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里的作物 受了猪氨气中毒症状,求专家...

氨气对蔬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害吗_百度知道[专家答疑]种植大棚蔬菜须防氨气中毒
[专家答疑]种植大棚蔬菜须防氨气中毒
&&&&新野县种植户王军华:我种在大棚内的辣椒个别叶片变为黑褐色,之前曾施过肥料,是不是氨气中毒?该采取什么措施?
&&&&河南省农科院博士陈晓:蔬菜在大棚中生长,容易遭遇毒气危害,其中尤以氨气中毒发生频率最高,农民朋友要注意防范,减少损失。
&&&&对氨气比较敏感的有黄瓜、辣椒、番茄、茄子等。受害叶片初期呈水浸状,以后逐渐褪为淡褐色。幼芽生长点萎蔫,呈黑色。严重时叶缘焦枯,全株失水干缩而死。有时在棚内点片发生,有的全棚植株均遭危害。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施用了过量的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铵等氮素肥料;二是施用了没有充分腐熟的人粪尿、禽畜粪、厩肥等有机肥料;三是在棚内施了发酵饼肥或鸡粪等;四是追肥时撒施在地面;五是施肥不够均匀。氨气危害的途径是从叶片气孔、水孔进入,在蔬菜体内发生碱性危害,造成生理障碍。据测定,当空气中的氨气浓度达0.1%时,黄瓜、辣椒很快出现受害症状。
&&&&出现氨气中毒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施用充分腐熟的堆肥、厩肥和人粪尿,杜绝新鲜粪肥入棚;二是要施用高含土壤改良剂和活性物质的精制有机复合肥做底肥或追肥;三是要注意不能过量施用氮肥,特别是尿素,每亩每次不宜超过30公斤,并要配施磷钾肥;四是要均匀施肥,防止局部施肥过量产生点片危害;五是不能随意在棚内进行有机肥的发酵;六是要随时检测大棚内空气中氨气的浓度,当棚膜上水珠的pH值达8.2时,说明棚内蒸汽呈碱性,应立即打开棚膜放风;七是当蔬菜受到轻度危害时,喷施800倍的惠满丰活性液肥,能较快地解除毒害;八是水源条件较好的地方可结合排气进行灌水以降低土壤肥料碱性。
作 者:_ 
责任编辑:李志红
来 源:大河网-河南日报农村版立春了,大棚蔬菜需防氨气中毒_大棚_中国百科网
立春了,大棚蔬菜需防氨气中毒
    立春了,气温逐渐回升,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温栽培生产蔬菜的大棚内,当大气温度超过20℃时,棚内的温度很快会超过30℃以上,施入土壤内的肥料随着升温加速分解,温度越高分解越快,有些肥料集中分解时,常易发生氨气中毒的现象。我曾多次作过调查,发现当大棚内空气中的氨气浓度达到5毫克/升时,辣椒、番茄、黄瓜对氨气非常敏感,受害首当其冲,茄子和叶菜类的蔬菜受害程度次之。   据现场调查,有一个村的近30个大棚蔬菜中,受到氨气危害的大棚蔬菜占三分之二,损失惨重。我与当地村干部及菜农共同分析原因,一是有的农户施入了尚未完全腐熟含有禽畜粪便的肥料,在转化过程中释放了大量氨气;二是在大棚蔬菜的地面直接撒施了碳酸氢铵或者尿素,或者人粪尿等,在挥发时产生氨气;三是有些农户不惜成本一次性的投入有机肥或化肥过量作底肥,棚温升高后,更易产生氨气;四是有的大棚离化肥、化工厂较近,环境污染也会导入氨气。   当空气中的氨气超过极限浓度时,氨气就会通过蔬菜植株的气孔和水孔进入体内,使幼芽和最具生命活力的顶端嫩叶最先受到伤害。由于氨气进入植株体内所发生的是还原作用,受害的幼芽及嫩叶四周呈开水烫伤状或水渍状,轻者叶片出现不定形的块状枯斑,叶缘呈灼伤状,重者植株根部由褐变黑色,丧失吸收肥水的功能,地上部分逐渐枯萎死亡。   现在正是棚内温度逐渐回暖的时节,我们应及时关注天气动态,及早监测棚内气体的安全状态,预防这种危害。   一、讲究施肥技术。棚栽蔬菜无论施用基肥还是追肥,都要注意如下要点:一是无论施用什么肥料,提倡以施用底肥为主、追肥为辅;二是施用有机肥作底肥的一定要充分腐熟,倡导施用生物有机复合肥作基肥;三是无论化肥或者有机肥只能深施,不能撒施在地面,施后要覆盖细土;四是底肥或者追肥一次不能过量施用,追肥更宜少量多次。追肥忌用碳酸氢铵,尿素以用水溶化后施用为好,但每亩每次用量不宜超过50斤;五是适墒施肥,或施后灌水,使肥料能及时分解释放。   二、经常检测氨气。要经常在大棚内检查气体状态,可选用医药公司出售的PH试纸,测定棚膜内水珠的PH值浓度,当PH在8.2以上,必须及时放风排气。若稍迟缓,就会发生中毒现象。   三、轻伤及时抢救。当棚内蔬菜已出现氨气轻度中毒症状时,除放风排气外,一要快灌水,降低土壤内肥料溶液浓度;二要根外喷施惠满丰、庄福星、高美施等活性液,浓度为1:500~800倍液,能较好地平衡植株体内和土壤溶液中的酸碱度;三可在植株叶片背面喷施1%食用醋,以减轻、缓和危害。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警惕大棚中的隐形杀手
如果您想获得更多的节目资料
移动用户 可以编辑短信ABC发送到&
PHPHPH6.87.28PH5.5
29%10%15100
以上内容可以通过手机报获取
移动用户 编辑短信ABC发送到&(每条资费2元)
编辑短信FT发送到 (包月10元)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猪氨气中毒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