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文言句式的文言虚词

文言文专题复习之《出师表》
文言文专题复习之《出师表》
备战中考 文言文专题复习之《出师表》
一、文学常识填空。
2该文是作者率师北上伐魏时写给后主刘禅(姓名)的一篇表文。这篇“表”中写到的“先帝”,指的是刘备(姓名)。南宋诗人陆游高度评价这篇表文,说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3.诸葛亮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五年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他写这篇文的目的是:希望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他“北定中原”的计划得以实现。全文的主旨是:使后主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cú)&& && && (hóng)&&& (fěi)(bó)&(zhì)(zāng)(pǐ) (yōu)&(wèi)&(bì)(wěi)(wǎng) (sù)(shù)(nǔ)&(jiù)&(zī)(zōu) (zhāo)(zhào)
1(死。崩,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3于内(懈怠)
4危急存忘之秋也(实在)
5之士(忠诚有志)&&&&&&& &&6先帝之殊遇(追念)(优待,厚遇)
8先帝(发扬光大)&&&&&&& &&9志士之气(动词,发扬扩大。也作“恢宏”)
12忠谏之路(堵塞)&&&&&&& 13
15有司论其刑赏(给予,交付)(罚)
16陛下平明之理(昭,显示。)(平,公平。明,明察。)(治)
17(偏爱)&&&&&&&&&&& 18
19(忠诚无二)&&&&&&& 20先帝(以是,因此)
21以遗陛下(选拔)(给予)22以为(自称的谦辞。我)
23之(咨询)&&&&&&&&&&& 24漏(增益补阙)(通“缺”,过失)
26军事(明晓、通达)&&&&& 27宠为督(推举)
28和睦,优劣得所(军队行阵)(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
29也(……的原因)&
30于桓灵也(怨恨、遗憾)
32耕于南阳(亲自)&&&&&& &&&&32性命于乱世(苟且保全)
33(显达,有名望)&&&& 34(身份低微,出身卑鄙)
35自枉屈(辱,这里是降低身份的意思)(屈尊就卑)
38 &&& 39来(那时)
40臣以大事(托付)&&&&&&&&&& 41夜忧叹(早,早晨)
42先帝之明(损害)&&&&&&&& 43(谷物,这里是动词长庄稼)
45(排除、铲除)(奸邪的势力)
48 49其咎&&&&&
50善道(询问)&&&&&&&&&&&&&& 51&
& &&&&& &(增加)
德&& 陛下(给予)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 1“”“”1&& 2*&& 3“”&& *”“”&& 4&& 5&& 6&& 7""“” && 8&& 9 && 10&& 11①②③(:,, ) && 12(:) && 13“”&& 14 && 15&& 16?&& *&& 17“”?&& *&& 18“”“”?4*
&& 19“”①②
(1)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3)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
(4)写尽作者一生的句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5)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政治愿望):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6)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7)《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8)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9)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0)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11)后汉倾颓的原因: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 (12)诸荀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有利的主观条件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 (13)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4)简述“三顾茅庐”故事的句子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15)第七段中“大事”具体指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北定中原,庶竟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6)《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17)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8)“奖率三军,北定中原”的条件是: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19)“深追先帝遗昭”中“遗昭”指的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本文中的一句名言: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兴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用《出师表》中的名句填写)&&
1“”“”“”
3“”“”“”
713“”“”
十二.相关链接:
&(一)相关诗句:
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 3.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
&& 4.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陆游《武侯书堂》)
&&&5.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陆游《病起书怀》)
&(二)《三国演义》中
&& 1&& *42“”“”2&& 2 && && 3?(2) && && && * && -&& 42
&& 5“”“”“”“”“”&& *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出师表中重点虚词的意思
盖追先帝之殊遇 盖;句首语气副词,表明整句是解释原因庶竭驽钝 庶;副词,表示希望简拔以遗陛下 以,连词 来每与臣论此事 每 副词,常 .常常苟全性命于乱世 苟;副词,苟且遂许先帝以驱驰 遂;副词.于是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上学时记得 现在忘了,不过这文章写的真不错...
扫描下载二维码您当前所在位置:
初中《出师表》《齐桓公见小臣稷》比较阅读及答案
精品学习网作文频道为各位同学准备了《出师表》《齐桓公见小臣稷》比较阅读的资料。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初中《出师表》《齐桓公见小臣稷》比较阅读及答案
阅读[甲][乙]文段,完成后面小题。(14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t、允之任也。
【乙】齐桓公见小臣稷①,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②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骜禄爵者③,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④敢骜霸王乎?&遂见之,不可止。(《吕氏春秋?下贤》)注:&①稷(j&):人名。②乘(sh&n):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③骜禄爵者:指看轻功名利禄的人。&④庸:怎么。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躬耕于南阳躬:&&&&&&&&&&&&&&&&&&&&②&猥自枉屈猥:
&攘除奸凶 攘:&&&&&&&&&&&&&&&&&&&&&&&④一日三至而弗得见弗:
9.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译文:
10. 诸葛亮的&不求闻达于诸侯&和稷的&骜禄爵&的价值取向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11. 结合文意,说说【甲】文中先帝和【乙】文中桓公的相同之处是什么?(3分)
12.请从内容或形式上对《出师表》作简要评析。(3分)
参考答案:
8(1)躬:亲自。 (2)猥:这里是降低身份的意思。(3)攘:排除,铲除。 (4)弗:不,没有。
9.译文:(只希望)在动乱中苟且保全生命,不希求在诸侯中扬名显贵。
10.答案提示:从淡泊名利来谈,言之有理即可。
11.答案要点:
(1)都是帝王(身居高位);(2)都是求贤若渴; (3)都不惜降低身份,亲自去拜访。
12、(2分)答案要点:内容: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诸葛亮的一片忠心。(言之有理即可。)形式:结构清晰,语言朴素,情感真挚,中心明确
8.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躬&&弗&的用法。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9.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翻译这一句时要注意第一句注意&苟全&的用法。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赏析能力,对比二者的话,&淡泊名利&是二者的共性,围绕&淡泊名利&阐述即可。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赏析能力,把二位皇帝放在一起,找出二者的共同点,从地位、对人才的认识,做法等方面阐述。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出师表》整体上的把握,内容写诸葛亮的忠心,形式上,文章结构,论述精辟,语言老练等方面阐述。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以上就是由精品学习网为您提供的《出师表》《齐桓公见小臣稷》比较阅读,祝学习进步。
本文标签:
精品作文热门推荐[][][][][][][][][][]
精品作文最新推荐
最新发布作文精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言虚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