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热带气旋追踪必备如台风前进方向的左右两边是有所不...

北半球气旋怎么判定东部的风向
nrhbjkhh851
北半球的气旋是逆时针旋转的,气流指向低压中心并向右偏,所以正东方向的风向一般是东南风.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气旋属于低压,而北半球所形成的气旋是上升气流。如台风、判断东部方向,就是气流下沉时从右边进入。(因为气流下沉较多,密集多被迫上升,所以在进地面形成低压。)
扫描下载二维码记得去年还是前年有个台风的路径在预测的轨迹上突然变向,这又是为什么呢
谢邀 抛砖引玉1、如果是问“台风的移动路径是怎么被气象工作者确定的?”那就是个技术问题了1970s以来随着气象遥感技术的发展,台风的定位精度大大提高了静止气象卫星观测到的台风“彩虹”即将在湛江登陆,有明显的台风眼下两图为临近时刻雷达资料,台风眼区对应中心无降水中国气象局划定了48小时和24小时警戒区,在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间隔时间进行定位(6小时,3小时,1小时,0.5小时等),位于远洋的热带气旋利用气象卫星或海洋海岛观测资料定位,近海则利用雷达资料定位,根据多次定位确定路径。中国气象局划定了48小时和24小时警戒区,在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间隔时间进行定位(6小时,3小时,1小时,0.5小时等),位于远洋的热带气旋利用气象卫星或海洋海岛观测资料定位,近海则利用雷达资料定位,根据多次定位确定路径。2、如果是问“台风的移动路径是怎么被环境场确定的?”那就是个天气学问题了可以参考简而言之,台风这个系统受到三个作用力,一是引导气流,这种外力主要由副热带高压提供,也可以是赤道反气旋、西风槽或其他热带系统提供;二是台风的内力,内力使热带气旋向西北方向移动;三是柯氏力,从平面上看,在北半球,柯氏力的方向是移动方向的右侧。三种力中,外力最重要。台风作为一个中尺度系统,其移动很大程度上是由更大尺度(天气尺度、行星尺度)系统的影响,天气尺度系统的演变对台风路径的影响起到决定性作用。题主所提到的前两年的诡异路径的台风可能是2012年的天秤,路径图如下,该台风在菲律宾以东生成,向北移动,22日至23日静止少动,随后在台湾恒春半岛登陆,移入南海,26日折向偏东方向移动,掠过恒春半岛。路径就像打了一个蝴蝶结。像这类异常路径台风还有很多像这类异常路径台风还有很多1986年WAYNE2001年Nari(百合)2001年Nari(百合)这种方向纠结症是怎么来的呢?这种方向纠结症是怎么来的呢?如下图,若台风陷于鞍型场(两高压两低压),北侧为西风槽,南侧季风槽,东西两侧为断裂的副热带高压,又称东环高压、西环高压。在这样一个鞍型场中,热带气旋受到哪一方的引导就变得很微妙,任何一方移动、加强、减弱,都会对台风的移动方向、速度产生影响。以上。以上。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20:46:3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热带气旋_百度百科
&&&热带气旋
版式:| 炫彩版 |台风是这样形成的?
地球上任何地方都在吸收太阳的热量,但是由于地面每个部位受热的不均匀性,空气的冷暖程度就不一样,于是,暖空气膨胀变轻后上升;冷空气冷却变重后下降,这样冷暖空气便产生流动,形成了风台风是一般说来,一个台风的发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a.首先要有足够广阔的热带洋面,这个洋面不仅要求海水表面温度要高于26.5℃,而且在60米深的一层海水里,水温都要超过这个数值.其中广阔的洋面是形成台风时的必要自然环境,因为台风内部空气分子间的摩擦,每天平均要消耗卡/厘米2的能量,这个巨大的能量只有广阔的热带海洋释放出的潜热才可能供应.另外,热带气旋周围旋转的强风,会引起中心附近的海水翻腾,在气压降得很低的台风中心甚至可以造成海洋表面向上涌起,继而又向四周散开,于是海水从台风中心向四周围翻腾 .台风里这种海水翻腾现象能影响到60米的深度.在海水温度低于26.5℃的海洋面上,因热能不够,台风很难维持.为了确保在这种翻腾作用过程中,海面温度始终在26.5℃以上,这个暖水层必须有60米左右的厚度.b.在台风形成之前,预先要有一个弱的热带涡旋存在.我们知道,任何一部机器的运转,都要消耗能量,这就要有能量来源.台风也是一部“热机”,它以如此巨大的规模和速度在那里转动,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要有能量来源.台风的能量是来自热带海洋上的水汽.在一个事先已经存在的热带涡旋里,涡旋内的气压比四周低,周围的空气挟带大量的水汽流向涡旋中心,并在涡旋区内产生向上运动;湿空气上升,水汽凝结,释放出巨大的凝结潜热,才能促使台风这部大机器运转.所以,既使有了高温高湿的热带洋面供应水汽,如果没有 空气强烈上升,产生凝结释放潜热过程,台风也不可能形成.所以,空气的上升运动是生成和维持台风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其必要条件则是先存在一个弱的热带涡旋.c.要有足够大的地球自转偏向力,因赤道的地转偏向力为零,而向两极逐渐增大,故台风发生地点大约离开赤道5个纬度以上.由于地球的自转,便产生了一个使空气流向改变的力,称为“地球自转偏向力”.在旋转的地球上,地球自转的作用使周围空气很难直接流进低气压 ,而是沿着低气压的中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北半球).d.在弱低压上方,高低空之间的风向风速差别要小.在这种情况下,上下空气柱一致行动,高层空气中热量容易积聚,从而增暖.气旋一旦生成,在摩擦层以上的环境气流将沿等压线流动,高层增暖作用也就能进一步完成.在20°N以北地区,气候条件发生了变化,主要是 高层风很大,不利于增暖,台风不易出现.上面所讲的只是台风产生的必要条件,具备这些条件,不等于就有台风发生.台风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至今尚未彻底搞清.台风实际上是强列的热带气旋.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天气系统,它象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象温带气旋一样,在北半球热带气旋中的气流绕中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则相反.愈靠近热 带气旋中心,气压愈低,风力愈大.但发展强烈的热带气旋,如台风,其中心却是一片风平浪静的晴空区,即台风眼.在热带海洋上发生的热带气旋,其强度差异很大.1989年以前,我国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8级或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将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2级的热带气旋称为强台风.自1989年起,我国也采用了国际分类标准,即:当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 力小于8级时称为热带低压,8和9级风力的称为热带风暴,10和11级风力的为强热带风暴,只有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2级的热带气旋才称为台风.由以上定义不难看出,热带气旋是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的总称.但由于热带低压破坏力不强等原因,习惯上所指的热带气旋一般不包括热带低压.热带气旋的生成和发展需要巨大的能量,因此它形成于高温、高湿和其它气象条件适宜的热带洋面.据统计,除南大西洋外,全球的热带海洋上都有热带气旋生成.大多数的热带低压并不能发展为热带风暴,也只有一定数量的热带风暴能发展到台风强度,台风之间的强度差异也很大,有的强风中心附近最大风速为35米/秒,但中心附近最大风速超过50米/秒的台风也不鲜见.如在浙江瑞安登陆的9417号台风,登陆时其中心附近的最大风速就达45米/秒.热带气旋的生命史可分为生成、成熟和消亡三个阶段.其生命期一般可达一周以上,有的热带气旋在外界环境有利的情况下生命期可超过两周.当热带气旋登陆或北移到较高纬度的海域时,因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高温高湿条件,会很快消亡.热带气旋灾害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因其发生频率远高于地震灾害,故其累积损失也高于地震灾害.1991年4月底在孟加拉国登陆的热带气旋曾经夺去了13.9万人的生命.我国是世界上受热带气旋危害最甚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因其而造成的年平均损失在百亿 元人民币以上,象9417号台风那样的登陆强热带气旋,一次造成的损失就超过百亿元人民币.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热带的海洋是台风的老家,台风形成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比较高的海洋温度;二是充沛的水汽。在温度高的海域内,正好碰上了大气里发生一些扰动,大量空气开始往上升,使地面气压降低,这时上升海域的外围空气就源源不绝地流入上升区,又因地球转动的关系,使流入的空气像车轮那样旋转起来。当上升空气膨胀变冷,其中的水汽冷却凝成水滴时,要放出热量,这又助长了低层空气不断上升,使地面气压下降得更低,空气旋转得更...
每年在台风季节里,中央气象台就会频频发出台风警报。同时,你也可以发现,台风总是产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海洋上。台风的风力比一般旋风大得多,其半径一般为几百千米,中心附近的风力可达12级以上。带来的狂风暴雨,对海洋上的航船、岛屿以及近海陆地具有极大的威胁。那么,台风是怎样形成的呢?产生台风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比较高的温度;二是充沛的水汽。比如,我们烧开水时,锅底的水...
台风的形成  台风的成因,至今仍无法十分确定,但已知它是由热带大气内的扰动发展而来的。在热带海洋上,海面因受太阳直射而使海水温度升高,海水容易蒸发成水汽散布在空中,故热带海洋上的空气温度高、湿度大,这种空气因温度高而膨胀,致使密度减小,质量减轻,而赤道附近风力微弱,所以很容易上升,发生对流作用,同时周围的较冷空气流入补充,然后再上升,如此循环不已,终必使整个气柱皆为温度较高、重量较轻、密...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热带气旋追踪必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