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平衡力与四种相互作用力力的区...

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平衡力与四种相互作用力的区... - 叫阿莫西中心 - 中国网络使得骄傲马戏中心!
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平衡力与四种相互作用力的区...
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400-606-3933
今日:3615套总数:4931553套专访:2539部会员:5127683位
当前位置:
& 【新品】2012高二物理课件 7.3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2(人教版选修3-3)
【新品】2012高二物理课件 7.3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2(人教版选修3-3)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新人教版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75次
资料类型:
文档大小:470KB
所属点数: 2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2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全国各地2014中考物理分类汇编 压强
2.(3分)(2014?黄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利用声和电磁波都能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B. 化石能源和太阳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C. 油罐车的下面拖着一条铁链是为了防止静电带来的危害
  D. 小轿车的安全带做得较宽是为了增大压强和保证安全
考点: 声音的传播条件;静电现象;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能源的分类.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必须明确可再生能源与化石能源的定义;
(3)铁属于金属,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
(4)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压力大小、接触面积大小.
解答: 解:A、地球好月球之间有一定距离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
B、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故B错误;
C、油罐车在运输过程中,不断的相互摩擦,从而产生大量的静电,通过后面装一条拖地的铁链,及时导走静电,防止静电危害.故C正确;
D、小轿车的安全带做得较宽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D错误.
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涉及声音的传播、能源的划分、金属的性质、改变压强的方法,综合性很强.
7.(3分)(2014?黄冈)以下选项中,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的是(  )
  A.乒乓球运动员拉出的“弧圈球” B. 正在漂流的一只“橡皮船”
  C.正在空中滑翔的“雄鹰” D. 地面上刮起的“龙卷风”
考点: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专题: 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 分析每一项是否用到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解答: 解:A、乒乓球运动员拉出的“弧圈球”就是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正在漂流的一只“橡皮船”,利用了浮力等于重力实现漂浮的,故B错误,符合题意;
C、雄鹰在空中“滑翔”就是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地面上刮起的“龙卷风”,由于空气流速加快,内部压强变小而上升,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并能用流体压强解释有关的现象.
6.(3分)(2014?黄冈)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变化情况是(  )
  A.质量增加,密度增加 B. 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D. 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考点: 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
专题: 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位置、状态、形状、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气体的质量一定时,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解答: 解:气球升空过程中,只是位置的改变,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
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气球升空过程中,气球外的气压减小,为保证内外压强相等,所以球的体积增大来减小球内压强,气体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所以密度变小.
点评: 本题通过断线的氢气球升空的过程中,考查了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质量一定时,体积越大,压强越小,密度越小等知识点.
20.(7分)(2014?黄冈)日,为寻找失联的MH370航班,启用了“蓝鳍金枪鱼﹣21”(简称“金枪鱼”)自主水下航行器进行深海搜寻.其外形与潜艇相似(如图甲所示),相关标准参数为:体积1m3、质量750kg,最大潜水深度4500m,最大航速7.4km/h(不考虑海水密度变化,密度ρ取1.0×103kg/m3,g取10N/kg).
(1)假设“金枪鱼”上有面积为20cm2的探测窗口,当它由海水中2000m处下潜至最大潜水深度处,问该探测窗口承受海水的压力增加了多少?
(2)“金枪鱼”搜寻任务完成后,变为自重时恰能静止漂浮在海面上,此时露出海面体积为多大?
(3)若上述漂浮在海面的“金枪鱼”,由起重装置将其匀速竖直吊离海面.起重装置拉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图中P3=3P1.求t1时刻起重装置对“金枪鱼”的拉力(不考虑水的阻力).
考点: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专题: 压强和浮力.
分析: (1)根据压强公式p=ρgh求航行器由2000m下潜至4500m深度时受到海水的压强差.根据公式F=PS求所受压力差.
(2)处于漂浮状态的物体露出液面的体积等于总体积与浸在液面下的体积之差.
(3)利用功率变形式,结合受力分析,计算所受拉力.
解答: (1)海面下2000m处的压强为:p1=ρgh1=1.0×103kg/m3×10N/kg×7Pa;
下潜至最大潜水深度处压强为:p2=ρgh2=1.0×103kg/m3×10N/kg××107Pa;
增加的压强为:p=p2﹣p1=4.5×107Pa﹣2×107Pa=2.5×107Pa;
由F=pS得探测窗口承受海水的压力增加:F=△pS=2.5×107Pa×20×10﹣4m2=5×104N;
(2)由于“金枪鱼”搜寻任务完成后,静止漂浮在海面上,所以有F浮=G.
又由F浮=ρV排g,G=mg,得ρV排g=mg;
V排===0.75m3
露出海面体积为:V露=V﹣V排=1m3﹣0.75m3=0.25m3.
(3)由于起重装置吊起“金枪鱼”是匀速竖直离海面,所以速度保持不变即v1=v3,由P=Fv,得P1=F1v1,P3=F3v3,又P3=3P1,所以有F3=3F1,F1=F3,
在t3时刻“金枪鱼”离开水面,由图象分析知,此时起重装置对“金枪鱼”的拉力等于“金枪鱼”的重力,即F3=mg
所以t1时刻起重装置对“金枪鱼”的拉力:F1===2500N.
答:窗口承受海水的压力增加了5×104N;(2)露出海面体积为0.25立方米;(3)起重装置对“金枪鱼”的拉力是2500牛.
点评: 本题考查了浮力、压强和功的计算,认真计算即可正确解题,解题时,有时要注意单位换算.
6.3所示的探究实验中利
用物质的某种属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22. (2014山东济宁)山东省第23届运动会山地自行车比赛项目将在济宁市万紫千红度假村举行,运动员李伟参加了小组选拔赛。图18中的山地自行车为比赛用车,其相关数据见下表:
(1)求碳纤维车价的密度;
(2)估算比赛中的山地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
(3)李伟在某路段匀速骑行6km,耗时10min,若该路段阻力为总重力的0.02倍,求他的骑行功率。
车架材料 碳纤维
车架材料体积/cm3 2500
车架质量/kg 4.5
整车质量/kg 10
单轮接触面积/cm2 4
21.(7分)(2014?江西)请按照要求设计实验
(1)利用以下器材:硬纸片、玻璃杯、水、鸡蛋,设计一个最简单的探究物体具有惯性的实验.
选用的器材: 硬纸片、玻璃杯、水、鸡蛋 .
探究的方法: 将玻璃杯内倒入水,将硬纸片盖在玻璃杯上,上面放置鸡蛋,迅速抽出硬纸片,鸡蛋调入水中 .
(2)利用你考试中的草稿纸,按照提示例设计两个实验,指出研究或说明的物理问题.
主要实验过程 探究或说明的物理问题
抖动纸张 声音的产生
 将玻璃杯内倒入水,将硬纸片盖在玻璃杯上,上面放置鸡蛋,迅速抽出硬纸片   物体具有惯性 
 将纸撕成两片,用手拿着两端使平行且自然下垂,自上向下向两纸片间吹气   流体流速越快,压强越小 
考点: 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可利用鸡蛋或玻璃杯作为研究对象;
(2)根据力学中的知识,可设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流体压强与速度的关系等实验.
解答: 解:(1)选用器材:硬纸片、玻璃杯、水、鸡蛋;
探究方法:将玻璃杯内倒入水,将硬纸片盖在玻璃杯上,上面放置鸡蛋,迅速抽出硬纸片,鸡蛋调入水中;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实验:将纸可以折成各种形状,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将纸撕成两片,用手拿着两端使平行且自然下垂,自上向下向两纸片间吹气,纸片会向中间靠拢,说明流体的流速越快,压强越小.
故答案为:(1)硬纸片、玻璃杯、水、鸡蛋;将玻璃杯内倒入水,将硬纸片盖在玻璃杯上,上面放置鸡蛋,迅速抽出硬纸片,鸡蛋调入水中;
主要实验过程 探究或说明的物理问题
抖动纸张 声音的产生
将玻璃杯内倒入水,将硬纸片盖在玻璃杯上,上面放置鸡蛋,迅速抽出硬纸片 物体具有惯性
将纸撕成两片,用手拿着两端使平行且自然下垂,自上向下向两纸片间吹气 流体流速越快,压强越小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根据手边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的能力,是一道设计制作题;这类题也是中考出题的一个方向,需要掌握解答方法.
示例:物理信息:使用电力驱动装置。
物理知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作答:物理信息:
物理知识:
履带式机器人
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机器人由电力驱动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有多台CCD摄像机
凸透镜成像
锋利的铗钳可将爆炸物的引信剪断
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20、(2014重庆B卷)如图18甲所示,水平旋转的平底柱形容器A的底面积为200cm2,不吸水的正方体木块B重为5N,边长为10cm,静止在容器底部,质量体积忽略的细线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固定在木块底面中央,且细线的长度为L=5cm,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求:
(1)甲图中,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多大?
(2)问容器A中缓慢加水,当细线受到拉力为1N时,停止加水,如图18乙所示,此时木块B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3)将图18乙中与B相连的细线剪断,当木块静止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大?
20:(1)500Pa
?9、(2014浙江丽水)丽水市区推行公共自行车免费使用政策,不仅给市民的出行带来方便,而且低碳环保,下列有关自行车结构及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增大座垫面积能减小对人的压强
  B. 自行车转弯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 下坡时自行车速度越来越大是由于惯性越来越大
  D. 把手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
9、A、自行车的座垫做得较宽大是为了减小对臀部的压强,故A正确;
B、自行车转弯是由于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B错误;
C、上下坡时自行车速度越来越大是因为动能增大,而不是由于惯性越来越大,故C错误;
D、自行车轮胎表面做得凹凸不平是为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的.而不是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故D错误.
10、(2014浙江丽水)如图为静止在竖直墙面上的“爬墙遥控车”,质量为0.03千克,“腹部”有吸盘,当“爬墙遥控车”的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遥控车能牢牢吸在竖直的墙面上而不会掉落,这是因为遥控车(  )
  A. 质量小,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B. 受到墙面对它向上的摩擦力
  C. 受到大气对它的压力 D. 受到空气对它的浮力
10、静止在竖直墙面上的“爬墙遥控车”,处于平衡状态,即受力平衡,在竖直方向上摩擦力和重力平衡,则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
2.(2分)(2014?青岛)下列科学方法中,错误的是(  )
  A. 找出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运用了类比法
  B. 根据增大压强的方法想到减小压强的方法,运用了逆向思考法
  C. 两个5Ω的电阻串联与一个10Ω的电阻效果相同,运用了等效法
  D. 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在斜面小车实验基础上,通过理想化推理得到结论,运用了逐渐逼近法
考点: 物理学方法.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1)类比法也叫“比较类推法”,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
(2)“逆向思考法“是当人们按照常规思考问题时,常常受到经验的支配,不能全面地、正确地分析事物.而倒过来想一下,采用全新的观点看事物,却往往有所发现;
(3)等效思维的实质是在效果相同的情况下,将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变换为简单的熟悉问题,以便突出主要因素,抓住它的本质,找出其中规律,因此应用等效法时往往是用较简单的因素代替较复杂的因素,以使问题得到简化而便于求解;
(4)逐渐逼近法:有些特定实验条件不易达到或不能达到,我们可以通过使现有的实验条件逐渐接近要达到的特定实验条件,通过现有的实验规律进行科学推理,得出特定条件下的结论,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就是逐渐逼近法又叫科学推理法.
解答: 解:
A、研究蒸发和沸腾时,采用的是比较法,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B、根据增大压强的方法想到减小压强的方法,运用了逆向思考法,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5欧与10欧的电阻串联在电路中与一个15欧的电阻在同一电路中的效果相同;运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设计阻力逐渐减小的斜面实验,最终进行推理,得到“当阻力为零时物体做匀速运动”的结论,用的是逐渐逼近法,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对常用物理学方法的记忆与运用能力.常用的物理学方法有: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放大法、比较法、实验推理法、模型法等.
3.(2分)(2014?青岛)由做饭联想到的物理知识,错误的是(  )
  A. 向热汤中滴入香油,散发出浓浓的香味,是由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B. 把鸡蛋往灶台上一磕,鸡蛋就破了,是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用吸盘挂钩挂铲子,是利用大气压强
  D. 土豆沉入水盆底部,是由于水的密度大于土豆的密度
考点: 分子的热运动;力作用的相互性;大气压的综合应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把吸盘紧压在光滑的墙上,把吸盘内的空气排出,大气压就把吸盘紧压在了墙上,在钩上可以挂物体;
(4)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漂浮;等于液体密度时,悬浮;大于液体密度时,下沉.
解答: 解:A、向热汤中滴入香油,散发出浓浓的香味,是由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剧烈造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把鸡蛋往碗沿上一碰,鸡蛋给碗施加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碗也给鸡蛋施力,鸡蛋便破了,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塑料吸盘能够吸在墙壁上,利用的是大气压,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土豆在水中下沉,是因为土豆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点评: 本题以“做饭”为切入点考查相关的物理知识,涉及问题多、综合性强,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属于中考热点题目.
13.(3分)(2014?青岛)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铝 铁 铜 水 煤油
密度/(kg?m3) 2.7×103 7.9×103 8.9×103 1.0×103 0.8×103
比热容/[J(kg?)] 0.88×103 0.46×103 0.39×103 4.2×103 2.1×103
长1m、横截面积1mm2的导线在20时的电阻值/Ω 0.027 0.096 0.017 / /
  A. 用同样的酒精灯给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后,发现水中的温度计示数较高
  B. 装有煤油和水的两个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可用图象表示,其中图线b表示的是煤油
  C. 将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分别拉成粗细相同的铜线和铝线,将它们并联接入电路中,则通过铜线的电流较大
  D. 用力分别匀速提升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提升的高度之比为3:2,所用的时间之比为5:9,则两次拉力的功率之比为79:10
考点: 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分析表中实验数据,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应用热量公式、液体压强公式、密度公式、功率公式分析答题.
解答: 解:A、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的比热容,用同样的酒精灯给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后,它们吸收的热量相等,由Q=cmt可知,煤油升高的温度多,煤油中温度计示数高,故A错误;
B、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煤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装有煤油和水的两个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可用图象表示,其中图线b表示的是煤油,故B正确;
C、由表中数据可知,铜的密度大于铝的密度,等质量的铜块体积小于铝块体积,将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分别拉成粗细相同的铜线和铝线,铜线的长度小于铝线的长度,铜线的电阻小于铝线的电阻,将它们并联接入电路中,则通过铜线的电流较大,故C正确;
D、金属块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拉力等于金属块的重力,即F=G=mg=ρVg,拉力功率P===,
用力分别匀速提升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提升的高度之比为3:2,所用的时间之比为5:9,则两次拉力的功率之比为:
===××=,故D正确;
点评: 本题是一道综合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由表中获取所需信息、应用热量公式、液体压强公式、功率公式等即可正确解题,要注意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21.(4分)(2014?青岛)综合实验﹣﹣验证试验(可以配图说明)
(1)请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用手握着两张纸,让纸自由下垂,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发现两张纸向中间靠拢,这说明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
考点: 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探究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用两张纸中间吹起,使两纸中间气体流速与外侧气体流速不同.
解答: 解:(1)用手握着两张纸,让纸自由下垂,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发现两张纸向中间靠拢,这说明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故答案为:(1)用手握着两张纸,让纸自由下垂,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发现两张纸向中间靠拢,这说明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点评: 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的办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一定要掌握控制变量法.
6.(2分)(2014?邵阳)日,我国“饱和潜水”首次突破300米,成功抵达深海313.15米处,居世界领先地位.在海水300米深处,海水产生的压强约为(海水密度取ρ=1.0×103kg/m3,g取10N/kg)(
  A.3×104Pa B.3×105Pa C.3×106Pa D.3×107Pa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专题:计算题;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已知海水的深度,根据公式P=ρgh可求海水产生的压强;
解答: 解:在海水300米深处,该处海水的压强约为:
P=ρgh=1.0×103kg/m3×10N/kg×300m=3×106Pa;
点评:题考查了液体压强的计算和液体压强的特点,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22.(2分)(2014?邵阳)如图,小敏同学在喝牛奶时无意发现,喝牛奶的纸盒变瘪了.她疑惑不解:“自己并未用力捏纸盒,怎么会变瘪呢?”请你告诉她纸盒变瘪的原因是 用力吸后,牛奶袋空气变少,导致盒内压强减小,外部大气压强大于内部压强 .
考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专题: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此题根据大气压的存在分析解答,喝牛奶时是靠大气压把牛奶挤进嘴里的.
解答:用力吸后,牛奶袋空气变少,导致盒内压强减小,外部大气压强大于内部压强,所以牛奶袋变瘪.
点评:这是一道生活应用题,要结合物理规律解决分析.
33.(9分)(2014?邵阳)邵坪高速是连接邵阳市与新邵坪上沪昆高铁站的重要交通线,全长约34km,预计于今年年底正式通车.通车后,邵坪高速将与沪昆高铁实现无缝对接,有望实现1h左右从邵阳抵达长沙.若一辆小车质量为1.5×103kg,每个车轮与路面的接触面积为0.15m2,如图所示,请计算(g取10N/kg):
(1)该小车的重力为多少N?
(2)该小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对路面的压强为多少Pa?
(3)若邵坪高速限速100km/h,该小车驶完邵坪高速全程最少需多少h?
考点:重力的计算;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专题:计算题;长度、时间、速度;重力、弹力、摩擦力;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 (1)已知小车的质量,根据G=mg计算小车的重力;
(2)小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小车自身的重力,又知小车有四个轮子和每个车轮与路面的接触面积,根据p=计算压强;
(3)已知路程和速度,根据v=变形计算需要的时间.
点评:本题考查重力、压强、速度的公式的应用,把对应的物理量代入相对应的公式内计算即可,难度不大.
8.(2分)(2014?安徽)切割大理石、钢板的“水刀”可以对切割表面产生高达108Pa的压强,那么“水刀”作用在10﹣7m2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力为 10 N.
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知道对切割表面产生的压强和受力面积,利用F=pS求产生的压力.
解答: 解:由p=得:
F=pS=108Pa×10﹣7m2=10N.
故答案为:10.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压强定义式的了解与掌握,属于基础题目.
10.(4分)(2014?安徽)一均匀的长方体浸没在液体中,如图所示.已知它的底面积为S,上表面所处深度为h1,下表面所处深度为h2,则长方体下表面所受到液体的压力表达式为 ρ液gh2S 、浮力表达式为 ρ液g(h2﹣h1)S .(液体密度ρ液和g为已知量)
考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浮力大小的计算.
专题:压强和浮力.
分析: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压强公式的变形公式F=pS推导证明.
解答: 解: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及压强公式的变形公式F=pS得:
F1=p1S=ρ液gh1S;
F2=p2S=ρ液gh2S,
F浮=F2﹣F1=ρ液gh2S﹣ρ液gh1S=ρ液g(h2﹣h1)S.
故答案为:ρ液gh2S;ρ液g(h2﹣h1)S.
点评: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公式p=ρgh、压强公式的变形公式F=pS、浮力公式F浮=ρgV排,推导证明过程简单,是一道基础题.
1719分)(2014?菏泽)阅读下面的材料,解答问题
山东菏泽向“大气污染宣战”
某环保局研究表明:“PM2.5来源中,机动车的排放占33.1%,排第一位,燃煤污染排放占第二位”.“减少污染排放,还我一片蓝天”成为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下面是菏泽有关部门针对“节能减排”采取的部分措施
第一项措施
“免费公共自行车”成为菏泽市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图1所示,公共自行车的结构和普通自行车相同,只是零件都是特制的(车轮胎是实心的),在其它自行车上无法使用.在公共自行车的设计中,很多地方用到物理知识或原理,请写出自行车的两个部件并说明对应的物理知识(或原理)
(1) 车座:减少压强 ;
(2) 车把、车踏上的花纹:增大摩擦 .
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其他综合题.
分析:第一项措施:观察电动车的构造都有哪些,然后将它的构造部分(如车座,车把、车踏上的花纹,尾灯、轴承,车闸等)结合物理知识得出答案.
解答: 解:第一项措施:
(1)车座:减少压强;
(2)车把、车踏上的花纹:增大摩擦;
(3)尾灯:光的反射;
(4)车轴的滚珠:减少摩擦;
(5)车闸:杠杆原理;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
故答案为:第一项措施:(1)车座:减少压强;(2)车把、车踏上的花纹:增大摩擦;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节能与环保方面的知识,从免费公共自行车方面考查了节能与环保的重要性,涉及了很多物理知识,是中考的一个热点,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18.(6分)(2014?菏泽)日,中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这是中国在南极建设的第四个科学考察站.泰山站主体建筑设计成“飞碟”状,并且建在立桩上,如图甲所示.
(1)南极内陆冬季经常刮起8至10级大风,风吹起的积雪遇阻后会堆积,有可能将整个建筑掩埋.为了防止建筑的迎风面的飞雪堆积,泰山站的设计造型中找到相应措施.
第一项措施: 主体建筑设计成“飞碟”状 ;
第二项措施: 用立柱支撑 .
(2)很多南极站的立桩还穿上了滑雪板(如图乙所示),从物理角度分析立柱穿滑雪板的作用.
考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物理常识.
专题:其他综合题.
分析: (1)根据建筑的形状,结合生活经验和物理知识解答;
(2)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解答: 解:(1)第一项措施:主体建筑设计成“飞碟”状,可以增大风速,减少飞雪堆积;
第二项措施:用立柱支撑,可以给飞雪留有通道;
(2)立桩穿上了滑雪板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冰面的压强.
故答案为:(1)主体建筑设计成“飞碟”状;用立柱支撑;
(2)减少建筑物对冰面的压强.
点评:此题以南极站为载体,主要考查学生对减小压强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特别是(1)具有较强的开放性,需要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得出答案.
7.(2分)(2014?株洲)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探究机翼升力产生的原因.压强计的两端分别置于机翼模型的上、下表面附近,用鼓风机向模型左端吹气,可观察到压强计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则(
  A.模型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B. 模型下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C.模型上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 D. 模型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小
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专题: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解答: 解:由于模型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同一股气流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模型的上方和下方,上方气流通过时经过的路程大,速度大,压强小;下方气流通过时经过的路程小,速度小,压强大.模型下方压强大于上方压强,模型在压强差下产生向上的升力.
点评:对于流速和流体压强的问题,一定要明确被研究的物体的两个侧面的流体流速,用流速来分析流体压强,用压强来分析压力,通过压力差来分析物体受到的作用.
16.(3分)(2014?株洲)某同学在测量某液体密度时,将两端开口、底部带有阀门K的三通U形玻璃管倒置在两个容器中,左侧容器盛有密度己知的液体,右侧容器盛有待测液体.先用抽气机抽出U 形管内部分空气,再关闭阀门K,如图所示.下列操作必须的是(
  A.应保持两容器内液面相平 B. 尽可能将管内空气抽出
  C.用刻度尺测量h1和h2 D. 调节阀门K,改变h1和h2
考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专题: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从液体压强p=ρgh和压力平衡角度分析解决.
解答: 解:由题意可知左右管内压力处于平衡状态,又由于受力面积相等,所以左管与右管中压强相等;
因为左管中的压强为p0+ρ已知gh1=p大气;右管中的压强为p0+ρ液gh2=p大气.
则p0+ρ已知gh1=p0+ρ液gh2,因此只要用刻度尺测量h1和h2即可求得液体密度.
点评:此题考查液体压强的计算与理解,注意分析题意整个状态平衡,利用平衡关系分析解决是能力的考查重点.
13.(2分)(2014?威海)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其目的是为了增大 压强 ;注射器能将药液吸入针筒是利用了 大气压 的作用.
考点: 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分析: 根据压强的定义式P=知,当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
注射器将药液吸入针筒之前,需要先排出针筒内的空气,这样,针筒内的气压减小,药液受到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会被压入针筒.
解答: 解:由公式P=可知,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
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
注射器能将药液吸入针筒是因为针筒内的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把药液压入针筒.
故分别填:压强;大气压.
点评: 此题考查学生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和大气压应用的理解和掌握.贴近生活实际,便于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现象的兴趣,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的指导思想.
15.(2分)(2014?威海)我国首台自主设计研发的载人深潜器“蛟龙号”在日进行了7000m级海试,最大下潜深度达7062m,此处海水产生的压强约为 7.026×107 Pa,此时“蛟龙号”每0.5m2外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力为 3.153×107 N.(海水的密度取1.0×103kg/m3,g取10N/kg)
考点: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专题: 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 (1)根据公式p=ρgh求出海水的压强;
(2)知道海水的压强,再根据p=求出压力.
解答: 解:(1)7000m深度受到海水的压强为:
p=ρ海水gh=1.0×103kg/m3×10N/kg××107Pa;
(2)由p=得,
“蛟龙号”每0.5m2外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力:
F=pS=7.026×107Pa×0.5m2=3.153×107N.
故答案为:7.026×107;3.153×107N.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液体压强、压力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11.(9分)(2014?嘉兴)第二十届世界杯足球赛正在巴西如火如荼地矩形,吸引着全国亿万球迷的目光.
(1)为了避免小腿骨(胫骨)受伤甚至骨折,足球运动员都会在小腿的前面上护腿板(如图),这样当受到来自前面的蹬踢时,可以减小胫骨受到的 压强 .
考点:压强;
专题:其他综合题.
分析: (1)根据压强的定义式p=要减小压强有三种方法:一是当压力一定时,需增加受力面积;二是当受力面积一定时,需减小压力;三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同理,增大压强也有三种方法.
解答: 解:(1)足球运动员都会在小腿的前面上护腿板,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加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这样当受到来自前面的蹬踢时,人的胫骨不会受到伤害;
故答案为:(1)压强;
点评:考查减小压强的方法和物态变化及其应用,解答此类信息给予题的方法是认真读题,从题设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17.(8分)(2014?嘉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扫地机器人逐步进入普通家庭,扫地机器人具有主动躲避障碍物、自动吸尘、自动返回充电灯诸多智能功能,如图是某款扫地机器人及铭牌上的部分参数,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机器人吸尘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机转动时内部压强 减小 ,从而使杂物进入吸尘器.
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专题:其他综合题.
分析: (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解答: 解:(1)高速旋转的叶轮把空气排出风机,同时使外部空气和灰尘不断地补充进风机,吸尘器就能“吸尘”了,其原理利用了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故答案为:(1)减小;
点评:本题涉及的物理知识多,难度较大,有力学知识力的平衡、力做功等知识点,一环扣一环,这类题能让学生对各物理量有一个整体性的掌握,有点难度,学生要熟练掌握物理公式,并灵活的运用到计算中去.
26.(2014浙江宁波)用科学知识解释科技或生活现象。
(1)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展示了一个近乎正球形的大水球,而地球上我们看到的水珠一般都是扁球形的,这是由于地球上的水珠受到了
的作用。重力
(2)“玉兔”月球车的轮子做得宽大,能
,才不至于陷入松软的月壤中,而不使用充气轮胎是因为月球表面
,充气轮胎容易爆胎。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没有大气压
36.(2014浙江宁波)离渠边不同距离处水流速度相等吗,小科想到顺水漂流的乒乓球速度与水流速度相等,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选一段流速稳定、宽为2m的水平水渠为实验场地,如图甲所示,在A1A2连线上,同一时间把11个乒乓球等间距地轻轻放入水中,并开始汁时,t=5s时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离渠中心线距离r/m 0.1 0.20 0.40 0.60 0.80 1.00
乒乓球移动距离S/m 1.00 0.96 0.84 0.64 0.38 几乎为0
水流速度/m·s-1 0.200 0.192 0.168 0.128 0.076 几乎为0
(1)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离渠中心线距离r越大,水流速度v
(2)为了得出v与r的定量关系,小科根据上表数据绘制v一r2图线如图乙,据此图可得到v与r
的关系式是v=
(3)图丙是该段水渠的横截面示意图。假如上述结论同样适用于水下,则实验时图丙中同一深度的B、C两点处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8
(2)v=0.2m/s (1-r2/m2)(0≤r≤1m)
(2014?广安)(2)乙图: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移开,乒乓球并不会下落,说明 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
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专题:其他综合题.
分析: (2)对于流体来说,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解答: 解:
(2)当气流从乒乓球周围经过时,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的空气流速慢,压强大,就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强差,乒乓球并不会下落.
(2)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点评:此题考查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教材中涉及的小实验,在平时要多动手,将物理规律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知识的验证和应用能力.
23.(10分)(2014?东营)“蛟龙号”创造了“中国深度”﹣﹣下潜7062m.今年“蛟龙号”将远赴印度洋探索2700m深处活火山的奥秘.已知:海水密度ρ═1.03×103kg/m3,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取g=10N/kg.问:
(1)“蛟龙号”下潜到2700m深度时受到的海水的压强是多少?
(5)你认为“蛟龙号”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是什么(答出一条即可)?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专题:其他综合题.
分析: (1)知道蛟龙号下潜的深度,根据p=ρgh求出壳体受到海水的压强;
(5)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大,压强会越来越大,温度会越来越低.
解答: 解:(1)蛟龙号壳体受到海水的压强:p=ρgh=1.03×103kg/m3×10N/kg×2700m≈2.78×107Pa;
(5)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大,压强会越来越大,温度会越来越低,所以下潜至深海需要克服的技术难题是:低温和压强.
答:(1)受到的海水的压强是2.78×107Pa;
(5)“蛟龙号”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是压强.
点评:本题以“蛟龙号”为载体综合考查了液体压强公式的理解和应用,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11.(2分)(2014?南京)如图所示,从倒置的漏斗口用力吸气或向下吹气,乒乓球都不会掉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吸气或吹气都减小了乒乓球上方气体的压强
  B. 吸气或吹气都增大了乒乓球下方气体的压强
  C. 吸气减小了乒乓球上方气体的压强,吹气增大了乒乓球下方气体的压强
  D. 吸气增大了乒乓球下方气体的压强,吹气减小了乒乓球上方气体的压强
考点: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专题: 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 流动的气体和液体都称为流体,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据此分析回答.
解答: 解: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或吹气时,乒乓球上部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乒乓球下部空气流速小压强大,这样在乒乓球的上、下部就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从而托起乒乓球.
点评: 本题考查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看学生能否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以致用,有意义.
20.(7分)(2014?南京)(2)在图乙中,画出物体A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考点: 家庭电路的连接;力的示意图;透镜的光路图.
专题: 图像综合题.
分析:(2)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解答: 解:(2)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如图乙;
点评: 此题考查了压力的示意图,要熟知才能正确解决问题.
27.(8分)(2014?南京)新学期开学,八年级学生领到了新的物理课本.
(1)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出课本的宽度是 18.50 cm.
(2)一本书的质量为240g,将它平放在水平桌上,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480cm2,它对桌面的压强为多少帕?(g取10N/kg)
(3)将书由平放改为立放,如图乙所示,它对桌面的压强如何变化?写出判断的依据.
考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长度的测量;压强大小比较.
专题: 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 (1)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知道课本的质量,利用G=mg求其重力,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又知道受力面积,利用压强定义式求解;
(3)书由平放改为立放,分析压力、受力面积的变化,利用p=分析压强变化.
解答: 解:
(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课本左侧与0.00cm刻度线对齐,右侧与18.50cm对齐,所以课本的长度为L=18.50cm﹣0.00cm=18.50cm;
(2)书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F=G=mg=0.24kg×10N/kg=2.4N,
书对桌面的压强:
p===50Pa;
(3)书由平放改为立放,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变小,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故答案为:(1)18.50;
(2)书对桌面的压强为50Pa;
(3)将书由平放改为立放,对桌面的压强变大,因为将书由平放改为立放,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变小.
点评: 本题考查了使用刻度尺的读数方法、压强的计算、压强的变化分析,虽知识点多,但都属于基础,难度不大!
2.(2014甘肃白银)如图所示,A、B、C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盐水、清水和酒精,三个容器中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则(  )
  A.pA>pB>pC B. pA<pB<pC C. pA=pB=pC
D.无法确定
考点: 压强大小比较.
专题: 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 由图可知,三容器内液体的深度相同,知道三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判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的大小关系.
解答: 解:由图知,三容器内液体深度:
hA=hB=hC,
∵p=ρgh,ρ盐水>ρ清水>ρ酒精,
∴pA>pB>p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由图得出三容器内液体的深度相同是本题的关键.
 6.(3分)(2014?白银)关于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风中雨伞容易“上翻”,是由于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
  B. 乙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是由于分子间有引力作用
  C. 丙图中导线触接电源后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磁能够生电
  D. 丁图中绝缘棒接触验电器后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说明该棒带正电
考点: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子间的作用力;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A、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反而越小,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解答.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电流的磁效应是由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得出,其内容为:导线通电时,静止在旁边的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这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D、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解答: 解:A、甲图中风中雨伞容易“上翻”,是由于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故A错误;
B、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B正确;
C、导线触接电源后小磁针发生偏转,当小磁针发生偏转时,说明磁针处在磁场中,即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故C错误;
D、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制成的,图中绝缘棒接触验电器后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说明该棒带电,不能确定是正电,故D错误.
点评: 此题涉及到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子间的作用力,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使用等多个知识点,基础题目要紧扣定义,把握规律,更要注意物理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16.(8分)(2014?白银)中国选手李坚柔在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决赛中为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本届冬奥会首金,如图所示为她在冰场上滑行的情境,回答下列问题:
(1)若李坚柔体重55kg,每个冰刀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5cm2,当她单脚着地时,对冰面的压强为多大?g=10N/kg
(2)李坚柔夺冠的成绩是45秒,她在500米比赛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3)滑冰过程中包含很多物理知识,请你写出其中两条.
考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1)知道李坚柔的体重m,利用G=mg求其重力,对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知道每个冰刀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利用压强定义式求当她单脚着地时,对冰面的压强;
(2)知道全程路程和所用时间,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平均速度;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做功和热传递.据此回答.
解答: 解:
(1)李坚柔对冰面的压力:F=G=mg=55kg×10N/kg=550N,
李坚柔对冰面的压强:p===1.1×106Pa;
(2)她在500米比赛中的平均速度:v==≈11.11m/s;
(3)比赛中李坚柔不断用脚向后蹬地以获得较大的速度,说明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冰刀在冰面上滑动时,摩擦生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加,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冰面的内能.
答:(1)当她单脚着地时,对冰面的压强为1.1×106Pa;
(2)她在500米比赛中的平均速度是11.11m/s;
(3)滑冰过程中包含很多物理知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压强的计算、速度的计算、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属于基础知识考查范围.
8.(2014山东泰安)如图是中国航母“辽宁号”训练时舰载飞机飞行的图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始终漂浮,航母所受浮力的大小不变
  B. 飞机飞行时能获得向上的压强差,是因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于机翼下方空气流速
  C. 飞机在航母甲板上加速飞行时,受到平衡力
  D. 飞机在起飞过程中,惯性将消失
考点: 阿基米德原理;惯性;平衡状态的判断;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答: A、航载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的总重力减小,航母始终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所以浮力会减小,A说法错误;
B、飞机飞行时能获得向上的压强差,是因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于机翼下方空气流速,上方压强小于下方,从而产生向上的升力,故B说法正确;
C、飞机在航母甲板上加速飞行时,受非平衡力,C说法错误;
D、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飞机在起飞过程中,惯性不可能消失,故D说法错误.
点评: 本题考查了漂浮条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平衡力的判断、惯性的定义等多个知识点,有一定的综合性,但总体难度不大.
35.(10分)(2014?泰安)如图甲是某工厂生产流水线产品输送计数装置示意图(俯视图),立方体产品在水平传送带上与传送带以相同速度v=1m/s匀速运动,产品的质量m=0.8kg.计数器由电流表和电路计数元件组成(电流表和电路计数元件的电阻不计),通过电路中电流的变化计数产品,a为激光源,R1为光敏电阻,R2为保护电阻.当激光射向R1时,R1的阻值变小,每当产品运动通过a与R1之间时,射向R1的光线会被产品挡住,R1阻值变大.闭合开关,电路中计数器中电流的示数I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N/kg)
(1)不计空气阻力,求传送带匀速运送产品过程中对每一个产品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
(2)求每个产品的边长L1和产品的间隔L2.每个产品对传送带的压强大小.
考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解答:(1)∵立方体产品在水平传送带上,
∴传送带对每一个产品的作用力:
F=G=mg=0.8kg×10N/kg=8N,
方向:竖直向上;
(2)由速度公式得:
L1=vt1=1m/s×0.1s=0.1m,
L2=vt2=1m/s×0.2s=0.2m,
F压=G=mg=0.8kg×10N/kg=8N,
p===800Pa;
答:(1)不计空气阻力,求传送带匀速运送产品过程中对每一个产品的作用力大小为8N,方向竖直向上;
(2)每个产品的边长为0.1m,产品的间隔为0.2m;每个产品对传送带的压强大小为800Pa;
11.(3分)(2014?广州)如图水平雪地上,穿着雪橇的芳芳总质量为70kg,没有陷入雪地;而穿着运动鞋的小明总质量为50kg,却深陷雪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芳芳对雪地的压力比小明的小
  B. 芳芳对雪地的压力和小明的一样
  C. 芳芳对雪地单位面积的压力比小明的小
  D. 受力面积和压力都不等,无法比较谁对雪地的压强大
考点: 压强大小比较.
专题: 应用题;错解分析题;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 (1)水平雪地上,压力等于重力,比较重力大小即可判断压力关系;
(2)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不明显;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不明显.
解答: 解:(1)由于m芳芳总=70kg,m小明总=50kg,根据G=mg可知:G芳芳总>G小明总,
∵在水平雪地上,压力等于重力,∴F芳芳总>F小明总;故AB错误;
(2)如图,芳芳没有陷入雪地,说明芳芳对雪地的压力的作用效果不明显,则芳芳对雪地单位面积的压力比小明的小,故C正确,D错误.
点评: 掌握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7.(3分)(2014?广州)如图所示的装置,抽气前气球内气体压强 等于 大气压:抽气时内的气球在膨胀,说明气球内气体压强 大于 玻璃瓶内气体压强,从而推测此时瓶内的气体压强 小于 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考点: 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专题: 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 抽气前气球内外都与大气相通,此时气球内的气体压强与大气压相等;抽气时,气球膨胀说明内部气压大于气球外部气压进一步说明瓶内的气压减小.
解答: 解:抽气前气球内外都与大气相通,此时气球内的气体压强与大气压相等;抽气时,气球膨胀说明内部气压大于气球外部气压进一步说明瓶内的气压减小.
故答案为:等于; 大于; 小于.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气体压强与气体体积之间的关系.
7、(2014浙江台州)匀速地向某容器内注满水,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如图。这个容器可能是A
16、(2014浙江台州)日,国外媒体报道了我国最先进的“翼龙”无人机出口沙特的消息,引起了人们对中国无人机的关注。翼龙无人机机身质量1.1吨,翼展14米,机长9米,最大升空高度5300米(16400英尺),其他参数如表格所示。
最大飞行速度 280千米/时
正常巡航速度 160千米/时
最大续航时间 20小时
最大续航航程 4000千米
最大载荷量 200千克
最大载燃油量 300千克
(1)翼龙无人机头部设计成流线型,且表面复合材料极其光滑,目的是? ▲? 。
(2)翼龙无人机满载燃油,并以最大载荷量停在水平跑道上蓄势待发,此时无人机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04米2。无人机对水平跑道的压强多大?
(3)翼龙无人机若以正常巡航速度从某机场飞往相距2000千米的目的地执行任务,需飞行多少小时?
(1)减小摩擦阻力(2分)
(2) m=1100千克+300千克+200千克=1600千克……(1分)
F=G=mg=1600千克×10牛/千克=16000牛…………(1分)
………(2分)
?答:无人机对水平跑道的压强为4×105帕。
………(2分)
答:需飞行12.5小时。
9、(2014福建福州)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利用大气压的是C
15、(2014福建福州)如图所示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像中,描述错误的是 D
1.(2014苏州)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以哪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B
A.牛顿 B.帕斯卡C.托里拆利 D.伽利略
初中学习网,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A.摩擦起电实验利用塑料导电性好
B.奥斯特实验利用小磁针有磁性
C.托里拆利实验利用水银的密度大
D.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利用海绵硬度小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客服总机:400-606-99777 业务传真:010- 客服邮箱:Copyright &2006 - 2015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100390号
说的太好了,我顶!
Copyright & 201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7203 second(s), 5 db_queries,
1 rpc_querie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种相互作用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