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试卷数学期中试卷和轴...

您好,欢迎来到新东方
&&&&&&正文
2013年新版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试卷
来源:新东方整理
作者:中学栏目编辑
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复习试卷
1.如图所示,图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2、下列图形:①三角形,②线段,③正方形,④直角.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3、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如图,△ABC中,AB=AC,∠A=36°,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D,交AB于E,则∠BDC的度数为(  )A.72°B.36°C.60°D.82°
5.已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是(﹣2,3)和(2,3),则下面四个结论:①A,B关于x轴对称;②A,B关于y轴对称;③A,B关于原点对称;④A,B之间的距离为4,其中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5.如图,在△ABC中,AB=AC,∠A=40°,CD⊥AB于D,则∠DCB等于(  )
A.70°B.50°C.40°D.20°
6.AD是△ABC的角平分线且交BC于D,过点D作DE⊥AB于E,DF⊥AC于F,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 )& A.DE=DF&& B.BD=CD&&& C.AE=AF& D.∠ADE=∠ADF
7.三角形中,到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 )
A.三条高线的交点 B.三条中线的交点 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D.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8.如图,∠E=∠F=90°,∠B=∠C,AE=AF,则下列结论:①∠1=∠2;②BE=CF; ③CD=DN;④△ACN≌△ABM,其中正确的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等腰三角形ABC在直角坐标系中,底边的两端点坐标是(-2,0),(6,0),则其顶点的坐标能确定的是(&&& )
A.横坐标&& B.纵坐标& C.横坐标及纵坐标& D.横坐标或纵坐标
10.如图,已知MB=ND,∠MBA=∠NDC,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M≌△CDN的是(&& )A.∠M=∠N& B. AM∥CN& C.AB=CD&&& D. AM=CN&
11.若△ABC≌△DEF,∠A=80°,∠B=40°,那么∠F的度数是(&&&& )
A.80°&&&&&&&& B:40°&&&&&&&&&& C:60°&&&&&&&&&&& D:120°
12.如图:OC平分∠AOB,CD⊥OA于D,CE⊥OB于E,CD=3㎝,则CE的长度为(&&&& )A.2㎝&&& B.3㎝&&&&&& C.4㎝&&&&&& D.5㎝
13.点M(—1,2)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1,-2)&&& B.(1,2)&&& C.(1,-2)& D.(2,-1)
14.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是6,另一边长是12,则周长为(&&& )
&& A.24&&& B.30&&& C.24或30&&&& D.18
15.如图:DE是 ABC中AC边的垂直平分线,若BC=8厘米,AB=10厘米,则 EBC的周长为(&& )厘米&&& A.16&& B.18&& C.26&& D.28
16.下列关于等边三角形的说法正确的有(&&&&&& )
&&& ①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是60°;②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③三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④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如图, △ABC中, D是BC中点, DE⊥DF, E、F分别在AB、AC上, 则BE+CF.(  )
A. 大于EF&& B. 等于EF&&&&& C. 小于EF&&&& D. 与EF的大小无法确定
18.如图, 已知△ABC中, AB=AC, ∠BAC=90°, 直角∠EPF的顶点P是BC中点, 两边PE、PF分别交AB、AC于点E、F, 给出以下四个结论: ①AE=CF; ②△EP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③S四边形AEPF= S△ABC; ④BE+CF=EF. 当∠EPF在△ABC内绕顶点P旋转时(点E不与A、B重合). 上述结论中始终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19.如右图:∠DAE=∠ADE=15°,DE∥AB,DF⊥AB,若AE=8,则DF等于(&& )
A.5 &   B.4&&&& C.&3&& D.2
上海中高考交流群 (QQ群号:)
更详更全的上海中高考一手资料,更有新东方优能中学名师在线答疑!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
热门重点高中
中考热门搜索
2016中考最新动态查看: 1197|回复: 5
最新2013审定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检测试卷
主题帖子积分
试卷下载简介:
& &&&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免费提供中学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各学科课堂练习卷、单元期中期末考试卷、名校联考试卷、中考模拟试题等。此套期中测试检测题与教育部审定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材同步,给有需要的老师们免费下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 && &本站所有资源:教案|试卷|课件|计划|总结|音频|朗读MP3|视频均可免费下载,喜欢本站的朋友可以收藏本站!方便您下次使用!找资源,下课件试卷,搜教学视频,请来绿色圃中学资源网!试卷中图片、表格等预览中不能正常显示,请到帖子下面的附件中下载使用! & & & &
& && &试卷内容预览:
新课标2013秋八年级数学期中检测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 & C:全等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相等
C:全等三角形是指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 D: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全等三角形
2、如图:若△ABE≌△ACF,且AB=5,AE=2,则EC的长为(& && &)
A:2& & B:3& & C:5& & D:2.5&&
3、如图:在△ABC中,AB=AC,∠BAD=∠CAD,则下列结论:①△ABD≌△ACD,②∠B=∠C,③BD=CD,
④AD⊥BC。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
& &A:1个& && &B:2个& &&&C:3个& &&&D:4个
4、如图:AB=AD,AE平分∠BAD,则图中有(& && &)对全等三角形。
&&A:2& & B:3& & C:4& & D:5 新 课&&标& &第&&一 网
5、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交BC于D,AE⊥BC于E,∠B=40°,∠BAC=82°,则∠DAE=(& &)A:7°& && && &B:8°& && &&&C:9°& && && &D:10°
6、如图:在△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DE⊥AC于E,DF⊥AB于F,且FB=CE,则下列结论::①DE=DF,②AE=AF,③BD=CD,④AD⊥BC。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
& &A:1个& && &B:2个& &&&C:3个& &&&D:4个
7、如图:EA∥DF,AE=DF,要使△AEC≌△DBF,则只要(& && & )
&&A:AB=CD& & B:EC=BF& & C:∠A=∠D& & D:AB=BC
8、如图:在不等边△ABC中,PM⊥AB,垂足为M,PN⊥AC,垂足为N,且PM=PN,Q在AC上,PQ=QA,下列结论:①AN=AM,②QP∥AM,③△BMP≌△QNP,其中正确的是(& && &&&)
& &A:①②③& &&&B:①②& & C:②③& & D:①
9、在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中,对称轴的条数分别是(& &&&)。
&&A:1,2,4,3& &&&B:2,3,1,4& & C:1,3,4,2& & D:1,4,3,2
10、如图:△ABC中,∠C=90°,AC=BC,AD平分∠CAB交BC于D,DE⊥AB于E,且AB=6㎝,则△DEB的周长是(& && &)
& &A:6㎝& && &B:4㎝& && & C:10㎝& && &D:以上都不对
11、通过画图,判断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
A:有两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 && && && & B:有一个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
C:有一个角是45°的直角三角形& && &&&D:有一个角是40°,一个角是70°的三角形
1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0厘米,那么当三边为正整数时,它的边长是(& &&&)。
A:2,2,6&&B:3,3,4& && & C:4,4,2& && &D:3,3,4或4,4,2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个。
①两个对称图形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就是它们的对称轴;②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对称点一定在直线的两旁;③有三条对称轴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A:0个& && &B:1个& && & C: 2个& &&&D:3个
14、下列说法错误的个数是(& && &)。
①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②周长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③一边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必全等;④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对应角也是相等的
A:1个& && &B:2个& &&&C:3个& &&&D:4个
15、如图:△ABC,AB=AC,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BC的延长线于E,交AC于F,连接BF,∠A=50°,AB+AC=16㎝,则△BCF的周长和∠EFC分别等于(& && &)。
A:16㎝,40°& && &B:8㎝,50°& && & C:16㎝,50°& && &D:8㎝,40°
二、填空题
16、如图,△ABC中,∠C=90°,AD平分∠BAC,BC=10,BD=6,则点D到AB的距离为& && &&&㎝;
17、如图:在△ABC中,AB=3㎝,AC=4㎝,则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是& && && && & ;
18、如图:将△ABC沿着DE翻折,若∠1+∠2=80°,则∠B=& && &&&。
19、如图:∠B=∠C=90°,E是BC的中点,DE平分∠ADC,∠CED=35°,则∠EAB=& && &&&。
20、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F⊥AB,垂足F,DE=DG,△ADG和△AED的面积分别是50和39,则△EDF的面积为& && &&&。
三、解答题(共70分)
21、(6分)如图:△ABC中,AB=AC,BO,CO分别为∠ABC,∠ACB的平分线,交点为O,过O点作EF∥BC交AB,AC于F,E,探索BF+CE与EF的关系,说明理由。
22、(6分)如图:在△ABC中,AD⊥BC于D,点M,N分别在BC所在的直线上,且BM=CN。
(1)AB=AC,试判断△AMN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若AM=AN,则∠ABC=∠ACB成立吗?为什么?
23、(6分)已知:图A、图B分别是6×6正方形网格上的两个轴对称图形(阴影部分),其面积分别为、(网格中最小的正方形面积为一个平方单位),请观察图形并解答下列问题。
(1)填空:∶的值是& && && && & 。
(2)请在图C的网格上画出一个面积为8平方厘米的轴对称图形。
24、(6分)如图:AC=DF,AD=BE,BC=EF。求证:∠C=∠F。
25、(6分)如图:AD是△ABC的高,E为AC上一点,BE交AD于F,且有BF=AC,FD=CD。
求证:BE⊥AC。
26、(8分)如图:E是∠AOB的平分线上一点,EC⊥OA,ED⊥OB,垂足为C,D。
求证:(1)OC=OD,(2)DF=CF。
27、(8分)如图:在△ABC,AB=AC,BD⊥AC于D,CE⊥AB于E,BD、CE相交于F。
求证:AF平分∠BAC。
28、(8分)如图:在△ABC中,BE、CF分别是AC、AB两边上的高,在BE上截取BD=AC,在CF的延长线上截取CG=AB,连结AD、AG。
& && &求证:(1)AD=AG,(2)AD与AG的位置关系如何。
29、(8分)如图:已知OM平分∠POQ,E是OM上一点,过点E分别作OP、OQ的垂线,垂足是点C、D,它们的反向延长线分别交OQ、OP于点B,A。求证:AE=BE
30、(8分)如图:△ABC中,AC=BC,∠ACB=90°,D是AC上一点,AE⊥BD延长线于E,且AE=BD.求证:BD是∠ACB的角平分线。
主题帖子积分
& &&&试卷下载方法:请在本站右上角选择用QQ账号登录或立即注册后登录,然后点击下面的附件,保存在桌面上或你的电脑上,解压缩即可使用!喜欢本站的朋友可以收藏本站!上面中间有分享按钮,可以分享给好友或一键发布到自己的微博上。喜欢本站,请推荐给自己的朋友并收藏本站!谢谢您的支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主题帖子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试卷非常不错,谢谢。
主题帖子积分
:loveliness:
主题帖子积分
谢谢楼主的分享,感恩!
Powered by精编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精编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2015年初二上册数学期中试卷(附答案和解释)
我的图书馆
2015年初二上册数学期中试卷(附答案和解释)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学年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学习用具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2.下列各组数作为三角形的边长,其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6,8,10&B.5,12,13&C.9,40,41&D.7,9,123.如果等腰三角形两边长是6和3,那么它的周长是(&&&& )A.9&B.12&C.15或12&D.154.如图,已知MB=ND,∠MBA=∠NDC,下列哪个条件不能判定△ABM≌△CDN(&&&& )&A.∠M=∠N&B.AB=CD&C.AM∥CN&D.AM=CN5.电子钟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实际时间是(&&&& )&A.21:10&B.10:21&C.10:51&D.12:016.如图,DE是△ABC中A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如果BC=9cm,AB=11cm,则△EBC的周长为(&&&& )&A.9cm&B.11cm&C.20cm&D.31cm7.在等腰△ABC中,AB=AC,中线BD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和12两个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A.7&B.11&C.7或11&D.7或108.已知∠AOB=30°,点P在∠AOB内部,点P1与点P关于OA对称,点P2与点P关于OB对称,则△P1OP2是(&&&& )A.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B.顶角是30°的等腰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二、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9.等腰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大小为50°,则其顶角的大小为__________.10.如图,已知B、E、F、C在同一直线上,BF=CE,AF=DE,则添加条件__________,可以判断△ABF≌△DCE.&11.如图,∠A=36°,∠DBC=36°,∠C=72°,则图中等腰三角形有__________个.&12.已知,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于点D,若AC=4,BC=3,则CD=__________.&13.如图,由四个直角边分别为5和4的全等直角三角形拼成“赵爽弦图”,其中阴影部分面积为__________.&14.若直角三角形中,一斜边比一直角边大2,且另一直角边长为6,则斜边为__________.15.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BAC,且CD=5,则点D到AB的距离为__________.&16.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点C、D分别落在点C′、D′处,若∠AFE=65°,则∠C′EF=__________度.&17.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1cm,D、E分别是AB、AC上的点,将△ADE沿直线DE折叠,点A落在点A′处,且点A′在△ABC外部,则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cm.&18.如图,把Rt△ABC(∠C=90°)折叠,使A、B两点重合,得到折痕ED,再沿BE折叠,C点恰好与D点重合,则∠A等于__________度.&19.如图,∠ACB=90°,E、F为AB上的点,AE=AC,BC=BF,则∠ECF=__________.&20.如图,△ABC中,AB=17,BC=10,CA=21,AM平分∠BAC,点D、E分别为AM、AB上的动点,则BD+DE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 大题共有7小题,共52分.把解答过程写在相对应的位置上,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推演步骤或文字说明,作图 时用铅笔)21.如图,已知直线l及其同侧两点A、B.(1)在直线l上求一点P,使到A、B两点距离之和最短;(2)在直线l上求一点O,使OA=OB.(请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并简要说明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2.如图,已知,EC=AC,∠BCE=∠DCA,∠A=∠E;求证:BC=DC.&23.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C⊥DC,△ADC的面积为30cm2,DC=12cm,AB=3cm,BC=4cm,求△ABC的面积.&24.等边△ABC和等边△ADE如图放置,且B、C、E三点在一条直线上,连接CD.求证:∠ACD=60°.&25.如图,直线a、b相交于点A,C、E分别是直线b、a上两点且BC⊥a,DE⊥b,点M、N是EC、DB的中点.求证:MN⊥BD.&26.如图,已知AC平分∠BAD,CE⊥AB于E,CF⊥AD于F,且BC=CD.(1)求证:△BCE≌△DCF;(2)若AB=17,AD=9,求AE的长.&27.如图,四边形ABCD,AD∥BC,∠B=90°,AD=6,AB=4,BC=9.(1)求CD的长为__________.(2)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着边BC向点C运动,连接DP.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则当t为何值时,△PDC为等腰三角形?&&学年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学习用具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考点】轴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把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折叠,两边能够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对各选项判断即可.【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合题意,故本选项错误;B、是轴对称图形,不合题意,故本选项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故本选项正确;D、是轴对称图形,不合题意,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属于基础题,判断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2.下列各组数作为三角形的边长,其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6,8,10&B.5,12,13&C.9,40,41&D.7,9,12【考点】勾股数.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对四个答案进行逐一判断即可.【解答】解:A、∵62+82=102=100,∴能构成直角三角形;B、52+122=132=169,∴能构成直角三角形;C、92+402=412=1681,∴能构成直角三角形;D、∵72+92≠12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即若三角形的三边符合a2+b2=c2,则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如果等腰三角形两边长是6和3,那么它的周长是(&&&& )A.9&B.12&C.15或12&D.15【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 【分析】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6和3,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解答】解:当腰为3时,3+3=6,不能构成三角形,因此这种情况不成立.当腰为6时,6﹣3<6<6+3,能构成三角形;此时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6+6+3=15.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题目从边的方面考查三角形,涉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求三角形的周长,不能盲目地将三边长相加起来,而应养成检验三边长能否组成三角形的好习惯,把不符合题意的舍去.4.如图,已知MB=ND,∠MBA=∠NDC,下列哪个条件不能判定△ABM≌△CDN(&&&& )&A.∠M=∠N&B.AB=CD&C.AM∥CN&D.AM=CN【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分别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加上∠M=∠N可利用ASA定理证明△ABM≌△CDN,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加上AB=CD可利用SAS定理证明△ABM≌△CDN,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加上AM∥CN可证明∠A=∠NCB,可利用ASA定理证明△ABM≌△CDN,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加上AM=CN不能证明△ABM≌△CDN,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5.电子钟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实际时间是(&&&& )&A.21:10&B.10:21&C.10:51&D.12:01【考点】镜面对称. 【分析】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求解,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或上下顺序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解答】解: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分析可得题中所显示的图片与10:51成轴对称,所以此时实际时刻为10:5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镜面反射的原理与性质.解决此类题应认真观察,注意技巧.6.如图,DE是△ABC中A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如果BC=9cm,AB=11cm,则△EBC的周长为(&&&& )&A.9cm&B.11cm&C.20cm&D.31cm【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先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AE=CE,故可得出AB=AE+BE=CE+BE,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DE是△ABC中A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BC=9cm,AB=11cm,∴AE=CE,∴AB=AE+BE=CE+BE=11cm,∴△EBC的周长=BC+(CE+BE)=BC+AB=9+11=20cm.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线段2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熟知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在等腰△ABC中,AB=AC,中线BD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和12两个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A.7&B.11&C.7或11&D.7或1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 【专题】分类讨论.【分析】题中给出了周长关系,要求底边长,首先应先想到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寻找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然后结合三角形三边关系验证答案.【解答】解:设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x,腰长为y,则根据题意,得① 或② 解方程组①得: ,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此时能组成三角形;解方程组②得: ,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此时能组成三角形,即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11或7;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相关计算.学生在解决本题时,有的同学会审题错误,以为15,12中包含着中线BD的长,从而无法解决问题,有的同学会忽略掉等腰三角形的分情况讨论而漏掉其中一种情况;注意:求出的结果要看看是否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故解决本题最好先画出图形再作答.8.已知∠AOB=30°,点P在∠AOB内部,点P1与点P关于OA对称,点P2与点P关于OB对称,则△P1OP2是(&&&& )A.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B.顶角是30°的等腰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考点】轴对称的性质. 【专题】证明题.【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结合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求解.【解答】解:∵P为∠AOB内部一点,点P关于OA、OB的对称点分别为P1、P2,∴OP=OP1=OP2且∠P1OP2=2∠AOB=60°,∴故△P1OP2是等边三角形.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的位置关系是互相垂直,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称轴上的任何一点到两个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对应的角、线段都相等.二、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 分)9.等腰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大小为50°,则其顶角的大小为50°或8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可知有两种情况(顶角是50°和底角是50°时),由等边对等角求出底角的度数,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顶角的度数.【解答】解:如图所示,△ABC中,AB=AC.有两种情况:①顶角∠A=50°;②当底角是50°时,∵AB=AC,∴∠B=∠C=50°,∵∠A+∠B+∠C=180°,∴∠A=180°﹣50°﹣50°=80°,∴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50°和80°.故答案为:50°和80°.&【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理解和掌握,能对有的问题正确地进行分类讨论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如图,已知B、E、F、C在同一直线上,BF=CE,AF=DE,则添加条件AB=DC(或∠AFB=∠DEC),可以判断△ABF≌△DCE.&【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专题】开放型.【分析】已知两组边对应相等,可再加第三组边相等或已知两组边的夹角相等都可以.【解答】解:由条件可再添加AB=DC,在△ABF和△DCE中,&,∴△ABF≌△DCE(SSS),也可添加∠AFB=∠DEC,在△ABF和△DCE中,&,∴△ABF≌△DCE(SAS),故答案为:AB=DC(或∠AFB=∠DE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SSS、SAS、ASA、AAS和HL是解题的关键.11.如图,∠A=36°,∠DBC=36°,∠C=72°,则图中等腰三角形有3个.&【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由已知条件,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求得各个角的度数,然后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进行找寻,注意做到由易到难,不重不漏.【解答】解:∵∠C=72°,∠DBC=36°,∠A=36°,∴∠ABD=180°﹣72°﹣36°﹣36°=36°=∠A,∴AD=BD,△ADB是等腰三角形,∵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知∠BDC=180°﹣72°﹣36°=72°=∠C,∴BD=BC,△BDC是等腰三角形,∵∠C=∠ABC=72°,∴AB=AC,△ABC是等腰三角形.故图中共3个等腰三角形.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 性质和判定、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由已知条件利用相关的性质求得各个角的度数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已知,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于点D,若AC=4,BC=3,则CD= .&【考点】勾股定理. 【专题】.【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B的长,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得CD即可.【 解答】解:∵AC=4,BC=3,∴AB=5,∵S△ABC= ×3×4= ×5×CD,∴CD=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及勾股定理的综合应用.13.如图,由四个直角边分别为5和4的全等直角三角形拼成“赵爽弦图”,其中阴影部分面积为1.&【考点】正方形的性质. 【分析】求出阴影部分的正方形的边长,即可得到面积.【解答】解:∵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分别是5和4,∴阴影部分的正方形的边长为5﹣4=1,∴阴影部分面积为1×1=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赵爽弦图”,正方形的面积,熟悉“赵爽弦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差是解题的关键.14.若直角三角形中,一斜边比一直角边大2,且另一直角边长为6,则斜边为10.【考点】勾股定理. 【专题】探究型.【分析】设一条直角边为a,则斜边为a+2,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的值即可.【解答】解:设一条直角边为a,则斜边为a+2,∵另一直角边长为6,∴(a+2)2=a2+62,解得a=8,∴a+2=8+2=10.故答案为:1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根据题意设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及直角边的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BAC,且CD=5,则点D到AB的距离为5.&【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直接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过D点作DE⊥AB于点E,则DE即为所求,∵∠C=90°,AD平分∠BAC交BC于点D,∴CD=DE(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CD=5,∴DE=5.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熟知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6 .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点C、D分别落在点C′、D′处,若∠AFE=65°,则∠C′EF=65度.&【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压轴题.【分析】利用矩形ABCD可知,AD∥BC,所以∠FEC=∠AFE=65°,又因为沿EF折叠,根据折叠的性质可知∠C的度数.【解答】解:∵AD∥BC∴∠FEC=∠AFE=65°又∵沿EF折叠∴∠C′EF=∠FEC=65°.【点评】本题利用了:①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②平行线的性质求解.17.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1cm,D、E分别是AB、AC上的点,将△ADE沿直线DE折叠,点A落在点A′处,且点A′在△ABC外部,则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为3cm.&【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轴对称的性质. 【分析】由题意得AE=A′E,AD=A′D,故阴影部分的周长可以转化为三角形ABC的周长.【解答】解:将△ADE沿直线DE折叠,点A落在点A′处,所以AD=A′D,AE=A′E.则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等于BC+BD+CE+A′D+A′E,=BC+BD+CE+AD+AE,=BC+AB+AC,=3cm.故答案为:3.【点评】折叠问题的实质是“轴对称”,解题关键是找出经轴对称变换所得的等量关系.18.如图,把Rt△ABC(∠C=90°)折叠,使A、B两点重合,得到折痕ED,再沿BE折叠,C点恰好与D点重合,则∠A等于30度.&【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分析】由折叠的性质知,AD=BD=BC,可求得sinA= ,所以可得∠A=30°.【解答】解:根据折叠的性质得AD=BD=BC.∴sinA=BC:AB= ,∴∠A=30°.【点评】本题利用了:①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②正弦的概念.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题的关键.19.如图,∠ACB=90°,E、F为AB上的点,AE=AC,BC=BF,则∠ECF=45°.&【考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AEC=∠ACE= ,∠BFC=∠BCF= ,从而利用F∠EC=∠BCF+∠ACE﹣∠ACB= + ﹣90°=45°求解.【解答】解:∵AE=AC,BC=BF,∴∠AEC=∠ACE= ,∠BFC=∠BCF= ,∴∠ECF=∠BCF+∠ACE﹣∠ACB= + ﹣90°=45°,故答案为:45°.【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中的等边对等角,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发现要求的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20.如图,△ABC中,AB=17,BC=10,CA=21,AM平分∠BAC,点D、E分别为AM、AB上的动点,则BD+DE的最小值是8.& 【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 【分析】过B点作BF⊥AC于点F,BF与AM交于D点,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可知BD+DE的最小值是线段BF的长,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组即可求解.【解答】解:过B点作BF⊥AC于点F,BF与AM交于D点.设AF=x,则CF=21﹣x,依题意有&,解得 , (负值舍去).故BD+DE的最小值是8.故答案为:8.&【点评】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勾股定理和解方程组,理解BD+DE的最小值是AC边的高的长是解题的难点.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7小题,共52分.把解答过程写在相对应的位置上,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推演步骤或文字说明,作图时用铅笔)21.如图,已知直线l及其同侧两点A、B.(1)在直线l上求一点P,使到A、B两点距离之和最短;(2)在直线l上求一点O,使OA=OB.(请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并简要说明作法,保留作图痕迹)&【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 【分析】(1)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作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连接A′B交l于点P,则P为所求点;(2)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连接AB,在作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即可;【解答】解:(1)作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连接A′B交l于点P,点P即为所求的点;&(2)连接AB,作AB的中垂线,交l于点O,点O即为所求的点.&【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题目比较典型,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22.如图,已知,EC=AC,∠BCE=∠DCA,∠A=∠E;求证:BC=DC.&【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证明题.【分析】先求出∠ACB=∠ECD,再利用“角边角”证明△ABC和△EDC全等,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证明即可.【解答】证明:∵∠BCE=∠DCA,∴∠BCE+∠ACE=∠DCA+∠ACE,即∠ACB=∠ECD,在△ABC和△EDC中, ,∴△ABC≌△EDC(ASA),∴BC=D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求出相等的角∠ACB=∠ECD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23.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C⊥DC,△ADC的面积为30cm2,DC=12cm,AB=3cm,BC=4cm,求△ABC的面积.&【考点】勾股定理. 【分析】利用三角形的面积求出AC的长度,在△ABC中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可以得出是直角三角形.面积等于两直角边乘积的一半.【解答】解:在Rt△ACD中,S△ACD= AC·CD=30,∵DC=12cm,∴AC=5cm,∵AB2+BC2=25,AC2=52=25,∴AB2+BC2=AC2,∴S△ABC= AB.BC= ×3×4=6cm2.【点评】根据面积求出一直角边的长度,再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判断出直角三角形,面积就可以求出了.24.等边△ABC和等边△ADE如图放置,且B、C、E三点在一条直 线上,连接CD.求证:∠ACD=60°.&【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专题】证明题.【分析】易证△ABE≌△ACD,即可得出∠B=∠ACD.【解答】证明:∵等边△ABC和等边△ADE,∴AB=AC,AE=AD,∠BAC=∠EAD=60°,∴∠BAC+∠CAE=∠DAE+∠CAE,即∠BAE=∠CAD,∴△ABE≌△ACD,∴∠B=∠ACD,∵∠B=60°,∴∠ACD=60°.【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是基础题,但也要细心.25.如图,直线a、b相交于点A,C、E分别是直线b、a上两点且BC⊥a,DE⊥b,点M、N是EC、DB的中点.求证:MN⊥BD.&【考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证明题.【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DM= EC,BM= EC,从而得到DM=BM,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证明.【解答】证明 :∵BC⊥a,DE⊥b,点M是EC的中点,∴DM= EC,BM= EC,∴DM=BM,∵点N是BD的中点,∴MN ⊥BD.【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26.如图,已知AC平分∠BAD,CE⊥AB于E,CF⊥AD于F,且BC=CD.(1)求证:△BCE≌△DCF;(2)若AB=17,AD=9,求AE的长.&【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1)求出CE=CF,∠F=∠CEB=90°,根据HL证出两三角形全等即可.(2)求出DF=BE,证Rt△AFC≌ Rt△AEC,推出AF=AE,设DF=BE=x,得出方程17﹣x=9+x,求出x,即可求出答案.【解答】(1)证明:∵AC平分∠BAD,CE⊥AB,CF⊥AD,∴CE=C F,∠F=∠CEB=90°,在Rt△BCE与Rt△DCF中, ,∴Rt△BCE≌Rt△DCF(HL);(2)解:∵Rt△BCE≌Rt△DCF,∴DF=BE,∵∠F=∠CEA=90°,∴在Rt△AFC和Rt△AEC中&∴Rt△AFC≌Rt△AEC(HL),∴AF=AE,设DF=BE=x∵AB=17,AD=9,∴17﹣x=9+x解得:x=4∴AE=17﹣4=13.【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是SAS,ASA,AAS,SSS,HL.27.如图,四边形ABCD,AD∥BC,∠B=90°,AD=6,AB=4,BC=9.(1)求CD的长为5.(2)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着边BC向点C运动,连接DP.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则当t为何值时,△PDC为等腰三角形?&【考点】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专题】动点型.【分析】(1)过点D作DE⊥BC,垂足为E,先判断出四边形ABED是矩形,在Rt△DCE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出CD的长;(2)过点D作DE⊥BC,垂足为E,由题意得PC=9﹣t,PE=6﹣t.再分CD=CP,CD=PD,PD=PC三种情况进行讨论.【解答】解:(1)过点D作DE⊥BC,垂足为E,∵AD∥BC,∠B=90°,∴四边 形ABED是矩形,∴BE=AD=6,DE=AB=4,∴CE=BC﹣BE=9﹣6=3,在Rt△DCE中,CD= = =5.故答案为:5;&&&& (2)过点D作DE⊥BC,垂足为E,由题意得PC=9﹣t,PE=6﹣t.当CD=CP时,5=9﹣t,解得t=4;当CD=PD时,E为PC中点,∴6﹣t=3,∴t=3;当PD=PC时,PD2=PC2,∴(6﹣t)2+42=(9﹣t)2,解得t= .故t的值为t=3或4或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TA的最新馆藏[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八年级上册生物试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