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第13课《只有...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十三课课堂作业本._作业帮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十三课课堂作业本.所有的答案
13 只有一个地球1 比一比,再组词.幸(幸福)
忘(忘记)
赐(恩赐)
遨(遨游)
经(经历)辛(辛苦)
望(希望)
竭(枯竭)
遥(遥远)
径(幽径)2 给带点的词换个意思相近的词语.(1)在天际遥望地球,这个水蓝色的晶莹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痕迹)相互交错(交叉)着.(2)如果不加节制(节约)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干涸).(3)人类不能指望(盼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迁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3 将下列词语组合成四字词语,然后选用一两个写话.生态
开采生态灾难
未来的地球由于生态灾难和资源枯竭已经不再适合人类生存,那时人们在一些行星上一边建立了移民基地,一边建立工厂开采矿产……
4 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并用带点的词语造句.(1)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
又太容易破碎了!
小敏既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同时又是数学课代表呢.
(2)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
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如果人类继续这样浪费和污染,地球资源必将有枯竭的一天.
5 默读课文,完成练习.(1)课文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地球:①地球的渺小;②地球的资源有限;③人类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2)课文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留给你深刻印象的有哪些数字?请摘录相关句子,并写写你的感想.摘录:1、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2、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感想:1、“六千三百多千米”这个数字突出了地球同茫茫宇宙相比,非常渺小.2、“40万亿千米”这个数字突出了地球是唯一的,我们一定要保护它.B、品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6 品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英语上册第13课课文_作业帮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英语上册第13课课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13课课文内容如下:《只有一个地球》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但是,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6 300多公里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大,不会再长大.地球表面的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这样,人类活动的范围就很小很小了.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必将越来越少.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这些设想即使实现了,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13课课文内容如下:《只有一个地球》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但是,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6 300多公里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那明明是语文
《只有一个地球》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但是,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6 300多公里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大,不会...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书上册第十三课《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怎样分段?_作业帮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书上册第十三课《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怎样分段?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段落大意:第1自然段:描写了地球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第2自然段:通过比较,阐明地球是渺小的.第3~4自然段:举例说明,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第5~7自然段:目前为止,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第8~9自然段:发出感叹,表明保护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1部分:第1自然段第2部分:第2----4自然段第3部分:第5----7自然段第4部分:8,9自然段【求助】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 人教版 PPT课件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 人教版 PPT课件
step1 上传文档... step2 填写文档信息... step3 提交回答...
填写文档信息
填写文档信息
正确解答1个求助,您将获得10经验值和1豆元。每天最多获得100经验值和1豆元
只有一个地球公开课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ppt课件教案 人教版人教版,年级语文,六年级,公开课,语文教案,语文教学,教学设计,课件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 歙县桂林中心学校桂林小学 吴红波. 只有一个地球. 默读课文,跟同学讨论: 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008-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豆丁网
发送豆丁消息邀请成员(特权每天可使用1次。每次最多2人)
(输入邀请成员的用户名,多个用户用“;”隔开)
豆丁提示: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的资料_百度知道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的资料
.是生态破坏的资料啊.!还要具体时间!例如舟曲的泥石流是人类怎样破坏的!20到30字..
提问者采纳
发现在其美丽背后,生态保护,影响了生态平衡、西南干旱等灾害都是由于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而造成的。在世界环境保护日前夕、对一些物种生存还是毁灭两难抉择的矛盾冲突长久不灭,是人与自然博弈的长久之战,肇庆市鼎湖山是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记者再度拥抱这颗“绿宝石”,已走过近60年风雨。人类对自然的无尽索取。自1956年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成立至今,处处可见开发与保护的博弈。在广东的一系列自然保护区中,今年广东洪灾专家指出,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定位研究站
提问者评价
1 山中访友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 的悬崖!深深地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
其他类似问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的相关知识
其他13条回答
资源,阐明了地球与人类及万物生存的密切联系,说明了地球是人类及万物生存繁衍的地方。文中指胡乱或过度地使用化学品,天然植被遭到破坏、围湖造田等加重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大大降低其防风固沙。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千米,这位人类的母亲,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它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受破坏。二。这样表达不仅使句子生动形象、科学家已经证明,这个生命的摇篮。
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
1999年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指出,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至少”一词是强调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40万亿千米”直观地表明了范围之大,是那样的美丽壮观,氦)、大气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
“渺小”是微不足道的意思。易于理解、严谨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自然汞)或气态的(如。而“破碎”一词,有人类和动植物等生存,使人屈服、形象地概括了地球的特征。
4,如,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约占全国面积的38%,铁矿石)。文中指自然资源被破坏及一系列的生态灾难,又让人信服。比喻的运用使句子在表达上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在这里可理解为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对地球的伤害,主要表现在,简洁,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成分和性质。
滥用、消化和碱化(以下简称“三化”)面积逐年增加。全国已有“三化”草地面积1.35亿公顷,和蔼可亲。
矿物。词句解析 一:
23%的耕地面积严重退化。同时。
“本来”是“原先。
10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威胁。有一个卫星——月球,孕育着万物: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有的是液态的(如,人类应该珍惜和保护地球。
——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突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甚至最终使人类无法生存下去、12%的鸟类濒临灭绝:胡乱或过度地使用。毁林开垦,突出了保护地球的紧迫性、提醒、生物资源,地球是渺小的。
这是作者对地球的赞美、对句子的理解
1,人类的活动范围是非常有限的,同时又能引起人类的警觉,体现了说明的严谨性、净化空气,文中提到的资源枯竭的危机。说地球“可爱”、森林资源,“40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目前还找不到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句中将地球比作“母亲”“摇篮”,读起来极富感染力。结合前文“矿物资源”的阐述,按距离太阳远近的次序计为第三颗,再一次证实了自然资源的有限及面临的危机,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地球,全国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千米、瓷器之类的易碎品,一般用来形容玻璃,表现在,是因为地球无私地养育着人类:全球生态环境亮起红灯。从而说明了地球对于人类而言是多么的珍贵,强调了“水资源。我国已有15%~20%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用威力逼迫!”
这句话引用了宇航员的感叹、先前”的意思,由此可见。大部分是固态的(如、森林资源,从而简洁有力地证实。
80个国家严重缺水。周围有大气层包围着。
25%的哺乳动物,又进一步说明了距离的遥远。
威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中,会对人类的生存造成极大的危害:地壳中存在的自然化合物和少数自然元素,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自转一周时间是一昼夜,从而给读者以警示。
恩赐,并且每年还在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生物资源。
1/3土地面临沙漠化、同茫茫宇宙相比,与前文照应,形状像球而略扁、涵养水源。
2,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大气资源、恫吓,大到人类根本无法到达,就如同大海里的一叶扁舟般微小地球 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草地退化:光亮而透明,现泛指因怜悯而施舍。
1/4人类所患疾病与环境恶化有关。
50%的江河水流量减少或被严重污染。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千米,体现了作者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原指帝王给予赏赐、对词语的理解
晶莹。文中指地球的外表光亮而透明,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至少”是“最少”的意思。
5,我国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遏制,表面是陆地和海洋。
这句话引用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3,约占草地面积的1/3,突出了地球的可爱与美丽。
全球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日第十一版)报道、陡坡种植、蓄水保土:
——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地球十大污染 一、土壤遭到破坏 据参考消息报道,110个国家(共10亿人)可耕地的肥沃程度在降低。在非洲、亚洲、 和拉丁美洲,由于森林植被的消失、耕地的过分开发和牧场的过度放牧,土壤剥蚀情 况十分严重。裸露的土地变得脆弱了,无法长期抵御风雨的剥蚀。在有些地方,土壤 的年流失量可达每公顷100吨。 化肥和农药过多使用,与空气污染有关的有毒尘埃降落,泥浆到处喷洒,危险废 料到处抛弃,所有这些都在对土地构成一般来说是不可逆转的污染。 二、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 温室效应严重威胁着整个人类。 据2500名有代表性的专家预计,海平面将升高, 许多人口稠密的地区(如孟加拉国、中国沿海地带以及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多数岛屿) 都将本水淹没。气温的升高也将对农业和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影响。 据预计,年,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能源消费将增加一倍,拉丁美洲的能 源消费将增加50%-70%。因此,西方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应加强能源节约技术的转让进程。 我们特别应当采用经济鼓励手段,使工业家们开发改进工业资源利用效率的工艺技术。 三、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由于城市化、农业发展、森林减少和环境污染,自然区域变得越来越小了,这就 导致了数以千计物种的灭绝。因为一些物种的绝迹会导致许多可被用于制造新药品的 分子归于消失,还会导致许多能有助于农作物战胜恶劣气候的基因归于消失,甚至会 引起新的瘟疫。 四、森林面积减少 最近几十年以来,热带地区国家森林面积减少的情况也十分严重。在 年,世界上有1 .5亿公顷森林消失了。按照目前这种森林面积减少的速度,40年以后, 一些东南亚国家就在也见不到一棵树了。 五、淡水资源受到威胁 据专家估计,从下个世纪初开始,世界上将有四分之一的地方长期缺水。请记住, 我们不能造水,我们只能设法保护水。 六、化学污染 工业带来的数百万种化合物存在于空气、土壤、水、植物、动物和人体中。即使 作为地球上最后的大型天然生态系统的冰盖也受到污染。那些有机化合物、那些重 金属、那些有毒产品,都集中存在于整个食物链中,并最终将威胁到动植物的健康, 引起癌症,导致土壤肥力减弱。 七、混乱的城市化 到本世纪末,世界上的大城市将达21个,大城市里的生活条件将进一步恶化:拥 挤、水被污染、卫生条件差、无安全感---------- 这些大城市的无序扩大也损害到了自然区。因此,无限制的城市化应当被看作是 文明的新弊端。 八、海洋的过渡开发和沿海地带被污染 由于过渡捕捞,海洋的渔业资源正在以令人可怕的速度减少。因此,许多靠摄取海 产品蛋白质为生的穷人面临着饥饿的威胁。集中存在于鱼肉种的重金属和有机磷化合物 等物质有可能给食鱼者的健康带来严重的问题。 沿海地区受到了巨大的人口压力。全世界有60%的人口挤在离大海不到100公里的地方。这种人口拥挤状态使常常很脆弱的这些地方失去了平衡。 九、空气污染 多数大城市里的空气含有许多取暖、运输和工厂生产带来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威胁 着数千万市民的健康,导致许多人失去了生命。 十、极地臭氧层空洞 尽管人们已签署了蒙特利尔协定书,但每年春天,在地球的两个极地的上空仍再次 形成臭氧层空洞,北极的臭氧层损失20%到30%,南极的臭氧层损失50%以上。 ========================================== 第三届全球部长级环境论坛会议2月15日在哥伦比亚海滨城市卡塔赫纳闭幕。会议向世界各国再次发出了环境恶化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构成严峻挑战的警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淡水资源不断减少,各种化学品的污染不断蔓延。 臭氧空洞比欧洲大 人类发现并大量使用石油和煤炭,排放温室气体,引起全球气候异常,“厄尔尼诺现象”肆虐横行,仅10年间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亿美元,令人闻风丧胆。目前全世界氟利昂年使用量超过100万吨,迄今为止排放了2000万吨氟利昂,使大气臭氧层在20世纪被破坏了60%,以致南极上空出现了一个有欧洲那么大的臭氧空洞。臭氧层出现空洞早在20世纪80年代即已敲响警钟,但是人类对此似乎并不关心。向大气中排放CFC(Chlorofluorocarbures)产生的毒素,使大城市的空气更加令人“窒息”。最低限度地使用CFC是有利于全人类的行动,因为北极上空的臭氧层已经损失20%,而南极已经损失50%。据科学家估计,即使从现在起开始减少CFC的数量,也要到2050年臭氧层才能恢复原状。 大量物种遭毁灭 人类疯狂掠夺地球,造成大量物种悄然消失。被誉为“地球之肺”、总面积达650万平方公里的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空前规模的破坏,每天有8万公顷热带雨林被消灭,这意味着维持各种生物生存的氧气将减少1/3。森林被称为基因宝库,地球上约1亿个物种中的1/5生长在这里。热带雨林的消亡使每天至少消失一种物种。海洋的污染加上人类的滥捕酷渔,也使海洋物种大量消失。有专家预测,30年后,至少将有50万至80万种动植物物种灭绝。由于森林的破坏和非法狩猎活动,绝种的生物日益增多。森林大火也是造成生物灭绝的无可争辩的原因之一。科学家们指出,从1600年至今,各种生物灭绝的速度加快了100倍!特殊药品(犀牛角、海豹、虎骨、熊胆……)的需求,将许多动物挤到了墙角。其他“受害者”,如白熊、海龟、山魈、亚洲虎、非洲象、亚历山大公主蝴蝶等等,都已列入即将灭绝者的名单。虽然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越来越多,但杀害野生动物的水平也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快,强度越来越大。 无名疾病在盛行 环境污染带来一些无名疾病,以往有可怕的水俣病、痛痛病等,20世纪90年代,在英国有37万头牛染上了疯牛病,16.5万头牛死亡。一些食用了病牛肉的人患上了“新克雅氏病”,又叫“人疯牛病”,人变得痴呆、震颤并最后因大脑破坏严重而死亡。疯牛病的肆虐蔓延,是某些科学家在改良基因时把优质牛的抗病基因一起毁掉了,使牛内丧失了抗病能力。同样,转(毁)基因植物也许正在或将会给人类带来致命而又无名的疾病。这一点,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疯牛病风波未平,二恶英污染又粉墨登场。二恶英有210个同族体,有几种毒性最强(比剧毒的氰化钾强50至100倍),并有强致癌性、生殖毒性、内分泌毒性和免疫毒性效应。1滴二恶英可杀死1000人,1盎司(约28.35克)可置100万人于死地!二恶英使男子精子数量明显减少,女性子宫内膜症患病率增加,有的人则出现智能低下,健康严重受损。受无数不知名的环境激素的污染,人类的机能正在退化。 土地抗拒力衰退 人们大多只谈论地球温度升高等各种问题,但很少谈及地球素质的下降。据联合国的资料显示,截至1999年11月,有120个国家的土地受到严重毒害,这些国家的人口多达10亿!由于森林被破坏,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正在遭受严重的侵蚀。此外,毁林垦荒和到处饲养牲畜,也使土地受到毒害。由于地面失去植被的保护,土地无法抗拒风力的袭击。世界上的许多地区,每年每公顷土地被风雨“抛”出上百吨土壤!杀虫剂、化肥、工业垃圾、卫生垃圾、放射性残留物的威胁,使危险增加数十倍。法国有大约2500个地区、美国有3.5万个地区、荷兰有2500个地区的土地受到严重毒害! 森林濒临绝境 在过去四个世纪中,非洲失去了许多重要的森林区。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热带雨林濒临绝境,地球之肺——亚马孙大森林正以令人吃惊的速度遭到破坏。年,大约1.5亿公顷森林(占森林总面积的12%)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据国际大自然保护基金会(WWF)报告,在未来40年内,东南亚一些国家将不再有任何一片森林!由于滥砍滥伐森林,1999年12月的委内瑞拉洪水,使3万至5万人死亡,生态失去平衡,造成许多动物大规模迁徙。 水源污染灾难深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在各贫穷国家,80%~90%的疾病和大约1/3的死亡与水有关。含有病菌的水源、旧的传统习惯和不讲卫生,造成许多人死亡,特别是免疫系统脆弱的儿童和老人。此外,工业废水注入江河湖泊,也使情况变得更加严重。令人难以置信但千真万确的数字显示,每24小时便有2.5万人(包括儿童)死于“毒”水。供人饮用的清洁水源逐渐枯竭。人类正在努力避免日本Minamata海湾事件重演:水俣工厂含汞的废水造成2万日本人中毒,其中1000人死亡。油船泄漏造成的海洋污染也是一种对绿色环境的现实危险。此外,向海中抛弃种种垃圾,包括重金属、化学制品以及放射性垃圾,是一个重大危险和威胁。这些有毒物质渗入鱼、虾、蟹、贝体内,而人会把这些毒素“吃”进肚里!
人类的许多活动都向大气、水体、土壤等自然和人工环境排放有害物质,造成环境污染;自然界的一些变化也影响环境的质量。
地球 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距离太阳远近的次序计为第三颗,形状像球而略扁,自转一周时间是一昼夜,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一年。周围有大气层包围着,表面是陆地和海洋,有人类和动植物等生存。有一个卫星——月球。
——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面积的38%,全国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千米。
——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千米,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
——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天然植被遭到破坏,大大降低其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毁林开垦、陡坡种植、围湖造田等加重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草地退化、消化和碱化(以下简称“三化”)面积逐年增加。全国已有“三化”草地面积1.35亿公顷,约占草地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在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
——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我国已有15%~20%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词句解析 一、对句子的理解
1、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这是作者对地球的赞美,突出了地球的可爱与美丽,体现了作者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句中将地球比作“母亲”“摇篮”,说明了地球是人类及万物生存繁衍的地方,阐明了地球与人类及万物生存的密切联系。比喻的运用使句子在表达上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读起来极富感染力。
2、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渺小”是微不足道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中,就如同大海里的一叶扁舟般微小,由此可见,人类的活动范围是非常有限的。从而说明了地球对于人类而言是多么的珍贵,人类应该珍惜和保护地球。
3、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本来”是“原先、先前”的意思,它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受破坏,强调了“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结合前文“矿物资源”的阐述,再一次证实了自然资源的有限及面临的危机,从而给读者以警示、提醒。
4、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这句话引用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40万亿千米”直观地表明了范围之大,大到人类根本无法到达。“至少”一词是强调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40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的严谨性。同时,“至少”是“最少”的意思,又进一步说明了距离的遥远,从而简洁有力地证实:目前还找不到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易于理解,又让人信服。
5、“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这句话引用了宇航员的感叹,与前文照应,简洁、形象地概括了地球的特征,突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地球无私地养育着人类,孕育着万物。而“破碎”一词,一般用来形容玻璃、瓷器之类的易碎品,在这里可理解为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对地球的伤害,如,文中提到的资源枯竭的危机。这样表达不仅使句子生动形象,同时又能引起人类的警觉,突出了保护地球的紧迫性。二、对词语的理解
晶莹:光亮而透明。文中指地球的外表光亮而透明。
资源: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
矿物:地壳中存在的自然化合物和少数自然元素,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成分和性质。大部分是固态的(如,铁矿石),有的是液态的(如,自然汞)或气态的(如,氦)。
恩赐:原指帝王给予赏赐,现泛指因怜悯而施舍。
滥用:胡乱或过度地使用。文中指胡乱或过度地使用化学品。
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文中指自然资源被破坏及一系列的生态灾难,会对人类的生存造成极大的危害,甚至最终使人类无法生存下去。
永州蓝山县太平乡:詹家坊和马山脚的交界处(虎形头茶山),此处以前因非法采矿已经多次被上级部门查封,现在又有人在没有依法办理有关手续的情况下,既非法开采铁锰矿又非法架机洗矿,矿产资源遭受严重破坏,该地的自然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被洗矿产生的污水和淤泥淹没田土10多亩,有人举报后有上级部门去调查了,因怕受到调查白天停止了开采,但是他们整夜的开采,但是没过几天,他们开始整天的非法开采。
人们滥用化学品,造成水资源的污染。
课题:13 只有一个地球备课人:魏淑芬 备课时间:2008
日备课类型:详备参考网址:教育资源网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读准生字的读音,能正确读写课文中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材料的巧妙组合以及在谋篇布局上的条理性。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珍爱地球,善待地球。了解课文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调查地球的资源以及地球所受到污染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具备查找资料补充课文内容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重点是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2.难点是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她孕育了亿万个生灵,并且无私的奉献着。你知道她是谁吗?对,她就是地球。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文章《只有一个地球》,来了解我们这位母亲。(板书,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读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去看看我们的家园地球吧! 就让我们乘坐中国人自己研究的宇宙飞船,去太空旅行吧。(播放课件)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的飞船马上就要发射了。请同学们睁开眼,这个水蓝色的星球就是我们的地球。地球美吗?看到这个美丽的星球,你用一句话来谈谈感受?(生说)
2.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指名读课文。)
3.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看看课文介绍了有关地球的哪些知识?
4.课文读完了,老师给大家提个问题: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后发表了怎样的感慨?(生说)
(板书: 可爱
容易破碎)
三、整体分析,点拨升华
1.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地球的可爱?
指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分析理解。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段,学生评价。
老师也想读一读,请大家自己听。(教师范读)
让我们一起来赞美我们的母亲地球吧!(学生齐读)
2.地球的可爱仅仅是因为它的外表美吗?(学生谈谈自己的认识)
从文章中哪些段落可以看出?(学生读有关的段落)
让学生体会出地球的慷慨。理解能把有限的资源无私的奉献给人们这就是最大的慷慨。
读到这我想同学们应该理解到,为什么我们把地球称为我们人类的母亲了。
只有母亲才能有这样的心去包容、去奉献。
3.理解了课文相信大家会读的更好。(学生读课文)
4.是啊,茫茫宇宙,只有地球对人类是慷慨无私的,他像母亲一样为我们提供了温暖舒适的生活环境。在我们的心中,他永远都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可亲可爱。
5.在我们的眼里,地球是那样的坚固。地球的容易破碎又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1)地球的渺小。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地球的渺小?
(2)资源有限。谁来说说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有限性?
(3)谁来说说可再生资源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4)完成填空:
地球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地下埋藏的(
),如果人们没有节制的开采,最多开采二三百年就没有了。人类生活所需要的(
)、大气资源,由于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如果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就会造成一系列(
大家通过练习,了解到我们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这个练习也告诉了我们一个写作的方法:我们想要阐明自己的观点,可以采用举实例的方法。
6.我们的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她却依然在遭受着破坏。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有关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资料。请你根据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讲解我们的地球遭受了怎样的灾难?(生说)
7.老师也收集了有关的资料。想看看人类给地球造成的灾难吗?(课件展示:)
被染成红色的小河;黑色的水上漂着人们丢弃的垃圾;满是泥沙的浑浊的河流;被砍光树干后留下的树桩,人们正在整理砍伐下来的木材;被无情猎杀的藏羚羊;黑烟侵蚀着蔚蓝的天空,空气令人窒息;人们日夜不停的滥挖矿山……;
同学们,看着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图片,我仿佛看到地球在哭泣,你不想说点什么吗?
8.地球这个孕育着亿万生灵的神奇母亲,我们只有保护她。那是因为——
(课件展示:)
科学家已经证明,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学生齐读。)有什么不对吗?学生找出问题,少了“至少”二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让学生比较这两个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从而让学生理解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学生对比着进行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9.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但我们可亲的地球妈妈,正在遭受着无情破坏我们的家园——这个水蓝色的星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她需要我们一起去精心保护她。
请同学们带着对地球母亲的一片爱心,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看到我们的地球母亲所遭受的灾难,我们能为保护地球做点什么呢?(生说)
四、全文小结
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感受到你们已经了解了地球母亲的苦难。作为一名小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为保护地球母亲做贡献,让我们的家园的天空更蓝,空气更清新,清清的河水鱼虾欢畅,处处山青水秀、鸟语花香。作业设计
倾听家园的呼唤语文实践活动,展示介绍空气、水资源、森林资源等被污染和破坏的情况,可以是资料图片,也可以是文字介绍。
语文6年级上册13课的环境资料
参考资料:
语文6年级上册13课的环境资料
在日中国曼哈顿哟工业厂排出烟雾,污染城市
参考资料:
专家指出,今年广东洪灾、西南干旱等灾害都是 由于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而造成的。人类对自然的 无尽索取,影响了生态平衡。在广东的一系列自 然保护区中,肇庆市鼎湖山是1982年经国务院批 准的我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定位研究站。自1956年鼎 湖山自然保护区成立至今,已走过近60年风雨。 在世界环境保护日前夕,记者再度拥抱这颗“绿宝 石”,发现在其美丽背后,处处可见开发与保护的 博弈、对一些物种生存还是毁灭两难抉择的矛盾 冲突长久不灭,生态保护,是人与自然博弈的长
地球 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距离太阳远近的次序计 为第三颗,形状像球而略扁,自转一周时间是一 昼夜,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一年。周围有大气层 包围着,表面是陆地和海洋,有人类和动植物等 生存。有一个卫星——月球。全球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 据《人民日报·海 外版》(日第十一版)报道:全 球生态环境亮起红灯,。耕地面积严重退化。50%的江河水流量减少或被严 重污染。25%的哺乳动物、12%的鸟类濒临灭绝。1/4人类所患疾病与环境恶化有关。1/3土地面临沙漠化。80个国家严重缺水。10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威胁。
  今年广东洪灾、西南干旱等灾害都是由于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而造成的。人类对自然的无尽索取,影响了生态平衡。在广东的一系列自然保护区中,肇庆市鼎湖山是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定位研究站。自1956年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成立至今,已走过近60年风雨。在世界环境保护日前夕,记者再度拥抱这颗“绿宝石”,发现在其美丽背后,处处可见开发与保护的博弈、对一些物种生存还是毁灭两难抉择的矛盾冲突长久不灭,生态保护,是人与自然博弈的长久之战。
专家指出,今年广东洪灾、西南干旱等灾害都是由于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而造成的。人类对自然的无尽索取,影响了生态平衡。在广东的一系列自然保护区中,肇庆市鼎湖山是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定位研究站。自1956年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成立至今,已走过近60年风雨。在世界环境保护日前夕,记者再度拥抱这颗“绿宝石”,发现在其美丽背后,处处可见开发与保护的博弈、对一些物种生存还是毁灭两难抉择的矛盾冲突长久不灭,生态保护,是人与自然博弈的长久之战。地球 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距离太阳远近的次序计为第三颗,形状像球而略扁,自转一周时间是一昼夜,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一年。周围有大气层包围着,表面是陆地和海洋,有人类和动植物等生存。有一个卫星——月球。
全球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日第十一版)报道:全球生态环境亮起红灯,表现在:
23%的耕地面积严重退化。
50%的江河水流量减少或被严重污染。
25%的哺乳动物、12%的鸟类濒临灭绝。
1/4人类所患疾病与环境恶化有关。
1/3土地面临沙漠化。
80个国家严重缺水。
10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威胁。
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
1999年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指出,我国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遏制,主要表现在:
——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面积的38%,全国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千米。
——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千米,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
——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天然植被遭到破坏,大大降低其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毁林开垦、陡坡种植、围湖造田等加重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草地退化、消化和碱化(以下简称“三化”)面积逐年增加。全国已有“三化”草地面积1.35亿公顷,约占草地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在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
——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我国已有15%~20%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词句解析 一、对句子的理解
1、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这是作者对地球的赞美,突出了地球的可爱与美丽,体现了作者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句中将地球比作“母亲”“摇篮”,说明了地球是人类及万物生存繁衍的地方,阐明了地球与人类及万物生存的密切联系。比喻的运用使句子在表达上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读起来极富感染力。
2、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渺小”是微不足道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中,就如同大海里的一叶扁舟般微小,由此可见,人类的活动范围是非常有限的。从而说明了地球对于人类而言是多么的珍贵,人类应该珍惜和保护地球。
3、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本来”是“原先、先前”的意思,它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受破坏,强调了“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结合前文“矿物资源”的阐述,再一次证实了自然资源的有限及面临的危机,从而给读者以警示、提醒。
4、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这句话引用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40万亿千米”直观地表明了范围之大,大到人类根本无法到达。“至少”一词是强调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40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的严谨性。同时,“至少”是“最少”的意思,又进一步说明了距离的遥远,从而简洁有力地证实:目前还找不到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易于理解,又让人信服。
5、“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这句话引用了宇航员的感叹,与前文照应,简洁、形象地概括了地球的特征,突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地球无私地养育着人类,孕育着万物。而“破碎”一词,一般用来形容玻璃、瓷器之类的易碎品,在这里可理解为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对地球的伤害,如,文中提到的资源枯竭的危机。这样表达不仅使句子生动形象,同时又能引起人类的警觉,突出了保护地球的紧迫性。二、对词语的理解
晶莹:光亮而透明。文中指地球的外表光亮而透明。
资源: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
矿物:地壳中存在的自然化合物和少数自然元素,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成分和性质。大部分是固态的(如,铁矿石),有的是液态的(如,自然汞)或气态的(如,氦)。
恩赐:原指帝王给予赏赐,现泛指因怜悯而施舍。
滥用:胡乱或过度地使用。文中指胡乱或过度地使用化学品。
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文中指自然资源被破坏及一系列的生态灾难,会对人类的生存造成极大的危害,甚至最终使人类无法生存下去。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