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R的磷酸盐R4(PO4)2,元素的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1.NH4MgPO4中含有?种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是?2.NH4MgPO4中Mg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精确到0.1%)_百度知道1.4.2 元素分析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课时作业-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1.4.2 元素分析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课时作业-题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3.78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已知某化学式为M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1)M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______.(2)根据原子的相对原_百度知道(2012o长宁区一模)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T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2)元素的非金属性为(原子的得电子能力):QW(填“强于”或“弱于”).(3)W的单质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原子序数比R多1的元素的一种氢化物能分解为它的另一种氢化物,此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R有多种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2L的甲气体与0.5L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R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I、磷、硫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应用广泛.(1)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2)磷酸钙与焦炭、石英砂混合,在电炉中加热到1500℃生成白磷,反应为:2Ca3(PO4)2+6SiO2→6CaSiO3+P4O1010C+P4O10→P4+10CO每生成1molP4时,就有mol电子发生转移.II、稀土元素是宝贵的战略资源,我国的蕴藏量居世界首位.(1)铈(C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稀土元素.在加热条件下CeCl3易发生水解,无水CeCl3可用加热CeCl3o6H2O和NH4Cl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其中NH4Cl的作用是.(2)在某强酸性混合稀土溶液中加入H2O2,调节pH≈3,Ce3+通过下列反应形成Ce(OH)4沉淀得以分离.完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e3++H2O2+H2O→Ce(OH)4↓+在溶液中,反应A+2B?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c(A)=0.100mol/L、c(B)=0.200mol/L及c(C)=0mol/L.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3)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②;.③;.(4)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实验③平衡时C的浓度为;(5)该反应是热反应,判断其理由是;(6)该反应进行到4.0min时的平均反应速度率:实验②:VB=. - 跟谁学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2012o长宁区一模)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T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2)元素的非金属性为(原子的得电子能力):QW(填“强于”或“弱于”).(3)W的单质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原子序数比R多1的元素的一种氢化物能分解为它的另一种氢化物,此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R有多种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2L的甲气体与0.5L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R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I、磷、硫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应用广泛.(1)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2)磷酸钙与焦炭、石英砂混合,在电炉中加热到1500℃生成白磷,反应为:2Ca3(PO4)2+6SiO2→6CaSiO3+P4O1010C+P4O10→P4+10CO每生成1molP4时,就有mol电子发生转移.II、稀土元素是宝贵的战略资源,我国的蕴藏量居世界首位.(1)铈(C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稀土元素.在加热条件下CeCl3易发生水解,无水CeCl3可用加热CeCl3o6H2O和NH4Cl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其中NH4Cl的作用是.(2)在某强酸性混合稀土溶液中加入H2O2,调节pH≈3,Ce3+通过下列反应形成Ce(OH)4沉淀得以分离.完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e3++H2O2+H2O→Ce(OH)4↓+在溶液中,反应A+2B?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c(A)=0.100mol/L、c(B)=0.200mol/L及c(C)=0mol/L.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3)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②;.③;.(4)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实验③平衡时C的浓度为;(5)该反应是热反应,判断其理由是;(6)该反应进行到4.0min时的平均反应速度率:实验②:VB=.(2012o长宁区一模)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T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2)元素的非金属性为(原子的得电子能力):QW(填“强于”或“弱于”).(3)W的单质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原子序数比R多1的元素的一种氢化物能分解为它的另一种氢化物,此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R有多种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2L的甲气体与0.5L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R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I、磷、硫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应用广泛.(1)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2)磷酸钙与焦炭、石英砂混合,在电炉中加热到1500℃生成白磷,反应为:2Ca3(PO4)2+6SiO2→6CaSiO3+P4O10&&&&&10C+P4O10→P4+10CO每生成1mol&P4时,就有mol电子发生转移.II、稀土元素是宝贵的战略资源,我国的蕴藏量居世界首位.(1)铈(C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稀土元素.在加热条件下CeCl3易发生水解,无水CeCl3可用加热CeCl3o6H2O和NH4Cl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其中NH4Cl的作用是.(2)在某强酸性混合稀土溶液中加入H2O2,调节pH≈3,Ce3+通过下列反应形成Ce(OH)4沉淀得以分离.完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e3++H2O2+H2O→Ce(OH)4↓+在溶液中,反应A+2B?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c(A)=0.100mol/L、c(B)=0.200mol/L及c(C)=0mol/L.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3)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②;.③;.(4)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实验③平衡时C的浓度为;(5)该反应是热反应,判断其理由是;(6)该反应进行到4.0min时的平均反应速度率:实验②:VB=.科目:难易度:最佳答案解:短周期元素Q、R、T、W,由图可知,Q、R在第二周期,T、W在第三周期,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则T在第三周期第ⅢA族,即T为Al,则Q为C,R为N,W为S,(1)铝离子核外电子数为10,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为8,则铝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2)Q为C,W为S,硫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的酸性,则非金属性S大于C,故答案为:弱于;(3)S和浓硫酸共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反应为S+2H2SO4(浓)3SO2+2H2O,故答案为:S+2H2SO4(浓)3SO2+2H2O;(4)原子序数比N多1的元素为O,双氧水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为2H2O22&.&O2↑+2H2O,故答案为:2H2O22&.&O2↑+2H2O;(5)N元素的多种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故甲为NO,在一定条件下,2L的NO气体与0.5L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令生成的N元素的含氧酸盐中N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2×(x-2)=0.5×2×2,解得x=3,故氧酸盐的化学式是NaNO2,故答案为:NaNO2;Ⅰ(1).磷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5,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3,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3;(2).反应中P元素由+5价降低为0价,每生成1 mol P4时,电子转移为5×4 mol=20 mol,故答案为:20;Ⅱ(1)加热条件下CeCl3易发生水解,CeCl3水解会生成HCl,故NH4Cl的作用是分解出HCl气体,抑制CeCl3水解,故答案为:分解出HCl气体,抑制CeCl3的水解;(2)根据电荷守恒可知缺项是H+,利用电子得失守恒、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2Ce3++H2O2+6H2O═2Ce(OH)4↓+6H+,故答案为:2;1;6;2;6H+;(3)与①比较,②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平衡不移动,因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度率,化学平衡不移动,所以②为使用催化剂;与①比较,③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平衡时A的浓度减小,因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度率加快,化学平衡移动,平衡时A的浓度减小,故答案为:②加催化剂;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A的浓度未变;③温度升高;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A的浓度减小;(4)由图可知,实验②平衡时A的浓度为0.06mol/L,故A的浓度变化量0.1mol/L-0.06mol/L=0.04mol/L,由方程式可知B的浓度变化量为0.04mol/L×2=0.08mol/L,故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100%=40%;实验③平衡时A的浓度为0.04mol/L,故A的浓度变化量0.1mol/L-0.04mol/L=0.06mol/L,由方程式可知C的浓度变化量为0.06mol/L,故平衡时C的浓度为0.06mol/L,故答案为:40%;0.06mol/L;(5)因③温度升高,平衡时A的浓度减小,化学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方向吸热,故答案为:吸热;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6)实验②中,vA==0.007mol(Lomin)-1,所以vB=2vA=0.014mol(Lomin)-1;故答案为:0.014mol(Lomin)-1.解析短周期元素Q、R、T、W,根据元素所处的位置,可确定T、W为第三周期的元素,Q、R为第二周期元素,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则T为Al元素,故Q为C元素,R为N元素,W为S元素,据此结合选项解答;(1)铝离子核外电子数为10,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为8;(2)根据硫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的酸性判断;(3)S和浓硫酸共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4)原子序数比N多1的元素为O,双氧水分解生成水和氧气;(5)根据电子转移守恒计算N元素在含氧酸盐中飞化合价,据此书写;Ⅰ(1).磷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5,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书写;(2).反应中P元素由+5价降低为0价,据此计算生成1mol&P4时,转移电子数;Ⅱ.(1)在加热条件下CeCl3易发生水解,NH4Cl的作用是抑制CeCl3水解;(2))根据电荷守恒可知缺项是H+,再利用电子得失守恒、元素守恒法配平方程式;(3)在溶液中,压强对化学平衡无影响,且起始浓度不变,应为催化剂与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根据催化剂、温度对化学反应速度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4)由图可知,实验②平衡时A的浓度为0.06mol/L,计算A的浓度变化量,再利用方程式计算B的浓度变化量,进而计算平衡时B的转化率;实验③平衡时A的浓度为0.04mol/L,计算A的浓度变化量,再利用方程式计算C的浓度变化量,进而计算平衡时C的浓度;(5)温度升高,A的浓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据此判断;(4)根据v=计算vA,利用速率之比等于速率之比实验②中vB.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元素的相对分子质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