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安全10kv爬电距离离

爬电距离和电器间隙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爬电距离和电器间隙
上传于||文档简介
&&概​要​:​爬​电​距​离​:​两​导​电​部​件​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爬​电​距​离​是​沿​表​面​计​算​的​,​如​果​是​孔​的​话​要​绕​过​去​)​;​电​气​间​隙​:​两​导​电​部​件​之​间​在​空​气​中​的​最​短​距​离​(​空​间​直​线​距​离​)​。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
上传于||文档简介
&&电​器​知​识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电气工程分区
查看: 8556|回复: 13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30帖子
技术员, 积分 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 积分
请教各位大虾,10KV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是多少?&&&&35KV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又是多少呢?有没有常规的计算方法.不考虑污染等级之类的.. .还有带电体和绝缘体间的最小间隙又是多少,才算是不连续的间隙.
[ 本帖最后由 lifeng7116 于
09:08 编辑 ]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25帖子
技术员, 积分 2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 积分
GB3906, GB11022中有详细规定,去查查国标吧!
听众数收听数自我介绍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330帖子
五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3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0 积分
10KV我们以前按得电气间隙时125mm
知止而后能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20帖子
技术员, 积分 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 积分
10KV为150,35KV按300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68帖子
一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 积分
10KV的(电气间隙125mm)和(爬电距离=爬电比距X12)& & 35KV的(电气间隙300mm)和(爬电距离=爬电比距X40.5)瓷绝缘爬电比距=20MM/KV;有机绝缘爬电比距=18MM/KV.带电体和绝缘体间的最小间隙10KV 30MM,35KV 60MM.
听众数收听数自我介绍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29帖子
技术员, 积分 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 积分
难道不知道爬电距离是20mm/KV,象12KV就是240mm以上,24KV就要达到480mm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198帖子
三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19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 积分
中压电气间隙&&mm
& & & & 3.6kV& & & & 7.2kV& & & & 12kV& & & & 24kV& & & & 40.5kV
导体至接地间净距& & & & 75& & & & 100& & & & 125& & & & 200& & & & 300
不同相导体之间净距& & & & 75& & & & 100& & & & 125& & & & 180& & & & 300
导体至无孔遮拦间净距& & & & 105& & & & 130& & & & 155& & & & 210& & & & 330
导体至网状遮拦间净距& &&&& & & & 175& & & & 200& & & & 225& & & & 280& & & & 400
无遮拦裸导体至地板间净距& && & & & 2375& & & & 2400& & & & 2425& & & & 2480& & & & 2600
海拔超过1000m每增加1000m増大10%修正
24kV等级的电气间隙& &工频50kV/180&&工频65kV/210mm
带电体对绝缘体的距离& &&&12kV/30& &24kV/60& &40.5kV/60
带电体对绝缘母线的距离& &12kV/70& &24kV/140& &40.5kV/140
耐压值&&kV
& & & & 3.6kV& & & & 7.2kV& & & & 12kV& & & & 24kV& & & & 40.5kV
工频耐压& & & & 相—相 相—地& & & & 25& & & & 32& & & & 42& & & & 65& & & & 95
& & & & 断口间& & & & 27& & & & 36& & & & 48& & & & 79& & & & 118
冲击耐压& & & & 相—相 相—地& & & & 40& & & & 60& & & & 75& & & & 125& & & & 185
& & & & 断口间& & & & 46& & & & 70& & & & 85& & & & 145& & & & 215
中压爬电比& & mm/kV& &
& & & & 有机绝缘& & & & 纯& & 瓷& & & & 备& & 注
0类设计& & & & 16& & & & 14& & & &
1类设计& & & & 18& & & & 16& & & &
2类设计& & & & 20& & & & 18& & & &
我公司按2类设计执行.&&电站设备按 22 mm/kV
爬电距离&&lt=a*lf*Ur*KD& &&&
lt&&最小标称爬电距离&&mm
a&&绝缘类型有关的应用系数&&相对地 1.0& &相对相 √3& &断口 1.0& &反相& &1.15
lf& &最小标称爬电比距&&mm/kV& &采用22 mm/kV
Ur&&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额定电压& & kV
KD& &&&直径的校正系数& & 1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294帖子
五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6 积分
楼上总结的好!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25帖子
技术员, 积分 2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 积分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220帖子
四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2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 积分
谢谢,我下了,感谢
&感谢各位!&
8-1(商易宝)
8-2(英才网)
8-3(媒体广告)为什么测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_百度知道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_百度文库
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
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
安全距离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
1、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
2、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的决定:
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
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3及表4
二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5
但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PE(大地)≥2.5mm,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
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2.5mm (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
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
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0.5mm即可
二次侧地对大地≥1.0mm即可
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力,外壳施以30N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
爬电距离的决定:
根据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查表6可决定其爬电距离
但通常:(1)、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大地≥2.5mm,保险丝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损坏电源。
(2)、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
(3)、一次侧直流地对地≥4.0mm如一次侧地对大地
(4)、一次侧对二次侧≥6.4mm,如光耦、Y电容等元器零件脚间距≤6.4mm要开槽。
(5)、二次侧部分之间≥0.5mm即可
(6)、二次侧地对大地≥2.0mm以上
(7)、变压器两级间≥8.0mm以上
3、绝缘穿透距离:
应根据工作电压和绝缘应用场合符合下列规定:
——对工作电压不超过50V(71V交流峰值或直流值),无厚度要求;
——附加绝缘最小厚度应为0.4mm;
——当加强绝缘不承受在正常温度下可能会导致该绝缘材料变形或性能降低的任何机械应力时的,则该加强绝缘的最小厚度应为0.4mm。
如果所提供的绝缘是用在设备保护外壳内,而且在操作人员维护时不会受到磕碰或擦伤,并且属于如下任一种情况,则上述要求不适用于不论其厚度如何的薄层绝缘材料;
——对附加绝缘,至少使用两层材料,其中的每一层材料能通过对附加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
——由三层材料构成的附加绝缘,其中任意两层材料的组合都能通过附加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
——对加强绝缘,至少使用两层材料,其中的每一层材料能通过对加强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
——由三层绝缘材料构成的加强绝缘,其中任意两层材料的组合都能通过加强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
4、有关于布线工艺注意点:
如电容等平贴元件,必须平贴,不用点胶
如两导体在施以10N力可使距离缩短,小于安规距离要求时,可点胶固定此零件,保证其电气间隙。
贡献者:shz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0kv爬电距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