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镜图标是怎样把物体放大的?

放大镜为什么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放大镜为什么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983.00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放大镜》教学设计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放大镜》教学设计
文章来源:
点击数:3721
更新时间: 8:50:41
科学概念:   
1.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是凸透镜,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直径大小无关与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过程与方法:  
1.对比能放大图像的物体的共同点,探究放大镜镜片的特点。  
2.对比肉眼观察和放大镜观察,发现更多细节。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过程:  
一、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1.利用放大镜观察小纸条。  
2.反馈:你获得什么信息?你是怎样使用放大镜的?  
3.结合演示,介绍放大镜的两种使用方法。  
二、为什么用放大镜  
你还知道有哪些人,哪些工作经常用到放大镜?用放大镜做什么?   
学生交流。  
老师结合图片补充,丰富理解放大镜用途的广泛性。  
&&& 三、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教师出示材料:图片,布片。  
2.我们先看活动提示。  
①静下心来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  
②用简洁的文字或画图及时记录下我们的新发现。  
③前两种观察记录之后,我们还可以观察身边的物体,同时作好记录。  
3.学生观察、汇报.。  
4.教师补充电脑屏幕放大后的图像:图像也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小点组成的。  
四、放大镜的特点  
1.出示材料明确任务。  
①分一分:通过观察,把材料按是否具有放大功能分成两类。  
②比一比:有放大功能的材料有什么特点?  
2.学生活动。  
3.汇报。  
先说分类方法,再说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中间凸起,透明)。  
为什么其它材料没有放大功能?反馈玻璃、围棋子、近视眼镜片  
五、放大的倍数与什么有关  
1.出示3号放大镜,你觉得哪一个放大的倍数大?  
2.学生活动,反馈。  
(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凸度大,放大倍数高。和放大镜的直径没有关系。)(板书:凸度大 放大倍数大)  
五、哪些器具也具有放大功能呢?  
1.说说判断的理由?  
2.实物验证  
3.小结:其实能放大物体的器具和和放大镜都具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必须中间凸起、透明。  
六、介绍资料  
板书设计:  
放大镜(凸透镜)  
作用:放大物体图像 , 看清细节   
                              特点:中间凸起、透明观察方法:目 镜 物  
    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目 镜 物  
信息录入:周法兴&&&&责任编辑:小学科学网&
上一条信息:
下一条信息:
主办:浙江省临海市教育局 地址:临海市高埠路2号 邮编:317000 电话:2&&&&&您好,欢迎来到新东方
热门搜索:
谜语来原于中国古代民间,是古人集体智慧创造的,无法把谜语的发明权落实到某一个人。最初起源于民间口头文学,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是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表现。后经文人的加工、创新有了文义谜。一般称民间谜为谜语,文义谜为灯谜,即也统称为谜语。
放大镜不能放大的东西是什么?(打一脑筋急转弯)
更多信息访问:
热门课程推荐
精彩谜语汇总
今日搜索谜语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向冷、热不同的清水中各滴一滴墨水.观察到墨水扩散的快慢不一样…大量类似现象使我们推想到: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2)物理学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就“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提出合理猜想、给出推理性结论、说明推理依据(参照示例):示例:①物体内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推理性结论: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推理依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动能越大②物体内能的大小还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推理性结论:质量越大(分子越多),物体的内能越大..推理依据:物体质量越大,分子数目越多,所有分子动能、势能总和越大.(3)由于推理性结论具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有时就运用它来初步解释相关问题--同学们也来尝试一下:在图中,(a)杯中水量较少、(b)(c)(d)的水量相同.根据问题(2)中所得的推理性结论,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①d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因为d的水量比a多,与bc相同,且温度最高.②ab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a的水量比b少但温度比b高.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放大镜是怎样把物体放大的?
早在公元前一世纪,人们就已发现通过球形透明物体去观察微小物体时,可以使其放大成像.后来逐渐对球形玻璃表面能使物体放大成像的规律有了认识. 1590年,荷兰和意大利的眼镜制造者已经造出类似显微镜的放大仪器.1610年前后,意大利的伽利略和德国的开普勒在研究望远镜的同时,改变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得出合理的显微镜光路结构,当时的光学工匠遂纷纷从事显微镜的制造、推广和改进. 17世纪中叶,英国的胡克和荷兰的列文胡克,都对显微镜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665年前后,胡克在显微镜中加入粗动和微动调焦机构、照明系统和承载标本片的工作台.这些部件经过不断改进,成为现代显微镜的基本组成部分. 年期间,列文胡克制成单组元放大镜式的高倍显微镜,其中九台保存至今.胡克和列文胡克利用自制的显微镜,在动、植物机体微观结构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 19世纪,高质量消色差浸液物镜的出现,使显微镜观察微细结构的能力大为提高.1827年阿米奇第一个采用了浸液物镜.19世纪70年代,德国人阿贝奠定了显微镜成像的古典理论基础.这些都促进了显微镜制造和显微观察技术的迅速发展,并为19世纪后半叶包括科赫、巴斯德等在内的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发现细菌和微生物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在显微镜本身结构发展的同时,显微观察技术也在不断创新:1850年出现了偏光显微术;1893年出现了干涉显微术;1935年荷兰物理学家泽尔尼克创造了相衬显微术,他为此在1953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古典的光学显微镜只是光学元件和精密机械元件的组合,它以人眼作为接收器来观察放大的像.后来在显微镜中加入了摄影装置,以感光胶片作为可以记录和存储的接收器.现代又普遍采用光电元件、电视摄像管和电荷耦合器等作为显微镜的接收器,配以微型电子计算机后构成完整的图像信息采集和处理系统. 目前全世界最主要的显微镜厂家主要有:奥林巴斯、蔡司、徕卡、尼康.国内厂家主要有:江南、麦克奥迪等. 二、 显微镜的基本光学原理(一) 折射和折射率 光线在均匀的各向同性介质中,两点之间以直线传播,当通过不同密度介质的透明物体时,则发生折射现象,这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造成的.当与透明物面不垂直的光线由空气射入透明物体(如玻璃)时,光线在其介面改变了方向,并和法线构成折射角.(二) 透镜的性能 透镜是组成显微镜光学系统的最基本的光学元件,物镜目镜及聚光镜等部件均由单个和多个透镜组成.依其外形的不同,可分为凸透镜(正透镜)和凹透镜(负透镜)两大类. 当一束平行于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相交于一点,这个点称"焦点",通过交点并垂直光轴的平面,称"焦平面".焦点有两个,在物方空间的焦点,称"物方焦点",该处的焦平面,称"物方焦平面";反之,在象方空间的焦点,称"象方焦点",该处的焦平面,称"象方焦平面". 光线通过凹透镜后,成正立虚像,而凸透镜则成正立实像.实像可在屏幕上显现出来,而虚像不能.(三) 凸透镜的五种成象规律 1. 当物体位于透镜物方二倍焦距以外时,则在象方二倍焦距以内、焦点以外形成缩小的倒立实象; 2. 当物体位于透镜物方二倍焦距上时,则在象方二倍焦距上形成同样大小的倒立实象; 3. 当物体位于透镜物方二倍焦距以内,焦点以外时,则在象方二倍焦距以外形成放大的倒立实象; 4. 当物体位于透镜物方焦点上时,则象方不能成象; 5. 当物体位于透镜物方焦点以内时,则象方也无象的形成,而在透镜物方的同侧比物体远的位置形成放大的直立虚象. 三、 光学显微镜的成象(几何成象)原理 只有当物体对人眼的张角不小于某一值时,肉眼才能区别其各个细部,该量称为目视分辨率ε.在最佳条件下,即物体的照度为50~70lx及其对比度较大时,可达到1'.为易于观测,一般将该量加大到2',并取此为平均目镜分辨率. 物体视角的大小与该物体的长度尺寸和物体至眼睛的距离有关.有公式y=Lε 距离L不能取得很小,因为眼睛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尤其是眼睛在接近调节能力的极限范围工作时,会使视力极度疲劳.对于标准(正视)而言,最佳的视距规定为250mm(明视距离).这意味着,在没有仪器的条件下,目视分辨率ε=2'的眼睛,能清楚地区分大小为0.15mm的物体细节. 在观测视角小于1'的物体时,必须使用放大仪器.放大镜和显微镜是用于观测放置在观测人员近处应予放大的物体的. (一) 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表面为曲面的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制成的光学透镜可以使物体放大成像,光路图如图1所示.位于物方焦点F以内的物AB,其大小为y,它被放大镜成一大小为y'的虚像A'B'.放大镜的放大率 Γ=250/f' 式中250--明视距离,单位为mm f'--放大镜焦距,单位为mm 该放大率是指在250mm的距离内用放大镜观察到的物体像的视角同没有放大镜观察到的物体视角的比值. (二)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显微镜和放大镜起着同样的作用,就是把近处的微小物体成一放大的像,以供人眼观察.只是显微镜比放大镜可以具有更高的放大率而已. 图2是物体被显微镜成像的原理图.图中为方便计,把物镜L1和目镜L2均以单块透镜表示.物体AB位于物镜前方,离开物镜的距离大于物镜的焦距,但小于两倍物镜焦距.所以,它经物镜以后,必然形成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A'B'. A'B'位于目镜的物方焦点F2上,或者在很靠近F2的位置上.再经目镜放大为虚像A''B''后供眼睛观察.虚像A''B''的位置取决于F2和A'B'之间的距离,可以在无限远处(当A'B'位于F2上时),也可以在观察者的明视距离处(当A'B'在图中焦点F2之右边时).目镜的作用与放大镜一样.所不同的只是眼睛通过目镜所看到的不是物体本身,而是物体被物镜所成的已经放大了一次的像. (三) 显微镜的重要光学技术参数 在镜检时,人们总是希望能清晰而明亮的理想图象,这就需要显微镜的各项光学技术参数达到一定的标准,并且要求在使用时,必须根据镜检的目的和实际情况来协调各参数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显微镜应有的性能,得到满意的镜检效果. 显微镜的光学技术参数包括:数值孔径、分辨率、放大率、焦深、视场宽度、覆盖差、工作距离等等.这些参数并不都是越高越好,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在使用时,应根据镜检的目的和实际情况来协调参数间的关系,但应以保证分辨率为准. 1. 数值孔径 数值孔径简写NA,数值孔径是物镜和聚光镜的主要技术参数,是判断两者(尤其对物镜而言)性能高低的重要标志.其数值的大小,分别标刻在物镜和聚光镜的外壳上. 数值孔径(NA)是物镜前透镜与被检物体之间介质的折射率(n)和孔径角(u)半数的正弦之乘积.用公式表示如下:NA=nsinu/2 孔径角又称"镜口角",是物镜光轴上的物体点与物镜前透镜的有效直径所形成的角度.孔径角越大,进入物镜的光通亮就越大,它与物镜的有效直径成正比,与焦点的距离成反比. 显微镜观察时,若想增大NA值,孔径角是无法增大的,唯一的办法是增大介质的折射率n值.基于这一原理,就产生了水浸物镜和油浸物镜,因介质的折射率n值大于1,NA值就能大于1. 数值孔径最大值为1.4,这个数值在理论上和技术上都达到了极限.目前,有用折射率高的溴萘作介质,溴萘的折射率为1.66,所以NA值可大于1.4. 这里必须指出,为了充分发挥物镜数值孔径的作用,在观察时,聚光镜的NA值应等于或略大于物镜的NA值. 数值孔径与其他技术参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几乎决定和影响着其他各项技术参数.它与分辨率成正比,与放大率成正比,与焦深成反比,NA值增大,视场宽度与工作距离都会相应地变小. 2. 分辨率 显微镜的分辨率是指能被显微镜清晰区分的两个物点的最小间距,又称"鉴别率".其计算公式是σ=λ/NA 式中σ为最小分辨距离;λ为光线的波长;NA为物镜的数值孔径.可见物镜的分辨率是由物镜的NA值与照明光源的波长两个因素决定.NA值越大,照明光线波长越短,则σ值越小,分辨率就越高.要提高分辨率,即减小σ值,可采取以下措施(1) 降低波长λ值,使用短波长光源.(2) 增大介质n值以提高NA值(NA=nsinu/2).(3) 增大孔径角u值以提高NA值.(4) 增加明暗反差. 3. 放大率和有效放大率 由于经过物镜和目镜的两次放大,所以显微镜总的放大率Γ应该是物镜放大率β和目镜放大率Γ1的乘积: Γ=βΓ1 显然,和放大镜相比,显微镜可以具有高得多的放大率,并且通过调换不同放大率的物镜和目镜,能够方便地改变显微镜的放大率. 放大率也是显微镜的重要参数,但也不能盲目相信放大率越高越好.显微镜放大倍率的极限即有效放大倍率. 分辨率和放大倍率是两个不同的但又互有联系的概念.有关系式:500NA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放大镜他好烦哦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放大镜图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