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科大学地址外语系主任是谁

孙冀(哈医大医学专家)_百度百科
?哈医大医学专家
(哈医大医学专家)
个人简介: 哈尔滨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本科毕业
五常市人民医院口腔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口腔颌面外科硕士毕业
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头颈外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头颈外科 副主任医师 2001年至今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头颈外科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头颈外科(肿瘤学)博士 8.5 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国际访问学者 2008年至今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头颈外科鼻咽喉病区 主任
  所在科室:头颈外科鼻咽喉口腔病区
专家职务:头颈外科鼻咽喉口腔病区 主任
孙冀专业特长:
擅长各种喉癌的功能保全手术及喉发音重建术。对复杂口腔癌、腮腺肿瘤、颌骨肿瘤、鼻腔鼻窦肿瘤的挽救性手术(二次手术),有独到的见解及手术方法。尤其在治疗口腔肿瘤、腮腺肿瘤、颌下腺肿瘤方面更注意容貌及神经的保护。在工作中重视早期头颈癌的功能性淋巴结清扫工作,在甲状腺肿瘤(尤其是恶性)手术中更注重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的保护。下咽癌,声门下癌及甲状腺癌进行甲央区淋巴结清扫工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孙冀学术地位及取得成果:
黑龙江省抗癌协会喉癌(头颈肿瘤外科)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老年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组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省卫生厅科技进步奖一项;省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主编《甲状腺疾病诊疗技术》一书;主持市科委课题一项;省科委课题一项,参与两项。
企业信用信息我国从1955年颁布军衔制,授予开国将军,1966年取消军衔制,1988年恢复军衔制,授予女将军军衔者可谓凤毛麟角,1955年授予的开国女将军仅有李贞少将一人。1988年恢复军衔制,也仅授予聂力等5名少将,至今为止,全军仅授予53位女将军,其中授予中将军衔只有聂力和徐莉莉两人,其余皆是少将。然而,这些军中巾帼佼佼者,大多不为人知。
1955年,我国颁布军衔制,李贞成为新中国第一位授衔的女将军。
&&&&&&&&&&&&&&&&&&&&&&&&&&&&
新中国唯一开国女将军李贞少将
李 贞少将(--)&湖南省浏阳县人。解放军第一位女将军,她和丈夫开国上将甘泗淇,是共和国唯一的开国将军夫妻。
&&&&&&&&&&&&&&&
&&&&&&&&&&&&&&&&&&&&&&&&&&&&&&&&&&&&&&&&&&&&&&&&&
开国上将甘泗淇
1926年,李贞参加革命工作,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9月参加秋收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冬任平江县委军事部长兼妇委书记。1931年冬任湘赣省妇委书记。1932冬任湘赣军区妇女团政委、湘赣军区红军学校政治主任。1933年在江西瑞金马克思主义学校学习。1934年8月,参加长征。途中曾任红六军团组织部长、红二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代部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八路军妇女学校校长、120师教导团组织科科长师直属政治处主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秘书长、西北野战军政治部直属政治部主任。
&&&&&&&&&&&&&&&&&&&&&&&&&&&&&&
1955年,毛泽东亲自为李贞将军授衔
建国后任第一野战军政治部直属政治部主任,西北军区政治部秘书长,1951年入朝作战,任志愿军政治部秘书长。荣获朝鲜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1953年回国后,任防空部队政治部干部部部长,解放军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总政治部组织部顾问。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第四届全国妇联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共第七大候补代表、中共十二大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因病于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推荐阅读:
1988年恢复军衔制,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命令,首批授予少将军衔的女将军5人,她们是:聂力、李希楷、吴晓恒、胡斐佩、廖文海。
&&&&&&&&&&&&&&&
聂力中将(1930.9--&&&&&&&&&&)&重庆市江津人,解放军,也是世界第一位女中将。1930年9月出生于于上海。1931年底,父亲接到命令,要立即赶赴中央苏区。路途险恶,当然不能携妻带女。聂荣臻几乎没有什么犹豫,就告别了妻女,踏上了漫漫行程。
  小聂力3岁那年,母亲便独自一人带着她在黄浦江岸边担任了我党地下交通员。当时,她们母女俩住在英租界内的一个共产党秘密联络点内。可因党内出了叛徒,联络点的同志在一次碰头时,全都被捕了。母女俩被关进监狱以后,敌人千方百计地想从小聂力嘴里套出一点秘密。然而,小聂力却十分听妈妈的话,既不闹也不哭,实在饿极了,就吞两口粗劣得连大人都难以下咽的野菜粥,根本不同那些素不相识的人搭讪。因为特务没有从她们身上查出任何“共产党”的证据,便不得不将她们母女释放了。
  聂荣臻与聂力小聂力5岁时,党组织为了保证聂荣臻夫人张瑞华母女的安全,决定将聂力寄养在上海一位工人家里,并将张瑞华送去了天津,然后又转到陕西省,托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的关系,护送她到陕北与聂荣臻团聚。
  收养聂力的那户人家,收入少,孩子多,生活相当窘迫。小聂力只能一边读小学,一边帮助他家照料几位更小的孩子。当她刚满12岁时,又不得不去纱厂当童工。1947年,党组织才将聂力送到北京荣臻子弟小学(今北京市)学习。1948年进入华北育才中学学习(后与北平师大女附中合并)。195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高中毕业,第二年考取留学苏联预备班。1960年毕业于列宁格勒精密机械与光学仪器学院自动控制专业,回国后,被分配到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任技术员、工程组长。1965年—1971年任七机部一院13所仪器室主任。1971年—1974年在海军装技部科研处分管海防装备研制工作。1974年—1978年在国务院、中央军委0九、七一八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后任副主任。1978年—1982年任国防科委科技部七局副局长。1982年—1985年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1985年—1993年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兼秘书长,国防科工委顾问。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3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第六届、第七届全国妇联副主席。第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父亲:聂荣臻元帅&&&&&&
丈夫:丁衡高上将
&&&&&&&&&&&&&&&
李希楷少将(1932.04-&&&&&
&)江西省武宁县罗溪镇人。1950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考入华中医学院(后第六军医大学),毕业后留学校附属医院工作,当了28年的心血管内科医生。历任新桥医院主治医生、科主任,1983年任新桥医院院长,1986年11月任第三军医大学第一任女副校长。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
吴晓恒少将(1932.03--&&&&
&)湖北省红安县人,生于上海。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军医科大学,分配到齐齐哈尔军医学校任助教、军医。1970年随学校迁到广州南方医院。1983年任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副校长。吴晓恒所撰写的《正确运用运用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促进院校发展》等10余篇探讨和反映科技兴校的重要文章,先后在《中国高等教育》等杂志发表,1990年,获全军两项科技成果一等奖。曾荣立二等功。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
胡斐佩少将(--&&&
&)上海市闸北人,生于美国马里兰州哥伦布市。194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同年入伍。先后在军委劳大外文训练班、军委三部、总参三部干校、洛阳外国语学校任教,历任外国语学院干事、教员、副教授、教授、教研室主任、训练部副部长,1981年被评为副教授,1983年任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她参与主编的《英语泛读教程》,在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试用了几年后,又精选汇编成册,于1990
年出版,被列入全国高等英语基础教材。之后,她还参与主编了《英语精读教程》、《英语考试指南》等英语教学书。1993年荣获军队院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
廖文海少将(-&&&&
)四川省成都市人,生于上海。1950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 年3
月入沈阳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学习,1956 年12
月毕业,任第七军医大学内科军医。1964年8月调入解放军总医院任科室副主任、南楼临床部副主任。1983年12月任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1989年12月任解放军总医院院长。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十四届代表,中共第十三届、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5岁。
&&&&&&&&&&&&&&&&&&&&&&
赵织雯少将(1933.08-&&&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人,生于上海。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入军委外国语学校(国际关系学院)。1956年毕业留校任教。1964年被批准重新穿上军装,军衔跳过少尉、中尉,“一步”到上尉。1969年10月复员回到了上海,在上海市红峰仪器文具厂当女工。1974年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任教,1980年8月赴美国旧金山大学访问学习。1981年6月回国任华东师大外语系副主任兼现代英语教研室主任。1982年晋升为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副教授。1986年任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9年初,晋升为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教,同年5月被任命为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12月军衔跳过了少校、中校、上校三步台阶,上尉“一步”到大校。1990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
乔佩娟少将(1932--&&&&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1947年参加黑龙江省战地慰问团,任解放区齐齐哈尔文工团团员,1949年为中央戏剧学院歌剧团团员。1950年入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本科班学习。毕业后留校。1953年调入中国戏曲研究院,1954年9月任总政歌剧团团员、演员队分队长,总政歌舞团副政委、政委。
1960年入上海声乐研究所进修,1965年任中国音乐学院讲师,1970年调回总政文工团任排演场干事、党支部副书记、团直总支部副书记;1974年任总政文工团《万水千山》剧组领导小组成员、总支部副书记,1979年任总政歌舞团副政治委员兼合唱队政治委员、合唱队党支部书记、团党委委员,1983年任总政歌舞团政治委员、团党委书记;1989年任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院党委副书记;1992年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政治委员、院党委书记兼任院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主任。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咽音学会常务理事。1988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91年6月晋升为少将军衔。199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
&&&&&&&&&&&&&&
彭钢少将(1938.11--&&&
&)总政第一位女将军部长,“军中女包公”。彭钢原名彭玉兰,湖南省湘潭县石潭镇乌石乡人,父亲彭荣华是地下共产党员,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时,她还不满1周岁,为了躲避迫害,彭玉兰一直隐姓埋名度日。1950年初,彭钢作为烈士遗孤,由组织把她接到北京华北小学读书。这年秋天,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兼第一野战军司令员的彭德怀从西北来北京开会,彭钢第一次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大伯父!
&&&&&&&&1953年,彭德怀从朝鲜战场归来,把侄女接到中南海永福堂一同居住。一生没有儿女的彭总十分疼爱这个侄女。
1959年秋,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等部队院校招收女生。彭钢得知这一消息,激动得彻夜未眠。她在此后不久填写的表上写下志愿: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自动控制系,1959年8月考取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电子计算机专业,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9年改原名彭玉兰,后改名为彭钢,决心做一名钢铁般战士。
1963年7月,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电子计算机专业毕业后,由于伯父在庐山会议被打成反党集团头子,被迫投下军装,分配到北京汽车修理公司工作,曾任汽车修理公司技校数学教师。
那时的彭钢体重不到40公斤,尽管身体瘦弱,但她非常要强。汽修公司地处右安门,从伯伯的新住处———京西吴家花园到右安门要坐近两个小时的公共汽车。每个星期,她还要坚持到王府井附近公司下属的汽车修理厂义务劳动,与工人们一起修理解放牌卡车。看到她总是满身油污汗水涔涔的样子,工人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这个转业干部真能干!”
  彭钢为人朴实,吃苦耐劳,赢得了北京汽车修理公司干部群众的一片赞扬声,进公司当年就被评为先进,党组织还把她作为入党发展对象和干部苗子进行重点培养。
  1965年6月的一天,彭钢要结婚了。未婚夫袁士杰在北京一所大学里任教。当她把这个消息告诉伯父时,伯父高兴地笑了。这是彭德怀几年来难得一见的笑容,彭钢备感欣慰。侄女结婚那天,彭德怀为袁士杰和彭钢斟满了酒,高兴地说:“来,这是你们的喜酒,伯伯一定要多喝几杯!”放下酒杯,彭德怀拍着袁士杰的肩膀说:“士杰,我今天是嫁女儿啊!”
  1965年11月,彭德怀出任“大三线”建设副总指挥,人走家搬。彭钢也从吴家花园搬到北京东郊的单位居住。
  彭钢新家没有多少摆设。一张棕床是伯伯留下的,没有床架子,开始用几块砖头垫着,后来买了四个方凳支起来。一口樟木箱子、两个小凳子和搓板也都是伯父去成都前留给她的。就连厨房里的炊具和碗筷,细心的伯父也都给她置备好了。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对彭德怀的迫害也升级了。他被揪回北京批斗,甚至挨打游街,不仅寝食难安,而且病了也得不到医治。彭钢心如刀绞,想方设法打听伯伯的消息,千方百计地给伯伯送生活用品。日,饱经折磨的彭德怀含冤而去。
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为彭德怀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邓小平致悼词。站在伯父遗像前,彭钢心中百感交集。她决心继承伯父的遗志,像伯父那样做人做事,刚直不阿,一身正气。
  1979年初,彭钢重返部队,分配到总参谋部气象研究所工作,又穿上了久违的绿军装,一种失而复得的幸福感充盈在她的心头。
  日,彭钢终于站在鲜红的党旗下,光荣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从写第一封人党申请书到被批准入党,已经20多年过去了。
1980年调解放军总后勤部指挥管理自动化研究室工作,先后任工程师、室主任;1983年借调到总后整党办公室工作。
1985年1月,彭钢被任命为总后勤部政治部干部部副部长,后任部长。
  53岁的彭钢登上了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口,亲身体验了戍边官兵工作的不易和生活的艰辛。当她看到青藏线上很多官兵长年吃不到新鲜蔬菜,兵站、泵站、机务站官兵居住条件简陋,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
  回到北京后,彭钢专题向总后党委反映了青藏线的情况。在总后党委的关怀支持下,及时为青藏兵站部解决了部分优秀干部内调交流、晋升和基层干部缺额补充等问题,大大调动了驻藏官兵扎根边防、建设边防的积极性。
1988年任总后勤部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1990年6月起任总政治部纪检部副部长、部长,中央军委纪委副书记。日晋升为少将军衔,成为总政治部第一位女将军部长。中共中央十四、十五大中纪委常委。
  也许是长期生活在伯伯身边的缘故,彭钢的身上潜移默化地融入了彭老总的一身正气。1990年,担任总政治部纪律检查部副部长、部长、中央军委纪委副书记和中纪委常委期间,很多上级领导不好处理的事情,最后就派彭钢去“排雷”。这位
“军中女包公”,竟然在退休后都震慑“贪司令”王守业。
  2007年,有朋友来告诉已经退休的彭钢,原海军副司令员王守业因涉嫌经济犯罪被免职。审判时,他对所有罪行供认不讳,只有一项,死都不承认。他曾给某军事学院批了几千万,凭他一贯的做事方式不可能分文不取。王守业急了,在法庭无奈地喊道:“我敢吗?那个'铁姑奶奶’的侄子在那里工作,我不是往枪口上撞嘛!”王守业提到的“铁姑奶奶”就是彭钢,可见她的威慑力。
&&&&&&&&&&&&&&&&&&&&&
&贺捷生少将(--&&&&
&)湖南省桑植县人。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在西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工作。1955年起进入北大历史系。1959年在青海民族学院从事教育工作。文革后在基建工程兵报社当编辑,总政干部部军事百科研究室担任记者、编辑,1983年任总政干部部编研室主任,
1990年5月军事科学院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副主任、主任,军事百科研究部副部长,1993年2月任军事科学院军事百科部部长(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主任)。1992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贺捷生是贺龙元帅之女,丈夫李振军曾任湖南省委书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政治委员等职,已过世。
&&&&&&&&&&&&&&&&&&&&&&&&&&&&&&&&&&&&&&&&&&&
邓先群少将(1935.12--&&&&&
)&四川省广安县人,邓小平同志同父异母之妹。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10月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1963年毕业,先后在国防部七研究院、海军、第六机械工业部、第二炮兵部队、解放军军事法院等单位任资料员、档案员、秘书、研究员。1990年任总政治部群众工作部群众工作处处长,1991年任总政治部群众工作部副部长、部长。1988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93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先群的丈夫栗前明是粟裕大将之子,曾任二炮部队副司令员,中将军衔。
王晓棠,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曾担任中共第十四大代表、第八届和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影协副主席、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党委书记,她就是我军演艺界中唯一晋升少将军衔的将军。
王晓棠少将(1935.12-&&&&&&
&)江苏省南京市人,生于河南开封。全军影视界第一位女将军。国家一级电影演员,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
1952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考入总政文工团京剧团,1953年调入总政话剧团。1958年调入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文革中受冲击,复员到林场劳动,1975年重新工作。1984年起任导演。1988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1992年9月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1988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93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是十四大代表,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王晓棠曾主演过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英雄虎胆》等,丈夫言小朋是京剧须生言菊朋的小儿子,也是八一厂的演员,于1992年病逝。
&&&&&&&&&&&&&&&&&&&&&
推荐阅读:
&&&&&&&&&&&&&&&&&&&&
钟玉征少将(1931.0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人,生于香港。我军第一代女防化兵,全军第一个专业技术女将军。1948年考入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攻读化学专业毕业,后成为第一代女防化兵战士,后一直从事防化教学和科研工作。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助教,某国际实验项目中国专家组组长,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教授。1990年、1991年两次领导专家组代表中国参加联合国裁军委员会化学武器特设委员会组织的第二、三轮“国际化学裁军核查对比实验”。1988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93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是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1992年12月被中央军委通令嘉奖记一等功。
&&&&&&&&&&&&&&&&&&&&&&&&&&&&&&&&
蔡文琴少将,女,1935年1月出生, 1951年7月入伍,195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9年4月赴英国留学,1983年7月在英国伦敦大学获细胞学博士学位,现为第三军医大学专家组成员、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的解剖学、组织胚胎学专家,全军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总后一代名师。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银奖获得者。从事教学、科研工作51年,1983年回国后,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先后建立了原位分子杂交等7个专业实验室,使该室于1987年成为组胚学博士授权单位,本人为重庆市人事部批准为组胚专业首批学科带头人。1997年受校委托组建神经生物教研室,并于2001年获神经生物学博士授权单位。学术造诣精深,开创了我国内脏神经研究的新领域;在国内率先开展发育神经生物学的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无神经支配血管的内皮细胞调控机制"的理论;在国际上首次证明了无神经支配血管内皮细胞中存在多种生物活性肽。近年来主要开展"发育神经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部分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其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重庆市首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先后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国际期刊20余篇)。1983年至今共主编专著9部,参编10部,其中《组织学》获全国优秀图书一等,主编我国首部“发育神经生物学”(第一版)
获国家自然科学优秀成果基金. “发育神经生物学”( 第二版) 获“”中国科技部学术专著出版基金。主编“实用免疫细胞化学”
为2000年全国引用率最高图书。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24名,博士研究生32名。其中三名获重庆市优秀博士论文奖。为全军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总后一代名师。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银奖获得者。本人连续廿年评为校优秀科技工作者,先后立三等功四次,获四川省优秀女科技工作者,总后"巾帼建功活动"先进个人,重庆市"三八红旗手",重庆市十大创新女性等荣誉称号;中共第十三届全国党代表大会代表。1992年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解剖学会理事长,中国神经科学会常务理事,第六届解放军医学科技委员会委员和全军解剖组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组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重庆市解剖学会及重庆市神经科学会理事长及第十一届国际组化学会理事等学术职务。现为中国解剖学会,重庆市解剖学会及重庆市神经科学会荣誉理事长;担任第十二届国际组化学会及国际介剖学名词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付主编,局部应用解剖学杂志荣誉主编,日本组化杂志,全国《解剖学报》、《解剖学杂志》、和《解剖科学进展》、《中国神经科学进展》等七种国家级、军队级杂志编委,《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军医大学报(英文版)》常务编委等职。
&&&&&&&&&&&&&&&&&
&晁福寰少将(1942-&&&&&
&)河北省乐亭县晁庄人,生于天津。1966年8月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医学系,196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到军事医学科学院军队卫生研究所工作,1986年起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副所长,1988年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所长。1993年5月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是总后勤部卫生部医学科技委委员,军队卫生专业组组长。1988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日晋升为少将军衔。
&&&&&&&&&&&&&&&&&&
&邵华少将(8.06.24)原名张少华,湖南省常德石门县人,生于延安。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6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随父母前往苏联途中被军阀关押。1946年,经党组织营救出狱回到延安。1960年,与毛岸青结婚。1966.07——1985.12
军事科学院政治部宣传部干事。1985.12——1988.08 解放军总参管理局第一服务处助理员。 1988.08——1991.02
解放军总参管理局营房处副师职助理员。1991.02——1993.11
军事科学院计划组织部外联处正师职副处长。1993.11——2001.10
军事科学院军事百科研究部副部长(正军职)。2001.10——2002.12 军事科学院正军职干部。2002.12——2008.06
军事科学院正军职干部,中国摄协主席。出版各类著作80余部。是第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主席。1995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其散文代表作《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曾被列入中学生教科书,《毛泽东之路》荣获中国图书奖。日傍晚,邵华在北京一家医院因病去世,终年69岁。
邵华同志是毛泽东主席儿媳,毛岸英妻子刘思齐同母异父的妹妹。丈夫毛岸青,已逝世。儿子毛新宇,生于1970年,现任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副部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全国政协委员,少将军衔,是目前中国最年轻的将军,同时也是第一位70后的将军。
&&&&&&&&&&&&&&&&&&&&&&&&
杨俊生武警少将(—&&)武警首位女将军。福建省长汀县人,生于河北易县东西水村,开国上将杨成武之女。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1950年起先后在华北军区“八一”小学、北京女子第二中学、北京师范大学女子附属中学读书。196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并进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自动控制专业学习,1968年毕业后被分配到第二炮兵部队某导弹部队工作。“文化大革命”中因父亲杨成武受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她和全家人被长时间关押。1974年担任第二炮兵部队司令部科技部参谋,主要从事导弹科研方面的有关工作。1983年调入武警部队工作,先后担任武警部队总部政治部干部处副处长、党支部书记、政治部党委委员。1991年担任武警部队司令部技术装备处处长(后由处改为部)、党支部书记。1993年担任武警部队司令部技术装备部部长兼科技开发部主任,党支部书记。1997年担任武警部队科技开发部主任、党支部书记。1999年担任武警部队交通指挥部副主任、党委常委等职。日被晋升为武警专业技术少将警衔,是中国武警部队组建以来第一位女将军。1996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还曾担任国家科技奖励公安专业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警部队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警部队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秘书长等。
&&&&&&&&&&&&&&&&&&&
王淑兰少将,照片暂缺
王淑兰少将(1942--&&&&
)山东省肥城县人,生于辽宁抚顺。1966年清华大学毕业。1966年9月军事医学科学院六所科员、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曾任军事医学科学院科技部部长。1970年科技部计划处助理员、全军老年慢性气管炎办公室助理员、1978年科技部计划处干事、1984年任政治部干部处处长、1987年任政治部副主任、1994年任军事医学科学院科技部部长、硕士生导师。日晋升为少将军衔。
&&&&&&&&&&&&&&&&&&&&&&&&&
王晓钟少将(1944--&&&&&&&
)陕西省西安市人。1971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1年5月进入第七军医大学医疗系学习。1973年至1985年任解放军总医院政治部干部处副处长、处长,院党委委员;1991年—1994年任解放军总医院医务部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部党委委员,院党委委员,副院长,1994年—1998年任解放军总医院医务部主任、部党委书记,院党委常委,解放军总医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1997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丈夫涂柳果是开国少将涂通今之子。
&&&&&&&&&&&&&&&&&&
朱凤蓉少将(1942—&&&&&&
)毕业于清华大学1966届工程物理系。1968年入伍,总装备部核试验基地研究员。
朱凤蓉少将(前排中)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与国防定向生座谈。
朱凤蓉清华毕业后,几十年来一直在基地从事试验诊断技术研究工作,1977年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他和丈夫张利兴(1965届工程物理系)目前都是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是一对将军夫妻。
&&&&&&&&&&&&&&&&&&&&&
刘小英少将照片暂缺
刘小英少将
(1940─&&&&&&&&&
) 江西省瑞金人。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十三期。军事科学院研究员。 1997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刘小英是革命烈士刘英之女。
附刘英资料:&刘英,原名刘芦沐,生于1906年,江西省瑞金县人。1929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连指导员、营团、师政委、红七军团政治部主任,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政治部主任,红十军团军政委会委员,红军挺进师政委,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书记,中共浙江省临时省委书记,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中共中央中原局特派员,中共中央中局委员、特派员等职。1942年2月,因叛徒出卖,在温州被捕。5月18日,在永康方岩牺牲,时年仅36岁。
&&&&&&&&&&&&&&
全军第一位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研究室主任邱爱慈少将
邱爱慈少将(─&&&&&&&&&
)浙江省绍兴市酒务桥史家台门人。全军第一位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女将军。1959年—1964年入西安交通大学电机系高电压技术专业。1964年毕业于历任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技术员,业务组组长,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总装备部第21实验训练基地研究所研究员,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1999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2000年任西安交通大学兼职教授。是全国政协十一届委员。高功率脉冲技术和强流电子束加速器专家。我国强流脉冲粒子束加速器和高功率脉冲技术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1997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
全军、全世界唯一现役女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徐莉莉&
徐莉莉海军中将(—&&&&&&&&&&)山东省济南市人,海军中将。全军第一位海军女将军。
&&&&&&&&&&&&&&&&&徐莉莉与军队妇代会代表亲切交谈
徐莉莉,日,出生在山东济南。1964年山东省游泳队运动员,
197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海军东海舰队护理员、打字员、新闻干事,1975年任湛江南海舰队海军422医院政治处副主任,1978年海军政治学校学习,1979年留校任教员,其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进修,1981年任海军政治学校经济教员,1986年任海军政治学院政工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海军指挥学院分院院长,1992年7月任海军政治学院院长。1996年调任海军后勤部副政治委员,2002年7月任海军后勤部政治委员。2008年当选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2009年6月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1988年9月被授予海军大校军衔,1998年7月晋升为海军少将军衔,2010年7月晋升为海军中将军衔,成为继聂力中将后我军第二位女中将。
&徐莉莉中将(左一)陪同军事科学院政委刘源下基层考察&&&&&&&&她在海军政院工作期间便有非常出色的表现,1988年荣获全军优秀教员称号,并当选为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编写《政治军官修养》教材1989年获全国二等奖,个人荣立二等功。担任电视系列片《走向英特纳雄耐尔》总撰稿工作,1991年获得全军电视片评比一等奖。创立新学科《军人修养学》被列为“军队哲学社会科学八五重点课题”之一,1997年出版《军人修养概论》。徐莉莉在担任海军政院院长期间,努力探索教学改革,创建海军政治工作学科群,成立“海军战时政治指挥模拟中心”,日的《解放军报》以《面向未来的探索》为提专门报道了海政探索教学改革的事迹和经验。
&&&&&&&&&&&&&&&
&&&&&&&&&&&&&&&&&&&&&
徐莉莉率后勤团赴欧洲考察 
徐莉莉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军优秀教员;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担任第一撰稿人和课题第一负责人的两项科研成果,分获全国一等奖和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撰写专著五部,其中一部获全国二等奖,一部获全军二等奖,并有数十篇论文获得各种奖项。 
徐莉莉的丈夫潘建新是海军少将。
&&&&&&&&&&&&&&&&&&&
&谢彬少将(1943--&&&&
)丈夫:李立功曾用名谢怜怜。江西省兴国县永丰乡人,生于山东省潍县(今潍坊市)。1962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1962年考入解放军外国语学院。1966年毕业后在济南军区某部任师医院书记,师司令部通信科收发和师政治部宣传科干事。1973年调海军后勤部工作,先后担任过翻译,正营职助理员和干事。1982年调海军高级电子工程学校,先后任政治部宣传科副科长,秘书科科长,政治部副主任。1986年任山西省军区纪委副师职专职委员,1989年任山西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政治部党支部书记,政治部党委副书记,省军区纪委副书记,省军区党委委员。1996年任总后勤部政治部副主任。兼任军史资料丛书总后勤部编审委员会副主任,总后勤部体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环保绿化委员会副主任,总后勤部自动化建设领导小组成员,总后勤部机关爱卫会副主任,总后勤部政治部保密委员会主任。1999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谢彬是开国少将、原山西省军区副司令员谢国仪之女。
&&&&&&&&&&&&&&
杨华荣少将(--&&&&
)湖南省醴陵县(今株洲)南阳桥人)。1963年10月考入济南军区军医学校,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2月分配在济南军区某医院任眼科医生。1979年3月调到基建工程兵通信指挥部卫生处任助理员。1984年5月调到总参谋部管理局工作,后任计划生育办公室主任,
1985年2月—1998年1月任总参谋部管理局卫生处副处长、处长。1998年1月任总参谋部管理局副局长,总参谋部管理保障部副部长。1999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杨华荣是开国上将杨得志之女,丈夫黄新是空军副政委。
&&&&&&&&&&&&&&&&&&&&&&
刘弥群空军少将(1946.02—&&&
&)重庆市(原四川省开县)人,刘伯承元帅之女。全军第一位空军女少将。1968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
1975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高炮部实验室参谋,高炮部处长,地面防空部副部长、部长,1998年,刘弥群调入空军指挥学院任副院长。1994年12月,被授予空军大校军衔。2001年7月晋升为空军少将军衔。
&&&&&&&&&&&&&&&&&&&&&&&&&
曾海生少将(1947.07—&&&&
)江西省吉安县人,生于山东荣城永和镇锦原村。1968年6月—1972年4月,在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2师8团任兵团战士、副指导员、副教导员。1972年4月—1976年1月就读于北京工业大学。1976年1月在铁道兵6师30团(新疆库尔勒地区巴伦台)修理连实习。1977年—1979年任铁道兵6师30团修理营技术员。1979年—1983年10月任铁道兵后勤部生产管理处技术员、助理工程师。1983年10月—1996年1月在中央军委办公厅解放军档案馆工作,历任技术科助理员、副科长、科长、副馆长。1996年1月—1999年7月任总参谋部办公厅档案局局长。1999年7月—2001年7月任总参谋部办公厅政治部主任。2001年7月—2003年7月任总参谋部办公厅副主任。2003年7月任总参谋部管理保障部政治委员。
2001年7月被授予少将军衔。是第五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十届北京市政协委员。2008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十一届委员。
曾海生是原中共中央东南局副书记曾山之女,曾庆红之妹。
&&&&&&&&&&&&&&
&江洪少将,国防部外事办公室副主任。2001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丈夫钟嘉飞系解放军总装备部副局长,少将军衔。
&&&&&&&&&&&&&&&&&&&&&&&&&
刘长秀少将(1943.01--&&&&&&
)四川省遂宁县射洪人,著名空气动力专家。。1966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空气动力学专业,一直从事风洞喷流试验研究,是我国唯一的女喷流专家。总装备部四川涪江空气动力研究中心研究员。先后参加风洞试验近3000次,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和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神舟”飞船和14种重大武器型号研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某型战机研制中,首次建成并使用了高压气源及自动控制喷流调节系统,创造性地解决了横向试验技术问题。参加过“歼七”、“歼八”、“飞豹”等新型歼击机和神舟号宇宙飞船等一系列重大国防科研相关的工作,荣获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1项、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荣立三等功多次,1997
年被评为国防科工委“巾帼建功先进个人”,1999
年被授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和“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被评为第五届中国十大女杰。2002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丈夫董臻东2000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
曾小东少将照片暂缺
曾小东少将(1948--&&&&
) 湖南省资兴县人。总政治部联络部副部长。2002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曾小东是原安徽省委书记、山东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二书记,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曾希圣之女。
&&&&&&&&&&&&&&&&&&&&&&
贾丹兵少将(1955.10-&&&&
)河北省深县人,生于辽宁沈阳。196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7月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药学系。历任沈阳军区211医院护士、药师、主管药师、副主任、副主任药师、主任药师。1997年1月任沈阳军区联勤部联勤部第40分部副部长兼解放军第211医院院长。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教授,专业技术四级。2002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荣立一等功2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3次。是中共十四大代表,第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佳女官兵,全国
“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贾丹兵是出身于东北抗联的王明贵少将的儿媳。
&&&&&&&&&&&&&&&&
&霍玲海军少将(1947.03-&&&&&&&&原陕西省委第一书记霍士廉之女)山西省忻州市人,生于杭州。1965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毕业后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专业。大学毕业后,历任海军东海舰队舟山基地某部班长。1974年任海军某部装备技术系统军代表。1979年9月调海军驻北京某部军代室工作。1984年调海军某部机关工作。1989年任海军驻葫芦岛(92493部队)试验基地总工程师。1992年任海军装备技术部兵器部副部长,1997年升任海军装备技术部兵器部部长。2000任海军驻葫芦岛试验基地总工程师、副司令员。2002年7月晋升为海军少将军衔。
&&&&&&&&&&&&&&&&&&&&&
&岳喜翠空军少将(--&&&&&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岳庄东村人。第一位飞行员出身的女将军。
1965年,高中毕业考入空军第二预备军校、第一航空学校学习,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毕业任飞行员,1971年任机长。后任飞行副中队长,中队长和大队长。1991年任空军航空兵13师政治部副主任,1994年8
月任飞行副师长,广州军区空军参谋长助理、副参谋长。2003年7月晋升为空军少将军衔。岳喜翠她翱翔蓝天36年,先后荣立一、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5次,曾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军优秀基层干部",并荣获"空军功勋飞行员"金质荣誉奖章,1995年又荣登"中国十大女杰"榜首。岳喜翠是中共第十四、十五、十六大代表,十五、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谈起几十年来与风云为伍的感受,岳喜翠一往情深:"如果人生能有再次选择的机会,我依然选择飞行。
&&&&&&&&&&&&&&&&
&韩雅玲少将(1953.06--&&&&&&
)山东省长山县人,生于辽宁沈阳。196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1992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1994年7月第2军医大学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1994年任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1996年晋升为主任医师,专业技术4级。1997年任沈阳军区总医院副院长兼心血管内科主任,1997年第4军医大学兼职教授,大连医科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8年-1999年赴新加坡国家心脏中心研修冠心病介入诊治技术,全军心血管内科研究所所长,
2003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荣立三等功共5次,2000年11月荣立一等功。是中共16大代表,全军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辽宁省心血管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药品评审专家。全国三八红旗手。
&&&&&&&&&&&&&&&&&&&&&
陈晓红少将,原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1951年7月出生,北京市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1969年在部队医院工作(1976年在第二军医大学卫勤管理系学习)。1982年任解放军第304医院妇产科医师。1985年任解放军第304医院医务部助理员、副主任、主任。1998年任解放军第304医院副院长(全国自学考试合格)。2000年秋任解放军第304医院院长(在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国际部研读EMBA,在北京大学研读心理学)。2003年至2009年任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2004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
刘晓莲空军少将(1949—&&&&&&&&&&&&)曾用名刘晓连。河北省蠡县人,生于辽宁大连。1965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5年—1966年在空军第二航空预备学校学习。1966年—1967年任空军第一航空学校飞行专业学员。1967年—1969年任空军第13师飞行员。
1969年—1983年任空军第13师38团司令部参谋。1983年—1987年任空军航空兵第13师38团副参谋长、副团长。1987年—1996年任空军航空兵第13师政治部副主任、副政治委员。1996年—1999年任空军武汉基地副政治委员。1999年任空军指挥学院政治部副主任,2002年任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2003年当选为全国妇联副主席。2004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空军特级飞行员、功勋飞行员,全国三八红旗手。
&&&&&&&&&&&&&&&&&&&&&
刘小飞少将照片暂缺
刘小飞少将(1948.05--&&&&&
)湖北省汉川县人。197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总参谋部测绘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现任总参测绘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1954年至1956年在北京师大二附中学习。1969年至1970年在总参"五七"劳动干校劳动。1970年至1972年在解放军测绘学院服兵役。1972年至1975年在武汉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学习,1972年12月加人中国共产党。1975年至1978年在解放军测绘学院训练部基础课教研室从事英语教学工作。1977年任英语助教。1978年至1988年在解放军后勤学院外国军事学术研究部从事外国军事研究。1982年任助理研究员,1983年至1984年在南京大学外语系英语教师进修班进修英语。1988年至1991年在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外语教研室从事英语教学工作。1991年在总参测绘信息中心从事军事地理学研究。1996年12月任高级工程师。刘小飞是开国少将刘清明之女。
&十七、2005年晋升2人
刘敏少将,1958年生于安徽省合肥,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国家一级演员,现任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主任、教授,全军“三八红旗手”,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六次。获得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全国城镇妇女“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任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委员,全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军艺术系列高级专业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理事,中华全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理事,北京舞蹈学院、北京国际艺术学校、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安徽省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1994年至1998年随丈夫去美国。此期间正当刘敏在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事业最辉煌的时候,丈夫被派往美国大使馆担任公使衔文化参赞,刘敏必须作出一个决定———是留在国内继续自己明星般的舞蹈生涯,还是离开舞台去一个陌生的国度?经过长时间的思索,刘敏决定去美国。“刚开始的语言落差可能是我一生最大的一个落差!”没法和人交流,刘敏就无法发挥出自己与人沟通的特长。痛苦之余,刘敏一切从零开始,刘敏开始到处看演出。百老汇的演出她场场必看,在美国期间,刘敏在美国各城市的大学、中学进行授课和学术交流,并在“世界国际武术锦标赛”、“联合国代表团”等地进行演出。中国驻美大使馆举办了三场“刘敏舞蹈晚会”,由大使邀请美国主流人士参加,受到高度的评价。
  1999年9月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主任,主抓第六届“桃李杯”比赛工作,担任总策划和艺术总指导。率选手夺得七枚金奖、三枚银奖、八枚铜奖,实现了军艺15年来未获金奖的突破。
2000年9月作为“中国红星舞蹈团”创始人,担任总导演精心策划出一台创新意识强、民族气浓郁、技术技巧卓越、文化艺术品位高的舞蹈晚会。作为该团团长率团出访瑞士、罗马尼亚、希腊、西班牙、马其他、安道尔等欧洲六国,获得巨大成功。2005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
路姣则少将照片暂缺
路姣则少将(1952.——&&&&&&&
),山西省长沿市壶关县晋庄村人。总参谋部情报部副军职干部2005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
&&&&&&&&&&&&&&
&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招娣少将&&&&&&
&陈招娣少将(1955—&&&&&&
)浙江省抗州市人。全军体育界第一位女将军。北京体育大学毕业。1972年先后入杭州市业余体校和北京体院青训队进行排球训练。1974年入选八一排球队,1976年被选入国家排球集训队,著名二传手。1980年获运动健将称号。1981年、1983年荣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83年任八一女排副政治委员,1986年任国家青年女排主教练,后任中国女排教练。1993年后任总政治部文化体育局局长,总政治部直属工作部副政治委员。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2006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是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排球协会副主席。
&&&&&&&&&&&&&&&&&
马忘兰少将(1949——&&&&&&&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人。196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总医院临床部副主任、主任,护理部主任。2005年1月-2008年3月任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2006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
毕小平少将,1951年9月出生,河北省献县人。工学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197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内燃机专业,1982年、1990年分别获得工学硕士、工学博士学位。从事坦克发动机专业教学,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荣获军队院校育才奖,两次荣立三等功。1991年特招入伍,在装甲兵工程学院当教员,为动力工程教研室教授,国家核心期刊《兵工学报》编委。第11届全国政协委员。2007年7月晋升为专业技少将军衔。
范利少将(1953——&&&&&&&&&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硕士研究生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少将。2008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
郭渝成少将,满族,1952年生,贵州贵阳人,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少将军衔,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68年因为打篮球被部队特招入伍,后来到卫校学习;1975年到第三军医大读书,然后做了医生;1992年任贵州省军区44医院副院长,2000年后历任成都军区总医院副院长,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主任、304医院院长,2007年任解放军总医院医务部主任,2009年任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2008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多次获得过部队和地方各级科研成果奖,出版专著、发表学术论文;多次担任省、军区党代会、人代会代表以及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代表;两次荣立三等功,数次被评为全国和军区的“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优秀科技干部”。党的十六大代表。
周伟少将,历任公安部边防局政治部副主任(正师职)、人事训练局现役干部处处长(正师职)、人事训练局副局级调研员(副军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副军职,2009年1月,2010年1月免去兼政治部主任一职)。日晋升武警少将警衔。&
&&&&&&&&&&&
&&&&&&&李静少将,(1954——&&&&&&&&
)山东省乳山人,教授,主任医师。1983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医疗系,历任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医教部副主任、主任、副院长,1998年7月任第二军医大学训练部副部长,2002年3月起任长海医院院长。2009年7月晋升专业技术少将军衔。
&&&&&&&&&&&&&&&&&&&&
&&&&&&&&&&&&&&&&&&&&
&郭明华少将大校军衔时的照片&&&&&&&
郭明华少将(1955.01--&&&&&&&&&&&)云南昆明人,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副院长、院长,2004年5月任第四军医大学副校长,2009年12月任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
2010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郭明华在抗击非典型肺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她勇挑重担,临危不惧,恪尽职守,政绩突出。郭明华在全军抗击非典英模报告团作报告。
多年来,郭明华同志严于律己,秉公办事,以身作则,深得大家的赞誉和信赖。在抗击非典型肺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她勇挑重担,临危不惧,恪尽职守。作为医院感染控制督导组组长,她坚持每天带领督导组深入临床一线检查指导“非典”的预防工作,使医院在非典特殊时期无一例院内感染发生,并主编了《非典型肺炎医院感染控制指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培训教材》。她杰出的表现,得到了第四军医大学首长的高度赞扬。作为主管医疗的副院长,郭明华同志十分注重医院改革与科技创新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以第一负责人的身份承担了总参军训部“医院教学管理研究”、全军“九五”医学科研管理软科学研究课题、“军队医院科技工作的性质任务发展战略评估研究”、全军医学科研“十五”计划等多项课题。发表医院管理论文30余篇。&
&&&&&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郭明华少将在广西巡诊时接受广西新闻网记者采访
因成绩突出,曾多次被校、院嘉奖,1990年提前晋升行政级别,1991年荣获三等功1次,获第四军医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并荣获中国女医师协会2003年度巾帼建功模范院长称号。工作中,她以极强的开拓创新精神和扎实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医院的医教研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她的带领和帮助下,医院的医疗数质量指标持续攀升,创历史新高;6个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医院的全军医学专科研究所、“重中之重”建设学科总数位居各军医大学附属医院首位;医院发表科技论文的数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医疗机构第一位。医院先后获得“全国百佳医院”、全军为军服务先进医院、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全国“拥政爱民模范单位”、陕西省十佳医院、陕西省卫生系统文明窗口示范单位等殊荣。
&&&&&&&&&&&&&&&&&&&&&&&&&&&&&&&&&&&&&
郝叶力少将照片暂缺
郝叶力少将,曾在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工作,后任总参四部第54研究所所长,2009年3月任总参谋部第四部副部长。大校军衔。曾获2006年全国“三八”红旗手。2010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
李岩岩少将,总装备部副参谋长,总政治部秘书长。晋升少将军衔。
&&&&&&&&&&&&&&&&
杜兰萍少将,女,1959年10月生,天津人。198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热物理专业。
历任北京市公安消防总队副总队长、公安部消防局副总工程师。2009年1月任公安部消防局总工程师。2010年7月被授予武警少将警衔。
&&&&&&&&&&&&&&&&&&
白茹青武警少将照片暂缺&&&&
白茹青武警少将,历任武警部队审计局局长、武警指挥学院副院长,2010年7月晋升为武警少将军衔。
&&&&&&&&&&&&&&&&&&&&&&&
&&杨蓉娅少将,1957年12月出生山西兴县,毕业于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博士学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北京军区总医院副院长、兼全军皮肤病诊治中心主任,北京军区皮肤美容专科中心主任、主任医师。
1992年,杨蓉娅赴美国纽约大学医学中心学习皮肤病理及皮肤外科专业2年。她现在还兼任是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山西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
&&&&&&&&&&&&&&&&&&&&&&&&&&&
生活中的杨蓉娅
从医30年,从事皮肤病专业临床医、教、研工作23年。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参编专业医学书籍7部,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军队课题基金资助课题多项,获得军队科技及医疗成果奖共11项,其中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曾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个人荣立一、二、三等功各1次,所带领的科室荣立集体三等功2次,2006年获得解放军四总部授予的全军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多次受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亲切接见。第八、第九、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10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
杨杨少将,历任总后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后勤指挥学院政治部主任,2010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发表评论:
馆藏&3348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哈尔滨医科大学地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