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边缘的行星中环境和地球最为类似的行星是什么...

【信息图示】太阳系的行星上都有什么气体?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信息图示】太阳系的行星上都有什么气体?
太阳系行星大气的化学构成
冥王星有没有大气层?
本文作者:Andy Brunning
太阳系八颗行星的大气化学成分,点击图片查看大图。图片来源:Andy Brunning
(/译)我们的太阳系有八颗行星,每一颗行星基本上都可以算是拥有大气,只有极其稀薄、时隐时现的水星大气或许算是一个例外。每一颗行星,大气的化学构成都不尽相同。不同行星上的不同环境,能够产生不同的效果。
严格意义上来说,水星不能算是拥有大气——它的大气极其稀薄,据估计还不到地球大气浓度的万亿分之一。它的重力大约是地球的38%,因此没有能力维系住太多的大气。此外,它距离太阳很近,意味着太阳风能够将气体从它的表面吹走。来自太阳风的粒子,以及水星表面受到陨星撞击而产生的岩石蒸气,可能是水星大气最主要的来源。
金星有几个方面与地球相似:它的密度、大小、质量和体积都跟地球不相上下。不过,两者的大气却没有任何相似之处。金星的大气压大约是地球海平面大气压的92倍,主要气体成分是二氧化碳——这是金星表面之前火山喷发的结果。在大气的高层,金星还拥有由二氧化硫和硫酸混合而成的云层。这些云层之下便是厚厚的一层二氧化碳,给这颗行星的表面带来了极致的温室效应。金星表面的温度大约是480℃——对于我们已知的生命来说,太热了。
地球大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构成,后者对于居住在这颗行星上的生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地球大气的这种成分是植物生命活动的直接结果。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排出氧气。如果没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很可能地球大气二氧化碳所占的比例会大大升高。
二氧化碳之所以产生温室效应,是因为这种温室气体分子会吸收红外辐射,将热量再次辐射回地球表面和周围的大气之中。没有这种天然的保温效果,地球上的温度可能会出现全球性的大幅下降。这种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不是一回事——后者是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了更多的温室气体而导致的增强了的温室效应。金星就是全球变暖失控之后的一个极端例证!
火星大气与金星很像,主要由二氧化碳构成。考虑到金星上高浓度二氧化碳带来的极端温室效应,火星上的最高气温只能达到35℃,或许会让你觉得有点奇怪。这是因为,火星的大气要比金星稀薄太多,所以尽管二氧化碳所占比例相当,实际上的浓度却要低得多。
木星是我们遇到的第一颗气态巨行星,是我们太阳系里最大的行星。有趣的是,它的大气成分与太阳十分相似。不同于太阳系内侧的几颗行星,木星的大气终结于何处,它内部的液态部分又始于何处,都是很难明确的。深入到木星内部大约1/3的位置,气压便高到足以将氢转变成某种液态金属,可以导通电流,为木星提供电磁场。木星的云带系统包含数量不等的氨、水和硫氨,以及含硫、含磷和含碳的复杂化合物。
与木星非常相似,土星大气中的高层云也被认为主要由氨冰构成,再往下则是氢硫化铵和水构成的云层。大气中的硫给这些氨云染上了黄色。尽管信息图示中没有注明,但土星的卫星——土卫六泰坦的大气可能是太阳系里最有趣的,也是地球以外唯一富含氮气的大气。土卫六也是太阳系内除地球以外,唯一得到证实表面有液体稳定存在的星球,也是地球以外唯一会下雨的地方——不过那里下的雨是液态甲烷,而不是水。据估计,土卫六上某个特点地点的两场降雨,可能会间隔好几个世纪。
天王星的大气,与木星和土星类似,主要在氢和氦构成。不过,甲烷所占比例偏高,特别是在高层大气中,导致阳光中的红光被更多地吸收,从而使这颗行星看上去呈现出蓝靛色。天王星的大气是太阳系里最寒冷的,温度约为-224℃。它的大气中所含的水冰要比木星和土星多得多,也是温度更低的结果。
与天王星一样,海王星的蓝色是大气中存在甲烷的结果——不过,由于海王星是深蓝色,有人认为大气中某些未知的成分必定对这样的颜色也有所贡献。由于海王星的同温层比天王星包含更多气态碳氢化合物,它的温度要略高一点。海王星还拥有太阳系里最强劲的风,速度可能高达600米/秒。
番外:冥王星
好几年前,冥王星就已经不再被归类为行星了,但这不是把它排除在外的一个理由。所以我给冥王星做了一个番外篇,这样它就不会感觉自己被冷落了。(编辑:)
冥王星的大气构成。图片来源:Andy Brunning
编译自 Compound Interest,The Atmospheres of the Solar System
题图来源:
你可能感兴趣
看到冥王星一阵心酸
所以我给冥王星做了一个番外篇,这样它就会感觉自己被冷落了。好伤心。。。。
不好意思,我看成了“太阳系的行星上都是什么气味”,所以点进来了。
显示所有评论
全部评论(59)
看到冥王星一阵心酸
所以我给冥王星做了一个番外篇,这样它就会感觉自己被冷落了。好伤心。。。。
引用文章内容:这样它就会感觉自己被冷落了怎么感觉应该是“这样它就不会感觉自己被冷落了”
专业级业余天文爱好者
引用 的话:怎么感觉应该是“这样它就不会感觉自己被冷落了”是的,已改!
楼主,要是有气压的数据就好了。光看成分,不过瘾啊。
如果把那些行星上的甲烷运回地球,天然气的价格是不是就会大降啊
前排瓜子板凳,……看到冥王星这么大的图,……
不好意思,我看成了“太阳系的行星上都是什么气味”,所以点进来了。
引用 的话:不好意思,我看成了“太阳系的行星上都是什么气味”,所以点进来了。你想怎么吃,我猜一定是蘸糖吃
看到“氢硫化铵”这几个字突然似乎闻到一股恶臭……
引用文章内容:好几年前,冥王星就已经不再被归类为行星了突然惊觉冥王星已经离开大行星行列8年了
引用文章内容: 引用文章内容:土卫六上某个特点地点的两场降雨是特定地点吧?
实在是太简略了,另外,求补上木卫一二三四、土卫二、土卫六、海卫一的大气状况。
引用 的话:突然惊觉冥王星已经离开大行星行列8年了引用 的话:突然惊觉冥王星已经离开大行星行列8年了明年新视野号就要到了呢。
临床医学硕士,科学松鼠会成员
把金星的二氧化碳换成氮气和氧气是不是就能住人了?
"深入到木星内部大约1/3的位置,气压便高到足以将氢转变成某种液态金属"这是怎么样的过程?
普鲁托,就算科学家已经不再爱你了,我们这些从小学着九大行星长大的普通人还是特别爱你的!
黑白纵横小组管理员
冥王星的图,甲烷那里,黄色的底色和白色的字,有些晃眼。。。
其实地球最初的大气成份和金星、火星差不多的,只不过后来的碳全都转化到生命体中了,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在氢气充足的星球中,如果有火花会不会使整个星球燃烧?
水星氧气42%?比地球还高啊
引用 的话:不好意思,我看成了“太阳系的行星上都是什么气味”,所以点进来了。我也看成是什么气味了,,why....?
引用 的话:水星氧气42%?比地球还高啊太稀薄了,和没有一样
金属材料在读博士生
引用文章内容:深入到木星内部大约1/3的位置,气压便高到足以将氢转变成某种液态金属,可以导通电流,为木星提供电磁场。液态金属……这里的文案绝对有问题。变成固态也就算了,金属是几个意思?要么承认它还是氢,要么就说它不是氢了。微博里还冒出个金属态,给我出来解释一下金属态是什么态?金属的导电性是因为其内部金属键,由自由电子构成的键。这些自由电子能够自由移动,所以就有了可观的导电性。可以认为固态或者液态的氢的电子也可以自由移动从而获得可观导电性。但是这绝对不能称为金属或者液态金属。完全两回事。PS:任何物质都有导电性,多少而已。
lz,弱弱的问一下上面的数据图怎么做出来的,好萌哦!
引用 的话:如果把那些行星上的甲烷运回地球,天然气的价格是不是就会大降啊绝对不会。开采价格与所得不成比例。
除了成分呢?我要数据!深度,气压,大气标高啥的都去哪了?
水星大气氧气和钠怎么不反应?
去海王星上按一下打火机就可以变成七大星星了吗lol
引用 的话:把金星的二氧化碳换成氮气和氧气是不是就能住人了?这个气压足以把人压扁吧
显示所有评论
(C)2016果壳网&&&&&京ICP备号-2&&&&&太阳系中是一个什么行星 处于什么环境中
火星4,木星5,土星6火星与地球在大小,物质,结构,都与地球相似.为类地信心.木星是最大的行星,体积很大,密度较小,为一左右,有液态氢组成.有光环.土星大小仅次于木星,密度小于水.光环最美丽.自转十小时.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question/.html?fr=ala0/q/misc/.html?f=1&num=3&order=6
。。这个问题让人很难受。。
你说的是火星。离太阳有点远,所以温度不适应人类生存
没事找抽型问题,没事找抽型为人所唾弃的问题,没事找抽型为天下人唾弃的问题,没事找抽型为天下人群起而攻之还唾弃的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知识点梳理
1.1宇宙概观相关素材宇宙结构观念的发展 远古时代,人们对宇宙结构的认识处于十分幼稚的状态,他们通常按照自己的生活环境对宇宙的构造作了幼稚的推测。在中国西周时期,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人们提出的早期盖天说认为,天穹像一口锅,倒扣在平坦的大地上;后来又发展为后期盖天说,认为大地的形状也是拱形的。公元前7世纪 ,巴比伦人认为,天和地都是拱形的,大地被海洋所环绕,而其中央则是高山。古埃及人把宇宙想象成以天为盒盖、大地为盒底的大盒子,大地的中央则是尼罗河。古印度人想象圆盘形的大地负在几只大象上,而象则站在巨大的龟背上,公元前7世纪末,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大地是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圆盘,上面笼罩着拱形的天穹。 也有一些人认为,地球只是一只龟上的一片甲板,而龟则是站在一个托着一个又一个的龟塔...   古人想象的宇宙  最早认识到大地是球形的是古希腊人。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从美学观念出发,认为一切中最美的是球形,主张天体和我们所居住的大地都是球形的。这一观念为后来许多古希腊学者所继承,但直到年,葡萄牙的F.麦哲伦率领探险队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后 ,地球是球形的观念才最终被证实。   公元2世纪,C.托勒密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地心说。这一学说认为地球在宇宙的中央安然不动,月亮、太阳和诸行星以及最外层的恒星天都在以不同速度绕着地球旋转。为了说明行星运动的不均匀性,他还认为行星在本轮上绕其中心转动,而本轮中心则沿均轮绕地球转动。地心说曾在欧洲流传了1000多年。1543年,N.哥白尼提出科学的日心说,认为太阳位于宇宙中心,而地球则是一颗沿圆轨道绕太阳公转的普通行星。到16世纪哥白尼建立日心说后才普遍认识到:地球是绕太阳公转的行星之一,而包括地球在内的八大行星则构成了一个围绕太阳旋转的行星系── 太阳系的主要成员。1609年,J.开普勒揭示了地球和诸行星都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公转,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同年,伽利略·伽利雷则率先用望远镜观测天空,用大量观测事实证实了日心说的正确性。1687年,I.牛顿提出了,深刻揭示了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力学原因,使日心说有了牢固的力学基础。在这以后,人们逐渐建立起了科学的太阳系概念。   在哥白尼的宇宙图像中,恒星只是位于最外层恒星天上的光点。1584年,乔尔丹诺·布鲁诺大胆取消了这层恒星天,认为恒星都是遥远的太阳。18世纪上半叶,由于E.哈雷对恒星自行的发展和J.布拉得雷对恒星遥远距离的科学估计,布鲁诺的推测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赞同。18世纪中叶,T.赖特、I.康德和J.H.朗伯推测说,布满全天的恒星和银河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弗里德里希·威廉·赫歇尔首创用取样统计的方法,用望远镜数出了天空中大量选定区域的星数以及亮星与暗星的比例,1785年首先获得了一幅扁而平、轮廓参差、太阳居中的银河系结构图,从而奠定了银河系概念的基础。在此后一个半世纪中,H.沙普利发现了太阳不在银河系中心、J.H.奥尔特发现了银河系的自转和旋臂,以及许多人对银河系直径、厚度的测定,科学的银河系概念才最终确立。   18世纪中叶,康德等人还提出,在整个宇宙中,存在着无数像我们的天体系统(指银河系)那样的天体系统。而当时看去呈云雾状的“星云”很可能正是这样的天体系统。此后经历了长达170年的曲折的探索历程,直到1924年,才由E.P.哈勃用造父视差法测仙女座大星云等的距离确认了河外星系的存在。   近半个世纪,人们通过对河外星系的研究,不仅已发现了星系团、超星系团等更高层次的天体系统,而且已使我们的视野扩展到远达200亿光年的宇宙深处。   宇宙演化观念的发展在中国,早在西汉时期,《淮南子·俶真训》指出:“有始者,有未始有有始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认为世界有它的开辟之时,有它的开辟以前的时期,也有它的开辟以前的以前的时期。《淮南子·天文训》中还具体勾画了世界从无形的物质状态到浑沌状态再到天地万物生成演变的过程。在古希腊,也存在着类似的见解。例如留基伯就提出,由于原子在空虚的空间中作旋涡运动,结果轻的物质逃逸到外部的虚空,而其余的物质则构成了球形的天体,从而形成了我们的世界。   太阳系概念确立以后,人们开始从科学的角度来探讨太阳系的起源。1644年,R.笛卡尔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旋涡说;1745年,G.L.L.布丰提出了一个因大彗星与太阳掠碰导致形成行星系统的太阳系起源说;1755年和1796年,康德和拉普拉斯则各自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现代探讨太阳系起源z的新星云说正是在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1911年,E.赫茨普龙建立了第一幅银河星团的颜色星等图;1913年,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则绘出了恒星的光谱-光度图,即赫罗图。罗素在获得此图后便提出了一个恒星从红巨星开始,先收缩进入主序,后沿主序下滑,最终成为红矮星的恒星演化学说。1924年 ,亚瑟·斯坦利·爱丁顿提出了恒星的质光关系;年,C.F.魏茨泽克和贝特揭示了恒星的能源来自于氢聚变为氦的原子核反应。这两个发现导致了罗素理论被否定,并导致了科学的恒星演化理论的诞生。对于星系起源的研究,起步较迟,目前普遍认为,它是我们的宇宙开始形成的后期由原星系演化而来的。   1917年,A.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运用他刚创立的广义相对论建立了一个“静态、有限、无界”的宇宙模型,奠定了现代宇宙学的基础。1922年,G.D.弗里德曼发现,根据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场方程,宇宙不一定是静态的,它可以是膨胀的,也可以是振荡的。前者对应于开放的宇宙,后者对应于闭合的宇宙。1927年,G.勒梅特也提出了一个膨胀宇宙模型.1929年 哈勃发现了星系红移与它的距离成正比,建立了著名的哈勃定律。这一发现是对膨胀宇宙模型的有力支持。20世纪中叶,G.伽莫夫等人提出了热大爆炸宇宙模型,他们还预言,根据这一模型,应能观测到宇宙空间目前残存着温度很低的背景辐射。1965年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证实了伽莫夫等人的预言。从此,许多人把大爆炸宇宙模型看成标准宇宙模型。1980年,美国的古斯在热大爆炸宇宙模型的 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暴涨宇宙模型。这一模型可以解释目前已知的大多数重要观测事实。   宇宙图景 当代天文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宇宙是有层次结构的、像布一样的、不断膨胀、物质形态多样的、不断运动发展的天体系统。   层次结构 行星是最基本的天体系统。太阳系中共有八颗行星: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冥王星目前已被从行星里开除,降为矮行星)。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卫星绕其运转,地球有一个卫星 月球,土星的卫星最多,已确认的有26颗。行星 小行星 彗星和流星体都围绕中心天体太阳运转,构成太阳系。太阳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其直径约140万千米,最大的行星木星的直径约14万千米。太阳系的大小约120亿千米(以冥王星作边界)。有证据表明,太阳系外也存在其他行星系统。2500亿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更巨大的天体系统——银河系。银河系中大部分恒星和星际物质集中在一个扁球状的空间内,从侧面看很像一个“铁饼”,正面看去?则呈旋涡状。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位于银河系的一个旋臂中,距银心约3万光年。银河系外还有许多类似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常简称星系。现已观测到大约有10亿个。星系也聚集成大大小小的集团,叫星系团。平均而言,每个星系团约有百余个星系,直径达上千万光年。现已发现上万个星系团。包括银河系在内约40个星系构成的一个小星系团叫本星系群。若干星系团集聚在一起构成更大、更高一层次的天体系统叫超星系团。超星系团往往具有扁长的外形,其长径可达数亿光年。通常超星系团内只含有几个星系团,只有少数超星系团拥有几十个星系团。本星系群和其附近的约50个星系团构成的超星系团叫做本超星系团。目前天文观测范围已经扩展到200亿光年的广阔空间,它称为总星系。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在太阳系其他七大行星中,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相似的试题还有:
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相似,主要表现为(
)①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 ②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一样 ③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比较适中 ④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在八大行星中,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主要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现象很相似,主要表现为(  )①火星有类似地球的极昼极夜现象
②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都比较适中
③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④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与地球很接近
A.①②③ 
C.①②③④
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与地球比邻的是(
A.水星、金星
B.木星、火星
C.水星、木星
D.金星、火星machine2000b
根据旅行者号、伽利略号、卡西尼号等探测器的结果,木星确认卫星63颗,还有不少有待确认。土星确认卫星有62颗,也有不少有待确认。这两颗超级行星是太阳系的杰作。
60.20.168.*
楼主有点常识好不好?
卫星最多的就是木星~!已发现将尽70颗卫星了
土星才30几~~~
不无道理!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1.太阳系中哪个行星最大?2.表面积是地球的多少倍?3.有没有海洋和陆地?4.自然环境和地球1.太阳系中哪个行星最大?2.表面积是地球的多少倍?3.有没有海洋和陆地?4.自然环境和地球比有什么不同?5.这个最大行星的时间(年月日)与地球的不同?5个问题都得回答,
酒阑客散0042A
1、木星2、木星是气态行星,没有类似地球的岩质表面,所以无法比较表面积3、没有海洋和陆地,在离木星大气云顶一万千米处,液态氢在高压和高温下成为液态金属氢.据推测,木星的中心是一个含硅酸盐和铁等物质组成的核区核区的质量约是地球质量的10倍.核区物质在极高的温度和极高的压力之下,物态难以预测,不太可能为固态核区边缘与外围物质没有明显的界限,物质组成与密度呈连续性过渡,4、由于行星种类有本质区别,所以自然环境和地球没有可比性5、木星赤道部分的自转周期为9小时50分30秒,两极地区的自转周期稍慢一些.木星绕日公转周期是11.862年(地球年)
那你找一个有类似地球的岩质表面的最大行星,分别回答我的问题
自然环境没可比性,就说说跟地球差距最大的地方
1、太阳系中类地行星中,最大的是地球,其次是金星
2、质量和体积和地球相似(略小),大概在80%左右,表面积也类似
3、没有海洋和陆地
4、金星的大气主要由二氧化碳组成,并含有少量的氮气。金星的云层主要是由二氧化硫和硫酸组成,完全覆盖整个金星表面。这些云层顶端的温度大约为-45°C。美国航空及太空总署给出的数据表明,金星表面的温度是464°C。云层顶端的温度是金星上最低的,而表面温度却从不低于400°C。金星表面的云层呈现倒V型的形状,这种云系统称为带状风系统。这种带状风的其实是太阳照射所造成的对流。金星的大气压强非常大,为地球的90倍,相当于地球海洋中1千米深度时的压强。金星的大气压力为90个标准大气压(相当于地球海洋深1千米处的压力)。大量二氧化碳的存在使得温室效应在金星上大规模地进行着。如果没有这样的温室效应,温度会比现在下降400°C。在近赤道的低地,金星的表面极限温度高达500°C。由于热惯性和浓密大气的对流,金星昼夜温差并不大。金星浓厚的云层把大部分的阳光都反射回了太空,金星热辐射的反射率大约是60%,可见光的反射率更大。所以说,虽然金星比地球离太阳的距离要近,它表面所得到的光照却比地球少。如果没有温室效应的作用,金星表面的温度就会和地球很接近。
金星的天空是橙黄色的。金星上也有雷电,曾经记录到的最大一次闪电持续了15分钟。
2004年观测到的金星凌日,在金星云层顶端有着每小时350千米的大风,而在金星表面却是风平浪静,每小时不会超过数千米。然而,考虑到金星大气的浓密程度,就算是非常缓慢的风也会具有巨大的力量来克服前进的阻力。
5、金星以224.65天绕太阳公转一周,金星的自转周期是243天,是太阳系主要行星中自转最慢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阳系边缘的行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