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头的问题

731苗木网2009年成立-中国苗木行业领导者,、、推广首选平台。网站建设、VIP会员、广告热线:180-
浅析水稻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对于食品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自古以来都是“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先",因此对于水稻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现今,我国的绿色水稻品牌非常多,所以水稻的种植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因此水稻种植中出现的问题也渐渐显示出来。本文就南方地区水稻种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对此提出相关的建议。在对南方地区水稻种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时,以省闽北地区的种植问题进行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南方水稻种植;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S511.4 文献标识码:A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食品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现今,许多品牌都打着绿色无污染水稻的品牌,例如有机食品、绿色水稻等。因此,对于绿色水稻的种植问题备受关注。以下就福建闽北在水稻种植中存在的施肥问题、地域影响、缺乏种植管理机制等进行讨论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水稻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1.1 施肥问题
  在水稻种植期间,施肥问题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难题之一。在水稻种植中是必须要施肥的,但是要怎么施肥却是让稻农们最为头疼的问题。原因就是,稻农们既要给水稻施肥,又要保证其是绿色水稻,因此在施肥时就会受到限制。由于土壤无法永久的使养分保持平衡,因此在农作物连续种植后,土壤就会因为养分失衡而直接导致农作物的产量降低。如果想要平衡土壤,就要给土壤补充养分。在给土壤施肥时,不能够单单依靠农家肥,因为这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所以无法满足于土壤的需求,因此就需要给土壤补充一些化肥,以此来满足土壤的需求,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施肥过程中,有时稻农会把握不好数量。在施肥时,把握不好数量,在稻米生长过程中就会吸收有害物质,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1.2 受到地域的影响
  福建闽北水稻种植在品种的搭配和水分的补充上需要注意。对于水稻有这样一句话,叫做南种北引,将北方的稻子移到南方,这样就会使水稻的成熟期、生长的长短、农作物的产量受到影响。从品种的搭配方面来看,早熟的水稻品种一般情况下感温性强。这些水稻在播种、插秧苗、施肥时,都要比一般的品种早,而且在施肥中若是布局不合理,就会造成农作物的产量降低。在南方使用的晚稻,其感光性强需要大量阳光的照射吸取热量,但是在培养长龄壮秧时却容易出现问题。水稻的种植由于会受到地域的影响,因此由南到北只要每增加1纬度,出穗的临界日就会推迟2.4d。
  1.3 没有良好的管理方法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表明,现今使用的都是省农科院研究的水稻。这些水稻本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是由于稻农们在插秧时没有掌握好种植密度、及时对水稻的病虫害进行管理、施肥不足等问题,直接导致了水稻减产。
  从稻农们在插秧时没有掌握好种植密度来看,密度过大,使秧苗不能够及时晒田,就直接导致了发生病虫害。会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对田地进行及时灌溉、除草以及施肥,这些都是直接导致农作物产量减少的重要原因。从不能及时对水稻的病虫害进行管理的方面来看,其表现有:在实施农药时施肥方法、施肥未起到相应的作用或是施肥的时期不当,这些原因就会直接导致病虫害的不能完全消除。而一些稻农为了省事会使用大量的农药,这会使水稻受到污染,这些都是导致水稻减产的原因。
  2 水稻种植的改进对策
  2.1 改进施肥方法
  由于农民需要种植的田地面积较大,因此在防止农作物病虫害时不能单纯地只依靠动手抓和农家防治方法,这样很难达到控制农作物的病虫害。在水稻种植中使用农药不是问题,问题是农药的使用。在施肥时,可以以农家肥为主,以其他化肥为辅进行适量的补充。从施肥的数量上来看,在施肥的过程中还要慎重选择施肥的种类、使用的数量。因为施肥量过大,会使农药随着农作物的增长进入到稻米中,伤害人体健康。从施肥的品种上来看,要选用含有毒化学成分少,而且高效的无残留农药。不使用含毒素高的农药,就是为了防止农药残留在水稻中伤害人体健康。在施肥时要注意,水稻在收获的前期是不能喷洒农药的,在前期施肥时也要注意农药的使用次数和数量。
  2.2 推广新技术
  在农村的水稻种植中应该广泛应用新技术,以此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全农技推广制度,在其内部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在乡镇等地为水稻种植者提供技术学习的机会,具体实施方法为每个村镇的领导者组织人员到农业部门或是科研院校进行新技术学习,然后再村内进行推广到每家每户,还可以通过媒体发布的农业新技术成果信息进行学习。在农村应该加强水稻种植是示范,选用优质的水稻品种,加强水稻种植管理和水稻种植技术培训,以此来提高水稻种植的产量和质量。
  3 结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随之增高,因此对于绿色食物及其种植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现今,在水稻的种植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例如水稻种植中的施肥问题、受到地域的影响以及没有良好的管理方法,直接导致了水稻的产量低下或是水稻中含有伤害人体的物质。对于以上这些问题就需要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改进水稻种植中的施肥方法,并在水稻种植中推广新的技术。
  参考文献
  [1] 兰陆寿.宣城市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 (14).
  [2] 石纪成,李超高,许谓清,文建,张正平,李清明,王庆章.长沙地区水稻生产中的新问题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1(01).
  [3] 陈莲芸,张若晨,王良民,等.大果样结实、种子和幼苗特性研究[J].农业大学学报,):350-352.水稻种子问题 - e线民生 - 荆州新闻网
县市区单位:
诉求总量共41448件
已解决39977件
快捷搜索:
诉求人: 种**
诉求编号: 29865
处理状态: 已办结
水稻种子问题
我是监利汴河镇陈桥村的种田大户,今年在汴河新友种籽部门买了24斤两优277的中熟品种作一季稻,别人的稻子都成熟了,而我的到现在不低头,有的还在抽穗,从播种到现在已经140天了,请问我的损失找谁要?怎样维权?
办理跟踪信息
16:43:43 监利县网友【种**】提问,等待处理。
17:14:52 问题审核通过,已转交给【监利县 农业局】
15:10:08 【监利县 农业局】已正式回复,等待网友评价。
监利县 农业局
网友您好: 据查,您购买的杂交水稻“两优277”是通过湖北省审定的中熟偏迟品种,由于今年寡照低温,生育期比往年要迟,特别是氮肥施用过多或晒田不充分,生育期较为延长。经过与监利县汴河镇陈桥村新友农资门市部老板肖有义联系并了解了相关情况,目前该品种已经低头,能正常收获。如您确因种子质量问题造成损失,可带购种发票、种子包装等有关物件,到监利县农业执法大队投诉,我们将热情接待,依法处理,投诉电话。
网友交流&&
特约评论员登录
手机号码仅用于每月有奖点评抽奖,不填则视为放弃评奖资格。
27004 咨询
27252 咨询
27284 建议
27293 咨询
27299 咨询
27398 问题
28764 问题
28851 咨询
28850 咨询
28900 咨询
荆州市纠风办\荆州新闻网
鄂ICP备号-2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710445
版权为 荆州新闻网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水稻株型问题讨论--《遗传学报》1977年02期
水稻株型问题讨论
【摘要】:正 矮秆稻种的兴起是世界育种史上的大事。禾谷类作物的高矮问题是当代科学上的重要问题。 1956年我国广东省潮阳县农民育种家从“南特16号”早籼中找到了株高仅60—70厘米的植株,1957年便系选出我国第一个矮秆品种“矮脚南特”,一季亩产800斤以上,1958年一季亩产过千斤。这个新生事物,无论是推广速度,还是增产幅度,在我国乃至世界水稻新品种推广史上都是空前的。
【关键词】:
【正文快照】:
一、矮秆稻种的兴起及其特点的分析 矮秆稻种的兴起是世界育种史上的大事。禾谷类作物的高矮问题是当代科学上的重要间题。 1956年我国广东省潮阳县农民育种家从“南特16号”早釉中找到了株高仅60一70厘米的植株,1957年便系选出我国第一个矮秆品种“矮脚南特”,一季亩产800斤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邱德均,宣新华,杨锦昌,周家驰;[J];上海农业学报;1994年03期
张龙步;;[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82年01期
何花榕,邓汉伦,翁国华,郭灵灵;[J];福建稻麦科技;2000年03期
杨守仁;[J];作物学报;1982年03期
马均,马文波,田彦华,杨建昌,周开达,朱庆森;[J];作物学报;2004年02期
周丽华;吴厚雄;刘辉;赵龙益;李光清;邓鑫;张德宁;;[J];种子;2006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均;[D];四川农业大学;2002年
傅兆麟;[D];中国农业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朋;[D];扬州大学;2007年
蔡英杰;[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韩春雷,侯守贵,刘宪平,魏树和,邹积斌;[J];辽宁农业科学;1997年01期
孙成明,苏祖芳;[J];上海农业学报;2004年01期
王忠华,舒庆尧,夏英武;[J];生物技术通报;1999年02期
杜永;刘辉;杨成;王志琴;杨建昌;;[J];作物学报;2007年02期
马均,李代玺,廖尔华,陶荣国,袁继超,杨世民;[J];西南农业学报;2000年04期
林兆松;[J];福建农业学报;1988年02期
李义珍,黄育民,庄占龙,郑景生,黄亚昌;[J];福建农业学报;1996年02期
黄耀祥;[J];广东农业科学;2001年03期
肖应辉,余铁桥,唐湘如;[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6期
贺再新;[J];湖南农业科学;200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均;[D];四川农业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娟;[D];河南农业大学;2000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傅爱军;[J];种子;1988年05期
晏月明,王绪信;[J];遗传;1990年01期
胡承太,颜振德;[J];江苏农业科学;1984年03期
周家武,肖卿,王建军,廖新华,杨晓洪,赵国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肖卿,王建军,周家武,安部信行;[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傅兆麟;;[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易俊良;陈立云;;[J];湖南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宋宗淼,刘祖林,陈静娴;[J];安徽农业科学;1984年02期
宋宗淼;陈静娴;刘祖林;;[J];安徽农业科学;1986年04期
孙旭初;[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8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胜军;[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邓启云;[D];湖南农业大学;2000年
程式华;[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石利娟;[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严学东;[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7年
叶小英;[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谢力;[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刘凯;[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吴桂成;[D];扬州大学;2007年
付立忠;[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邓家耀;[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王朋;[D];扬州大学;2007年
陆江锋;[D];扬州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修山;[J];湖北农业科学;1980年01期
李茂坤;[J];江苏农业科学;1980年01期
人见进,石朝晖,王振权;[J];农业现代化研究;1980年02期
张福珠,张春桂;[J];土壤通报;1980年01期
王重廉,王万章,祁明;[J];土壤通报;1980年02期
黄金星,肖碧玉,占华娇;[J];福建农业科技;1980年02期
黄至溥;[J];福建农业科技;1980年03期
谢联辉,林奇英;[J];福建农业科技;1980年04期
毕节地区马干山牧垦场科研组;[J];贵州农业科学;1980年01期
方周伯;[J];贵州农业科学;198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齐放军;高学文;何晨阳;王金生;;[A];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徐志平;潘云枫;王国金;侯建坤;;[A];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宋平;曹显祖;梁建生;吴永宏;;[A];第一届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作物生理学术会文集[C];1993年
李新利;;[A];第一届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作物生理学术会文集[C];1993年
杨文钰;马均;杨世民;袁继超;;[A];第一届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作物生理学术会文集[C];1993年
崔彦宏;张桂银;郭景伦;李伯航;;[A];第一届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作物生理学术会文集[C];1993年
赵久然;陈国平;;[A];第一届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作物生理学术会文集[C];1993年
霍仕平;晏庆九;许明陆;张健;;[A];重庆市遗传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暨纪念孟德尔规律再发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马瑞峻;区颖刚;李志伟;邵耀坚;;[A];第一届国际机械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黄雪清;焦德茂;迟伟;李霞;;[A];全国植物光合作用、光生物学及其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赵鼎强;[N];安徽日报;2000年
王士新;[N];安徽日报;2000年
于忠岭;[N];北京科技报;2000年
柯普;[N];兵团日报(汉);2000年
陈鲁民;[N];中国测绘报;2000年
孟秀敏;[N];中国财经报;2000年
礼兵;[N];中国改革报;2000年
李忠义;[N];中国化工报;2000年
特约通讯员
刘志强;[N];中国海洋报;2000年
邹正华;[N];中国海洋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德峰;[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任光俊;[D];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
季兰;[D];福建农林大学;2001年
段远霖;[D];福建农林大学;2001年
李云梅;[D];浙江大学;2001年
李华;[D];浙江大学;2001年
何迎春;[D];湖南农业大学;2002年
朱雪峰;[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马均;[D];四川农业大学;2002年
曾万勇;[D];四川农业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贺长征;[D];浙江大学;2001年
黄锦文;[D];福建农林大学;2001年
石连旋;[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梁淑家;[D];广西大学;2002年
彭玮欣;[D];河北农业大学;2002年
张红宇;[D];四川农业大学;2002年
季彪俊;[D];福建农林大学;2002年
王岳琼;[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王亚玲;[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李平川;[D];四川农业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绿色水稻生产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_农业_中国百科网
绿色水稻生产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绿色水稻应运而生。目前,我国打着绿色水稻品牌的水稻较多,因此如何生产绿色水稻?怎样才能生产出绿色水稻?一定是稻农普遍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绿色水稻生产,关键是处理好化肥施用问题、农药使用问题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一、不施化肥不行,怎样施用。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养分持久平衡的土壤,我想以后也不会有。既然没有养分持久平衡的土壤,那么,再好的土壤连续种植农作物后,都会因缺少某种化学元素而导致土壤养分匮乏,从而限制农作物产量。要提高农作物产量,必须给土壤补充养分。给土壤补充养分,光施用农家肥固然好,但不现实,而且积造农家肥劳动强度大,数量有限,养分含量少,不可能完全满足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养分需要。因此,在施用农家肥的同时,必须适量的补充化肥,才能达到农作物高产稳产的目的。因此,绿色水稻生产施肥的关键,不是不能施用化肥,而是是怎样施用。生产绿色水稻,在施肥上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以农家肥为主,适当适量补充化肥。限制化肥的施用种类,严格限制施用数量。  2、不施用对人体有害,并在稻米中残留有毒物质和激素物质的化肥。  二、不施用农药不可,如何施用。我国的人均土地面积在世界上虽然不多,但农作物发生害虫危害时,光靠农业防治、人工防治(动手抓)和其它生物防治方法显然无法控制的,更是不现实的,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目前,我国的水稻生产发展很快,很多稻农应用农药防治病虫害的技术水平与国外农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生产中还经常出现草荒和病虫害等。对于爆发性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必须采取药剂防治措施,才能确保农业生产果实和农作物优质丰产。所以,生产绿色水稻,不是不能用农药的问题,而是怎样用农药的问题。具体的应注意以下几点:  1、优先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品种,水稻收获前应禁止施用农药。  2、尽量选用无残留的农药品种,限制用药剂量和施用次数。  3、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品种。  4、就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现状和稻农的农技水平,水稻生产还不是禁止和限制农药使用的问题,而是要进一步提高农药施用水平和提高施用效果的问题。  三、绿色水稻生产与农业生态环境。就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现状,生产绿色水稻关键是要保持和创造大范围的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如防治水源污染、防治土壤资源污染、防止大气中有害气体的大量排放以及限制有害残留肥料、农药的生产和使用。
收录时间:日 15:05:01 来源:中国农业仪器网 作者:匿名
上一篇: &(&&)
创建分享人
喜欢此文章的还喜欢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中国水稻网
当前位置:&寒地水稻生产技术中存在主要问题与解决方法
寒地水稻生产技术中存在主要问题与解决方法
点击数:370 &&发布时间:
:04:18来源:农村科技作者:佚名人气指数:寒地水稻生产技术中存在主要问题与解决方法桦南县是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商品粮基地之一?现有水稻面积40万亩?全部为粳稻?栽培方式以早育稀植技术为主?近几年来有40%面积采用大棚育苗技术?水稻生产的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在水稻生产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给我县水稻生产带来了不应有的损失?需要引起重视?并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1、品种选择不合理品种选择合理与否?关系到水稻产量与经济效益。2006年秋水稻市场明显例证?种植垦稻12号等长粒型?米质好出米率高等品种?价格高、销售快?每公斤最高价格达2.12元?而龙粳14号等不是长粒型、出米率低的品种?价格低、销售难?价格最高时为每公斤1.76元?每公斤相差0.36元?市场对路品种己经卖光?而不对路品种至今还有60%没卖出去?经济效益低?资金周转困难。其次是品种单一、种植时间长、面积过大?致使水稻稻瘟病大流行?水稻安全生产受到威胁。如空育131?在我县种植年限达10年之久?种植面积达80%以上?2005年此品种稻瘟病发生面积100%?减产25%以上?经济损失达8000万元。再就是私自引种、越区种植?造成2004年水稻检疫病害白叶枯病在我县大面积发生而成为疫区?不但影响了我县水稻产量和品质?而且影响水稻种子繁育及出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从以上所举问题可以看出?选择水稻品种?应该以市场为导向?选择质佳、出米率高、长粒型、产量高等综合因素好的品种?如垦稻12号等?其次是品种需要经常更新?选择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高产质佳的品种为主栽品种?品种要合理搭配。然后是禁止乱引乱调种子?严格种子检疫制度?不要在疫区引种调种?引进的新品种需要经过试验、示范后?确实表现好的?报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后,才可推广、扩大种植面积?保证水稻安全生产。2、浸种催芽不科学浸种催芽本是小事?但是不按规程操作往往出现大问题。首先说浸种?浸种无可非议?是不能出现什么问题的?但是在浸种过程中加入什么药剂?那可就不同了?2005年我县有些稻农使用《水稻苗床浸种剂》溶液浸种?造成1200多亩水稻秧苗全部是恶苗病的大事件?厂家赔偿农民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我们知道农业生产季节性非常强?那么间接经济损失更多。全县统计?每年乱用激素类药浸种造成水稻恶苗病的近万亩?经济损失近百万元。其次是水稻催芽?催芽的温度管理是非常严格?而我们有些稻农往往忽略了这一问题?每年都有近万公斤左右种子因催芽发烧发酵而造成哑种?人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上述问题不难解决?浸种用“稻康宁”或“施保克”或“使百克”等防治恶苗病及其他病害的药剂浸种就可以了,不要乱用激素类药,水稻秧苗期间是促下控上,培育壮秧?要蹲苗、壮苗?而不需要刺激其生长。催芽是一个精心细致的工作?高温28℃破胸?适温25℃催芽?而且需要经常翻动?温度管理必须严格?否则极易发烧发酵造成哑种。浸种催芽是水稻栽培所必须的过程?看似简单?但是在我县?年年频频发生事故?这说明我们的科技普及还不到位?我们不但要推广先进的科技成果?还需要普及常规科学技术?不放过每个细小的过程?是保证水稻稳产、高产的关键所在。3、管理粗放3.1施肥不合理?一是施肥量大?很多稻农寄希望于通过大量增施氮肥来提高产量?有的农户尿素商品用量每公顷高达600公斤?我县水稻平均用肥量每公顷520.90公斤。n?p205?k2o比例为1∶0.27∶0.15?显然氮肥施用量过大。二是施用时期过晚?在水稻生育后期还盲目地追施氮肥?造成冷害、病害、倒伏加重。稻瘟病重?倒伏面积大?与大量施用氮肥呈正相关。特别是2005年相当严重?80%水稻面积发生稻瘟病?30%水稻面积发生倒伏?平均减产20%左右?全县减产水稻4000万公斤?经济损失6400万元。在水稻施肥上要减少化肥用量?增施有机肥。减氮、增磷、钾?以及中、微量元素?要早施、勤施?不可一次施入过多。生长中?后期遇有低温?可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脂等叶面肥?促进生育提高水稻抗逆能力。测土配方施肥是解决盲目施肥的最好的方法?是农业节本增效的必由之路?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国家农业部从2005年秋季开始?在全国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试点项目?免费为农民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将带来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3.2防治病虫草害技术措施不当我县水稻病、虫、草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为害?一般年份造成减产5~10%?严重年份达到20%以上。常见的水稻潜叶蝇、水稻稻瘟病?年年发生?但是年年防治不当而造成危害的主要原因?是施药时期过晚?没有控制住发病中心?施药次数少等。影响防治效果?结果造成病、虫控制不住?造成严重减产?其次是不按技术规程操作?苗床除草剂施用不当?秧苗发生药害而使秧苗失去使用价值?2007年由于育苗期间温度较低、湿度较大、苗床除草剂兑土量小?浓度加大?使稻苗发生药害?全县达6000亩秧苗受损。以上问题解决方法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对潜叶蝇及稻瘟病年年发生的虫、病?重在防治?治早、治小、治少、治了?对于其它病虫害?要搞好预测预报?做好联防工作?对于白叶枯病?早发现早处理?同时每一个技术措施?每种药剂要按照技术规程操作?达到标准化。(黑龙江省桦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54400)
寒地水稻生产技术中存在主要问题与解决方法信息转载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
苏ICP备号-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稻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