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学习习惯良好行为习惯如何形成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如何形成
下载积分:1500
内容提示: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如何形成,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县待遇,初中生学习习惯,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03:40:18|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如何形成
官方公共微信浅谈在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辍学原因 - 百度文库
浅谈在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辍学原因
浅谈在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辍学原因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青少年上学创造了有利条件。社会的进步,科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对个人文化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青少年的上学欲望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读完初中,本应是顺理成章之事。而现阶段,初中生辍学情况较为突出,辍学现象日趋严重,已成为学校领导和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初中生辍学现象
前几年,我县因经济条件差,小学生辍学较为普遍,小学巩固率与初中巩固率相比,小学的比初中低得多。近几年来,我县由于交通方便,财政收入虽居德宏地区最后一位,但这几年来由于计划生育搞得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幅度逐渐加大。按理初中生的辍学率应更低才是。但近年来我县初中生辍学率比小学生辍学率高得多。就拿这个情况看96-97学年,河西乡小学生毕业生491人,初中招生320人,升为率为65%;初中毕业生191人,高中招生17人,中专招初中毕业生54人,升学率37%。97-98学年,小学毕业生497人,初招生297人,升学率为60%,初中毕业生200人,高中招生18人,中专招初中毕业生46人,升学率32%。98-99学年,小学毕业生516人;初中招生353人,升学率
68. 40%;初中毕业生234人,高中招生18人,中专招初中毕业生54人,升学率30. 8%。目前,九九届初一新生已流动21人,九八届初二学生流动了58人,就这个情况而言,下学期辍学率比上学期还要高。再看一组数字:2008年,九保乡在校生527人,少数民族295人,民族生比例占51%;2009年在校生532人,少数民族284人,民族生比例占53.4%;2010年在校生531人,少数民族273人,民族生比例占51.4%;2011年在校生548人,少数民族265人,民族比例占48.4%;2012年在校生492人,少数民族229人,民族比例占46.5%;2013年在校生520人,少数民族255人,民族比例占49%。
再看历届中考情况:2009年实考76人,高中录取41人,升学率53.9%;2010年实考75人,高中录取46人,升学率54.5%;2011年实考88人,高中录取48人,升学率54.5%;2012年实考88人,录取49人,升学率55.7%;2013年实考106人,高中录取70人,升学率66.1%。通过以上数据表示再不采取有效措施,初中生辍学率会达10%以上。这一现象将给家庭、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及后果,这是可想而知的。这一现象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社会的关注。
二、辍学原因
近几年来,初中生辍学现象日趋严重, 后果令人担扰,分析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l、经济原因
第一,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大。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酌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进一步完善,农民的温饱已基本解决,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收入逐年增加。但在我县,因交通、地理位置,气候等因素,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有的地方经济发展快,收入高,万元户占百分之八丸十,一部分人有几十万,少数人上百万元。但也有少数务件差的山区中的一部分人,经济收 1
贡献者:fllry211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安全危机及对策研究--《西南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安全危机及对策研究
【摘要】:学校的安全是学校进行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没有学校的安全,就难以保证学校的财产安全和老师、学生的人身安全,学校的各项工作就难以展开。没有安全的保障,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将失去稳定的支撑。近段以来,由于社会的矛盾比较突出,一些人员由于对社会的不满,频频以学校作为自己不满情趣发泄的对象,造成学校的学生受到人身安全的威胁,导致校园安全事故的频频发生,甚至导致学生死亡的悲剧。从而造成校园的安全形势极为严峻,校园安全问题成为政府、社会和学校多方关注的焦点问题。面对严峻的学校安全形势,如何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我们应该站在文化的高度上,来考虑校园安全的问题,并将学校的校园安全工作提升到校园安全文化的高度来认识,通过校园安全文化的力量来确保校园的安全。因此,在进行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确保学校师生的人身安全。而且,我们知道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己成为创建平安校园的必要手段。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学,由于处在民族地区,处在地理环境险恶的环境中,受到民族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特殊的经济社会和特殊的教育文化水平等种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水平比较滞后。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中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并通过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来化解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学生在学校里面临的安全问题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对地处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广西东兰县的几所初级中学展开实地考察和调研,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的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现状调查分析,对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成因进行分析。结合研究结果和借鉴、吸收国内相关的研究成果,试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及能够完善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全文共分为包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概述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和对国内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论述了本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中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调查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不足的问题。主要有:少数民族地区中学校园安全设施投入不足;少数民族地区中学校园安全教育相对滞后;少数民族地区中学校园安全文化教育不足;少数民族地区中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缺乏有力制度的保障。
第三部分:分析少数民族地区中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地方政府对学校安全设施的投入不足;传统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和自然环境的制约;当地教育水平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学校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第四部分:试探讨少数民族地区中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对策及建议。提出了加强校园安全硬件建设,夯实校园安全文化的物质基础;提高对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将安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依托民族文化建构校园安全民族文化氛围;加强心理辅导和心理安全教育,提升民族学校民族学生的安全意识的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G637;G759.2【目录】:
摘要4-6Abstract6-8绪论8-16 (一) 选题缘由8-9 (二) 概念的界定9-10 (三) 文献综述10-15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15-16一、少数民族地区中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现状与问题16-27 (一) 少数民族地区中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现状16-23 (二) 少数民族地区中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23-27二、少数民族地区中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27-31 (一) 地方政府对学校安全设施的投入不足27 (二) 传统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和自然环境的制约27-28 (三) 当地教育水平和社会环境的影响28-29 (四) 学校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29-31三、少数民族地区中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31-38 (一) 加强校园安全硬件建设,夯实校园安全文化的物质基础31-32 (二) 提高对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将安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之中32-33 (三) 依托民族文化建构校园安全民族文化氛围33-36 (四) 加强心理辅导,提升民族学校民族学生的安全意识36-38结语38-39参考文献39-42附录42-46致谢46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俊歆;王海桥;田峰;;[J];安全;2006年03期
于海峰;;[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刘畅;;[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邱卫东;;[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陈秀珍;[J];城市与减灾;2005年04期
金磊;;[J];城市与减灾;2006年05期
周定平;;[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李奇志;;[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王世鹏;甘新东;;[J];湖北教育;2006年04期
姜树超;;[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邹文弢;[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汤继承;[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李晓婵;[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杨康贤;[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杨旭;[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刘畅;[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刘文韬;[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姚玲;[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刘盛男;[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杨得志;[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欧光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王涛;;[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4期
王守恒;[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殷世东;[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李家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陈庆华;;[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李国庆;;[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王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汪昌华;;[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华建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段瑶;;[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赵丽红;薛新娅;;[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王先华;;[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任彦斌;傅圣英;孙超;;[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任国友;;[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侯文;李秋菊;;[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王静;;[A];力学与工程应用(第十三卷)[C];2010年
范强锐;赵平;;[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易全勇;侯玉娜;;[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郭建斌;;[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康德强;[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王龙飞;[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陈汉生;[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王传友;[D];苏州大学;2010年
向海英;[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张洁;[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孙峰;[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刘宏;[D];江苏大学;2010年
刘向永;[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周晓红;[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曾焕平;[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胡孝忠;[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孙丽影;[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吴迪;[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贾丽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董秀玲;[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于海霞;[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吕云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潘娟;[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董娇;[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任乐春;[J];安防科技;2004年08期
赵永万;;[J];安防科技;2005年05期
黄俊歆;王海桥;田峰;;[J];安全;2006年03期
于海峰;;[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张秀丽;[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潘戈芳;;[J];兵团工运;2006年01期
韩骅;[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谢宁;[J];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04期
丁钢;[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麻淑仙;[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教育研究部
徐美贞;[N];中国教育报;2007年
邢宝君;[N];光明日报;2005年
田建国;[N];济南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串莲;[D];安徽大学;2003年
童康;[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徐向东;[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王晓虹;[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孙程芳;[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代利利;[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齐华勇;[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郑声文;[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程前;[D];四川大学;2005年
王勇;[D];四川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牛绿花;[J];社科纵横;2002年01期
李霞兰;[J];民族论坛;2003年07期
鲁彩荣;[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S2期
周爱传;[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陈云芝;[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林钧昌;[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年01期
牟超兰;;[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刘武洪;;[J];中国.城乡桥;2007年07期
黄移龄;;[J];教学与管理;2007年03期
刘小平;;[J];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唐尧舜;;[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王丽丹;;[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罗用能;;[A];布依学研究(之六)——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暨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张应强;;[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胡鞍钢;温军;;[A];第十一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韦黔湘;;[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杨光明;;[A];布依学研究(之六)——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暨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张田欣;;[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1年刊)[C];2011年
陈再祥;龚亚芬;;[A];科学发展观与民族地区建设实践研究[C];2008年
吴道军;;[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乌鲁木齐保监办;[N];中国保险报;2003年
新疆保监局
段文辉;[N];中国保险报;2007年
黄尚斌 陈贤泽;[N];海南日报;2006年
记者  李冰;[N];华兴时报;2007年
郑义;[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
王彧 王晓红;[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宁夏社科院回族伊斯兰教研究所
马平;[N];宁夏日报;2008年
张春莉;[N];人民政协报;2010年
通讯员 侯宇振 记者 刘大为;[N];新疆日报(汉);2010年
罗文姬;[N];国家电网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曲元;[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Bobby Gene Jones III;[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张熙奀;[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范永明;[D];吉林大学;2007年
李虹燕;[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曲别金曲;[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王蕊;[D];内蒙古大学;2013年
张静;[D];内蒙古大学;2013年
尤靖舒;[D];西南大学;2011年
邱洪艳;[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刘登强;[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李翔;[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杨乐;[D];湖北民族学院;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不良习惯的成因与对策--《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年01期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不良习惯的成因与对策
【摘要】:好习惯是一笔终身受益的宝贵财富。受我国传统文化和教育观念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尤其是城镇新生)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应对策略。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757【正文快照】:
作为一名在少数民族地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二十多年的教师,我对少数民族地区初中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有较清楚的了解。他们具有热情、朴实、热爱劳动、善良、乐于助人、害羞等优点。然而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这些优点也在随着生活的渐渐好转而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懒惰、浪费、虚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朱孟军;;[J];青春期健康;2011年06期
李亚男;;[J];家长;2011年Z2期
马志国;;[J];心理与健康;2011年05期
曹菊芳;;[J];学周刊;2011年18期
伊措;;[J];中国西部;2011年10期
侗芷;;[J];好家长;2011年15期
赵洪程;;[J];山西教育(教学);2011年05期
颜士州;;[J];家长;2011年Z2期
;[J];;年期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伟成;;[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李玲;;[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高文军;;[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江妍;;[A];宜春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郝翠玲;;[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何宗林;;[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吴巡;[N];天津教育报;2008年
本报记者  叶辉 路小草;[N];光明日报;2006年
刘国信;[N];中国工商报;2007年
罗玉菊;[N];中国医药报;2007年
郑玮娜;[N];中国改革报;2007年
周银花;[N];天津教育报;2008年
解成君;[N];中国教师报;2006年
袁浩龙;[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广西北海市第九中学校长
穆家庆;[N];中国教育报;2007年
孙祥虎;[N];民主协商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关于全市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寄宿教育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 17:12:12&&阅读次数:15812次&&作者:&&编辑:马 琳 &&来源:广西百色人大网
百色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日)
&&&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4年工作安排,9月23―26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组成调研组对我市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寄宿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在杨明刚副主任带领下,先后深入到凌云县伶站瑶族乡,西林县普合苗族乡、那佐苗族乡、西平乡,隆林各族自治县猪场乡、德峨乡等乡村中小学调查了解,通过走访、座谈、听取情况汇报,广泛倾听群众、教师、学生意见,全面了解我市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寄宿教育工作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 一、全市中小学教育基本情况
&&& 目前,全市有小学1291所(含独立设置少数民族学校2所),在校生338311人,其中少数民族小学生285282人,占小学在校生的84.33%。有初中学校173所(含独立设置少数民族学校3所),在校生138144人,其中少数民族初中学生115119人,占初中在校生的83.33%。有普通高中23所(含民族高中2所),在校生57431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46904人,占高中在校生的81.67%。
&&& 据统计,全市义务教育寄宿学校共有991所,占小学、初中学校的67.69%。其中,小学寄宿制学校822所,占小学学校的63.67%,初中寄宿学校169所,占初中学校的97.68%。全市义务教育寄宿生共255292人,占小学、初中在校生的53.58%,其中,小学寄宿生146939人,占小学在校生的43.43%,初中寄宿生108356人,占初中在校生的78.43%。全市义务教育寄宿学校管理人员3200人(兼职2584人),其中,小学寄宿学校管理人员2270人(兼职2018人),初中寄宿制学校管理人员930人(兼职566人)。
&&& 二、我市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寄宿教育工作情况
&&&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以及民族教育的有关政策,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民族地区中小学寄宿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寄宿学校教育和管理,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我市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
&& (一)加强寄宿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几年来,我市结合实施校舍安全工程项目、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食堂建设项目、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项目、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项目、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和寄宿学校建设专项资金项目等教育项目工程,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学校建设。2013年,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食堂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310479平方米,总投资52579万元。实施广西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配置图书、教学仪器设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等,总投资11700万元。在加大投入建设项目中,对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学校重点规划建设。通过科学规划和加大投入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布局调整,改变了学校过于分散、规模过小的局面,优化教育资源,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 (二)落实经费保障机制,惠助民族地区寄宿生。目前,我市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享受的各项政策有:一是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即从2008年小学350元/年、初中550元/年到2012年的小学550元/年、初中750元/年,缩小城乡学校办学条件的差距。二是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提高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对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学杂费,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同时,我市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年补助标准,即由2008年的小学500元/年、初中750元/年到2011年秋季学期起的小学1000元/年、初中1250元/年的补助标准,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使学生不因家庭困难而辍学。三是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我市田阳、德保、靖西、那坡、凌云、乐业、田林、隆林和西林等9个县列入国家试点县(2011年秋季学期起实施),田东县列为自治区试点县(2012年秋季学期起实施)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小学生、初中生补助标准为600元/年,即补助每名学生每天3元,全年按照学生在校200天计算改善学生的膳食营养,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成长。为确保民族地区寄宿生享受到民族政策扶持和补助,我市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要求和标准足额发放和监管国家、自治区、市规定少数民族地区寄宿生享受的各项政策和补助。
&& (三)强化寄宿生教育管理,保障学生安全和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落实校长为学校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开展安全防护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安全防护意识;部分学校安装了校园监控系统,对校园进行全方位安全监控;在学校的公路旁设置安全警示、减速带等,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大多数学校实行封闭管理制度,严格门卫管理制度,学校行政和班主任轮流带班,加强学生宿舍管理,确保了学生在校安全。二是加强了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安全管理。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共有119425人,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25.1%,其中小学87066人,占全市小学生总数的25.7%,初中32359人,占全市小学生总数的23.4%。三是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对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调整到更加重要岗位,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特别是近年招聘的特岗教师,全部补充到农村学校任教,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学校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 (四)加强我市各类寄宿制民族班的教育管理。一是实施自治区寄宿制民族班的资助制度。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寄宿制民族班管理工作的意见》(桂族字〔2001〕75号),按时按照自治区寄宿制民族班学生生活补助费标准(即小学50元/人/月,初中60元/人/月)发放寄宿制民族班学生生活补助费。目前,我市自治区寄宿制民族班的有市直和5个县共11所学校,共2600人,其中高中800人,初中600人,小学1200人。其中:百色高中400人、那坡中学高中学生200人及初中生150人、那坡县下华乡中心小学150人、那坡县百省乡中心小学150人、隆林高中200人、隆林初中150人、隆林德峨乡中心小学300人、西林县八达镇二小300人、凌云县民族中学300人、田林县民族小学300人。二是自2001年至今,百色高中举办郑柱成助学班、宏志班、冯志强民族班等,对少数民族学生免学杂费和发放补助生活费等,为少数民族学生完成学业提供了保障,进一步推进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
&&& 三、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学校存在问题与困难
&& (一)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目前,尽管大部分学校维修和新建了教学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但由于资金有限,目前我市民族地区中小学寄宿学校校舍及相关配套设施仍然有较大差距。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寄宿学校生均校舍面积不够,教室不足,班级过大,住宿拥挤,厨房餐厅狭小,餐桌不足、缺宿舍少床铺、有厕所少蹲位,大部分学校没有洗漱间,无浴室,没有热水洗浴等问题较为突出。由于学生宿舍不足,部分学校只能在学生寝室加床,一个寝室原来8架床,不得不增加到10架,甚至12架,寝室空间狭小,学生入住困难;有的学校原来一铺床一个人睡,现在不得不三、四个学生挤在一起,调研组走访的乡村中小学都普遍是两个学生合铺住宿,隆林各族自治县猪场乡中心小学寄宿生957人,两个学生合铺约占一半,三、四个学生合铺的约占一半。另外,由于设施不配套,大多数寄宿制学校仍然使用木柴作为燃料煮饭炒菜,不利于我市生态环境保护,一所学校少的几百人,多的上千人,一天的用柴量是相当大的,长期使用木柴作燃料,会让我市本来就很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配套设施不完善已成制约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因素之一。
&& (二)后勤管理人员短缺。自2001年基础教育实行控编定编以来,寄宿学校的生活教师编制不在定编之列,大多数寄宿学校没有配备专职生活教师或保育人员。生活教师的工作只能由科任教师和班主任兼任,学校的炊事员有一部分还是由学校雇请的临时工,卫生员、工勤人员更无从谈起,在寄宿制学校里,生活教师不仅要照料学生的生活起居,还像父母一样关心着每个学生的成长,在学生们的生活中充当着较为重要的角色。目前,寄宿学校普遍还没有配备专职的生活老师,都是让科任教师轮流兼管,科任教师除了正常教学工作外,还要负责住校学生生活和安全保障工作,加重了教师的负担,严重影响到了科任教师的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大部分学校没有配备校医,一定程度影响对寄宿学生的卫生教育、卫生管理和保健工作,这种状况不利于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的健康发展。
&& (三)安全管理压力大。在校寄宿期间,学校全权负责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增大,一是学生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知识极其缺乏,容易受到伤害,发热感冒不及时向老师反映,导致病情加重。二是学生在家校往返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民族地区,群众居住分散,上山下山,交通不便,学校与家里之间的距离较远,少则几公里,多则十几公里,许多村屯还不通公路,通路的路况也不好,当地车辆多属“三无”车辆,安全隐患较大。
&&&(四)教育资源配置不足。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寄宿学校硬件资源,特别是教学仪器、信息技术教育、音乐、美术、体育、藏书、阅览器材设施等也比较缺乏,学校无法满足学生在寄宿期间的各类有效的课外活动,不少课程因教育设施的缺乏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不能得到正常培养和锻炼,更不用提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
&&& 四、几点建议
&& (一)科学规划指导,积极推进,保证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同步提高。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立足现在,放眼未来,既要立足当前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需要,又要着眼未来教育发展需要,要在寄宿学校的深化发展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提高后勤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发展,努力改变寄宿制学校发展不平衡,校际差别大的状况。
&& (二)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调研中了解到小学普遍存在大班额现象,如隆林各族自治县猪场乡中心小学在校生1053人设14个教学班,班均75.2人,有2个班超过80人;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镇保上小学在校生393人设6个教学班,班均65.5人,造成大班额现象原因主要是基础建设不足。较好的办学条件是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的物质基础,抓住国家、自治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和寄宿学校建设专项资金项目等机遇,积极争取向中央和自治区财政项目,加大教育转移支付力度,有计划,有重点,分批次,加大对民族地区寄宿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根据寄宿学校规模逐步扩建、新建、改建学校学生的食堂、宿舍、浴室、厕所、饮水工程,加快规划筹建学生公寓楼、餐饮中心、取暖降温以及热水供应等设施的步伐,让每个义务教育阶段上学的学生都能在学校里面有好房子住、有开水喝、有干净卫生可口实惠的饭吃,有热水洗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校舍,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学生“学有一桌,睡有一床”的基本生活需要。同时,还要逐步配套图书、电脑、音乐、体育器材,努力使寄宿学校的基础设施种类齐备,质量合格,数量足够,让学生不仅吃得满意,住得舒适,而且玩得开心,学得踏实。为他们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另外,建议尽快进行学校食堂设施改造,尽快推行以电(煤气)代柴,减少木柴砍伐,保护生态环境。
&&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配备专职后勤人员。调研中了解到,大部分学校存在教师不足问题,政府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学校建设的实际,科学制定教师编制配备标准,核定学校教师和后勤人员编制,根据我市的实际,加大公招教师力度,不断充实民族地区寄宿学校教师队伍,配备专职生活教师、医护人员、保安人员,为学生提供安全、便捷的后勤服务,减轻科任教师工作负担。根据寄宿教育实际,统筹规划,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培训和岗位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对生活教师的培训,他们担负着管理和保育的职责,切实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四)强化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学校管理。全面加强寄宿学校的住宿管理、安全管理、饮食管理、卫生管理和教育教学管理,推进寄宿学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特别是要加强安全、卫生教育,增强安全、卫生意识,加大校园安全、卫生隐患检查力度,把监管任务落实到人。调研中,了解到有的学校存在的卫生间水龙头和水阀损坏没有及时更换,卫生间排污管道堵塞,没有及时梳通,教室和学生宿舍玻璃窗破损没有及时维修等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寄宿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大部分是留守学生,寄宿期间,除了白天上课外,课余时间基本都在学校里,寄宿学校的规范化管理和集体生活,有助于寄宿学生,尤其是父母不在身边、缺失家庭教育的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集体生活更容易使孩子们觉得充实,同时可以降低留守儿童的安全隐患,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科学、健康的成长环境。同时,认真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加强对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确保寄宿生往返家校道路交通安全。
&& (五)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扶持工作。进一步提高寄宿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确保学校水电、食堂、宿舍的日常运转需要,为师生提供后勤保障。进一步做好资助民族地区贫困家庭学生工作,继续办好自治区寄宿制民族班,鼓励和扩大在高中阶段学校举办民族班,扩大少数民族学生资助帮扶的受益面和数量。完善优惠政策,鼓励支持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少数民族聚居区学校任教,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少数民族地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