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考苏州大学研究生导师古代文学考的研究生应该如何...

2016准备考苏大古代文学_苏州大学研究生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8,435贴子:
2016准备考苏大古代文学收藏
新人,不知道考试科目,不知道参考书目,也没有辅导教材,学长学姐帮忙告诉我一下拜托了!我百度查了好像考四科,政治英语还有两科,专业书好像是游老师的古代文学史,不能确定!谁来指点迷津
我就知道我是820专业
这个里面的现代文学和文艺学用的什么教材能否告知一下拜托了!
文学基础综合用的什么教材?拜托了
我考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和古代文学是一样的题,文学大综合和文学评论。那时候买的他们学校本科生的教材和笔记,现在要毕业了,不想带回家了,你要吗?可以转手绐你
→_→其实可以百度到的,目测姑娘是个手残党。。。既然妹子找不到而我又很无聊我就一个字一个字给你打出来好了。。。。你稍等
具体我记得不太清楚,大致如下: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版本)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版本)中国文学史(章培恒版本)现当代现当代文学史1997-20几几(出了新版教材最好买新版教材)(朱栋霖)现当代文学史经典4册(朱栋霖)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史(朱维之)文艺理论刘锋杰的和童庆炳的都可以,建议两本都看另外如果露珠你时间够的话,可以选择性地看一看崇文书局出版的几本习题集
那么导师哪个比较好
同小白,我也想考苏大的古代文学,能否认识一下?
真的是苏大中国古代文学吧,为什么我知道的文学基础综合是657。。。我搞错了?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苏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17考研就业前景分析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2017苏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就业前景分析众所周知,每年考研大军中绝大部分的考研导向都是为了更好地就业,抵达更高的职业目标,因此,毫无疑问,就业前景成为择校择专业的重要一个参考要素。
&&第一、专业介绍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是以中国上古至近代文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研究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各种文体的嬗变、发展;作家、作品、作家群体和文学流派;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等。
&&第二、培养方案
&&各研究生招生单位的培养方案、研究方向和考试科目不同,在此以复旦大学为例:
&&1、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宽广的古代文学及文化知识、系统的专业理论、独立的科研能力、较高的外语水平、良好的人文素质、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能够从事古代文学及相近学科的教学、科研,以及文化、宣传、新闻、出版、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2、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57文学基础综合
&&④820评论写作(1)
&&第三、推荐院校
&&全国高校中实力较强招生院校:
&&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扬州大学、南开大学、暨南大学、山东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河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第四、就业前景
&&中国语言文学是我国五千年文明中最值得炫耀的瑰宝,它也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将其发扬光大,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神圣职责。从现实的角度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应用范围不是很广泛,但在提升素质,升华思想,增加内涵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该专业的毕业生知识广阔,适应能力强,尤其在文化界大有用武之地。相较于文学类的其他专业而言,中国古代文学的就业率比其他专业要高,中国古代文学在不少高校还是热门的专业,报考的人比较多,有一定的就业压力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
&&第五、就业方向
&&在全国各级机关、新闻出版单位、大专院校及有关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科研、新闻、出版、行政管理等工作。
&&第六、相近专业
&&相同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专业有: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来源:凤凰苏大考研网
&&最新推荐:&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 &&&
&&点击查看 &&&
&&点击查看 &&&
&&点击查看 &&&
&&点击查看 &&&
&&点击查看 &&&
&&点击查看 &&&2017、、 、等。更多考研信息,敬请关注&
考研考博类电子书(题库)
小编工资已与此赏挂钩!一赏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
最新上传考研真题与资料
硕士报考指南········硕士招生信息汇总·········
我的电子书苏州大学中国古代专业考研历年报录比 |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
& 苏州大学中国古代专业考研历年报录比
苏州大学中国古代专业考研历年报录比
  苏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每年录取多少人?
  苏州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的报录比是多少?
  苏州大学古代文学招生的人数是多少?
  资料来源:苏州大学研究生院
苏州大学中国古代专业考研历年报录比
一、专业代码
  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二、历年报考人数
2014年中国语言文学共计报考273人
2013年中国语言文学共计报考310人
2011年报考130人
2010年报考116人
2009年报考171人
三、历年录取人数
2014年录取16人,其中包含5个推免人(中国语言文学共计录取49人,其中包含推免20人)
2013年中国语言文学共计录取49人,其中包含推免23人
2011年录取13人,其中包含5个推免人
2010年录取14人
2009年录取17人
2008年录取32人
注:中国语言文学包括(01中国古代文学;02中国现当代文学;03文艺学;04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5汉语言文字学;06 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
转载请注明来自:
Posted on 05月19日
Posted on 05月21日
Posted on 06月25日
Posted on 04月17日工科的学生跨专业考研行得通吗?
现在在苏州大学读本科,对所学专业有一定好感,但谈不上热爱,学习轻松,成绩尚可。已经决定本科毕业后要深造,但是还没有想好是在本专业上继续走下去,还是跨专业考研选择我从小到大都一直喜欢的古代文学。并且很多本专业排名较好的大学招生时,不仅名额少,还有不少推免生,但是平台低一点的学校我又不太想去,想听听大家的想法和建议。
按时间排序
回答问题很简单,但是这个问题之后还会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毕竟人生每个决策都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呢。第一部分是,是否能够考得上。我认为只要对古代文学有较好的积淀,并且脑子比较聪明(要倾向于过目不忘,至少看几遍会背),并且英语不太差的话,考研不算难事。毕竟考研考的都是本科的基本内容。我当时也是跨专业考古代文学,除了文学理论稍微花了一点时间,基本上文学史靠以往积淀,没怎么复习。第二部分是,考上之后学习是否快乐。不得不说,仅仅是对古代文学的热爱,不足以支撑你选课题做研究写论文。考上研究生就会发现,欣赏诗词是快乐的,但是剖析诗词产生的原因和作者的颠沛流离的一生是很痛苦的,做年表很无聊。纯兴趣导向导致我会选一些好玩的课题来做(比如古镜研究啥的),但是到最后却都浅尝辄止。研究生几年让我明白我确实不是适合做学术的人,而终究是一个适合写小说的人。所以最终没有选择继续读书。第三部分是,毕业了做什么。啊,虽然市侩,但是终究这是个现实的问题呀。我的研究生同学选择读博的十分之一也没有,大部分都选择了工作,而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初中或者高中老师。并不是说老师不好,但是和很多人向往的古代文学的那种书房氛围还是相差很大的。毕竟不得不说,古代文学是个不好找工作的专业呢,所以当时我导师听说我是新闻转古代文学表示非常吃惊呢。而且最终我也没选择相关的行业,反而做了marketing这种跟古代文学其实没啥关系的职业。因为我终究还是蛮讨厌做老师的哈哈哈哈。不过我表示也不后悔读了这个的研究生啊,因为几年平静的书斋岁月,算是我不长的人生中难得的平静的时间吧。
欢迎加入文科的大家庭!!
古代文学的学术之路,只有爱就寸步难行。每年我几位老师的邮箱里都塞满了学生的信,每个人都热爱古代文学,想走学术道路,这些学生的专业各异,从土木工程到高分子,从临床预防到计算机。我的老师们常常都希望对方三思,因为这真是一条辛苦又艰险的道路。 首先,艰苦。我不是说跨考的难度,考研准备的难度与日后要面对的困境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我从初中打定古代文学学术道路至今,在硕士阶段终于体会到退堂鼓的振聋发聩。这种挫折焦虑感也普遍存在我那些优秀的博士前辈间。 其次,现实残酷。如果说第一点的情况是学术道路的必然考验,那么我们学科还必须正视的问题就是就业难和没钱。研究生和博士生阶段基本没有收入,没有什么实验室老板和经费,毕业之后也很难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即使你真的很优秀。去年我南大毕业的学姐,本硕博皆是名校名导,研究生阶段就能在文学遗产自主独立发文,然后去了一个xx理工学院当文学院老师。现在不少一线985高校基本都要求海归经历,不然不予考虑,你没看错,我说的是古代文学专业。最后我不是想打击题主热情,只希望你深思熟虑。关于考研的一点小建议,选准学校后吃透参考书目,学好英语,跨考并不是一件做不到的难事。
谢邀。从实际操作角度来说是可行的,我现在的同学,本科期间的专业是书法专业,也就是艺术类专业,虽然本人的研究生学校地处二区,但是在学科排名上还算是可以数得上,一定程度上来说,导师对于跨考生还是可以接受的。然后就是具体执行上。从功利的角度来说,考研的学校比本科学校好一点,才可以比较好的接受,尤其是从心理层面来说。那么从目前的古代文学专业排名来看,第一名是北师大,然后南大,华中师大,华东师大等,那么即使是要和苏大水平相当的学校,恐怕南京师范大学是比较接近的,但是从考研的难度来说,尤其从跨考生角度来说,南京师大的难度未免有点高。本人的同学,2014年考研,最后被南师大文艺学录取,其复习强度,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复习周期大概是两年,当然这还是在国内保研政策还没铺开的2014年,所以对于考研的难度要有足够的估计。假如要退而求其次选择学校的话,上海师范大学是可以考虑的,该学校虽然不如苏大排名高,在古代文学方面不如现当代排名靠前,但是学校文学院有其固有传统,应该是不错的选择,我本科舍友现在就读于新大古代文学专业,第一志愿就是上师大。从复习强度上来说比南师大低不少,学校老师对于跨考生也没有过多的歧视和偏见,这点主要体现在后来的面试中。个人认为,从地理位置,学科排名以及跨考难度上来说,上师大比较适中。当然,假如题主想考苏大的古代文学,本人建议不如考南师大的,从录取难度上来说,苏大会更难一些。至于其他比较不错的学校,比如安徽师大,比如目前财大气粗的杭州师范,都是可以考虑的,虽然从学科角度来说,杭师大要相对薄弱一点。最后说一说关于备考的东西,古代文学史一定是必不可少,具体版本,每个学校要求是不一样的,可以参考学校网站挂出来的数目。除了文学史以外,还有文学理论。一般来说也是要看的,一般以童庆炳的版本为多,该书比较抽象,看起来比较费劲,所以建议早看。具体初试考什么还是以学校来划分,有些学校还要考古代汉语,甚至是现代汉语,专业课复习强度比较高。假如某些学校考短论写作,那么要求的知识储备就更高了,平时一些文学批评类的书可以慢慢看起来,还有要关注文学作品本身。在目前保研放开的政策环境下,我认为跨考古代文学是有相当难度的,尤其是考上述我提到的学校,希望题主的对考研难度能有足够的估计。望金榜题名!
工科跨考文科难度太大,学科背景、知识储备、研究方法、思考方式都存在差异。爱好跟科研相差太多。我是理科跨考到工科,我也对文学充满热爱,但从没想过一定要考文科的研究生、甚至是博士,更加没有想过从事跟文学有关的工作,因为这一切都可能让我热爱的变味。人生能有一个爱人不容易,人生能有挚爱的东西更不容易,何必这么折腾。
谢邀。先自我介绍一下教育背景,我在北京某知名外语院校商学院工商管理系就读本科生,毕业后继续在学校就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攻读魏晋南北朝隋唐方向。学校虽然比较有名,但是不属于综合性大学,所以处于是211而非985的尴尬地位。本科时基本是混的,现在研一,在第一学期获得一等奖学金,在院内研究生论坛递交的论文还获得了研一唯一一份优秀奖。说这么多不是为了装B,只是想表明,我大概是个所谓跨专业考研然后在新领域做得还不错的人,也许我的经验能对楼主有所帮助。先不说怎么考,考哪所学校,有一点我想楼主一定要明确,就是你为什么要考?是为了将来能从事一个比较理想的职业,还是仅仅出于个人的兴趣?我必须声明,个人爱好与实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与工作基本是两码事,在这一领域找到一份待遇理想薪金可观的工作显然是没有就读工科相关专业来的容易的。楼主还在读本科,大概还不会体会到实际生活的压力,在本科毕业后的第一年,面对同学的分化,恐怕楼主心理也会产生不小的波动,很多东西如果没想清楚,以后可能会后悔。如果楼主家庭经济条件允许,楼主又确实对现领域不感兴趣的话,不妨选择出国深造读个学位,国外有意思的学位很多,也许楼主能够发现一个新的兴趣点也说不定。另外,出国留学最重要的还是能够感受一下不一样的环境,学习成为一个视野开阔的人,俗话说就是学着不low。坦白讲,国内各大学(包括中科院等机构)研究生生源素质相对而言都不太令人满意(国内优质生源基本出国,考研机制下筛选出来的人……呵呵的居多,你懂的)。没有一个提升个人素质的环境,对未来的竞争也很不利,毕竟业务能力强的人有的是,综合能力其实更重要。如果对古代文学是真爱的话,那么不妨先多看看《文学遗产》《文史哲》等核心期刊,体会一下真正的学术论文应该怎么写,感受一下古代文学学者应该具有的相应教育素养,毕竟进入这个领域以后,最重要的还是要写出好的论文做出成绩,仅仅为了乐趣阅读的话也没有必要读这个专业。时间允许的话,建议楼主从中文系本科生教材开始读起,看看自己到底合适不合适,如果看了上述核心期刊的文章,学习了中文系本科生的课程以后还决定跨科来考,到时候咱们再交流最后列一些各大学中文系本科生的基础教材,供楼主参考:《古代汉语》王力,四册;《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音韵学教程》唐作藩,北京大学出版社。标粗的是与古代文学专业相关性较强的基本教材。除此之外,建议楼主养成阅读元典的习惯,可以随便找[唐]李善等《六臣注文选》(中华书局)之类的书来看看,毕竟阅读古籍也是这个专业必备的技能。最后,楼主还年轻,祝你好运!
是否行得通,要看您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先尽人事,再说天命的话。明确自己想做古代文学方面的话,那么,就动手去做吧!首先你要确定自己的目标,考哪个大学,跟哪个导师,哪一年考。接下来,如果是今年年底考试的话,现在开始看专业书,找到你想报考的学校,一般会给大概的参考书目,把那些书目吃透;再把该学校往年的招生试卷(专业课)找到,看看出题风格以及试卷的构成,估算一下自己的水平能答成什么样子?第三步,一定要花点时间和精力复习公共课,这是拉分的地方。不少读中文的人英语水平不咋样,如果你英语很厉害,说不定会成为你的优势。而且,复试也是要考英语的嘛。不管你决定哪一年考,都要恶补古代文学相关的书籍,包括文学史、文学作品选、古代汉语等等。这是必备的。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州大学研究生导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