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有几个校区鼓楼校区有个红角大楼吗?

鼓楼校区几个门啊,正大门(主门)在哪,离鼓楼地铁站最近的是什_南京大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23,834贴子:
鼓楼校区几个门啊,正大门(主门)在哪,离鼓楼地铁站最近的是什收藏
如题。。。帮帮忙。
采用不可靠方式避孕,怀孕率竟高达85%?!
为啥不去珠江路站,,,坐到鼓楼北门修路,,,
主门南门,北门离鼓楼站近,南门离珠江路近,貌似北门更近     ——心如水静,志与天齐
珠江路站出来到广州路校门最近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南京大学鼓楼校区20舍是个什么样子?_百度知道南京大学鼓楼校区重要历史建筑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重要历史建筑
1910年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传教士博罗创办金陵大学。金陵大学是由汇文书院和宏育书院这两所教会学校合并而成。设有国文、外语、宗教、教育、历史政治、社会经济、数理、化学、森林、棉作、桑蚕、农业经济、乡村教育等13个系,附设有鼓楼医院、金陵大学附中等学校。1927年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后收回教育权。中国人陈裕光任校长。1928年经国民政府大学院(教育部的前身)批准,设立文、理、农三学苑。抗战前夕,金陵大学西迁。1937年12月,金陵大学被“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设为难民区难民收容所。1941年汪伪汉奸政府,在金陵大学校址兴办“中央大学”(中央大学校址被日军辟为陆军总医院)。1945年日本投降,金陵大学重新接管校产,9月金陵大学师生复课。1951年,金陵大学和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合并,改称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的院系调整,金陵大学并入南京大学(原中央大学),南京大学迁至金陵大学校址办学。
I-01北大楼
校园中轴的最北端,是金陵大学的主楼。建于1919年由美国帕金斯建筑事务所,建筑师司马(Small)设计。采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设计,同时又柔和了西式建筑的布局。大楼为歇山顶式,瓦筒屋面。中部建有一座高五层楼的塔楼,塔楼顶部为十字形脊顶,将大楼分割成对称的东西两半。大楼墙体用明城墙砖砌筑,清水勾缝。此楼现已成为南京大学的标志性建筑。
I-02东大楼
东大楼位于北大楼东南侧,建于1913年。时称“科学馆”,现为地理系。由建筑设计师齐兆昌设计,陈明记营造厂承建。建筑面积3905平方米。大楼设计采用中国北方建筑形式,大楼三层,地下一层,砖木结构。歇山顶,筒瓦屋面,屋顶脊中加脊,中部高耸,外墙用青砖砌筑,速回勾缝。大楼入口处建有突出的门套。
I-03西大楼
西大楼位于北大楼的西南侧现为数学系。当时为纪念农科创办人、美国人裴义理而命名为“裴义理楼”。建于1925年,美国设计师司马(Small)设计,陈明记营造厂承建。建筑面积3604平方米。内廊式布局。大楼地上两层,地下一层,砖木结构。歇山顶,筒瓦屋面。大楼底部为明代城墙砖砌筑,上部为青砖砌筑。勒脚部位和门窗过梁使用斩毛青石。
I-04礼拜堂
礼拜堂位于东大楼南面。现在是南京大学大礼堂。由美国芝加哥帕金斯建筑事务所于1917年3月完成设计,陈明记营造厂承建,1918年竣工。建筑造型仿照中国古代的庙宇。地上两层,砖木结构屋顶主跨为歇山顶,副跨为硬山顶,筒瓦屋面。外墙用明城墙砖砌筑。1958年,在大门入口处加筑一座门厅。
I-05学生宿舍
学生宿舍群位于北大楼、西大楼的西面。现在是人力资源处、外语学院、教务处使用。群由甲乙楼、丙丁楼、戊己庚楼、辛壬楼组成。建于1925年,陈明记营造厂承建。砖木结构,卷棚式屋顶,筒瓦屋面。外墙用粘土砖砌筑。江泽民当年在此求学时,就在壬字楼住过。
作为金陵大学古建筑群的一部分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戊己庚楼是典型的民国建筑,在形式上采用了大屋顶中西结合,建造方式则为局部混凝土框架结构,隔墙采用木板条,设计拆除了部分木板条隔墙,将原有单元式的宿舍格局改造成空间较为开放的建筑设计工作室和研究室,建筑空间里所有具有时间记忆痕迹的元素都被精心的保留下来,新加入的部分被处理成匀质的背景突出了建筑的历史感,形成了记忆的场所,新与老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I-06小礼拜堂
小礼拜堂建于1923年。
I-07校史馆(原图书馆)
图书馆位于北大楼的正南面,现为南京大学校史馆。与北大楼共同构成金陵大学的中轴线,其他建筑都分列中轴线的两侧。1936年由杨廷宝设计,陈明记营造厂承建。建筑面积2626平方米。地上二层,地下一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歇山顶,青筒瓦屋面,青砖墙面。建筑平面为十字形。一层中部为主要入口,座南面北。
I-08东北大楼
东北大楼位于东大楼南面。建于1935年,陈明记营造厂承建。建筑面积1726.4平方米。混合结构,高四层,卷棚式屋顶,筒瓦屋面。外墙用粘土砖砌筑。大楼入口处有栈道直通二楼。
I-09桃园南楼
桃园南楼现在为学生宿舍。桃园北楼门厅墙上有一石碑镶嵌在墙上。记录着桃园和随园的往事。道光十五年,小桃园为明朝朱太史德别墅。1933年重修。原属金陵大学农学院用房,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划归南京大学。该建筑外观采用传统宫殿式屋顶,现代式墙面。
I-10西南楼
南京大学西南楼位于南京市汉口路22号,建于1953年,由南京大学建筑系教授杨廷宝设计。是建国后南京高校中最早建造的一座民族式大屋顶教学楼。2008年入选第一批南京市重要近现代建筑
I-11东南楼
南京大学东南楼位于南京市汉口路22号,建于1953年,由南京大学建筑系教授杨廷宝设计。是建国后南京高校中最早建造的一座民族式大屋顶教学楼。2008年入选第一批南京市重要近现代建筑
I-12南苑宾馆,是在两栋(南、北)上世纪50年代大屋顶建筑基础上于1992年改造而成的,2002年进行了简单内部装修,作为南京大学对外服务的窗口及接待中心经营服务的主要部门。
I-13南京大学天文系小楼
建于1955年,主体三层,局部四层,采用穹顶外观,穹顶内部设有螺旋式楼梯。建筑造型与内部空间皆富有特色。
I-14南苑8舍
与南园宾馆两栋建筑一样建于上世纪50年代。大屋顶,现代式外墙。1995年左右发现建筑沉降不均,被定为危房。于是拆除过重的大屋顶,加固外墙,加两层。
II-01拉贝故居
南京大学南园的东南角上有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园。从校园外看,是天津路与广州路的交汇点。她的门牌是小粉桥号。是“南京辛德勒”约翰·拉贝的故居。
小粉桥1号是一座不大的小院,院门向东开。院子里有一座二层小楼。小楼坐北朝南,砖木结构,西式别墅。青砖墙面,红色平瓦,白色拉线,屋顶有老虎窗采光,二楼有一小露台。校园西南侧有一地下防空洞。小院院内绿草成茵,浓荫蔽日,十分宜人。
小粉桥1号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原是金陵大学农学院院长谢家声两处房产中的一处。占地约1905平方米。后租给德国西门子公司南京办事处经理约翰·拉贝居住。
1931年至1938年拉贝担任德国西门子公司在南京的办事处经理。1937年,日军占领你南京时,拉贝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与十几位外国传教士、大学教授、医生和商人共同发起建立“南京安全区”,并被推为“南京市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奋不顾身的阻止侵华日军对于南京平民的疯狂施暴,设立了3.86平方公里的南京安全区,建立了25个难民收容所,为约25万中国人提供了暂时栖身的避难所。被南京市民誉为“活菩萨”、“南京好人”。
拉贝先生在自己在1937年12月13日的亲身经历的日记里,记录了日军的残暴。1996年,长达21173页的拉贝日记和3100张图片在纽约重新面世。1997年《拉贝日记》在南京出版,揭露了侵华日军的残忍。2005年南京人民对拉贝故居进行了修整,辟为纪念馆纪念南京人民的老朋友。
II-02赛珍珠故居
在南京大学体育教研室的后面有一座并不显眼的黄色二层小楼。这就是著名的美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女士的故居。赛珍珠故居是一座典型的西洋风格的别墅。始建于1912年。坐西向东,砖混结构的二层小楼。黄墙红顶,大门口的四根圆形立柱支撑二楼的露台。小楼有一地下室,将楼体整体抬高。门前的向上的台阶引导来到大门口。此小楼的建筑面积为平方米。
1919年下半年,赛珍珠随丈夫贝克来到南京,受聘于金陵大学。在这座别墅里写作完成了她的处女座《放逐》,以及后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地》等文学作品。
除了写作之外,赛珍珠还用五年的时间,将中国的古典名作《水浒传》译成英文。虽然,《水浒传》现在已有许多版本的译作。但是,翻译的最准确、最精彩、也最具影响的,还是赛珍珠所翻译的第一个译本。
赛珍珠后来因离婚离开南京回到美国定居。但是,她依然对在中国南京度过的日子十分珍惜;它写道:“在这里,我生活的一部分是在金陵大学、东南大学和后来的南京大学教书,教授英国文学……我住在南京的一所旧砖瓦房里,房子的四周是一座我喜欢的大花园。在那里,我种树栽花,我丈夫培植蔬菜。我们在花园里工作,夏天在这里进餐,朋友们带着孩子同我们一起在这里游憩。”赛珍珠十分渴望能在回到她魂牵梦绕的南京旧居。但是她还是带着终身的遗憾与世长辞。
尊其遗嘱,在她的墓碑上镌刻着三个大大的篆字“赛珍珠”,将她的“中国情结”永久的凝聚在洁白的墓碑上。
II-03斗鸡闸
金色的秋天,走进南京大学北园校区。你立即就会被西侧的一幢建筑吸引。在参天雪松的掩映下,一座具有西班牙风格的黄色小楼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过往的视线。小楼的屋顶为蓝色琉璃瓦覆盖,三层的小楼都为黄色。你会被告知这是“斗鸡闸”。它始建于1934年,建筑师沈鹤甫设计,辛峰记营造厂承建,抗战期间毁于兵火。1945年底,何应钦以其夫人王文湘的名义在原址重新建造,1946年3月竣工。公馆占地6388平方米,有二层西式楼房1幢,三层西式楼房1幢,平房两幢。建筑为中西合璧式风格,现仅存一幢西班牙风格的建筑,被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古怪的名字,一定有着独特的故事。南北朝时,此地为达官贵族的斗鸡寻欢之地。此地的门牌为徐府巷斗鸡闸号。当此地徐府巷被拆,只留下斗鸡闸号院落。故人们就称它为“斗鸡闸”。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何应钦从金陵大学文学院院长、著名学者陈中凡手中买得此楼。年南京被侵华日军占领,何公馆大半毁于战火。日寇投降后,何应钦回到南京,于年在原址上以夫人和女儿何丽珠之名重建公馆。公馆建筑面积达平方米。小楼前的七棵雪松据说为何应钦手植。
何应钦公馆名为私人寓所,但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常常扮演重要角色。年陈独秀被国民政府逮捕,一度就关押在“斗鸡闸”。西安事变时,这里也曾是斗争的焦点。何应钦主张发兵讨伐张学良、杨虎城,预置蒋介石与死地。继而取而代之。然而,宋美龄月日从上海赶回南京直达“斗鸡闸”。大骂何应钦,继而又哭哭啼啼的哀求何应钦放过蒋介石一马。后经中共的极力调停,西安事变才得以和平解决。年“斗鸡闸”被美国大使馆租用。南京解放后,这里曾为三野司令部所用。粟裕、萧劲光、钟期光等解放军高级将领也先后在此居住。日军占领南京期间,侵华日军头子冈村宁次也在此居住过。
1959年,“斗鸡闸”租给南京大学使用,现为南京大学外事办公室所在地。
II-04中山楼
1911年月,辛亥革命爆发。同年月日,宣布光复的个省的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先生为临时大总统。年元旦,孙中山先生携夫人宋庆龄从上海专车来到南京,举行临时大总统的就职典礼。
孙中山先生在南京的其中一处居所,就是我校南园的中山楼。此楼建于年,砖木结构,屋顶为红色铁质,的二层西式别墅风格建筑。门口建有雨棚,四根西方古典式立柱托起二楼的露台。门前的柏树和屋东的槐树用浓荫将小楼装扮的典雅幽静。九月桂花的清香飘拂在小楼的四周。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见证过革命成功的小屋,也在今日的校园里见证着先驱者理想的实现。为学海航度的学子注入革命的活力。
II-05冈村宁次旧居
金银街2号建筑,始建于1937年周惕勤的私宅。坐北朝南,砖混结构,三层小楼。解放前,小楼被德籍天主教神父唐惠民所购买。1984年,该楼与南京大学云南路上一幢住宅楼进行交换,现归南京大学所有。
金银街4号建筑,始建于1936年,系丁得心所有。主体为西式花园风格。建筑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为三层小楼,正门开于西侧。解放前为中央银行职员宿舍。1953年5月,楼主丁得心将此楼和附属建筑一并卖给金陵大学,现为南京大学用房。
1935年金银街2、4号曾被德籍传教士唐惠民开办“方济南京分会”。此建筑进入人们的视线,是因为这里曾居住过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侵华日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1945年冈村宁次代表日本政府在南京国民政府国防部举行的,日军投降签字仪式上签字投降。
II-06键忠楼 现为体育部小楼
始建于抗日战争之前,年重修,主体三层,地下半层,砖木结构,顶层有老虎窗采光。
II-07罗根泽旧居
南京大学北园大门左侧有一座不是十分显眼的小楼。此小楼曾为学校工会的办公楼。小楼筑有地下室一层和地面两层的西式别墅。他的主人是当代著名学者和文艺批评家——罗根泽,生前任教育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讲授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诸子概论、国学概论、中国学术史等课程。年病逝于南京。
II-07李四光小楼
李四光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奠基人。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领导人。1928年到南京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后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会长。回到新中国怀抱的李四光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了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他虽然年事已高,仍奋战在科学研究和国家建设的第一线,为我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58年,李四光由何长工、张劲夫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一个民族民主主义者成为共产主义战士。60年代以后,李四光因过度劳累身体越来越差,还是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地震预测、预报以及地热的利用等工作中去。李四光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以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特点,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说明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从理论上推翻了中国贫油的结论,肯定中国具有良好的储油条件。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岁。
II-09南京大学管理学院小楼(金陵大学校长小楼)
陈裕光(1893年——1989年)号景唐。1893年3月7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中国化学家、教育家。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是中国担任大学校长最早、时间最长的元老之一。他为金陵大学建立了优良的校风,使该校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学府,培养了大批人才。他曾连续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一至第四届理事会会长,为学术团体工作做出了贡献。还曾上海轻工业研究所化学顾问、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顾问等职,1989年4月19日病逝于南京。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南京大学鼓楼校区重要历史建筑
1910年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传教士博罗创办金陵大学。金陵大学是由汇文书院和宏育书院这两所教会学校合并而成。设有国文、外语、宗教、教育、历史政治、社会经济、数理、化学、森林、棉作、桑蚕、农业经济、乡村教育等13个系,附设有鼓楼医院、金陵大学附中等学校。1927年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后收回教育权。中国人陈裕光任校长。1928年经国民政府大学院(教育部的前身)批准,设立文、理、农三学苑。抗战前夕,金陵大学西迁。1937年12月,金陵大学被“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设为难民区难民收容所。1941年汪伪汉奸政府,在金陵大学校址兴办“中央大学”(中央大学校址被日军辟为陆军总医院)。1945年日本投降,金陵大学重新接管校产,9月金陵大学师生复课。1951年,金陵大学和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合并,改称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的院系调整,金陵大学并入南京大学(原中央大学),南京大学迁至金陵大学校址办学。
I-01北大楼
校园中轴的最北端,是金陵大学的主楼。建于1919年由美国帕金斯建筑事务所,建筑师司马(Small)设计。采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设计,同时又柔和了西式建筑的布局。大楼为歇山顶式,瓦筒屋面。中部建有一座高五层楼的塔楼,塔楼顶部为十字形脊顶,将大楼分割成对称的东西两半。大楼墙体用明城墙砖砌筑,清水勾缝。此楼现已成为南京大学的标志性建筑。
I-02东大楼
东大楼位于北大楼东南侧,建于1913年。时称“科学馆”,现为地理系。由建筑设计师齐兆昌设计,陈明记营造厂承建。建筑面积3905平方米。大楼设计采用中国北方建筑形式,大楼三层,地下一层,砖木结构。歇山顶,筒瓦屋面,屋顶脊中加脊,中部高耸,外墙用青砖砌筑,速回勾缝。大楼入口处建有突出的门套。
I-03西大楼
西大楼位于北大楼的西南侧现为数学系。当时为纪念农科创办人、美国人裴义理而命名为“裴义理楼”。建于1925年,美国设计师司马(Small)设计,陈明记营造厂承建。建筑面积3604平方米。内廊式布局。大楼地上两层,地下一层,砖木结构。歇山顶,筒瓦屋面。大楼底部为明代城墙砖砌筑,上部为青砖砌筑。勒脚部位和门窗过梁使用斩毛青石。
I-04礼拜堂
礼拜堂位于东大楼南面。现在是南京大学大礼堂。由美国芝加哥帕金斯建筑事务所于1917年3月完成设计,陈明记营造厂承建,1918年竣工。建筑造型仿照中国古代的庙宇。地上两层,砖木结构屋顶主跨为歇山顶,副跨为硬山顶,筒瓦屋面。外墙用明城墙砖砌筑。1958年,在大门入口处加筑一座门厅。
I-05学生宿舍
学生宿舍群位于北大楼、西大楼的西面。现在是人力资源处、外语学院、教务处使用。群由甲乙楼、丙丁楼、戊己庚楼、辛壬楼组成。建于1925年,陈明记营造厂承建。砖木结构,卷棚式屋顶,筒瓦屋面。外墙用粘土砖砌筑。江泽民当年在此求学时,就在壬字楼住过。
作为金陵大学古建筑群的一部分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戊己庚楼是典型的民国建筑,在形式上采用了大屋顶中西结合,建造方式则为局部混凝土框架结构,隔墙采用木板条,设计拆除了部分木板条隔墙,将原有单元式的宿舍格局改造成空间较为开放的建筑设计工作室和研究室,建筑空间里所有具有时间记忆痕迹的元素都被精心的保留下来,新加入的部分被处理成匀质的背景突出了建筑的历史感,形成了记忆的场所,新与老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I-06小礼拜堂
小礼拜堂建于1923年。
I-07校史馆(原图书馆)
图书馆位于北大楼的正南面,现为南京大学校史馆。与北大楼共同构成金陵大学的中轴线,其他建筑都分列中轴线的两侧。1936年由杨廷宝设计,陈明记营造厂承建。建筑面积2626平方米。地上二层,地下一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歇山顶,青筒瓦屋面,青砖墙面。建筑平面为十字形。一层中部为主要入口,座南面北。
I-08东北大楼
东北大楼位于东大楼南面。建于1935年,陈明记营造厂承建。建筑面积1726.4平方米。混合结构,高四层,卷棚式屋顶,筒瓦屋面。外墙用粘土砖砌筑。大楼入口处有栈道直通二楼。
I-09桃园南楼
桃园南楼现在为学生宿舍。桃园北楼门厅墙上有一石碑镶嵌在墙上。记录着桃园和随园的往事。道光十五年,小桃园为明朝朱太史德别墅。1933年重修。原属金陵大学农学院用房,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划归南京大学。该建筑外观采用传统宫殿式屋顶,现代式墙面。
I-10西南楼
南京大学西南楼位于南京市汉口路22号,建于1953年,由南京大学建筑系教授杨廷宝设计。是建国后南京高校中最早建造的一座民族式大屋顶教学楼。2008年入选第一批南京市重要近现代建筑
I-11东南楼
南京大学东南楼位于南京市汉口路22号,建于1953年,由南京大学建筑系教授杨廷宝设计。是建国后南京高校中最早建造的一座民族式大屋顶教学楼。2008年入选第一批南京市重要近现代建筑
I-12南苑宾馆,是在两栋(南、北)上世纪50年代大屋顶建筑基础上于1992年改造而成的,2002年进行了简单内部装修,作为南京大学对外服务的窗口及接待中心经营服务的主要部门。
I-13南京大学天文系小楼
建于1955年,主体三层,局部四层,采用穹顶外观,穹顶内部设有螺旋式楼梯。建筑造型与内部空间皆富有特色。
I-14南苑8舍
与南园宾馆两栋建筑一样建于上世纪50年代。大屋顶,现代式外墙。1995年左右发现建筑沉降不均,被定为危房。于是拆除过重的大屋顶,加固外墙,加两层。
II-01拉贝故居
南京大学南园的东南角上有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园。从校园外看,是天津路与广州路的交汇点。她的门牌是小粉桥号。是“南京辛德勒”约翰&拉贝的故居。
小粉桥1号是一座不大的小院,院门向东开。院子里有一座二层小楼。小楼坐北朝南,砖木结构,西式别墅。青砖墙面,红色平瓦,白色拉线,屋顶有老虎窗采光,二楼有一小露台。校园西南侧有一地下防空洞。小院院内绿草成茵,浓荫蔽日,十分宜人。
小粉桥1号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原是金陵大学农学院院长谢家声两处房产中的一处。占地约1905平方米。后租给德国西门子公司南京办事处经理约翰&拉贝居住。
1931年至1938年拉贝担任德国西门子公司在南京的办事处经理。1937年,日军占领你南京时,拉贝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与十几位外国传教士、大学教授、医生和商人共同发起建立“南京安全区”,并被推为“南京市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奋不顾身的阻止侵华日军对于南京平民的疯狂施暴,设立了3.86平方公里的南京安全区,建立了25个难民收容所,为约25万中国人提供了暂时栖身的避难所。被南京市民誉为“活菩萨”、“南京好人”。
拉贝先生在自己在1937年12月13日的亲身经历的日记里,记录了日军的残暴。1996年,长达21173页的拉贝日记和3100张图片在纽约重新面世。1997年《拉贝日记》在南京出版,揭露了侵华日军的残忍。2005年南京人民对拉贝故居进行了修整,辟为纪念馆纪念南京人民的老朋友。
II-02赛珍珠故居
在南京大学体育教研室的后面有一座并不显眼的黄色二层小楼。这就是著名的美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女士的故居。赛珍珠故居是一座典型的西洋风格的别墅。始建于1912年。坐西向东,砖混结构的二层小楼。黄墙红顶,大门口的四根圆形立柱支撑二楼的露台。小楼有一地下室,将楼体整体抬高。门前的向上的台阶引导来到大门口。此小楼的建筑面积为平方米。
1919年下半年,赛珍珠随丈夫贝克来到南京,受聘于金陵大学。在这座别墅里写作完成了她的处女座《放逐》,以及后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地》等文学作品。
除了写作之外,赛珍珠还用五年的时间,将中国的古典名作《水浒传》译成英文。虽然,《水浒传》现在已有许多版本的译作。但是,翻译的最准确、最精彩、也最具影响的,还是赛珍珠所翻译的第一个译本。
赛珍珠后来因离婚离开南京回到美国定居。但是,她依然对在中国南京度过的日子十分珍惜;它写道:“在这里,我生活的一部分是在金陵大学、东南大学和后来的南京大学教书,教授英国文学……我住在南京的一所旧砖瓦房里,房子的四周是一座我喜欢的大花园。在那里,我种树栽花,我丈夫培植蔬菜。我们在花园里工作,夏天在这里进餐,朋友们带着孩子同我们一起在这里游憩。”赛珍珠十分渴望能在回到她魂牵梦绕的南京旧居。但是她还是带着终身的遗憾与世长辞。
尊其遗嘱,在她的墓碑上镌刻着三个大大的篆字“赛珍珠”,将她的“中国情结”永久的凝聚在洁白的墓碑上。
II-03斗鸡闸
金色的秋天,走进南京大学北园校区。你立即就会被西侧的一幢建筑吸引。在参天雪松的掩映下,一座具有西班牙风格的黄色小楼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过往的视线。小楼的屋顶为蓝色琉璃瓦覆盖,三层的小楼都为黄色。你会被告知这是“斗鸡闸”。它始建于1934年,建筑师沈鹤甫设计,辛峰记营造厂承建,抗战期间毁于兵火。1945年底,何应钦以其夫人王文湘的名义在原址重新建造,1946年3月竣工。公馆占地6388平方米,有二层西式楼房1幢,三层西式楼房1幢,平房两幢。建筑为中西合璧式风格,现仅存一幢西班牙风格的建筑,被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古怪的名字,一定有着独特的故事。南北朝时,此地为达官贵族的斗鸡寻欢之地。此地的门牌为徐府巷斗鸡闸号。当此地徐府巷被拆,只留下斗鸡闸号院落。故人们就称它为“斗鸡闸”。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何应钦从金陵大学文学院院长、著名学者陈中凡手中买得此楼。年南京被侵华日军占领,何公馆大半毁于战火。日寇投降后,何应钦回到南京,于年在原址上以夫人和女儿何丽珠之名重建公馆。公馆建筑面积达平方米。小楼前的七棵雪松据说为何应钦手植。
何应钦公馆名为私人寓所,但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常常扮演重要角色。年陈独秀被国民政府逮捕,一度就关押在“斗鸡闸”。西安事变时,这里也曾是斗争的焦点。何应钦主张发兵讨伐张学良、杨虎城,预置蒋介石与死地。继而取而代之。然而,宋美龄月日从上海赶回南京直达“斗鸡闸”。大骂何应钦,继而又哭哭啼啼的哀求何应钦放过蒋介石一马。后经中共的极力调停,西安事变才得以和平解决。年“斗鸡闸”被美国大使馆租用。南京解放后,这里曾为三野司令部所用。粟裕、萧劲光、钟期光等解放军高级将领也先后在此居住。日军占领南京期间,侵华日军头子冈村宁次也在此居住过。
1959年,“斗鸡闸”租给南京大学使用,现为南京大学外事办公室所在地。
II-04中山楼
1911年月,辛亥革命爆发。同年月日,宣布光复的个省的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先生为临时大总统。年元旦,孙中山先生携夫人宋庆龄从上海专车来到南京,举行临时大总统的就职典礼。
孙中山先生在南京的其中一处居所,就是我校南园的中山楼。此楼建于年,砖木结构,屋顶为红色铁质,的二层西式别墅风格建筑。门口建有雨棚,四根西方古典式立柱托起二楼的露台。门前的柏树和屋东的槐树用浓荫将小楼装扮的典雅幽静。九月桂花的清香飘拂在小楼的四周。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见证过革命成功的小屋,也在今日的校园里见证着先驱者理想的实现。为学海航度的学子注入革命的活力。
II-05冈村宁次旧居
金银街2号建筑,始建于1937年周惕勤的私宅。坐北朝南,砖混结构,三层小楼。解放前,小楼被德籍天主教神父唐惠民所购买。1984年,该楼与南京大学云南路上一幢住宅楼进行交换,现归南京大学所有。
金银街4号建筑,始建于1936年,系丁得心所有。主体为西式花园风格。建筑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为三层小楼,正门开于西侧。解放前为中央银行职员宿舍。1953年5月,楼主丁得心将此楼和附属建筑一并卖给金陵大学,现为南京大学用房。
1935年金银街2、4号曾被德籍传教士唐惠民开办“方济南京分会”。此建筑进入人们的视线,是因为这里曾居住过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侵华日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1945年冈村宁次代表日本政府在南京国民政府国防部举行的,日军投降签字仪式上签字投降。
II-06键忠楼 现为体育部小楼
始建于抗日战争之前,年重修,主体三层,地下半层,砖木结构,顶层有老虎窗采光。
II-07罗根泽旧居
南京大学北园大门左侧有一座不是十分显眼的小楼。此小楼曾为学校工会的办公楼。小楼筑有地下室一层和地面两层的西式别墅。他的主人是当代著名学者和文艺批评家——罗根泽,生前任教育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讲授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诸子概论、国学概论、中国学术史等课程。年病逝于南京。
II-07李四光小楼
李四光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奠基人。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领导人。1928年到南京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后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会长。回到新中国怀抱的李四光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了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他虽然年事已高,仍奋战在科学研究和国家建设的第一线,为我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58年,李四光由何长工、张劲夫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一个民族民主主义者成为共产主义战士。60年代以后,李四光因过度劳累身体越来越差,还是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地震预测、预报以及地热的利用等工作中去。李四光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以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特点,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说明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从理论上推翻了中国贫油的结论,肯定中国具有良好的储油条件。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岁。
II-09南京大学管理学院小楼(金陵大学校长小楼)
陈裕光(1893年——1989年)号景唐。1893年3月7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中国化学家、教育家。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是中国担任大学校长最早、时间最长的元老之一。他为金陵大学建立了优良的校风,使该校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学府,培养了大批人才。他曾连续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一至第四届理事会会长,为学术团体工作做出了贡献。还曾上海轻工业研究所化学顾问、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顾问等职,1989年4月19日病逝于南京。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