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我将准备在广州现在有几个机场上大学,我现在努力...

404 (Page Not Found) Error - Ever feel like you're in the wrong place?
Ever feel you're in the wrong place
If you're a visitor and not sure what happened:
1) You entered or copied the URL incorrectly or
2) The link you used to get here is faulty.
(It's an excellent idea to let the link owner know.)我明年准备去广州中山大学 上学。。我想问一下 生活费一个月估计要多少钱啊。。我是留学生_百度知道
我明年准备去广州中山大学 上学。。我想问一下 生活费一个月估计要多少钱啊。。我是留学生
我跟中国同学一起住宿舍 因为我比较喜欢热闹的寝室 留学生宿舍又贵也不热闹。。跟中国同学一起住应该不会欺负我吧^^
提问者采纳
保守的说,主要看你怎么去消费,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4条回答
广州市中山大学,要看你是在那个校区拉。如在地铁中大站这边那消费就会相对高一些的。如在大学城那边的消费会低一点。还有生活费用的开支多少和你自己花钱的性格有直接关系的。如果就按吃饭和正常的日常生活节约一点的学生,一个月的所有开支1000块人民币就够拉。我弟是在大学城那边上学的,他每个月的生活费是800块的。像你说的和中国同学一起住欺负你,这个事不会的。学生都很好相处的,除非你变成在中国同学眼里是很难相处的人。你是外国人是吧?刚刚开始那可能有生活习惯和适应阶段。磨擦是少不了的,用好的心态去面对就好。
如果能节约点的话,1000块钱足已!!
就够了,不会有人欺负你
广州中山大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在广州高校已经工作了八年,从24到32,可以说最美好的青春献在了这里。从当初硕士毕业的有些激情到现在可能退出,可以说还是有些体会,不知各位正准备积极进入广州高校的小硕大博是否感兴趣?  首先应该声明的是,我估计算是一个失败者,能力一般,普通一个人。我任职的是一省属高校,不是中大、华工。因此我的经验不一定对那些能力超强、走到哪里都能发光的人具有参考价值,我的眼光和视野也十分有限,有失偏颇是必然的。再加上别人的成功失败经验都是不足以复制的。因此,我的体会应该不要影响那些正雄心勃勃准备进入广州高校准备大展拳脚的人。   各位,感兴趣吗?感兴趣我就准备讲述一下。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感兴趣。    潜力帖:)
  期待下文:)
    如果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准备投入广州高校,应该都是十年寒窗,准备报效父母,要靠这份工作维持生计。因此,对待遇问题应该比较关心,那我就先来说说待遇收入的问题。  2000年硕士毕业到广州高校时,9月份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虽说我来自贫穷西部省份目光短浅,对教师的收入低有些心理准备,但860元的数字还是让我有点难以置信。不过,那时课时费还可以,一般的课有50元每节,远一点不如到番禺上的课有70元左右,但那时上一学期的课时费是小学期发。因此,第一学期结束,我是在院里借了4000元回的家。估算下来,2000年时工资有3000元左右,或许年轻,没有太多考虑的,没有觉得自己很穷。  也就是从2000年底到2003年中,或许时老师最高兴、涨工资最快的时候,哪时,每隔几个月就会涨一次工资,直到2003年,我从助教到讲师,基本工资从860元升到3100元左右。但这一数字3年多没变,直到2006年中工资套改涨了一点,为3400元多点,扣除公积金、养老保险所得税及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到手2600元左右的基本工资。一直到现在。  以上是基本工资,学校还有一块,是另一张存折发的,主要依据课时和科研,还有些我从来没有搞清楚过的不知哪里来的少量的收入,这其中计算方法学校也经常变化,但总体趋势是变得课时费越来越少。对青椒来说,靠科研收入创收开始也不现实,因此学校这一块主要就是课时费了,包括普通本科课时费和承认教育之类的,比如我,每学期大概二百五左右(呵呵,做了几年的二百五),每月大概有2000元左右。从2003年到2008年,几乎没有太大变化。  因此,我,5年的老讲师,目前在学校的纯收入大概为4500元左右,另外大约每月1000元左右的公积金(2007年中才开始有900多元,以前一直只有400多,因此,近8年我的公积金共有约4万)。  至于中秋教师春节国庆等节日,最初大家都是有点期望的,但后来就没期望学校会来慰问你了。一般中秋国庆教师三节加在一起(注意是加在一起)学校会发300到500,学院偶有3、5百,春节如此。年底双薪,广东高校还是比较实在的,就是什么都不扣的发给你,因此1月份的工资会多出3400元左右。  总起来是多少,我没有仔细算过,现在大约应该一年纯入6万没多大问题,但也不会超出太多。如果升为副教授,每月应该会多1千以上。  其他的,除非自己有路子,真的没有了。  客观来讲,就投入与产出而言,我觉得广州高校的含金量还是可以的。当初来学校没多久学校给了一个30多平方的一房一厅,每月收取70多元租金,使我没有后顾之忧,这一点应该不错。  应该说,在广州,学校之外提供了较多的机会去赚一些小钱。我也不时有这样的机会赚个三两千的。    但是,我还是郁闷,为什么呢?    还有兴趣吗?  
  声明一下,我是男的。
  女的想法就完全不一样,机会也不一样
  还是叹息,我老公研究生毕业了,还没我们医院中专小护士挣钱多,他郁闷时还是俺安慰,人与人比较,看志向和心气吧,实在有想法有勇气,就闯一把,省得遗憾,否则,还是自得其乐吧...
  有时候收入跟学历也不是成正比的.但是从总体来说,学历高的话还是有很大优势的.起点高很多嘛.楼主这个收入在广州还是可以的,很多人一个月可能就这样.1000多的都有.不要看着别人买房子一套一两百万可以一次性给钱,那毕竟是少数人.工薪阶层主要是稳定,但是发不了大财.做老板不容易,别看他们风光无限,风险也是蛮大的.
  楼主一口气写了这么多,真的不容易,看来郁闷的很!我也是高校的,也很郁闷!但是我没有这么好的文笔!辛苦了,继续呀!
  楼主是哪个学校的哥们,我也是广州的高校老师,和你差不多的经历,不过,我准备回内地了,有兴趣可以QQ:.
  楼主继续说啊
  楼主写得好啊,等着看你的下文啊
  广东商学院???
  继续  和我BF一样
  应该说,在广州,学校之外提供了较多的机会去赚一些小钱。我也不时有这样的机会赚个三两千的。  ========================================================  你是广东工业大学的吧!  这些去哪里能找到啊.
  lz的收入不算差了    起码在老师里    你又不出去混    
    应该说,广州是个比较自由开放的城市,广州高校基本也是如此。只要你遵守纪律,上课不迟到早退,干什么基本没人怎么管你,即便闹点桃色新闻什么的可能都没有同事感兴趣背后议论你。一般一两周要开一次无意义的会(8年来,我没有发现一次会是真正值得开的)。不过,你不去或者让同事代替签个名也混得过去(但如果学院人数少或者遇到领导特别变态就麻烦些),所以,除了上课,基本上你消失半年是没人怎么管你或者想起你的。所以,从自由度上来讲是可以的,要想在外面兼职混混有条件。不过,2004年之前自由度还要大,2004年开始由于评估就差远了,评估过后好些,但要回到2004年前的自由时光几乎不可能了。    想到哪写到哪!  
  广州是个比较自由开放的城市,广州高校基本也是如此  ===================================================    这点很让人喜欢
  顶一下!期待楼主一直写下去!
  我也在广东的高校,年纪和楼主相仿,收入也基本相同!
  LZ继续啊,很想具体了解
  楼主继续啊  
  根据以上所述 估计楼主是在华南师范大学吧  呵呵
  我估计不是华师就是广工  广商没有这样的待遇  深圳大学的话待遇绝对比这个要高了  不过现在博士后都很难进华师了
  顶一个
  楼主能谈一下广州的高校吗?偶明年博士就毕业了,老公在广州工作,不想去广州找工作都不行,偶是应用数学专业,目前在中科院一研究所读书,过完暑假就开始找工作了,不知道广东的二本院校怎么样,中大和华工从来没想过
  楼主继续啊,期待下文,偶也是徘徊状
  好奇问一下,楼主来广州八年,还没买房子吗?02——06年是广州买房子的好时机,比如南奥开盘时2万元就可以开供一套房子。    
  对楼主的帖子很有兴趣,经历也差不多,我是一在广州的高校任教近七年的女教师,01年拿到的工资是1200元左右,看来已经比00年进步不少了,近几年的工资真的是再没什么变化了。楼主读了在职博士吗?打算离开高校从事其它工作吗?期待看到你的下文。我也想出去,对科研实在没多大兴趣,可是除了做老师我还能干什么呢?现在上学历上职称的问题都令我郁闷不已啊,深感自己是个失败者,对未来依旧很迷茫。
  我也不喜欢科研。尤其在中国搞经费很难搞,如果不是重点高校的话。再者我的专业不太好,试剂有毒性,长期做很难说不会中招。  其实道理就两条,要么继续,要么GAME OVER。  读了博,就得求爷爷告奶奶搞经费了,搞不来就喝西北风。  不读博,看样子不发文章很难讲能不能继续待下去。要转行就趁早了。否则突然一变天,哭都来不及。  前两年不是突然就让几十万代课教师下岗了。哪天再突然一变脸,没博士学位下岗,没论文没课题下岗,呵呵。
  楼主继续
  呵呵,期待作者再说故事
  我认识的很多华工华师老师都是在外面讲课赚钱的  华工华师不是很难进,主要看关系,博士绝对可以进得去
  继续啊,期待,偶在福建一省属高校,行政岗,06小硕,每个月拿到手2700左右.郁闷
  楼上的大哥  2700很高了    我的才1700啊  
  有编制的要知足,我们这里,有编制的6w到十几万一年,无编制的2w几一年,另外无编制的什么福利都减一大截,你受得了吗???    还是知足吧,走出高校这个温室,走进社会的大熔炉,这种压力、这种低薪水、这种上班时间,你这种温室小花还受得了吗?    只有在中国,教育这害人不浅的行当才能养活你!
  go on go on pls.
  问一下,小硕进去应该是享受讲师待遇吧.还有我是内地高校,待遇就更差了,更糟糕的是遇到一变态领导,总是把老师逼得紧紧的,没一点好的气氛.
  期待楼主继续呀!
  小硕进去应该是享受讲师待遇吧  ======================================  助教,两年后才能评讲师.你也想的太美了.助教13级别等两年吧.
  恩,基本是很正常的,不过我今年调回湖南了,工资低多了,但是日子好过多了,可能是我没有理想吧,大家不要向我学习哦。
  年终奖呢?没有算吗   奋斗目标奖   第十三个月工资  
    接着说说学校的官本位和同事关系  广州高校相对中西部可能是要自由点,但内地高校的一些缺点也并非没有,甚至内地高校的一些优点可能它也不具备。首先就“官本位”而言,这可能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的一大特色,一贯为知识分子所口头鄙视。在1980、90年代据说有弱化的趋势,当时在内地甚至听到广东人教育小孩子“不努力学习,以后就让你龟儿子去当公务员”之类的说法,以显示广东一带的官本位思想不如内地。但就我在高校的体会而言,至少从2000年以后,广州高校里官本位氛围也是不差的。首要体现为很多制度设定都是考虑行政人员方便,简单如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中午不休息,下午4点15就下班。据说这方便了很多行政的大妈下班买菜,但老师办事就麻烦了,中午虽说不休息,但一般是找不到人的,下午4点准备下班,3点半以后也是比较难以找到人的。因此,每次办一件事,必须把时间掐算很准,象打仗一样,稍不注意就只好第二天再去。另外,课时津贴之类的分配,行政人员虽说不上课,但按照教师的平均课时拿津贴,要知道,这平均可不少,一般的青椒是达不到平均水平的,因为青椒的课时都是靠一节一节的课讲出来的,而有些领导或者教授别看上课不多,但他们上课系数高或者乱七八糟的工作加起来,课时量肯定让上课到吐血的青椒们望尘莫及。因此,行政人员虽说不上课,但胜过上课。其他一些科研分配、日常事务中行政先导的事情就不用多说的,在各地都能体会到一些。  在这样的政策导向下,官本为氛围也就比较浓厚了。学校一个管计生的副主任职务,据说引得几十个教授副教授去争。学校学院领导的头头们也越来越有高高在上的感觉,原本和蔼的很多人,当上点领导后就叫他也爱理不理的(不能不说这有个人素质的问题,但这样的人为数不少,也说明了有大环境、制度的坏影响)。学院也开始通过不断给人封“官”来笼络人心,比如我所在的学院,学校封的正副院长、正负书记、行政副院长之类的大约有10来个,学院又分别封了如下的官(可能还有些官我不知道):每个领导 1—2个助理,10来个正副系主任、20多个教研室正副主任、10来个教学秘书(学院明确了的,也是领导),办公室正副主任,办公室下设的教学、科研、研究生、成人教育办公室正副主任。反正官多得很,走在哪里都碰到领导。形成了学校比较奇特的“官僚体系”。还别说,他们这些领导都享有相应的单独办公场所和空调、电脑、电脑、打印机之类的设备,而普通老师,十几人挤一间屋,没有空调和电脑、电话(难以想象吧,广州的大学老师是这样)。当然,领导也有话说,你们这些老师又不是天天待办公室,拿那些设备来干什么?但要知道,现在的所有教学资料都在网上,要自己打印,比如每学期开学时的学生名单、点名册、教学进度表,学期末的考试成绩单、试卷分析之类的教学资料(自从评估后,这些教学资料又特别多了),有时,自己在家里没完全搞好,要在学校找台电脑修改或者打印、复印一下,那可只好低声下气的去求上述的官们。或者,跑几百米去外面找复印店吧。每当这个时候,都忍不住有些窝火。  当然,肯定有同志认为,行政的天天坐班,做老师自由,这点我当然不否认。而且可以肯定地说,让我去做行政不做老师,我也不愿意。但人都是站在一定的角度说话的,我站在教师角度看,觉得行政的有些作为的确过了。而且学校越来越行政化、官僚化这个趋势大家都看到了,总体上不好,广州高校也如此。  在这样一种氛围下,没有被纳入学校“官僚体系”的老师基本上成为雇工,很多人就是每学期接客(接受上课任务,大家戏称“接客(课)”)后,毫不差错的按照学校的各种复杂规程(评估开始后,种种规程的复杂程度相信大家深有体会)完成各项规定动作,不给学校抓住辫子。至于其他不属于自己分内的事,对不起,已经磨灭掉自己所有创造冲动,离我远点。  这样环境下的同事关系也有点微妙,“官僚体系”内是官僚的运作方式,大家打哈哈,拉帮结派;官僚体系外的老师都是一个个分离的粒子,大家都没有资源,都是世外高人,表面看透一切,发牢骚,但行不成任何对抗力量,各自陷入自我狭小的生活空间内,或者另找自己的广阔空间。因此,只要没有进入“官僚体系”,总体上,同事关系不复杂,异常简单,大家基本互不相干。就我而言,我基本没有“单位”的感觉或者说一种归属感,也没有那种关系错综复杂理不清的烦乱;不涉入浑水,没有了喝浑水的危险,也没有了摸鱼的可能。  不过,我相信这既是一种缺失也是一种进步。  当然,总体而言,广东可能社会(国家统制之外的、市民的、经济的)要大一下,我在广州感受的整体官本位氛围还是没有内地强,学校之外的生活中,那种官僚无处不在的气息所带来的压抑感大大小于内地,整天吹牛和这个领导是亲戚,那个领导是朋友的人身边不多。当然,这可能和我所处的圈子较窄小有关。  所以,总体上,尽管官本位氛围存在,但广州高校还是比很多地方感觉自由一些。    说多了,有些乱了  
    接下来说说主要的一些郁闷事吧。  郁闷好似这几年来成了国人的通病,很多人认为高校教师轻松(这点我还是不否认),喜欢无病呻吟;是温室小花,经不得真正的风雨。我想说的是,各个行当、各个职业都不是好做的,我也知道其他行业的诸多苦楚,但我自觉我的郁闷也是真实的,也许部分青椒也会有同感。各人有各人的痛处,正所谓条条蛇都咬人。  就我这几年作为青椒的体会,首先的郁闷,来自于成就感的缺失。做教师之前,不是没有想象过教师工作的枯燥。但做了几年后,一种无聊感就经常袭上心头了。一门课,讲了几遍,就几乎可以背下来了,但还是要不停的讲下去,有时站在讲台上,想象自己就要这样讲一辈子吗?想着有点可怕。实话说,我讲课还是算认真的,会不断的把新知识补进去,但很少感觉能用上一半的力气,剩下的力气,如果想再努力点,学校那种体制下,还是不要给自己找麻烦的好。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那种温水煮青蛙的感觉特别明显,让人绝望。很多从外地到广州的青椒兄弟,到广州估计都不是准备这样过日子的,眼看着外面的世界仿佛很精彩,但自己的日子却这样,想扑腾几下,却又发现无力、无抓手,难啊,于是只好郁闷再郁闷了。  哪为什么不搞所谓的“科研”呢?我承认有些人是有科研天赋的,整天乐此不疲的写文章。但我没有,写过七八篇文章,看了大量别人的文章,常有“狗屁”的感觉,很痛苦。至于项目,纵向的小讲师很难搞到;横向项目给人感觉有点乱起八糟的,有些从自己亲戚开的公司随便转一笔钱到学校过一下,立个名目也是科研项目,甚至有些人在外面上课挣点课酬也立个名目成了项目,不过,即便此类项目,外地来的青椒也很难搞到。所以,对失败的我这类青椒而言,所谓科研也是烦人的事,但你的职称还非得就靠它了。  其二郁闷的,在于活动圈子的狭窄。这可能和我个人有关。教师整天在课堂上面对学生口水滴答,但真正还是比较脱离现实。从课堂回到家,大多数人就是面对自己,睡觉机会倒是比较多,但圈子狭隘了。老师之间见面,几句话就没说的了,因为整天大家的圈子都查不多,出不了多少新鲜事。这样长久下来,与外面的人交往时,明显感觉自己反应迟钝,语言单调,面目呆板,日子好像越来越没有趣味了。有时,会很羡慕别人天天有班上,那种有张有驰的日子,似乎有意思些。总是有驰无张,还加上两个假期,但写论文评职称这样的事情却又是永远压在心头,这样的日子,不成温水中的青蛙、温室中的小草才怪,但谁又愿意呢?    写到这里,觉得自己真的好像在无病呻吟了。似乎失败者总有失败者的借口,人类总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这山望着那山高,你们呢?    还有郁闷的,涉及金钱、房子、老婆孩子之类的,以后慢慢写吧。  
  关注楼主的帖子好久了,一直想和楼主交流一下。  
说实话,我很羡慕了楼主。一直在高校,收入可以,受人尊敬。虽然正如楼主所说,高校有这样那样的不公平之处,可是高校之外,不是也是如此。在哪里工作,都有不如意的地方。关键是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外企工资是高,辛苦加班工作繁忙又是谁能忽略的。国企,关系比工作能力更重要,不公平之处哪里比高校少一些?  
说说我吧。本来当年本科很容易进高校,结果在国企蹉跎岁月,一事无成。后来想进高校,只得通过考研。费劲八拉地读完研究生了,人家高校说了,只能作实验员。就算我进了高校,七年啊,整整荒废了七年,同学本科毕业进高校,都已评成讲师或是小头目了。而我还得初级评起,还是人事代理的。心里……  
也许我的经历算是个例。但是现在多少人打破头争着抢着进高校,我想楼主比我更清楚。  
一直以来,我也曾豪情满怀,斗志昂扬,想在事业上如何如何。也许是经受挫折,让我领悟:工作只是安身定命的手段,享受生活和家庭幸福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  所以,楼主,心态平和一些,祝愿楼主好人一生平安!
  写的真好!
  同感,高校里最大的问题是经费。尤其是理工科的。设备、试剂、药品都要钱啊。老去借也不是常事。  省里的项目基本没戏。国家的更没戏。哈哈。  只有考个博士,加入别人的团队慢慢熬。实际上也是除了发发论文,没有多大意思。也赚不到什么钱。  百分之八十的教师还是没钱的,符合二八定律。我们那里有钱的要么是第二职业,要么是靠前几年做做横向赚的,现在行业不景气,也不行了。
  关注楼主,我也在广州.
  大你好多岁不是同龄人,但很有同感!!请继续!!
  现在的情形是:考博难,读博难,博士毕业找工作也难.
  感觉不是广工就是广商:)
  作为一名同行,百分百认同感    请继续!
  强烈要求继续    写的好!
  写得好,强烈支持!
  记号。  向博士进军。  不知道数学博士在大学的地位怎么样??  多长时间多少文章可以评副教授??  工资待遇怎么样?
  楼主写得很好    上面这位兄弟,虽然不是你这个专业,但尝试替楼主回答你的问题:  前两个问题取决于你是否有关系、你的性格是否愿意与领导搞关系、是否愿意搞所谓的“科研”,三者的重要性依次递减    第三个问题,平均来说,可能属于饿不死也吃不饱的水平,当然不排除个别牛人有能力赚到更多的钱  
  写出了青椒的心声!请继续!
  支持楼主!期待下文!
  好帖,真实,文采也不错
    关于职称    当老师,一辈子的主要目标就是混个教授,因此职称问题对于教师来说是心头永远的痛了。没有文章评职称,那是痛苦万分;为评职称而拼命的炮制文章甚至花钱买文章,那更是万分痛苦。  不过,职称对于高校老师来说真的太重要了。2003年以前,各级职称之间的差距不那么明显,因此很多老师打好了当一辈子老讲师的准备,并不以为耻。有的在外面稍微搞到点小事的老师,对于那些埋头搞职称的老师是颇多不屑的。但是现在不同了,职称带来的收入福利差距太大了,还能津津乐道于在外赚点小钱的人,对于搞不到职称就只有苦在心理了。至于各级职称之间的差距,以我所在的学校和学院为例,就工资和课酬两块收入而言,如果助教为4000元,讲师、副教授、教授的收入可以分别达到、10000左右(数字肯定不绝对准确,同职称的各人会有所差别,但大至相同的工作量而言,上述数额大致是不会差太远的,你根据这些数字来想象职称之间的待遇差距是大致不离的)。你想,写几篇破文章,上一级职称,收入会每月增加近2000元,而且是终生享有。你在外面东搞搞、西搞搞,来钱也不容易;如果是在外面上课挣钱的话,口水吐了一大盆,精血消耗一大堆,得到的大洋也是够给老婆买几件衣服而已,哪有这个每月固定、一辈子享有的来得舒服。至于职称所带来的其他好处,不说大家都知道了。因此,想在高校混下去,职称一定是王道。在外面赚点小钱,特别是靠上课挣钱那就没意思了。当然,如果你在外面赚得了大钱,学校只是你一个副业,那另当别论;或者,你不在外面赚钱,坐在家里把桌子都专研穿了,也还是搞不出文章来,那也另当别论;或者你是强人,既能在外赚钱,又能文章一些一大堆,那不仅要另当别论,还要刮目相看了。    下面,再说说“评”职称的问题。  
  刚此股板过来 顶
  “科研”是部分老师们心中永远的痛    
  快说!楼主,怎么评职称?
  看了楼主的贴,自我安慰下.俺函授本科,个体户老师(专做家教),一月一万.可我八十后老婆永远不满足.
  说学校的官本位和同事关系说得很好,基本如此.  
     作者: yulaoshi
回复日期: 15:57:00
      看了楼主的贴,自我安慰下.俺函授本科,个体户老师(专做家教),一月一万.可我八十后老婆永远不满足.  
函授本科可做老师的吗????那我也来个..
  进来看看
    关于“评”职称    关于职称评定,有人说是要靠关系,有人说是要靠水平。正如马克思主义所云,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的,要一分为二,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是金子总会发光。现在大家都说高校行政化,黑,我也深有体会。不过,相对而言,我觉得高校还是有它比外面公平的一面。这是针对那些科研/写文章能力特强的牛人而言,比如人文社科的能不时在中国社会科学之类的写篇把文章、理工的能经常出入三大索引的人物。这样的人如果再能八面玲珑,那就是我们高校的各级领导了。这样的人如果清高点再加上嘴巴讨嫌点,不鸟领导的帐甚至不时揭下领导的老底,那么他的职称评不评得上呢。我觉得问题不大,一是学校需要这样的人装门面,学科建设之类的需要他们的文章去冲锋;二是这样的人领导多半也是有所忌惮的,一般对他感觉不爽也还是少惹。所以,这样的人压不住,或者压了几次成果实在太多也找不出理由再压了怕激起小民愤,因此这样的金子最后总会发光。他们一般捞个教授,在高校里独善其身、自得其乐是没有问题的,领导吃肉剩下的汤有时还会主动给点他们吃。那有没有没被终身压制不得翻身的人牛人呢?在我周围没有,不要说那些讲课水平很高、学生超喜欢、但写不出多少文章的人,他们是很难进入高校的主流,他们为高校作出了很大贡献,但真的很难得到承认,这类人不属于“金子”。我所在学院也有一到了教授条件的人,爱和领导做对,是时不时在会议上提点财务问题之类让领导尴尬,因此每次评职称都被拿下。但我认为此君还不够我上述所说的“金子”级别,否则的话,领导肯定要想办法收编他了。  二是烂泥巴扶得上墙。金子发光往往让人无话可说,也不会激起民愤,但高校偏偏有很多烂泥巴被扶上墙,让人不爽。老实说,现在评个副教授、教授之类的,基本条件要求不高,比如副教授,在广东6、7篇文章(含2篇核心)就够了,而核心期刊大家也知道是些什么货色。高校里有一类人,学术水平是肯定没有的,但其他水平高,比如情商高(现在我发自内心的承认这种水平真是水平),和领导关系好、和各大教授也混得熟,见到领导教授都是有礼貌、笑眯眯(背后还有点什么没有就不得而知了),因此,他们经常和这个领导申报个课题、和那个教授挂名发篇文章,三两年下来,排名第二、三、四至 N的成果一大堆,基本就符合上职称的条件了。而这类人,只要基本够条件,也就基本上上了。他们的办法很多,比如有些明明是学历史的,能搞个管理学正副教授;明明是学外语的,转眼成了经济学教授;还有学法律的,成了环境工程教授。反正一句话,高校,烂泥巴是扶得上墙的。有时,他们会语重心长的告诉我们这些年轻人:“小某啊,要努力啊,在高校没有职称就是不行啊,你看我,以前如何如何,现在如何如何。”还不得不服。还有一类人,你不能说她/他完全是烂泥巴,但上职称总是让人可疑,比如,有人十年基本没有文章,但突然某年一出20几篇上个教授,也让人不得不服。还有人是明摆着的,老公或老婆有关系、有势力,他就是有地方发文章、就是能搞来大把的科研经费,这样的人,谁也不要和他争。    除了上述的金子和烂泥巴,剩下的就属于没有/很少关系,有些能力/但不高能写点文章,不喜欢/不能够结识/巴结领导/牛教授也不得罪他们,勤勤恳恳老实做人但也不是很积极,或者有些较有能力但是留下过“污点”(比如被处分过,犯过教学事故之类的)被学校/领导抓住的。可气的是,我们大多数人包括我就属于这类人,我姑且自称第三类人吧(不是女博士哦),这样的人,只能在现行体制下、在多如牛毛的评职称条条框框中,用一生,去爬那13级金字塔了。  职称有校内评和校外评两种。无论哪种评法,都要学院学校推荐,因此,总体上,第三类人可以不积极,可以不巴结,但得罪领导是绝对不行的,否则,让你的评职称之路胎死腹中,学院/学校大门都出不了。  校内评的专业,第三类人如果达到了条件,那与学院领导/牛教授搞好关系的重要性要强一些,因为既然是校内评,实际上就主要是你所在的学院那些领导和牛教授决定你的命运了。至于校外评,我说了,你要得罪了人可能门都出来,评的资格都没有,但一般不太惹领导生厌的话,还是会让你出门的,评不评得到,那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  那广东高校的职称究竟好不好评呢?这个真不好说,我说了,基本条件要求并不高。但各个专业,各年的情况都不一样,比如这几年,我见有人6篇文章(其中2篇不知哪的核心)就上了个管理学教授,高校评估期间,很多高校都搞大跃进,生产了大批教授副教授。高校评估后进来了博士青椒,估计要难些了。还有,有时候真要讲运气,比如,某年和你一起评职称的人条件都特差,可能矮子中拔高个彩头就轮到你了,反之亦然。  另外,评职称除了写文章之外,还有什么“科研”,主要是看经费。这很让外来的青椒吐血。纵向的要关系,要资历,青椒难搞;横向的全靠关系,青椒外来话,只有羡慕别人的份了。  总结一下,评职称,有强实力(要很强才行),不怕;有关系或者搞好搞到关系,更不怕。来吧,大家一起用一生去慢慢慢慢慢慢爬那13级我们的金字塔。    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大家想想。  考不考博士?读不读博后?房事?老婆孩子?  
  考不考博士?读不读博后?房事?老婆孩子?  
~~~~~~~~~汗啊。。。。。。。  楼主写的真好,顶了!  去年7月进的学校,  今年我准备冲击副教,看运气了。  
  继续写在职考博和读博
    关于在职考博    如果是硕士进了高校,要不要在职读博,那基本上不成其为问题。反正都要做研究,能读博,干嘛不读一个文凭摆在哪里呢?反正即便没有好处也不会带来多大坏处。至于辞职脱产去读,那是大可不必,除非你在现学校再待下去会发疯,否则,博士读出来可能工作都找不到了,而且,广东省的规定也很变态,脱产博士期间的成果论文是不能拿来评职称的,但在职的就可以,也不知道狗屁学官们怎么想出这样的狗屁注意。不过,稍有理性的人都不会这么干的。  但是,读博也不是全无成本的。  首先,在职读博都需要钱,比如中大,好像现在最低每年要1.25万,再加上读博期间花费的资料费(读博是免不了要买很多书的哦)、经常和导师、师兄弟姐妹聚餐之类的费用,没有个5、6万怕是搞不定的吧。如果是在外省读,再加上往来的车旅费、住宿费之类的,那又是一大笔数字。当然,也可以想开一点,即使不读博,在外面交际也会话很多钱噻,这样想也就不觉得费用多了。不过,对刚工作的青椒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很多学校对于在职读博的都有一定奖励,但力度不大,比如我所在学校,拿到学位后有万费用可以报销。  其次,读博确实是一个挺辛苦的过程。我在工作几年后,觉得好像干什么都不是很深入,没有多想,考博读了一个和我硕士期间所学隔得很远的专业。读了差不多4年,这期间的辛苦真是不堪回首。由于我导师比较严,因此,从选题到开题到调查到写作到预答辩到答辩,几乎步步艰难,几年中所受的精神折磨时常让人抓狂。到最后,毕业了,博士论文也还得到一些好评,自觉眼界开阔了许多,研究也找到一些路子。但同时,对研究工作的厌烦也几乎达到极致,常常产生“无聊”幻灭感,不知道自己整天整那些曲高和寡、甚至是一小撮人(原谅我对学术的不敬吧)自娱自乐的东西干嘛,至于学术腐败,那就不用多说了。有时,自己辛辛苦苦调查整一篇文章出来,投出去没两天,就有人打电话说,出版面费(通常都1千上下)就给发。你说这破学问,做得真他X的烂贱。当然,读博期间搞得出东西,发得了文章还好。有些人就是怪,你觉得他有水平的,可就是发不了文章,成天为毕业的那两篇文章发愁,这样的折磨就够呛了。我身边有些人,读了6、7年,文章没两篇,大好青春却消耗在纸堆中的,看着真是心有戚戚焉。当然,也有些人,博士论文做得好、博士期间成果多,从此顺风顺水的。另外,最可怕的是博士期间遇到一个变态的导师,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那就只好去练法X功求解脱了。不过,总体上,这样的导师并不多。所以,青椒们不要被吓到哦。  也因为如此,有些老师坚决不去读博受那份罪,自己做,不几年也评上了副教授之类的,而有些辛辛苦苦读个博出来,却还是评不上副教授,还成天被别人不怀好意的“X博士、Y博士”的叫着,那就只好多多自我安慰说博士是我的一个人生追求而已。因此,总体上,读博不要有太多功利想法,读了出来搞不到什么事,也要学会心理平衡,毕竟现在广东高校博士那是成堆成垛的,你觉得自己背,那可以随便抓一个更背的。  第三,读博可能是要放弃其他一些发展机会的。至于少上课少挣些钱拿就不多说了,也许不读博,会在外有其他一些机会,或者不读博在外闯出一片天也说不定。当然,世间难得双全法哈,要想什么都得,不可能的哈。作为读了博也没多大改变的我,好像也不觉得后悔。  很多人青椒可能也想读博,但总觉得没路子。因为大家都传说考博要路子,要关系。据我观察,好像确实有这方面的倾向哦。不过,各大高校好像总有一些教授是游离于潜规则之外的,那就只有看运气了。不过,趁年轻,每年多考几个学校,说不定会撞上个别这样的教授。呵呵,废话了,读了几十年书,还在读,还要整天琢磨考试,想起来也是够惨了。唉,谁叫咱们端了这碗饭呢?  
  顶,好贴,哥哥是西北哪里人撒,我也是从西安出来的,看了你的真实想法,又学到一些知识,争取以后能用到,呵呵.
  文章很强大,很受用
  广州真是藏龙卧虎之地,楼主是强人阿!  楼主以你的能力在内地何愁出人头地!干吗非呆在广州阿,广州能人太多了!
  我也说说自己的情况    我是前两年进入高校工作的小硕    当年进高校当时也没想太清楚,有这个机会,相比其他OFFER,这个算是不错了,因为相对女的来说,大学教师是个好的工作,我周围的人,包括父母、亲戚、朋友都这样说。    现在已经很迷惘了,我不知道以后该怎样下去,就是继续上上课。我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也不是特别感兴趣,所以导致工作兴致不高,就是为工作而工作。    另外,我怕读博士,我看到以前的博士师兄就替他们难受,我自身情况比起他们更差一些,研究能力一般,文章质量也是一般,受博士毕业的精神折磨是肯定了,问题是能不能撑得到毕业:P。    现在也不想太多,想早点结婚生小孩,比较也快奔三了。
  呵呵,楼主和我是一个学校混的,总结得很好,握手!!
  1.“狗屁”论文有的是,但也不是没有不狗屁的。你可以也可狗屁的,也可以不写狗屁的。关键还是你自己。  2.上课重复的多,这个难以避免,表示同情。不过也可以在备课时多设计几种方案,A班用方案一,B班用方案二,,,,  3.学生上课流口水:这个怪你了。想办法引起他们注意,激发兴趣,恩威并施,很有效的。看到他们在你讲课时一双双会发光的眼睛,在你偶尔幽默时不时发出一阵阵笑声,还是比较有成就感的。  4.职称:这个没话说,我更不懂。*_*
  5.读博:听说现在博们进高校很难了。所以。。
  楼主难道也是我的同事,已经有很多人问是不是我的又一个马甲,我说我没有楼主那么高的水平,可怜,再次欢迎大家交流。
  唉,谁叫咱们端了这碗饭呢?  
  woshilaosi , sun8087二位,何以知道我们是同事?要是整天见着的那就好玩了!     “淡以忘忧”兄说得也有道理,我不是说学术就全是狗屁,我哪敢否认几千年来我们人类各种伟大的学术创造。我并不认为高校一无是处、也不会天真的认为外面就金光灿烂。我只是就当前的学术环境、高校环境以一个郁闷老青椒的视角白描一下。开头我就说了嘛,有失偏颇是必然的,不合你胃口的,请原谅一下哈!    现在在广州,的确有很多博士想进高校而不得,但这并不表明博士就不能读(对具体个人来说,不读以许混得更惨,那种老是将不成功的博士和成功的非博士对比的人说明咱博士如何如何憨的人,头脑是不是太x了点),也不表明高校就好得不能说,也不表明博士进来后就不郁闷,更不表明进高校就是博士最好的选择。    各位还对高校哪些方面感兴趣呢?我将知无不言哦。  
    说说“评估”中的怪事吧,大家来,一起说,看究竟有多怪    沸沸扬扬的高校评估,可以说大大打击了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好感,就我对身边教师的观察来看,基本都如此。评估期间的规定之多、之细、之无聊、之变化多端、之劳民伤财,的确是大大出乎我对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的想象力。  以前不理解为什么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而非天网“密不透风”才不漏。现在终于理解,密不透风的天网,会完全将人窒息,会完全剥夺人们的创造力,因此,天网要“疏”而不要“密不透风”。一个国家的法律也如此,以前总以为我们的法律不健全、太少了,有了高校评估的体会,我知道,法律不能再多再密了,否则我们只会离法治更远、人民的创造力只会被法律窒息殆尽。  上述废话,的确是我从评估中体会出来的。评估前,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规定,我们做老师的,会不时根据班级、课程、学生的具体情况不时改变一下讲课、作业、考试方式,是学生增加新鲜感,更能够接受。但评估的大网一撒下来,你这一切主动创造都被宣布为不合规(我们一院长更是发下狠话,说我们教学科研工作中不合评估规定的一切行为都是违“法”的,校长也在大会上明暗讲了几次“谁影响 XX[我校简称]一阵子,我就影响他的前途一辈子”,呵呵,看来被拿下的湖南郴州嘉禾县长在现代文明的高校后继有人了,怕怕,依法治国、依法治校,最好全被他们拿来治人了)。在那繁复、密实却又多变的评估各种规定下,你的一切创造行为都以为着可能是和学校过不去,更是和自己过不去,因此,除非你是傻的,否则,老师们,就老老实实的收起你那点可怜的创造力吧!动辄得咎,就是这样了。感谢评估,用各种细微的规定,让没有经历历史的风云激荡的小我,切身身体会了国家、法律、社会、人的体制化等等这样一些宏大的叙事,体会到了个人的渺小和无奈。一声叹息、一地鸡毛。    那大家就来一起嗮嗮各校评估中一些高见吧:  1.上课前,清一色、一条龙“上课、起立、老师好、同学们好、点头、请坐,点名”。不用多解释了吧,在小学常见。  2.上课管纪律是老师的义务,有学生睡觉老师教学事故。有学生睡觉,证明了老师水平的确不到位,但常有一百五六十人的大班级,处于青春骚动的青年男女集成一堆,春光下,光气息就让人有点想睡(何况经常没空调,热得很)。  3.毕业论文(设计)格式可以单独开一门课。毕业论文格式几十页,在加上其后的补充规定和教务处关于毕业论文(设计)第x条、y条的解释等,足以开一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格式学的课程,招几个摘要格式、正文格式、参考文献与注释的方法与区别等方向的硕士。有时常想,那些下来评估的龟儿子,下来指指点点,应该先让他们参加一个“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格式”全国统一考试,让他们拿到资格证后,再到下面来P罗嗦。    慢慢说,大家来补充  
  不错 不错
  我敢肯定楼主是广东工业大学的。
    第1条,我从来没做过(不过我运气也好,评估阶段没我的课程)。记得前面演习阶段,学生班长很老实的喊起立,我只是摆摆手让他们坐下——sign,整一个小学作风    第2条,真tmd变态,学生干什么关我们p事!我课堂上历来对学生要求是,喜欢听我课的就听,不喜欢听的可以干其他事情(但是前提是不影响其他同学的听课)。都大学了,我就不相信那帮领导们大学期间都是目不转睛的听老师讲课。听课与否,我给予学生自由。当然,最终水平看考试。    第3条,也是劳民伤财的一件事情,弄得评估年很多老师提前就不想带学生,但又不得不带(上面压阿)。最最可恶的是,上面一会一个标准,弄得毕业论文不知道重新打印装订了多少次。以至于倒数第二次装订时发现很多毕业论文由于修改太多,装订出现参差不齐现象,又是全学院来一次重新装订——劳民伤财!    4、试卷批阅,要求有加分有减分。稍微有点划划,对不起签上你的大名。后来弄得有些老师神经质到只要一个勾的末尾粗了一些,就赶紧签名。    5、试卷分析要求有理有据,不能空洞(这个还可以理解)。最关键后面的改革措施要求具体。弄得老师们又是无病呻吟。    6、对了,还有考试出试卷前,领导再三要我们拍胸脯保证不及格率要低。如果以前考试不及格率高的科目,要求把以前的试卷分析重新写一遍,要非常非常具体写明为何如此,以及解决措施。——幸亏不像某些学校做到让学生重新写试卷地步。    7、评估期间一定要有纸版教案。真搞不懂,我有ppt一切不就搞定了?结果一大堆老师的纸版教案就是ppt打印稿,浪费!    8、评估期间学生老师一定要佩戴校徽。我自上大学就不知道佩戴校徽是上面概念了。难道戴个校徽就表明我是这个学校的,代表我很爱这个学校了吗?还是小学生思想作祟。    等大家补充,一下子想不起来了  
  哈哈,大家都是同事,看来大家都混天涯哈
  广工的。绝对!  广工的行政人员真的太舒服,太能挣钱了。与好的大学不同,老师在学校地位真的很低。对于老师来说,学校的什么福利在广州高校中也是倒数排的,而学生多,老师少的状况也使得老师真沦为上课机器,廉价劳动力!当然广州高校学校一块的待遇除了个别学校,与省外比都不行。  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在这个学校真的活得很郁闷。  现在刚开学,教务方面的繁锁事,变态事,真的让人不想再呆下去!
  这个学校的行政人员不能为老师服务,不能为老师减轻工作量,反而制定种种不合常理,一学期一变的各种规定,另外拼命地将本该自己的工作任务转加到老师身上,而且还凭着自己的行政权力,为自己大揽学校科研项目,这种学校能有什么前途?
  这么好的贴,读来受益匪浅。拜楼主。
  强贴留名。  楼主应该是广工的。我上次听一个在广工当老师的师兄说到评估的一些事情。  我也想进高校,读了楼主的贴了解了很多。
  楼主所在高校04年参与本科教学评估,应该是华南师范大学的,而广工07年才进行本科教学评估.  华师教师的待遇在广州各高校当中据说是最好的,当然不同院系会略有区别。  中大、华工教师待遇则差别很大,能申请到项目的老师挺有钱的,但大部分申请不到项目的青年教师则很贫穷。
  楼主说出了我们青椒们的心声啊!向楼主致敬~
  楼上的,;楼主绝对是广工的,没有任何悬念的。华师有华师的郁闷事,主要是关于发文章新规定的,但待遇比楼主说的要好了。  他说的是04年开始迎评,也就开始了郁闷的生活,并没有说04开始接受教育部评估。
  请问一个问题     本科教学评估多少年要复检一次呢?  
  好帖好帖,说出咱心里话!  
崇拜楼主!  
ps:楼主买房么
  同意 悠游紫  广工2004年开始开展迎评工作,据说那时的老师 的苦日子慢慢就来临了。直到最后评估到来的最黑暗的时刻,一大堆老师已经麻木了,整一堆机器人在运作。  且照楼主说的待遇,在广州高校,估计也只有广工能拿得出手。    to bifund123  5年一评估
  受益!  期待楼主说下高校行政的事情。
  我BF在广工.他说:  我现在啥也不想了,就想努力学习,即使有一天学校倒闭了,我也能生活,能挣钱.  ===========================================================  哈哈,所以大家努力吧.把自己变成牛人,广工也是有牛人的.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州现在有几个机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