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浙江传媒学院是几本影视表演专业的吗? 如...

这里有表演系的吗_浙江传媒学院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8,976贴子:
这里有表演系的吗收藏
有没有学姐学长的,不出意外九月份去报道,求多多照顾,或者同届的,开学我请吃饭
票牛教你如何买到热门、便宜、真实的演出门票!
摄像的路过
好吧……表演系的录取线的确比较低……
但是我半路出家啊,两个月学了七次考了85,要了我半条命,我本来是学音乐专业的
反正求学姐学长照顾,各种求啊
我是表演的
跪求楼上大哥罩,大哥大几的?
问下...表演系是学演戏的?
是的,还有舞蹈吧
额,,,我也是今年考浙传的
。。压力好大
专业87,但是没有名次,急死我了,咋办??
弟弟,我是上届的,不是今年的。。。你没名次我就不知道了,本省不会出现这情况的
音乐“表演”路过~
音乐,表演路过。
你们在想什么呢,我说的是影视表演。。
好吧好吧,,那我问一下,浙传影视表演有机会拍戏不?
你的直系学长撸过丶骚年丶
学长学姐们,求号求罩啊!!
高端洋气…
没走专业的路过····················
好奇一年前的帖子怎么浮上来了
稀饭……………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做一名浙江传媒学院的学生是什么体验?
最直观的感受——再怎么土气的学生,从农村里出来的也好,城市里的也好,80%毕业了都变成传媒气息超级浓的帅哥美女。即使有人坚持说自己没有被改变,但是心理上对美的追求,也是和高中毕业进来的时候不一样的,重视仪表的程度比一般的文化类学校高。环境影响人很大。能坚持不被改变一分一毫的人,我至今没有见过。————————————————刚来的时候我是抗拒的,文化生对自身成绩的优越感作祟。毕业临走前,我学会了摄像摄影、剪辑、新闻采访、编辑出版、活动策划、舞台灯光也略懂一点、对各种晚会的流程也心里有数,重新认识了电影这个东西并深深地热爱它,英语过了六级,发现艺术史很有意思,遇到了很多很棒的社团朋友和基友们,接受同性恋的存在并热爱他们,唱歌唱得比高中的朋友好很多(要知道以前我是最怕在KTV唱歌的),见识到很多奇葩的老师们和同学们。传媒让我学到了很多,它让我变得更好,不是单指书本知识,而是动手实践和对传媒这个行业深刻的认识,我发现其实传媒是一个让人非常忙碌却开心的行业。—————————————————所以,毕业离开学校的那一天,我哭了。这里有我太多不舍得的人和回忆,彼此却从此散落天涯。
本人桐乡校区,管理学院。说点自己体会。尽量都以辩证的方式回答。1、对科研很用心,飞鹰计划、新苗计划等等,你说你不清楚?那只是你对这方面不上心(虽然我也不上心。。。)管理学院的三楼有很多仪器,听说还有测收视率的,本人一直对这个很感兴趣——虽然从未去过,某老师也曾经说过那里确实都要积灰了。=_=2、看重点名系统,强制性地要求老师使用。我觉得这是好事,学校还太年轻,需要立规矩。3、由于艺术生偏多,传媒气质十分显著。或许是此消彼长?文学气息薄弱。虽然桐乡校区有文学院但独木难支。因此,文化生也会注重印象,对于这个越来越看脸的现实世界,莫非也是一件好事?4、图书馆很棒,可是利用率可能较低。希望同学不要荒废了。5、寝室不错,4人一间,有独立的热水系统,不用像其他学校要去澡堂(不敢细想)。桐乡桌床分离,下沙上床下桌。个人很喜欢上床下桌啊摔。6、讲座比较聚焦于传媒类(?),本学期讲座听得少了,应该是这样,下沙不清楚,但是大咖都会去下沙校区,只有因为做高铁经过过桐乡没下过站的蒋昌建教授对这里感兴趣,作为比较知名的人士来做过一次讲座,贾平凹也来过(并非说其他教授学者不知名,只是荧屏和行业的关系)7、同学大都仪器崇拜。单反,滑轨,三脚架应有尽有。但质量大多数都不如一些非专业性的国内一流大学,不如中传个人感觉是毋庸置疑的。但同学们乐于拍摄的精神值得表扬。8、反正朋友圈各种刷屏,各种学校办的晚会,最近还有互联网大会,我们高大上的基调是奠定的,但感觉这所学校低调做事的人会越来越少,大家会爱上装逼(不喜勿喷)9、个人觉得食堂便宜,素菜一般在1~2元,素荤在2.5~3.5元,荤菜最贵5元。本人三菜,一般在8元左右一餐,已经算吃的多的了。未完待续,会陆续更,看心情。
同性恋在这里得到了合法化
俺高了一本线三十没考上中传来了浙传广电工程,平时认识不少其他专业学生,播音表演编导广告新闻等等,现大一在家乡电视台实习,不懂楼上为啥因为文化生艺术生撕逼,俺们平时玩儿也没讲究恁多啊,至于值不值得来浙传,他妈的自己有没有本事管学校鸟事儿,来单位了大家知道有这个学校会办事儿都可以了,想开了大学他吗也就那回事儿自己心里有底就行了。
作为艺术生蛮想手撕某个答案的哈哈哈大抵内心OS就是你造我有多努力吗你BB个啥之类的╮(╯▽╰)╭做不到互相尊重只能撕逼,社会达尔文主义现代人类阶层的直接表现。咳咳,可能对于文化生来说这真的是的很糟糕的地方吧,浮躁,没有学术氛围,对于文化生来说这也许不像个想象中的象牙塔吧。因为专业的差别,浙传这个学校真的很可能在口碑中两极化,既然是个人体验,那就避免不了主观。大二,艺术生,传说中传媒类文化分最高的那个专业,也的确,我们班当年超一本线的人数不少,很多人选择都是为了一个梦想或者执念,请不要嘲笑,我们跪着也会走完;也请收起你们的优越感,专业不分贵贱。入学时正逢学院课程改革,很多理论的东西在大一开始逐渐接触。老师很棒,虽然都很年轻而且画风各不相同,也就是他们其实在电影电视上的观点是不一样的,但他们会愿意将他们的观点表达给我们,并且希望我们自己选择自己的创作风格,我觉得,这让我真的有一种,我在学我自己需要的东西。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影视心理学。我看到的时候觉得这特码是什么玩意,有用吗?任课老师之前已经上了其他课程,给我们班,粉丝有之,反感者也有之,是个个人色彩浓重的老师。一整个学期,他反反复复的讲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格式塔心理学,以及一部电影《发条橙》。说实话,我最多也就吸收了30%。但是,当我再欣赏其他电影时,我学会了用更深度的角度去解读人物,也会用更内在的细节去刻画我作品中的角色。有很多人说,艺术生重实践,不偏理论,这个观点我并不赞同。浅薄的作品源于浅薄的创作者自身。这样的老师与课程还有很多很多,对于艺术生来说,这难能可贵。还有一个例子要说一下实践。浙传也有很多非艺术专业的老师,总喜欢一上来就你们是什么专业啊那你们期中就拍部片子吧。我们很反感,我们的专业老师也很反感。因为很多创作需要积累,大一毫无了解就上赶着拿着摄像机拍点啥结果拍出来啥也不是。我简直不忍直视我当初拍的都是什么JB玩意。。。扯远了,这学期有门创作的课,上半个学期讲理论已经准备剧本创作,下半个学期拍摄。大概是老师要求严格,几乎每一个组都卯足了劲,老师也负责,跟好几个组拍了通宵,从粗剪开始就一个个组催,从镜头节奏上都把自己的意见传递给了学生。艺术生佩服一个老师很简单:第一要有本事,第二要负责。我们组总共花费了一个半月去弄作品,拖着大包小包通宵熬夜就不说了还赶去邻市,剧组开销抵我两个月生活费了。我没什么好说,我觉得每一个为了自己未来和欢喜在奋斗的人,都值得尊敬。所以,我的论点其实也不难总结,每一个人在哪里读书都不重要,所有的一切都来源于自己本身。努力的人从来不会怪环境,唯有奋斗,才是本真。鸡汤炖好了,就看你吃不吃:浙传不算个全方位优秀的学校,它缺点不少,但可取之处仍然存在。至少到现在,我的大学生活仍然让我觉得有意义。不过人类是个体,每个人的选择都不一样,还是要看你们自己的意愿。-----最后的最后,请让我打那个说妓院的同学一个大耳光好么╭∩╮你他妈的嫖过啊?!收起尖酸刻薄做一个安静的不怎么美的女子好么?
作为一名桐乡校区的文化课生,我其实并没觉得学校带给我多大的不公。在浙传我感受最深的几点:1.往往越优秀的人越努力,越屌丝的人越愤世嫉俗。2.我们绝大部分的人都是有思想有目的的活着。3.学习靠自主。我身边的每个人几乎都在很努力的完善自己,无论是审美也好气质也罢,在浙传待的时间越久越受它的影响。我特别不理解前面有评论说什么文化课生不公平,我相对很感谢我是一个文化课生并且来到了浙传,因为我获得了比文化课生更多的知识储备。大学期间我学会了摄影,也接触了音乐。这都不是靠上课能学到的东西,但是浙传给了我这个氛围,我可以接触这样的课程和艺术环境,我也可以了解这个圈子。但这并不是所有学校都能给我们的。对于那些在评论里痛骂学校的人,我只想说,学校给了你锻炼的环境,只是你自己不知道把握而已。自我认识不够的人在哪里都一样,不管你在浙传中传,下沙桐乡对你来说都是在寝室里打游戏吃泡面而已。
本科新闻学院广播电视学学生。招生上写的王牌专业(不要提播音专业,城里人玩得666,比不起,学校还是有偏心的╯▂╰)可能也就是重点专业,学校本科文化课类中算最好的专业,当年进来是一本线超20左右进来的,在外省算比较难进的,但是现在让我选择嘛,我是不会选浙传,风气太差,即使新闻学院风气不错(下面会讲到),然并卵,一个学院盖不过一整个学校历史已有的风气。
师资力量挺好,至少专业课老师都是业内一线或者一线退下来教书,非专业课老师也大多博士教龄长。
赞同前面说的专业开设的课程多到吐,且涉及方面广,从开设经济学这种课程就可以窥见一斑,大三还有N多课程,然并卵←专业课还是很不错的。
这个专业强调采编录播全方面能力,大一重点学习采编新闻(我爱叶向群),大二重点是出新闻节目(吴生华老师真的严玉兰姐棒棒哒),也就是采编新闻到节目制作都要行,大三还有纪录片拍摄,普通话课程(我爱李贞老师),记者形象塑造(这个专业方向是出镜记者)。
大一开始就可以出去实习,可以让老师推荐,有去央视的也有地方电视台,但去杭州一些电视台的比较多。
专业课学得比较认真大家对待作业什么的超级认真,非专业课一般玩手机或者干其他事(做专业课作业……)而且一般都要分小组做作业,比如思修毛概这种课是要拍作业的╮(╯▽╰)╭,但出勤率高,因为点名很经常,时不时有校检,老师要求严学生也比较听话,不排除一两个天天不去上课的,但风气还是有的(竞争奖学金的好多,有些同学大学两年来没落下一节课),学得好的大有人在,资源也还不错,主要看自己,但是还是讨厌浙传的风气,满大街大背头N字鞋,淘宝刮什么风提前会在浙传刮起,走在时尚前沿,学校主干道简直香水大道,总之浙传虽小但是啥鸟都有。
借机器这个方面只要是专业课有作业,那么任课老师打招呼过一般比较好借,机器贵走程序是必要的,并不繁琐,还可以借到虚拟演播室之类的。总之还行。
我家女司机把车撞坏了,在4s店百无聊赖,答一下。回家详答。浙传的生活其实可以分成两个大类三个小类来回答的。即下沙艺术生,桐乡艺术生,文化课生。这样的区分并没有歧视之意,原因是浙传的传统强项为艺术类,学校整体的氛围偏向创作,艺术生与文化课学生的生活状态差距应该较大。桐乡作为新校区,主要是设计,戏文,媒体创意等专业。本人是动画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下沙艺术生。聊一下比较通性的东西。在传媒读书两年,感受用两个关键词来概括,年轻。浙传可能由于建立,升本较晚,以及专业的原因,整体呈现年轻化。这种年轻化在制度上,教学上,氛围上,生活上都有所体现。与在北方上学的同学闲聊,深切感受到制度上年轻,没有一些传统名校的官僚作风,很多事情都能得到公正的对待,制度建设比较完善,比如奖学金,评奖评优,等。这些东西不能对此,否则有攻击之感。教学上,因为专业和建校时间的原因,教师队伍也是年轻化,副教授,教授职称不多,但是很多老师同时也是业内一线的从业人员,实践经验丰富,之前我们的系主任陈大大是某挺厉害的特效公司的boss。挺棒的一件事是小班授课,我们专业一届两个班,我们班只有30人,专业课全部是小班授课,教学质量不错。从设备上来讲不如北电和中传是必然,但是也算是在传媒相关学校的前几名,就我专业来说,有多个工作站机房,数个调色实验室,也有绿幕摄影棚。摄像专业也有阿莱。下沙桐乡两个小剧场,一个活动中心。整体的氛围上还是很棒的,艺术类专业间联合作业较为普遍,但是缺少学校直接牵头的跨学院联合作业,目前基本为自发及学院内。男女比例37,妹子们的地狱,专治腐女。不多说。社团活动挺丰富的,社团每年基本都有晚会,平时的聚会也挺多的,日租房什么的都挺开心。学校的几个主要团学组织,校学生会,社团联体社团联,艺术团,电视台电台,除校学生会外主要都是被艺术生们承包了。不会歧视哒,主要原因是艺术生比较闲?不过也是挺忧伤的一件事,传媒的艺术生和正常的大学生活不一样,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情,人际关系相对一般大学要淡,相互影响小对考研出国党也是好事。生活上下沙校区在杭州的下沙大学城,有地铁,附近有商圈,吃得多,玩得多,寝室四人间,有热水,不断电。真的应该知足。在此同情一下桐乡………实践上还是不错的,在传媒很多事情学长学姐帮忙很大,包括专业技能上和时间机会上,对艺术类来说,和学长学姐关系紧张会是很严重的事情。我跟着学长学到好多,也得到了挺棒的实践经历,赚点零花钱。其实艺术类赚钱还是挺容易的,随便接点片子什么的,只要你愿意下力,虽然也是被压榨,但是比起别的,这还是不错的。
这只是所正常的二本的艺术院校,目前已经被吹的太过了。由于学校的门面功夫做得实在,所以这儿多半的人都在狂欢。请想来的文化生们做好心理准备。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浙江传媒学院是几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