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燃烧是否可以产生氧气变为液态氧

当前位置:
>>>只有氧气才能支持燃烧吗?某学习小组对这个问题进行如下探究。【信..
只有氧气才能支持燃烧吗?某学习小组对这个问题进行如下探究。【信息给予】钠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能与空气中的氧气与水蒸气反应。【提出问题1】除氧气外,是否还有其他物质也能支持燃烧。【进行实验一】如图,向盛有金属钠(Na)的硬质玻璃管中通入纯净、干燥的CO2,当观察到澄清石灰水中刚好出现浑浊时,点燃酒精灯,同时继续缓缓通入CO2,钠剧烈燃烧,产生白烟,燃烧结束后玻璃管中有黑色颗粒和白色固体生成。【得出结论】二氧化碳&&&&&①&(“能”或“不能”)支持某些物质燃烧。【反思评价】点燃酒精灯前,要先向玻璃管中通会二氧化碳,其目的是____②_____。【提出问题2】黑色颗粒和白色固体是什么?【猜想与假设】黑色颗粒可能是&&&&&&&&&&&③(用化学式填写)。【进行实验二】现象:黑色颗粒逐渐减少,澄清石灰水_________④__________。【得出结论】实验二证明:黑色颗粒的猜想是正确的。某同学对白色固体的成分做出猜想:(Ⅰ)碳酸钠(Ⅱ)氢氧化钠。你认为猜想&&&&&⑤ (填序号)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⑥&&&&&&&&&&&&&&。
题型:实验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得出结论】能【反思评价】将玻璃管内原有的空气赶走,以防钠与氧气或水蒸气反应干扰对实验结论的判断。【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二】变浑浊【猜想与假设】(Ⅰ)&&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所以不可能生成氢氧化钠试题分析:【得出结论】由题目提供的现象知,钠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故二氧化碳能支持某些物质燃烧。【猜想与假设】根据信息,玻璃管中的反应物是钠与二氧化碳,依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的原理,可知黑色颗粒很可能是碳,其余常见的黑色物质如氧化铜、四氧化三铁等在此处都不可能。【进行实验二】根据上述猜测,黑色物质为碳,在通进氧气并加热的情况下,它会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从而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猜想与假设】同样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的原理,由于反应物为钠与二氧化碳,并没有氢元素,所以生成物中也不可能出同氢元素,即生成物不可能是氢氧化钠。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只有氧气才能支持燃烧吗?某学习小组对这个问题进行如下探究。【信..”主要考查你对&&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思路,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化学实验数据的分析,家庭小实验、趣味实验&&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思路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化学实验数据的分析家庭小实验、趣味实验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 1.知识要点详解在初中化学中,主要应掌握O2、H2、CO2的实验室制法。可以从制备所需仪器、药品、反应原理、收集方法、实验装置、验满、验纯及操作要点等方面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能够总结和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即:研究反应原理一根据所选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适当的仪器组成相应的实验装置一根据实验装置的特点,设计合理的实验操作步骤,预测可能的注意事项一根据所制取气体的性质,选择相应的收集、检验、验满及验纯的方法。&&&&& 实验室制取气体及验证其性质的实验,属于基本操作的简单综合实验。通过对比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总结气体的个性及几种气体的共性,提高记忆效果。&&&&&&&2.设计装置的依据制取气体的装置分两部分:气体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 发生装置的选取根据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状态而设计,收集装置是根据气体的性质(主要是物理性质)而确定的。&&&&& 确定收集装置的原则——气体的收集方法是由该气体的性质,如密度、在水中的溶解性、是否与空气或水反应、是否有毒等决定的。 气体发生装置:①“固+固”的反应,简称“固体加热型”,装置如图A所示,如用KMnO4或KClO3和MnO2制O2。 ②“固+液”的反应,简称“固液常温型”,装置如图B、C、D、E。如用H2O2和MnO2制O2、用锌粒与稀H2SO4制H2或用CaCO3与稀盐酸制CO2。同B装置相比,D装置具有便于添加液体药品,制取的气体量较多的优点;C装置不仅添加液体药品方便,而且可通过导管上的开关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E装置可通过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加入药品的量和速度。 ③“固+液”的反应的发生装置的其他改进:为了节约药品,方便操作,可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这些装置都可自动控制。当打开弹簧夹时,溶液进入反应器内开始反应;当关闭弹簧夹时,气路不通,反应产生的气体将溶液压出反应器外,液体与同体分离,反应停止。气体收集装置:
药品的选取和实验方案的设计: (1)可行性:所选取的药品能制得要制取的气体; (2)药品廉价易得; (3)适宜的条件:要求反应条件易达到,便于控制;(4)反应速率适中:反应速率不能太快或太慢,以便于收集或进行实验;(5)气体尽量纯净;(6)注意安全性:操作简便易行,注意防止污染。例如:①实验室制取H2时选用锌粒,而不用镁条、铁片,原因是镁价格贵且反应速率太快而铁反应速率又太慢;酸选用稀硫酸,而不宜用稀盐酸、浓硫酸,因为用稀盐酸制得的H2,因混有HCl而不纯,而锌与浓硫酸反应不生成H2.②制CO2时可选用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而不选用Na2CO3浓盐酸、稀硫酸,原因是Na2CO3,反应速率太快,浓盐酸易挥发出HCl气体,稀硫酸反应不能进行到底,也不能煅烧石灰石,因为条件不易达到,不呵操作;④用KClO3、过氧化氢制O2时,要加少量的MnO2,作催化剂,以加快反应的速率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操作程序:实验室制取气体存选择好药品、仪器后操作的一般程序:(1)组装仪器:一般按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 (2)检查装置气密;(3)装药品:若是固体跟液体反应,一般是是先装入固体再加入液体;(4)准备收集装置: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在制取气体之前将集气瓶盛满水;(5)制取气体; (6)收集气体并验满;(7)拆洗仪器。 注意:①给同体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②用加热KMnO4或KClO3(MnO2作催化剂)的方法制取O2,若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完毕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槽再移走酒精灯; ③固体跟液体反应制取气体时,要注意长颈漏斗末端要插入液面以下进行液封,以防漏气。 装置的选取与连接: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往往与气体的净化、气体的干燥综合在一起。气体综合实验的装置选择及连接顺序为:气体净化的几种方法: (1)吸收法:用吸收剂将杂质气体吸收除去。如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可先用浓NaOH溶液吸收CO2,再用浓硫酸等干燥剂除去水蒸气。常用吸收剂如下表:
(2)转化法:通过化学反血,将杂质气体转化为所要得到的气体:如除去CO2中的CO,可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CuO+COCu+CO2气体的干燥:气体的干燥是通过干燥剂来实现的,选择干燥剂要根据气体的性质。一般原则是:酸性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碱性气体,碱性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酸性气体,干燥装置由干燥剂的状念决定.(1)常见的干燥剂
(2)干燥装置的选择&①除杂试剂为液体时,常选用洗气瓶,气体一般是 “长进短出”,如下图A。 ②除杂试剂为同体时,常选用干燥管(球形或u 形),气体一般是“大进小出”,如下图B、C。 ③需要通过加热与固体试剂发生化学反应除去的气体,常采用硬质玻璃管和酒精灯,如下图D。装置连接顺序的确定规律: (1)除杂和干燥的先后顺序 ①若用洗气装置除杂,一般除杂在前,干燥在后。原因:从溶液中出来的气体通常混有水蒸气,干燥在后可将水蒸气完全除去。如除去CO中混有的CO2和水蒸气,应将气体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H2SO4。 ②若用加热装置除杂,一般是干燥在前,除杂在后。如除去CO2中混有的CO和水蒸气,应将气体先通过浓H2SO4,再通过灼热的CuO。 (2)除去多种杂质气体的顺序一般是先除去酸性较强的气体。如N2中混有 HCl、H2O(气)、O2时,应先除去HCl,再除去水,最后除去O2(用灼热的铜网)。 (3)检验多种气体的先后顺序(一般先验水蒸气):有多种气体需要检验时,应尽量避免前步检验对后步检验的干扰。如被检验的气体中含有CO2和水蒸气时,应先通过无水CuSO4。检验水蒸气,再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检验CO2.确定气体收集方法的技巧: (1)排水集气法适用于“不溶于水且小与水反应的气体”,如下图A。 (2)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且小与空气成分反应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的气体),如下图B。 (3)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且小与空气成分反应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的气体),如下图C。&(4)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 ①气体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相近时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②当气体与空气中某一成分反应时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5)有毒气体收集方法的确定 ①有毒,但气体难溶于水时,一般采用排水法收集。如下图D②有毒,但气体叉易溶于水时,则采用带双孔胶塞(一长一短的导气管)的集气瓶利用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但必须接尾气处理装置,以免多余的有毒气体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如收集氨气可用图E。气体制取实验中关于仪器或装置选择题目的解题技巧: (1)需要研究气体实验室制法的化学反应原理; (2)需要研究制取这种气体所应采用的实验装置; (3)需要研究如何证明制得的气体就是要制取的气体。根据给出的仪器或装置进行选取时,应明确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主要是两套(同体加热型和固液常温型),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确定选用哪套发生装置;气体的收集装置主要就是三套(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依据气体的性质来确定选用什么样的收集装置。选择仪器时要注意先对实验原理进行判断,然后再根据原理确定装置所需要的仪器。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图:&探究二氧化碳的三个性质实验:1.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二氧化碳溶于水显酸性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二氧化碳性质探究实验:1.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1)装置:(2)现象: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结论: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溶于水显酸性(1)装置:(2)现象:1和4实验中的白花变红,2和3白花不变色(3)结论: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二氧化碳溶于水显酸性)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装置:(2)现象:塑料瓶变瘪(3)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实验过程中的各种测量数据及有关现象,应及时准确而清楚地记录下来。记录实验数据时,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要实事求是,切忌夹杂主观因素,决不能随意拼凑或伪造数据。常见的易混易错的数据:1. 托盘天平称量的质量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2. 量筒测量溶液的体积,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3. 温度计测量的温度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4. 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值只能精确到整数位。 “家庭小实验”是指利用家庭生活用品来进行化学实验,从而对化学进行学习和探讨的活动。它具有趣味性、探究性、规范性、普及性等特点。常见的家庭小实验:(1)
发现相似题
与“只有氧气才能支持燃烧吗?某学习小组对这个问题进行如下探究。【信..”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84633267151257091283048283465276828火药燃烧是否会产生氧气?_百度知道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任何什么,什么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可称为燃烧.
小宁哥哥1005
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任何( 发光 ),( 放热 )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可称为燃烧如:H2+Cl2=点燃=2HCl 2Ca+CO2=点燃=2CaO+C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燃烧是可燃物跟助燃物(氧化剂)发生的剧烈的一种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燃烧是指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反应)
氢气跟氯气
扫描下载二维码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宇宙中没有氧气,为什么太阳会燃烧出火焰?
查看: 940|
是很复杂的,也是很神秘的,在宇宙面前,我们总是显得非常渺小,人类在对宇宙感到敬畏的同时,也在尝试着去,科学家们不断的对宇宙进行研究,研究特殊的星球,研究特殊的物质,宇宙太庞大,似乎永远研究不尽,永远有着未知的领域等待探索,有许多现象,我们仍然解释不清楚,但也有很多问题,我们探索出了答案,不管怎样,我们应该随时带着一颗敬畏的心去探索浩瀚的宇宙,今天,我们就来探索宇宙中的太阳为何会燃烧出火焰吧!&按常理来推断,或者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物体的燃烧必定是要发生氧化反应的,物体有了着火源,有了着火条件,自然就发生燃烧,而没有氧气也就不能产生燃烧。大部分人也都知道,在做化学实验时,我们会用玻璃罩将燃烧的蜡烛罩住,隔绝空气,然后蜡烛就会熄灭,这也认证了没有氧气就没有燃烧这一说法。
这就得出问题了,宇宙中是没有氧气的,那么太阳是如何发出巨大的光芒,并且经久不衰的呢?可能我们从来没有去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伟大的科学家们已经研究出答案。其实呢,太阳并没有真正的燃烧,它只是发出了光热而已,就像灯泡一样,它并没有在燃烧,但也会发出光和热。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反应呢,是因为太阳的内部发生了氢-氦聚变反应,这个原理其实和氢弹爆炸是一样的原理,这个时候它需要上亿度的高温,因此太阳就会发出巨大的光和热。由此得知,太阳并不是在燃烧,所以跟宇宙中有没有氧气是没有关系的。 其实在浩瀚的宇宙中,大部分物体都会发生一些反应,这些都是很常见的现象。所以,太阳的光和热跟普通物体的燃烧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对于浩瀚的宇宙,我们还真不能用普通的思维去探索它呢!
因此,我们人类对宇宙就更加敬畏了,太阳给了人类光明和温暖,并且经历了悠久的年代,仍然在给予我们这些资源。我们在享用这些资源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保护资源呢,宇宙是伟大的也是脆弱的,如果我们一昧的破坏资源,那么有一天太阳的光和热也会慢慢消失,让我们保护宇宙中的资源吧,这同时也是在保护我们人类本身!
刚表态过的朋友 ()
上一篇:下一篇:
“暗网”“深网”如何进入暗网深网网络
在国内很火的:“深网”“暗网”是什么?
本文由UFO中文网发布:
从2009年开始,网上就流传一张疑是月球飞船的照
这是一本非常值得欣赏的作品,如果你是一个UFO爱好者,那你一定要下载这本《320万年前
&&& &&版权所有
Powered by能产生氧气的细胞器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液态氧与氧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