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大英语专业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简介
>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简介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简介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现有英语、日语、德语3个本科专业以及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日语语言文学3个学科硕士点,并具有翻译硕士(MTI)授予权。其中,英语专业是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和国家特色专业;英语语言文学是浙江省重点学科,宁波大学首批优势特色学科和宁波市重点扶持学科;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学科已完成浙江省重点扶持学科建设,并通过验收。外语学院十分重视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学术氛围浓厚,成果突出。近三年来,承担了 1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项省部级项目,已出版学术专著、译著40余部,教材50余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核心刊物论文近 200篇。
  学院拥有一支以中青年为主、学科梯队完整、学历层次较高的教学和科研队伍,现有专教职员工近150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45人,海外回国教师近100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120余名。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1000余人,同时承担全校非外语类专业学生的英语、日语、德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韩语等八个语种的公共外语教学任务。
  外语学院十分重视教学工作,坚持培养既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知识面、又具有较强职业应变能力和熟练掌握知识应用技巧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学院积极探索教育改革,各个专业均已采用&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方式。鲜明的专业特色、创新的教学方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而且促进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英语专业四、八级,日语、德语全国统考通过率一直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大学英语四、六级全国统考成绩稳居浙江省前列。学生在全国各类英语竞赛中多次获奖,每年均有一批毕业生考取国内重点大学研究生。外语学院教学设施优良,拥有先进的同声传译实验室、多媒体教室以及丰富的藏书和声像资源。
  学院不断加强对外联系和交流,分别与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普渡大学、瑞典克里斯蒂安大学、日本广岛大学、日本宇都宫大学、日本岩手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加拿大文化委员会合作进行&加拿大获奖文学译介&的研究工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生,并有计划地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内外进修和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学院重视学生思想道德与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组织学生开展英语文化艺术节、英语角、日语角、德语角等活动,积极营造具有外语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学院倡导学生走出校门,结合所学专业开展社会实践和青年志愿者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下页更精彩:1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简介相关推荐大连外国语大学2015届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习需求、就业需求调查研究--《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大连外国语大学2015届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习需求、就业需求调查研究
【摘要】:本研究基于大连外国语大学2014届英语专业研究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分析了2015届学生学习需求、就业需求,并对中国英语专业研究生教育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基于上述发现,研究提出应为英语专业研究生继续开设口语课程、减少学术研究生学制、增加实践机会。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H319【正文快照】:
一、大连外国语大学2014届研究生就业情况根据“大连外国语大学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截止日,硕士毕业生年度就业率95.6%。其中签约428人,72.2%为企业,24.3%和3.27%选择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趋于符合型,一专多能事用人单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孟广君,沈雁;[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谢欣欣;[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3年01期
刘宝权;[J];外语研究;2003年05期
袁彬,黄驰;[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赵振强;[J];青海民族研究;2003年02期
张玲玲;[J];中国成人教育;2003年12期
王红阳;[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6期
余曼筠;[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何雅媚;[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李旭奎,范琳;[J];外语电化教学;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钟华;;[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魏秋雅;;[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一辑)[C];2013年
高瑞凤;;[A];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中国视角——第四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吴建平;;[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王帅;;[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一辑)[C];2013年
张爱真;;[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李淑琴;;[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曲囡囡;;[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辑)[C];2012年
张玲;;[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赵静静;;[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实习生 祖明远 贾一;[N];科技日报;2006年
张秀坤;[N];吉林日报;2010年
本报记者 樊丽萍;[N];文汇报;2014年
杨晨光;[N];中国教育报;2008年
湖南师范大学
蒋品;[N];山西青年报;2014年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石晶晶;[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武汉体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
李意;[N];山西青年报;2013年
武汉东湖学院
周健;[N];山西青年报;2014年
高小豹;[N];焦作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睿颖;[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吴延国;[D];南开大学;2012年
张瑞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张绍全;[D];西南大学;2009年
陈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党争胜;[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海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英语专业学生词汇能力发展研究--《宁波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英语专业学生词汇能力发展研究
【摘要】:过去十几年里,不论是在一语习得还是二语习得中,词汇已经成为评价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词汇知识则成为判断学习者语言整体水平最重要的因素。研究表明,二语学习者在写作中缺乏产出性词汇知识。事实上,在接受性词汇知识和产出性词汇知识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因为二语学习者能够读懂和理解很多词汇,但却不能正确、有效地使用。
词汇能力的发展包括词汇知识的发展和词汇知识运用能力的发展。近年来,对词汇能力发展的研究大致分为两类。一类试图从理论上阐明“词汇能力”这一概念和词汇习得的心理过程,另一类则试图通过实地调查描述学习者词汇习得过程。综观这两类研究,研究者们都不约而同回答了一个问题:什么叫“懂得一个单词”?不同的研究者就词汇能力这一概念分别给出不同的界定。本文对词汇能力概念进行梳理后,把词汇能力发展看成是沿着四个彼此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维度上推进的过程。这四个维度分别是是:1)词汇知识的广度;2)词汇知识的深度;3)词汇知识的精确度;4)词汇知识运用的自动化程度。
本文以宁波大学2007级英语专业30人为研究对象。研究时以他们第一学期综合英语课程期末考试成绩高低为标准,将他们分为三组,每组十人。为了追踪他们词汇能力的发展过程,我们分析了这三组学生2007年到2009年连续5个学期的期末考试作文,分别从词缀习得(前缀和后缀共计26个)及惯用语习得(包括take等5个高频动词的惯用语)这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以此探讨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词汇能力的发展状况及规律。
研究结果如下,(1)三组学习者的词缀习得情况为:第二组使用词缀910次,第一组使用词缀899次,第三组使用词缀842次;其中前缀re-, ex-, in-及后缀-al,-ment,-ly,-ity使用频率最高;而前缀counter-, non-, post-,anti-, ante-和后缀-ism,-ish则无人使用;(2)三组学习者的惯用语习得情况为:第一组使用词组144次,包含44个惯用语;第二组使用词组129次,包含43个惯用语;第三组使用词组110次,包含42个惯用语;其中take相关惯用语使用达182次之多,而turn相关惯用语出现频率最少,仅使用15次。可见,三组学习者对包含take等常用动词惯用语的广度有差异,但深度知识相差却不大。研究结果显示,在词缀和惯用语习得方面第三组学习者都排在最后,这证明词汇能力与学习者自身的英语学习功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总之,本研究对词汇习得的研究方法及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教师需不断寻找适宜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在语言产出中及时使用新学到的词汇,加深词汇深度知识,加速接受性词汇向产出性词汇转化的进程,使学生在课堂环境下更加有效率的习得英语词汇。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4【分类号】:H319【目录】:
Acknowledgement4-5Academic Achievements5-6摘要6-7Abstract7-13List of Abbreviations13-14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4-18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14-16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6-17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17-18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8-28 2.1 Concept definition18-20
2.1.1 Lexical Competence18-19
2.1.2 Lexical Knowledge vs Lexical Competence19-20 2.2 Dimensions of Lexical Competence20-25
2.2.1 Breadth Dimension21-22
2.2.2 Depth Dimension22-23
2.2.3 Precision Dimension23-24
2.2.4 Automaticity Dimension24-25 2.3 Affix Acquisition25-26 2.4 Idiom Acquisition26-28Chapter Three Research Design28-31 3.1 Research Questions28 3.2 Research Subjects28-29 3.3 Research Materials29-30 3.4 Research Instruments30-31Chapter Four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31-48 4.1 Order of Affixes Acquis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31-38
4.1.1 Prefix Acquisition Order of Three Groups31-33
4.1.2 Suffix Acquisition Order of Three Groups33-35
4.1.3 Prefix Acquis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Groups35-36
4.1.4 Suffix Acquis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Groups36-38 4.2 Idioms Acquisition Order and Characteristic Analysis38-48
4.2.1 Acquisition Order of Common Verb Idioms and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Groups38-40
4.2.2 Order and Characteristic of Idioms Acquisition Involving take40-42
4.2.3 Order and Characteristic of Idioms Acquisition Involving make42-44
4.2.4 Order and Characteristic of Idioms Acquisition Involving get44-45
4.2.5 Order and Characteristic of Idioms Acquisition Involving give45-46
4.2.6 Order and Characteristic of Idioms Acquisition Involving turn46-48Chapter Five Conclusion48-52 5.1 Main Research Findings48-49 5.2 Enlightenment of Teaching49-50 5.3 Limitation of Research50-51 5.4 Suggestions of Further Research51-52References52-54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段士平;;[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段士平;;[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9年01期
张雳;;[J];学术交流;2010年05期
崔艳嫣;;[J];海外英语;2010年07期
钟韫霞;;[J];海外英语;2010年12期
王晓萍;周耀威;;[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罗香莲;;[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1年02期
徐瑛;谢少华;徐清云;;[J];海外英语;2012年07期
袁永道;[J];外语教学;1983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河南省台前县第一高级中学
李军超;[N];学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崔艳嫣;[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卉;[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朱立新;[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王婷;[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吴嘉卉;[D];宁波大学;2014年
肖潇;[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高远;[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赵李明;[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葛雪;[D];安徽大学;2011年
黄丽群;[D];贵州大学;2006年
胡文杰;[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考研编辑推荐文章
· · · · ·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导师介绍:于善志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导师介绍:于善志
  姓名:于善志  性别:男  所在学院:外语学院  职称:教授  个人简介  教育、工作背景:  于善志,男,语言专业博士。  1987年获河南大学语言学士学位;1991年获河南大学语言专业硕士学位;2004年6月获博士学位。  自1989年至2004年任教于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曾任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大学首批垮世纪优秀学术团体成员、河南大学第二批优秀学术群体成员、言学及应用研究所所长 、河南省第二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两次获得和年度侯镜如科研奖学金。  2004年11月至2005年11月受国家留学基金的资助到英国Essex大学系访学。2006年2月至今,在宁波大学外语学院任教。   所任研究生课程:当代、句、二语习得  学术兼职: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全国文体学学会理事;宁波大学言学与应用研究所副所长。  主要研究方向:应用,第二语言句法,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文体学  主要学术论文:  1.语义不可解特征视角下的句法研究新动向&《当代》 (外语类核心)   2.二语习得中的光秃动词&《》(外语类核心)   3.&体态语与语言关系漫谈&,《言》,1997(2);  4.&对Flick错误类型的分析及应用&,《言》,);  5.最简方案视角下的L2疑问句.《北京第二学院学报》(外语类核心)2007(4)  6.二语习得中的功能语类标注变异与逻辑问题研究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版)2007年第3期。  7.外语学习中的话语得体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版)2007年第3期。  8.从句法研究看应予以文具的二语习得 《中国外语教学下的二语习得研究》(戴炜栋 主编)2006年5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9.&中介语假被动句式的语言类型学阐释&《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5年(2);  10)&疑问句的句法操作及其在L2习得中的变异&《外语教学》(外语类核心)2005年(1);  11.&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新构&《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类核心)2004年(7):62-3;  12.&一般疑问句疑问功能的语用消解&《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类核心) 2003年(10);  13.&与文体学中的形式主义&,《外语教学》(外语类核心)2003 (2);  14.&从句法看疑问句的L2习得&《解放军学院学报》(外语类核心).2003(3);  15.&语境、图式与第二语言听力解码&,《河南大学学报》2003(3);  16.&谈教学中的文体问题&,《言》. 2003(2);  17.&对中介语语料的类型学错误分析&《中国教学》2003(3);  18.&从句法研究看L2否定句习得&. 《天津学院学报》2003(1);  19.&谈外语教学中的职业教师&.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年(10);  20.&也谈习得、学得与我国的基础教学&,《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2(9);  21.&空间介词及其隐喻派生&,《山东师大学院学报》,2002(1);  22.&疑问标示与疑问句的句法变体&,《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2(2);  23.&基础教育中的话语得体问题&,《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2(4);  24.&最简方案中的一般疑问句疑问标示&,《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外语类核心)2002(4);  25.&否定标示的词汇特征和否定句习得序列&,《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类核心)2002(8);  26.&疑问与疑问衰变&,《外语教学》(外语类核心)2001(1);  27.&词汇学的理论与应用&,《自学指导》,2000(10);  28.&交际目的与暗含级别&,《解放军学院学报》(外语类核心)1999(1);  29.&从独词句及否定句看标记与习得序列&,《现代外语》(外语类核心)1999(4);  30.&年龄因素与外语教法选择&,《上海科技翻译》(外语类核心)1994(3);  31.&身势行为与听力中的言语解码&,《河南大学学报》,1995(4);  32.&成人与儿童外语学习能力及途径探析&,《许昌师专学报》,1994(1);  33.&语言与身势行为&,《高教探新》,1996(1);  34.&普遍性理论和第二外语习得研究&,《言》,1996(4);  35.&中国学生听说能力较差的因素&,《河南大学学报》,1992(外语专号)  科研项目:  1.二语习得中的功能语类形态多选研究. 浙江省科技厅、人事厅钱江人才计划项目QJC0602003. 主持人;  2.二语习得中的句法和语用制约研究. 2007年度浙江省社科联重点课题. 主持人;  3.语义无解特征和L2句法变异研究. 宁波大学人才基金. 主持人;  4.二语习得. 宁波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项目. 主持人;   5.基于文体学的商务研究. 浙江省教育厅. 第四;   6.语言迁移和中国学生句法特征研究学校人才基金. 第二;  7.宁波&中提升&战略与人才支撑研究. 宁波市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第四;  8.&英汉语疑问句语法化对比研究&,中国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国家项目(99BYY022),第一参加者。  9.河南省农村学生教学中的语言迁移研究(2004-JKGHA-010),河南省教育厅&十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主持。  10.成人学习特征与成人习得模式研究,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新世纪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2004,主持。  11.&专业低年级精读课教学手段改革&,省教委项目(021-ZX-880),主持人。  12.&形而中&外语学习模式研究,省教委项目(52-5),第一参加者。  13.&文化对投资的影响&,河南省教委项目(2003-GH-174);第二参加者  14.&二语习得中的语体研究&. 2002年河南省优秀骨干教师支助项目。主持人。  15.&专业基础阶段精读课教学手段改革& . 河南大学教改项目(BX-0305)。主持人。  16.二语习得研究. 国家教育部留学中心。  专著与教材:  1.《二语学习者句式发展研究》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1  2.《现代教学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3.《高级》导读(下),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8月;   4.《词汇学导读》,中国人事出版社,2001年4月;   5.《词汇学》题解,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10月。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