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超难数学题解答

一位家长加了我微信后,在微信说:“老师!你好!我家孩子这次小升初考试除了附加题,其他的题考得都挺好的。虽然小升初已经结束了,但是孩子很希望可以解出来后面全部的附加题。”

我给了这位母亲,一些记忆数学公式的记忆方法,还安排了孩子进入到我免费的记忆课去学习,如何背英语单词,如何记数学公式,如何背历史知识点,如何画思维导图;

这位母亲把孩子的试卷发了过来:

33题:拆分的运用【拆分的目的,通过互相抵销,达到简算的目的】

分数拆分的特点,不妨叫'缩尾缩头'【去掉后一个因数得到一项,叫缩尾,去掉前一个因数得到一项,叫缩头。这样一项拆分成两项之和或两项之差】

本题是整数形式的拆分,不妨叫“扩头扩尾”

一般在教学生做这类题,首先交换位置,使得更加直观。

先选取一项,看变形规律:

它们的差是原项的100-97=3倍,将一项变成两项后,结果是原项的3倍,所以要缩小到原来的1/3或除以3。

由于变形后的两项之差,固定是原结果的3倍,可以整体最后除以3。

【观察式子,前项的扩尾与后项的扩头之后,在形式上完全相同了。可以互相抵销。只余下第一项的扩头与最后一项的扩尾。】

【而最后一项的尾有一个因数0,实际只余下第一项的头】

通过交换位置(从大到小),使得相等的两项变成邻居,方便观察。

34题:过长方形中心点的直线,将长方形面积等分,两交点(P、Q)将周长也等分。如下图:

即路程和=半周长时,所用时间就是所求。而长+宽就是半周长。

第一次的时间=(12+6)÷(1+1)=9(秒)

而后,再走一个半周长,它们会在C点相遇。

这其实是一个半周期。只不过从A角同时到了C角而已。

于是再走一个半周长,仍然分别到达Q点P点。

即,从第一次符合要求后,以后每共走一圈(位置互换)又会出现一次。

时间间隔是:9*2=18秒。

第N次的时间=18N-9(秒)

速度和是1/5,按速度比分配即可。

方法二:甲乙速度比4:3,时间比3:4,也就是说:乙5小时路程,甲只要乙的3/4的时间即可。

或者,求出相遇时,甲行了全程的4/(4+3),用5小时,全程时间:5÷4/7=35/4。 总时间单位1,路程走了4/7,5小时就是总时间的4/7。这是基本的分数除法。

很简单,两个扇形,因为有重叠,所以面积之和变小了。重叠的部分是个正方形。

所以面积=两扇形面积之和-正方形面积即可。

严格上说,必须有推理确定每次金额的范围。推理的过程还是比较复杂,对小学生要求较高。需要详细推理!

我是老师,可以加我微信,送《超级学习法》学习资料和听免费记忆课,家长也可以在我朋友圈里查找相关文章

请加我微信:进行索取和咨询

内容提示:download七年级下册数学试卷 超难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7| 上传日期: 03:46:10| 文档星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超难数学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