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是如何对待王阳明心学研究的心学的?

王阳明心学的理论缺失及其对中晚明儒学发展的影响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王阳明心学的理论缺失及其对中晚明儒学发展的影响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认知世界,从华东开始...
八股文入选杭州高中教材 心学大师王阳明名作入选
本文标题:八股文入选杭州高中教材 心学大师王阳明名作入选
&&&&八股文入选杭州高中教材 心学大师王阳明名作入选八股文入选杭州高中教材 心学大师王阳明名作入选
&&&&推荐王鏊和王阳明两篇八股文的高利认为八股文的价值不可否定:&明清两个朝代600年的八股文,是有合理成分的。知识只是载体,希望学生能够开阔视野,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学。& 八股文入选杭州高中教材 心学大师王阳明名作入选
&&&&对于八股文,历史上有不同的评价:
&&&&正面 更多精彩登陆华东在线
&&&&让科举能够发挥朝廷选任人才的功用八股文入选杭州高中教材 心学大师王阳明名作入选
&&&&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开启中国科举取士制度之先河,通过科举考试,按成绩来选取任用人才。科举考试由唐、宋时期的重视个人才气的诗赋、策论转而为明代的以《五经大全》的儒学经义为主,乃是科举制度为追求公平原则的落实。但是由于考试范围的限定化以及题目的不断重复,再加上参与科举考试的考生大幅的增加,因而造成了士子素质参差不齐以及&废书不观&等坏现象。为了解决这一经由科举市场决定政府人才来源所必须承受的&劣币驱逐良币&的风险,于是在科举题目上出现了截题、搭题以及在文章写作上出现了综合了诗赋、策论的八股文等应变措施,这也就是说士子对于题目必须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在八股文章的写作能力上也必须具备一定的水平,才能进一步的获取考官的青睐。八股文入选杭州高中教材 心学大师王阳明名作入选
&&&&是诸儒在经学义理诠释方面沉淀升华所得的规范准则 更多精彩登陆华东在线
&&&&明初大儒唯程朱之式是依,是一种普遍现象,故其于诸子学之观点亦因仍于程、朱,宋濂、解缙以及薛瑄等皆是如此。在明成祖永乐年期修撰的《五经大全》,如以科举制度的发展来看,顾炎武曾质疑&仅取已成之书,抄誊一过,上欺朝廷,下诳士子&、&&故使治经者以宋儒朱考亭先生之说为宗。上之所取,士之所以取于上;师之所教,弟子之所以传于师,其说皆必出于是。上之所以取而不出于是,由变礼易乐,叛于时王之法也,无所逃当世之责;师弟子所习而不出于是,其罪若伪符节尺量之罪也,徇于路者得而讥之。&,可说是经过宋、元以来,诸儒在经学义理诠释方面的沈淀以及升华所得出的一个共同的规范准则。况且,文章的好坏较难有统一准则,八股文有固定格式,相对来说评判较为公正客观,争议度相对减少。八股文入选杭州高中教材 心学大师王阳明名作入选
&&&&引发研究古籍文理的风气
&&&&在八股文对于外在形式上的&学古&以及风尚的追求之下,士人逐渐重视秦汉典籍于时文方面的运用,因此此时编纂的诸子学书籍也以尽量能符合士子的需求为首要,因而产生了对于古籍进行文章行文脉络的文理、文气以及文法、文句的评点书籍,如沈津《百家类纂》、陆可教、李廷机《诸子玄言评苑》、陈深《诸子品节》、焦竑、翁正春、朱之蕃《新锲翰林三状元会选二十九子品汇释评》、焦竑、翁正春《新锲二太史汇选注释九子全书正集》、归有光、文震孟《诸子汇函》、陈仁锡《诸子奇赏》、郭伟《新锲分类评注文武合编百子金丹》、谭元春《庄子南华真经评》、孙、钟之衣《六子全书》、钟惺《老子文归》、陈继儒《老子隽》等书籍的产生皆是为应科举需求而为之评点。八股文入选杭州高中教材 心学大师王阳明名作入选
&&&&负面 华东在线网站 综合报道
&&&&对学术的影响 标题:八股文入选杭州高中教材 心学大师王阳明名作入选
&&&&八股文题目,内容,格式都限制太严。考生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因此扼杀了作者的创意。结果造成八股文内容空洞,专讲形式,成了文字游戏。读书人为了考取功名专研析八股文,但八股文的限制太严,而且题目限于经书,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程朱义理之学在科举制度的引导下逐渐僵化。顾炎武言:&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标题]八股文入选杭州高中教材 心学大师王阳明名作入选
&&&&对政治的影响华东在线网站综合报道
&&&&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竭尽一生精力钻研八股文的写法,对政治,社会实际情况缺乏了解。而有些读书人亦对人情世事缺乏了解,一旦为官,缺乏足够的知识来应付民间大小事情,只好委任幕僚师爷及下级官吏决策事宜,使得吏治日渐败坏,政治难上轨道。八股文入选杭州高中教材 心学大师王阳明名作入选
&&&&(来源:凤凰网-前瞻网)华东在线综合报道共2页&&&2&&下一页 标题:八股文入选杭州高中教材 心学大师王阳明名作入选 [八股文入选杭州高中教材 心学大师王阳明名作入选]
编辑:张剑文
①凡注明"来源:XXX(非华东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②本站所载之信息仅为网民提供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本站信息接受广大网民的监督、投诉、批评。
③本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创、不存储视频,所有视频均分享自其他视频分享网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处理。联系电话(2。
··········
· · · · · · · · · ·王阳明心学对当今教育改革的启示
&&&&来源:&&&&
&&&&&&字号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原标题:王阳明心学对当今教育改革的启示
  ---访上海鸿风领导力学院董事长,姜洋教授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意见》要求: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坚持正确育人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次改革的重点是更好地规范评价的内容、程序,确保内容客观真实、程序公开公正。一是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内容。二是严格程序,强化监督,确保公开透明,保证内容真实准确。
  会议指出,要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要改革招生录取机制,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完善高校招生选拔机制,改进录取方式,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
  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高考制度没有大的改变。而高考是指挥棒,它指挥着整个中国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向和教育方法。
  针对此次高考改革对中国教育的影响,近期我们采访了国内知名的教育专家姜洋先生。他是近些年在国内教育培训领域影响力颇大的学者,吉林大学兼职教授,贵阳学院心学应用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上海鸿风领导力学院董事长。他还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校友会常务副秘书长。
  1. 姜老师,据我所知您一直做企业培训,怎么会进入教育领域了呢?
  确实,我从2004年开始做了10年的企业培训,每年学员达几万人。正因为有10年的培训经历和经验才让我懂得了教育的目的、教育方法、教育原理,才让我知道了具备什么样素质的人才才能在市场上赢得竞争、创造价值,才让我理解了为何中国人很难获得诺贝尔奖,才让我理解了中国教育的弊端和出路。所以,10年的培训经历让我比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更深地了解教育。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鸿风一推出针对9-20岁的孩子的课程《赢在青春》特训营一经推出就因教育效果显著而深受市场欢迎。
  2. 那您对此次高考改革怎么评价?
  教育关乎着一个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甚至是国家的生死存亡。这个世界永远弱肉强食,没有竞争力的国家的国民是不会有国际地位的,甚至是没有安全感的。而一国的硬实力源于它的软实力,软实力的核心是文化。国民文化的形成必须靠教育。
  一国的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决定着它的国际地位和国民幸福。
  高考是指挥棒,它指挥着整个中国的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方向和教育方法。
  高考内容不彻底改革、录取标准不彻底改革,中国的教育必定改革不了。此次高考改革的实施意见仅仅是开始,但已经预示着一个新纪元的开始。希望以此为起点不断地深入改革下去,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彻底改变只关注冷冰冰的分数,而忽略活生生的人的教育局面。
  3. 您认为目前的教育存在什么问题?
  2005年钱学森问温总理,为何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老感概地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的感慨就是对中国教育的反思和控诉,也是中国教育存在大问题的必然后果。
  我认为,目前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有3个。
  第一个大问题就是现在的学校不是教育,而是教学;不是培育,而是培训。目前在高考指挥棒下,学校教学的核心就是培训学生的思维模式,智力开发。而基本忽略了学生的心智模式的培育、性格的修炼、信仰的塑造。这种忽略是一种致命的教育缺陷。
  我10多年的管理实践发现:知识本身没有创造性,而人的意志才有创造性。实践反复证明:那些考试分数高的学生在职场上业绩不一定很好。知识的分数是客观能力,人的意志是主观能力。真正决定一个人能否成为杰出人才不是客观能力,而是主观能力。而现在学校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研究教学提高学生的“数理化”成绩,也就是改善思维模式,进行智力开发,提高学生的客观能力。
  学校军训中暴露出的问题(如晕倒、逃课、自杀等),学校运动会中暴露出的问题(如万米项目取消或人少等)都是目前学生主观能力薄弱的现象。目前的学校管理者对此基本束手无策,甚至放之任之。
  你激励什么你就将得到什么。当我们用高考的录取率和单科考试分数的排名考核激励老师时,学校和老师必定不关心学生性格和信仰的培育。
  第二个大问题就是目前的师资队伍缺乏合格的老师,对孩子进行主观能力培养。在旧的高考制度指导下,目前的老师队伍的能力也出现了畸形的发展,基本上都在客观能力的培训上。而我从事教育培训10多年了,感悟到:培养学生主观能力的能力是一种更高级的能力,对老师的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取得的难度更大。
  另外,培育学生主观能力需要一套完全不同的教育模式、教育方式、教育方法、训练项目等,对家长和学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高的教学理念,更高的心理承受度和接受度。
  第三个问题就是目前的教学内容没有系统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国学博大精深,里面有我们中华民族的信仰,有我们需要的智慧,有我们需要的能量。目前的教学大纲严重缺乏甚至忽略了对国学的传承与传播。以儒释道为核心的国学必须是每个学子的必修课。
  这方面的合格老师又是极其匮乏的,因而才出现对儒家学说的误解和以讹传讹。
  目前中国教育要改革的问题很多,上述三个问题的重要性更大。
  4. 您认为应该培养孩子什么样的综合素质?
  学生需要培养什么样的素质,按照内圣外王的原理,可以采用倒推法获得。社会和市场是检验教育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场所。一个国家的国防实力、企业实力、思想家实力、社会管理实力是对教育的直接检验。
  这四大实力需要学校必须培育出:学习力、创造力、领导力、沟通能力。这4种力是“外王”,都是以主观能力为核心的教育。这4种力的获得必须以“内圣”为基础。“内圣”的7大素质包括:自信、爱、感恩、责任、梦想、意志、礼。这7种素质的培育加上丰富的知识,再配套相应的训练方法,就可以教育出4种力:学习力、创造力、领导力、沟通能力。
  “内圣外王”的学生综合素质的结构是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核心,也应该是今后高考的内容和录取的标准。
  否则,中国还将持续产生考试高手、创造力的矮子。这也是为何目前的中国科学家很难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
  5. 您认为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母应该发挥什么作用?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是孩子教育的核心部分。家庭教育不到位、不合格必定影响学校教育。
  家长是一项职业,而很多父母不合格。如何成为合格的父母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在此我就不深入探讨,根据我多年的教育培训的经验感悟,先和父母们分享一些理念。
  2 父母无意识的善与恶就是孩子的命。
  2 孩子都不是裸机出厂,父母都给他预装了操作系统:卓越的、优秀的、普通的、难开悟的操作系统。这就是为什么俗语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2 很多父母只会给孩子小爱,而小爱一不留神就会沦落为溺爱。溺爱=虐待,未来的市场虐待他,未来的老板虐待他。
  2 5种大爱(爱,感恩,责任,梦想,意志)小的时候不给,长大了很难给,或者再也给不了了。
  2 你不要太在意孩子是否听你的话,而要一定在意孩子在默默地观察你。
  2 孩子的信仰不可言传,只可身教。
  2 一个好爸爸好于100个好校长。有一个重要原因,目前的学校教育很难给孩子力量,这个“科目”的训练必须由爸爸承担。否则,缺乏力量的孩子今后会一事无成。
  2 3流的爸爸才能带出一流的孩子。“3流”是指爸爸敢让孩子在活动中,流汗、流泪、流血。
  关于如何成为一个好父母,我把众多理论和实践的内容总结成一堂课程:《父母归》孩子命,帮助了很多家庭。
  6. 您认为王阳明心学对教育有何启示?
  王阳明心学是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今天就不展开了。它的核心观点有“心外无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这三个核心观点其实就是教育原理,它从哲学的高度解释了对每个人而言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有用。进不了你心的知识都不真正地属于你,你都不会做到“知行合一”。这些知识只是以信息的状态而储存在你的大脑里而已。这也就是为什么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为什么存在“书呆子”的人。
  教育的目的就是必须让学生既知道还要做到,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力。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答案:致良知。
  王阳明在晚年最热衷于讲解“致良知”。良知是一条分界线,在分界线以上我们会感觉愧疚不安,在分界线以下我们会感觉心安理得。良知也是一种无意识,必须觉醒它。如何升级自己的良知线?如何觉醒无意识?
  答案就是“致”!
  致就是触动,触动你的心。
  所以,我建议全国的教育工作者、管理者要系统地认真地学习王阳明心学的核心理论,并系统地推行王阳明心学的应用,用王阳明心学振兴中国教育,振兴中华民族。
(责编:吴志清、翁迪凯)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原创推荐|风情小镇
图说浙江|人民电视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顾炎武是怎么对待王阳明的心学?_百度知道
顾炎武是怎么对待王阳明的心学?
提问者采纳
阳明学说使晚明思想走向活跃和多元,但从另一方面说,也造成思想、道德和行为评判标准的混乱。以至于顾炎武认为,心学所造成的思想秩序混乱是明王朝覆亡的主要动因〔2〕。究其原由,一方面源于心学与朝廷主流思想的激烈冲突,另一方面则因为阳明后学(尤其泰州学畅长扳短殖的帮痊爆花派)逐渐取消了对达到“良知”境界之“致”的探讨,过度强调心灵的自觉,王学内部也呈现混乱的趋势。其实顾炎武不是真正反对阳明心学,只是对阳明后学的一些做法或观点提出批评,顾炎武贬斥心学为禅学,认为“(陆)象山自立一说,以排千五百年之学者,而其所谓‘收拾精神,扫去阶级’,亦无非禅之宗旨矣,后之说者递相演述,大抵不出乎此”。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王阳明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心学,是缺乏一些思想的制度。加强这些吧。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编者按】作者在这里讲的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哲学领域。说起古老,有人即有心,有心当有“心学”,并且自古以来,中外哲学家研究“心”者,不乏其人。甚至可以说,所有的哲学理论都与“心”息息相关。说其崭新,正式明确提出“心学”的概念的至今还是不多见的,并且很多常人对这个概念还很陌生,很模糊。文章引经据典,讲了什么是心学,心学对我们的作用,以及心学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推荐阅读。编辑:邵魁先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
*先登录才能评论
  一个很深奥的领域。
  从古典中提炼精华,炖成心灵鸡汤,就看读者有没有胃口了。这篇文字引经据典,谈古论今,解说详尽,让读者在了解王阳明心学的同时检视自身,非常好!正文学,先正人,从&心&出发。
在文字世界里,在自由与孤独之间,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国王。
  这才叫文章,一个好字!没有博学是成不了笔尖下的行字的。欣赏佳作!问候作者!
我以我笔写我心,轻描淡泻酬知音。
  这文让我想起了一个三十多年前的故事,那时我还是个大学生。  
我不是学哲学的,但也是文科生,哲学也是我们的主课之一。那时非哲学类大学生的哲学课只讲马克思主义哲学,老师也会讲点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主义和他们有关系)。王阳明没讲过。所以,大学毕业了我也不知道王阳明是谁,很惭愧。  
毕业前后,中国哲学界出了件事。那是在桂林召开的一次全国哲学研讨会上,复旦大学八位研究生联名在会上宣读了一篇论文,论文的论题是&&世界不可知。这当然是篇学术论文,是可以讨论甚至争论的。可是,三个博士五个硕士联名写出的论文估计不太容易辩倒。于是,这事后来就成了个政治事件。三个博士五个硕士全被开除学籍,他们的导师也被剥夺资格。理由很简单,马克思说世界是可知的,你们却说不可知,大逆不道。  
后来我知道了王阳明,知道了王阳明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代表人物之一。也知道到中国哲学也是丰富多采的。  
如今,我们可以公开讨论一些和马克思主义不一样的思想。还是应该感谢时代进步的。  
当然,我上大学时学的马克思主义越来越被证明是扭曲了的。我们也可以在这里讨论讨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想起来了,咱巢里有哲学业内人士&&刘福田先生。作者不妨请刘先生来评此文,应该可观。  
改上帖一个字:&也知道了中国哲学也是丰富多采的。&
共 5 条 1 页
手机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自定义打赏:V币
打赏记录 共0.00V币
暂时还没有打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阳明的心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