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我国的卫星发射中心心别称

201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地理模拟试卷(二)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地理模拟试卷(二)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七年级下册地理期中试卷(含答案)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七年级下册地理期中试卷(含答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凉山彝族自治州 - 搜狗百科
凉山彝族自治州
词条已锁定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州府市素有“”之雅称,所在地,是闻名中外的航天城。幅员面积6万余平方公里,总人口473.04万人,境内有汉、彝、藏、蒙古、纳西等10多个世居民族。辖1市16县,其中木里为藏族自治县。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平均气温℃可同(平均气温14℃)媲美,享有“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之誉。首府位于中段,自古以来就是通往云南和东南亚的“”的重镇。
凉山彝族自治州
凉山州,凉山
6.01万平方公里
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气候
西昌青山国际机场
Liangshan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行政区类别
自治州(地级)
,,木里等17县市
地处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高原
453万(2010年)
,西昌西站等
《大凉山,我的故乡》
凉山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派大军征,杀邛君、笮侯,正式设立越嶲郡,下辖邛都、遂久、、台登、定笮、会无、笮秦、、姑复、三绛、苏示、阑、卑水、潜街、青岭15县,郡治。后,始建国元年(9)改越嶲郡为领戎,后又改名为集郡。二年(15)越嶲部族首领率兵杀太守,自立为谷王。东汉建武元年(25)任贵降附蜀王。建武十一年(35)任贵降汉。东汉越嶲郡辖邛都、遂久、灵关道、台登、青岭、三绛、会无、定笮、阑、苏示、大笮、笮秦、姑复、卑水14县。蜀汉初仍沿东汉旧制,元年(221)境内部族首领高定元率军反蜀,杀太守,占领全境。蜀汉建兴三年(225),诸葛亮率兵南征,收复越嶲郡,将越嶲郡所辖遂久、青岭、姑复三县割属,笮秦并入台登、大笮并入定笮,复设潜街县,新设安上、马湖二县。越嶲郡下辖邛都、台登、阑、灵关道、会无、定笮、三绛、卑水、潜街、安上、马湖12县。元年(238)后,越嶲部族反,杀太守,后任太守迁驻安上县。延熙五年(242)太守收复越嶲郡,复置县。西晋仍蜀汉旧制,泰始九年(273)改灵为护龙县,越嶲郡辖邛都、会无、定管、台登、护龙、苏示7县。晋愍帝建兴四年(316),宁州平乐郡太守董霸降,其后晋侨置平乐郡、县嶲郡境内,安置平乐郡流民。平乐郡辖乐于、新定、新兴、三沮4县。太宁元年(323),成汉李骧、任回攻占越嶲郡。咸康四年(338),成汉在越嶲郡增设,越嶲郡下辖8县。南北朝时期,中原战乱不休,大批流民进入越嶲郡境内。刘宋时期(420~479),置平乐郡,改护龙县为,越嶲郡仍领8县,郡治邛都。南齐之时,遥置越嶲僚郡,无力管辖。大同三年(537)武陵王萧纪镇蜀,置嶲州。周武帝保定五年(565),改嶲州置,后因战乱废治。周武帝天和五年(570),大将军郑恪率军征越嶲,改西宁州置严州,宣化、邛部、亮善、白沙、平乐6郡,改定管县为定管镇。越嶲郡领越、邛都2县,领可泉县,邛部郡领邛部县,亮善郡领县,白沙郡领台登县。开皇三年(583),为加强,废郡,推行州、县二级制。开皇六年(586)改严州为西宁州,开皇十八年(598)改为嶲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越嶲郡辖越嶲、邛都、可泉、台登、苏祁、邛部6县。唐武德元年(618),改越嶲郡为嶲州,辖越嶲、可泉、苏祁、邛部4县,州治越嶲县。析台登县置登州,辖台登、汉源、阳山3县,州治台登。唐朝武德二年(619)州增设。武德九年(626)废登州,台登县还属嶲州。贞观二年(628),割雅州阳山、汉源2县属嶲州。贞观八年(634)增置和集县。贞观二十二年(648),右武侯大将军率兵征讨松外夷人,在其地设。共辖越嶲、邛部、苏祁、可泉、台登、昆明、和集、阳山、汉源、昌明10县。高宗上元二年(675)置会川县。武后大足元年(701)阳山、汉源还属黎州,唐中宗神龙三年(707)阳山、汉源2县还属嶲州,唐玄宗开元四年(716)阳山、汉源归属黎州。天宝元年(742)改州为越嶲郡,改可泉县为西。至德元年(756)吐蕃、联兵攻陷越嶲郡。至德二年(757)唐于邛州置行嶲州,安置越嶲郡遗民。(789)十月,剑南西川节度使遣兵与州部族联兵,在台登县北谷大败吐蕃军,收复台登县。贞元十三年(797),韦皋发兵复嶲州。贞元十六年(800)收复昆明。至元和年间(806~820)嶲州辖越嶲、西泸、苏祁、台登、邛部、昆明、会川7县。大和三年(829)至大和六年(832),南诏连年入侵嶲州,大和六年五月,西川节度使移州治台登城。(865)五月,南诏攻陷嶲州。南绍在嶲州境内设一府、三郡、七州,即会川,建昌郡、清宁郡、香城郡,建昌郡领建安、永宁二州,清宁郡领沙城、、黎溪、永昌、会理五州。时期仍沿南诏旧制,改建昌郡为府,增置苏州,隶属建昌府。仍置。香城郡废治,为如库部据地,隶。大理国统治时期,境内诸部落日渐强盛,各部相继据地,各相雄长。大的民族部落有落兰、沙麻、阿都、屈、赤页缝、巴翠、绛、如库、勿邓、两林、丰琶、门必畔、科、亻鹿鹿等14部,今雷波一带为马湖部。重要城镇有笼麽、大隆、、亦且龙、龙泥、归依、麻龙、龙纳、乌弄、笼瓮、夷笼11城。五年(1255),建昌落兰部建蒂归降元朝任命大理段阿这宗镇守建昌;邛部川一带任命都为邛部六番镇守。元宪宗九年(1259),会川王氏率兵降元,元仍以王氏守会川。中统五年(1264),设邛部川安抚招讨司。同年,落兰部建蒂率诸部反元,杀邛部川六番安抚招讨使都王明亚。至元十年(1273)元军平定建昌叛乱。至元十二年(1275)建昌没,下辖建昌路、德平路、定昌路、4,至元十五年(1278)割建昌建乡城设宝安州,改夷笼城为泸州。(1284)在会川归依城设,改泥龙千户为、改麻龙千户为麻龙州。同年改千户为闰盐州,以亻鹿鹿部置普乐州。至元二十一年(1284)改邛部川安抚招讨司为邛部州。至元二十二年(1285)降中州为县。至元二十二年升里州为军民总管府,八月,罢德平、定昌2路,设置路军民总管府。(1289)撤宝安州,并入建安州。至元二十七年(1290),合并普乐州、闰盐州为闰盐县。设府,领闰盐县、金县。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撤柏兴府,并入德昌路,其后又复置柏兴府。到元末境内建置再无大的变化。罗罗斯宣慰司辖建昌、德昌、会川三路。建昌路领建安、永宁、泸州、里州、阔州、邛部州、隆州、、苏州、礼州10州,中县、北社、泸沽3县;德昌路领德州、昌州、、4州;柏兴府领闰盐、金县2县;会川路领武安、永昌、麻龙、黎溪、会理5州。至元十三年(1276)马湖部归降元,设总管,下辖雷波长官司治雷波境内。至正十三年(1353),率军攻占建昌。明洪武四年(1371),安配率部归顺明朝,授土指挥使,仍守建昌卫,管辖昌州、普济、威龙3州。同年置,设雷波长官司。洪武十五年(1382)在境内设建昌、德昌、会川、柏兴4府,并兼置卫。建昌府辖建安、永宁、里州、阔州、泸州、隆州、苏州、礼州、邛部州9州;并设建昌。领碧舍、中县2县。洪武十七年(1384)中县改属苏州,苏州领泸沽、中县2县,洪武二十一年(1388)苏州兼置卫。德昌府辖德州、昌州、威隆、普济4州。会川府辖永昌、武安、黎溪3州。柏兴府辖闰盐、金县2县。洪武十七年(1384)撤金县,二十四年(1391)降柏兴府为州,将闰盐县并入柏兴州。洪武十五年境内原属会川路所辖姜州、、麻龙州改属云南。洪武二十五年(1392),建昌卫指挥使月鲁贴木儿联合诸部叛乱,占据境内。十一月,凉国公兰率师平定叛乱,废府,设建昌卫军民、越嶲卫军民指挥使司,苏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军民指挥使司,洪武二十六年(1393),设军民指挥使司。改苏州卫为。洪武二十七年(1394)增设建昌前卫。并设四川于建昌,管理六卫政事。同年撤并州、县。永乐元年(1403)邛部州改设长官司。永乐二年(1404),昌州、普济、威龙3州改设长官司。万历三年(1575)撤建昌前卫并入建昌卫,并撤建昌土卫。至明末建置再无大的变化。四川行都指挥使司辖5卫、8所,4长官司。建昌卫领礼州后、礼州中、打中前、德昌4千户所及昌州、威龙、普济3长官司。宁番卫领冕山桥千户所。越嶲卫领镇西后千户所、邛部长官司。盐井卫领打冲河中左千户所,马剌长官司。会川卫领米易千户所。清顺治五年(1648),农民军部将率兵攻占建昌。顺治十六年(1659),清军进兵建昌。同年改四川行都司为总镇府。康熙元年(1662)改设建昌监理厅,主管五卫政事。康熙十二年(1673),建昌为军所占。康熙二十年(1681),清军收复建昌。雍正六年(1728),平凉山诸部落叛乱,裁撤建昌监理厅,设置,管辖3县、1州、1厅、土司11。建昌置,宁番卫改置,盐井卫改置,会川改置会理州,越嶲卫改置越嶲厅。土司为威龙长官司、昌州长官司、普济州长官司、河东长官司、阿都正长官司、阿都副长官司、沙骂宣抚司、马喇副长官司、瓜别安抚司、木里安抚司、邛部长官司。清宣统二年(1910),增置、。至清末,宁远府共辖4县、2厅、1州。,中央王朝就在凉山设置郡县,委派官吏进行管理。唐、宋、元、明、清在凉山先后设置了郡、州、司、府以及路、卫、厅、县等。这一地区,秦汉以前称古邛都国或邛都部落,汉称越嵩郡,隋唐为,南诏称建昌府,元称罗罗斯宣慰司,明为四川行都司,清称宁远府,民国称宁属。1955年凉山彝族自治州由划归四川省,自治州人民委员会驻昭觉县。原属乐山专区的雷波、(驻)、峨边3县及原属的越嶲县划入凉山彝族自治州。辖、、金阳、、喜德、普雄、美姑、雷波、马边、峨边、越嶲等11县。 1956年由呷洛地区设置(驻蒲倡麻);由益各脚地区设置(驻益各脚);由咪姑、瓦岗地区和雷波、美姑、昭觉等3县各一部分地区合并设置瓦岗县(驻咪姑)。凉山彝族自治州辖14县。 1958年呷洛县由蒲倡麻迁驻西西脚坝;瓦岗县迁驻。1959年越嶲县改名为;呷洛县改名为。撤销瓦岗、洪溪、布拖、普雄4县,将瓦岗县并入昭觉、雷波2县;洪溪县并入;并入;普雄县并入越西县。凉山彝族自治州辖10县。 1962年恢复布拖县(驻布拖)。凉山彝族自治州辖11县。 1978年凉山彝族自治州迁驻西昌县,原西昌地区所属西昌、德昌、冕宁、会理、宁南(驻东风公社)、会东(驻前进公社)6县及(驻盐井公社)、(驻公社)划入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彝族自治县改为盐源县。辖18县、1自治县。 1979年由西昌县析置西昌市,属凉山彝族自治州领导。辖1市、16县(含一个自治县)。1986年,撤销西昌县,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西昌市。2004年,全州共有9个街道、75个镇、524个乡、13个。
凉山彝族自治州辖1个县级市、15个县、1个自治县。凉山州 面积60423平方千米。下辖地区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人)政府驻地西昌市265571西昌市12号盐源县838835228421452743城关镇322736166717普格县190515布拖县168516158716昭觉县269925220616冕宁县442335越西县225726甘洛县215619美姑县257322293222木里藏族自治县1325213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东北分别与宜宾、乐山两市接壤,北连雅安、甘孜两地区,南与毗邻,东、南、西还与云南省相连接,全州幅员面积6.04万平方公里。
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山、深谷、平原、盆地、丘陵相互交错,有海拔最高为5958米的木里县恰朗多吉峰,最低的大岩洞金沙江谷底305米,相对高差为5653米。 高差悬殊,不仅构成了特殊的地貌景观,也形成了中国罕见的亚热带干热河谷景观。州内发育充分,纵横交错,、、众多。断陷盆地内分布着河流、、丘陵、台地等,盆周为断块山,盆底与山顶相对高差可达1000米。盆周白山保存完好,发育典型,盆地内部和岗垄在垂直方向呈层状分布,既有多级剥夷面、多级阶地(如金沙江、、等宽谷河段可见到4~6级阶地),也存在层状喀斯特溶洞(如溶洞、西昌仙人洞等),以及低海拔土壤被抬升到高海拔地区的奇观(如在木里海拔米地带的典型的云杉、冷杉树林里随处可见古红壤)。这种多元性地貌的优势,决定了的多样性,为开展多种类型的奠定了物质基础,捉供了条件。境内有属南支的、牦牛山、鲁南山、、等山,多数山峰海拔超过4000米。木里西部与交界的恰朗多吉峰海拔为5958米,为全州最高点。雷波县大岩洞金沙江河谷海拔仅为325水,是全州最低点。高山深谷的相对高差达5633米。
凉山州内各地都明显呈现出。总的说来,凉山州区域的气候属于区,干湿分明,冬半年日照充足,少雨干暖;夏半年云雨较多,气候凉爽。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年均气温16℃~17℃。如开展旅游活动,无淡旺季之分。因地理环境复杂多变,气候的垂直、水平差异很明显,往往山头白雪皑皑,山下绿草茵茵,可谓“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以大小相岭和黄茅埂为界,具有着南干北湿、西燥、低热高凉的特点。日照量自北向南递增,北部山地年日照时数约在小时,而中南部达到小时。与我国同纬度及其邻近地区相比,这是湘、赣、浙南、闽北等地区全年日照时数的1.2~1.5倍;是地区的1.6~2.1倍;是的1.6~2.8倍。在中国北纬30o以南地区,除西藏和云南元谋之外,这里的日照时数是最多的,所以开展冬季阳光沐浴度假旅游具有优越条件,是国内开展阳光度假的最佳地之一。
州府有往返成都、北京等地的航班。
纵贯凉山州南北,沿线设置、、等等,交通便利。建设中的也将从这里通过,设置有、、喜德西站、西昌西站、等等,届时对外交通将更为便利。
国家高速G5(和段)贯穿南北,规划中的西昭高速公路、西香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形成凉山州高速公路网络。与众多的省道、县道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凉山地处著名的成矿带,是中国乃至世界罕见的“”,被誉为“中国”。境内矿产资源十分富集,具有品位高,埋藏浅,采取条件好,综合利用价值高的特点。截至2011年,已探明矿种84种,有相当储量的达60种,其中大型、特大型矿床30处,中型矿床63处。主要矿种中,13.73亿吨;富铁矿4985.8万吨,居全省第二位;轻稀土氧化物总量103.06万吨,居全省第一位,中国第二位;铜、铅、锌、锡(金属量)485.07万吨,居四川省第一位,在大西南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另外,贵金属、盐、磷、、硅石等金属、非金属矿种也有相当储量。
凉山各门类6000余种,其中,植物类4000余种,动物类1200余种,微生物类近千种。尤以木本和草本植物资源占优势。3000余万亩,占全省的30%;草地面积3000多万亩,而且牧草产量高、草质优,仅草本类优良饲料就有上百种。资源名目繁多,仅中草药类就达2500余种,占全省的一半以上。有甘蔗适种地30多万亩,平均亩产达5吨以上,最高可达10吨以上,比国内单产的福建省高2%,含糖量比四川内江老产区高3%。州西南部具有种植烤烟的良好气候生态环境,质量名列全国前茅,国家烟草专家称“凉山优质烟叶,可与世界最好的烟叶媲美”。蚕茧一年可养四季,蚕茧个大质优,茧丝洁白,弹性好,单粒丝长1200米。各类蔬菜具有“早、优、高、稀、特”的优势。石榴、苹果、脐橙、枇杷、桂圆、核桃、葡萄、花卉、花椒等都具有质量好、产量高、发展潜力大等优势。
凉山河流水能总蕴藏量高达3000多万千瓦,占全省20%以上,金沙江、、在凉山州境内可建100--1000万千瓦大型电站8座,规划装机容量高达2500万千瓦以上。
政府机构  州政府办州科技局州公安局州司法局州州发改委州经信委州监察局州财政局州环保局州教育局州民宗委州民政局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州建设住房保障局州交通运输局州州农业局 州移民局州林业局州州商务局 州卫生局州文化影视新闻出版局州体育局州人口计生委州审计局州外侨办州扶贫办州州国资委州州统计局州旅游局   
年间,除木里、盐源、、会东、宁南、、冕宁、越西、雷波等9县外,其余县人口呈,全州人口负增长3.44%,主要是年严重的自然灾害和多种原因所致。年18年间,人口净增1 262 547人,增长63.89%,平均每年净增70142人,年均增长2.78%。此期是历史上凉山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年,8年中人口净增417899人,增长12.90%,平均每年净增5237人,年均增长1.53%,比较前18年年均增长下降1.25个百分点,减少25.53%。2000年,第五次数据:凉山彝族自治州总人口4081697人。其中:615212人、124462人、313765人、188980人、433185人、351310人、169962人、139156人、138604人、140028人、207712人、137676人、324332人、237800人、175426人、176214人、207873人。据《凉山州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日零时,全州常住人口中, 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247550人,占27.5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285259人,占72.48%。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645709人,乡村人口减少194597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2.84个百分点。
截至2014年,凉山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凉山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155357人,占47.55%;少数民族人口为2377452人,占52.45%;其中:彝族人口为2226755人,占49.13%。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4.46个百分点。
2014年全州实现GDP 1314.30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3.30亿元,增长4.5%,为9.3%,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693.39亿元,增长10.6%,贡献率为69.1%,拉动经济增长5.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67.61亿元,增长6.7%,贡献率为21.6%,拉动经济增长1.8个百分点。2014年,凉山实现增加值747.35亿元,全省第8位,占GDP的比重为56.9%,比2013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全州非公有制经济同比增长10.0%。对全州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7.2%,其中:一、二、三产业非增加值分别增长4.5%、11.8%和7.6%,对全州非公有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76.7%和18.5%,各拉动非公有制经济增长0.5个、7.7个和1.8个百分点。
2014年,全州253.3亿元,增长4.5%,在全省21个市州中位列前三甲,对GDP贡献率为9.3%,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全年粮食总产量达208.2万吨,增长0.6%;经济作物和林业、畜牧业、渔业及保持平稳发展势头。
全部529.97亿元,增长12.4%,对GDP贡献率为60.5%,拉动经济增长5.1个百分点;增长13.3%,在全省21个市州中位列第一;开发结硕果,规上水电生产企业发电量达850.3亿千瓦时,增长97.3%;尤其是三峡金沙江川云有限公司、水电凉山有限公司实现总产值对全州规上增长的贡献率达121.5%,拉动工业总产值增长8.6个百分点。2014年全州完成产值82亿元,同比增长13.5%。2014年新签55亿元,同比增长23.3%,建筑施工面积338万㎡,同比增长42.6%,全州建筑企业呈现出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
2014年,凉山实现428.15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146.8亿元,同比增长16.5%。分地区看: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328.54亿元,同比增长13%,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99.61亿元,增长11.9%,城镇市场高于乡村市场1.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消费稳步增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60.01亿元,同比增长13.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4.1%,居的主导地位;住宿和餐饮业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8.14亿元,同比增长11.6%。2014年凉山旅游以打造中国西部最佳阳光休闲度假为发展目标,全力推进城市旅游设施建设和打造重点,繁荣活跃,旅游指标持续增长。全年共接待人数3165.47万人次,同比增长10.5%;实现旅游总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36.2%。2014年,凉山涉及旅游的公路、餐饮、娱乐等相关行业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其中:公路实现的营业收入为万元,同比增长22.88%;餐饮实现的营业收入为万元,同比增长26.15%;娱乐实现的营业收入为96420.55万元,同比增长26.95%;商场实现的营业收入为万元,同比增长24.13%。2014年全州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9.1亿元,同比增长8.4%,全州商品房施工面积135.7万㎡,同比增长18.6%,22.4万㎡,同比增长11.3%,17.2亿元,同比增长38.7%,全州总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2012年末全州有各级各类学校1729所,在校学生数84.39万人,比2011年增加0.0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50.05万人,比上年增加1.86万人;专任教师4.04万人,比上年增加0.1万人。基础教育。年末全州小学学校数1503所,招生10.58万人,在校学生54.27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8. 14%,其中少数民族学龄儿童入学率99.76%。普通中学206所,招生8.1万人,在校学生25.34万人。职业教育。中等专业和技术职业学校9所,在校学生1.7万人,10所,在校学生1.62万人。高等教育。本年度招生4169人,毕业3675人,在校学生14604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133人主要学校  西昌学院凉山卫生学校凉山农业学校
科技研究和应用。2012年州级部门直属科研单位7个,州级各部门全年共承担科研项目162个,比上年增加3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个,省部级项目31个,列入国家和省级“”项目3项,获得省级重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70项科研成果获年州级重大科技成果奖。
年末拥有3个,14个,藏书量72.65万册,文化馆18个,乡镇文化站640个,博物馆6个,文物保护机构15个。文化产业发展加快,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农村电影“2131”工程、“”活动稳步推进。全年艺术表演团体演出235场次,观众人数达37万人次;农村电影放映46453场次,电影观众609万人次,翻译民族语影片43部。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加强。全州有线广播电视用户28.83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92.14%,广播人口覆盖率81.73%。新闻出版事业持续发展。全州出版地方报纸彝、汉文版三种,发行量3792万份;出版地方杂志彝、汉文版两种,发行量7300册。
2012年,不断推进,参合农民375.9万人,参合率达97.68%,统筹支出医疗费用补助10.94亿元。年末全州有102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678个,病床位14792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4155人,其中:执业医生5617人,护士5088人。在卫生机构中,18个,人员928人;618个,拥有医生1745人。
2011年,凉山参加国家、省级运动会7次,获得比赛奖牌93枚,其中:国家级运动会金牌2枚,省级运动会金牌27枚;体育人才培养力度加大,州业余体校在校学生达到5197人,比上年增加2344人。
2012年城镇纳入的人数8.08万人,保障金支出1.78亿元;农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57.20万人,保障金支出4.90亿元。全州共有各类、敬老院73个,床位数8870张。
凉山有代表性的景区、景点160多个,极具观光旅游和开发价值。有、---2个;马湖、、---仙人湖3个省级,彝海即时和彝族首领结盟遗址;有及冕宁冶勒等省级;有现代高科技景观, 有青幽的、神奇的、大自然的奇观、百万亩飞播森林,有全国唯一展示彝族历史文化的, 会理、省级西昌、宗教圣地、、以及泸沽湖风情,彝族独具特色的祭事盛典、婚丧嫁娶等民俗民风,全国之一,春秋战国,,大箐石刻,唐宋塔楼,明清庙宇等等。有民族文化资源。 藏族的,摩梭人的“”别有风味;彝族“”、回族“”、僳僳族“”、“”热闹非凡;地区的“”充满魔幻色彩,、歌舞美轮美奂;彝家“背新娘”、摩梭人“阿注”凉山州境内的旅游资源丰富。邛都古城古人曾用“”来描绘古城西昌的风光,即泸山的松、的风、邛海的水、西昌的月。泸山风景泸山又名蛙山,在西昌城南5公里的邛海南岸,是四川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泸山海拨2317米。它东临碧波如镜的邛海,西濒蜿蜒秀丽的安宁河,北有历史古城西昌,南依巍巍耸立的螺髻山。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古“”、“”、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北达巴蜀、中原,南通边陲、外邦。在这条著名的“”上,古桥驭水如故,栈道驾山依然。还有汉柏、、大石墓、铜鼓、南诏白塔、历史留下了不朽的足迹。特别是弯长乡的博石瓦黑古岩画群,是保存完好的历史文化遗址。发形服饰凉山彝族的服饰,多姿多彩,风格独具。历史上,由于彝族支系众多;居住分散,因此,各地服饰区别明显,样式各异,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凉山不少地区四季冷凉,气候变化不大,所以彝族服饰季节性不强,察尔瓦(披衫)常年皆着。男子多蓄发于头顶,彝族称“字尔”或“字木”。这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装束。彝族女童蓄发以后梳单辫垂直于脑后。长三四厘米,系红色棉线穿于耳际。或戴红色石质小圈,用线穿入圈中,分妇女上衣毛、棉、丝制、排襟、前襟、后项圈和袖口用彩线挑有图案花纹。领口周围缀以金器、银器、珠宝和玉器。彝族男女都外着“察尔瓦”和披毡。一般青年男女鲜艳,喜用红、黄、绿、橙、粉等对比强烈的颜色,纹样繁多。中年人服装的纹样较青年人为少,使用颜色为天蓝、绿、紫、青、白等色,庄重。老年人多用青、蓝布,一般不做花,仅以青衣蓝边或蓝衣青边为饰。金沙砚系金沙砚与系同一砚种,石料同脉共生, 分别产于金沙江两岸的深谷之中。最常见的有“”、“黄标”、“青花”、“”、“水纹”、“彩线”“火烙”、“翡翠斑”、“胭脂冻”等。摩梭文化盐源泸沽湖摩梭人文化是全世界母系氏族文化保留至今、极为珍稀的遗存,不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极具旅游价值。民俗传承凉山彝族千百年来在这片富有古老文化、、迷人的自然景观的土地上,,传承和保留着中国彝族古朴、浓郁、独特的文化传统,创造了具有凉山自然封闭形态的包括天文、星相、历法在内的独特而优秀的民族文化。
2016年一季度,各市(州)PM10平均浓度同比2015年同期变化“成绩单”新鲜出炉,包括成都在内,四川全省16个市州的PM10均,凉山州PM10平均浓度呈下降态势。
日17时48分,四川凉山州木里县(北纬27.94度,东经101.14度)发生3.4级地震,8千米。
参考资料:
扩展阅读:
合作编辑者:
搜狗百科词条内容由用户共同创建和维护,不代表搜狗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医学、法律、投资理财等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点击编辑词条,进入编辑页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