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问题。请大家给我多些物质物质组成的化学式式和...

作业帮-是干什么的呢?让我来告诉你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有很多.请你填写生活中常用的下列物质的化学式:(1)最常见的溶剂是______; &(2)常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2)胃液中的酸是______;&&&&&(4)能用于游泳池水消毒的盐是______.
(1)水的化学式是H2O.故填:H2O.(2)氢氧化钙的化学式是Ca(OH)2.故填:Ca(OH)2.(3)盐酸中的溶质是氯化氢,化学式是HCl.故填:HCl.(4)硫酸铜的化学式是CuSO4.故填:CuSO4.
为您推荐:
(1)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2)熟石灰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3)胃液中含有盐酸;(4)硫酸铜可以用来消毒.
本题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见的溶剂;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用盐的用途.
考点点评:
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时要遵循两个原则:要根据客观事实书写;不能主观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式.
扫描下载二维码某同学在学习了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后,用下图对有关知识进行了总结.请你在图中空格内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混合物用文字表示),并回答有关问题.
(1)碳元素、钙元素与铜元素的本质区别是核电荷数不同.
(2)若将CO和CO2归为一类,则它们与C2H5OH的不同之处是CO和CO2是氧化物.
(3)根据元素或根的化合价,写出指定物质的化学式或符号.
元素和根的符号
硫酸锰MnSO4&&&&&&磷酸钠Na3PO4&&&&&&&&3个磷酸根离子3PO43-.
解:图内答案:含钙的物质:单质是Ca;化合物是CaO等;
含铜的物质:单质是Cu;化合物是CuO等;
混合物:空气或煤或石油等等.
(1)根据元素的定义可知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故答案为:核电荷数
(2)CO和CO2都是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符合氧化物的定义,故答案为:CO和CO2是氧化物
(3)硫酸锰:因为锰离子的化合价为+2,硫酸根为-2,所以化学式为MnSO4
磷酸钠:磷酸根的化合价为-3价,钠离子为+1价,所以离子个数比为1:3,化学式为Na3PO4
三个磷酸根可表示为3PO43-
故答案为:MnSO4& 、Na3PO4 、3PO43-
图中的内容可根据物质的分类和常见物质进行回答.
(1)根据元素的概念进行分析.
(2)根据组成元素和物质分类进行回答.
(3)根据已给的化合价和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进行书写.当前位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很多化学物质,现在就请你把符合下列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很多化学物质,现在就请你把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填写出来:(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2)目前为止,科学家已发现三千多万种物质,若有下列几种元素及化合价0Mg、0H、+1K、-2O&选择适当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学式:①非金属单质______&②氧化物__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故填:CH4.(2)①氢元素、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其中的氢元素化合价为零,可以形成单质,化学式为:H2.②因为氢元素、镁元素的化合价为零,不能和氧元素形成氧化物;钾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可以形成氧化物,化学式为:K2O.故填:K2O.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很多化学物质,现在就请你把符合下列要..”主要考查你对&&乙醇,单质和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和意义&&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乙醇单质和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和意义
定义: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2H5OH,俗称酒精,它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它的水溶液具有特殊的、令人愉快的香味,并略带刺激性。乙醇的用途很广,可用乙醇来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等。性状:无色透明液体(纯酒精),有特殊香味的气味,易挥发。能与水、氯仿、乙醚、甲醇、丙酮和其他多数有机溶剂混溶,相对密度(d15.56)0.816,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危险特征:本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的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乙醇的性质:1. 物理性质:性状无色透明、易燃易挥发液体。有酒的气味和刺激性辛辣味。 熔点-117.3℃ 沸点78.32℃ 相对密度0.7893 闪点14℃ 溶解性溶于水、甲醇、乙醚和氯仿。能溶解许多有机化合物和若干无机化合物。2. 化学性质:氧化反应 (1)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的热,不完全燃烧时还生成一氧化碳,有黄色火焰,放出热量 完全燃烧:C2H5OH+3O22CO2+3H2O 不完全燃烧:2C2H5OH+5O22CO2+2CO+6H2O安全措施: 泄漏: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露: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露: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灭火方法: 燃烧性:极易燃&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紧急处理: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若现象严重要尽快就医。 误食:饮足量温水,催吐。若现象严重要尽快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若现象严重要尽快就医。 实验室使用及灭火(1)应使用火柴点燃,否则容易使酒精灯内的酒精燃烧。(2)使用完毕后,应用灯帽将火盖灭。 (3)如不慎将酒精洒出并引燃,则应用湿抹布将其盖灭。乙醇的用途:&&&&&溶剂;有机合成;各种化合物的结晶;洗涤剂;萃取剂;食用酒精可以勾兑白酒;用作粘合剂;硝基喷漆;清漆、化妆品、油墨、脱漆剂等的溶剂以及农药、医药、橡胶、塑料、人造纤维、洗涤剂等的制造原料、还可以做防冻剂、燃料、消毒剂等。 7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乙醇和甲醇的区别: ①甲醇是甲烷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一个氢和一个氧组成的原子团,不是氢氧根)替换后的产物。 乙醇是乙烷一个氢原子被羟基替换后的产物,俗称酒精。 ②分子式不一样。 甲醇:CH3OH乙醇:CH3CH2OH &&&&&&&& 乙醇结构&&&&&&&&&&&&&&&&&&&&& 甲醇结构他们的分子式不一样,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也有区别。③工业酒精里常含有甲醇,甲醇有毒,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乙醇汽油:乙醇汽油也被称为(E型汽油),我国使用乙醇汽油是用90%的普通汽油与1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它可以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单质:(1)概念: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单质的分类:依据组成单质元素的性质把一单质分为三类。金属单质:由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如铁、铜、银等非金属单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如碳、磷、氧气等稀有气体单质:由稀有气体元素组成的单质,如氦、氖、氛等单质 化合物: (1)概念: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化合物的分类:化合物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和联系:
化合物与氧化物的区别和联系: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理解单质的概念必须抓住两点:①由同种元素组成;②必须是纯净物,如氧气是一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绝不可能是化合物,如氧气 (O2)、臭氧(O3)两种物质混在一起是一种混合物,但是只有一种氧元素;同样的例子还有红磷和白磷,金刚石和石墨等。对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理解:(1)单质的概念:①理解一单质的概念不仅要关注它是由一种元素组成,还应注意它首先是一种纯净物。如:氧气、氮气、碳、硫、铁、铜、各种稀有气体等都属于单质。②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还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与臭氧的混合物、白磷与红磷的混合物、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等都只含一种元素,但都属于混合物。 (2)化合物的概念:理解化合物的概念同样不仅要关注它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还应注意它首先是一种纯净物。如二氧化碳,氯化钠、高锰酸钾等都属于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与离子化合物的区别:1. 共价化合物(1)概念:像HCl、CO2这样以共用电子对结合在一起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2)共价化合物的类型:①两种非金属原子结合成的化合物,如HCl、CO2等。②非金属与酸根构成的化合物,如H2SO4、HNO3等。2. 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区别:离子化合物是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化合物;共价化合物是原子间全部以共用电子对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由离子构成,共价化合物大多数由分子构成。概念: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如可用O2,H2O,MgO分别表示氧气、水、氧化镁的化学式。 对概念的理解: (1)混合物不能用化学式表示,只有纯净物才能用化学式表示。 (2)每一种纯净物只有一个化学式,但一个化学式有可能用来表示不同的物质。如氧气的化学式是O2,没有别的式子再能表示氧气;P既是红磷的化学式,也是白磷的化学式。(3)纯净物的化学式不能臆造,化学式可通过以下途径确定:①科学家通过进行精确的定量实验,测定纯净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再经计算得出。②已经确定存在的物质可根据化合价写出。书写规则: 1.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首先写出组成单质的元素符号,再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用数字写出构成一个单质分子的原子个数。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通常就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化学式。金属单质和固态非金属单质的结构比较复杂,习惯上也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化学式。 2.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 首先按正前负后的顺序写出组成化合物的所有元素符号,然后在每种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用数字写出每个化合物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一定顺序通常是指:氧元素与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氧元素符号写在右边;氢元素与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氢元素符号写在左边;金属元素、氢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非金属元素符号写在右边。直接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常用其离子最简单整数比表示。化学式的读法:一般是从右向左叫做“某化某”,如“CuO”叫氧化铜。当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不止一个时,还要指出一个分子里元素的原子个数,如“P2O5”叫五氧化二磷。有带酸的原子团要读成“某酸某”如“CuSO4”叫硫酸铜,还有的要读“氢氧化某”,如“NaOH”叫氢氧化钠。“氢氧化某”是碱类物质,电离出来的负电荷只有氢氧根离子。化学式的意义:(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以Cu为例) 宏观:表示该物质:铜表示该物质由什么元素组成:铜由铜元素组成微观: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原子—一个铜原子。化学式和化合价的关系:(1)根据化学式求化合价①已知物质的化学式,根据化合价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确定元素的化合价。标出已知、未知化合价:列出式子求解:(+1)×2+x×1+(-2)×3=0 x=+4②根据化合价原则,判断化学式的正误,如判断化学式KCO3是否正确标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计算正负化合价代数和是否为0:(+1)×1+(-2)×1=-1≠0,所以给出的化学式是错误的,正确的为K2CO3。③根据化合价原则,计算原子团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如计算NH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和H2PO4-(磷酸二氢根)中磷元素的化合价。由于NH4+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不是电中性的,因此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不为多,而是等于+1. 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 x+(+1)×4=+1 x=-3 所以在NH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同理H2PO4-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不是电中性的、因此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不为零,而是-1. 设磷元素的化合价为y(+1)×2+y+(-2)×4=-1 y=+5 所以在H2PO4-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 ④根据化合价原则,确定物质按化合价的排序。如H2S,S,SO2,H2SO4四种物质中均含有硫元素,并且硫元素的化合价在四种物质中分别为:-2,0, +4,+6,故这四种物质是按硫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2)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0的原则,已知元素的化合价可以推求实际存在物质的化学式,主要方法有两种:①最小公倍数法
确定化学式的几种方法:1. 根据化合价规则确定化学式例1:若A元素的化合价为+m,B元素的化合价为-n,已知m与n都为质数,求A,B两元素化合后的物质的化学式。 解析:由题意知正、负化合价的最小公倍数为m ·n,A的原子个数为(m·n)/m=n,B的原子个数为 (m·n)/n=m 答案:所求化学式为AnBm. 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化学式例2:根据反应方程式2XY+Y2==2Z,确定Z 的化学式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没有增减,反应前有两个X原子,四个Y原子,则两个Z分子含有两个X原子和四个Y原子。 答案:z的化学式为XY2 3. 利用原子结构特征确定化学式例3:X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求X、Y两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解析:X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X原子易得1个电子,Y原子易失2个电子,根据电子得失相等可求化合物的化学式为YX2 4.利用元素质量比确定化学式:例4:有一氮的氧化物,氮、氧两元素的质量比为7: 4,求此氧化物的化学式。 解析:设此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xOy,根据xN:yO =7:4 得14x:16y=7:4,即x:y=2:1。答案:所求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2O。 5. 利用化学式中所含原子数、电子数确定化学式例5:某氮氧化合物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23个电子,求此化合物的化学式。 解析:设此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xOy,则x+y=37x+8y=23解得x=1,y=2答案:所求化学式NO2。利用化学式的变形比较元素的原子个数:例:质量相等的SO2和SO3分子中,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解析: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S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0,二者的最小公倍数是320,二者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时物质的质量相同,转化为分子个数SO2 为320/64=5,SO3为320/80=4,即5SO2与4SO3质量相同,所以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5×2):(4×3)=10:12=5:6。四、利用守恒法进行化学式计算:例:由Na2S、Na2SO3、Na2SO4三种物质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解析:在Na2S,Na2SO3,Na2SO4中,钠原子与硫原子的个数比是恒定的,都是2:1,因而混合物中钠、硫元素的质量比(或质量分数比)也是恒定的。设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可建立如下关系式。 Na ——S46  32x   32%46/32=x/32%解得x=46%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2%-46%=22%。利用平均值法判断混合物的组成找出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平均值(包括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平均质量、平均质量分数等),再根据数学上的平均值原理,此平均值总是介于组成中对应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由此对混合物的组分进行推理判断。例:某气休可能由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一种或多种气体组成,经测定其中只含C,O两种元素,其质量比为3:8,则该气体可能是?解析:由题给条件知,该气体只含C,O两种元素,而这两种元素组成的气体可能是CO2、CO,O2。CO2中C,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3:8,CO中C,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3:4,O2中C,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0 (因C的质量为0)。题中给出该气体中C,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3:8,故符合题意的气体组成为:CO2或 CO,O2或CO,O2,CO2。 利用关系式法解题技巧:关系式法是根据化学式所包含的各种比例关系,找出已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直接列比例式进行计算的方法。例: 多少克(NH4)2SO4与42.4g尿素CO(NH2)2所含的氮元素质量相等?设与42.4g尿素中所含氮元素质量相等的(NH4)2SO4的质量为x(NH4)2SO4——2N——CO(NH2)2  132         60   x         42.4g132/x=60/42.4gx=93.28化学式前和化学式中数字的含义:①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粒子(原子、分子)数目;②离子符号前的数字表示离子的数目;③化学式石一下角的数字表示该粒子中对应原子或原子团的数目;④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该离子所带电荷数。
发现相似题
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很多化学物质,现在就请你把符合下列要..”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221552521156148122565144862159470运用化学知识可以解决或解释许多日常生活、生产中的问题.(1)要净化混有泥沙的天然水,我们可以通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杀菌来实现,为了使杂质沉降,我们常用的絮凝剂是明矾(填物质名称).一些农村家庭使用的井水往往都为硬水,要将其变为软水,通常使用的方法是将水加热煮沸.(2)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方法是过滤.(3)浓硫酸在工厂里常用铁制或铝制容器密封贮存,最近有报道,一些个体修理厂里未经培训的电焊工人,在焊接用水清洗盛过浓硫酸的铁罐时,发生了多起爆炸事故.请写出你认为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O4+H2↑、2H2十O22H2O.
解:(1)可以用明矾使使杂质沉降.故填:明矾.加热时,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的形式沉淀出来,从而可以使硬水变成软水.故填:将水加热煮沸.(2)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方法是过滤.故填:过滤.(3)稀硫酸能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氢气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相关方面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2H2十O22H2O.明矾溶于水能形成胶状物,能够吸附水中的悬浮物;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离子、镁离子.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浓硫酸稀释后变成稀硫酸,稀硫酸能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氢气燃烧能生成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质的化学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