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泰顺提线木偶偶的片段,越详细越好

科幻《提线木偶艾梅莉》刊于《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2015.3
提线木偶艾梅莉
空闲的时候,我常常坐在窗边,凝望攀爬在围墙上的那些粉红色的蔷薇花。它们争先恐后地绽放着自己的美丽,从墙根一直开到墙头,并漫延到围墙之外。我想,我是羡慕它们的,或者说,有点嫉妒它们。因为我从来没有走出过这堵围墙,它像一个禁锢,让我无限渴望越过它,却又心生畏惧。
“艾梅莉,给我一杯柳橙汁。”布朗先生的声音从他的工作室传来,虽然隔着两条走廊和三个房间,却仍然无比清晰地传进了我的耳朵里。
“好的,先生。”我一边应着,一边去厨房取了两个新鲜的柳橙,将它们洗净、剥开、榨汁。三分钟后,我出现在布朗先生的工作室,将一杯鲜橙汁放在了他的面前。
“艾梅莉,给你一个新玩具。”布朗先生递给我的是一个穿着芭蕾舞裙的提线木偶娃娃。布朗先生是一位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魔法师,他擅长制作提线木偶,并赋予它们生命。
“真漂亮!”我说。心里却不由自主地瑟缩了一下,为什么又做提线木偶呢?手中的木偶娃娃睁着大眼睛,不安地看着我。我把她捧在手里,犹如捧着千斤重担。
“你知道怎么让她跳舞吗?”布朗先生问我。
我点头。将几根提线扯了扯,木偶娃娃立即手舞足蹈起来。可是,她的表情一点儿也不好,甚至可以说,糟透了!我知道,她并不开心,因为她的命运被提线掌握,而那些提线,在我的手里。
“不错,就是这样。”布朗先生看着我,说,“艾梅莉,学习微笑吧,我想看见你微笑的模样。”
我木然地点头应承:“好的,先生。”
我欠了欠身,算是告别。走到门口的时候,隐约听见布朗先生轻轻地叹息:“艾梅莉,你应该要笑啊。”
我假装没有听见,只因布朗先生最后这声“艾梅莉”叫的并不是我。
布朗先生以为这是一个秘密,可是,我终是知道了。艾梅莉是布朗先生的女儿,很多很多年以前就离开了人世,那时,她是十一岁还是十二岁?布朗先生一直惦念着她,直到我的出现。
我的生命起源于木偶,并在魔法中获得新生。我被去除了提线,覆盖着像人一样柔软的皮肤。很多时候,我像人类一样生活着,从而忘记自己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那个时候,我恍惚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像一株蔷薇花一样,生根、发芽,一路生长,终于开出第一朵花来。我在这样的美梦中醒来的时候,第一眼就看见了对我微笑的布朗先生,他说:“嘿,艾梅莉,你好。”
“您好。”我缓缓回应,并且深刻地意识到,自己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艾梅莉。
后来的日子里,我表现得伶俐而且乖巧。布朗先生很喜欢我,他为我准备了一个漂亮的房间,还为我购置了很多漂亮的裙子,让我像一个公主般生活着。然而,有一样东西,布朗先生吝啬给我,那就是——自由。
布朗先生说:“艾梅莉,陪在我身边,永远。”
他还说:“不要去围墙之外。记住,永远不要。”
我乖乖地应承,并且觉得理所当然地要听从他的话。该怎么形容这种感觉呢?如果说我是一枚铁钉的话,那么布朗先生就是一块吸铁石。无论我走到哪里,他都能找到我,并且轻易就能制约我。这种感觉不太好,但我从来没有反抗过。
我把木偶娃娃放在床上,她警惕地看着我,见我不声不响,便试探着走远一步,再走远一步,跳下床,又爬上桌子,一直走到窗户旁边。
“别试图跳下去,那会使你粉身碎骨。”我好意地提醒她,顺便走过去,把原本露出一条缝隙的窗户开大一些,说:“这里风景不错。”
她不说话,静静地坐着,好一会儿,问我道:“你知道围墙的外面是什么吗?你难道不想出去看一看吗?”
怎么会不想出去呢?我做梦都想得到自由呢。我想去看一看围墙外的天空,去闻一闻围墙外的蔷薇花,我还想……
“我想出去。”木偶娃娃看着我,自信满满地说,“我一定要走出这座魔法城堡。”
木偶娃娃的话让我产生极大的触动。这天晚上,在忠诚与自由之间徘徊摇摆,我失眠了。我悄悄地起床,趁着布朗先生熟睡的时候,偷走了他的魔法水晶球。
布朗先生第二天一早就知道了这件事情,因为他发现我行动迟缓,不复利索。布朗先生何其聪明,立即循丝逐迹,找到了魔法水晶球。水晶球里记录了我的一切罪行,比如,我的偷窃行为;比如,我把自己的生命力转移给了木偶娃娃,让她成功地翻越了围墙,去开始新的生活。
“艾梅莉,你怎么可以这样做?”布朗先生对着我咆哮,声如洪钟,“这些年来,我疼你,爱你,把你当成唯一的孩子。我给予你那么多,你却轻易地毁了你自己?瞧瞧,现在的你光彩尽失,哪里还有一点儿艾梅莉的模样?”
“我本来就不是艾梅莉。”我说。这么说的时候,我的心隐隐作痛,像被针刺了一样。
我看见布朗先生的脸青了、红了、黑了。他愤怒地拎起一条凳子,向我砸过来。我没有躲闪,被劲风甩起,又落在地上,我的身体立即散了架,狼狈不堪。
“哦,艾梅莉。”从愤怒中苏醒,布朗先生急忙跑过来,他扶起我支离破碎的身体,充满忧伤的眼里闪着点点泪花。他抱着我,轻轻地,小心翼翼地,他说,“我的艾梅莉,不要离开我。”
“布朗先生。”我虚弱地说,“我不是艾梅莉,我只是一个提线木偶啊。”
“不。”他摇头,固执地像个孩子,“你就是艾梅莉,你永远是我最爱的女儿艾梅莉。”
直到这时,我才明白,布朗先生对我的爱并不比真正的艾梅莉少。而不让我走出围墙的原因,是因为围墙外没有魔法庇佑,对于提线木偶来说,有着数不尽的危险。
“我会修好你的,艾梅莉。”布朗先生说,“就像以前一样。”
“嗯。”我疲惫地点头。入睡的刹那,仿佛又闻见了蔷薇的香气,从围墙的那端一直飘到我的身旁。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关于提线木偶的传说_百度知道
关于提线木偶的传说
我想知道一些关于
提线木偶的 传说譬如来历
.发源地.关于他有什么传说故事
我有更好的答案
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闽南俗称“嘉礼”,又名线戏。唐末王审知入闽称王时,傀儡戏随之传入泉州。到了宋代,已在泉州民间广为流传。明代的泉州傀儡戏已脱离片断、杂技表演的“弄傀儡”形式,能够演规模宏大的历史戏了。
最初的演出十分简陋,“十支竹竿三领被,搭成一个八卦棚”。行当分生、旦、北、杂四大类,形象只有固定的36个,可演四十二部大戏,如传统连台本《目莲救母》可演七天七夜。清·道光、咸丰年间,木偶制作技术大大提高,艺人们根据《目莲》、《西游》、《封神》等戏的特点,创造了不少花脸、鬼脸头像。同时改进了活动头像,把木偶又推进一大步。
清末民初,泉州一带有50多个木偶戏班遍布城乡。泉州东岳庙、关帝庙、元妙观、城隍庙等“四大庙”,均有固定戏班为祈天酬神专门演出...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提线木偶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提线木偶漫画16 提线木偶漫画17 提线木偶漫画全集 - 哦漫画
最新更新的漫画热门漫画月排行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提线木偶漫画更新至: 连载中作者:绯原骏介|字母:|地区:日本|更新时间: 10:42提线木偶漫画简介:分享到:泉州提线木偶戏:传统与新姿
作者:王玄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在中国众多的木偶戏剧种中,至今传承着完整的表演艺术、偶头制作工艺和剧种音乐“傀儡调”的泉州提线木偶戏是独特的一种。2012年,它也成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项目”的一部分。
走在泉州古城中心,窄窄的街巷两旁是飞檐翘角的砖红色古厝,开元寺、定心塔、钟楼,一座座古迹接连出现在眼前。县后街上,已经成为新村小学一部分的大城隍庙(府城隍庙)在众多遗迹中并不显眼。但对于68岁的提线木偶传承人王建生来说,大城隍庙却是城中对他最有意义的一处古迹,保留着他重要的家族记忆。&我们家就是大城隍庙的,我爷爷的戏班常住在这里,是庙主之一。庙中有三间大房,我家独占一间。庙的管理权分为8份,我们占了两份。&王建生说。
上世纪初,东岳庙、关帝庙、元妙观和大城隍庙是泉州城中的&四大庙&,常年香火旺盛,王建生爷爷和他的戏班是驻扎在大城隍庙的专属嘉礼戏班。&嘉礼&一词指节庆活动的礼节仪式,西周已有,后为泉州木偶戏借用。每年的元宵节、城隍生日、城隍出巡等日子,王家的嘉礼戏班都在一系列的祭仪、庆祝表演上打头阵。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林聪鹏专攻泉州提线木偶头雕刻
表演的舞台是传统的&八卦棚&,3尺高、7尺宽的台子搭在庙前,4跟台柱、10跟竹竿撑起顶棚,再用3条棉被将三面遮起,仅留下一面面对观众,一只近1米高的小屏风摆在舞台中央,4位身着长衫、提着木偶的演员走上台来,站在屏风之后,半米多的线提着一只只木偶人物,木雕的头和手脚、麻编的四肢,有时是飞天遁地的孙悟空,有时是醉酒的钟馗,通过演员的操控,在屏风前舞动起来。
&&前棚嘉礼后台戏&,嘉礼的锣鼓没有响,其他戏是不能开的。&泉州木偶剧团副团长夏荣峰告诉我们,嘉礼戏是闽南的百戏之首、开台戏。演员被称为&傀儡先生&,着长衫,可考科举,受人尊敬。常驻在大庙中的戏班里,木偶戏班住上房,其他戏班则只能住下厅。
嘉礼戏的地位从何而来,行当中人相信因它由北方传来,是中原文明的产物,有个好出身。&泉州有三次大的移民潮,第一次是&晋人南迁&,福建当时是八闽蛮夷之地,六朝时的北方移民带来了中原文化,流经泉州的南安江也因此改名晋江。第二次大移民是唐代安史之乱以后。第三次是南宋,皇族几百人由临安(杭州)迁居泉州,泉州当时有&南外宗正司&,专门管理皇族事务。&像许多泉州人一样,夏荣峰对这座古城的发展史说得头头是道。&木偶戏应该就是随着这三次迁徙从北方传来的,我们的戏棚叫&八卦棚&,顶棚像是八卦的形状一样,以前宫廷里肯定是这样的。&
嘉礼戏传统的&拜相公爷&仪式似乎是它南迁的佐证。&相公爷&是嘉礼戏的戏神,&拜相公爷&是开台演出前最重要的仪式,班主敬拜、请出相公爷、安台、请神明、踏棚、敬拜、请神明看戏、辞神,8个程序,一个也不能少。&踏棚&是其中核心的一环,相公爷以一出《地锦当》自报家门,头一句说的就是&家住杭州铁板桥头&,尤其特别的是,嘉礼戏作为地方戏,通常使用闽南话,相公爷的自报家门却是普通话。&我们称为&蓝青官话&,就是古代的普通话,很有可能是从福建隔壁的江西传来的。&夏荣峰说。
虽然有着诸多线索,但木偶戏究竟何时、由何地入闽,史料并不能给出确切的答案。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叶明生说,关于福建木偶戏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唐代闽人进士林滋的《木人赋》:&既手舞而足蹈,必左旋而右抽;藏机关以中动,假丹粉而外周&&是则贯彼五行,超诸百戏。&可手舞足蹈、可设置机关的&木人&与今天的木偶并无二致,只是历经上千年的发展,成为一种更为丰富的艺术形式。&泉州提线木偶戏包括木偶表演、偶头制作、结构制作和传统音乐&傀儡调&,都是我们所独有的,既是表演艺术,又是造型艺术、音乐艺术、语言艺术,每个部分都需要传承,缺一不可。&夏荣峰说。
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本期杂志: |
版权声明:凡注明“三联生活周刊”、“爱乐”或“原创”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三联生活周刊或爱乐杂志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刊、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三联生活周刊”或“来源:爱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刊、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泰顺提线木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