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思想蒙古为什么独立重要?

开卷八分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日 09:48来源:凤凰网读书
作者:梁文道
'正在加载中...'
梁文道:昨天我们跟大家在介绍资中筠这本书《士人风骨》里面一篇很重要的文章,也就是开头第一篇文章,《中国知识分子对道统的承载与失落》,这里面我觉得他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一个说法,是什么呢?就是说中国过去知识分子的道统,是有一个知识分子的道统去监督君王,哪怕君王再雄才伟略,再了不起,他也不可能做到所谓的君师合一。就是说皇帝是皇帝,他有时候也开坛讲课,但他平常不能够是个老师,他不能够做大家的思想指导,这个师是另有其人。
但是后来1949年这个情况不一样,就出现了某种他形容的政教合一,这个政教合一的特征是什么呢?比如说你看看过去、再牛再厉害,你听说过有&汉武帝思想&、&唐太宗理论&吗?没有,但是现在我们有了这种东西了。
然后他就说到那个时候,比如说搞运动,实际上大小知识分子几乎人人都写过无数今天会令自己汗颜的思想检查,他括号一句&笔者当然不例外&,从此独立人格荡然无存,不但是非标准,连审美标准也不再有自主权,主要批判的,当时批判知识分子内容恰好就是我昨天说到的,资先生所说的道统里面的第二个部分,就是知识分子传统的一种道德价值观,例如说这里面,具体批判的重点是清高。
清高这时候要被骂,为什么呢?清高就代表你自以为不问政治,政治就要来问你,这时候要批判的是什么呢?骨气,骨气为什么要被批判呢?因为他有阶级性,反对剥削阶级宣扬的反动骨气,对人民必须要折腰,而不能够讲骨气,然后以及旧道德也要反对,旧道德就包括家庭伦理、朋友信义都以阶级划线,反对小资产阶级温情主义。甚至当时还要鼓励投机,投机过去被人认为是不好,虽然过去士大夫投机多的是,但大家都觉得这是很丑恶的,但现在投机很好,为什么呢?因为投机叫做投&革命之机&,转机转得越快越好,千万不要怕落投机之嫌,这就是我们过去熟悉的一个情况。
好,到了80年代,我们知道有过一阵春风,情况有点不一样,但是很快的又慢慢的恢复了他认为实际上恢复了按&两个凡事&的,以在位领导的是非为是非的状况,他就讲到1992年的南方讲话,挽回了经济倒退,而政治思想却未同步,一方面是毫不放松的思想控制,另一方面是拜金主义,这两面夹击,那思想文化怎么办?他就说是逼良为娼,知识分子进一步犬儒化,文化进一步低俗化,当前尽管以言获罪的事情仍不断发生,但比前三十年环境已经相对宽松了,也存在体制外的其他出路,可是自觉揣摩上意的风气却比以前更甚,说一些常识性的真话者竟成异类,或者被誉为特别勇敢。
这就是今天我们文化好像又迎回来了&颂圣&这种传统的春天了,这个&颂圣&是怎么个&颂圣&法呢?他分析一些背景很好玩,他比如说讲留学生,十九世纪中到二十世纪中的留学生,主要是想去&偷天火&,企图回国进行启蒙改变国家,今天的留学生想的是为自己找更好的出路,如果选择回国来发展,大多不是改造社会,而是被社会改造,一部分甚至成为维护现状的吹鼓手。士林已经没有共识,即使有,也是各人自扫门前雪,受到迫害的时候往往孤立无援。
然后他说主流文化,现在我们可以讲&颂圣&了,在这种情况下颂的什么圣?再也不像过去,有点进步,不是歌颂个人了,而是颂什么?&盛世&。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因为经济增长迅速,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相当多的知识分子在收入和社会地位上是得利者,在这个情况下,他们以各种理论维护现有体制,否定必要的改革,为显而易见的弊病特别是当前严重的社会不公和弥漫性的腐败辩护,一部分&文人&在这个过程里面,已经超越了起码的人道底线,以至于汶川地震中出现&纵做鬼,也幸福&和&含泪劝家长&那样的作品。
这遭来网上一片谩骂,但是并未引起舆论哗然,他们感受不到任何压力,文化明星依然被主流媒体追捧,频频以&大师&面貌亮相,这就说明这种&颂圣&文化我们已经习惯到麻木的地步了。
然后他还说,到了二十一世纪之后,各种版本的极端国家主义思潮大行其道,有的表现为&国学热&,有的表现为直接排外、仇外,有的重新肯定古经一切&传统&,例如所谓的三统,有的公然倡导政教合一,还有的赤裸裸地恢复已经被拉下神坛领袖的神话和崇拜大造神像,更离谱的是现在开始,有的通过美化古代的帝王,比如说暴君,来间接歌颂今天的盛世。
这本书我这两天拼命地在念这篇文章,但里面其实还有一些文章也很精彩,比如说讲古代君王杀人如麻的这些事迹,他提到一点,资先生的提到的这点我觉得特别,我是心有戚戚焉,常常有同感,就是中国人对于杀人好像已经完全麻木了,看史书上面说什么坑首几十万这些东西,我们好像觉得这就是一个数字,乃至于现在这两年不是很多人写书歌颂秦始皇吗?那么在这里面,这些杀人的东西在他们看来,好像完全不必有任何的同情心,甚至都觉得是为了营造盛世而必要有的一个工序,中国人的道德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太奇怪。
然后这里面就说到,百年近代史上每逢改革到一定程度,需要向民主宪政的道路转型的关键时刻,总有以&国粹&抵制&西化&的思潮出现,以爱国为名,反对社会进步,来行祸国之实,而这种言论总是很迷惑,为什么?他能打动国人一个敏感的情节,也就是&五千年辉煌&与&百年屈辱&,把一切不满转向洋人,以&反洋&为旗号的无论理论上如何不合逻辑、如何歪曲历史,无视客观现实,表面上却常常占领了道义制高点,同时被当局鼓励,至少默许。以XX亡我之心不死来掩盖缺失,而这个XX过去是帝国主义&帝修反&,现在就是境外敌对势力了。
所以在这个情况下,资先生呼吁中国知识分子不能再这么丢人下去了,要重新拾回一个已经失落的道统。
相关新闻:
标签:&&&&&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社会娱乐生活探索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性福潜规则:少妇的招数
读书名博: |
&&&&&&&&&& |
一周图书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为什么要花大精力招聘独立思考者?--百度百家
为什么要花大精力招聘独立思考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谷歌CEO拉里·佩奇:为什么要花大精力招聘独立思考者?
很多公司总是在做同样的事,做一些渐进型改变,它们因此在一种舒适状态。
当我还小、第一次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时,我决定将来要么当一个教授要么开一家公司。因为我觉得无论哪个选择都会给我极大的自主权——从基本原则与真实世界出发去思考的自由,而不是接受一些流行的所谓“智慧”。
正如埃瑞克与乔纳森在《谷歌如何运作》里解释的,我们尝试着将这种思考的自主权应用到我们在谷歌所做的所有事上,它是我们巨大成功以及一些巨大失败的背后推动力。事实上,从基本原则出发,是谷歌得以向前的原因。在某个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是真的梦),然后起来就想:如果你可以把整个互联网下载,然后把所有链接保留下来,怎么样?于是我抓过笔,勾画起细节,来计算这是否可能。那时,我头脑里甚至没有做一个搜索引擎的想法。只是到后来,当谢尔盖与我意识到依靠网页的链接为其排序可以产生更好的搜索结果(搜索这事才出现)。Gmail同样源于一个白日梦。类似的,当安迪·鲁宾十年前开始创建Android时,大多数人认为用一个开源的操作平台来统合移动产业是胡扯。
随着时间推移,我惊奇地意识到,要让整个团队都保持超级雄心是非常非常困难的。大多数人接受的教育并非“登月式”思考。他们倾向于认为事情是不可能的,而不是去基于真实世界去思考并计算什么是真的有可能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花了很大精力为谷歌招聘独立思考者、以及设定宏伟目标的缘故。如果你招到了正确的人,拥有足够大的梦想,你通常就能实现目标。即便你失败了,你也可能学到一些重要的东西。
是的,很多公司总是在做同样的事,做一些渐进型改变,它们因此在一种舒适状态。这种渐进主义将随着时间推移导向一些枝节问题,特别是在科技领域,因为变革是革命性的而不是进化性的。所以你需要在未来上下大赌注。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一些很多人看来是疯狂投机的领域里投资,比如说自动驾驶,或一个气球动能的的互联网。现在可能很难想象:当我们启动谷歌地图计划时,人们认为我们为整个世界画地图、包括拍下每个街道的目标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过去指引着我们未来,那么今天的巨额赌注在未来若干年里也不会显得太疯狂。
以上就是一些我认为重要的原则,希望你可以分享到这些理念,做出一些你自己的不可能之事!
原文链接:
阅读:1073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1001
阅读:10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那这些抵制或嘲笑中国网络创意的外国青年自己又玩得怎样?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如何拥有独立思想?
如题。(原题为什么我连问题都问不出如何拥有独立思想? 刚想直接问的,突然发现已经有了一个一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呢。我实在是想不出问题。就问了这么个问题结果发现又有人问了。我这怎么办?一辈子感觉都不会有进步了。跟心理有关么?还是我的知识不够? 而且在平日里。我更喜欢倾听别人想法。自己一点都想不出。一旦别人说的我觉得挺对的。我就说恩。我很赞同。。然后旁边马上就会有人出来反驳。而我却什么都做不了- -郁闷。怎么才能有批判思维呢?
按时间排序
首先不应该问这个问题
关于独立思想的一些感悟源于去年某天中午我妈在吃饭时问我的几个问题,可能是自己从初中就开始有的没的想了很多,所以居然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事后我觉得有必要写下来整理一下。那天我说,我平时跟人聊天说话,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就能够些许感觉到对方的思想性了。所谓有没有思想性,就要看这个人有没有自己的观点,其次是这个人自己的观点是什么,最后才是思想性深不深入。老妈于是问,那么怎么才能看出来这个人有没有思想性?我说这个首先要谈这个人有没有独立思想。这种时候就是先看表面现象,他的思想和观点是什么,他为什么有这样的观点来评判,这个人的思想和观点是自己系统性思考出来的还是由各种外界的碎片化的片言碎语组成起来的。老妈问,那么有独立思想的条件是什么?这也许也是题主的问题。我说这个是一个过程。因为人长到一定年龄了以后,必然会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我该相信什么”。因为这个时候他发现世界上已经没有东西可以让他相信了。因为今天一个权威可以说这个东西是好的,明天另外一个权威会说这个东西是坏的。那么你自己不可能整天被这些别人的观点所摆布,所以发现有一种无所适从的茫然感。这种时候,你会去找一个你最终可以相信的东西。我总觉得宗教就是一种你可以相信的东西,从某种意义来说有时候就比较像是一种捷径。有时候人懒得去思考,或者没有办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答案,而这个时候宗教又以某种契机进入,给了这类人一种依靠可以相信的权威,来告诉他什么是好的或者什么是坏的。所以有些人会因为这种理由去钵衣宗教。当然宗教还有别的更佳宏伟的因素在里面,这里只是例举了一小种可能性。那么一般有思考能力的人就会追根问下去这个问题。“我该相信什么。” 而善于思考的人其实是一个善于问问题的人,而这样的人又会想尽办法去找答案。真正养成独立人格的人我觉得更可能是一个不断会问自己问题,并且想办法去解答这些问题的人。这个时候,他会去追寻真理,又同时发现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他会慢慢养成一种辩证的眼光,因为任何事物都是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他又会发现所有人会对一样东西产生截然不同的观点,那么他会去想为什么是不同的观点,于是他会去追寻到这个与每个人的价值观有关,价值观的形成又牵涉到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慢慢得,他会去追寻这些问题背后与之相关的科学或者哲学。到最后更多的时候,其实更加像是去理解为什么那个人会有那样的观点,去understanding,这个时候会给一个人带来更加宽广的视角。所以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先质疑相信的权威。后来发现其实真正能够相信的东西只有自己,自己的判断力。那么如何训练自己让自己的判断力更加准确,更加客观,这个时候就会去听更多人的观点来扩充自己的见识;去追寻科学,哲学,看更多客观的知识来增加自己的理解深度。很多人能够穷尽一生去探求知识,从现实的经验里提取营养,就是因为他们不断的去增强自己的判断力,这是一个没有尽头的过程。有了这样一个自己的判断力之后,这个人的独立思想其实就已经形成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如何增强它,也就是这个人思想性强不强。还有一些问题因为时间关系就不再多写啦,最后提到的还有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的校训:思想之独立,学术之自由。至今受用,从未过时,道阻且长。第一次在知乎上写大篇,谢谢看完。纯碎自己成长的时候边走边想的产物,请多多指教啦~
脑子不要懒!!!很多看似很勤快的人很久没长进就是脑子太懒了!!!
人本来就是有独立思想的,你听了别人的以后会觉得是对的,在你的意识里已经对这个做出了思考,只是你缺乏独立思考,你只是去接受。就像看书,一本书可以有一万个读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就像你自己说的,缺乏批判性思维,这肯定不是一朝一夕就养成的,学会问为什么,可能你会发现,原来我也有其他想法,事物都有多面性,答案不要一味接受,什么答案都不唯一。想到什么就说出来吧,千万不要因为害怕不说而慢慢被忽略然后自己就更不想思考了。
负面情绪就是这样不给点准备 倾盆落下 我没啥准备 就是挺压抑的 因为好像没人拯救我 没人在意我 我想拯救自己 可是我不知道怎样让自己能够开心起来 我不知道我到底想要什么 我真的没有什么事情做 我就去学习吧 抓住机会 努力一回 我把朋友看的如此重要 可是 别人基本都把我当垃圾桶 说白了就是 付出的多 得到的少 我心里是挺难过 我一直觉得朋友大过天 最后也没啥收获 那我只能抓住自己 靠自己 我多么想做一个不依赖别人 不因为别人无法给我快乐于是我就会难过的人 可是我忍不住会特别珍惜朋友 然后又失望 轮回轮回 我也想再自私一点 觉得自己好没劲 我想学会不依靠朋友 学会自娱自乐 学会找事情做 学会精神与心灵的独立 我太需要倾诉和分享了 没有朋友我会很难过 但是我好累啊 不想这样了 我想学会自私 我想对自己好 我想真正独立 对 我要自己去旅行 我知道好难 我知道自己去旅行有多难受 但是我要 因为我想证明 我一个人 可以快乐 我只是需要寻找 什么能带给我快乐 我最重要的心事和最难过的事情 其实没有人可以分享的 我无所谓的 我希望我能更加坚强 没人真正明白我经历过什么 所以 我愿意舍去我的舒适 去拥抱荆棘和黑暗 我才能突破 我才能寻找 也许才有机会 我难受啊 好难受啊 没事啊 可是我本性乐观 我睡了 明天就忘了烦恼 我给自己一个拥抱 对自己笑了一下 于是我的天空开始亮了 你可能看不见 可是我知道 它马上就亮了对不起 我就是随便发发日记 没地方能发
个人路线仅供参考。。。远离人群吧少年。。
首先就是敢于质疑
然后就是不容易被大众主流思想所束缚!
可能是经历的还不够多吧。经历一些事然后静静地思考,会总结出自己的想法,那时候就会有独立的思想。会有一套自己的理论,自己的世界观去指引未来的道路。
独立思想来自于血管里的冒险精神,以及稍许的挑衅。人的每一个刹那可能萌生许多的念头,储存在潜意识里,人的思维会不自觉的进行筛选,判断是否值得进一步深入思考,怎么判断呢:a.不从众的人的判断系统是这样的:追求好玩,享受强者才有的孤独,不在乎挑战大多数其他人的意见、更多的舆论压力、失败后更多的嘲笑。b.从众的人的判断系统是这样的:错了,大家都一样,不丢脸。对了,那不更好么。经过了上述的ab选择之后,一个萌生的念头才会脱离潜意识,浮现出来,开始在你的头脑里加工。所以,没有独立思维的人,她/他的那些与人不同的思想,在还没有脱离潜意识的时候,就已经被自己消灭了。怎么改变呢?就是对自己无限的宽容,对有趣的事务的欣赏。其实独立思想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头脑中,只不过是我们自己杀死了他们
把他当成你妈。。你会发现自己的思想独立的过头了
得先从质疑开始吧~拿出勇气质疑才能摆脱依赖~不依赖才能独立。。。亲戚家有个零零后的小孩整天嘴里都是:“你们说的都不对,如果是我的话怎么怎么样”思考从来没有假日,有观点说看书到一定的阶段会觉得书里说的都有问题,敢于质疑才能摆脱依赖,才会有突破。
再就是要相信自己,无论怎样想到的就大胆说出来,现在的社会,即使说错了,也没什么可不好意思的,逗人一乐没准也是件好事。。。
最后独立思考就是要摒弃盲从,万事要有自己的意见,但并不代表不接纳别人的意见,如果大脑加工后觉得别人说的对,表示赞同,那即使有人站出来批驳也应该有自己的看法,要知道自己为什么同意别人的观点,而不是被简单的被灌输。建议博览群书,看的杂了,面才能宽,脑子才会活,想法也会多,题主。。。勤于动脑就木有什么烦恼啦,加油!
!啊。这个,我也是一样,别人说的对就赞同一下,喜欢倾听是好事,不是你没有思想,还独立思想 -_-|| 。思想这东西要不要独立呢,不知道,只要不是什么坏想法就行,孔子也说过,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世界都大同了,你思想也不是非得那么独立。你问题里有说,觉得自己一辈子都不会进步了,想不出东西来,竟然还想有批判性思维。你干嘛要批判别人啊,好人不当非要当坏蛋,更气的是还有人告诉你看一本书就会有思想,还有看完一段文字就有思想了!告诉你怎么思考,怎么学习和锻炼思考,你又不是有病,要几本书给你大脑一手术,还得学着怎么思考一下来个康复训练。别听他们的,思考不用学,你又不是死了。看书是对的,不过不用非看哪一本,多看点。我和你的状态基本一样(爱倾听,懒的思考,赞同别人)但是为什么我敢说自己有思想呢,坚持自己,勇敢的坚持自己,不过这很累呀⊙▽⊙,所以如果在我还没被自己设定成是一个这么爱坚持自己的性格的时候能给我一个选择,我还是愿意做一个没有那么独立思想的人。挺轻松的。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这个短的,当你阅读到一定量时就开始发现大家说的貌似不一样,这个书上写的和那个书上写的不一样,还会发现有些“大家”思维学识也有所局限。于是你就该自己寻找答案了,自己寻找答案的时候就是独立思考的时候,因为你要去伪存真,要辩证,要分析,从大量的资料里来寻找最能说服你的答案,这应该算独立思考吧,于是以后你就不再盲目相信任何东西了,而是用大量信息辩证分析,最后才得出结论。
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想,可以说是同源而异相。而其中的关键在于积累,因为缺乏积累,所以找不到对方逻辑中的违和感。这就像做科研,一个理论的瑕疵往往启迪了另一个更加全面的理论。同样,如果你期待提供相对于发言者独特的观点,至少你的积累有为被他的积累所覆盖的地方,这样你才能从他的推理中发现违和,从而进一步补充完善或者辩驳反对。那么如何积累呢?很多知友推荐了《学会提问》一书,我想这无疑是治标不治本的。真正带来改变的,是寻找自己的兴趣,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积累。而这种积累可以是阅读,在自己喜欢的方面深入的了解理论、发展脉络等等,也可以是调研,切实的对生活中的问题获取第一手资料加以解释,甚至组织一些相应的社会化活动。不管最终的方式如何,核心是积累自己的经验,构建自己的世界观(即解读世界的方式)。
你连如何拥有独立思想都要在知乎上听别人的,你没救了。
辩证思考。认真的辩证思考,而不是在内心做作。
多读书多看报,少看电视少胡闹。
绝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独立思考的,想清楚这一点,改改中二的毛病,以后可能慢慢会有长进。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我们为什么要统一思想?_百度知道
我们为什么要统一思想?
我有更好的答案
民间的调侃是另一种说法: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句话很容易让人产生歧义,这也是修辞手法的一种,说者的目的就是让人产生歧义,以达到搞笑或者调侃的目的。但是,统一思想对讲话或作报告的人来说,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是不容搞笑或调侃的。因为他们大都“以天下为己任”,认为除自己以外,余者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亟待拯救。拯救天下于水火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所以非得统一思想才能进行。也只有在我们这样的体制才可以做得到统一思想,这也是我们现在很多人都赞赏的一点,曰: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因此,对这些人而言,统一思想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能满足其改天换地的豪情。这些年各种思潮涌动,按有关专家统计,至少有八种之多,但是儒家的传统依然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特别是近几年,从经济层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人人网 - 抱歉
哦,抱歉,好像看不到了
现在你可以:
看看其它好友写了什么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独立思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