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史

中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史_新浪浙江教育_新浪浙江
中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史
来源:新浪浙江教育日16:24字号:|
  相比于世界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而言,中国的信息技术产业虽然起步不晚,但是发展速度缓慢,发展成果是相对滞后的。
  中国的信息产业最早出现于20世纪二十年代。1929年10月,中国民党政府军政部在南京建立“电信机械修造总厂”,主要生产军用无线电收发报机,以后又组建了“中央无线电器材有限公司”,“南京雷达研究所”等研究生产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十分重视电子工业的发展。最初,在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电讯总局,接管了官僚资本遗留下来的11个无线电企业,并与原革命根据地的无线电器材修配厂合并,恢复了生产。1950年10月,中国政务院决定在重工业部设立电信工业局。1963年,中国国家决定成立第四机械工业部,专属中国国防工业序列。这标志着中国信息信息产业成了独立的工业部门。
  1983年,第四机械工业部改称电子工业部。中国的电子信息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形成了军民结合、专业门类比较齐全的新兴工业部门。
  到90年代初,中国电子工业已经能够主要依靠国产电子元器件生产20多类、数千种整机设备以及各种元器件,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已具有门类齐全的军用电子元器件科研开发与配套能力,具有一定水平的系统工程科技攻关能力;基本能满足战略武器、航天技术、飞机与舰船、火炮控制和各种电子化指挥系统的需要;到2008年,电子信息产业所提供的产品都达到了较高技术水平,其中不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然而,虽然中国的信息技术虽然在某些方面发展平稳,却并不是在信息技术的各个领域都四平八稳。可以说,在传统领域如军用领域等的信息技术运用保持着极大的优势,而在世界意义上的新兴领域,或者更为消费者化、生活化的领域上却起步较晚。拿应用软件领域来说,直到上世纪末才刚刚起步,现在方处于回温阶段;而这些与消费者关系较为紧密的领域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这种市场需求一旦觉醒将使得对应的信息技术发展速度望尘莫及,中国的新信息技术领域正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及契机,本世纪以来,“新”信息技术无论是从开发角度还是消费角度都逐渐呈现出白热化的发展趋势。
  更多信息技术信息,请访问北大青鸟官网。
  杭州北大青鸟武林门校区官方网址:
  咨询热线:400-711-063366
  招生办地址:杭州市建国北路236号诚信大厦17楼
教育热点资讯排行
总编:毛亚明
邮箱:yaming@.cn
策划:蒋琢
邮箱:jiangzhuo@.cn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信息技术发展史
下载积分:1600
内容提示:信息技术发展史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79|
上传日期: 23:31:1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信息技术发展史
官方公共微信信息技术的发展史 【范文十篇】
信息技术的发展史
范文一:小资料:
信息技术发展史: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发生在距今约35 000年~50 000年前。
语言的使用——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类人猿是类似于人类的猿类,经过千百万年的劳动过程,演变、进化、发展成为现代人,与此同时语言也随着劳动产生。祖国各地存在着许多语言。如:海南话与闽南话有些类似,在北宋时期,福建一部人移民到海南,经过几十代人后,福建话逐渐演变成语言体系,闽南话、海南话、客家话等。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出现了文字。
文字的创造——这是信息第一次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
陶器上的符号: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繁荣时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甲骨文:记载商朝的社会生产状况和阶级关系,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金文(也叫铜器铭文):商周一些青铜器,常铸刻在钟或鼎上,又叫“钟鼎文”。
第三次信息技术的革命是印刷的发明。大约在公元1040年,我国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技术(欧洲人1451年开始使用印刷技术)。
印刷术的发明 :
汉朝以前使用竹木简或帛做书材料,直到东汉(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这种纸叫“蔡侯纸”。
从后唐到后周,封建政府雕版刊印了儒家经书,这是我国官府大规模印书的开始,印刷中心:成都、开封、临安、福建阳。
北宋平民毕 发明活字印刷,比欧洲早400年
第四次信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明,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实现了金属导线上的电脉冲来传递信息以及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
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有线电报机。电报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有电流通过,电磁体有磁性;无电流通过,电磁体无磁性),使电磁体上连着的笔发生转动,从而在纸带上画出点、线符号。这些符号的适当组合(称为莫尔斯电码),可以表示全部字母,于是文字就可以经电线传送出去了。日,他在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议会厅作了“用导线传递消息”的公开表演,接通电报机,用一连串点、划构成的“莫尔斯”码发
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的奇迹!”实现了长途电报通信,该份电报从美国国会大厦传送到了40英里外的巴尔的摩城。
1864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表了一篇论文(《电与磁》),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说明了电磁波与光具有相同的性质,都是以光速传播的。
1875年,苏格兰青年亚历山大·贝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1878年在相距300千米的波士顿和纽约之间进行了首次长途电话实验获得成功。
电磁波的发现产生了巨大影响,实现了信息的无线电传播,其他的无线电技术也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1920年美国无线电专家康拉德在匹兹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商业无线电广播电台,从此广播事业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收音机成为人们了解时事新闻的方便途径。1933年,法国人克拉维尔建立了英法之间的第一条商用微波无线电线路,推动了无线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日,美国人贝尔用自制的电话同他的助手通了话。
1895年俄国人波波夫和意大利人马可尼分别成功地进行了无线电通信实验。
1894年电影问世。1925年英国首次播映电视。
静电复印机、磁性录音机、雷达、激光器都是信息技术史上的重要发明。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军事、科研迫切需要解决的计算工具也大大得到改进,1946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了。
年,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年,第二代晶体管电子计算机
年,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1~今,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现在,正在研制第五代智能化计算机
为了解决资源共享,单一的计算机很快发展成计算机联网,实现了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数据共享。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英文) 简称IT
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是信息技术。可以说,这就是信息技术的基本定义。它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
具体来讲,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技术:
1.感测与识别技术:它的作用是扩展人获取信息的感觉器官功能。它包括信息识别、信息提取、信息检测等技术。这类技术的总称是“传感技术”。它几乎可以扩展人类所有感觉器官的传感功能。传感技术、测量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遥感技术,更使人感知信息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信息识别包括文字识别、语音识别和图形识别等。通常是采用一种叫做“模式识别”的方法。
2.信息传递技术: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信息快速、可靠、安全的转移。各种通信技术都属于这个范畴。广播技术也是一种传递信息的技术。由于存储、记录可以看成是从“现在”向“未来”或从“过去”向“现在”传递信息的一种活动,因而也可将它看作是信息传递技术的一种。
3.信息处理与再生技术:信息处理包括对信息的编码、压缩、加密等。在对信息进行处理的基础上,还可形成一些新的更深层次的决策信息,这称为信息的“再生”。信息的处理与再生都有赖于现代电子计算机的超凡功能。
4.信息施用技术:是信息过程的最后环节。它包括控制技术、显示技术等。
由上可见,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四大基本技术,其中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两大支柱。
摘自《江苏科技咨询网》
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传递、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凡涉及到这些过程和技术的工作部门都可称作信息部门。
信息技术能够延长或扩展人的信息功能。信息技术可能是机械的,也可能是激光的;可能是电子的,也可能是生物的。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缩微技术等。
传感技术的任务是延长人的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功能;通信技术的任务是延长人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功能;计算机技术则是延长人的思维器官处理信息和决策的功能;缩微技术是延长人的记忆器官存储信息的功能。当然,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大致的,没有截然的界限。如传感系统里也有信息的处理和收集,而计算机系统里既有信息传递,也有信息收集的问题。
目前,传感技术已经发展了一大批敏感元件,除了普通的照相机能够收集可见光波的信息、微音器能够收集声波信息之外,现在已经有了红外、紫外等光波波段的敏感元件,帮助人们提取那些人眼所见不到重要信息。还有超声和次声传感器,可以帮助人们获得那些人耳听不到的信息。不仅如此,人们还制造了各种嗅敏、味敏、光敏、热敏、磁敏、湿敏以及一些综合敏感元件。这样,还可以把那些人类感觉器官收集不到的各种有用信息提取出来,从而延长和扩展人类收集信息的功能。
通信技术的发展速度之快是惊人的。从传统的电话,电报,收音机,电视到如今的移动电话,传真,卫星通信,这些新的、人人可用的现代通信方式使数据和信息的传递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而使过去必须由专业的电信部门来完成的工作,可由行政、业务部门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直接方便地来完成。通信技术成为办公自动化的支撑技术。
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一起构成了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计算机技术同样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从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到微型机,笔记本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等。从PC 机,286、386到486、586等,计算机的应用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例如,电子出版社系统的应用改变了的传统印刷、出版业;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的应用使作家改变了原来的写作方式,称作“换笔”革命;光盘的使用使人类的信息存储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延伸,出现了电子图书这样的新一代电子出版物;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音乐创作、动画制作等成为普通人可以涉足的领域。
国外的缩微技术发展很快,美国是缩微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例如闻名世界的美国UMI 公司是一个收集、贮藏,以及提供文献检索的出版公司,其服务范围包括近一百五十万册历代书籍、期刊、博士论文、档案以及原件。它的产品不但包括印刷品、缩微平片,而且提供机读信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公司利用所谓缩微技术,抢救了大英博物馆的许多珍贵文献。迄今为止,该公司存有自15世纪至今的10万种世界各地的绝版书
此外,作为信息超远控制的遥控、遥测和遥感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技术。遥控是利用通信线路对远处被控对象进行控制的一种技术,用于电气事业、输油管道、化学工业、军事和航天事业;遥测是将远处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如电压、电流、气压、温度、流量等变换成电量,利用通信线路传送到观察点的一种测量技术,用于气象、军事和航空航天业;遥感是一门综合性的测量技术,在高空或远处利用传感器接收物体辐射的电磁波信息,经过加工处理成能够识别的图像或电子计算机用的记录磁带,提示被测物体的性质、形状和变化动态,主要用于气象、军事和航空航天事业。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军事、科研迫切需要解决的计算工具也大大改进。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埃克特和莫希里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元器件材料的革新进一步促使电子计算机朝小型化、高精度、高可靠性方向发展。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了半导体材料,用它制成晶体管,替代了电子管。194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肖克莱、巴丁和布拉坦发明了晶体三极管,于是晶体管收音机、晶体管电视、晶体管计算机很快代替了各式各样的真空电子管产品。1959年美国的基尔比和诺伊斯发明了集成电路,从此微电子技术诞生了。1967年大规模集成电路诞生了,一块米粒般大小的硅晶片上可以集成1千多个晶体管的线路。1977年美国、日本科学家制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30平方毫米的硅晶片上集成了13万个晶体管。微电子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使电子计算机显示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处理功能,成为现代高新科技的重要标志。
为了解决资源共享问题,单一计算机很快发展成计算机联网,实现了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数据共享。通信介质从普通导线、同轴电缆发展到双绞线、光纤导线、光缆;电子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也飞速发展起来,扫描仪、绘图仪、音频视频设备等,使计算机如虎添翼,可以处理更多的复杂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多媒体技术的兴起,使计算机具备了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影视等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日益成为信息处理最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工具。
至此,我们可以初步认为: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以微电子和光电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支撑,以信息处理技术为主题的技术系统的总称,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紧密结合,标志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
人类进行通信的历史已很悠久。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通过简单的语言、壁画等方式交换信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用语言、图符、钟鼓、烟火、竹简、纸书等传递信息,古代人的烽火狼烟、飞鸽传信、驿马邮递就是这方面的例子。现在还有一些国家的个别原始部落,仍然保留着诸如击鼓鸣号这样古老的通信方式。在现代社会中,交通警的指挥手语、航海中的旗语等不过是古老通信方式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这些信息传递的基本方式都是依靠人的视觉与听觉。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有,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巨大变革,实现了利用金属导线来传递信息,甚至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使神话中的“顺风耳”、“千里眼”变成了现实。从此,人类的信息传递可以脱离常规的视听觉方式,用电信号作为新的载体,由此带来了一系列新技术革新,开始了人类通信的新时代。
1837年,美国人塞缪乐·莫乐斯(Samuel Morse)成功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磁式电报机。他利用自己设计的电码,可将信息转换成一串或长或短的电脉冲传向目的地,再转换为原来的信息。日,莫乐斯在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会议厅进行了“用莫尔斯电码”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从而实现了长途电报通信。
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J.c.Maxwel)建立了一套电磁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说明了电磁波与光具有相同的性质,两者都是以光速传播的。
1875年,苏格兰青年亚历山大.贝尔(A.G.Bell)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并于1876年申请了发明专利。1878年在相距300公里的波士顿和纽约之间进行了首次长途电话实验,并获得了成功,后来就成立了著名的贝尔电话公司。
1888年,德国青年物理学家海因里斯·赫兹(H.R.Hertz)用电波环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发现了电磁波的存在,他用实验证明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这个实验轰动了整个科学界,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导致了无线电的诞生和电子技术的发展。
电磁波的发现产生了巨大影响。不到6年的时间,俄国的波波夫、意大利的马可尼分别发明了无线电报,实现了信息的无线电传播,其他的无线电技术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1904年英国电气工程师弗莱明发明了二极管。1906年美国物理学家费森登成功地研究出无线电广播。1907年美国物理学家德福莱斯特发明了真空三极管,美国电气工程师阿姆斯特朗应用电子器件发明了超外差式接收装置。1920年美国无线电专家康拉德在匹兹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商业无线电广播电台,从此广播事业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收音机成为人们了解时事新闻的方便途径。1924年第一条短波通信线路在瑙恩和布宜诺斯艾利斯之间建立,1933年法国人克拉维尔建立了英法之间和第一第商用微波无线电线路,推动了无线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电磁波的发现也促使图像传播技术迅速发展起来。1922年16岁的美国中学生菲罗·法恩斯沃斯设计出第一幅电视传真原理图,1929年申请了发明专利,被裁定为发明电视机的第一人。1928年美国西屋电器公司的兹沃尔金发明了光电显像管,并同工程师范瓦斯合作,实现了电子扫描方式的电视发送和传输。1935年美国纽约帝国大厦设立了一座电视台,次年就成功地把电视节目发送到70公里以外的地方。1938年兹沃尔金又制造出第一台符合实用要求的电视摄像机。经过人们的不断探索和改进,1945年在三基色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美国无线电公司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全电子管彩色电视机。直到1946年,美国人罗斯·威玛发明了高灵敏度摄像管,同年日本人八本教授解决了家用电视机接收天线问题,从此一些国家相继建立了超短波转播站,电视迅速普及开来。
图像传真也是一项重要的通信。自从1925年美国无线电公司研制出第一部实用的传真机以后,传真技术不断革新。1972年以前,该技术主要用于新闻、出版、气象和广播行业;
1972年至1980年间,传真技术已完成从模拟向数字、从机械扫描向电子扫描、从低速向高速的转变,除代替电报和用于传送气象图、新闻稿、照片、卫星云图外,还在医疗、图书馆管理、情报咨询、金融数据、电子邮政等方面得到应用;1980年后,传真技术向综合处理终端设备过渡,除承担通信任务外,它还具备图像处理和数据处理的能力,成为综合性处理终端。静电复印机、磁性录音机、雷达、激光器等都是信息技术史上的重要发明。
范文二:信息技术发展史: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发生在距今约35 000年~50 000年前。
语言的使用——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类人猿是一咱类似于人类的猿类,经过千百万年的劳动过程,演变、进化、发展成为现代人,与此同时语言也随着劳动产生。祖国各地存在着许多语言。如:海南话与闽南话有类似,在北宋时期,福建一部人移民到海南,经过几十代人后,福建话逐渐演变成不语言体系,闽南话、海南话、客家话等。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出现了文字
文字的创造——这是信息第一次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陶器上的符号: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繁荣时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甲骨文:记载商朝的社会生产状况和阶级关系,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金文(也叫铜器铭文):商周一些青铜器,常铸刻在钟或鼎上,又叫“钟鼎文”
第三次信息技术的革命是印刷的发明。大约在公元1040年,我国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技术(欧洲人1451年开始使用印刷技术)。
印刷术的发明
汉朝以前使用竹木简或帛做书材料,直到东汉(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这种纸叫“蔡候纸”。
从后唐到后周,封建政府雕版刊印了儒家经书,这是我国官府大规模印书的开始,印刷中心:成都、开封、临安、福建阳。
北宋平民毕 发明活字印刷,比欧洲早400年
第四次信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明,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实现了金属导线上的电脉冲来传递信息以及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
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有线电报机。电报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有电流通过,电磁体有磁性,无电流通过,电磁体无磁性),使电磁体上连着的笔发生转动,从而在纸带上画出点、线符号。这些符号的适当组合(称为莫尔斯电码),可以表示全部字母,于是文字就可以经电线传送出去了。日,他在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议会厅作了“用导线传递消息”的公开表演,接通电报机,用一连串点、划构成的“莫尔斯”码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的奇迹!”实现了长途电报通信,该份电报从美国国会大厦传送到了40英里外的巴尔的摩城。
1864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表了一篇论文(《电与磁》),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说明了电磁波与光具有相同的性质,都是以光速传播的。
1875年,苏格兰青年亚历山大.贝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1878年在相距300千米的波世顿和纽约之间进行了首次长途电话实验获得成功。
电磁波的发现产生了巨大影响,实现了信息的无线电传播,其他的无线电技术也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1920年美国无线电专家康拉德在匹兹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商业无线电广播电台,从此广播事业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收音机成为人们了解时事新闻的方便途径。1933年,法国人克拉维尔建立了英法之间的第一条商用微波无线电线路,推动了无线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日,美国人贝尔用自制的电话同他的助手通了话。
1895年俄国人波波夫和意大利人马可尼分别成功地进行了无线电通信实验。
1894年电影问世。1925年英国首次播映电视。
静电复印机、磁性录音机、雷达、激光器都是信息技术史上的重要发明。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军制、科研、迫切需要解决的计算工具也大大得到改进,1946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了。
年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年第二代晶体管电子计算机
年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1~20世纪80年代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至今正丰研究第五代智能化计算机
为了解决资源共享,单一的计算机很快发展成计算机联网,实现了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数据共享。
范文三:一、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发展历程
第一个阶段()
1981年 1981年8月,原苏联计算机教育学家叶尔肖夫在瑞士洛桑 举行的“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会议”上作了题为《 举行的“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会议”上作了题为《程序设 计——第二文化》的著名报名,提出了人类生活在一个“程序 ——第二文化》的著名报名,提出了人类生活在一个“ 设计的世界” 的看法。 我国教育部派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在听取与会专家意见 的基础上,教育部于1982年做出决定: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的基础上,教育部于1982年做出决定: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等5所大学的附中进行开设计算机选修课的试验,拉开了我国 中学计算机学科教学的帷幕。在试验的基础上制订了《 中学计算机学科教学的帷幕。在试验的基础上制订了《中学计 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 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规定计算机选修课的内容和目的为: (1)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掌握基本的BASIC语言并初步具备读、写程序和上机调 (2)掌握基本的BASIC语言并初步具备读、写程序和上机调 试的能力;(3)初步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 能力。 这个阶段信息技术教学强调的是程序设计的能力。
第二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
1985年,国家教委派代表参加了在美国弗吉尼亚召开的 1985年,国家教委派代表参加了在美国弗吉尼亚召开的 “第四届世界计算机教育会议”,这次会议提出:计算机学 第四届世界计算机教育会议” 科教学应该从教程序设计语言为主转向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 具,也就是说以计算机应用作为基础。 这一新的观点立刻受到我国计算机教育界的重视,并着 手改造中学计算机课程的内容。1987年 手改造中学计算机课程的内容。1987年2月,国家教委成立了 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同年10月,中心印发了《 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同年10月,中心印发了《普 通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大纲》,组织编写了《 通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大纲》,组织编写了《中学计 算机》 算机》教材,教材由三个模块组成:电子计算机基础知识、 程序设计、电子计算机初步应用。
第三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
1991年10月,国家教委召开了“ 1991年10月,国家教委召开了“第四次全国中小学计算 机教育工作会议” 机教育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发展 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 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 扩展为“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 扩展为“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 中心制订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 中心制订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对中小学 计算机课程的地位、性质、目的和内容有了比较详细的要求, 首次提出了计算机课程将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 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的观点。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文字处理、数据库、程序设计 语言等,使用的软件均基于DOS平台。1994年,江苏省依据此 语言等,使用的软件均基于DOS平台。1994年,江苏省依据此 纲要编写了江苏省中小学《计算机》 纲要编写了江苏省中小学《计算机》教材。
第四阶段(1997第四阶段( )
1997年10月,国家教委办公厅印发了《 1997年10月,国家教委办公厅印发了《中小学计算机课 程指导纲要(修改稿)》,修改稿是在1994年 指导纲要》 程指导纲要(修改稿)》,修改稿是在1994年《指导纲要》 的基础上,根据当时计算机技术和应用的发展情况,以及国 际国内计算机教学的发展趋势等进行了修订,增加了Windows、 际国内计算机教学的发展趋势等进行了修订,增加了Windows、 网络通信、多媒体、常用工具软件等内容。 小学计算机课的教学以计算机简单常识、操作技能和益 智性教学软件为重点,其教学内容有五个模块:
(1) 计算机 基础常识和简单操作;(2) 基础常识和简单操作;(2) 微机操作系统简单操作与使用; (3) 汉字输入及简单文字处理; (4) LOGO绘图; (5) 教学 LOGO绘图; 软件或益智性教学游戏软件的使用
二、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现状
2000年10月份,教育部召开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 2000年10月份,教育部召开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 会议,并颁发了“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 会议,并颁发了“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 “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和新的“中小学信 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和新的“ 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三个重要文件,决定从2001年开 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三个重要文件,决定从2001年开 始用5 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 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 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
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
⑴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⑵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 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⑶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 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⑷能够在他人在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 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⑸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 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2001年6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时,作出了 如下的阐述: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 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关于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还作了如下阐述: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 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 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 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 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在大部分教师的信息素养不高、 在大部分教师的信息素养不高、信息技术整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时,作出了 不成熟的今天, 不成熟的今天,信息技术必修课作为我国中小 如下的阐述: 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主渠道责无旁贷。 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主渠道责无旁贷。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 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信息技术必修课 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信息素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关于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的培养 还
作了如下阐述: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 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 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 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 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三、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
演练法 演练法的一般模式:
教师对一些基本操 作进行精当的示范和讲 解,大量的时间留给学 生自己去操作练习,同 时,教师通过网络监控 和巡视,发现学生的共 性问题,进行必要的点 拨提示。
演练法的基本过程:
呈现任务 示范讲解 学生操作 讨论研究 总结
教练法是指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某些学习任务组织学生 进行以信息活动、操练技能为主的学习活动,并且按照学生 个体的差异在操作中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演练法的基本过程:
提出任务 和注意点 动手实践 教练指导 归纳交流
教师根据课程的目标,提出学习任务和实践活 动中的工作课题,使学生明确做什么。
学生开始实践活动,通过完成工作课题,进行 各种操作和练习。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指导与 教练,帮助学生掌握技能与知识。教师组织必要的交流,并且归纳总结,促使学 生把学会的东西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与能力。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 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
讲授法的不同形式:
讲述,是以叙述或描述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讲解,是教师向学生说明、解释和论证科学概念、原理、 公式、定理的方法。 讲读的主要特点是讲与读交叉进行,有时还加入练习活 动,既有教师的讲与读,也有学生的讲、读和练,是讲、 读、练结合的活动。 讲演,是教师对一个完整的课题进行系统的分析、论证 并作出科学结论的一种方法。
使用注意点: (1)讲授内容应正确,富有科学 性和思想性。 (2)讲授时应注意启发。 (3)讲授时应讲究语言的艺术。 (4)要考虑讲授的整体性策略。
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 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 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 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 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 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 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 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 信息的能力。
任务驱动法的实施过程:
提出任务 任务分析 自主学习 协作学习 交流评估 归纳总结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关键在于“任务”的设计和编排,教 师应分析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与兴趣,提出一个 恰当的能够应用该阶段所学技能与知识的任务。 所谓“恰当”包括以下几点: (1)工作任务应当是学生感兴趣的。 (2)工作任务应当与学习的信息技术技能与知识结合。 (3)工作任务适合于在课程的一个周期内完成。 (4)任务的设计要给学生留有自我开拓的余地。 (5)任务有明确具体的成果,可以进行检查与评估。
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帮助,学生对该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和分 解。要注意的是任务分解时最好每个子任务都带一些新技能与 方法的学习。
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该阶段是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阶段,由学生个人或者分组 去独立完成任务,同时,教师给以必要的帮助与指导。教师可 以采取巡查或者参与一个小组的方式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进程。
交流、评估与归纳、总结:
在学生群体各自完成任务过程中发现倾向性问题与任务完 成之后,要组织交流,相互介绍中间的成果或者最后的作品, 交流的目的一方面是通过相互评价,提升学生对于信息作品的 评价能力,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创造有特色的信息作品, 另一方面是总结完成任务的过程与方法,讨论新技能的作用, 促使学生进行反思,把所学会的知识与技能内化。
类比方法是一种常用的逻辑推理方法。当人们发现某 一不熟悉的事物和另一熟悉的事物之间具有某些类似之处 时,借助于类似的方法,从熟悉事物的属性中推论出不熟 悉事物具有相同属性的方法,称为类比法。尽管类比不能 代替论证,但可以为理解新知识、概念和规律提供依托。 类比法也常应用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
范文四:信息技术发展史期末论文
Internet发展史:
国际互联网是美国高科技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美国政府出于军事目的不得已而为之的产物。为了分散因遭遇外国核武器打击本国军事指挥控制系统所带来的危险,美国国防部于1969年建立了一个实验型的网络架构APRANET,资金来源于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规划局(APRPA)。起初,只有几个著名大学院校、研究机构及军事设备承包商等单位被允许与APRPANET联接。APRPANET的建立虽然是出于军事上的目的,但在和平时期,这一网络却极大地方便了各部门的研究人员在该网络上进行信息及技术数据交流。80年代中期,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undation)又建立了一个更加庞大的网络架构NSFnet。1990年,APRPANET中止了与非军事有关的营运活动,随即NSFnet便成为国际互联网初期的主干网。由于是政府出资,NSFnet因而只对大学院校及公共研究机构免费开放,而且限制在该主干网传输与商业活动有关的数据信息。然而许多大企业都对网络潜藏的巨大商业机会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并且出现了一些由企业自主兴建的主干网络。到了1992年,由于网络技术已日趋成熟,NSF为了推进国际互联网的商业化进程,宣布几年后将停止营运NSFnet,并开始积极鼓励和资助各类商业实体建立主干网。从此,国际互联网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商业化进程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NSFnet也于1995年正式退出。要了解国际互联网,就不可避免地要提及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几个重要事件。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与信息技术发展
息息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以及技术上的创新是决定国际互联网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网络的主要功能是交换信息,而采取什么样的信息交换方式则是网络早期研究人员面临的首要问题。 1961年,MIT的克兰洛克(Kleinrock) 教授在其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了包交换思想,并在理论上证明了包交换技术(packet switching)相对于电路交换技术在网络信息交换方面更具可行性。不久,包交换技术就获得了大多数研究人员的认同,当时APRPANET采用的就是这种信息交换技术。包交换思想的确立在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史上是第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因为包交换技术使得网络上的信息传输不仅在技术上更为便捷,而且还在经济上更为可行。国际互联网发展中的第二个里程碑是信息传输协议(TCP/IP)的制定。网络在类型上有多种,诸如卫星传输网络、地面无线电传输网络等等。信息的传输在同样类型的网络内部不存在任何问题,而要在不同类型的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却会在技术上存在很大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DARPA研究人员卡恩(Kahn)在1972年提出了开放式网络架构思想,并根据这一思想设计出沿用至今的TCP/IP传输协议标准。 在TCP/IP中,“网络”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即任何一个能传输数据分组的通信系统都可以被视为网络。这样,只要采用包交换技术,任何类型的数据传输网络都可相互对接。由于兼容性是技术上一个重要的特征,因而标准的制定对于国际互联网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TCP/IP标准中的开放性理念也是网络能够发展成为如今的“网中网”——Internet一个决定性因素。第三个里程碑事件是互联网页
(World Wide Web,又叫万维网)技术的出现。早期在网络上传输数据信息或者查询资料需要在电脑上进行许多复杂的指令操作,这些操作只有那些对电脑非常了解的技术人员才能做到熟练运用。特别是当时软件技术还并不发达,软件操作界面过于单调,电脑对于多数人只是一种高深莫测的神秘之物,因而当时“上网”只是局限在高级技术研究人员这一狭小的范围之内。 WWW技术是由瑞士高能物理研究实验室(CERN)的程序设计员Tim Berners-Lee 最先开发的,它的主要功能是采用一种超文本格式(hypertext)把分布在网上的文件链接在一起。这样,用户可以很方便地在大量排列无序的文件中调用自己所需的文件。1993年,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国家超级应用软件研究中心(NCSA)设计出了一个采用WWW技术的应用软件Mosaic,这也是国际互联网史上第一个网页浏览器软件。该软件除了具有方便人们在网上查询资料的功能,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即支持呈现图象,从而使得网页的浏览更具直观性和人性化。可以说,如果网页的浏览没有图象这一功能,国际互联网是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内获得如此巨大的进展的,更不用说发展电子商务了。特别是,随着技术的发展,网页的浏览还具有支持动态的图象传输、声音传输等多媒体功能,这就为网络电话、网络电视、网络会议等提供一种新型、便捷、费用低廉的通讯传输基础工具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适应未来商务活动的发展。如果说,最初网络的发展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信息交流的需求,而现在通过网络进行的商务活动或者人们所熟悉的电子商务则是国际互联网今后发展的主要推进器。可以肯定的是,国际互联网仍将以
一种不可预见的飞快速度向前发展,同时,如何发展网络经济也将成为每个国家不可廻避的重要问题。
信息技术在军事方面的运用:
当代一系列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实践表明,战争的重心与攻击重点是敌方的指挥控制与通信(C3)系统,从外在表现形式上体现了高技术条件下信息战的突出特征,同时也从内涵上反映了敌对双方指挥运筹决策对抗是信息战的核心内容。高技术战争具有行动速度与战斗进程快速、战场地幅与战线前沿多变、技术支援保障复杂以及协调统一指挥困难等特点。作战行动的效果与战争的成败,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开战前的战争计划准备工作,即:必须把正确可行的指挥运筹决策的对抗策略与措施落实到战争计划文书之中,使战前的战争计划活动过程成为平时战备训练中长期持久信息战活动的阶段性总结过程。所以,高层领导根据政治、经济与军事等形势的需要,定期或阶段性地依据各种情报信息进行分析与研究,运用信息资料拟订有针对性的战争计划预案,就成为平时战备训练过程中信息战活动的高级形式与成果总结。这原本是历史上军事领域里的常见现象和习惯做法。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德国侵略欧洲邻国和苏联、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的作战行动等,都在事先依据大量信息资料拟制了详细的作战计划行动方案后实施的,并在进攻后取得了很大战果。但是,在以往的年代里,由于缺少先进的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在战争计划活动中对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水平都很低,信息利用率很有限,在习惯认识上又往往把计划工作的成功归之于将帅的经验与才能,因而不可能认
识到战争计划活动是信息收集、处理与利用的过程,更不可能形成战争计划活动是和平时期军队战备训练过程中信息战活动高级形式的观念。而现代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的发展,不仅为战争的计划工作提供前所未有的高效手段,使情报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而且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军事信息系统还可以直接参与战争计划的制定、验证与作战行动的模拟、演示活动。美国五角大楼从60年代起就开始运用计算机系统中设计的数学模型来制定战争计划和进行战法研究,到 70年代已设计了数学模型450个,到1984年达到了700多个,在海湾战争时已接近了1000个。在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选择的178个数学模型中,有用于战略进攻力量行动计划的数学模型26个,用于选择战术行动方案的数学模型44个。美国陆、海、空军均有大量的谋略性数学模型。我们观察SO年代以来的历次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成功战例,也可以从中看出平时的战争计划活动作为信息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影响战争进程与决定战争胜负方面的作用与地位。例如,日上午,美国中央情报局向里根总统报告说,西柏林迪斯科舞厅爆炸事件系利比亚所为。当天下午,里根主持国家安全委员会紧急会议,决定对利比亚进行打击报复,指令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拟制作战计划。在此后的两天里,美军依靠平时所大量积累的情报资料,并利用军事信息系统中的作战行动数学模型进行辅助决策并进行模拟验证,很快就制定出了对利比亚实施空袭作战行动的“黄金峡谷”计划,并确定了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阿齐齐耶兵营及军用机场、班加西的“民众国”兵营、西比拉尔港和贝尼纳军用机场
共5个打击目标。4月9日,里根总统批准了“黄金峡谷”计划。4月12日,美军又通过卫星和高空侦察机进一步核实了平时已掌握的有关目标的情报资料。4月15日凌晨2时许,美军空中的两路攻击力量对利比亚的5个目标同时实施攻击,持续12分钟,投弹100余吨,5个预定目标均遭到严重破坏,有14架军用飞机被炸毁,100余人被炸死,卡扎菲住地被炸,卡扎菲本人幸免于难。此次空袭行动,从作出决定到实施行动,全过程仅8天时间,其中制定战争计划仅用了不到3天时间。如果没有平时在战争计划活动与情报信息侦察活动中的长期信息战“战绩”,美军的海、空军多兵种、多兵器系统的联合作战行动与FB— 111战斗轰炸机从英国起飞长途奔袭1万多公里以外的利比亚,是根本不可能的。
范文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一、信息技术发展的综述: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首先我了解到的是信息技术的定义。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是信息技术。可以说,这就是信息技术的基本定义。它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
具体来讲,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技术:
1.感测与识别技术
它的作用是扩展人获取信息的感觉器官功能。它包括信息识别、信息提取、信息检测等技术。这类技术的总称是“传感技术”。它几乎可以扩展人类所有感觉器官的传感功能。传感技术、测量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遥感技术,更使人感知信息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2.信息传递技术 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信息快速、可靠、安全的转移。各种通信技术都属于这个范畴。广播技术也是一种传递信息的技术。由于存储、记录可以看成是从“现在”向“未来”或从“过去”向“现在”传递信息的一种活动,因而也可将它看作是信息传递技术的一种。
3.信息处理与再生技术 信息处理包括对信息的编码、压缩、加密等。在对信息进行处理的基础上,还可形成一些新的更深层次的决策信息,这称为信息的“再生”。信息的处理与再生都有赖于现代电子计算机的超凡功能。
4.信息施用技术 是信息过程的最后环节。它包括控制技术、显示技术等。 由上可见,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四大基本技术,其中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两大支柱。
下面来说说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发生在距今约35 000年~50 000年前。
语言的使用——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类人猿是一咱类似于人类的猿类,经过千百万年的劳动过程,演变、进化、发展成为现代人,与此同时语言也随着劳动产生。祖国各地存在着许多语言。如:海南话与闽南话有类似,在北宋时期,福建一部人移民到海南,经过几十代人后,福建话逐渐演变成不语言体系,闽南话、海南话、客家话等。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出现了文字
文字的创造——这是信息第一次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陶器上的符号: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繁荣时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甲骨文:记载商朝的社会生产状况和阶级关系,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金文(也叫铜器铭文):商周一些青铜器,常铸刻在钟或鼎上,又叫“钟鼎文”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的发明。大约在公元1040年,我国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技术(欧洲人1451年开始使用印刷技术)。汉朝以前使用竹木简或帛做书材料,直到东汉(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这种纸叫“蔡候纸”。从后唐到后周,封建政府雕版刊印了儒家经书,这是我国官府大规模印书的开始,印刷中心:成都、开封、临安、建阳。北宋平民毕发明活字印刷,比欧洲早400年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明,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实现了金属导线上的电脉冲来传递信息以及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有线电报机。电报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有电流通过,电磁体有磁性,无电流通过,电磁体无磁性),使
电磁体上连着的笔发生转动,从而在纸带上画出点、线符号。这些符号的适当组合(称为莫尔斯电码),可以表示全部字母,于是文字就可以经电线传送出去了。日,他在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议会厅作了“用导线传递消息”的公开表演,接通电报机,用一连串点、划构成的“莫尔斯”码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的奇迹!”实现了长途电报通信,该份电报从美国国会大厦传送到了40英里外的巴尔的摩城。 1864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表了一篇论文(《电与磁》),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说明了电磁波与光具有相同的性质,都是以光速传播的。1875年,苏格兰青年亚历山大.贝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1878年在相距300千米的波世顿和纽约之间进行了首次长途电话实验获得成功。电磁波的发现产生了巨大影响,实现了信息的无线电传播,其他的无线电技术也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1920年美国无线电专家康拉德在匹兹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商业无线电广播电台,从此广播事业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收音机成为人们了解时事新闻的方便途径。1933年,法国人克拉维尔建立了英法之间的第一条商用微波无线电线路,推动了无线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日,美国人贝尔用自制的电话同他的助手通了话。1895年俄国人波波夫和意大利人马可尼分别成功地进行了无线电通信实验。1894年电影问世。1925年英国首次播映电视。静电复印机、磁性录音机、雷达、激光器都是信息技术史上的重要发明。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军制、科研、迫切需要解决的计算工具也大大得到改进,1946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了。 年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年第二代晶体管电子计算机
年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1~20世纪80年代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至今正丰研究第五代智能化计算机、智能化网络。
二、信息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应用:
随着信息化在全球的快速进展,世界对信息的需求快速增长,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对于各个国家、地区、企业、单位、家庭、个人都不可缺少。信息技术已成为支撑当今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基石。在这种情况下,信息产业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竞相投资、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部门。在过去的10年中,全世界信息设备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增长率是相应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长率的两倍,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产业。其中美国经济在近10年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年均GDP增长3.6%,而电子信息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为1.4个百分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得益于信息技术的支撑和信息产业的带动是不为过的。信息产业本身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一些发达国家信息经济领域的增长超过了GNP的50%,美国则超过了75%,2000年全球信息产品制造业产值高达15000亿美元,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九五”期间,中国的信息产业以三倍于国民经济的速度发展,主要产品销量迅速增加,结构调整初见成效,部份关键技术有所突破,产业规模已居世界第四位。2000年底信息产品制造业总产值达10000亿元,销售收入5800亿元,成为国民经济第一支柱产业。信息产业的增加值占全国GDP的4%,电子产品出口
额约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5,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信息技术代表着当今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信息的重要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的作用得以发挥,使人们能更高效地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推动传统产业不断升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运行效率。就传统的工业企业而言,信息技术在以下几个层面推动着企业升级:1、将信息技术嵌入到传统的机械、仪表产品中,促进产品”智能化”、“网络化”,是实现产品升级换代的重要方。这项工作往往被称为“机电一体化”。2、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网络设计技术可显著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3、利用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或工业过程控制技术实现对产品制造过程的自动控制,可明显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成品率;4、利用信息系统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化,统一整合调配企业人力物力和资金等资源,实现整体优化。5、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进行供销链和客户关系管理,促使企业经营思想和经营方式的升级,可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也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和第三产业发展的有力武器。
信息技术在全球的广泛使用,不仅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结构与经济效率,而且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对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信息技术已引起传统教育方式发生着深刻变化。计算机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远程教育技术以及信息载体的多样性,使学习者可以克服时空障碍,更加主动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速度。特别是借助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将开辟出通达全球的知识传播通道,实现不同地区的学习者、传授者之间的互相对话和交流,不仅可望大大提高教育的效率,而且给学习者提供一个宽松的内容丰富的学习环境。远程教育的发展将在传统的教育领域引发一场革命,并促使人类知识水平的普遍提高。
信息网络为各种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渠道,大量的信息通过网络渗入到社会各个角落,成为当今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电子出版以光盘、磁盘和网络出版等多种形式,打破了以往信息媒体纸介质一统天下的局面。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交互式界面的采用为文化、艺术、科技的普及开辟了广阔前景。网络等新型信息介质、为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传播,为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提供了崭新的可能性。网络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就必然会对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一种新的适应网络时代和信息经济的先进文化将逐渐形成。
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但它是构成我们世界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类社会创造的知识的总和。信息资源与物质、能源资源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特点,就是它可以被重复使用,可被同时共享,在使用过程中不仅可以不减少,有时还可产生新的增量。信息技术(Technology,简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关键词: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
自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以来,仅仅半个多世纪,信息技术以它广泛的影响和巨大的生命力,风靡全球,成为科技发展史上业绩最辉煌、发展最迅速、对人类影响最广泛和最深刻的科技领
纳米技术、 100万
各国正在积极开展数字音信,光弧子通信已取得重几乎可以扩展人类所有感频广播的研究和实施。组大进展。这将使无中继距觉器官的传感功能。传感合音响也在向小型和微型离延长到几百甚至几千公技术、测量技术与通信技的数字化和组合、多声道里。随着光纤技术的逐渐术相结合而产生的遥感技环绕声方向发展。视频产成熟,光纤技术在通信中术,更使人感知信息的能品和技术方面,家用电视的广泛应用,通信技术的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随机有逐渐朝向大屏幕发展带宽正在一点一点的变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的趋势。人们正迎来数字大,我们可以大胆的预计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的紧电视时代。对于电缆电视本世纪通信技术将向带宽密集合,我们可以预知:而言,有两个重要的发展化迈进。术上相互吸收、遥感技术将会在农田水趋势,即网络化和数字化,移植的现象,发展了一大利、地质勘探、气象预报、总的趋势是向综合信息业批集合性产品和业务,即海洋开发、环境监测、地务网方向发展 所谓的
从以上各个方面综合来看,信息技术有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
(1)高速大容量。速度和容量是紧密联系的,随着要传递和处理的信息量越来越大,高速大容量是必然趋势。因此从器件到系统,从处理、存储到传递,从传输到交换无不向高速大容量的要求发展。
(2)综合集成。社会对信息的多方面需求,要求信息业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和服务。因此采集、处理、存储与传递的结合,信息生产与信息使用的结合,各种媒体的结合,各种业务的综合都体现了综合集成的要求。
(3)网络化。通信本身就是网络,其广度和深度在不断发展,计算机也越来越网络化。各个使用终端或使用者都被组织到统一的网络中,国际电联的口号“一个世界,一个网络”。虽然绝对了一些,但其方向是正确的。
总之,人类将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信息产业无疑将成为未来全球经济中最宏大、最具活力的产业。信息将成为知识经济社会中最重要的资源和竞争要素
范文七: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史
日期10月8号
姓名:代冯伟
地理信息技术包括地理信息技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数字地球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硬件、软件环境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综合评价、管理、定量分析和决策服务而建立的一类计算机应用系统。
GJS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北美(加拿大和美国),到80年代末,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地理信息的处理、分析手段日趋先进,GIS技术也日臻成熟,目前已成功地应用于资源、环境、土地、交通、教育、军事、灾害研究、自动制图等领域.GIS在全世界范围内已发展成为一个可观的产业,并进入了大学乃至中学的课堂.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了解有关GIS的发展史及其发展前景。
一、国际发展史
1950年,麻省理工学院制造了第一台图形显示器;1958年美国一家公司研制成第一架滚筒式绘图仪;1962年麻省理工学院一名博士研究生首次提出了计算机图形学,并论证了交互式计算机图形学是一个可行的、有用的研究领域,从而了这一科学分支的独立地位1.在此基础上,地理信息系统开始萌芽.因此说,GIS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至今,GIS风风雨雨走过了40多年,纵观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
开拓阶段(20世纪60年代)
这一阶段主要特点是:①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GIS)这一专业术语.1963年加拿大测量学家Roger F.Tomlinson首先提出地理信息系统这一术语,并建成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加拿大1:5000CGIS);②与GIS相关的组织和研究机构相继成立;如1966年成立的美国城市与区域系统协会(URISA),1968年成立的城市信息系统跨机构委员会(IAAC)和国际地理联合会(IGU)的地理数据遥感和处理小组委员会,及1969年成立的美国州信息系统全国协会(NASIS)等等2.这些组织和机构相继都组织了一系列的GIS国际讨论会,对于传播GIS知识和发展GIS技术起到了指导作用.③GIS软件开发初见端倪;如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开发的SYMPA,马里兰大学的MANS等。
巩固阶段(20世纪70年代)
进入20世纪70年代,可以说GIS进入了真正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如一些发达国家先后建立了许多不同专题、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各具特色的地理信息系统.如美国森林调查局开发的全国林业资源信息显示系统;日本国土地理院建立的数字国土信息系统;法国建立的GITAN系统和地球物理信息系统;等等.②探讨以遥感数据为基础的地理信息系统逐渐受到重视.如美国NASA的地球资源实验室1980研制的ELAS地理信息系统等.③许多团体、机构和一些商业公司开展了广泛的GIS的研制工作,推动了GIS软件的发展,GIS逐
渐步人商业轨道.④专业化人才不断增加,许多大学开始提供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训。
突破性阶段(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是GIS普及和推广应用的阶段,是GIS发展的重要时期.①在70年代技术开发的基础上,GIS技术全面推向应用.②国际合作日益加强,开始探讨建立国际性的GIS.并与卫星遥感技术相结合,研究全球性的问题,如全球沙漠化、厄尔尼诺现象和酸雨、核扩散等等.③GIS研究开始从发达国家逐渐推向发展中国家,如中国于1985年成立了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④GIS技术开始进人多学科领域,如古人类学、景观生态规划、森林管理以及计算机科学等等.⑤随着计算机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功能较强的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普及和图形输入、输出和存储设备的快速发展,大大推动了GIS的微机化进程,为GIS的推广和普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GIS软件的研制和开发取得了巨大成绩,仅1989年市场上有报价的软件就达70多个,并出现了一些著名软件,如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EII)公司开发的ARC/INFD。
社会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
进入2O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地理信息产业的建立,数字化信息产品在全世界迅速普及,GIS逐步深入到各行各业乃至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助手.具体而言,一方面,GIS已成为许多政府部门和机构必备的工作系统,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运行方式、设置与工作计划等;另一方面,社会对GIS的认识普遍提高,用户数量大幅度增加,从而导致GIS应用的扩大与深化.国家乃至全球性的GIS已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例如美国政府制定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同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的“数字地球”战略、我国的“21世纪议程”和“三 金工程”也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毫无疑问,地理信息系统将发展成为现代社会最基本的 服务系统。
二、国内发展状况
我国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工作自80年代初开始。以1980年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成 立全国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室为标志,在几年的起步发展阶段中,我国地理信息系 统在理论探索、硬件配制、软件研制、规范制订、区域试验研究、局部系统建立、初步 应用试验和技术队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进步,积累了经验,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自90年代起,地理信息系统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执行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联合科技攻关 计划,强调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用化、集成化和工程化,力图使地理信息系统从初步发展 时期的研究实验、局部实用走向实用化和生产化,为国民经济重大问题提供分析和决策 依据。努力实现基础环境数据库的建设,推进国产软件系统的实用化、遥感和地理信息 系统技术一体化。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区域工作重心上,出现了“东移”和“进城”的趋 向,促进了地理信息系统在经济相对发达、技术力量比较雄厚、用户需求更为急迫的地 区和城市首先实用化。这期间开展的主要研究及今后尚需进一步发展的领域有:重大自 然灾害监测与评估系统的建设和应用;重点产粮区主要农作物估产;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建立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专业信 息系统与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基础通用软件的研制与建立;地理信息系统规范化与标 准化;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产品研制与生产。同时经营地理
信息系统业务的公司逐 渐增多。总之,中国地理信息系统事业经过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地理信息系统的研 究和应用正逐步形成行业,具备了走向产业化的条件。 遥感是通过遥感器这类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远离目标和非接触目标物体条件下探测目标地物,获取其反射、辐射或散射的电磁波信息(如电场、磁场、电磁波、地震波等信息),并进行提取、判定、加工处理、分析与应用的一门科学和技术。
一、 遥感发展概况
二、 日前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遥感
新时期的开始。1959年前苏联宇宙飞船“月球3号”拍摄了第一批月球像片。 60年代初人类第一次实现了从太空观察地球的壮举,并取得了第一批从宇宙空间拍摄的地球卫星图像。这些图像大大地开扩了人们的视野,引起了广泛关注。随着新型传感器的研制成功和应用、信息传输与处理技术的发展,美国在一系列试验的基础上,于70年代初()发射了用于探测地球资源和环境的地球资源技术卫星“ERTS-1”(即陆地卫星-1)。为航天遥感的发展及广泛应用,开创了一个新局面。
当前,就遥感的总体发展而言,美国在运载工具、传感器研制、图像处理、基础理论及应用等遥感各个领域(包括数量、质量及规模上)均处于领先地位,体现了现今遥感技术发展的水平。前苏联也曾是遥感的超级大国,尤其在其运载工具的发射能力上,以及遥感资料的数量及应用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此外,西欧、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也都在积极地发展各自的空间技术,研制和发射自己的卫星系统,例如法国的SPOT卫星系列,日本的JERS和MOS系列卫星等。
纵观遥感近30年来的发展,总的看来,当前遥感仍处于从实验阶段向
生产型和商业化过渡的阶段,在其实时监测处理能力、观测精度及定量化水平,以及遥感信息机理、应用模型建立等方面仍不能或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应用要求。因此,今后遥感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更为艰巨的发展历程,为此需要各个学科领域的科技人员协同努力,深入研究和实践,共同促进遥感的更大发展。
二、我国遥感发展概况
我国国土辽阔,地形复杂,自然资源丰富。为了清查和掌握我国土地、森林、矿产、水利等自然资源,更好地配合国家建设。我国对遥感的发展一直给予重视和支持。
50年代,我国就组织了专业飞行队伍,开展了航空摄影和应用工作。60年代,我国航空摄影工作已初具规模,完成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航空摄影测量工作,应用范围不断扩展。有关院校设立了航空摄影专业或课程。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材,专业队伍得到巩固和发展,为我国遥感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70年代,随着国际上空间技术和遥感技术的发展,我国的遥感事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70年代初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继而, 日我国发射的卫星在正常运行之后,按计划返回地面,并获得了质量良好。清晰的卫星像片。随着美国陆地卫星图像以及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等遥感资料和设备的引进,特别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恢复和发展需要,80年代遥感事业在我国空前地活跃起来。经80年代及90年代初的发展,我国相继完成了从单一黑白摄影向彩色、彩红外、多波段摄影等多手段探测的航空遥感的转变;特别是数项大型综合遥感试验和遥感工程的完成,使我国遥感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大大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有些项目已进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
全球定位系统(英语: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通常简称GPS),又称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一个中距离圆型轨道卫星导航系统。它可以为地球表面绝大部分地区(98%)提供准确的定位、测速和高精度的时间标准。
该系统由美国政府于1970年开始进行研制并于1994年全面建成。
全球定位系统的发展史
GPS系统的前身为美军研制的一种子午仪卫星定位系统(Transit),1958年研制,1964年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用5到6颗卫星组成的星网工作,每天最多绕过地球13次,并且无法给出高度信息,在定位精度方面也不尽如人意。然而,子午仪系统使得研发部门对卫星定位取得了初步的经验,并验证了由卫星系统进行定位的可行性,为GPS系统的研制埋下了铺垫。由于卫星定位显示出在导航方面的巨大优越性及子午仪系统存在对潜艇和舰船导航方面的巨大缺陷。美国海陆空三军及民用部门都感到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卫星导航系统。为此,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NRL)提出了名为Tinmation的用12到18颗卫星组成10000km高度的全球定位网计划,并于67年、69年和74年各发射了一颗试验卫星,在这些卫星上初步试验了原子钟计时系统,这是GPS系统精确定位的基础。
“北斗一号”系统1985年提出,1994年1月批准立项研制建设。系统于日试运行。系统的建成,填补了我国卫星导航定位领域的空白,打破了美国、俄罗斯在这一领域的垄断,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国家。该系统投资少、见效快,适合我国国情,特别是系统具有监控、指挥调度等特点。系统运行后,已经在部队演习、发射921飞船、边境勘察、海军出访等多项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广大官兵好评。在民用领域,北斗一
号用户机在交通、铁路、森林防火等领域进行了试验,受到国家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纷纷表示应用的愿望。随着全球定位系统的不断改进,硬、软件的不断完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地开拓,目前已遍及国民经济各种部门,并开始逐步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范文八: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人类历史上发生过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1、语言的使用,是从猿到进化人的重要标志;
2、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汉字的产生:仓颉造字);
3、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和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证;
4、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电报:美国人塞缪尔·莫尔斯 电话:英国人亚历山大·贝尔
广播:1895年意大利的马可尼和俄国的波波夫几乎同时发明了无线电,但马可尼首先取得了国际专利。
电视:1924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最原始的电视机,用电传输了图像。
美国RCA1939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到1953年设定全美彩电标准以及1954年推出RCA彩色电视机。
5、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到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DOS操作界面与GUI操作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1)虚拟现实技术
.cn/v/b/4814424.html (2)语音技术 (3)智能代理技术
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1、过于沉迷入上网和游戏;
2、日趋泛滥的网络病毒、垃圾信息、谣言邪说和网络诈骗;
影响较大的电脑病毒
1.Elk Cloner
1982年,它被看作攻击个人计算机的第一款全球病毒,也是所有令人头痛的安全问题先驱者。它通过苹果Apple II软盘进行传播。这个病毒被放在一个游戏磁盘上,可以被使用49次。在第50次使用的时候,它并不运行游戏,取而代之的是打开一个空白屏幕,并显示一首短诗。
1986年,Brain是第一款攻击运行微软的受欢迎的操作系统DOS的病毒,可以感染360K软盘的病毒,该病毒会填充满软盘上未用的空间,而导致它不能再被使用。3.Morri
1988年,Morris该病毒程序利用了系统存在的弱点进行入侵,Morris设计的最初的目的并不是搞破坏,而是用来测量网络的大小。但是,由于程序的循环没有处理好,计算机会不停地执行、复制Morris,最终导致死机。
1998年,CIH病毒是迄今为止破坏性最严重的病毒,也是世界上首例破坏硬件的病毒。它发作时不仅破坏硬盘的引导区和分区表,而且破坏计算机系统BIOS,导致主板损坏。此病毒是由台湾大学生陈盈豪研制的,据说他研制此病毒的目的是纪念1986年的灾难或是让反病毒软件难堪。
5.Melissa
1999年,Melissa是最早通过电子邮件传播的病毒之一,当用户打开一封电子邮件的附件,病毒会自动发送到用户通讯簿中的前50个地址,因此这个病毒在数小时之内传遍全球。
6.Love bug
2000年,Love bug也通过电子邮件附近传播,它利用了人类的本性,把自己伪装成一封求爱信来欺骗收件人打开。这个病毒以其传播速度和范围让安全专家吃惊。在数小时之内,这个小小的计算机程序征服了全世界范围之内的计算机系统。
7.“红色代码”
2001年,被认为是史上最昂贵的计算机病毒之一,这个自我复制的恶意代码
“红色代码”利用了微软IIS服务器中的一个漏洞。该蠕虫病毒具有一个更恶毒的版本,被称作红色代码II。这两个病毒都除了可以对网站进行修改外,被感染的系统性能还会严重下降。
8.“Nimda”
2001年尼姆达(Nimda)是历史上传播速度最快的病毒之一,在上线之后的22分钟之后就成为传播最广的病毒。
9.“冲击波”
2003年,冲击波病毒的英文名称是Blaster,还被叫做Lovsan或Lovesan,它利用了微软软件中的一个缺陷,对系统端口进行疯狂攻击,可以导致系统崩溃。
10.“震荡波”
2004年,震荡波是又一个利用Windows缺陷的蠕虫病毒,震荡波可以导致计算机崩溃并不断重启。
11.“熊猫烧香”
2007年,熊猫烧香会使所有程序图标变成熊猫烧香,并使它们不能应用。
12.“扫荡波”
2008年,同冲击波和震荡波一样,也是个利用漏洞从网络入侵的程序。而且正好在黑屏事件,大批用户关闭自动更新以后,这更加剧了这个病毒的蔓延。这个病毒可以导致被攻击者的机器被完全控制。
13.“Conficker”
2008年,Conficker.C病毒原来要在2009年3月进行大量传播,然后在4月1日实施全球性攻击,引起全球性灾难。不过,这种病毒实际上没有造成什么破坏。
14.“木马下载器”
16 .极虎病毒
范文九:信息技术基础
——信息技术发展史
一、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英文) 简称IT
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是信息技术。可以说,这就是信息技术的基本定义。它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
具体来讲,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技术:
1.感测与识别技术
它的作用是扩展人获取信息的感觉器官功能。它包括信息识别、信息提取、信息检测等技术。这类技术的总称是“传感技术”。它几乎可以扩展人类所有感觉器官的传感功能。传感技术、测量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遥感技术,更使人感知信息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2.信息传递技术 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信息快速、可靠、安全的转移。各种通信技术都属于这个范畴。广播技术也是一种传递信息的技术。由于存储、记录可以看成是从“现在”向“未来”或从“过去”向“现在”传递信息的一种活动,因而也可将它看作是信息传递技术的一种。
3.信息处理与再生技术 信息处理包括对信息的编码、压缩、加密等。在对信息进行处理的基础上,还可形成一些新的更深层次的决策信息,这称为信息的“再生”。信息的处理与再生都有赖于现代电子计算机的超凡功能。
4.信息施用技术 是信息过程的最后环节。它包括控制技术、显示技术等。
由上可见,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四大基本技术,其中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两大支柱。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史
1、古代信息技术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发生在距今约35 000年~50 000年前。
语言的使用——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类人猿是一咱类似于人类的猿类,经过千百万年的劳动过程,演变、进化、发展成为现代人,与此同时语言也随着劳动产生。祖国各地存在着许多语言。如:海南话与闽南话有类似,在北宋时期,福建一部人移民到海南,经过几十代人后,福建话逐渐演变成不语言体系,
闽南话、海南话、客家话等。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出现了文字
文字的创造——这是信息第一次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陶器上的符号: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繁荣时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甲骨文:记载商朝的社会生产状况和阶级关系,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金文(也叫铜器铭文):商周一些青铜器,常铸刻在钟或鼎上,又叫“钟鼎文”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的发明。大约在公元1040年,我国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技术(欧洲人1451年开始使用印刷技术)。汉朝以前使用竹木简或帛做书材料,直到东汉(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这种纸叫“蔡候纸”。从后唐到后周,封建政府雕版刊印了儒家经书,这是我国官府大规模印书的开始,印刷中心:成都、开封、临安、建阳。北宋平民毕发明活字印刷,比欧洲早400年
2、近现代信息技术革命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明,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实现了金属导线上的电脉冲来传递信息以及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有线电报机。电报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有电流通过,电磁体有磁性,无电流通过,电磁体无磁性),使电磁体上连着的笔发生转动,从而在纸带上画出点、线符号。这些符号的适当组合(称为莫尔斯电码),可以表示全部字母,于是文字就可以经电线传送出去了。日,他在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议会厅作了“用导线传递消息”的公开表演,接通电报机,用一连串点、划构成的“莫尔斯”码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的奇迹!”实现了长途电报通信,该份电报从美国国会大厦传送到了40英里外的巴尔的摩城。 1864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表了一篇论文(《电与磁》),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说明了电磁波与光具有相同的性质,都是以光速传播的。1875年,苏格兰青年亚历山大.贝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1878年在相距300千米的波世顿和纽约之间进行了首次长途电话实验获得成功。电磁波的发现产生了巨大影响,实现了信息的无线电传播,其他的无线电技术也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1920年美国无线电专家康拉德在匹兹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商业无线电广播电台,从此广播事业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收音机成为人们了解时事新闻的方便途径。1933年,法国人克拉维尔建立了英法之间的第一条商用微波无线电线路,推动了无线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日,美国人贝尔用自制的电话同他的助手通了话。1895年俄国人波波夫和意大利人马可尼分别
成功地进行了无线电通信实验。1894年电影问世。1925年英国首次播映电视。静电复印机、磁性录音机、雷达、激光器都是信息技术史上的重要发明。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军制、科研、迫切需要解决的计算工具也大大得到改进,1946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了。
年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年第二代晶体管电子计算机
年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1~20世纪80年代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至今正丰研究第五代智能化计算机、智能化网络。
范文十:信
军事领域的信息技术发展史及未来展望
引言: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信息技术的普及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世界各国产业结构升级,并成为了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更为重要的是,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到军事的各个领域,推动战斗力生成模式突破传统的束缚,实现跨越式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正在不断地改变着现代战争的样式,未来战争将是信息化的战争。
一、信息技术在军事中应用的发展简史
(一)信息化战争孕育阶段
时间为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是60年代的越南战争、70年代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和80年代的马岛战争。
美军在越南战争中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投入了大批新式武器,1967年,美军首次在越南战场上使用激光制导炸弹,1972年,又在越南战场上大量使用了激光和电视制导炸弹。激光制导炸弹在作战中首次使用就显示了神奇的威力,当时美军用普通炸弹轰炸越南清化大桥,出动近600架次飞机,投弹数千吨,损失飞机18架,也没有炸毁大桥,当在战争后期改用激光制导炸弹后,只出动了12架次,飞机零损失,炸弹32枚,就将大桥炸毁。 第四次中东战争是埃及和叙利亚与以色列之间的一场战争,由于美、苏分别为作战双方提供了一些高技术武器装备,所以高技术特点比较明显。具体表现在:一是导弹战比较明显,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交战双方首次大量使用导弹进行实战,作战效果引人瞩目。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制导技术,双方损失的340飞机、300多辆坦克大部分是被导弹击毁的,这预示着精确制导武器将主导战场;二是首次利用卫星进行战场侦察,使天战这一崭新的方式脱颖而出。美国发射了18颗侦察卫星,苏联发射了10颗,分别向以色列和埃及提供情报支援。卫星首次投入战场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2年爆发的英阿马岛海战,是世界上第一次大规模使用精确制导武器的海空交战,标志着精确制导武器和电子信息装备已经成为现代战场的主宰。突出的特点表现在:一是在战争中第一次大规模地集中使用制导武器。交战双方共投入17种类型的战术导弹、制导鱼雷和制导炸弹进行对抗。二是指挥自动化系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美国侦察卫星发现阿根
廷唯一的一艘万吨级巡洋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正在马岛附近行驶,就及时将这一情报提供给英国特混舰队,该舰队立即制定了消灭巡洋舰的作战方案,并报送英国战时内阁,战时内阁批准了这一方案,特混舰队又把任务下达给已在靠近该舰海域的英国核动力潜艇“征服者”号,“征服者”号随即发射了两颗鱼雷,就将“贝尔格拉诺”号葬身海底。
(二)信息化战争萌芽阶段
时间是20世纪90年代,以海湾战争为主要标志。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于1991年进行了海湾战争,并最终打赢了这场战争。可以说,海湾战争使大规模机械化作战发展到极致,信息化作战初露端倪,信息化武器装备在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海湾战争是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过渡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海湾战争的特点是:一是以精确制导武器为主实施了高强度的空中打击。这次战争一改过去以地面作战为主的方式,以空中打击为主,空战中使用精确制导弹药虽然仅占总投弹量的9%,但确炸毁了70—80%的目标,起到了战争的主角作用。空战中还有一个创举,那就是巡航导弹进入了空中打击的行列,多国部队共发射了200多枚战斧巡航导弹实施远程打击。二是进行大规模的电子战。多国部队投入电子战部队人数达5000多人,电子战飞机和预警机200多架,从战前到结束进行了全方位的电子干扰。三是使用了先进的C4I作战指挥系统。多国部队投入战场的计算机就达3000多台,确保了快速、准确的信息传递。四是使用了大规模的高性能侦察器材。共动用了30多颗卫星,130多架侦察机以及大量的侦察器材,进行了地、空、天覆盖性侦察,保证了及时可靠的情报来源。
(三)信息化战争发展阶段
时间是20世纪末至今,最具代表性的是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 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对南联盟发动了科索沃战争,揭开了信息化战争的面纱。战争中,夺取信息优势、控制机动、精确打击成为战争的主导。主要表现有:首次对1993年之后的军队信息化建设成果进行综合展示和实战运用;首次使用电磁脉冲炸弹、计算机病毒攻击武器、石墨炸弹等心理战、网络战、控制战、信息战武器;首次使用GPS制导的巡航导弹,在78天的空袭中,约投放了23000颗炸弹和导弹,其中精确制导武器占35%。通过科索沃战争,美军验证了信息战理论和联合作战理论,创新了全纵深精确打击作战、非对称作战理论、非接触作战理论等。
2001年10月,美国以“反恐”为名发动了阿富汗战争。这场战争规模不是太大,强度也不是太高,但信息化程度和联合作战水平都很高。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首次使用侦
察攻击型无人机、全球信息栅格,验证了网络中心战理论,二是首次实现 C4ISR 系统为主的全球一体化作战模式;三是首次使用单兵数字通信系统、掌 上电脑、光电侦察设备、地面传感器和 GPS 接收机等信息系统,验 证了信息化战争中的特种作战理论;四是首次使用 GBU-28 钻地炸 弹、BLU-82 巨型炸弹、BLU-118B 燃料空气炸弹、传感器引爆武器、 风力修正子母弹、 斯拉姆 ER 空地导弹等新型武器, 验证了大规模毁伤性武器的可控性理论。
2003 年 3 月,美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战争中,综合运用了网 络中心战成果,创新了地面作战中接触与非接触相结合、空中遮断 及空中近距支援与地面快速推进相结合的战法,为大规模信息化作 战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军事领域的信息技术发展展望
(一)信息力量的竞争将愈演愈烈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信息作为战略资源的地位将更高,围绕信息资源获取、信息化军队建设和占领信息优势高地的竞争将愈演愈烈。在军事领域,各国将加大信息化军队建设的力度和速度,不断革新军队的武器装备、军事理论、编制体制、人员培训等,尽量拉大本国与它国军队信息化能力的距离。黑客部队、天军、网军、机器人军团、世界舰队、太空星军、斩首部队、媒体部队、隐身部队、精细手术刀部队、机器昆虫等新型部队将层出不穷,迷你型、全能型、智能型等信息化部队不断创新。各国在信息力量、信息方面的竞争将白热化。
(二)信息制约的精确制导武器将成为战场的主力攻击武器。 信息化兵器主要是精确制导武器,在未来战争中它是打击、摧毁敌方指挥所、雷达站、通信部、机场、坦克、战车、舰艇、交通枢纽、空中武器平台等重要军事目标的主力攻击武器。精确制导武器主要有各种导弹、制导炸弹、制导炮弹、制导水雷、智能地雷等。国外还正在研制发展第四代、第五代具有高级人工智能的制导弹药,将传感器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与精确制导技术融合,使精确制导武器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实现人机接口,并与C3I系统、预警系统。机载火控系统、全球定位导航系统一体化。使新一代精确制导弹药发射前和发射后都受信息制约,在目标、 方向、距离、速度甚至爆炸方式上都受信息控制。它吸取信息快,打击距离远、命中圆概率误差(CEP)趋近于零,几乎可以命中想要打击的任何目标。并且将具有隐形、夜视、抗干扰等功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