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北京矿大考研论坛 《测绘学》用哪本今年??...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376|回复: 12
北京矿大和徐州矿大有什么区别吗?
一般战友, 积分 2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8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2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8 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2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8 积分
请问有考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吗?
新手上路, 积分 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7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7 积分
以前是一个学校吧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8, 距离下一级还需 62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8, 距离下一级还需 6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8, 距离下一级还需 62 积分
课程预告,帮学堂出品
我,准备考哪?
新手上路, 积分 38, 距离下一级还需 62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8, 距离下一级还需 6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8, 距离下一级还需 62 积分
楼主准备考哪?
新手上路, 积分 38, 距离下一级还需 62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8, 距离下一级还需 6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8, 距离下一级还需 62 积分
楼主准备考哪?
一般战友, 积分 2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8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2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8 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2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8 积分
学思1226 发表于
楼主准备考哪?
北京地方好,徐州专业强,所以也很纠结
新手上路, 积分 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90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9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9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84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8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84 积分
据说北京以前是研究生院
新手上路, 积分 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90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9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90 积分
||||||||||
Powered by Discuz!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赵峰华
赵峰华基本信息姓名:赵峰华性别:男出生年月:1969年12月民族:汉学位:工学博士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职务: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学术兼职:中国学会会员,中国煤炭学会会员,中国煤炭学会煤层气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煤炭学会泥炭与腐殖酸专业委员会委员,”JournalofCoalScience&Engineering(China)”编委会委员,《油气与采收率》编委会委员,《科学与技术》特邀编委。担任”Journalofenvironmentalmanagement”,“Environmentscienceandpollutionresearch”,“Journalofappliedwaterscience”,“JournalofGeochemicalExploration”,“AtmosphericEnvironment”,“ActaGeologicaSinica(EnglishEdition)”,《科学学报》、《煤炭学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燃料学报》、《地球科学进展》等重要学术杂志的审稿人。电话:010-通讯地址:北京学院路丁11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邮件:zfh@fenghuazhao@个人简历1991年7月毕业于山西矿业学院煤田与勘探专业系,获学士学位;1994年4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煤、油气与勘探专业,获硕士学位;1997年7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0年2月-8月应邀在美国USGS、UniversityofAlabamaatBirmingham做访问学者,进行合作研究;月在捷克共和国科学院、查理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进行合作研究和学术访问;2004年10月在澳大利亚参加学术会议,并在CSIRO进行学术访问;1998年3月-2009年5月,先后担任资源与地球科学系副书记、副主任、书记兼副主任;2009年5月-2012年5月,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副院长;2012年5月-现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研究方向当前主要从事“水地球与水文学”、“煤地球”、“石油学”教学和科研工作招生专业在“矿产普查与勘探”、“工程”、“地球”、“科学”、“矿物、岩石与矿床学”、“水与水资源”等专业招收研究生。出版的专著和教材?专著[1]赵峰华著.2005.《煤矿酸性水地球》,煤炭工业出版社.[2]任德贻,赵峰华,代世峰等,著.2006.《煤的微量元素地球》,科学出版社.[3]赵峰华编著.1996.《煤岩学的现代研究方法》.见:《中国煤岩学》(韩德馨主编)之第5章.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教材参编《学》教材(黄文辉,曾溅辉主编)的部分内容.2011.石油工业出版社.教学科研获奖或荣誉?荣誉称号[1]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000年)[2]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1年)[3]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三等奖1项(2006年)?科研获奖[1]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12年)[2]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2006年)[3]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01年)[4]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1999年)?教学获奖[1]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优秀教学质量奖一等奖1项(2003年)[2]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优秀教学质量奖二等奖1项(1999年)[3]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优秀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二等奖1项(2005年)[4]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优秀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二等奖1项(2007年)发表的学术论文“煤地球”领域[1]YongchunZhao,JunyingZhang,WenchunHuang,ZonghuaWang,YangLi,DangyuSong,FenghuaZhao,ChuguangZheng.2008.ArsenicemissionduringcombustionofhigharseniccoalsfromSouthwesternGuizhou,China.EnergyConversionandManagement.Vol.49(4):615-624.[2]FenghuaZhao,SupingPeng,BaoshanZheng,YuegangTang,ZhiyuanCong,andDeyiRen,2006.Theleachingbehaviorofcadmium,arsenic,zincandchlorineincoalanditsashfromcoal-firedpowerplan.EnvironmentEngineeringScience.Vol.23(1):68-76.[3]DeyiRen,DeweiXu,FenghuaZhao.2004.ApreliminarystudyontheenrichmentmechanismandoccurrenceofhazardoustraceelementsintheTertiarylignitefromtheShenbeicoalfield,China.InternationalJournalofCoalGeology.Vol.57,NOS:3C4:187-196.[4]ZhaoFenghua,CongZhiyuan,ZhengXiaoyan,2003.GeochemistryofREEinacidminedrainagefortheSitaicoalmine,NorthChina.In:Proceedingsofthe20thAnnualInternationalPittsburghCoalConference(CD-ROMISBN1--9),Pittsburgh,Pennsylvania,USA,September10-16,2003.[5]ZhaoFenghua,LiDahua,PengSuping,RenDeyi,2002.HazardoustraceelementsinJurassiccoalfromfromOrdosbasin,China.In:Proceedingsofthe19thAnnualInternationalPittsburghCoalConference(CD-ROMISBN1--5),Pittsburgh,Pennsylvania,USA,Sept.14-18,2002.[6]ZhaoFenghua,CongZhiyuan,PengSuping,2002.GeochemicalCharacteristicsofREEinJurassicCoalofYan’anFormationfromDongshengCoalfield[J].JournalofChinaUniversityofMining&Technology.Vol.12(2):138-142.[7]ZhaoFenghua,RenDeyiandZhangWang,1999.TheGeochemicalCharacteristicsofChlorineinCoalfromPingshuoSurfaceMine,ShanxiProvince,ProspectsforScienceinthe21thCentury-----Proceedingsofthe10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alScience.[8]DeyiRen,FenghuaZhao,YunquanWang,ShaojinYang.1999.DistributionsofminorandtraceelementsinChinesecoals.InternationalJournalofCoalGeology,Vol.40,NOS.2C3:109-118.[9]YunquanWang,DeyiRen,parativeleachingexperimentsfortraceelementsinrawcoal,laboratoryash,flyashandbottomash.InternationalJournalofCoalGeology.Vol.40,NOS.2C3:103-108.[10]DINGZhenhua,ZHENGBaoshan,ZHANGJie,H.E.Belkin,R.B.Finkelman,ZHAOFenghua,ZHOUDaixing,ZHOUYunshu,CHENChaogang.1999.PreliminarystudyonthemodeofoccurrenceofarsenicinhigharseniccoalsfromsouthwestGuizhouProvince,SCIENCEINCHINA(SeriesD:EarthSciences).Vol.42(6):654-661.[11]ZHAOFenghua,RenDeyi,ZHENGBaoshan,HuTiandouandLIUTao.1998.Modesofoccurrenceofarsenicinhigh-arseniccoalbyextendedX-rayabsorptionfinestructurespectroscopy.ChineseScienceBulletinVol.43(19):.[12]ZhaoFenghua,ZhangShuangquan,1998.DistributionofChlorineinCoal.In:ProceedingsoftheFifteenthAnnualInternationalPittsburghCoalConference(CD-ROMISBN1--2,recordedinUSA).PittsburghPennsylvania,USA.September14-18,1998.[13]ZhaoFenghua,RenDeyiandZhouQiang,1997.DistributionofMinorandTraceElementsinPermo-CarboniferousCoalsfromShanxiProvince.In:ProceedingsoftheFourteenthAnnualInternationalPittsburghCoalConference(CD-ROM.ISBN:1--4),Taiyuan,Shanxi,People’sRepublicofChina,September,23-27,1997.[14]ZhaoFenghua,RenDeyiYin,Jinshuang,LiYananandWangXiuqing,1997.StudyontheLeachingExperimentsofHazardousMinorandTraceElementsinCoalsandItsAshFromCoal-firedPowerPlant,In:ProceedingsoftheFourteenthAnnualInternationalPittsburghCoalConference(CD-ROMCoalConference(CD-ROM.ISBN:1--4,recordedinUSA),Taiyuan,Shanxi,People’sRepublicofChina,September,23-27,1997.[15]TangYuegang,RenDeyi,,ZhaoFenghua.1997.TheFormationModelsofSulfurintheLatePermianCoalofSichuan[J].JournalofChinaUniversityofMining&Technology.Vol.7(2):84-89.[16]赵峰华,史露微,方兴,王均瑶,刘航宇,李静琴,石磊,张梦.2011.煤中氮同位素的初步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研究成果学术交流论文集.Vol.1:136-139.煤炭工业出版社.[17]赵峰华,周安祥,秦世平.2008.浅谈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可持续供给[J].中国矿业.Vol.17(8):12-15.[18]赵峰华,彭苏萍,唐跃刚,任德贻.2005.合山超高有机硫煤中Fe-Mn-Hg-Zn-Ni-Cr-V的赋存状态及意义[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Vol.34(1):33-36.[19]赵峰华,彭苏萍,李大华,唐跃刚,任德贻,许德伟.2003.低煤级煤中部分元素有机亲合性的定量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Vol.32(1):18-22.[20]赵峰华,任德贻,彭苏萍,王运泉,张军营,丁振华,丛志远.2003.煤中砷的赋存状态[J].地球科学进展.Vol.18(2):214-220.[21]赵峰华,任德贻,张旺.1999.煤中氯的地球特征及逐级提取[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Vol.28(1):61-64.[22]赵峰华,任德贻,尹金双,李亚男,王秀琴.1999.煤中As赋存状态的逐级提取研究[J].科学.Vol.20(2):79-81.[23]赵峰华,任德贻,许德伟,尹金双,李亚男,王秀琴.1999.燃煤产物中砷的物相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Vol.28(4):365-377.[24]赵峰华,任德贻,郑宝山,胡天斗,刘涛.1998.高砷煤中砷赋存状态的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研究[J].科学通报.Vol.43(14):.[25]赵峰华,任德贻.1998.燃煤产物中有害元素淋滤实验的研究现状[J].煤田与勘探.Vol.26(4):14-17.[26]赵峰华,任德贻,张军营,代世锋.1998.煤中有害元素的研究现状及其对保护的意义[J].煤矿保护.Vol.12(2):20-23.[27]赵峰华.1997.煤中有害微量元素分布赋存机制及燃煤产物淋滤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28]赵峰华,任德贻,郑宝山,胡天斗,刘涛,1997.高砷煤中砷结构的扩展X射线精细结构研究.同步辐射实验室年度报告.北京同步辐射实验室(BSRL).[29]刘胜,赵峰华,孙富民,林文成.2009.山西大同侏罗纪煤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J].中国矿业.Vol.18(2):98-100.[30]刘建权,赵峰华,刘Z,李建国.2009.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测定煤中氯含量[J].分析.Vol.37(8):.[31]吴珩,赵峰华..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测煤中砷的研究[A].第11届全国离子色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277-282.[32]曹代勇,赵峰华.2003.重视我国优质煤炭资源特性的研究[J].中国矿业.Vol.12(10):21-23.[33]任德贻,赵峰华,张军营,许德伟.1999.煤中有害微量元素富集的成因类型初探[J].地学前缘.Vol.6(Suppl):17-21.[34]韩德馨,任德贻,赵峰华.1999.中国煤地球的进展与展望.Z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学会第5届会议论文集.[35]张军营,任德贻,赵峰华,许德伟.1998.煤中微量元素赋存状态研究方法[J].煤炭转化.Vol.21(4):12-17.[36]许德伟,任德贻,赵峰华,张军营.1998.煤中铬的研究现状.煤田与勘探[J].Vol.26(6):18-20.[37]张军营,任德贻,王运泉,赵峰华,许德伟.2000.煤中有机态微量元素含量与煤级关系[J].煤田与勘探.Vol.28(6):11-13.[38]任德贻,许德伟,张军营,赵峰华,郦桂芝,谢烈文.1999.沈北煤田煤中伴生元素分布特征[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Vol.28(1):5-8.[39]张军营,任德贻,许德伟,赵峰华.1999.煤中汞及其对的影响[J].科学进展.Vol.7(3):100-104.[40]许德伟,任德贻,姜鹏,赵峰华,张军营.1999.煤中镍的研究进展.煤矿保护[J].Vol.13(1):7-9.[41]张军营,任德贻,许德伟,赵峰华.1999.煤中硒的研究现状.煤田与勘探[J].Vol.27(2):16-18.[42]丁振华,郑宝山,张杰,H.E.Belkin,R.B.Finkelman,赵峰华,周代兴,周运书,陈朝刚.1999.黔西南高砷煤中砷存在形式的初步研究[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Vol.29(5):421-425.[43]王运泉,张汝国,王良平,任德贻,赵峰华.1997.煤中微量元素赋存状态的逐提试验研究[J].中国煤田.Vol.9(3):23-25.[44]张鹏飞,邵龙义,曹代勇,肖文钊,钟玲文,赵峰华,王延斌,靳秀良,陈明生,李玉林,潘振武.2003.发展中的中国煤田学[J].煤田与勘探.Vol.31(6):1-5.“水地球与水文学”领域[1]HongfuSun,FenghuaZhao,MengZhang,JingqinLi.2012.BehaviorofrareearthelementsinacidcoalminedrainageinShanxiProvince,China.EnvironmentEarthSciencei.Vol.67(1):205-213.[2]LIUJing,ZHAOFenghua.2011.Spectroscopicandmacroscopicstudiesoftheadsorptionofarsenateandphosphateonpolynuclearaluminumorganomineralprecipitates.ChineseJournalofGeochemistry.Vol.30(2):264-269.[3]LIUJing,ZHAOFenghua.2010.StructuralchangeandmineralogicaltransformationmechanismofaluminumhydroxidegelsfromforcedhydrolysisAl(III)solutionscontainingAlO4Al12(OH)24(H2O)127+polyoxycationduringaging.ChineseJournalofGeochemistry.Vol.29(1):107-112.[4]Liujing,ZhaoFenghua.2009.SynthesisandcharacterizationofAl13-OxalategelwithKegginstructure.ChineseJournalofGeochemistry.Vol.28(4):364-368.[5]Liujing,ZhaoFenghua.2009.CharacterizationofarsenateadsorptiononamorphousAlgelswithKegginstructurebyFouriertransformedinfraredspectroscopyandMAS27AlNMR.ChineseJournalofGeochemistry.Vol.28(1):61-69.[6]FenghuaZhaoandNailiLiu.2008.TheStudyonAcidGenerationProcessbySoxhletLeachingExperiment.In:ProceedingsofthejointConferenceofthe6thInternationalAcidSulfateSoilConferenceandtheAcidRockDrainageSymposium(EditedbyChuxiaLin,ShaoweiHuangandYongtaoLi).246-250.GuangdongPressGroupGuangdongScience&TechnologyPress,Guangzhpu,P.R.China.[7]MeiYue,FenghuaZhao,2008.LeachingexperimentstostudythereleaseoftraceelementsfrommineralseparatesfromChinesecoals,Internationaljournalofcoalgeology.Vol.73:43-51[8]F.HZhao,Z.YCong,H.FSun,D.YRen.2007.Thegeochemistryofrareearthelements(REE)inacidminedrainagefromtheSitaicoalmine,ShanxiProvince,NorthChina.InternationalJournalofCoalGeology.Vol.70:184-192.[9]ZhaoF.,ZhuY.,LiuJ.andFuY.,2007.AesenicSpeciesInCoalMineWater.homasD.BullenandYanxinWang(editors):WATER-ROCKINTERACTION.Vol.2:.Taylor&FrancisGroup,London.[10]SunH.,ZhaoF.,TangY.andWuS.,2007.OriginandBehaviorofRareEarthElementsinAcidMineDrainage.ThomasD.BullenandYanxinWang(editors):WATER-ROCKINTERACTION.Vol.1:783-787.Taylor&FrancisGroup,London.[11]赵峰华,吴山,孙红福,李静琴,张梦.2010.合成Schwertmannite矿物对镉离子的吸附行为[J].科学与技术.Vol.33(12F):115-118.[12]赵峰华,刘Z,祝敏,苗雪娜,陈梅婷.2009.不同碱化度下Al胶体结构的谱学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Vol.38(4):558-561.[13]赵峰华,孙红福,李文生.2007.煤矿酸性矿井水中有害元素的迁移特性[J].煤炭学报.Vol.32(3):261-266.[14]赵峰华,柴智勇,李荣杰等.2007.煤矿矿井水中硒的形态,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首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9-34.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5]赵峰华,丛志远,岳梅,黄正文..酸性矿井水中金属组分衰减机理初步研究[A].第六届全国地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16]孙红福,赵峰华,张梦,李静琴.2012.煤矿酸性水中稀土元素的分布模式及影响因素[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Vol.41(2):282-288.[17]孙红福,赵峰华,李静琴,张梦,石磊.2010.混合煤矿酸性水中金属元素的迁移行为[J].科学与技术.Vol.33(12F):111-114,152.[18]孙红福,赵峰华,李文生,李荣杰,葛祥坤.2007.煤矿酸性矿井水及其沉积物的地球性质[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Vol.36(2):221-226.[19]孙红福,赵峰华,丛志远,岳梅,任德贻.2006.在我国发现的Schwertmannite矿物及其特征[J].矿物学报.Vol.26(1):38-42.[20]刘Z,赵峰华,谌书,余敏.2012.方解石处理酸性矿排水次生矿物学和渗透性的研究[J].煤炭学报.Vol.37(6):.[21]刘Z,赵峰华.2009.土壤中具有Keggin结构的Al13草酸盐胶体合成及其表征[J]..Vol.28(4):530-534.[22]刘Z,赵峰华,刘建权.2007.中Al13的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Vol.22(3):305-311.[23]岳梅,赵峰华,孙红福,任德贻.2006.煤矿酸性水中亚稳态矿物Schwertmannite的形成与转变[J].矿物学报.Vol.26(1):43-46.[24]岳梅,赵峰华,任德贻.2006.模拟实验研究煤矿酸性水中Co、Ni、Zn、Cd、Al、Cr、As、Pb可溶性金属迁移行为[J].科学学报.Vol.26(6):949-953.[25]岳梅,赵峰华,孙红福,任德贻.2005.煤系黄铁矿氧化溶解地球动力学研究[J].煤炭学报.Vol.30(1):75-79.[26]岳梅,赵峰华,朱银凤,丛志远,任德贻.2004.硫化物矿物氧化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Vol.19(1):47-54.[27]岳梅,赵峰华,李大华,任德贻.2004.煤系黄铁矿氧化溶解速率与矿物粒径的关系[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Vol.33(6):641-645.[28]岳梅,赵峰华,任德贻.2004.煤矿酸性水水特征及其地球信息研究[J].煤田与勘探.Vol.32(3):46-49.[29]丛志远,赵峰华,郑晓燕.2002.煤矿酸性矿井水研究进展[J].煤矿保护.Vol.16(5):8-11.[30]丛志远,赵峰华.2003.酸性矿山废水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中国矿业.Vol.12(3):15-17.“石油”领域[1]冯斌,赵峰华,王淑华.2012.地震分频解释技术在河道砂预测中的应用[J].地球科学进展.Vol.27(5):510-514.[2]冯斌,吕爱民,王伟,赵峰华.2011.河道砂油藏开发中后期配产配注方法及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Vol.32(54):934-938.[3]陈超,赵峰华,吕鹏,张星,常致凯.2011.燕山地区中新元古界干酪根13CNMR研究.《地球科学与测绘技术进展》(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首届学生学术论坛论文集).47-49.出版社.[4]吕鹏,赵峰华,陈超,张星,常致凯.2011.密度梯度离心法在显微组分研究中的应用.《地球科学与测绘技术进展》(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首届学生学术论坛论文集).50-53.出版社.[5]王友启,赵峰华,刘柏林,李顺明.2010.炼油厂排放二氧化碳用于驱油埋存的可行性评价[J].油气与采收率.Vol.17(2):70-73.[6]赵长勋,姜岩,赵峰华,朱石磊.2009.葡南油田薄层河道砂岩体分布规律及预测[J].油气与采收率.Vol.16(3):4-6,10.“煤结构及其他”[1]赵峰华,任德贻.1995.应用高分辨率透射电镜研究煤显微组分的结构[J].论评.Vol.41(6):564-570.[2].赵峰华.1995.煤结构术语辨析.第四届全国煤岩学会议论文集.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3].赵峰华,任德贻.1996.丝炭结构的高分辨率透射电镜研究.矿业世界.No.3.[4]张双全,赵峰华.1997.以煤为原料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途径分析[J].煤炭转化.Vol.20(4):46-53.[5]张双全,赵峰华,戴明泉.1998.以煤为原料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途径分析[J].炭素.Vol.1:32-39.[6]郑晓燕,刘咸德,赵峰华,段凤魁,虞统,H.Cachier.2005.北京市大气颗粒物中质燃烧排放贡献的季节特征[J].中国科学(B辑).Vol.35(4):346-352.[7]ZHENGXiaoyan,LIUXiande,ZHAOFenghua,DUANFengkui,YUTong&CachierH.2005.SeasonalcharacteristicsofbiomassburningcontributiontoBeijingaerosol,ScienceinChinaSer.BChemistryVol.48(5):481―488.[8]刘慧卓,唐跃刚,赵峰华.2007.近北庄磁铁矿的矿物特征[J].有色金属.Vol.59(1):98-102.[9]杨柳,赵峰华,李咏慧,付梦娣.2011.地矿类资源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Vol.3:90-92.承担的科研项目?“煤地球”领域[1]新疆东部含煤盆地形成演化与聚煤规律研究(中国调查局项目,项目负责人,).[2]煤中氮同位素地球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负责人,).[3]大同石炭二叠纪煤地球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负责人,No.NCET-07--2010)[4]大同石炭二叠纪沉积与聚煤规律研究(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科技项目,项目负责人,)[5]晋城古书院矿区煤田研究(晋煤集团科技项目,项目负责人,2009)[6]中国煤平均成分及煤中有害微量元素有机物地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子项目负责人,)[7]煤中有害重金属赋存特征及其侵入的动态规律(国家“973”项目,No.G-01,主要完成人之一,).[8]鄂尔多斯北部侏罗纪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变异研究(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No.,项目负责人,).[9]中国东部富硫煤中有害物质分布赋存规律及其影响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主要完成人,).[10]中国东部煤中显微组分伴生元素分布赋存规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项目骨干,主要完成人,).[11]煤中显微组分地球特征的研究”(煤炭科学基金项目,No.92地10206,主要完成人,97).[12]山西煤组成、结构和性质的新技术研究”(煤炭系统留学回国人员科技基金,主要完成人,94).“水地球与水文学”领域[1]含煤地层产酸潜势与酸性水预测模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No.10-2012).[2]典型中高硫煤矿区酸性矿坑排水有害元素的效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项目负责人,).[3]北岭煤业矿井水文类型划分(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项目,项目负责人,2012)[4]平朔井工三矿水文类型划分(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项目,项目负责人,2012)[5]平朔矿区水文类型划分与沉积研究(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项目,项目负责人,).[6]贺西煤矿水文研究(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项目,项目负责人,).[7]煤矿酸性水体系中Schwertmannite矿物对有毒有害元素的吸附解吸动力学研究(教育部重点项目,No.,项目负责人,).[8]Schwertmannite的矿物学和地球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9]中国中高硫煤矿区酸性矿坑排水有害元素地球”(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作者专项基金项目,No.200045,项目负责人,)“石油”领域[1]中新元古界有机质热演化特征、热演化参数和热演化史(中石化项目,专题负责人,)[2]长提东部滩海区分层系潜力评价研究(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科技项目,项目负责人,2010).[3]准噶尔盆地腹部分层系评价与目标研究.(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新疆勘探开发中心项目,项目负责人,).[4]大中型气田和含煤岩系有机相关系研究(国家科技部“九五”重点项目子项目,主要参加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相关标签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相关文章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最新文章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推荐文章
&&&&&&&&&&本人测绘工程,13年考研想考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或者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请给一个比较中肯的比较_百度知道
本人测绘工程,13年考研想考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或者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请给一个比较中肯的比较
分数不缺,请大神说的详细一些,特别是师资和就业方向
考的是大地测量方向
提问者采纳
一般企业去那边转一圈。后来风波平息后,朱总理推迟就业的政策导致大学疯狂扩编,很多时候要靠关系的,因此师资力量自此开始走下坡路,企业都不爱要。毕竟读研究生还是重点要看自己的那位导师能力如何,自己成立了北京校区,就是很少有公司来徐州招聘。甚至还有介绍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而且矿大教学中太陈旧。毕竟现在进入设计院一类的单位太难了,据本人了解、学历高,是在北京的。本人算是比较详细的谈了谈自己所了解的相关内容,相关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不注重计算机教育,人才也差不多都能招到了。其实个人认为,从事具体的工作的话,以及辽工大原校长石老师,不用特意来徐州一遍了,如果你走学术路线的话,在矿大这边,来徐州将会非常头疼——原因很简单,全是各种的好大学,徐州因为地理位置不佳,因此毕业之后,这些原来都是北京煤科院的,还是建议你来徐州,毕竟老师都是当年的老班底、出色的科研成绩来证明自身能力,后来不知为何投身到教育事业的一些老师,现在、苏州。最重要的一点,那边大学比较多,你可以根据上面我给你介绍的矿大校史划分一下你准备申请的老师是哪种层次的,除却直接学习GIS的研究生,不缺乏那些曾经不是老师;如果是想进入公司。没有一些辅助的证书。很多好老师根本不愿意到这种地方来教书,是有很大的“官运”的,很多具有良好计算机基础的测绘专业大学生就业也炙手可热)。不少人读研也是为了如此。但是如果你来徐州这边。然而徐州这边并非是一文不值,你自己如果有兴趣可以查查。然而在上世纪末,我还是建议你去北京。而北京校区自那时挖了不少好老师,这对于学生就业是非常不利的,甚至一些学术交流活动也近乎没有、70年代的一场政治风波之后,北京那边的老师一般都缺乏一些“官”或“商”背景,处长好像也换人了),也算是非常详细了。现在我给你慢慢展开来说。原来矿大没分家的时候,但是也要看到那边竞争的激烈,并不是说你学校好。矿大徐州这边原来的一些老教师的实力还是比较强的。但是北京就不同了。后来因为上世纪6。在那边他们工作了一段时间,而是在企业或是科研机构工作,有时别的大学有相关企业招聘也去凑个热闹,和沈阳理工的校长刑某。望采纳,也有不少关系,学生的能力很差,其实徐州矿大的测绘专业,老师和学生都被赶出了北京(不具体说哪件事了),并且成立专门的局负责这一工作。矿大原教务处处长高某(现在改为教务部了,矿大徐州这边的新生代老师的底子不是一般的差。原来还是主校这边的科研实力比较强,留在北京的都是一些文化不高的“爱国青年”。简而言之,因此这边的学术氛围是及其陈旧的,来徐州市非常困难的,主校区迁到了徐州,现在不少学生都习惯于“走穴”,原来北京的那些人又另起炉灶,各种教学设备书籍也都在徐州这边,如果还有问题要问。因此想找个工作。在北京就是就业的机会比较多,基本没有太多人知道这所学校,原因除却物质上的享受不及帝都。因为在南京,他们的很多学生也都有机会进入到一些相关的科研院所,如果仅仅是找个公司工作(因为现在国家大力发展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其实我认为这方面的资源你可以考虑考虑,他们都是一些非常有效的保就业资源。如果满意请及时采纳,就是矿大徐州出了江苏省、学习好就能去的。这在北京校区那边就少很多了、上海那一大片,还是很难得到企业的青睐的,而且都会想当然的认为你的专业就是挖煤,追加悬赏之后通知我您好,本人矿大地矿类毕业生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中国矿业大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矿大考研论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