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填方施工方案路段保证质量需注意的问题?

我来说两句 ()
路桥热门下载
本月热门论文
Copyright & 2007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高填方大型压路机施工方案修改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7页免费28页免费41页免费25页免费24页免费 50页7下载券11页免费6页免费18页2下载券14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4页7下载券11页1下载券56页免费10页1下载券11页免费
高填方大型压路机施工方案修改|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转载
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第一节 路基填筑
一、土方路堤适宜的填料有哪些?
1、质量问题及现象
路堤填筑中有些填料适宜性差,影响路堤质量,导致工期延误、投资增加。
2、原因分析
材料采集、使用人员不熟悉材料性质,经验不足,选择填料时顾此失彼。
3、预防措施
1)材料采集、使用人员必须对路堤填料的种类、性质和适宜性认真研究,选择填料时,既要考虑料源和经济性,更重视填料的性质和适宜性。
2)常见填料的分类、性质和适宜性有:砂土,;砂性土,粉性土,粘性土,碎石质土,砾石、不易风化的石块。
3)不宜于路堤填筑的其它类土:重粘土,黄土类土,黑土,淤泥、泥炭,带有草皮的表层土一般不得用于填筑路堤。
二、路基填筑过程中如何控制中线偏位?
1、质量问题及现象
路基填筑过程中线偏位严重,不符合《标准》要求,需返工处理。
2、原因分析
导线点遭到破坏,施工过程中中线复测频度不够,没有按要求设立保护控制桩。
3、预防措施
1)应进行导线复测,并加固导线点,一直保护至交工验收。
2)路基施工前,应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设计图表、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定出路基用地界桩和路堤坡脚、路堑堑顶、边沟、取土坑、护坡道、弃土堆等的具体位置桩。在距路中心一定安全距离处设立控制桩,其间隔不宜大于50m,桩上标明桩号和路中心填挖高度。
3)在放完边桩后,应进行边坡放样,对深挖高填地段,每挖深或填高60-80cm应复测一次中线桩,测定路基标高及宽度,以控制边坡的坡度。
4)机械施工中,应在边桩处设立明显填挖标志,并在不大于200m间距段落内、距中心桩一定距离设立控制桩。
4、处理措施
校核导线点,重新恢复中线,按“规范”要求保护设立的控制桩。亏坡的一侧按照规范要求开台阶补填,多余的一侧进行削坡处理。
三、如何处理斜坡、坑穴、水渠、填井、墓穴、淤泥等?
1、质量问题及现象
路基于原有斜坡、水渠、填井、墓穴、淤泥处,出现局部沉陷、失稳、滑坡等病害。
2、原因分析
路基填筑过程中对斜坡、水渠、填井、墓穴、淤泥地段处理不当,给工后的路基留下隐患。
3、预防措施
1、路基修筑范围内,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应用原地的土或砂性土地回填,并按规定进行夯实或压实。
2、对影响路基稳定的人工坑洞,应予以查明,可参照岩溶处置方法进行处理,不能填埋时,可用构筑物跨越。
3、黄土陷穴应进行处理,处理时先要查清陷穴水的供给来源、水量、发育情况与扩展方向及对路基可能造成的危害,视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4、黄土陷穴的处理范围,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宜包括路基填方或挖方办坡外的上侧50cm,下侧10-20cm。若陷穴倾向路基,虽在50cm以外,仍应作适当处理。对串状陷穴应彻底进行处治。
5、路基穿过水渠时,先将积水排除,然后彻底清除淤泥,并在水
渠坡面上挖成宽度不小于1m的台阶,再由渠底逐层填筑压实。
6、路基施工遇有淤泥时,应降低水位,彻底清除后再行填筑,当水位较高又无法排除时,可采用抛石挤淤法施工。
四、路基压实度不够如何防治?
1、质量问题及现象
路基施工中压实度不能满足质量标准要求。
2、原因分析
压实遍数不够;压路机质量偏小;填土松铺厚度过大;碾压不均匀,局部有漏压现象;含水量偏离最佳含水量,或超过有效压实规定值;没有对紧前层表面浮土或松软层进行处治;土场土质种类多,出现不同类别土的混填;填土颗粒过大,颗粒之间空隙过大,或采用不符合要求的填料。
3、预防措施
1)&&&&&&&&&&&&&
确保压路机的质量及压实遍数符合规范要求。
2)&&&&&&&&&&&&&
选用振动压路机配合三轮压路机碾压,保证碾压均匀。
3)&&&&&&&&&&&&&
压路机应进退有序,碾压轮迹重叠、铺筑段落搭接超压应符合规范要求。
4)&&&&&&&&&&&&&
填筑土应在最佳含水量±2%时进行碾压。
5)&&&&&&&&&&&&&
当下层因雨松软或干燥起尘时,应彻底处治至压实度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当前层施工。
6)&&&&&&&&&&&&&
优先选择级配较好的粗粒土等作为路堤填料,填料的最小强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7)&&&&&&&&&&&&&
不同类的土应分别填筑,不得混填,每种填料累计总厚度一般不宜小于0.6m。
8)&&&&&&&&&&&&&
填土应水平分层填筑、分层压实,通常压实厚度不超过20cm,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15cm。
五、如何控制路基填料含水量?
1、质量问题及现象
当填料含水量不均匀时,压实度也不均匀,会导致路基填筑层局部翻浆或碾压不实。
2、原因分析
填料含水量不匀,或洒水量控制不严。
3、预防措施
1)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石土不论采用何种压实机械,均应在该种土的最佳含水量±2%以内压实。当土的实际含水量没有位于上述范围内,应均匀加水或将土摊开、晾干,使之达到上述要求后方可进行压实。
2)当需要对土采用人工加水时,宜在取土的前一天浇洒在取土坑内的表面,使其均匀渗入土中,也可将土运至施工现场,用水车均匀、适量地浇洒在土中,并用拌和设备拌和均匀。
4、处理措施
1)翻浆处晾晒,换填适宜的填料或加生石灰粉调整含水量。
2)当填料过干时,应计算确定加水量,拌和均匀后方可碾压。
六、路基边缘压实度不足如何防治?
1、质量问题及现象
路基行车带压实度符合规范要求,但路基边缘带压实度不够。
2、原因分析
1)&&&&&&&&&&&&&
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未按超宽填筑要求施工。
2)&&&&&&&&&&&&&
压实机具碾压不到边。
3)&&&&&&&&&&&&&
路基边缘漏压或压实遍数不够。
4)&&&&&&&&&&&&&
采用三轮压路机碾压时,边缘带(0-75cm)碾压频率低于行车带。
3、预防措施
1)&&&&&&&&&&&&&
路基施工应按设计的要求进行超宽填筑。
2)&&&&&&&&&&&&&
控制碾压工艺,保证机具碾压到边。
3)&&&&&&&&&&&&&
认真控制碾压顺序,确保轮迹重叠宽度和段落搭接超压长度。
4)&&&&&&&&&&&&&
提高路基边缘带压实遍数,确保边缘带碾压频率高于或不低于行车带。
4、处理措施
校正坡脚线位置,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时,返工至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控制碾压顺序和碾压遍数。
七、半填半挖路基(横断面)施工,如何保证其稳定性?
1、质量问题及现象
半填半挖路基(横断面)出现纵向裂缝,并以裂缝为界产生轻微沉陷、侧移。
2、原因分析
路基施工过程中对半填半挖路基(横断面)路段处治不符合规范要求。
3、预防措施
1)在稳定的斜坡上填筑路堤时,当横坡为1:10-1:5,应清除草皮、树根等杂物以及淤泥和腐殖土,并翻松表土,再进行填筑。
2)当横坡陡于1:5时,除清除草木等杂物、淤泥和腐殖土外,还应将原地面斜坡挖成稍向内倾斜的阶梯,阶梯宽度一般≥1m。
3)对于倾斜度过陡的山坡,以致无法填筑或占地太宽,填方数量甚大,则可视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废石方,包括叠砌、护墙、护脚、挡土墙、栈道、栈桥等多种形式的修筑支撑或路基。
4、处理措施
对出现沉陷、侧移的路段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必要时返工。
八、路基压实超过规定遍数,压实度仍然不够,如何防治?
1、质量问题及现象
路基压实超过现场压实试验提供的控制遍数,压实度仍达不到标准的要求。
2、原因分析
1)填筑层超厚或填料的含水量不当。
2)碾压速度太快,轮迹重叠宽度太小,层间搭接长度太短。
3)压实设备类型与击实标准不匹配。
4)碾压工艺不合理。
5)路基土实际颗粒组成与标准击实试验样品不一致。
6)路基当前压实作业段前层存在软土地基未消除的“弹簧”、翻浆等病害。
3、预防措施
1)压实应根据现场“试验路”提供的松铺厚度和控制压实遍数进行。若控制压实遍数超过10遍,应考虑减小填土层厚或改换压实机具类型。
2)各种压路机的碾压行驶速度开始时宜用慢速,最大速度不宜超过4km/h;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对振动压路机一般重叠0.4-0.5m.对三轮压路机一般重叠后轮宽的1/2,前后相临两区段纵向宜重叠1.0-1.5m。
3)标准击实试验样品应与路基实际用土颗粒组成等技术指标相一致,否则,应现取样重新做击实试验。
4)严格控制碾压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范围内。
5)路基某层施工时,应在前层软基“弹簧”、翻浆等病害彻底处治合格后开工。
九、路基“弹簧”如何防治?
1、质量问题及现象
路基土压实时受压处下陷,四周弹起,呈软塑状态,体积得不到压缩,不能密实成型。
2、原因分析
1)&&&&&&&&&&&&&
填土为粘性土时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较多。
2)碾压层下有软弱层,且含水量过大,在上层碾压过程中,下层弹簧反射至上层。
3)翻晒、拌和不均匀。
4)局部填土混入冻土或过湿的淤泥、沼泽土、有机土、腐殖土以及含有草皮、树根和生活垃圾的不良填料。
5)透水性好与透水性差的土壤混填,且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了透水性好的土壤,形成了“水壤”。
3、预防措施
1)避免用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的土作为路基填料。
2)清除碾压层下软弱层,换填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3)对产生“弹簧”的部位,可将其过湿土翻晒、拌和均匀后重新碾压;或挖除换填含水量适宜的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4)对产生“弹簧”且急于赶工的路段,可掺生石灰粉翻拌,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
5)严禁异类土壤混填,尤其是不能用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形成“水囊”。
6)填筑上层时应开好排水沟,或采取其它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到路基50cm以下。
7)填筑上层时,应对下层填土的压实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查,待检查合格后方能填筑上层。
十、路基填筑过程中翻浆如何防治?
1、质量问题及现象
路基填筑过程中发生翻浆现象是屡见不鲜的。所谓翻浆就是填筑过程中紧前层或当前层填料含水量偏大,碾压时出现严重“弹簧”、鼓包、车辙、挤出泥浆,这种现象就叫做翻浆。有的是局部一块,有的是一个段落,此刻填筑层无法碾压密实。
2、原因分析
路基填筑时,以下场合易出现翻浆:
1)地下水位较高的洼地。
2)近地表下1-3m处有淤泥层。
3)坑塘、水池排水后的淤泥含水量大,填土无法排淤。
4)低位段土后横向阻水,填筑层遭水浸后再填筑,下层易产生翻浆。
5)所填土中粘性土和非粘性土混填,粘性土含水量大,碾压中粘性土呈泥饼状,形成局产部翻浆。
6)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且透水性好的土壤含水量大,形成“水囊”。
3、预防措施
1)对于施工中发生的路基翻浆区别情况分别对待,小面积的可挖开晾晒后重压。
2)深度大于0-60cm的翻浆可掺加生石灰粉处理。
3)翻浆面积不太大而严重段,可抛石处理。
4)对于属于天然地基问题产生的翻浆,可布设土工格栅,土工布,尔后填干土碾压施工。
5)对于地表下4-6m存在淤泥层导致的翻浆,可采用压力注浆办法处理。
6)注意,不同性质的土应分别填筑,不得混填。
十一、路基表面松散,起皮如何防治?
1、质量问题及现象
路基填筑层接近压实度时,表面起皮、松散、成型困难。
2、原因分析
1)路基填筑起皮的原因一般为:填筑层土的含水量不均匀且表面失水过多;为调整高程而贴补薄层;碾压机具不足,碾压不及时,未配置胶轮压路机;含砂低液限粉土、低液限粉土自身粘结力差,不易于碾压成型。
2)路基填筑层松散的原因一般为:施工路段偏长,拌和、粉碎、压实机具不足;粉碎、拌和后未及时碾压,表层失水过多;填料含水量低于最佳含水量过多;碾压完毕,未及时养护,表面遭受冰冻。
3、预防措施
1)防治路基填筑层起皮的措施是:确保填筑层的含水量均匀且与最佳含水量差值在规定范围内;合理组织施工,配备足够合适的机具,保证翻晒均匀、碾压及时;严禁薄层贴补,局部低洼之处,应留待修筑上层结构时解决;路基秋冬或冬春交接之际施工,填筑层碾压完毕,应及时封土保温,以免冻害;昼夜平均气温连续10天以上在-3℃以下时,路基施工应按规范“冬季施工”要求执行;当利用粘结力差的含水量砂砾低液限粉土、低液限粉土填筑路基时,碾压过程中应适量洒水,补充填筑层表面含水量,可防止“起皮”现象的出现。
2)防治路基填筑层松散的措施是:合理确定施工段落长度,合理匹配压实机具,保证碾压及时;适当洒水后重新碾压;确保填料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差值在规定范围内。
十二、路基出现纵向开裂如何防治?
1、质量问题及现象
路基交工后出现纵向裂缝,甚至形成错台。
2、原因分析
1)清表不彻底,路基基底存在软弱层或坐落于故河道处。
2)沟、塘清淤不彻底、回填不均匀或压实度不足。
3)路基压实不均。
4)旧路利用路段,新旧路基结合部未挖台阶或台阶宽度不足。
5)半填半挖路段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台阶并压实。
6)使用渗水性、水稳性差异较大的土石混合料时,错误地采用了纵向分幅填筑。
7)高速公路因边坡过陡、行车渠化、交通频繁振动而产生滑坡,最终导致纵向开裂。
3、预防措施
1)应认真调查现场并彻底清表,及时发现路基底暗沟、暗塘、消除软弱层。
2)彻底清除沟、塘淤泥,并选用水稳性好的材料严格分层回填,严格控制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3)提高填筑层压实均匀度。
4)半填半挖路段,地面横坡大于1:5及旧路利用路段,应严格按规范要求将原地面挖成不小于1m的台阶并压实。
5)渗水性、水稳性差异较大的土石混合料应分层或分段填筑,不宜纵向分幅填筑。
6)若遇有软弱层或故河道,填土路基完工后应进行超载预压,预防不均匀沉降。
7)严格控制路基边坡符合设计要求,杜绝亏坡现象。
4、处理措施
路面结构层出现纵向裂缝,可采用聚合物、高强水泥胶液压力灌缝;沥青路面出现纵向裂缝,可采用开槽灌沥青胶防水处理;路基出现纵向裂缝,可采取边坡加设护坡道的措施。
十三、路基横向裂缝如何防治?
1、质量问题及现象
路基出现横向裂缝,将会反射至路面基层、面层,如不能有效预防,将会加重地表水对路基结构的损害,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
2、原因分析
1)路基填料直接使用了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
2)同一填筑层路基填料混杂,塑性指数相差悬殊。
3)路基顶填筑层作业段衔接施工工艺不符合规范要求。
4)路基顶下层平整度填筑厚度相差悬殊,且最小压实厚度小于8cm。
3、预防措施
1)路基填料禁止直接使用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当选材困难时,必须直接使用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2)不同种类的土应分层填筑,同一填筑层不得混用。
3)路基顶填筑层分段作业施工,两段交接处,应按规定处理。
4)严格控制路基每一填筑层的标高、平整度,确保路基顶填筑层压实厚度不小于8cm。
十四、路基边坡严格冲刷、浪窝如何防治?
1、质量问题及现象
雨后路基边坡冲刷严重,甚至形成浪窝,影响荷载的传递和公路安全运营。
2、原因分析
1)过早削坡而边坡防护工程未能及时跟上。
2)未设临时急流槽和拦水埂。
3)每次雨水冲刷后未及时修补路基。
4)边坡没有植被防护。
5)路基亏坡,整修时采用“贴补法”,致使边坡不密实、两层皮、整体性差。
6)排水沟边缘距路基坡脚太近。
7)路基施工没按超宽填筑、超宽压实的要求做,致使亏坡。
3、预防措施
1)&&&&&&&&&&&&&
削坡后边坡防护工程应及时跟上。
2)&&&&&&&&&&&&&
应设临时急流槽和拦水埂。
3)&&&&&&&&&&&&&
雨水冲刷后应及时修补路基。
4)路基施工应超宽填筑、超宽碾压,一般较设计宽度每侧富裕不少于30cm,以确保边坡密实。
5)路基亏坡,整修时开蹬,分层填筑压实,严禁贴补,确保路基整体性和边坡密实。
6)排水沟边缘距路基坡脚不小于2m。
7)种植灌木、草皮,强化边坡植被防护。
十五、路基工后超限沉降如何防治?
1、质量问题及现象
路基交工后整体下沉与桥梁或其它构筑物的差异沉降使衔接处形成错台。
2、原因分析
1)粉喷桩、挤密碎石桩、塑料排水板打入深度、间距达不到设计要求。
2)粉喷桩复搅深度或粉喷量未达到设计要求。
3)挤密碎石桩未进行反插。
4)高填方段预压或超载预压沉降尚未稳定,就提前卸载。
5)软基处理质量未达到设计要求。
6)结构物的桩未打穿软弱层。
7)遇有淤泥、软泥时清除不到位,路基与地基原状土间形成没有充分压实。
8)台背换填质量、施工过程控制不符合规范要求,填筑层没有充分压实。
9)构筑物与路基结合部填土,特别是开挖后的回填土,施工时分层填筑不严格,碾压效果差,压实度降低。
3、预防措施
1)粉喷桩、挤密碎石桩、塑料排水板打入深度、间距应达到设计要求。
2)粉喷桩应整桩复搅,粉喷量应达到设计要求。
3)挤密碎石桩应进行反插。
4)&&&&&&&&&&&&&
预压或超载压的同时应进行连续的沉降观测,待沉降稳定后方可卸载。
5)现场试桩,并调整设计桩长。
6)路基填筑时彻底清除淤泥、软泥。
7)路基填料宜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用不同填料填筑时应分层填筑,生一水平层均应采用同类填料。
8)用不同填料填筑时应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均应采用同类填料,最大干密度试验土样应与填筑土质相符。
9)构筑物与路基结合部填土,应分层填筑,严格控制层厚,合理配置压实设备,确保填筑层质量。
10)台背回填土中加入土工格栅,交将格栅的锚在台背上,对防止回填土与构筑物衔接处出现错台有一定效果。
十六、台背填土下沉如何防治?
1、质量问题及现象
桥涵或其它构筑物回填土顶面与其构筑物顶面出现高差,形成错台。
2、原因分析
1)台背填土是公路施工的薄弱环节,施工工作面窄小,适合的施工机械少,多数台背回填为民工配合电夯回填,这是台背填土下沉的重要因素,就台背回填而言,缺乏专门认真的工艺研究。
2)填土范围控制不当,台背填土与路基衔接面太陡。
3)填料不符合要求,也没采取技术措施。
4)铺筑层超厚,压实度不够。
5)挖基处理不当。
6)桥头部位的路基边坡失稳。
3、预防措施
1)台背回填应根据施工作业面窄小的特点,选择小型振动压路机或其它适宜的压实机具。分层填筑,控制最佳含水量和铺筑层厚,确保压实度符合标准要求。
2)填料优先选用砂类土或透水性土,当采用非透水性土时应适当增加石灰、水泥等稳定剂,改善处理。
3)按“规范”要求确定填土范围,避免台背填土与路基衔接面陡峭。
4)中小桥宜采用先填筑路基,后施工挡土构筑物的工艺。
5)台背回填前基底应严格按规范要求夯实,配合小型机具对压路机碾压不到位的死角、与构筑物的结合部进行夯实。
6)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边坡稳定。
7)对于高填方台背,路基填筑完毕,可在其顶部进行强夯追密。
8)用土工格栅在土中分层铺筑并与台背砼锚固。
9)在台背回填土下放置支承桩基,对防止超限沉降具有良好的成效。
4、处理措施
对已经出现下沉苗头的台背,可采用粉喷桩法或灌浆法等措施进行治理。
十七、填石路堤压实度不足如何防治?
1、质量问题及现象
填石路堤施工中压实度不能满足设计和质量标准要求。
2、原因分析
1)&&&&&&&&&&&&
分层松铺厚度超厚。
2)&&&&&&&&&&&&
填料最大粒径超标。
3)&&&&&&&&&&&&
人工铺填工艺不符合规范要求。
4)&&&&&&&&&&&&
压实机具选择不合理。
5)&&&&&&&&&&&&
填料粒径梯度较小,形不成良好级配,空隙较大,不利于压实。
3、预防措施
1)采用开山石料填筑的路堤称为填石路堤。填石路堤所用石料的强度不应小于15Mpa,用于护坡的不应小于20Mpa。强风化的软岩不得用于填筑路基,也不得作为填缝料。易风化的软岩不得用于路堤上部或路堤的浸水部分。
2)填石路堤分层松铺厚度要求:高速公路不宜大于50cm,其它公路不宜大于100cm。
3)填石路堤倾填之前,应用较大石块码砌一定高度且厚度不小于2m的路堤边坡。
4)填石路堤填为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2/3。
5)填石路堤人工铺填粒径25cm以上的石料时,应先铺填大块石料,大面向下,小面向上,摆平放稳,再用小石块找平,石屑塞缝,最后压实,人工铺填块径25cm以下的石料时,可直接分层摊铺,分层碾压。
6)一级以上公路填石路堤的路床顶面以下50cm范围内应填筑砂类土或砾石土,并分层压实。填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10cm。其它公路填筑砂类土厚度庆为路床顶面以下30cm,最大料径应为15cm。
7)填石路堤高度小于或等于6m时,其边坡应于填筑同时用硬质石料码砌,厚度不小于1m,当高度大于6m时,厚度不小于2m,且码砌宽度不可在路基有效宽度内。
8)填石路堤的填料如来自不同的路堑或隧道,且其岩性相差较大,则应将不同岩性的填料分层或分段填筑。
9)填石路堤碾压应优先选用25-50t轮胎压路机、振动压路机和凸块式振动压路机压实。
10)当石块级配较差、粒径较大、填层较厚、石块间的空隙较大时,可将石渣、石屑、中、粗砂扫入每层表面的空隙里,再以压力水将砂冲入下部,反复数次,使空隙填满。
十八、高路堤施工时该注意什么问题?
1、质量问题及现象
不均匀沉降与边坡变形是高路堤施工的主要质量问题。
2、原因分析
1)基底处理不彻底,压实度达不到要求。
2)基底处于山坡或谷底时,未按“先处置谷底,后挖台阶处理坡面”的程序施工。
3、预防措施
1)高填方路堤的基底应按“规范”进行场地清理,并按设计要求的基底承压强度进行压实,设计无要求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90%,当地基公软,仅依靠原土承压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进行基底改善加固处理,以达到设计要求。
2)高填方路堤的基底处于陡峻山坡或谷底时,应按先处置谷底,后挖台阶处理坡面,并严格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当场地狭窄时,压实工作宜采用小型的手扶式自重12t以上的振动压路机碾压。
3)高填方的边坡加设护坡道,上下边坡采用不同的边坡比,必要时设路堤挡墙。
4)路堤填土的压实不能代替土体的固结,而土体固结过程中沉降是随时间递减的,因此高路堤(高度大于20m)填筑不宜一次完成,应留有固结沉降期。
4、处理措施
1)&&&&&&&&&&&&
采用“预压法”,待其稳定后,整修路基顶面。
2)采用“粉喷桩”或“灌浆法”遏制沉降发展,再对路基顶面整修。
十九、高填方路堤超限沉降如何防治?
1、质量问题及现象
高填方路堤工后沉降超限是较常见的病害之一,如不很好的防治,将会影响公路的正常营运和使用寿命。
2、原因分析
1)按一般路堤设计,没有验算路堤稳定性、地基承载力和沉降量。
2)路基两侧超宽填筑不够,随意增大路堤填筑层厚度,压实工艺不符合规范要求,压实度不均匀,且达不到规定要求。
3)工程地质不良,选用填料不当,且未作地基土空隙水压观测。
4)填料土质差,路堤受水浸部分边坡陡,施工过程中排水不利,土基含水量过大。
5)路堤填筑使用超粒径填料。
3、预防措施
1)高填方路堤应按“规范”要求进行特殊设计。
2)高填方路堤无论填筑在何种地基上,如设计没有验算其稳定性、地基承载力或沉降量等项目时,宜向有关部门提出补做,以利保证工程质量。
3)填前清表时应注意观察,若发现地基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必须进行加固处理。
4)高填方路堤应严格按设计边坡度填筑,不得贴补帮宽,路堤两侧超填宽度一般控制在30-50cm,逐层填压密实,然后削坡整型。
5)高填方路堤受水浸淹部分应采用水稳性及渗水性好的填料,其边坡如设计无特殊要求时,不宜小于1:2。
6)在软弱土基上进行高填方路堤施工时,除应对软基进行必要的处理外,从原地面以上1-2m高度范围内不得填筑细粒土,应填筑硬质石料,并用小碎石、石屑等材料嵌缝、整平、压实。
7)高填方路堤填筑过程,注意防止局部积水;在半填半挖的路段,除应挖成阶梯与填方衔接分层填压外,要挖好载水沟。
8)对软弱土基的高填方路堤,应注意观测地基土空隙水压力的情况,当空隙水压力增大,导致稳定系数降低时,应放慢施工速度或暂停填筑,待空隙水压力降低到能保证路堤稳定时,再行施工。
9)对于高填方路堤的路床顶面以下0~50cm范围内的填料粒径要求不大于10cm。
10)高填方路堤考虑到沉降因素超填时,应按设计要求办理。
二十、填石路堤平整度差如何防治?
1、质量问题及现象
填石路堤因填料粒度影响,铺筑层呈波浪状,致使平整度达不到规范要求。
2、原因分析
1)铺筑层下层平整度不符合规范要求,造成当前填筑层厚度不均,影响平整度。
2)同层作业段搭接处未按规范要求处理。
3)填料最大粒径超出规范要求。
4)铺筑工艺不符合规范要求。
3、预防措施
1)填石路堤当前层填筑前,应对下层的平整度进行检验,平整度超限时,应采取措施处治合格后再填筑当前层。
2)严格控制同一水平层相临作业段搭接处高差,提高平整度。
3)填石路堤石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压实层厚的2/3,且表面用小料嵌缝。
二十一、高填方路堤边坡失稳如何防治?
1、质量问题及现象
高填方路堤,出现裂缝、局部下沉或滑坡等现象。
2、原因分析
1)路基填土高度较大时,未进行抗滑裂稳定验算,也没有护坡道。
2)不同土质混填,纵向分幅填筑,路基边坡没有同路基同步填筑。
3)路基边坡坡度过陡,浸水边坡小于1:2,且无防护措施。
4)基底处于斜坡地带,未按规范要求设置横向台阶。
5)填筑速度快,坡脚底和坡脚排水不及时,路基顶面排水不畅,高填方匝道范围内积水。
3、预防措施
1)高填方路堤,应严格按设计边坡填筑,不得缺筑。如因现场条件所限达不到规定的坡度要求时,应进行设计验算,制订处理方案,如采取反压护道、砌筑短墙、用土工合成材料包裹等。
2)高填方路堤,每层填筑厚度根据采用的填料,按规范要求执行,如果填料来源不同,其性质相差较大时,应分层填筑,不应分段或纵向分幅填筑。
3)路基边坡应同路基一起全断面分层填筑压实,填筑宽度应比设计宽度大出20-50cm,然后削坡成型。
4)高填方路堤受水浸淹部分,应采用水稳性高、渗水性好的填料,其边坡比不宜小于1:2,必要时可设边坡防护,如抛石防护、石笼防护、浆砌或干砌块石护坡。
5)半填半挖的一侧高填方基底为斜坡时,应按规定挖好横向台阶,并应在填方路堤完成后,对设计边坡的松散弃土进行清理。
6)工期安排上应分期填筑,每期留有足够的固结完成时间,工序衔接上应紧凑,路基工程完成后防护工程如急流槽等应及时修筑,工程管理上做好防排水工作。
二十二、挖方段路槽下30cm范围路基的压实度应怎样进行控制?
1、质量问题及现象
在挖方工程施工中,对路槽下30cm路基处理问题一般重视不够,在做工程检验时,往往是由于压实度不能达到规定要求而导致返工处理,给工程上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2、原因分析
1)在施工图设计中,提供给施工部门的文件中路基设计表显示了路基中桩、边桩的填挖深度,施工人员没有结合路基路面章节中对于路基的质量要求而进行施工。
2)没有按规范要求对路槽进行分层压实处理。
3)压实时采用的压实机具不合理,压实机具组合不合理,没有达到试验段的要求遍数。
4)土质发生了变化,原试验段的资料不能代表实际施工。
3、预防措施
1)做好试验段,并做好总结,做好开挖工作施工组织设计。
2)在开挖施工,先挖到槽下15cm的范围,按照试验段的压实方法进行压实工作,压实度要求达到93%以上,然后回填另15cm分层进行压实。
4、处理措施
发生了路槽检验不能达到规范要求时,先应分析产生的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局部翻浆处理:翻开凉晒、换填碎砖、砂砾、做灰土垫层等。
2)大面积不能达到要求,要挖开重新进行分层填筑。
3)若工期紧迫也可做成灰土垫层以加固。
二十三、如何保证砂砾排水垫层的密实度?
1、质量问题及现象
1)当砂砾排水垫层施工完成后,在其上填筑路基时难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2)用砂砾排水垫层处理的软土地基段,在路基施工完成并经过雨季后,路基出现明显的变形,经检验垫层排水良好且地基有明显下沉发生。
2、原因分析
砂砾排水垫层一般设计为50-60cm,分2-3层施工,由于砂砾不易碾压密实,压实度达不到规定要求,雨季、地基中的水进入垫层,在水排除到路基以外的过程中,砂砾中的细小颗粒随水流走,垫层中的各种粒径颗粒,在水和其上路基土方压力作用下,形态、位置发生变化,重重组合以达到本身和垫层最稳定的状态,从而使垫层稳定密实,在此变化过程中,致使路基发生变形。
3、预防措施
1)在填料选择时,一定选择粒径且无植物、杂质和细小颗粒的砂砾,砂砾最大粒径不应大于5cm,且含泥量不大于5%,砾石强度不低于四级。
2)尽量采用分层填筑碾压的方法施工,而不采用水压法、夯实法等。
3)碾压时的含水量一定要在大于最佳含水量的状态下进行。
4)分层施工,摊铺砂砾料无粗细料分离现象,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大于20cm,并且在压实好的层次上进行下一层次的填筑时,应采用推进、整平、进料的方式填筑。不允许运输车辆进入到碾压好的层面上。
5)严格检查压实度,达到规定的标准要求。
二十四、袋装砂井施工应注意哪些问题?
1、质量问题及现象
袋装砂井是对软土地基进行固结排水的处理方法,应该说此方法施工简单,处理效果较好,但是在施工时有些问题不注意,往往会使固结效果大大降低。
2、原因分析
没有严格控制砂的质量,有的工序控制不严出现了纰漏,砂井的作用没有很好的发挥,甚至在局部会失去应有的作用。
3、预防措施
1)严格选择砂的质量,砂应选择中、粗砂,大于0.5mm粒径的颗粒应占60%以上,特别是严格控制含泥量不得超过3%。每天对进场砂进行质量检验,并力争使砂保持干燥,特别是装袋时的干燥,防止出现露天爆晒砂袋,以免因袋老化、干燥需短桩。
2)下垫砂层的厚度一定掌握到均匀一致。
3)井位放样要准确,一般不要出现“+”误差。
4)根据土质情况,优先选择施工方便、对井周围的土扰动小的成孔方法,目前常用的有振动贯入法、锤击法、射水法、钻孔法、压入法等。
5)砂袋入井用吊杆将砂袋垂直放入井内,防止砂袋扭转打结、缩颈、断裂和砂袋磨损。不能垂直放入时,管口要安设滚轮,防止砂袋被刮破漏砂。
6)严格控制砂井及导管的深度,特别要注意导管口是否封的严密,避免导管内进入泥土而影响加固深度。
7)井孔深度、导管深度与砂袋长度一定要匹配,不可出现砂袋达不到井底或全部进入井内的现象,砂袋留出管口外的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伸入到砂垫层一般不小于30cm,并不得卧倒。
8)袋内灌砂量,实际值与理论值应达到一致,有较大出入时要重新施工。
9)向袋中灌入砂时,砂最好处于风干状态,以免袋内砂干燥后体积减小,造成袋装砂井缩短或与排水垫层不搭接的事故。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填方施工方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