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现在考研政治要不要报班考研?

专家:今年201万学生考研 研究生学历还值不值钱
来源:综合
作者:财经网
原标题:现在的研究生学历还值不值钱?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昨天起举行,今年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大幅增长,共有201万考生参加了考试。
  近十年来,每年考研的报名人数均在120万以上,但同时专家也指出,今年是因为把在职的研究生纳入统考之后出现的大幅的反弹,而非考研报考实际人数增加。
  事实上,2014年以前的20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热度一直升温,报名人数平均每年增加10万-15万人。但从2014年起,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出现下滑,保持多年的考研热持续两年“降温”。
  虽然因经济增长乏力,就业形势严峻等导致2016年度研究生报名人数出现明显反弹。有关人士依然分析称,考研热降温将成为“新常态”,学历贬值或是生源危机主因。现在的研究生真的不“值钱”了吗?
  研究生就业率不如本科?
  研究生就业率竟不如本专科生,这样的新闻自2009年起就从未间断,尽管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注水”早已不是新闻,但是每年类似的报道还是将研究生教育推到社会的风口浪尖。
  2009年至2011年,曾经出现研究生连续三年就业率低于本科生的状况,这让很多研究生觉得很心塞,“找工作时,我还没本科生抢手,这研究生读的真闹心。”
  然而,就业率的统计数字是一组容易被误读的数据。
  一方面,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求职档位不同。在各大招聘网站上,除了发布工作职位、薪资待遇、等信息外,还附带了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学历要求。大专、本科、研究生&&不同的工作,对应的学历要求各不相同,这充分说明本科生和研究生二者的求职档位有所不同。
  据业内人士透露,如果研究生放弃同档竞争,选择“降档求职”时,研究生更有优势。换言之,研究生降档竞争优势巨大,本科生升档竞争几乎没有胜算。
  此外,“就业率”包括继续深造人数。在就业率统计中,继续升学深造被视为已就业,考研升学可以说已成为当下本科生毕业后的重要“出路”,乃至造就了本科生较高的就业率。
  与此相对的是研究生读博的比例要远远小于本科读研比例,人们对此并非不了解,而一旦谈及具体的就业率时,更多地只看整体,却很少细究其中工作签约的比率。
  以上海市某所高校2011年的就业数据为例,研究生总数为3487人,其中升学和出国人数分别为118人和187人,签约人数为2428人,占总数的69.63%。
  反观本科生,总数为3044人,其中升学和出国人数分别是852人和760人,签约人数则仅有1149人,仅占总数的37.74%。
  这意味着,从传统意义上的就业指标即与第三方法人签约的数量来看,研究生的就业率可以达到69.63%,本科生仅有37.74%,而超过50%的本科生都要通过在国内或者国外读研深造来完成“就业”。
  值得注意的是,两者的求职期长度也是不同的。
  一般本科生学制4年,硕士研究生学制2至3年。通常来说,本科生的毕业压力相对小于研究生,这导致许多本科生很早就开始找工作,有些甚至大四上学期就步入职场;而研究生论文压力较大,特别是临近毕业时,根本无心求职。总的来说,研究生的求职期只有半年,而本科生的求职期则将近一年。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不断扩招,研究生教育掺水,其学历“含金量”确实有所下降。
  研究生扩招始于2003年,当年全国高校共招收研究生26万人。2016年,全国共招收51.7万名研究生,13年间研究生招生规模翻了一番。
2004年-2016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与录取人数
  有专家表示,在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的同时,高校的教育资源却没有同步增长和提高,一名导师带数十名研究生的实例屡见不鲜,论文抄袭等问题层出,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很多不尽如人意,用人单位常常发出质疑。
  不时传出的“研究生找不到工作”的尴尬,可能暴露出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培养模式却存在很多问题,但不必大而化之地全盘否定研究生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研究生比本专科生薪资高?
  尽管读研,在经济上也增加了不少的成本,但是本科生和硕士生在就业薪资上比较起来,依然是硕士生更具有竞争力。
  以2015年数据为例,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公布的薪酬数据显示,一线城市,本科生的平均薪资在4364元,硕士生平均薪资为6503元;二线城市,本科生平均薪资为3692元,硕士生为5436元;其他城市,本科生平均薪资为3162元,硕士生为4821元。
  在不同起薪的岗位上,硕士生和本科生的薪资优势也有所差异。
  在起薪超过一万的岗位上,硕士生的薪酬优势更为明显,但是起薪处在元的范围之间时,硕士生的优势并不明显,相反企业更愿意选择让本科生来完成岗位工作。
  以时下热门的金融行业为例,将2014年本科生起薪和硕士生起薪进行了对比可见,处在尾端的,5000元以下的起薪,本科生(9.1%)和硕士生(8.7%)的比例相差不大。
  但是,起薪10000元以上的比例,硕士生(21.7%)的比例明显高于本科生(13.6%)。
  起薪处于中间段的元,本科生更具有优势,本科生比例(40.9%)要高于硕士生(34.8%)。元的起薪中,本科(36.4%)和硕士生(34.8%)的比例比较接近,但本科生依然保持了一定的薪酬优势。
  综合分析来看,硕士生的薪资在整体上是要比本科生多一些,但是也要根据行业和岗位来进行区分。但是如果算上两年读研的“时间成本”,总体差距并不明显。
  所以,不是所有专业都适合考研,也不是所有专业研究生都比本专科生有薪资优势,考研必须要和自己攻读专业的知识特点以及今后应用和发展前景联系在一起。有些硕士毕业生之所以感到就业难或与本科生工资待遇无差别,很可能是因为自己的专业并不适合考研。
  研究生的隐性优势
  除就业率和薪金待遇外,读研究生还有三大隐性优势。
  找工作起点高一点
  随着高校扩招研究生越来越多,本科生找工作的压力变得很大。虽说国家严厉禁止在招聘公告中写出985或211的硬性门槛要求,但是现实中它还是隐形的存 在着。
  同时,现在很多的招聘信息都明确写出,即使是实习研究生的工资也比本科生多。因此对于一些普通院校的学生来说,考上研究生是增加自己竞争力的一个有 效途径。此外,很多人担心读研究生期间没有工作机会,其实不然。
  很多大公司都愿意招收一些正在读研一、研二的学生当实习生,由于研究生的起点高一点,你会 有更多的机会去实习或兼职。
  考公务员或编制底子厚一点
  每年的国考或是省考都是应届毕业生的首选,即使现在国家政策有一些改变但是报名的热情依旧不减。而对于研究生们来说,报考此类考试应该更加有竞争力。
  查看一下历年考试职位表,很多好的职位其硬性条件都是要求研究生学历。此外,研究生的应试能力较强。你在研究生期间所锻炼出 来的考试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在公务员考试中是绝对加分的。
  新的起点,开阔眼界
  人们 都说到了一个什么环境,就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圈子。而我们考研的目的就是能够开阔视野,感受不一样的学习氛围。
  有什么样的环境培养什么样的性格和习惯。研究生和本科生本身没有什么可比性。如果上了研究生以后,懒散,不自律等等,那就会白白浪费两年甚至三年的时间。如果好好学习,努力奋进,两三年的学习时间,会沉淀很多,得到很多,锻炼很多。
  至于目前部分研究生就业难的状况,他们主要遭遇的是专业性结构遇冷,专业性强的毕业生就业相对容易,但所学专业比较宽泛的毕业生则“一筹莫展”,这类专业通常与市场接轨不够,任课老师经验有限,毕业生的实践也有所欠缺。
  正如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近年来一些高校在鼓励本科生考研方面做得很努力,但往往忽视了本科阶段基本能力的培养,以至于有些人考上了研究生却连最基本的实验都不会做。
  考研的目的是选拔优秀人才,而不是弄成另一种应试教育,否则,将来的硕士文凭会变得越来越不值钱。
(责任编辑:窦远行 UN833)
&&&&&&</div
韩流要为中国男生“娘化”负责吗?[]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据群众举报,经缜密侦查,共查获嫌疑人数百名。
女子在郑州高速上被踹下车,哭诉一年被打二十次。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大家都知道,考研是一条艰苦而又漫长的路,但每年还是有很多人选择去考研!你知道他们为什么选择考研吗?
  就业严峻的现实
  校园里舒适安逸的日子过惯了,哪里忍受得了找工作的纷乱复杂,悲悲喜喜?大学生就业难又是不可否认的现实。既然年龄尚小,不如考研,既能得到更高层次的学历,又能避开严峻的就业形势,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对于激烈的职场竞争来说,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还是很高。
  更高的学术追求
  投身科研,潜心学术,遨游于知识和真理的海洋,单纯体会学习带来的无限乐趣。这种境界,学渣大概不会懂。还是有很多人对所学专业很热爱,觉得大有继续研究下去的必要,因而考研,期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这是研究生的本来含义,也是最原始意义上的考研动机。
  纯粹出于兴趣
  有的人纯粹是出于对兴趣的追逐而考研,无论是留在本专业继续深造,还是换到自己更喜欢的专业领域,强烈的热爱是趋势他们考研的根本动力。通过考研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提升更多的能力
  毫无疑问,通过考研,我们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写作能力、记忆能力等学习能力都将得到升华;我们抗挫折的能力,看待成败的人生态度,时间规划与管理能力等都将得到极大的提高或转变。这些能力的提高、态度的端正,对我们今后的人生无疑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的。
  知名院校的情结
  也许是因为高考失利,也许是受父辈影响,也许是其他原因,很多人会有名校情结,通过考研跻身理想学府,这是很多人心中的梦想。趁着还年轻,有什么理由不去体验一下名校生活?
  提升自己的学历
  对于有的人来说,考研无需实际理由,只是因为能获得研究生学历,只是因为研究生学历越来越成为了当下年轻人立足于社会的“标配”,现在的本科生太多了,没有一点竞争力...
  向往企业的门槛
  有很大一部分的理科生,他们对自己的职业有很好的选择与规划,已经决定自己一定要加入所向往的企业或者相关的职位,但入职门槛的最低学历要求是研究生,因此只能通过考研来获得“入场券”。
  更换自己的专业
  对于本科专业不甚理想或不太适合的人来说,考研是一次更换专业领域的绝佳机会。毕竟选对了专业,就等于选对了后半生的奋斗方向,机会不易,应珍惜。
  弥补大学的遗憾
  大学的四年,可能对很多人来说是浑浑噩噩的四年,但考研给了你一个弥补过错的机会,给了一个你可以重新努力的机会。不想一无所成的度过大学四年,所以就要为自己找一个目标,用来弥补自己的愧疚感。
  留恋校园的生活
  相信毕业了的学生,现在都无比留恋大学校园的生活,如果可以重来一次,多好?考研就给了你一次机会!象牙塔里的单纯和美好值得每一个人留恋,人生短短数十载,留给我们的校园时光并不多,趁年轻多充会儿电,未尝不是对青春的一种交代。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钱以后有的赚,书以后没得读。
  ------------
  今天我就先和大家分享到这了,我每天都会在朋友圈分享一些关于教育、学习方法、记忆训练的文章的,有兴趣的家长可以看看我的其他文章。
  加我微信:(←长按可复制),我专注于记忆力提升、中小学学习方法的研究,希望能在教育问题上对诸位家长有所帮助!更多中小学学习方法和记忆方法会在我的免费网络公益课中分享,帮助孩子高效学习!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分享各种名师或专家的教育经验、理念
1501文章数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报刊博览&正文
今年200万学生考研 “研究生学历”还值钱吗?
扫描到手机,看更多国搜资讯
您可以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您可以在手机国搜客户端继续浏览本文,并可以分享给你的好友。
核心提示:24日,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开考,据教育部发布的消息,共有201万人报名参加本次考试。这一数字较上年增加24万,增幅超过13%,创下历史新高。
24日,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开考,据教育部发布的消息,共有201万人报名参加本次考试。这一数字较上年增加24万,增幅超过13%,创下历史新高。
增长:报名人数首破200万人多地大幅增长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共有201万人报名参加本次硕士研究生招考。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注意到,近十年来,每年考研的报名人数均在120万以上,到2016年达到了177万,本次报名人数则首度超过200万人。
各地报名情况如何?中新网记者梳理发现,本次考研,河南、辽宁、黑龙江等地报名人数创新高。以河南为例,报名确认考生15.66万人,比2016年增加2.07万人,报考人数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
此外,北京、广东、新疆、江西等地报名人数均出现了20%以上的增幅,广东较上年增幅更是达到了38.5%,新疆则是达到32.18%。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江苏、上海等地由于名校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今次考研仍是考生报考的热门地区。以北京为例,今次报考北京研究生招生单位的考生为28.9万人(不含推荐免试生),同比增加18.9%。其中,报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0所高校的考生均超过万人。
原因:在职研究生首次纳入统考
今次考研报名人数增幅较大,在职研究生首次纳入统考成一大原因。与往年考研相比,2017年考研的一大变化是,在职研究生首次纳入统考。这也意味着,全日制、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考试首次统筹管理、合并进行。
日前,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7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显示,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占比明显,北京、江西的报考人数占比达到13.1%、10.7%。
就业压力,也是今次考研人数增长的一大因素。中国教育在线针对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动机进行在线调查,数据显示,35%的被调查者选择“本科就业压力大,提升就业竞争力”。值得注意的是,因“继续深造,提高学术研究能力”选择考研的人仍占不小比重,达到31%。另外有19%的被调查者是“为了获得学历、学位证书”而考研。
此外,中公教育考研研究院院长李擂此前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分析,目前中国就业人员的学历普遍升高,本科学历难度较低,想要在人群中脱颖出来,进一步提升学历成为更多人的选择,所以2017年考研的报考人数继续突破。
现场:临考前十多分钟 一些在职考生慌忙找考场
今年考研的时间为12月24日至26日,24日,在中国传媒大学考点,早上7点50分,考点前早早地聚集了数百名排队等候入场的考生。8时左右,经过安检及身份认证后,考生们陆续进入考场。
中新网记者注意到,有些考生“姗姗来迟”,在考前十多分钟,他们仍急于在考点前的座位安排表上找座位。这些考生中许多为在职考生,据了解,由于工作原因,他们中的很多人,并没有提前到考场踩点,因此,只能在早晨的匆忙中走进考场。
虽然参加考研的考生都是大学生或者上班族,但是,在考点外,也有不少考生家长在清晨寒冷的天气中“送考”。
有家长告诉记者,家里人对孩子这次考试很重视,“希望孩子能考个好成绩,现在,我就想等到考试铃响后再走,这样比较安心。”
相关搜索:
责任编辑:王虔
点击加载更多
报刊热搜词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考研政治要不要报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