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溶质的质量分数ppt14%的KOH溶液,加...

高一化学问题将溶质质量分数为14%的K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水后,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的溶液80ml.此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5mol/L
B.6.25mol/L
D.6.75mol/L麻烦高手帮我解决一下._作业帮
高一化学问题将溶质质量分数为14%的K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水后,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的溶液80ml.此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5mol/L
B.6.25mol/L
D.6.75mol/L麻烦高手帮我解决一下.
高一化学问题将溶质质量分数为14%的K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水后,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的溶液80ml.此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5mol/L
B.6.25mol/L
D.6.75mol/L麻烦高手帮我解决一下.求过程.
设原先溶液有 x g则 x*14%==(x-100)*28%x==200 即原先有 200 g溶液其中KOH质量为200*14%==28 gKOH物质的量为 28/56==0.5 mol则 物质的量浓度 ==0.5/0.08==6.25 mol/L抓住蒸发前后KOH的质量不变即可解题选 B将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的K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水后,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的溶液80ml求原溶液的质量是多少g 此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_作业帮
将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的K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水后,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的溶液80ml求原溶液的质量是多少g 此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将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的K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水后,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的溶液80ml求原溶液的质量是多少g 此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设原溶液的质量是Xg,那么X*14%/(X-100)=28%,X=200蒸发后溶液的质量=200-100=100克,溶质的质量=100*28%=28克,溶质的物质的量=28/56=0.5mol,所以蒸发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0.5/0.08=6.25mol/L(1)实验室中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浓盐酸.它的质量分数和放置天数的关系如图.假设水不蒸发,分析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原因____.(2)观察图,向小试管内滴加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___.(3)如分别是溴化氢(HBl)和乙醇(C2HkOH)在水中的微观示意图.请你结合已有的酸、碱知识,判断溴化氢的水溶液显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下同),乙醇的水溶液显____.(4)向盛有108L稀盐酸(其中滴有少量指示剂)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8L][0][2][4][人][8][10][12][14][烧杯中溶液的pH][1.1][1.2][1.4][1.人][2.k][7.0][11.0][12.0]}①写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②若滴加的指示剂是紫色石蕊溶液,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38L时,溶液显____色.③若滴加的指示剂是无色酚酞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后,溶液颜色无变化.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填化学式)____.-乐乐题库
&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知识点 & “(1)实验室中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浓盐酸.它...”习题详情
12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5.0%
(1)实验室中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浓盐酸.它的质量分数和放置天数的关系如图.假设水不蒸发,分析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原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2)观察图,向小试管内滴加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U型管中甲端下降乙端上升.&.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有氢氧化钙从溶液中析出;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使试管内压强增大&.(3)如分别是溴化氢(HBl)和乙醇(C2HkOH)在水中的微观示意图.请你结合已有的酸、碱知识,判断溴化氢的水溶液显酸性&(填“酸性”?“中性”或“碱性”下同),乙醇的水溶液显中性&.(4)向盛有108L稀盐酸(其中滴有少量指示剂)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8L&0&2&4&人&8&10&12&14&烧杯中溶液的pH&1.1&1.2&1.4&1.人&2.k&7.0&11.0&12.0&①写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②若滴加的指示剂是紫色石蕊溶液,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38L时,溶液显蓝&色.③若滴加的指示剂是无色酚酞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后,溶液颜色无变化.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填化学式)NaCl&.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1)实验室中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浓盐酸.它的质量分数和放置天数的关系如图.假设水不蒸发,分析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原因____.(2)观察图,向小试管内滴加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根据浓盐酸的挥发性进行分析;(2)根据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进行分析,同时要考虑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3)溶液中含有氢离子会使溶液显酸性,含有氢氧根离子会使溶液显碱性,溶液中既无氢离子也无氢氧根离子溶液显中性;(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当溶液pH=7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再根据酸碱指示剂显示的不同颜色进行分析.
解:(1)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敞口放置时溶质质量减一,溶剂质量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答案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9)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有氢氧化钙从溶液0析出;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使试管内压强增大,会使U形管0甲液面下降乙液面升高.故答案为:石灰水变浑浊;U型管0甲端下降乙端上升.(3)由图可知,溴化氢溶液0含有氢离子,所以溶液显酸性,而乙醇溶液0溶液既无氢离子,也无氢氧根离子,所以溶液显0性.故答案为:酸性、0性.(4)由图标可知,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10mL时,溶液pH=4,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所以当加入13mL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显碱性,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会显蓝色;若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后,溶液颜色无变化,只能说明溶液不显碱性,可能是酸被反应完,也可能是有酸剩余,所以此时溶液0的溶质一定有生成的氯化钠.故答案为:①HCl+NaOH═NaCl+H9O;②蓝;③NaCl
本题主要考查酸、碱、盐的性质,同时要求我们联系溶解度、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进行多方面分析.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1)实验室中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浓盐酸.它的质量分数和放置天数的关系如图.假设水不蒸发,分析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原因____.(2)观察图,向小试管内滴加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解释产生此...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1)实验室中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浓盐酸.它的质量分数和放置天数的关系如图.假设水不蒸发,分析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原因____.(2)观察图,向小试管内滴加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主要考察你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知识点的认识】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其实质是酸溶液中的H+和碱溶液中的OH-结合生成水(H?O).如图所示:.常见的中和反应有:naoh+hcl=naCl+H2o、2naOH+H2SO4=na2SO4+2H2O、Ca(OH)2+2HCl=CaCl2+2H2O、Ca(OH)2+H2SO4=CaSO4+2H2O、H2SO4+Ba(OH)2=BaSO4↓(白色沉淀,不溶于硝酸)+2H2O.具体的操作步骤:以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为例,如图所示:. 也就是,首先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试液(使溶液成红色),再用胶头滴管慢慢地向其中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其中,酚酞试液的作用是根据酚酞的颜色逐渐变浅至消失,既可以说明中和反应的进行,也可以说明反应的完全;但是不可说明是否滴入过多的酸性溶液而使试液呈酸性(因为酚酞溶液无法使酸性溶液显色).其实,检测中和反应是否在进行(或是否完全)的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例如:1.用ph试纸来检测:一般在中和反应进行时,反应前后溶液的ph会变化.用pH来检测中和反应是否进行是最直接的方式. 2.用探测温度的方法:一般来说,中和反应都是放热的反应(但是放热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燃烧等).所以,可以通过探测溶液的温度是否升高,来推断中和反应的进行和完全. 至于中和反应的应用,主要有如下四点: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根据土壤情况,可以利用中和反应,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利于植物生长.例如,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造成酸雨,还有有机物在分解的过程中会生成有机酸,并且矿物的风化也可能产生酸性物质,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壤呈酸性,不利于作物的生长;于是人们将适量的熟石灰撒入土壤中,以中和其酸性.同时,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并且土壤中的钙离子增加后,能促使土壤胶体凝结,有利于形成团粒,还可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钙元素.如图所示:. 2.处理工厂的废水:工厂里的废水常呈现酸性或碱性,若直接排放将会造成水污染,所以需进行一系列的处理.碱性污水需用酸来中和,酸性污水需用碱来中和.例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适量的熟石灰来进行中和处理(生成硫酸钙沉淀和水).3.用于医药: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的盐酸(即胃液的ph值为0.9~1.5),可以帮助消化食物;但是如果饮食过量时,胃会分泌出大量胃酸,反而造成消化不良,会使人感到不适,这时医生就会让你口服一些碱性药物,使碱与过多胃酸反应生成无毒的中性物质.例如,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片可治疗胃酸过多,生成氯化铝和水. 另外,被蚊虫叮咬后,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如果在患处涂一些含有碱性物质(如nH3oH2O)的药水,来中和蚊虫分泌出的蚁酸,就可减轻痛痒. 4.调节溶液酸碱性:在科学实验时,经常要把溶液的ph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太强,就可以用适当的碱或酸调节溶液的pH.【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的化学性质及其用途、碱的化学性质及其用途、溶液pH的测定、化学反应时的能量变化、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物质的推断和鉴别、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结论)”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来评价表达的正误,或者注意事项等.特别是,对中和反应的定义及其操作过程(包括判断反应是否进行和完全)、有关的反应现象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前三个应用,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实验、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联系起来综合分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三点:1.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但是,不能反过来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因为非金属氧化物与碱作用也能生成盐和水(如二氧化碳与澄清的石灰水的反应),可它就不是中和反应;还有酸与金属氧化物作用也能生成盐和水(如用稀盐酸出铁锈的反应),可它也不是中和反应.2.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但是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只有酸和碱之间的反应才是中和反应.3.在做中和反应的实验时,由于酸和碱的溶液一般是无色,二者反应时的现象不明显,所以往往借助于一些试剂或仪器等(如酸碱指示剂、pH试纸、温度计等),来帮助我们判断反应是否进行或恰好完全.
与“(1)实验室中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浓盐酸.它的质量分数和放置天数的关系如图.假设水不蒸发,分析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原因____.(2)观察图,向小试管内滴加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相似的题目:
氯气(Cl2)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Cl2+H2O=HCl+HClO,其中HClO是一种酸.将Cl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的生成物有&&&&A.NaCl、H2OB.NaClO、H2OC.NaCl、NaClOD.NaCl、NaClO、H2O&&&&
下列溶液混合后,pH可能变为7的是&&&&pH=3和pH=4的溶液pH=7和pH=0的溶液pH=7和pH=8的溶液pH=3和pH=14的溶液
下列实际应用中,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①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②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杀菌剂③用硫酸除铁锈④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泄漏的浓硫酸⑤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为Al(OH)3]治疗胃酸过多.①②②③③④④⑤
“(1)实验室中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浓盐酸.它...”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下列图象不能反映客观事实的是(  )
2(v0v3o湖州)定义科学概念,可以使科学知识由无序变得有序,使科学知识形成体系.下列科学概念定义正确的是(  )
3(大下u3o广安)某小组同学在完成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反应实验时,溶液的pH值变化如图所示,结合坐标图分析,该小组的同学分析合理的是(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下表中的不同试剂进行实验.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选项&所用试剂&现象和结论&A&硫酸铜溶液&出现蓝色沉淀,则氢氧化钠过量&B&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硫酸过量&C&锌粒&有气泡产生,则硫酸过量&D&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则恰好完全反应&
2(大下u3o广安)某小组同学在完成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反应实验时,溶液的pH值变化如图所示,结合坐标图分析,该小组的同学分析合理的是(  )
3以下是2013年我市实验操作的考查内容,请回答有关问题.【实验目的】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实验原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呢?【猜想与假设】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猜想一:只有NaCl&&&&&&&&&&&&&&&&猜想二:有NaCl和HCl猜想三:有NaCl和NaOH&&&&&&&&&&&&猜想四:有NaCl、HCl和NaOH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这个不合理的猜想应该是&&&&.【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AgNO3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测溶液pH&滴加Na2CO3溶液&滴加AgNO3溶液&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产生白色沉淀&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Cl&溶液中有HCl&溶液中有HCl&【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1)实验室中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浓盐酸.它的质量分数和放置天数的关系如图.假设水不蒸发,分析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原因____.(2)观察图,向小试管内滴加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___.(3)如分别是溴化氢(HBl)和乙醇(C2HkOH)在水中的微观示意图.请你结合已有的酸、碱知识,判断溴化氢的水溶液显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下同),乙醇的水溶液显____.(4)向盛有108L稀盐酸(其中滴有少量指示剂)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8L][0][2][4][人][8][10][12][14][烧杯中溶液的pH][1.1][1.2][1.4][1.人][2.k][7.0][11.0][12.0]}①写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②若滴加的指示剂是紫色石蕊溶液,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38L时,溶液显____色.③若滴加的指示剂是无色酚酞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后,溶液颜色无变化.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填化学式)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1)实验室中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浓盐酸.它的质量分数和放置天数的关系如图.假设水不蒸发,分析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原因____.(2)观察图,向小试管内滴加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___.(3)如分别是溴化氢(HBl)和乙醇(C2HkOH)在水中的微观示意图.请你结合已有的酸、碱知识,判断溴化氢的水溶液显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下同),乙醇的水溶液显____.(4)向盛有108L稀盐酸(其中滴有少量指示剂)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8L][0][2][4][人][8][10][12][14][烧杯中溶液的pH][1.1][1.2][1.4][1.人][2.k][7.0][11.0][12.0]}①写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②若滴加的指示剂是紫色石蕊溶液,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38L时,溶液显____色.③若滴加的指示剂是无色酚酞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后,溶液颜色无变化.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填化学式)____.”相似的习题。1.有一瓶质量分数为14%的K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克水后,得到质量分数为28%的KOH溶液80毫升,求所得的K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2.取100毫升碳酸钠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得到14.51克_作业帮
1.有一瓶质量分数为14%的K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克水后,得到质量分数为28%的KOH溶液80毫升,求所得的K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2.取100毫升碳酸钠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得到14.51克
1.有一瓶质量分数为14%的K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克水后,得到质量分数为28%的KOH溶液80毫升,求所得的K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2.取100毫升碳酸钠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得到14.51克白色沉淀,用过量的稀硝酸处理后,沉淀质量减少到4.66克,并有气体放出,试计算原混合溶液中碳酸钠和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C——12 O——16 Na-- --23 S-- --32 Ba-- --137)3.把5.1克镁铝合金的粉末放入过量的盐酸中,得到5.6升氢气(标准状况下).试计算:(1)该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2)该合金中铝和镁的物质的量之比.4.将10毫升充满NO2和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水槽中,反应停止后试管内剩余2毫升的无色气体,求原混合气体中NO2和O2各多少毫升?5.将一盛满等体积氮气和二氧化痰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片刻后水面上升的高度为试管高度的多少?
1.因为质量分数为28%的KOH并不处于饱和状态,所以在加热蒸发掉100克水的过程中KOH没有析出.不难求出原溶液的总质量为200g,即KOH的质量为28g,物质的为0.5mol.所以所得的K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25mol/L2.根据题意4.66克沉淀为硫酸钡,所以硫酸钡的物质的量为0.02mol,即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2mol,所以原混合液中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mol/L.因为减少的9.85g沉淀为碳酸钡,所以碳酸钡的物质的量为:0.05mol,所以原混合液中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是:5mol/L3.用十字交叉法会比较简单,你把铝看作是二价金属.把金属混合物设为R,且R的物质的量为:M.可得到方程:R+2HCL=RCL(2)+H(2)M 0.25mol因为R与H(2)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所以M=0.25mol.所以金属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0.4g/molAL:18 3.6____ 20.4Mg; 24 2.4 所以AL和Mg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即AL的物质的量为:0.15molMg的物质的量为:0.1mol所以AL的质量为:0.15*18=2.7g,该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9/174.2毫升的无色气体可能为NO也可能为O2,当它为NO时,NO2有9.2ml,O2有0.8ml当它为O2时,NO2有6.4ml,O2有3.6ml(只要写出方程式就好了)5.片刻后水面上升的高度为试管高度的1/3假设有氮气和二氧化痰各3ml,3ml二氧化痰与水反应生成1ml一氧化 氮.所以片刻后水面上升的高度为试管高度的1/3.将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的K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水后,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的溶液80ml求原溶液的质量是多少g 此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_作业帮
将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的K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水后,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的溶液80ml求原溶液的质量是多少g 此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将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的K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水后,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的溶液80ml求原溶液的质量是多少g 此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设:蒸发后的溶液质量为m(m+100)×14%=m×28%m=100g原溶液质量为m+100=200gc=100×28%/(56×0.08)=6.25mol/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溶质的质量分数pp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