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炭中溶于碱液是什么不溶酸液的物质是什么

A.950 mL,111.2 g
B.500 mL,117 g
C.1 000 mL,117 g
D.任意规格,111.2 g 1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时,将Na2CO3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  B.将Na2CO3固体在烧杯中溶解,所得溶液冷却到室温,再转移至容量瓶中  C.定容时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用胶头滴管直接吸出多余部分  D.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体积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少量蒸馏水至刻度线 14.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用氯气消毒浴池 B.用稀盐酸除去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  C.用食盐腌渍食物  D.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15.下列试剂能够用来鉴别KNO3溶液和KCl溶液的是  A.AgNO3溶液    B.稀盐酸    C.BaCl2溶液    D.NaOH溶液 16.现有三组实验:① 除去混在植物油中的水     ② 回收碘的CCl4溶液中的CCl4  ③ 用食用酒精浸泡中草药提取其中的有效成份。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萃取.蒸馏 
下载完整版《福建省安溪八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试卷
相关资源搜索
最新同类资源
| 技术支持:QQ
Copyright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号分析:掌握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根据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的原则就可求出某种元素的化合价;弱酸盐能够和强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一种弱酸,在复分解反应中必须有水、沉淀或气体生成,因此可将生成硫化氢气体的反应换成有沉淀生成的反应即可.解答:解:(1)由于在硫酸钡中,硫元素是+6价,氧元素是-2价,钡元素是+2价,在单质C中碳元素是0价,而在生成物一氧化碳中碳元素是+2价,氧元素为-2价,在硫化钡中钡是+2价,硫元素为-2价,因此在步骤①中化合价升高的有碳元素,降低的是硫元素,故答案为:C,S(2)由于BaS+2HCl=BaCl2+H2S↑,因此步骤②溶液A中的溶质是氯化钡,故答案为:BaCl2(3)根据复分解反应的特点,若有硫酸钡生成,应选择一种含有硫酸根离子的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因此我们可以选择稀硫酸、硫酸钠溶液或者硫酸钾溶液,故答案为:BaCl2+Na2SO4=BaSO4↓+2NaCl(合理即可)(4)根据复分解反应的特点,把BaS→BaSO4,且不生成有毒气体,因此应该选用可溶性的硫酸盐,故答案为:可在步骤②中加入Na2SO4溶液,过滤,洗涤后可得纯净BaSO4,BaS+Na2SO4=BaSO4↓+Na2S点评: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酸的有关的化学性质,及有关元素的化合价的计算,培养学生对有关知识的应用.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化学
38、自然界的矿物中有一种重晶石矿的主要成分是BaSO4,它不溶于任何酸、碱和水,纯净的硫酸钡可供医疗等方面应用,某同学用重晶石和焦炭为原料,制取纯净硫酸钡,部分流程如下(设矿物中杂质不与焦炭反应,也不溶于水):(1)步骤①中,哪些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哪些元素化合价降低?,(2)步骤②中溶液A中溶质的化学式:;(3)写出利用溶液A中的溶质为主要原料制取BaSO4的化学方程式:.(4)步骤②产生有毒气体H2S,应加以改进,为使实验既不产生H2S又能获得纯净BaSO4,请你提出改进意见.;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年第二十三届“天原杯”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惠州赛区)初赛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自然界的矿物中有一种重晶石矿的主要成分是BaSO4,它不溶于任何酸、碱和水,纯净的硫酸钡可供医疗等方面应用,某同学用重晶石和焦炭为原料,制取纯净硫酸钡,部分流程如下(设矿物中杂质不与焦炭反应,也不溶于水):(1)步骤①中,哪些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哪些元素化合价降低?______,(2)步骤②中溶液A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3)写出利用溶液A中的溶质为主要原料制取BaSO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4)步骤②产生有毒气体H2S,应加以改进,为使实验既不产生H2S又能获得纯净BaSO4,请你提出改进意见.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初中化学竞赛辅导跟踪练习(8)(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自然界的矿物中有一种重晶石矿的主要成分是BaSO4,它不溶于任何酸、碱和水,纯净的硫酸钡可供医疗等方面应用,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重晶石和焦炭为原料,制取纯净硫酸钡,部分流程如下(设矿物中杂质不与焦炭反应,也不溶于水):按要求填空:(1)步骤①中,哪些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了,哪些元素化合价降低了?&&& (2)写出步骤②溶液A中溶质的化学式:&&& (3)出利用溶液A中的溶质主要原料制取BaSO4的化学方程式:&&& .(4)有同学指出,上述步骤②产生有毒气体H2S,应将方法加以改进,请你提出改进意见,使该实验既不产生H2S又能获得纯净BaSO4,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0年中考化学辅导跟踪练习试卷(8)(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自然界的矿物中有一种重晶石矿的主要成分是BaSO4,它不溶于任何酸、碱和水,纯净的硫酸钡可供医疗等方面应用,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重晶石和焦炭为原料,制取纯净硫酸钡,部分流程如下(设矿物中杂质不与焦炭反应,也不溶于水):按要求填空:(1)步骤①中,哪些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了,哪些元素化合价降低了?(2)写出步骤②溶液A中溶质的化学式:(3)出利用溶液A中的溶质主要原料制取BaSO4的化学方程式:.(4)有同学指出,上述步骤②产生有毒气体H2S,应将方法加以改进,请你提出改进意见,使该实验既不产生H2S又能获得纯净BaSO4,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当前位置:
>>>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中正确的是[]A.MnO2和木炭--观察颜色B.CO2和N..
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中正确的是
A. MnO2和木炭--观察颜色B.CO2和N2--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C.Ca(OH)2溶液和稀盐酸--取样,滴加碳酸钠溶液D.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取样,滴加酚酞试液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北京模拟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中正确的是[]A.MnO2和木炭--观察颜色B.CO2和N..”主要考查你对&&物质的鉴别&&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物质的鉴别
物质的鉴别:   根据不同物质的特性,用化学方法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已知物质一一区别开。鉴别时只需利用某一特征反应,确定某物质的一部分就可达到鉴别的目的。且已知n种,确定n-1种,则余下的既为可知。   鉴别物质常用的方法:(一)、物理方法:“看、闻、摸、溶、吸”等方式进行鉴别。“看”就是要看物质的颜色、状态、形状等,“闻”可以闻某些气体的气味,“摸”可以通过摸容器的外壁,感觉是否有热量的改变,“溶”看物质是否能溶解,“吸”看是否能被磁铁吸引。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氯化铁溶液是棕黄色的、其它常见的物质只要不含Cu2+和Fe3+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一般都是无色的,大理石是块状固体、氢氧化钠是片状固体、氢氧化钙是粉末状固体,氢气和氧气是气体、酒精有是液体(二)、化学方法:就是通过不同的物质在与同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产生的现象不同把它们鉴别开的方法,它是鉴别物质的常用方法。下面根据物质的构成的特点,分析在化学上常用的鉴别方法。 1、含“H+”的化合物(如HCl、H2SO4)的鉴别方法。(1)用紫色的石蕊试液。酸溶液都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如硫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2)用PH试纸。酸(含H+的化合物)溶液的PH&7,如:醋酸溶液的PH&7。 (3)用镁、铝、锌、铁等活泼金属。这些金属与酸反应产生的明显现象是,有无色气体生成。如:Mg+H2SO4==MgSO4+H2↑ (4)用含有“CO32-”的物质,如: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无色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例1:设计实验鉴别两种无色溶液一种是硫酸,一种是氢氧化钠。分析:硫酸是酸性溶液,而氢氧化钠是碱性溶液。所以上述四种方法都可以用来鉴别这两种物质。 2、含“OH-”的化合物(如NaOH、Ca(OH)2)的鉴别方法。(1)用紫色的石蕊试液或者无色的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含OH-的化合物才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蓝色,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成红色。(2)用PH试纸。含OH—的化合物的水溶液的PH&7 (3)用含有Cu2+等离子的盐溶液,会产生不同颜色的沉淀。例2:有氯化钠、氢氧化钙和盐酸三种无色溶液,怎样实验的方法加以鉴别。分析:以上三种物质分别是盐、碱和酸三类,因此最好用紫色的石蕊试液进行鉴别,变成蓝色的是氢氧化钙,变成红色的是盐酸,不变色的是氯化钠溶液。 3、含“CO32-”的化合物(如Na2CO3)的鉴别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看到的现象是:加入稀盐酸后有无色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例3:有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两种无色液体,怎样鉴别它们。分析:由于两种溶液都显碱性,所以不能使用酸碱指示剂。可向两种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稀盐酸,再反生成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4、含有“Cl-”的化合物(NaCl等)的鉴别方法。鉴别含“Cl”的化合物依据的原理是:它与含“Ag+”的化合物结合成AgCl,它是一种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沉淀。例4,实验室里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它们是氯化钠和硝酸钠,设计实验鉴别它们。分析:两种无色溶液中的阳离子都是钠离子,没有办法进行鉴别,但可以根据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银的沉淀,而硝酸钠与硝酸银不发生反应的原理反两种化合物的溶液鉴别开。 5、含“SO42-”的化合物(如Na2SO4)有鉴别方法。鉴别这类化合物的原理是:SO42-离子与Ba2+离子结合成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例5,设计一个实验鉴别两种无色溶液是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分析:根据上述原理,可用含“Ba2+”的化合物,常用的是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硫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产生的溶液是氯化钠溶液。比照上述方法大家还可以尝试着总结出多种鉴别物质的方法。比如:鉴别含有“NH4+”的化合物常用含有“OH-”的化合物等。还需要说明的是鉴别物质是相互的,比如,前面讲到的可以用含“Ba2+”的化合物鉴别含有“SO42-”的化合物;也可以用含有“SO42-”的化合物鉴别含“Ba2+”的化合物。例6,只用一种试剂通过一次实验就能把硝酸钾溶液、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鉴别出来。分析: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的K+和NO3-在初中还没有学过鉴别的方法,我们可以把它留在最后无现象的物质鉴别出来;氢氧化钡溶液中的Ba2+用SO42-进行鉴别,而OH-可用Cu2+等有颜色的离子进行鉴别;硫酸钠溶液中的Na+目前还没有鉴别方法,但Ba2+能用用SO42-进行鉴别;同理氢氧化钠溶液也可用Cu2+等有颜色的离子进行鉴别。日常生活中一些物质的检定检验方法:(1)鉴别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 点燃后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乙烯塑料。(2)鉴别羊毛线、合成纤维线或棉线(采用燃烧法) 点燃,产生烧焦羽毛气味,不易结球的为羊毛线;无气味,易结球的为合成纤维线。燃烧,产生烧纸味,不结球的是棉线。 (3)鉴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4)鉴别氢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先用燃着的木条: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的是氧气,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能燃烧的气体是氢气、甲烷、一氧化碳。进一步检验可燃性气体氢气、甲烷、一氧化碳燃烧后的产物: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水生成的是氢气和甲烷,无水生成的是一氧化碳;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甲烷和一氧化碳。 (5)真假黄金假黄金通常是用铜锌合金伪造的,可用盐酸加以鉴别,如有气泡产生,说明该物质中含锌,是假黄金;也可灼烧,变黑,说明有铜,是假黄金。 (6)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取样,加热,能熔化的是热塑性塑料,不能熔化的是热固性塑料。鉴别题的解答思路:1. 只用一种试剂的鉴别题:   根据待鉴别的几种物质性质特点,加一种试剂,使各自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加以鉴别。   思路:(1)如果待检验的物质之间有明显的酸碱性差异时,可选用适当的指示剂或PH试纸检验。   如用一种试剂检验盐酸、氯化钠、碳酸钠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紫色石蕊试液。 (2)如果待检验的物质之间有较明显的溶解性差异和溶解时的热效应差异,则可用加水使其溶解来检验。   如用一种试剂检验:氯化钠、氯化铵、氢氧化钠、氯化银四种固体物质,这种试剂就是水。氯化钠可溶于水,溶解后溶液温度五显著变化;氯化铵易溶于水,溶解后溶液温度显著降低;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溶解后溶液温度显著升高,而氯化银不溶于水。   (3)如果待检验的物质含有相同的阴离子或大多数相同的阴离子时,可选用加强碱溶液来检验。   如用一种试剂检验:氯化铵、氯化钠、氯化铁和氯化镁四种溶液,这种试剂就是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铵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氨气产生,氯化钠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无现象发生;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有白色的氢氧化镁沉淀生成。   (4)如果被鉴别的物质中含有相同或大多数相同的阳离子时,可选择强酸为试剂进行鉴别。   如用一种试剂鉴别氯化钠、碳酸钠、亚硫酸钠三种溶液,这就是盐酸或稀硫酸。氯化钠与盐酸或硫酸不反应,无现象产生;碳酸钠与盐酸或硫酸反应,产生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气体;亚硫酸钠与盐酸或硫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   (5)如果被鉴别的物质为金属单质和金属氧化物时,可选择强酸为试剂进行鉴别。   如用一种试剂鉴别铁、铜、氧化铁、氧化铜四种固体物质,这种试剂是稀盐酸(或稀硫酸)。铁与盐酸反应有气体(氢气)产生,生成浅绿色溶液;铜不溶于盐酸,无现象产生;氧化铁溶于盐酸生产黄色的氯化铁溶液;氧化铜溶于盐酸生成蓝色的氯化铜溶液。   (6)如果被鉴别的物质有几种含有相同的阳离子,有几种含有相同的阴离子,则要分别考虑区别不同阳离子需要何种离子,区别不同阴离子需要何种离子,然后将这两种离子合起来组成一种试剂。   如用一种试剂鉴别硝酸银、碳酸钠、亚硫酸钠、硝酸钡四种物质,这种试剂是盐酸。因为四种物质中,硝酸银和硝酸钡的阳离子不同,。区别银离子和钡离子可用氯离子;碳酸钠和亚硫酸钠的阴离子不同,区别亚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可用氢离子,合起来,这种试剂就是盐酸。   (7)还有另一种比较快速地找出试剂的方法。就是将所用试剂的离子重新组成新试剂,如果组合后的试剂答案中有,则一般地就可以认为用这一种试剂可以把这种物质区别开。2. 不用任何试剂鉴别多种物质的思路:   (1)从被鉴别的物质的物理性质上找突破口:  ①闻气味如不用任何试剂鉴别氨水、硫酸钾、氯化镁、碳酸钠四种溶液。可先闻气味,氨水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首先识别出氨水,然后以氨水为试剂,分别加入到另外三种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氯化镁,再以氯化镁为试剂分别加到剩余的两种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的为碳酸钠,不反应的为硫酸钾。   ②看颜色如不用任何试剂鉴别硝酸铵、氯化钡、硫酸铜、氢氧化钠四种溶液。首先观察出显蓝色的是硫酸铜溶液,以硫酸铜为试剂分别加到另外三种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产生大量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钡溶液,无现象产生的是硝酸铵溶液。   (2)加热法:   如,不用任何试剂鉴别碳酸氢钠、碳酸氢铵、高锰酸钾、碳酸钠四种固体物质,即可加热法。加热时,碳酸氢铵完全分解成二氧化碳、氨气、水蒸气,试管内无任何残留物;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有气体产生,试管内留有白色固体碳酸钠;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产生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试管内留有黑色固体;碳酸钠受热时不分解,无现象产生。   (3)两两混合列表分析法:   将待鉴别的物质分别编号,分别以一种物质作为试剂加入到其它物质中去,将产生的现象列表分析。根据每种物质所产生的不同现象,可确定物质的名称。  如不用任何试剂鉴别氯化钡、硝酸银、碳酸钠、盐酸四种溶液,先将四种溶液分别编为A、B、C、D进行互倒实验,将现象列表如下:      然后进行分析:在四种物质中,能跟另外三种物质反应产生沉淀的只有硝酸银,因此B是硝酸银;能跟其中两种物质反应产生沉淀而跟另一种物质反应产生气体的只有碳酸钠,因此C是碳酸钠;而能跟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D必是盐酸;那么A必然是氯化钡。结论为:A是氯化钡,B是硝酸银,C是碳酸钠,D是盐酸。   有时,需要我们判断所给定的一组物质能否不用任何试剂进行鉴别,分析的方法就是用两两混合列表法。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产生的现象是一样的,则不能鉴别。   如上例中如果将氯化钡改成氯化钠则不可鉴别。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分别产生的现象都是与一种物质不反应,与一种物质反应产生沉淀,与一种物质反应产生气体,二者谁是碳酸钠,谁是盐酸,无法确定。   不另加试剂鉴别物质的方法有:第一是观察组内物质是否有显特殊颜色的物质,是否有不溶于水的物质等,将这些物质确定后,就以其作为已知试剂用以鉴别其它物质。第二是将组内物质分别编号,然后分别以一种物质作为试剂加入另外几种物质中,将现象记录下来。如果不能得到各自不同的现象,则这组物质就还需另加试剂才能鉴别。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中正确的是[]A.MnO2和木炭--观察颜色B.CO2和N..”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31858222786158047192907183368185659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22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22例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溶于热碱 不溶于酸一种物质,放在水中进行搅拌,上边漂浮无色块状颗粒物,像粗盐的样子,水溶液pH在3左右;漂浮物常温下不溶于硫酸和NaOH,加热不溶于酸,溶于碱,加热过程中无气体产生;600℃下焙烧30分质量会减少.请问是什么物质,该怎么继续检测?
允儿0002548
未知混合物中物质的鉴定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远不是中学或本科知识可以解决的.能发生类似反应的纯净物非常多(一千种你信吗?要知道人类已知的纯净物有一千余万种),你给的信息太少(几乎无用),无法确定物种(还可能是混合物,更增大了难度).要用化学分析解决问题的话几个月的时间都未必够(除非你已经知道其元素种类或来源).这种问题,一般先进行CHN元素分析,确定是否为有机物,或含有有机组分或有机基团.有机物一般用适当方法分离后,进行质谱、红外、核磁共振分析,可以确定结构.无机物用x射线衍射分析,比较简便.这些工作也要一个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碱液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