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含磷污水洗衣粉的污水会造成水中藻类大量...

当前位置:
>>>自然界的水常常遭到人为污染。例如使用含磷洗衣粉的生活污水会造..
自然界的水常常遭到人为污染。例如使用含磷洗衣粉的生活污水会造成水中藻类大量繁殖,使水质恶化。这里的“磷”是指
A.元素B.原子C.离子D.分子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北京月考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自然界的水常常遭到人为污染。例如使用含磷洗衣粉的生活污水会造..”主要考查你对&&元素的定义&&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元素的定义
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对元素概念的理解: ①元素是以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为标准对原子进行分类。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②质子数是划分元素种类的标准。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和单核离子都属于同一种元素。如Na+与Na都属于钠元素,但Na+与NH4+不属于同一种元素。 ③同种元素可以有不同的存在状态。如游离态和化合态。 ④同种元素的离子因带电荷数不同,性质也不同。如Fe2+与Fe3+。 ⑤同种元素的原子可以是不同种原子。如碳元素有三种不同中子数的碳原子:612C、613C、614C. 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元素、原子、分子与物质间的关系:物质的组成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描述,其中元素是从宏观上对物质组成的描述,分子、原子是从微观上对物质构成的描述。其关系如下图;&在讨论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时,应注意规范地运用这些概念,现举例如下: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三种说法(以二氧化碳为例): ①二氧化碳是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 ②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③每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和I个碳原子构成的。 (2)由原子(或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如汞、食盐),有两种说法: ①汞是由汞元素组成的;食盐是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 ②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食盐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同位素:&&&& 同位素指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如氢有3种同位素,分别称为氕(H)、氘(D)、氚T),即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为1,但中子数分别为0,1,2的氢原子。同位素有天然存在的,也有人工合成的。同一元素的同位素虽然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发现相似题
与“自然界的水常常遭到人为污染。例如使用含磷洗衣粉的生活污水会造..”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534981755331636381541294011181935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4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35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4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单质;A.蒸馏水氮气B.石油氧气C.大理石空气D.二氧;2、下列对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都是带电荷的粒子B.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C.都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都是保持物质化学;3、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与生物生存、工农业生;A.尽管水分子很小,但它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B.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单质的是A.蒸馏水
D.二氧化碳
氢气2、下列对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都是带电荷的粒子
B.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C.都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都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3、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与生物生存、工农业生产等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或观点错误的是A.尽管水分子很小,但它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B.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海岛上,可以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C.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白天植物吸收的大量水主要用于光合作用D.在自来水中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自来水不是纯净物 4、今年春季,我国西南地区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保障灾区人民的基本生活用水。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 水是良好的溶剂,许多物质都能溶于水B. 通过电解水试验,可知水是有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 为了节约用水,提倡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D. 用沉淀法、过滤法和蒸馏法净化水,效果最好的是过滤法5、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B.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C.碱溶液的pH都大于7,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6、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P2O5 B. H2CO3
C. Cu(OH) 2 D. NaCl7、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品尝――鉴别白糖和食盐(厨房中)
B. 观察――鉴别硬水和软水C.闻气味――鉴别尿素和碳铵
D.燃烧――鉴别羊毛和涤纶8、用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代表氧原子。表示氧化物分子的是 9、关于原子和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之间没有间隙10、下列净化水的常用方法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自然沉降
B.活性炭吸附
D.消毒剂消毒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B.工业上用蒸馏法或化学方法处理硬水,使硬水软化C.发现厨房内煤气泄露,立即打开换气扇电源开关进行排气D.某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明该气体难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12、水被称为“生命之源”, 双氧水被称为“绿色氧化剂”。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含有氢气
B.都含有氢元素
C.都含有氢分子
D.都含有2个氢原子13、瘪了的乒乓球放到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球内气体A.分子间间隔增大
B.分子的体积增大
C.分子的个数增多
D.分子的质量增大14、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以延长保鲜期
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C.服用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D.将工业用盐(如NaNO2)用于烹调15、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O2
D.H2SO416、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在灾区为防止疾病传染,使用了ClO2对环境进行消毒。ClO2属于(
)A.氧化物
D.盐17、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所得液体体积小于20mL,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A.分子质量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体积很小18.利用水电解器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不合理的是A.阳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阳极玻璃管与阴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lC.阴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被点燃时发出“噗”声D.向电解后的残留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呈蓝色1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同种原子或不同种原子都可能结合成分子
B.空气是由空气分子组成的物质C.单质的化合价为零
D.在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都发生了变化20、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生铁
C.过氧化氢21、洁净的空气中性质比较活泼的化合物是 ...D.液氧A.氮气
C.二氧化碳
D.某种稀有气体22、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C.分子间有间隙,原子间没有间隙
D.分子能运动,原子不能运动23、日,一个有华人参与的研究团队宣布:世界首例人造生命――“辛西娅(Synthia)”诞生。科学家将一种细菌的DNA分子解码,并复制、改进,形成完全人工合成的新DNA分子,再将人造DNA分子移植到另一受体细菌中,形成一种全新的生命。下列 对该事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人们可以合成新的DNA分子,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B.人造生命不同于原有生命,说明不同的DNA分子性质不同C.化学与生命科学相结合,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D.人类的能力可以“操纵”自然,可以任意设计、制造生命24.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A.金刚石
C.氯化钠晶体 D.铜25.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A.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无现象,则溶液一定呈中性B.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C.12mL蒸馏水和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32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D.将洗涤剂滴加到少量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中,振荡、静置,不分层,说明植物油可溶于水26.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 ―― 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B.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 ―― 分子在不断运动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 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D.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 ―― 温度升高,分子变大27. 按环保要求:凡是有颜色、异味的工业废水都禁止排放。净化此类废水可采用的方法是(
D.静置28、水是生命的基础,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B.五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水就是纯水C.锅炉中使用硬水容易产生水垢,严重时会引起爆炸D.婴幼儿、青少年长期饮用纯净水有益健康29.下列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都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B.从宏观看,物质有时处在相对静止状态,但从微观看,则是永恒运动的C.运用分类的方法,可根据物质所属的类别预测物质的性质D.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30、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香飘万里――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热胀冷缩――分子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C、空气是混合物――空气中含有多种不同的分子D、水的天然循环――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31.A、B、C三只小烧杯内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D)氨分子溶于水,形成的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32.玉树地震后饮用水主要取自于地下水,如井水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井水是混合物
B.静置对井水有净化作用C.用肥皂水可以检验井水的硬度
D.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井水软化33.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一些有关水的知识。请你回答:(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3)右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请写出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地球上的总储水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
(填序号)A.公共场所不用随手关水龙头
B.洗完菜的水用来浇花
C.不间断放水刷牙34.节能、环保、高效、新材料的使用是上海世博会的亮点。 (1)世博园区内的“阳光谷”(如图5)顶棚膜是国内首次采用具有自洁功能的聚四氟乙烯碳索纤维材料制成的,其使用寿命可以超过100年。聚四氟乙烯碳素纤维属于
(填“合成材料”或“天然材料”)。(2)下列做法能体现世博会“低碳、环保”理念的是___
_。A.用可降解“玉米塑料”代替传统塑料制作餐具B.用回收的牛奶包装纸盒再生的材料制造休闲椅C.多个展馆充分利用了太阳能、风能、地源热能、生物质能(3)世博会已右千辆新能源汽车投入运行,其中部分公交车采用二甲醚(C2H6O)做燃料。二甲醚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4)在世博园区内分布着许多“直饮水”点(如图6所示),其“直饮水”主要生产流程为:____作用;超滤膜可以让水分子通过,其它大分子污染物则被截留,这个分离过程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4.【材料一】日××晚报报道:位于某市内流河旁,已被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牛奶包装盒等挤占了大半个河道?”
【材料二】今年我国西南地区遇到了百年罕见的干旱,给当地居民带来极大的生活困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警钟已经敲响,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刻不容缓,节约用水、爱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1)沿岸居民能闻到垃圾散发的臭味,这是因为分子
操作可以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等。 (3)日常生活的牛奶包装盒、塑料袋都属于
(填序号,下同)。①金属材料
②有机高分子材料
③非金属材料(4)自然界的水常常遭到人为污染。如使用含磷洗衣粉的生活污水会造成水中藻类大量繁殖,使水质恶化。这里的“磷”是指
④分子(5)①在我国的北方农业和园林浇灌改漫灌为喷灌、滴灌;②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③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④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使其软化。以上做法中错误的是
。(6)面临淡水资源的短缺,化学老师唐××倡议“一水多用”。请你举出生活中的一项具体措施
。36.实验室欲除去粗盐中混有的少量不溶性杂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①
。(2)上述三个步骤中都须使用的一种仪器是
(填下列有关序号)。A.烧杯
D.玻璃棒(3)该仪器在粗盐提纯步骤②中的作用是
。 37.在生产生活中,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1) 洗洁精能清除油污,这是利用它的_____作用。(2) 上海世博园内安装的“直饮水”机,采用“活性炭+超滤层+紫外线”净水工艺。活性炭在此起_____作用,净化后的水属于____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3) 在农业生产中,施用的草木灰(有效成份为K2CO3)属于_____肥。(4) 在含有硫酸镁、硫酸铜的工业废水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是(填写化学式)_____。(5) 化学为体育不仅雪中送炭,而且锦上添花。举重、体操等项目的运动员在比赛前常用白色的“镁粉”搓手,这是因为“镁粉”质轻、吸水性好,可做防滑剂。“镁粉”的有效成份是碱式碳酸镁,它不可燃,300℃即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Mg5(OH)2(CO3)42↑,则X的化学式是_____;根据这些信息,还能推断出“镁粉”的另一种用途是_____。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专业论文、各类资格考试、高等教育、行业资料、中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35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4等内容。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4爱护水资源教案,相关课件是“课题4爱护水资源ok.ppt”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4爱护水资源教案,相关课件是“课题4爱护水资源ok.ppt”隐藏...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4教学设计_初三理化生_理化生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4教学设计第三单元课题 4 教学目标 自然界的水爱护水...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4爱护水资源教案 隐藏&& 课题4 爱护水资源 教学目的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辨证的方法看 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  用心做 好教育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1、下列是四种物质的分子模型,其对应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2.鸡蛋壳中Ca3(PO4)2、Mg3 (PO4)2约占2.8%,这两种物质都属于...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4 爱护水资源 初三人教版 化学 教案初三人教版 化学 教案隐藏&& 玉燕中学电子文档教案 课题名称:课题 4 爱护水资源 课题设计者:韦文志...  新人教九年级化学教案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 4 爱护水资源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 (2...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4 爱护水资源_初三理化生_理化生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 4 爱护水资源 从容说课 本课题...  第三单元 课题 4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自然界的水 爱护水资源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培养学生关心社...  八五农场学校中学部教案教学内容 课型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 4 爱护水资源 课时 授课教师 新授课 授课班级 日期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地球上水的存在和分布...北京海淀区学年度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北京海淀区学年度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8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2010年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自然界的水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0年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自然界的水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7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含磷污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