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at复习计划的复习

GMAT&|&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复习
上个星期有位同学来找我做GMAT一对一分析。她是从去年10月开始复习的,第一次考试是今年一月,第二次考试是今年三月,两次都考了600多,第二次只比第一次提高了10分。
她说,我每天5点半起床,复习两个小时;中午复习一个半小时;晚上复习四个半小时,12点睡觉。
我算了算,她每天复习时间八个小时,复习了六个多月,将近两百天,她的总复习时间是1600个小时。即使打个折扣,那也是超过1000个小时的投入啊!
为什么投了这么多心血,还是考不出理想分数呢?(“我是不是笨?”)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large/68663b7dgw1f4i16jt8cbj20qb01zdfo.jpg"
ALT="GMAT&|&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复习"
TITLE="GMAT&|&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复习" />
前阵子有个学弟问我:学姐,我想减掉我肚子上的肉。我去年12月就开始找了个私教认真练了,每周定时去健身房报到,但是坚持了五个多月,肚子不见小反而大了,超级frustrated,怎么办?
健身(非常粗略地)分为“减脂”和“增肌”。你想要的是“减脂”,但是私教课教你的大多是在增肌,肚子怎么可能小呢?腹肌发达了,反而会把外面的那层脂肪顶的更往外呢。再者,三分练七分吃,只靠去健身房,不控制饮食,好不容易练掉的卡路里又不知不觉吃回来了(而且可能会摄入的更多),怎么会有任何效果呢?
还有一种训练,既不叫减脂,也不叫增肌,叫功能性训练,主要用来提高我们完成日常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和敏捷性。这类训练既不会让你体脂很快下降,又不会让你肌肉变大变粗,但它能提升你的运动表现。
作为滑雪爱好者的我,如果为了雪季做准备,最适合我的就应该是功能性训练。我每天花4个小时跑步,2个小时举铁,不如花2个小时做好功能性训练。
GMAT复习和健身没什么两样。你们需要的是功能性训练,让你们建立起GMAT技能,提升相应能力。
但是你们中的很多人,时间都消耗在单纯的跑步或举铁上。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large/68663b7dgw1f4i16zdfgbj20qb01zdfo.jpg"
ALT="GMAT&|&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复习"
TITLE="GMAT&|&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复习" />
那什么是GMAT的功能性训练?
就是我一直给你们安利的“髓鞘”训练。
不知道“髓鞘”是什么东西的,请务必先去读一下《&》这篇文章,因为我们后面所有的讨论,都建立在这个概念上。
让我们先建立两个基本概念:
GMAT不是英文语法考试,也不是单纯的逻辑思维考试。它是一个商业技能考试(我在我的GMAT公开课中详细解释过这一点,卫星号回复“GMAT公开课”获取)
考试分数是对你的这个技能的真实反映
也就是说,你想要一个高分,你就必须把你的GMAT真实技能提升到这个高度,这是唯一的路,没有其他选择。
而培养和提高技能,需要你在原先没有髓鞘的地方,长出髓鞘——需要你在你不会的地方做出努力和尝试,需要你永远迎难而上,还需要你主动去寻找这些对你来说是“难”的地方。
只有你觉得大脑非常费力,很痛苦,在挣扎,struggle的时间,才是你的有效复习时间。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large/68663b7dgw1f4i1bjvbk3j20hx0hd0vo.jpg"
ALT="GMAT&|&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复习"
TITLE="GMAT&|&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复习" />
图片来自携隐GMAT网络课程。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large/68663b7dgw1f4i1czdfo.jpg"
ALT="GMAT&|&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复习"
TITLE="GMAT&|&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复习" />
光说“struggle”还有点抽象,我们来具体分解一下我们复习的时候都在干嘛,有哪些属于“髓鞘”练习,又有哪些是在浪费时间。
看书/上课:
吸取新的知识肯定是在你没有的地方长髓鞘的过程。而且,好的课程(比如携隐的&#128541;)会针对大部分人最弱的地方来做分析总结,提供更多的髓鞘练习。
但你们也要记住,髓鞘不是通过一次刺激建立的,是通过无数次在相同的地方发出脑电波,由一层层的myeline包裹成形的。很多同学看了一次书,听了一次课程,就觉得自己都明白了,一头扎入题海。但其实第一次看书,第一次听课中,都有很多内容并不是你当时的大脑能立时消化的(大脑会自动筛掉自己不熟悉的内容,因而很多时候你第二遍第三遍看书会发现“咦这条我第一次怎么没看到”),还有很多内容会在接收后被很快忘记。
最有效的方法是:找到一本好书,读个两三遍,每一遍都做好笔记(第二三遍是在之前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和增减)。然后经常回去读自己的笔记(也可以用不用颜色笔在书上记笔记),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能不断强化自己掌握的最不好的知识。
上课也是一样:反复听课是很耗费时间的,但是如果你在第一次听课的时候,勤于思考,做好笔记,那你只需要经常复习你的笔记就行了。
最忌讳就是:开着视频,心思却没在视频上;看着书,大脑却没在书上。
如果你不是100%投入,非常用力,非常认真地在理解你看书和听课的内容,那这些时间就都是无效时间。
检验:看完书或视频,你能不能非常清晰地说出你学到了什么?你有没有非常整洁有条理的笔记?只有回答是yes的时候,你才能把这些时间记为你的有效复习时间。
光做题不分析,复习100%无效。光做题不分析,复习100%无效。光做题不分析,复习100%无效。
记住了吗?
做题,如果对了,是你发挥了原有的能力;如果错了,是你探测到了你还不够强的地方。
但是光探测到不够强的地方,不采取行动,你探测地再多也白搭。就好比你到了健身房,做了一组动作,发现手臂力量很弱,举不起来那杠铃。你要是回去不针对手臂力量做训练,下次来你还是举不起来,再下次来你还是举不起来,再再下次来你还是举不起来…
在GMAT中,题海战术无效。不要想着“熟能生巧”,指望多做题,水平“自然”就会上去。这个“熟”,是运用正确方法的熟,是struggle的熟,是在你原本弱的地方不断发出脑电波刺激髓鞘生长的熟,而不是机械做题的熟。
你“机械做题”的技巧越熟,你离真正的能力提升就越远 。
GMAT的game
rule不是“只要投入时间就提升”,而是:用对了时间,你只需要200;用错了时间,2000个小时也没有用。
针对每道难题、错题的分析,才是最有用的髓鞘练习。
但这个分析,不能只有被动分析(看了答案和解释;看了网上的讨论;看了xxx千行和xxx笔记,大概明白了一道题的对错等)。
&看别人给你提供的答案和解释,这不叫struggle,这一点都不痛苦。
去深究你为什么有了相关知识还做错,什么地方是模糊的,自己的弱点在哪里,以后要怎么提高,才是struggle,才能刺激髓鞘形成。
你要知道的是“你”错在哪里,而不是“这道题”错在哪里。这样的分析才是有效练习。&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large/68663b7dgw1f4i1csahokj20go0c9gna.jpg"
ALT="GMAT&|&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复习"
TITLE="GMAT&|&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复习" />
图片来自携隐GMAT网络课程。
BTW,携隐非常不建议大家去看Prep语法笔记,GMAT千行这种材料。网上的官方教材和专业的培训教材(曼哈顿,powerhouse等)已经够多了,曼哈顿官网还有几乎对每一道OG和Prep题的难点解答,看完这些,你们自己去总结出考点,去死磕每一个选项的对错,才是长髓鞘的过程。直接看别人写好的零碎的解释,并不能长髓鞘啊。
背单词、课外阅读:
都是在浪费时间。
你想要去滑雪,请针对滑雪去做相应的训练。为了在三个月后能滑雪,现在开始每天跑步30分钟,对你三个月后的表现几乎一点用都没有。
还不如把这每天30分钟用来做滑雪专业训练。
GMAT不考语法(GMAC自己说的),考的是你不认识这个单词,不是100%读懂了每一个字,也能正确解题的能力。
模考是很重要的。但是你们要清楚的是,它锻炼的是“GMAT考试”技能,而不是解题技能。
换句话说,它锻炼的是你“临场发挥“的能力,但你临场发挥的再好,也不会得到一个远超你真正解题能力的分数。它只能保证你的解题能力能得到100%的体现而已。
你的解题能力,要通过看书,总结,做笔记,分析,不断挑战自己最弱的地方,不断建立新的髓鞘,这样的反复来提高。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large/68663b7dgw1f4i1dfs5iyj20hq084q48.jpg"
ALT="GMAT&|&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复习"
TITLE="GMAT&|&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复习" />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large/68663b7dgw1f4i1dy7ed7j20qb01zdfo.jpg"
ALT="GMAT&|&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复习"
TITLE="GMAT&|&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复习" />
学会了有效复习的方法,你还要学会
好好睡觉。
健身的人都知道,如果前一晚你睡眠不足,教练通常会说,那今天别来了(来了也是浪费时间)。
缺觉会让整个训练效果大打折扣(很多时候根本没有效果)。缺觉也一样会让你的复习效果和效率大打折扣。
你们会说,加班狗苦啊,我回家都10点了,不熬夜根本没时间复习啊。
如果真的不得已,该熬夜还是要熬夜(携隐当年考G的时候有个战友是销售,每天陪客户吃完饭回家都过12点了,他真的是头悬梁来逼自己每天复习到2点的)。
我想说的是,很多人明明可以不用熬夜。
每天复习到两三点睡,早上八九点起,一天昏昏沉沉,晚上又复习到两三点,还不如晚上11点睡,早上7点起,缩短复习时间,但大幅提高复习效率。
害怕错失社交机会,还是跟以前一样,跟朋友出去吃饭,看电影,“catch
up”,回家才复习,不得不熬夜。一个阶段要做一个阶段的事啊,连轻重缓急都分不出来,取舍都不会做,怎么成事呢?&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large/68663b7dgw1f4i1eiqovvj20qb01zdfo.jpg"
ALT="GMAT&|&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复习"
TITLE="GMAT&|&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复习" />
让我们把以上所有探讨,变成一个计算自己有效学习时间的公式:
第一步:记录你每天的复习时间和内容(不同内容对应不同时间,比如,看书多少分钟,做题多少分钟,分析多少分钟);
第二步:给不同的复习内容assign一个效率指数&
看书/听课:有做笔记算0.75(毕竟是被动学习不是主动分析),没做笔记算0.5
做题:0.25(做题本身不重要)
分析:非常细致,分析完了特别清楚自己弱点在哪算1.0,只是明白这个题目本身算0.5,如果连这个题目本身都没有理解透彻(第二次做还会错),算0
做各种总结,分析,横向对比,review自己做的笔记,一对一答疑等:算1.0
所有上面列过属于无效复习的内容,都算0
第三步:计算你的有效复习时间,进行调整。
假设你有三天的复习情况是这样的: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large/68663b7dgw1f4i1eug2uaj20hu0fjq52.jpg"
ALT="GMAT&|&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复习"
TITLE="GMAT&|&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复习" />
你看,你以为你每天平均复习3个小时,已经非常努力了,
其实你的平均有效复习时间,每天才一个小时。
你以为达到200个小时的目标,只需要两个多月(按每天3小时计),其实需要近七个月(按每天1小时有效时间计)。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你总觉得自己投入了很多时间,却始终考不出来了吧?&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large/68663b7dgw1f4i1fw0ccbj20qb01zdfo.jpg"
ALT="GMAT&|&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复习"
TITLE="GMAT&|&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复习" />
回到文首那个学员。
我们一起做了几道题的分析,就发现,她的解题永远都是“看到xxx觉得很对啊就选了”,她的分析永远都是“每次都错这里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她的复习就是“做题”。
时间拖的越长,她越焦虑,越恨不得把每一个题目赶紧草草看完过掉。恶性循环。
她的有效时间分析很可能长这样: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large/68663b7dgw1f4i1g7hdn8j20i208j74z.jpg"
ALT="GMAT&|&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复习"
TITLE="GMAT&|&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复习" />
她觉得她投入了1000个小时,其实呢?她真正有效的复习,连100个小时都没到。
这怎么可能有提高呢?
她应该把起床时间,从5点半改为7点半,放弃早上的2小时复习;中午再补个觉,放弃中午的一个半小时复习;晚上精神抖擞,高效地复习4个小时。
她应该稳定情绪,抵抗住焦虑,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她的分析。如果所有的分析都是1.0的有效分析,她只需要在原来的80个小时基础上再积累120个小时(每天4个小时的话就是30天),就可以结束战斗了。&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large/68663b7dgw1f4i1gl6yrfj20qb01zdfo.jpg"
ALT="GMAT&|&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复习"
TITLE="GMAT&|&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复习" />
最后让我们给所有的复习内容按照有效指数排个序:&
有效分析(明白“我”错在哪,下一步怎么办,以后做到这道题不会再错);各种死磕,总结,横向对比,一对一答疑:1.0
一边看书/听课一边做笔记:0.75
被动看书/听课,带有模糊点的分析,模考:0.5
做题:0.25(但还是必须要做题不然没有内容可分析)
其他所有:0!
本文首发携隐公主号:xyconsulting。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large/68663b7dgw1f4fj59r4wwj209n04uq36.jpg"
ALT="GMAT&|&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复习"
TITLE="GMAT&|&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复习"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GMAT语文部分的复习重点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GMAT语文部分的复习重点
||暂无简介
北京前程百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百利天下教...|
总评分0.0|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中国唯一A股上市留学机构
GMAT770五大模块经验分享
来源:互联网&&& 14:36:38&&&
  太傻2016年度截止到4月30日已收到Offer40351例,其中美国22298例,英国5604例,澳洲5567例,加拿大2135例,香港1667例 ,新加坡643例,其他国家2437例,58%学员进入TOP50名校,共收 获海外奖学金3522万美金。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是770高分的经验文章,该考生从五个方面给我们详述了他的点滴备考经验,非常全面,考生们将有用的部分拿来自勉,以下是详细内容~
  GMAT 770的一点经验(1)- 资料
  三月六日考的GMAT。V: 45, Q: 50, 作文没出来。
  我1999年考的托福(627)和GRE(2130),2000年来美。从去年6月份开始利用上班之余复习,抛去出差的时间,大概复习了六个月,按照平均一天两小时计算,大概花了400小时。第一次在家做GMAT考了650分左右。没有上复习班,依靠的主要是教材和网上的材料。
  上述主要是背景资料,希望能给进行GMAT前期准备的人一点帮助。接下来的头绪可就乱了,大半年的时间真的积累了不少经验,该从何说起呢?
  先从复习资料开始吧(感觉有点first of all, secondly, finally的意思)。互联网真是很有用,随便一搜索就能找到很多考试的网站,中国人的外国人的正规的业余的。于是我想大多数人的问题不是没有资料,而是资料太多。我的意见是,前期搜集资料的时候多多益善,但是一旦开始复习以后就要精挑细选了。我的原则是&&以自我为中心&&有很多材料是网友们自己总结的,于是这样的材料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限制,目标不同,时间不同,基础不同,学习方法不同,所以一定要选择自己的一直运用下去的材料。有一点要强调一下,Official Guide一定要仔细研读,原因很简单,一、详尽的解释(很少能有复习材料由那么仔细的解释);二、标准的解释,中国人英语再好也很难比得上搞英语考试的美国人,特别是语言上的问题,谁有道理并不重要,如果一个美国人说这样用好,那么这样用就是好。而且通过学习OG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洞悉出题人的思路,如果想考高分,这是非常重要的。有一位网友的签名是:&尊重ETS才能战胜ETS&,非常经典。
  GMAT 770的一点经验(2)- 计划
  刚才说到了复习资料,现在说说计划安排。这虽然属于个人偏好,但我认为对于多数人来说如何安排考试和申请的时间都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我非常喜欢做计划(超过实行计划)。我来说说为什么计划对我有用。
  1. 准确掌握大的时间表。申请学校是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合理分配掌握时间是很重要的。有一个大的计划(包括gmat, toefl, essays, reference letters, etc)可以让自己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申请的进程。
  2. 更有动力或者说紧迫感。我是非常需要有压力才有动力的人,通过计划可以监督自己,表现不好的时候非常明显。否则到考试的日期还有半年的时候,人是很容易有惰性的。而半年的日子其实也是一晃就过去了(ok,也许得七八晃总而言之很短)。
  3. 能起到checklist的作用。如同前文所说,复习资料数不胜数,即使精挑细选,我仍然有七八本书外加十几个文档。有的需要看一遍以上,有的需要背诵,有的需要在考前复习,有的需要仔细研究,等等。如果没有一个计划,这些细节是很容易被遗忘的。
  GMAT 770的一点经验(3) - 词汇
  前面说了资料和计划,这次说说单词。
  单词。我记得当年准备GRE的时候有人说红宝书那些单词一点用也没有,美国人也不用。我也不知道,因为我当时只背了30%(考试吃了亏就不提了)。后来来了这里,认识产生了一些变化。拿中文打个比方:设想我们听一个人说话(假设不认识并且看不到穿着打扮),然后判断此人的文化程度教养层次以及智力,我觉得多数人都会运用一个标准:词汇量。我并不是说这样做是准确公平有道理的,我只是说人会不由自主的这样判断。如果一个人说话漂亮,用词准确,语言丰富,我们对这个人印象自然会稍好一点点。美国人也不例外。如果我们只掌握5000常用词汇,在美国可以生存吗?当然可以,很多美国人可能连5000词汇都不会呢,至少美国的小孩不会那么多。可是作为MBA,说英语象一个小孩子或者是没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可以吗?我想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答案。抛开这些漫无边际的东东,回到GMAT,单词量的作用到底有多大。不可否认,作用不如GRE大,但是我能想到至少5个作用:
  作文时词汇丰富的好处就不用我废话了
  阅读时碰到一个不认识的单词的恶心就不用我废话了
  逻辑时因为不认识单词而影响理解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吧
  语法对词义的精确理解是非常有意义的
  即使数学也存在单词不认识的问题,不是吗?
  GMAT 770的一点经验(4)&& 语言能力,语感和GMAT
  想谈谈我对英语学习的综合体会。这章就叫&语言能力,语感和GMAT&吧。
  记得在上GRE班的时候,教填空的老师给我们举过一个例子。他认识的一个学生GRE考了2390,但是写出来的Personal Statement像小学生写的。于是这位老师就问他怎么考的2390,这位同学拿出一本GRE教材说,你随便选一道题,我不用看答案就知道答案。换句话说,他把真题都背下来了。从这个角度讲,一个人的英语水平很低仍然有可能考试很好。但是这并不是一种理想的状况,原因如下(ETS果然害我不浅&&I base my view on the following reasons.)
  首先,对于多数人来说,考GMAT是一件漫长的事,意味着很多很多时间精力金钱牺牲等等。反正我们也要花这么大工夫,干嘛不索性真的学点东西并且学好呢?我觉得如果能把英语当成爱好或者至少是一种个人进步的手段,心情和效果都绝对会比把英语当成一种应试技巧或者不得已而为之事情好很多。我清楚这么说有点不切实际,大家都忙得很,谁有时间追求这么个兴趣爱好呢?可我觉得即时在GMAT复习中也可以本着类似的精神和原则去学习。我在后边会详细说说我的体会。
  其次,我认为语言和其他的学科有一点根本的不同。那就是如果一个人把语言当作一个学科或者技术来学,那他永远不能掌握语言的真谛。我觉得这就是语感的问题。试想我们做中文的语法题,有些时候我们是需要严格按照语法规则来推敲的,但更多时候有些东西念得不顺口就会让我们意识到其中的语法问题。在读英文的时候我恰恰欠缺的就是这种感觉&&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读着别扭&&而这种感觉是最有用,不仅限于GMAT。有一天我和老婆讨论&砍,斩,切,削&的区别,然后我就想啥时候我对英语能有这种掌握,不假思索的就能组出合适的搭配&砍柴,斩鸡,切肉,削苹果&。又扯远了,总而言之,培养语感是一个慢工夫,可是一旦有了语感,几乎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如同&金庸群侠&里的&野球拳&)
  然后,语言其实不仅仅是语言,语言是一种思维方式。我永远不能理解英语为什么非要区别&am,is,are&,而中文一个&是&就概括了并且还捎带了一个&yes&;而美国人永远也不能欣赏唐诗宋词或者是对联成语之类的美妙。语言是与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思想等等紧密联系起来的。这对我有什么启示呢?学英语的时候要抱着小学生学语文的心理,而不是怎样把GMAT熬过去的心理。改变自己的思维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英语,学好了英语能帮助我们更好的体会美国的文化。我认为MBA的意义关键并不在于那些accounting或者marketing的知识(聪明的人自学也完全没问题),关键在于一种思维方式。而对英语的良好掌握是学习体会那种思维方式的前提之一。
  要想提高英语水平,不论是考试成绩,还是语感或者运用,唯一的办法就是重复。动脑子的重复,重复的动脑子&&在反复做题的时候要搞清楚为什么,不仅仅自己为什么作对作错,而且是为什么这样就是对的,培养自己对语言的整体感觉;在学习单词、听力、口语、阅读的时候唯一的捷径就是重复。我觉得:听一遍和没听一样,听十遍就听懂了,听一百遍就彻底听明白了;说一遍和没说一样,说十遍就会说了,说一百遍就变成自己的了;如果再能读上一百遍写上一百遍,那就彻底刻到骨头里永远也不会忘并且成为第二母语了。
  GMAT 770的一点经验(5)- 爱情亲情友情
  本来已经发表了,突然想到一个容易被忽略但事实上很重要的东东&&动力源泉和后勤保障。
  以我自己为例。我是个工程师,虽然不是很忙,但是每天工作下来还是挺累的。如果这个时候没有我老婆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每天变换着花样做可口的饭菜,并且容忍一个又一个无聊的周末(我学习她看电视),我觉得我肯定会吃力很多。我知道这个东西有点可遇不可求,未婚的同学们总不能为了考GMAT而现找一个。但是我觉得如果能从自己身边的人身上汲取点动力,那是会有不少帮助的。我的父母对我也非常支持,而且充满信心。虽然他们不懂GMAT,不懂就算GMAT考了满分也不一定能上好MBA,但是他们的关心和支持绝对是我打算偷懒时候最好的警钟。我唯一的遗憾是我没有&考友&,没有一帮人整天讨论GMAT。
  还有一条我觉得也很重要。美国人叫KISS原则,就是Keep It Simple, Stupid。我觉得这句话可以有很多理解。针对GMAT我的理解是,把生活简单化,让自己的精力更加集中,心无杂念,不光是在学习的时候。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分散的两件事情就是各50%,分到四件事情就是各25%,简单的很。记得前边有个&她&抱怨说在复习的时候总想&他&问该怎么办,我觉得是个很好的例子。虽然是人之常情再正常不过,但是我认为考GMAT的时候是非常时期,暂时的做做不剃头的和尚尼姑并不是件坏事。回想过去的八个月,我的生活再简单也没有了,工作,学习,打篮球。这里又回到上边说的,多亏老婆所以生活虽然枯燥但是却还蛮舒适的。
  给大家的建议:开始准备GMAT之前一定要理清头绪下定决心争取支持轻装前进。激光之所以那么强烈,原因就在于它不发散。
  题外话:来美国也有5年了,对英语学习有不少看法。不敢保证有多对,但是的确是思考产生的结果。因为这是GMAT版,所以不想跑题太远。如果有人感兴趣,我很愿意一起讨论讨论。
  太傻网GMAT频道精品推荐:
  扫描二维码,一手掌握最新太傻资讯!
[编辑:lianghong]
精彩项目推荐
最新专题推荐
美国留学热帖
对德克萨斯州硕士申请略懂皮毛,针对GPA不高
选择太傻是因为在官网上看到了成功申请到我这个专业的案例。所以希望...
咨询电话:400-851-8633
北京总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大街18号丰联广场B座7层
电话:010-
上海总公司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中路300号香港新世界(K11)1402室
咨询电话:021-
广州总公司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233号中信广场5503室
咨询电话:020-
南京总公司
地址:南京市鼓楼区中山北路1号紫峰大厦2312室
咨询电话:400-817-8688 / 025-
成都总公司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三段99号银石广场1302室
咨询电话:028-
武汉总公司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456号中建三局主楼36层
咨询电话:027-
西安总公司
地址:雁塔区南二环西段64号凯德广场12楼
咨询电话:400-817-8688 / 029-学习类专题
节日类专题
事件类专题
根据GMAT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700+的成绩,意味着考生在所有参考者,超过了89%的其他考生,这也就意味着,考生是属于10%最顶尖学生的行列。这个百分比,本身也说明了想要达到700+的难度之高,绝不是靠一两本学
现在考研的热度是越来越高,每年报名的人数都在刷新历史纪录,专科生也是其中比较大的比例。那么,专科生考研有哪些要求呢?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点相关知识。
为让更多优秀大学生了解河海大学、了解所学专业科技前沿动态、增进各高校优秀大学生间的交流,我校初定于日举办第五届优秀本科生夏令营活动。
什么是求职过程中做难过的一道坎?回答:是简历。那么,一份优秀的简历可以很快的吸引招聘者的目光。那么,一份真正的,优秀的简历该怎么制作呢?
6月20日、21日,GMAT官方网站将推出两场在线讨论会,并有提问环节。具体安排如下:
美国东部夏季时间:6月20日 星期一 13:00
(北京时间:6月21日 星期二 凌晨...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将于日-7月19日在上海举办第十一届安泰优才夏令营。本届夏令营将包括硕博连读夏令营、学术型硕士夏令营、金融硕士灿土金服夏令营、会计审计硕士夏令营四个分营。
此次夏令营活动将于日-30日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行,活动包括项目介绍、名师讲座、专题研讨会、联谊交流等。夏令营内将组织优秀营员评选活动。
为了促进全国高校优秀大学生之间的交流,让更多青年学子们认识和走进光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依托学校百年沉淀的底蕴,开始举办每年一度的“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
目前,以专科为最终学历来参加考研的同学越来越多,尽管条件有诸多限制,要求很多,但是也阻挡不了大家求学的渴望和对知识的向往。
关于专科生考研的条件和要求有哪些?大家需注意哪些限制和附加条...
由于改革后的新版GRE句子填空题更多的部分是考察单词的用法和精确含义,同时,这也加深了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考察,新GRE句子填空部分的逻辑结构更为复杂,本文是有关“短语结构解法”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
大家都说GMAT数学很简单,但是GMAT中的数学要想拿到满分,还是需要一定的努力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和GMAT数学有关的内容,并汇总在这篇文章,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
GMAT考试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下面我们从几个真题中,看出GMAT考试在选项上的差异之处,以及对于非母语使用者一贯的刁难之处,希望对于大家进行GMAT考试的复习有所帮助。
心理成熟以及有一定的工作尤其是管理经验,有利于考GMAT,哪怕在职人实际复习时间可能无法和在校学生相比,也充分证明了GMAT成绩和复习时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gmat考试比较看重大家对学习方法的掌握程度,这点我们在gmat逻辑考试中就经常见到。逻辑不是死记硬背就能解决的,它和作文部分的要求是截然不同的。那么,逻辑考试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下面小编为各位考生整理了gmat数学节约时间技巧汇总,供考生们参考使用。
GMAT考试中最让人头痛的莫过于逻辑推理了,很多考试新手第一次考试就惨遭GMAT逻辑标志词“蹂躏”,结果可想而知。下面小编整理了这方面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考生们在复习gmat考试时有时候会浪费掉很多的时间导致自己的考试时间不够用,而浪费掉的时间本身上是不应该的。考生们在gmat阅读上往往是太 关注细节知识而忽略了对文章整体框架的把握,重细节而轻结构,这样会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GMAT作文满分获得技巧,希望对大家的GMAT考试有帮助。
众所周知,GRE考试并非单纯的数学或语法测试,了解GRE考试测试的能力,将有助考生认清GRE考试的难度,并抓住考试重点。那GRE考试到底是在考什么?下面为考生带来详细介绍。
我们在准备gmat考试的阅读部分时,总会时不时的和自己以前的阅读水平做一个比较。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能发现自己哪儿进步了 哪儿后退了。但是一些同学在复习gmat阅读的时候产生了一些错误的
最新英语专题
¥499&&原价:¥499
¥899&&原价:¥899
¥699&&原价:¥699
推荐资料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复习的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