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保护广西白头叶猴猴?

我国白头叶猴的研究现状与保护--《生物学教学》2005年12期
我国白头叶猴的研究现状与保护
【摘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4.91【正文快照】:
1概述1.1在分类上的地位白头叶猴(Presbytis leucocepha-lus),又叫花叶猴,在分类上属于灵长目、猴科,是我国的特有种,也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与大熊猫相比,白头叶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更近,具有更多与人类相同的遗传基因,同时由于它们具有更加复杂的社会形态,因此白头叶猴的研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袁梨;鲍伟东;胡汉斌;廖明尧;杨敬元;赵本元;;[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彭燕燕;[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鹏,李保国,和田一雄,谈家伦,渡边邦夫;[J];动物学报;2003年06期
齐晓光,李保国,ChiaL.TAN,高云芳;[J];动物学报;2004年05期
孟秀祥,杨奇森,冯祚建,夏霖,蒋应文,王培民;[J];动物学杂志;2002年06期
胡艳玲,阙腾程,黄乘明,赖月梅,刘大荣,李汉华;[J];动物学杂志;2004年04期
黄乘明,卢立仁,任飞;[J];动物学杂志;1995年05期
张颖溢,朱里忠,秦大公,殷丽洁,王德智,冉文忠,潘文石;[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朱里忠,张颖溢;[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李华,潘文婧,刘东强,宋庆发,张立,袁志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李致祥,马世来;[J];动物分类学报;1980年04期
王应祥,蒋学龙,冯庆;[J];动物学研究;1999年04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彭红兰;[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昭阳;邱阳;;[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6期
庄妍;钱兵;;[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12期
郭晶晶;;[J];科技与企业;2011年08期
徐婧;;[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包毅;田启波;;[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张芸;周恩浩;林媛;;[J];广西轻工业;2011年08期
郭志平;李正中;彭彦铭;;[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陈明;韩峭青;;[J];中国疗养医学;2011年08期
钟玲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邢静媛;;[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史长青;;[A];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傅戈雁;石世宏;姚纯;;[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第11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专辑[C];2005年
傅戈雁;石世宏;姚纯;;[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第11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专辑[C];2005年
周南华;;[A];庆祝中国土壤学会成立60周年专刊[C];2005年
彭兴宁;严波;潘建强;聂武;;[A];2007年船舶力学学术会议暨《船舶力学》创刊十周年纪念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吴刚;吴智深;胡显奇;蒋剑彪;;[A];第五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赵佳涛;杜瀛琨;毛晓健;赵杰;江菊;;[A];《中国民族医药杂志》傣医傣药专辑(二)[C];2008年
王道阳;高洪波;姚本先;;[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赵亮;刘永涛;孙青山;马兰军;;[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刘瑞;蔡强国;;[A];海峡两岸环境与资源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卢钟锋;[N];光明日报;2005年
国防科技大学
全方;[N];解放军报;2000年
;[N];中国电子报;2002年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
张楠;[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1年
周宗仪;[N];中国医药报;2000年
周宗仪;[N];中国医药报;2000年
贺文萍;[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郝新敏;[N];中国纺织报;2003年
程书权;[N];中国医药报;2002年
薛文东 李林
博士;[N];中国冶金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茂全;[D];兰州大学;2011年
单初;[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龙洋;[D];西南大学;2011年
于瑾;[D];山东大学;2005年
钱晓岚;[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谢林柏;[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刘琰;[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陈海珠;[D];重庆大学;2011年
张瑞雪;[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陈阳;[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璞;[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饶玉梅;[D];西南大学;2008年
周秀英;[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张承坤;[D];复旦大学;2009年
王秀清;[D];内蒙古大学;2008年
黄迪;[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王志飞;[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王博雅;[D];兰州大学;2008年
李杰;[D];吉林大学;2008年
张春辉;[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800-810-661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800-810-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广西保护白头叶猴系列报道?展望篇
广西保护白头叶猴系列报道?展望篇濒危白头叶猴生存突围(组图)
白头叶猴出生时一身都是黄色的
  白头叶猴
    比大熊猫还要稀少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头叶猴终于被从灭绝的边缘抢救回来了。
  最近每当在给来人介绍时,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王爱龙脸上都挂着自豪。
  白头叶猴——亚洲灵长类动物中濒临灭绝的一种,现在只有在中国的广西能够看到它们的踪影。由于它们以树叶和水果为食,故又称叶猴。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广西的岜盆自然保护区和板利自然保护区剩下的白头叶猴都只有80余只,那时广西所有的白头叶猴加起来估计也就200多只,已经处于极其濒危的状态。但是经过多方面持续努力,目前白头叶猴的总数已经达到了800只左右,总算避免了很快灭绝的危险。”
  被公认为世界最稀有的猴类
  白头叶猴至今已有300多万年的生存历史,是全球25种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被公认为世界最稀有的猴类。在我国现在所存在的黑叶猴、白头叶猴、长尾叶猴、菲氏叶猴、戴帽叶猴和白臀叶猴6种叶猴中,尽管它们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但只有白头叶猴为我国所独有,并且仅分布在广西左江和明江之间的一个十分狭小的三角形地带内,面积不足200平方公里。
  “目前国外还没有白头叶猴活体和标本,国内也只有少数两个地方有人工饲养的白头叶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黄乘明表示,在这样的局面下,广西当地保护好白头叶猴就显得至关重要,如果这里的白头叶猴因为保护不慎出现灭绝,则标志着白头叶猴这个物种在地球上的彻底消失。
  王爱龙表示,尽管现在白头叶猴的数量还在继续回升,在保护区和有关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它们的繁衍趋势也在继续向好,但是目前,对其保护依旧不能掉以轻心。
  比如2009年广西大旱,生活在喀斯特石山区的白头叶猴饮水就发生了很大困难。黄乘明说,虽然白头叶猴居住区域的年降水量可以达到毫米,但是降雨一停,雨水就很快顺着喀斯特石山石缝流到地下河,要是干旱的时间长了,它们的喝水就是一个大问题。
  为了解决白头叶猴的饮水问题,很多科研和动物保护人士上山给白头叶猴送水,设置供水点。
  建立保护区有效遏制猎杀现象
  王爱龙说,近100年来,白头叶猴一步步滑入灭绝的边缘。由于人类在广西一些白头叶猴的栖息地活动加剧,不停地在这里进行开荒种地和砍伐,白头叶猴的生活空间大大被压缩,并且被瓜分成了十多个彼此孤立的地方小群体,群体之间的繁衍和交流严重受到影响。另外,当地曾经长时间存在制作一种叫做“乌猿酒”药酒的习惯,很多人使用黑叶猴、白头叶猴当做了药酒的重要原料,导致长期地捕杀白头叶猴,这是造成白头叶猴数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
  为了拯救珍贵的白头叶猴,广西建立了岜盆和板利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建立以后,大肆猎杀白头叶猴的现象才得到有效遏制,此后它们的数量开始了逐步回升。”黄乘明说。
  保护区和老百姓签订了保护协议,让他们一起参与保护白头叶猴的行动,为了提高老百姓的积极性,他们还建立了生态保护基金,每年按每亩地4.5元的标准对保护区的老百姓进行生态补偿。从2010年开始,其保护标准还将提高到每亩10元的标准。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潘文石,是我国著名大熊猫研究专家。目前,潘文石已将自己的野外研究重心从秦岭大熊猫研究基地转移到广西崇左,在这里他带领一支团队研究珍稀动物白头叶猴。他说,由于白头叶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较近,有复杂的社会形态,它们的研究价值并不亚于大熊猫,从它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中,甚至可以找到早期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子。李鹏
(本文来源:北京日报
没有相关新闻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网易通行证: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新闻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13380条
评论10319条
评论9445条
评论7609条
评论4117条
游戏直充:
热门功效:
热门品牌: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 - 地理位置与范围
  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图崇左白头叶猴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西南部广西市境内,位于北纬22°10′43″~ 22°36′55″,东经107°16′53″~107°59′46″,行政区划跨广西崇左市区和县两县区。保护区东西长约75公里,南北宽约48公里,由间断分布的4片石山区组成,分别为:扶绥县的岜盆片、扶绥和江州交界区域的大陵片、江州区的驮逐片和江州区的板利片,总面积为25578公顷。   保护区属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等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喀斯特石山森林生态系统。
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 - 历史沿革和管理局概况
  白头叶猴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是由原广西板利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和广西岜盆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合并而成的。   崇左县珍贵动物保护站和扶绥县珍贵动物保护站分别建于1980年;1982年,定级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统一更名为广西板利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和广西岜盆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合并建立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2007年,成立保护区管理局,为相当副处级事业单位。2010年,保护区顺利通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审查。   保护区管理局为崇左市林业局的下属单位。保护区实行管理局——保护站——保护点三级管理体系,管理局内设一个综合科,下设板利、岜盆两个保护站和驮柏、渠邦两个保护点。管理局现有人员编制5名,板利保护站现有人员编制10名,岜盆保护站现有人员编制8名。目前保护区在职职工20人,其中管理局机关3人,板利保护站9人,岜盆保护站8人。同时,保护区还聘请有专、兼职护林员25人。保护区管理局办公地点在市林业局新办公大楼内,两个保护站分别有独立的办公场所。
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 - 动植物资源
  白头叶猴白头叶猴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可划分为4个植被型组、6个植被型、32个群系,其中典型的植被类型主要有岩溶石山季节性雨林等。保护区已知陆生脊椎动物34目97科381种,占广西已知陆栖脊椎野生动物884种的43%;昆虫有15目103科558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白头叶猴、黑叶猴、云豹、蟒蛇等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有猕猴、大壁虎、白鹇、冠鸟等26种。属自治区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眼镜王蛇等57种。已知的野生维管束植物有144科503属848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有刺孢苏铁和叉叶苏铁两种;二级保护植物有七指蕨、蚬木、樟树、任豆、、东等6种。保护区还有珍稀的兰科植物同色兜兰等15种;此外,保护区还是广西植物的主要分布区,生长有等6种金花茶。   保护区物种丰富而独特,典型的桂西南喀斯特地貌,形成丰富独特的生物景观,适宜开展科普教育、生态旅游、科研考察、教学实习、摄影摄像等活动。北京大学在保护区弄官山区建立了“”。广西师范大学、西南林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分别在保护区岜盆保护站建立了野外科研教学基地。还先后有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国的各界专家人士到保护区研究、考察。2010年1月,保护区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确定为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
参与编辑人数:
最近更新时间: 09:42:25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西白头叶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