习的时候就熟悉一下。建议早上练习是因为,这真的是一件很枯燥很难有成就感的事情,早上不练,一天就很难提得起精神练了。材料来源:(1)大家可以翻墙上Youtube,搜索关键字“VOA
special”就可以订阅了。(2)普特网,也有海量的资源可以下载练习方法:(1). 盲听拿到材料之后,首先遮住字幕,从头到尾盲听一遍,能听多少是多少,根据你零星听到的几个单词,加以想象,总能猜到点意思。(2). 精听放一句,暂停一下,然后拿笔飞速写下你听到的内容。这里我推荐拿笔手写,不推荐用电脑,因为word会帮你矫正单词拼写,久而久之会产生依赖性,很多单词会渐渐忘了正确的拼写。第一遍不能挺全很正常,没听全就再听一次,然后根据你的笔记补充你缺失的内容。有不懂的单词,就根据发音自己尝试拼写。重复数次,直到你把这句话每个单词都听懂,并且都写下来。(3). 检查这次可以对照字幕,检查你听写的内容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要再次回放,一遍遍地回放。(4). 背诵整个流程下来,一定会有生词,这些生词一定要记录下来,这是增加词汇量的途径。同时我还建议把这个单词所在的句子也记下来,放到文章里记忆才是记单词最有效的方法。不然你就算背下一整本单词书,不会用,又有什么意义呢。此外,你觉得好的表达方式,也可以记录下来,记录下来才会变成你自己的知识。2.
苹果播客建议练习时间:早上建议练习频率:每天建议练习方法:泛听每天醒来之后就放英文广播,听的同时就洗漱吃早饭。可能你没法专心听广播里在讲什么,但是相信我,你的大脑是能接收到这个音频的,你的耳朵会在潜移默化中对英文更敏感。除此之外,上班路上,闲来无事时,都可以拿出来听听,每天的碎片时间加起来也是很可观的哦。二.口语跟读 (每天练习,每周最多休息一天)软件推荐:朗易思听材料推荐:新概念系列/VOA慢速推荐练习频率:每天
推荐新概念和VOA慢速的原因是,它们的语速很慢,便于模仿,而且都是很标准的美语,不带地方口音的哦。我的建议是,每天练习一篇新概念,一句一句跟读。水平上去一点之后,可以进阶到美剧,可以从Friends,Morden
Family开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记住要一句一句跟读,朗易思听软件里就可以录音,录下来之后回放一遍,跟原文对比,这样哪怕一天只练一句,也比每天囫囵吞枣练100句效果好。三. 地道口语积累 (每周至少学习两天)材料推荐:走遍美国/美剧/Talkshow推荐练习频率:每周至少两天推荐学习强度:每周学习一集美剧或者talkshow可能有人觉得走遍美国很过时了,其实很多日常用语还是可以借鉴的哦。美剧我推荐《Friends》,《摩登家庭》,《绝望主妇》,《美少女的谎言》,这几个剧都是很日常也很贴近生活的,所以能学到很多俗语和俚语。脱口秀我经常看的有吉米鸡毛秀,ellen show等,很逗也很生活。学习方法:(1). 盲看如果用Netflix,你就可以把字幕隐藏。不想翻墙的,可以把字幕遮住。有图像,即使听不懂也能大概知道是啥意思。(2). 精听放一句,暂停一下。首先回味一下,理解一下,结合画面,猜测一下人家说的是啥意思。听不懂反复听,一定要忍住,自己听懂之前千万别看字幕。(3). 检查这次可以对照字幕,首先check一下你听得英文是否正确。其次对照中文字幕,看你的理解是否正确。不要迷信字幕,字幕也是会出错哒。觉得不理解的就去搜,建议用google,百度我一向的态度就是,“呵呵”。(4). 背诵美剧比较口语化,很多俚语不理解是正常的。有觉得地道的俚语和表达都记下来,定期回看。四.表达练习
(每周至少两天+碎片时间)材料推荐:雅思或托福口语考试题库推荐练习频率:每周至少两天+碎片时间大家去查一下雅思或者托福口语题库,会发现有很多话题卡,要你就着话题卡进行描述,范围涵盖很广,基本你和别人聊天可以谈到的话题都涵盖了。备考雅思期间我口语突飞猛进,因为每天练无数的话题卡,就着一个话题滔滔不绝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个方法我推荐给大家,因为这些都是和生活贴近的话题,所以你可以四下无人时自己对着镜子练习。熟练之后你会发现居然词汇量增长了不少,而且跟人聊天的时候不知不觉就能滔滔不绝了。另外,平时自己在脑海里思考的时候,可以尝试用英文思考,自己给自己营造一个英语环境。最后,英语好不好,还是看你肯花多少时间咯。还有问题可以订阅号留言: JieYEnglish,定期发布听力题目和口语干货。博客:
上个月放假回国的时候和两个医学院的同学聊天的时候恰好聊到了学习外语过程中的大脑工作方式,根据他们的说法,人的大脑中对于母语和外语有天然不同的处理区域。大概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小时候在中文的环境中长大,那么大脑会选择中文为母语并且把整个中文的语言体系储存在区域A,长大后再学英文就会被自动储存于区域B。然后我问道那从小在双语环境下长大的ABC语言系统会不会混乱,同学说不会,哪怕在数量上完全等量地给一个人灌输两种语言,大脑还是会选择一个为母语另一个为外语,无论这种选择是随机的,基因影响的还是环境影响的,大脑总有偏向。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推论:1. 当我们想描述一个事物,那区域A中的母语调用等级肯定是最高的,而当我们想使用外语时,就必然要先经过区域A,再到达区域B,所以效率才会大大下降(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说一句英文前,脑袋里要先过一遍中文)。2. 我们平时使用中文的频率远远超越英文,就像程序A一直在桌面运行,而程序B却被最小化,随着操作增加,大脑的内存都分给A了,等你再想调用B的时候,要花好久才能启动就不足为奇了。3. 我们的知识体系基本来自于母语,区域A的主导作用会越来越强。你听新闻,听到的是中文的“禽流感”,而不是“bird flu”;你学线性代数,学到的是中文的“矩阵”,而不是“matrix”;你出去和朋友玩,说的是中文的“咱出去耍”,而不是“Let's hang out”。这种先入为主的知识体系,极大地压制了英语的语言体系在大脑中的建立。综上,英语说不好,根本上讲是大脑对英语生理上的歧视,无论从调用等级,内存占有率和知识量积累的角度,母语都完爆英语,就如同一座大山,严严实实地把英语这座小山丘挡在后面,使你每次想说英语时,都要费尽心力翻山越岭。所以,要突破说英语的障碍,一定要从以上三点入手,你无法把中文这座山削矮,就只能让英语这座山长高。好,给大家做完科普(道听途说+异想天开),下面我结合自身经验就英语学习谈一些干货。1. 说是英语学习最好的方法。每次放假回家,都会有各种亲戚朋友来咨询如何让家里的小孩学好英语,我往往就一句话,把音标学扎实。学习英语一路来,备战中考,高考,四六级,雅思各种考试,身边的同学往往都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就是他们背单词的本子里基本都没有音标(他们真的不是牛逼到不用音标就会读,都是半天憋不出一句话的主)。背单词怎么能不注音标?!应试教育催生出的各种在学习上的功利主义导致了英语学习中这种畸形的学习方法实在是贻害无穷,甚至一些老师都认为,考试不考口语,所以口语不重要。很多人认为掌握一个单词,就是一个字母不错地把它拼出来,然而事实上这恰恰是最不重要的!拼写不好顶多是作文扣点分,而重中之重是你听听力的时候能听懂,做阅读的时候能认识就OK了,一味追求每个字母的准确性非常的愚蠢低效。哪怕从学习效率上来讲,说一个单词花的力气也远远小于写出一个单词,声音对于大脑的刺激也强于视觉,而且发音好记,读着读着就顺口了,而拼写则是无意义无规律地机械记忆,无论怎么看,靠默写记单词都是最慢的方法。所以要强调音标的重要性,我可以肯定地说,靠发音拼写单词的人,一定比靠单纯记忆拼写单词的人准确率高。因为记忆是有缺陷的,机械记忆的字母排序出错概率高,而且无法修正,而靠发音记忆的单词,可以根据发音修正拼写。上大学接触来自全国各个地方的同学,鲜有音标精通者,更有偏远省份竟然上课不教音标,闻之大惊。我的理解,音标绝对是基础中的基础,如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都不学,你直接上微积分,岂不是笑话?大学时曾和一些英语好的同学一起玩一个游戏,其中一个人读出一个陌生单词的发音,另一个人来猜拼写,准确率基本在90%,旁边人看得啧啧称奇,我俩却相当不以为意。音标一定要学到这个程度,才能叫懂了。总而言之,记单词本质上是记发音,拼写只是发音记忆的结果而已,切不可因果倒置。2. 培养说英语的优越感。这个是一定要有的!从初中到高中,从没有一个学科让我自信到敢豪言整个学校没有另一个中国人比我强,而这一点也被我历任英语老师所承认。我也曾是懵懂少年,在那个单纯的年纪认识了那个脑子不大好的李阳老师,也曾被《疯狂英语》所深深洗脑,幸好没有被他奇葩的三观所影响也没有养成自虐和打女人的习惯,但李阳老师(出于尊重)的确在我身上留下了一种非常宝贵的心态,那就是说出来我就觉得我牛逼,尤其是像我这种有强迫症的处女座,每个发音和语调都力求模仿地一点不差,我说得越标准,讲得越快,用词越高级,句式越复杂我就越觉得我身边做习题划重点的同学越傻逼。虽然这种心态不是很健康,但确实是我在英语知识积累上最原始的动力,就是我要比你们强,我要炫耀给你们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说给你们听,而且要说得快,说得标准,说得你们听不懂。但昨天说过的东西,明天就不能再说了,所以要不停地学好多新的知识。所以当我的同学还在被各种现在完成进行时折磨的时候,我早已开始大段大段地背埃米纳姆的歌词了。有了动力,兴趣自然就有了,有时我还蛮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人讨厌英语,难道你们不是个个宅在家里看电影刷美剧吗?那你是如何忍受那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用一种你听见就想吐的的语言说出来的呢?当男主潇洒自如地飙脏话的时候,你没有跟着说一遍的冲动吗?当下木先生在白宫里装逼的时候,你就不想眼神冷峻地也来一段至理名言吗?当奥巴马在电视辩论上信誓旦旦的时候,你不想竖起中指冲他大喊bullshit吗?当对于知识的渴望成为一种兴趣,一种可以拿出来炫耀的资本,那一切就水到渠成了。可以说,当前发达的网络是培养兴趣和查找资料的最佳环境啊,我当年学英语的时候可没这个条件,我都是听着《疯狂英语》的卡带买了三本李阳主编的《国际演讲家》的。说到脏话,一个小插曲,脏话的确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入门课程,当我的英国同事咧着嘴冲我喊了句“草泥马”的时候我为能在异国他乡听到如此熟悉的国骂而感到震惊,想来也没错,学一门外语,基本就是从三个步骤开始的:你好,谢谢,草泥马……这个年头,估计是个中国人就知道fuck you是什么意思了吧……3. 向英语思维靠拢。回到前面所说的大脑的语言处理方式,可想而知,阻碍我们说一口流利英语的其中一个因素就是中文,我们听中文,说中文,写中文,于是脑袋里思考的那个声音都是中文的,所以要说英文,基本就是把中文先想好,在脑袋里翻译一下,然后再说出来,时间都浪费在翻译上了。所以要提高说英文语速和准确率,要么直接跳过区域A直接调取区域B的信息,要么提高翻译速度。其实哪怕我这样英文语速基本和中文语速差不多的人,我也是要经过翻译环节的,无论是我说得多快,我大脑中的那个声音,我组织句式的逻辑,还是中文的。有时候我和同事聊天聊得兴起说英语和机关枪一样快时,我都能同时在脑中用中文感叹我靠我说英语咋这么快呢!我想大多数人都无法摆脱这个模式。而可喜的是,不需要摆脱这个模式,我们要做的,只是向英语的思维方式靠拢。如果要把每句话都说成what's your name?和How are you doing?这样不需要翻译的程度,那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实在是太多了,英语毕竟只是工具,况且我们作为中国人,说得话本来就比英文高级,没必要为了一个低一级的语言强行和大脑生理构造作斗争。提高大脑翻译速度,其实非常简单,当你想说我靠的时候,犹豫一下,说shit;当你想说为啥的时候,再犹豫一下,说why;当你想说董先生连任好不好啊的时候,犹豫一下,说Do you support Mr Dong for being re-elected as the chief executive of Hong Kong?说多了,自然就熟练了,然后看见外国人,你就不怕不怕啦。总而言之,学习语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要摒弃单纯靠机械记忆这种错误且低效的模式,然后要培养说英语的优越感和自信,加上生活中一些自发的练习,谁都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广播台英文播音一名,不喜欢不系统的培训方式,所以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介绍一下我们的方法。为了防止知友们困惑,特意补充几点:1.本人所在的广播台并不是专业电台,专业电台是不可能放任我们这种非科班的孩子训练不到一年就播音的……2.本人英语只是本科水平(非英语专业),训练前口语不流畅也不标准,当然本人对英语有些爱好,可能确实有一些优势,但总体来说,起点不高3.本人介绍的训练方法看起来时间短见效快,但这是因为一段时间内高强度的魔鬼训练,真.高强度,自己练习无人监督没有时间的话不必盲目赶进度,要把每一个阶段的目标实打实地完成是真的。不过我个人认为,抽出一段时间来魔鬼训练一下,比很多潜移默化的学习方法更有效,毕竟打好了基础再细水长流才有效率啊~原答案:我们的训练方法极其简单粗暴:实习期两个月,第一次实习先讲音标,然后前三个星期按英音美音划分,模仿一篇bbc/cnn新闻稿。三个星期,只练这一篇。练到什么程度?每一个音,每一个停顿,每一个换气,都练得一模一样。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需要:夜以继日地听、读,一个音一个音地对,自己录自己读的英语,最重要的,是找一个口语标准的人,时刻挑出你的错误督促你改正。接下来的两个星期,练一篇演讲(一般是英国女王演讲啊,总统就职演说啊,总之要口音极标准的那种),标准一样,进阶点在于感情和气息,丰富语感,培养勇敢说话的习惯。最后的时间分组配合练习影视剧配音。两个月之后,管你之前什么基础,只要坚持得下来魔鬼训练一定脱胎换骨。当然我们实习期后有筛选,只有最优秀的一部分实习生再进入广播台学习一年左右才能正式播音。对于题主的建议:1、音标是基础,必须掌握;2、模仿新闻简单有效,不要光听,必须一个音一个音地模仿,不要贪多,把一篇练好就是一个飞跃;3、初学者的耳朵是不靠谱的,身边必须有水平比较高的人挑错指正;4、不管练英音还是美音还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想练澳大利亚口音……认准一个就要坚持,绝不能把不同的口音混淆,比如你练美音,最好就连英剧都少看,直到你口音定型为止;5、美音推荐教材《american accent training》6、你可能说,你学英语不是为了端正发音而是为了交流,所以我说的可能对你没用。但是!首先发音是基础,一旦你养成了错误习惯以后纠正就难了!其次,你天天朗读英语一定会帮你养成说英语的习惯,养成“说英语的习惯”,这才是交流的第一步。就酱。
没有出国留学经历,25岁之前没和外国人说过话,英语水平屡受全球各国非英语母语人士好评,在美国时也被当地几个人问过我在哪里学的英语:)我分享的经验可能有点另类,属于前互联网时代的学习经历,没有视频、笔友和口语伙伴,几乎是纯粹一个人的自修。出生在县城,初一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ABC。1994年初一,用的是朗文版经典教材,韩梅梅、李磊那一版。刚开始听磁带时候觉得那个语速简直是完全捕捉不到任何一个单词,很是挫败。高二之前所有的英语学习仅限于教学大纲。自我感觉特别擅长考试,阅读理解题基本上不会错,完形填空大概可以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正确率,老师讲的那点语法知识点似乎不用特别花时间就可以记住,听力大概和完形填空差不多水平,作文要求本来就很低,换成中文恐怕只相当于小学三年级作文的要求,能写出十来句没有大毛病的话把题目要求交代清楚就OK。高三上学期和我的英语老师打赌,我说高考英语肯定可以考135(满分150),老师说我的语法掌握还不够。我在校门口书店买了本高考英语语法指南,作者没啥名气,我随便翻翻觉得书的内容很有条理,归纳整理得不错,还附有上千条例题,这正是只懂得应试的高三学生需要的。在高三上的那个冬季,我每天五点晨起,看这本语法书一个小时,完成40条例题再去上学。一个冬天的时间下来,我忽然觉得所有学过的语法知识点渐渐在眼前形成一张网,前后左右上下融会贯通,再去做那些无穷无尽的试卷,完形填空也像阅读理解那样很少出错了。看各种长句子时候可以一眼摘出句子主干,自动组织各种定语、从句和修饰。-----分割线-----回老家特意把这本书找到了。-----分割线结束-----可以说这一个冬天的晨起学习奠定了我的语法基础,后面我再没有系统学习过语法,当然我现在也越发觉得基于高三应试的语法基础有点单薄,无奈再也找不到那样一段全心投入的时间和心境了。高考英语我正好考了135,应该算是还不错的分数吧。进大学之后,通过入学英语分级考试分在了快班,但感觉大学的英语学习似乎不成系统,上课近似于闲聊,好像并没有学到东西,开学时候发的课本几乎没用。我发现泛读课本的选文题材很多样,都是些有趣的小文章,就决定自己把泛读课文都过一遍,但一细看就傻了:生词太多。我曾试图带着字典边查边看,但是效率太低,两三天下来就疲了。当时同学们人手一本小开本四六级单词书狂背,我翻了翻觉得这种背字典的方式太累了,看了前面忘后面,居然没有跟风买一本。2000年是文曲星流行的鼎盛时期,我看了文曲星广告里吹得天花乱坠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背单词,觉得很对自己路子,央求我爹掏钱买了一个400多的顶配CC800。事实证明这大概是我爸为我花的钱当中最值得的400块。我阅读泛读课本,碰到不认识单词一律用铅笔划出,用文曲星随手查意思,直接加入文曲星的生词本,每50个单词编为一组,每日自修按照文曲星的进度背一遍所有单词,英汉、汉英互认,全部单词掌握拼写。最疯狂的时候我每天要过5组250个单词。不知不觉一个学期下来,两本泛读课本里几乎没有生词,词汇量从高中毕业水平猛涨到七八千左右,而且全部都是会读会拼写。那个文曲星也被我用烂了,键盘印字磨掉,触点接触不良,按键需要很大力。两本泛读课本,一部文曲星,一个学期每天一个小时时间,我的词汇基础形成。2001年秋季开学就发生了一件载入史册的大事:911恐怖袭击。那一学期我的课表很有意思:每周有三天上午几乎没课。于是我每天早晨吃过早饭就带着我的德生短波收音机去图书馆自修室听美国之音。那一段时间新闻里全是反恐战争消息,背景都熟悉,就算不是每个单词都听到也能知道意思,而且内容很有连续性,今天没听懂明后天还会说,听多了总能听明白。就这么一学期下来,只要认真听,基本上标准VOA新闻不在话下。我到今天还记得一些当时听VOA学会的单词:反恐联盟coalition,炭疽热anthrax。VOA还经常播一些政要讲话原音,那时候还跟着模仿小布什的德州牛仔口音。这一学期VOA听下来,不仅听力大有长进,还埋伏着练了一些美式英语发音。只是没有机会和别人交流。2001年冬考四级,靠着语法、词汇和听力三块的积累,很轻松考了95分(满分100分)。从此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大二下学期考六级我甚至到考试那天早上才记起来有这么回事,裸考也考了86分,正好达到优秀水平。可见前面三大块积累的家底还挺厚实。再往后就再没有系统学习过英语了。工作之后英语成了我的一个优势,于是被选中成为公司海外业务负责人。虽然我从没有练过口语,但是有语法、词汇和听力三大基础支撑,口语交流是非常自然就可以掌握的技能,书面交流更加不是问题。回过头看,我自己分别在和2001年的秋冬,花了三块集中的时间,每一块都不下几百个小时,形成了语法、词汇和听力能力的基础。这是我的英语水平的基石,也差不多是我这十几年一直在吃的老本。还真是要感谢年轻时努力的自己啊:)
口语强项~~在美国上学上班一起也五年了,同意高票练口语先学音标就正好发音打好基础,以下再补充几点:一、先确定要学英音还是美音刚开始最好不要一起练,练好一个再练另一个比较稳妥 二、注意训练英语的语音语调节奏轻重缓急两个办法: 1. 听native原文(可电视可新闻可TED,个人建议documentary或者演讲),模仿跟读,录音,对比,修正,再录音,再对比,直到没有区别。此办法练习一年以上,英语发音native水平。高中时候上的外院附校,就是这个要求,每次课文必须语音语调和磁带里面一模一样,否则打回去重背,所以后来在美国上本科什么的表示语音无毫无压力。 2. 这个是我后来偶尔发现的。你可以选择多跟读体会英文iambic和trochaic诗歌,因为英语最基本的节奏和律动模式就是iambic和trochaic, 也就是轻重轻重,重轻重轻这两个节奏,多跟读多练习就会顺利地找到英语的节奏。这个方法类似于我们通过朗诵诗歌来练习中文的节奏和轻重缓急。三、尽量多和Native Speaker练习,但是最好和文化程度高一点,说Standard English的人,否则学一口底层阶级英语比不学还悲剧四、建议专攻日常英语和自己专业方向的英语这两大块,效率高回报快,不要一开始就一把抓五、其实练唱歌对学英语很好,因为英语是腹腔发音,如果你无法腹腔发音那么你的英语永远不太地道。学英语歌就更好了, 还可以练习发音,但是同样注意,不要找发音奇怪的歌手,比如Siya那种六、找不到老外和你练就多多听多多自己说看TED,多看公开课,多看YouTube上面的播客,多看原文小说,提高表达能力
作为一个懒人兼毅力不强的人,大学几年试过一些学习方法,用过很多很多学习软件,总结出一些相对有趣又有效的提升口语的方法。首先明确学英语的目的是什么,考四六级的憋说话。学任何一门语言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开口聊天”。那学一门语言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开口练啊。每次看到英语讲得麻麻溜的人都无比膜拜有没有,但你也不可能指望自己从来不开口,一开口就是大神吧,所以还是要从菜鸟做起。其实学习语言,只要知道词语和发音,就可以开口了,比如
我,吃饭,两个词就是一句话了。英语也一样,只要敢开口,日常聊天只要能让人听懂就行,所以在一开始,语法错误什么的都不是事啊(当然随着学习的深入还是要学语法、单词,让自己表达更丰富)。学习语言,要抛弃先学再讲,而要边讲边学,甚至先讲再学。可是,道理我都懂啊,但是跟谁练啊,难道自言自语吗,当然自言自语也是一种学习方法,但总觉得有点奇怪,对吧。而且毅力不强很难坚持啊有没有。可是去哪找人练啊。我试过几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跟机器练,模仿朗读。不是像小时候一样拿着一本英语书从头读到尾啊。有很多类似的APP,推荐“英语流利说”,这个应该很多人知道,模仿朗读系统评分,这个主要是练语音语调,当然里面的内容还是不错的。练口语一定要录音,这样才知道自己讲得有多难听!
我每次一句话都练好多遍,看着自己的语调重音越来越像原文很有成就感有没有,特别是练习有趣的对话会上瘾。第二种方法是找人聊天。有两种情况。1.
找身边的人或其他陌生人聊天。我试过和朋友练习,每天半小时各种聊,开始挺有效的,双方水平都差不多,还能互相监督。这个方法解决了开口难的问题。有兴趣的还是可以试试的。
我还用过一段时间的“英语说”,里面聚集了祖国大江南北的学英语的小伙伴,有些人英语还蛮不错的。这两种方法一样,都是找搭档,优点是和中国小伙伴练习好沟通,你们还可以一起制定学习计划。2.
找老外聊天。练口语时总想着老外在哪里呀有没有,找了一些英语社交软件然而都是中国人有没有,想用Facebook又没有VPN有没有。后来发现这个软件后简直像是找到救星, “olla”,这个APP强推,它好就好在没有很多乱七八糟的功能或资料,就是一个社交平台,可以分享动态,在聊天室随意找人聊天,里面有全球各国老外,都是想学外语的,而且很多是想学中文的老外,于是就互利啦,找他们聊天就是练口语,还是很有诚意的。而且用社交软件练口语最大的好处是,一旦你和人开始聊天,你就会每天自觉登陆上去看,达到持之以恒的效果。就跟我们离不开微信朋友圈一个道理。最后讲讲听力,英语听说读写,最基本的还是听。听不懂老外讲什么,还怎么聊啊。以前练听力就是一直听,也不管听没听懂。但和老外交流后发现,之前的听力没听懂等于白听,因为最开始和老外聊天时,根本听不懂他在讲什么。于是换了一种方法,听写,每一字每一句都听懂才过,听写的APP也很多,推荐BBC、VOA,内容丰富,没有那么多东西干扰,对于选择困难症者是福音啊。有时候为了锻炼听力,我偶尔用 olla听,听听真人发的语音,各国的英语口音,那酸爽,不过对实操很有帮助。学习软件在精不在多,以上是个人经验分享,希望对楼主有帮助。
没出过国的土逼但学过几年英语的正好来答下,虽然英语水平不高,不过上学的时候也考过什么TEM8,BECH的,后面工作了跟美国同事,客户交流倒也发觉自己英语够用。关于英语口语提升(一口流利的英语),我觉得要从英语发音跟流利表达说起。一 英语发音作为EFL learner,学好英语发音的最关键的有如下五点1)学习音标没错,你需要学习每一个音素的发音,要细致到每个音素发音时舌头的位置形状,嘴唇的形状,声带是否震动,鼻腔是否用到等。推荐材料:如果想系统的学习英音的话,我推荐当年我们英专的教材 。 最基本的便是可以从教材中获取48个音素的各自发音,这是你往下走必不可少的基础。然后就是史上最好的英语学习网站没有之二的猛击这儿
(只推荐给学英音的以免练成英美混杂型)。通过研究native speaker 老师的发音,可以进一步理解如何发好每个音素。当然不能少了极其关键的舌位图 ,舌头位置将直接影响到音素的发音。 猛戳我的网盘下载去吧: 学习音标可算是比较枯燥的啦,不过却是构成高楼大厦必不可少的地基。Tips:在练习时拿面镜子方便观察自己的舌头位置,嘴唇形状。要把自己的发音录下来,反复听,对比正确的发音。侧重某些易混淆音的练习比如英音中的/i/&/i:/等...2)模仿模仿主要是为了练习语音语调,句子轻重音,单词轻重音,发音节奏 等一些除去发好每个音素外构成英语发音的重要元素。即要练好发音,不仅要精通每个音素的发音,还要知道语音语调,句子节奏,句子轻重音,单词轻重音等。推荐材料: ( Best ever)Harry Potter 有声朗读英国首相卡梅伦or前首相布莱尔的演讲(针对英音,美音请找奥巴马什么的。)各类英美剧乱入(最爱的Peep show, The League of Gentlemen, Inside No.9,大火的权利与游戏...) Tips:看尽量多的英文剧/电影,别忘了不时按暂停来学习模仿他们的发音。(顺便练听力一举两得)3)英语口腔肌肉的养成这点在英语教学中经常被忽略,至少本人学了那么多年英语,没有一个英语老师提出要锻炼适合讲英语的肌肉这个概念。不一样的语言发音所用到的肌肉是不一样的。比如英国人讲话时明显用嘴巴前部而中国人则是比较多用嘴巴中部。当年疯狂练英音时,有一段时间明显感到腮帮子酸痛得不行。 后来在TED 看到这个演讲:
演讲的大叔也极致的吐槽了练口腔肌肉的重要性-- “检验自己有没有发对还得看自己脸疼不疼!”另外大叔也打脸啪啪啪吐槽了关于 “在国外生活就能学好英语吗”? “那么为什么好多华人在美国生活那么久英语怎么还是没长进” 和“好多在中国教书的外教不会说中文“
问号问号问号!有兴趣可以戳进去看下。 Tips:锻炼口腔肌肉就是要在基于音素发对的情况下多练习。先把音标学正确了,然后疯狂朗读 单词,句子, 文章whatever.可以反复朗读带同一个音素的一组单词,比如英音里面难点之一的/i:/ and /i/比如反复读以下两组单词,用来练/i:/ and /i/ 发音的相关肌肉。:Sea,pea,tea,key,he,me,deed,feed,she (for /i:/ sound):Pig,dig,mix,kick,did (for /i/ sound)...4) 练习听力听跟发音是息息相关的。Tips: listen to whatever you can get.listen to whatever you can get.listen to whatever you can get.(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什么?有人要问了,那么听阿三的口音也有用?没错,不一定要听所谓纯正的英语发音,听些不地道的有助于锻炼自己分辨音的能力。比如阿三来一句:"Man is dogging!"十万个为什么萦绕心头。。。什么? 字幕上面显示"Man is talking..."哦。。。从此对/d/,/t/ 两个音有了更深刻理解.....这个梗貌似来自三傻大闹宝莱坞?忘了...比如绿洲主唱Liam采访来段"What the fook you fink you talkin about?比如Kasabian 唱Days are forgotten 这首歌时一直在"I am wai-ing" "I am wai-ing" (Kasabian Days are forgotten)这样下来对/?/ ,/θ/,/t / 这几个音不就有了更深刻理解...5) 反复练习要要一颗“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心,走路的时候也练,碎觉的时候也练,吃饭的时候也练,上厕所的时候也练....每开口讲一次英语都是在练习----- 至少锻炼了口腔肌肉。但音标要先学对了。那句话是怎么说的,如果方向错了,你越努力偏离目标越远来着。二 流利表达要做好流利表达无外乎做好两件事情;1) 最大化输入多听:我只推荐最好的那个
,到里面找寻适合自己Level的材料吧。多读 : 推荐原版书或学校教材,视当前水平而定。原版推荐 Harry Potter 系列 。2)最大化输出多讲:参加英语角,不放过每一次说英语的机会参加比赛:学校的演讲比赛,外研社演讲比赛等---------------------------------------------------------------------------------Update于 谢大家赞。感谢
的问题,有关英音中常见难点 /i:/ ,/i/
两个音素如何发好。总结3点:1.研究舌位图由于在讲话中 的时候我们是基本看不见舌头的,哪怕看了再多英文剧电影也不易参透某些音素如何发音,因此研究舌位成为练习语音的一大难点以及必备点。如下为/i:/,/i/分别的舌位图。可以看出,发/i:/的时候,舌面要更为靠近硬腭,舌尖都是抵住下齿龈。两个音最大的区别是/i:/音发得明显要用力得多,整个嘴巴扁掉,而/i/时嘴巴放松。2. 研究native speaker 如何发这个音素请允许我请出这位老师:以下为链接:For /i:/For /i/ 接下来就是跟着老师愉快的模仿吧,别忘了对着镜子撸,,便于观察自己嘴唇形状,舌位等是否到位。3. 练习1) 狠狠的撸带有这两个音的单词组!!feeeeeeeed~~!meeeeeeeee~~!keeeeeeeeeey! sheeeeeeeet~~!一定要像打了鸡血似的!shit!sheeeeeeeeeeeeeeeeeeeet!没错,我当初喜欢撸这组。。。。。。顺便想起一个梗:当年本人某语音拙计英语老师:take out SHITs of paper, we are gonna have dictation..少年,感受下语音学习的重要性吧!2) 把自己读的录下来,播放,反复听。。然后循环1,2,3步 直到撸出满意的作品。这边答主冒死插个几年前还在上学时撸的音频啊,虽然渣了点,答主一直深信录下自己的发音,甚至是去试着给一部电影/电视剧配音是一种非常好的练语音的方法。PS: 学习其它音素同理,找出舌位图,找出发该音素的方法,进行研究。然后去BBC Learning English 上面 check发音,然后练习。。
最重要的事情:坚持。出国自然有很多好处,纯英语的环境逼你必须开口说,但是如果你基础很差的话,即便逼你说,你也不一定能够说好。所以,出国的话,也是需要有一定基础才能够提高的,你听到别人怎么说,第二次你就可以用同样的表达。但是如果你听不懂,或者基本的语法知识都没有,那要提高很难。在国内,现在各种媒体非常发达,你只要保持一定量的输入,流利的英语还是很可能的。1. 每天坚持听至少半个小时英语,如果要语音准确的话,要长久地坚持模仿。2. 每天至少坚持读20页的英文,也可以循序渐进,不要一开始就找特别难的。3. 每天大声朗读至少半小时,读出声音来。4. 每周背诵课文一篇。我觉得坚持一年,英语就基本上可以流利了。更多关于英语学习的文章,请关注“一个人的战争”: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口语流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