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很久以前的动漫深圳有个关于学了弟子规什...

如何评价 《弟子规》?
来源:互联网
传统文化本身不害人,一“热”就很麻烦。冷的时候,爱看的人看,不爱的人不看。社会上一热,从读书少年到少年的家长很难坐得住,传统,听起来就正派高深,文化,更是亮闪闪的好词儿,谁不想有文化呢?我们老家的农民们也坐不住了,可是他们本身就是农民啊,字儿都认不了几个,好好学学认字读书科学种田该多好,没人学,要学传统文化。村长说传统文化是个啥呀?村里有个能人会上网,下载了二十四孝图,找人刷到了墙上。埋儿卧冰啥的在理不在理先不说,这几十张画吭吭哧哧画完,无非是想说个“孝”字,国家聪明就聪明在这儿,只提倡传统文化还没说那么细呢,农民自己就把二十四孝给画好了,养儿防老,谁也别亏了爹娘啊,得,主动给国家省养老金了。我去一个县里的干部家里做客,这人以前是厂里的工人,学修拖拉机的,技术突出,人也正派,当了干部也很清白。这人就一个毛病,热爱传统文化,给孩子买了三国红楼水浒传就算了,还从小逼着闺女背《女儿经》,说这样闺女长大一定特有气质。《女儿经》可是一本奇书啊,只要头脑清醒的现代女性,翻开这本书,不可能不反胃闹心,“夫无嗣,劝娶妾,继宗祀,最为切”,“遵三从,行四德,习礼义,难尽说”,什么鬼?《弟子规》和《女儿经》类似,甚至格式都差不多,目的也一样,培养男孩女孩的社会意识,方便融入社会生活。里面的内容本身在当时大部分都是有合理性的,代表了当时主流的道德观念、生活智慧和意识形态,和现在中小学生守则里面讲的“热爱祖国,拥护啥啥啥的领导,团结友爱,预防近视”差不多。站在我们这个时代回去嘲笑奚落自可不必,其中的修辞掌故等文史信息拿来研究都是可以的,甚至其中的思想观念、价值观也可以拿来讨论,只是万不该给孩子们读,尤其不能让以下两种人给孩子读:没文化的家长和别有用心的商人。中国传统社会是小农经济,自有一套与其配合的文化、知识和伦理,而掌握这些,对孩子的成长和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当时的日常生活与今天不同,但需要解决的问题与今天并无二致:家长理短、收租纳粮、劳役抽丁、读书取仕,都是真实的绕不开的生活,就像今天的家庭生活、工商税务、理财教育、卫生保健一样。《弟子规》也好,《女儿经》也好,作为启蒙读物,起的就是这么个作用,让孩子们懂一点社会常识而已,它们的出现有它们的合理性。《女儿经》里也不全是宗法规训,还有“我家富,莫欺贫,借物件,就奉承,应他急,感我情”、“丈夫穷,莫生瞋,夫子贵,莫骄矜”。《弟子规》也不全是礼教束缚,还有“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用人物, 须明求 ,倘 不问, 即为偷”,持家之道,待客之道,修身之道,像一个个小的tips。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用这些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积攒下来的传统价值观来教育今天的儿童,实在是过于冒险。给孩子看的电视剧动画面,只要有一个镜头露点,广电总局或家长立刻就慌了,可是你们给孩子读的书里,那么多复杂的匪夷所思的内容,为何就不担心了呢?尊卑高下,三从四德,和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和观念已经格格不入了,我们应该让孩子成为一个有尊严、有担当、性格健全的人,要做到这一点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别说几本奇奇怪怪的古人的课本了,集当今顶尖教育专家之智慧,在一个负责任的教育制度下,付出无数的爱,还有可能失败。教育和其他领域一样,没有捷径。我对传统文化是非常感兴趣的,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有价值的内容非常多,而且由于文化的纽带,我们读起古书会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正因为如此,我对近些年的国学热更感警惕,这背后很可能有巨大的阴谋。
前头加几句。这个题有几个人提出了一些话来打我的脸,比如说:你通篇只提了两句弟子规原文,肯定没看完就来瞎比比;又比如,弟子规难道就没有可取之处,为啥你们这群XX就看不出好来。其一,我想说,又不是说十三经注疏这样的东西,一本弟子规几个字,最早高中的时候学校校报上就看过了,后来很多地方猝不及防看到多次,遇到弟子规贩子若干次,被网上言国学必称弟子规的恶心过若干次。引用少说明没看过,这话真是醉了。其二,其实原答案不想说的太有戾气。其实对我来说,该书于孝悌等处的问题倒在其次,我个人讨厌它,最简单直接的理由就是,看不上弟子规这么差的书。一个乡里土秀才的东西,给蒙童上课就算了,捧到比论语名气还大了,这不是咄咄怪事么。给蒙童看都嫌陈旧板腐,大学生还有这个选修课,真是醉了,难不成放着四书在那里留着生蛆么。再就是,一本书有可取之处,就该全国上下捧成国学必读,各大高校纷纷开设选修课?为什么不开设小时代研读课,拜金算个毛线,你不知道小四多么努力么。----------------以下是原答案---------------------------来浅谈一点。我个人是十分反感《弟子规》这样的书的,然而其书出于其时,在道理上却是说得通的。社会发展到那一步,文化扭曲到那一步,就必然会出现这样的书。我所反感的,是现如今这样的社会里,却仍然在流行这样被扭曲之后的东西。我反感《弟子规》,和反感女德班这些,是一个道理。社会上流行这些东西,并不能和国学兴盛什么的联系在一起。《弟子规》不过对《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么一句的阐发。但是阐发的如何呢?看上去是更加细致了,细致到了如何坐卧起居接物待人,其实明显过犹不及,如何过犹不及?其实《弟子规》少说还算,说的太多,其实更是反映了孔子一路被解释几千年后终于僵化的状态。我想要引自己之前一个答案来佐证:我觉得夫子的重视孝道,和后世的重视孝道,是不大一样的。夫子的孝道,是发乎心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靠什么来维系?夫子给出的答案是孝悌,一个人生下来,最先接触的是母亲、父亲,继而外扩到家人、亲人、朋友、社会,对自己的父母家人持有怎么样的态度和感情,是一个人的伦理的基础,也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于他人交际的基础。《论语》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作乱者,鲜矣。”正是这种理念的体现。由孝悌构建出的,是内对父母孝顺,外对朋友信义,上对君王忠诚,几千年的农业社会,社会结构其实是搭建在这样的人际关系之上的。所以一旦一种德行成为了伦理的基石,那么它的异化就是在所难免的。统治者需要推崇这样一种德行来维系整个社会的稳定,从农村的家庭到宗族,再到整个社会,孝顺成了社会最提倡的美德,二十四孝被当作范本大加颂扬,从这样的行为中,其实我看到的并不是原生的发自人性的孝了,而是让我看到了古时候的雷锋张海迪们,有了造神运动的痕迹,孝的地位越来越让位给顺字,所谓的父慈子孝的前半截就不那么重要了。那么问题来了,父慈子孝这个概念是合乎心理的,子感于父之慈而孝。而后来的无论父母如何,都应该孝且顺,就是反人性的了,《弟子规》有:“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其中滋味,颇可玩味。夫子尚且不同意以德报怨,而易之以以直报怨,这里的父憎子孝,是怎么来的?《孟子》中提到舜于父母于其弟,我看更多也是一个[直]字,不怨,但和发乎心的孝,不一样。我一直认为,人们孝与否,是源自于人性的,而不是源自于社会舆论的提倡,父母生我养我,含辛茹苦,我理应以孝对待,这是最基本的情感了。而这样的情感,才是夫子推崇的(父慈子孝),伦理上的价值,是基于人性自然而然可以达到的。但是我见到的是什么情况呢?反过来了,原生的感情诉求变成了强制性的要求。很多朋友的父母其实是觉得我生了你,你就必须对我如何,为了这个孝道,你必须要做出什么牺牲,你要光耀爸妈的面子,你要对爸妈好,以后你赚钱了给不给爸妈买这个那个……这样的孝道,其实是反人性的,之前曾经知道豆瓣有个【父母皆祸害】的小组,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里面那些孩子们的故事,孝道二字以及背后的道德绑架带来的家庭悲剧其实并不少。这样的本末倒置很可怕,说礼教的本意是好的,以礼教化万民。但是为什么到了民国,加在礼教二字之前的定语却变成了【吃人的】?真的是夫子的学说不好么?再扯远一点,这种孝道其实是满足了中国人的信仰需求的。我以前和一个朋友谈话,朋友说,其实中国人唯一的宗教就是祖先崇拜。求祖宗保佑后人如何如何,乐此不疲。而所有的宗教到了中国,变成有中国特色的某教之后,不管这种宗教原来具备保佑这个功能与否,都纷纷变成了求保佑,求佛祖保佑菩萨保佑,到了全能神三赎基督,无非还是求保佑。答主老家是晋南农村的,前年祖母去世曾完整的经历了一次丧葬礼仪,之后发现,除了丧葬之外,几乎所有的礼仪都像是玩耍了,最基本的停灵前的香火不可以断掉,七天七夜守灵,到抬棺材一路上不许棺材落地……最夸张的是,打开我爷爷的墓室(是夫妻合葬),我爸特地观察了墓室一角的罐子,罐子里是我爷爷十几年前去世的时候停灵七天的祭祀食物,有说法说罐子里的液体是澄清的,家里人后代就顺利,如果是浑浊的,则不好。我爸上来说是清的,一家人都很开心。在现如今,如嫁娶上梁这些事情的礼节都在不断消亡,而丧葬上,却是一如既往的严格,经历了那七八天,我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都觉得体力吃不消。虽然旧社会在加速的崩坏,但孝道到如今依旧是维系农村人际关系的基石。说孝道是发乎心的不假,但是我目力所及的,其实很多人并不是孝顺的人,但是为了社会舆论,或者为了祖先的保佑,而伪装成了自己是孝顺的。通过我奶奶的葬礼,发现了我们家的好些亲戚其实是不孝顺的,而且是不孝顺的出奇,但是在面对外人的时候,面对我们小辈的时候,嘴上还是不断宣传着自己的孝顺,宣传着一家人血浓于水,潜台词我看无外乎你们小辈将来有本事了别忘了我们这些亲戚。这样的【孝道】让我觉得可怕。我想夫子要是穿越到现代,面对这样的孝道,他的表情肯定也不会好看到哪里去。《弟子规》之流,可以休矣。PS,今天看了一个新闻: ,触目惊心。
以下是知乎luhan chen的回答,通俗易懂,都在点子上。粘贴过来而已望子成龙比自己成龙容易,让小孩提高情商跟自己相处比自己提高情商跟小孩相处容易,自己文化底子差,跟小孩吹弟子规比跟大人谈国学容易。 一句话,给别人定规矩比给自己定规矩容易。 ---------------------------以下是严肃的------------------- 弟子规本质上是在代际之间的power play,即,在一组双边关系中,一方要求另一方提高情商(控制情绪表达、behavior的能力)来适应自己,是自己更加舒适的自处。弟子规本身是一个“文本”,但是亲代(包括老师在内的尊长阶级)把这个文本传递、宣扬、强化、要求诵读领悟的这个行为本身,是一种比文本本身还要强悍的语言,这种昭示着权力与阶级的语言才是“弟子规走俏”这个事件的本质。 亲代明明知道自己作为成年人,远比幼童有控制自己行为和情绪的能力,远比幼童更善于温言揖让,更善于在矛盾发生的时候通过技巧去化解而不是发泄情绪肆意妄为——但他们要求幼童这么去做,而不是去要求自己。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有权力。为什么不是古代女性编写《男则》,并将它传递、宣扬给男性并要求男性遵守?为什么不是幼童编写《师长规》并要求亲代、师长去记诵?为什么国际关系中的文本(规则)是由美国力主编写、加以推广的?权力,是这种言语行为的核心。有权的一方运用权力,去要求无权的一方遵行某种让自己更适意的处事方式。 举个例子,亲代极力宣扬弟子规之类文本当中子代对亲代的尊敬,要求子代去照顾亲代的情绪与感受。但就是这帮父母,在处理自己的大孩子与小孩子之间的关系时,却普遍要求大孩子让着小孩子,要求大孩子表现出更高的情商和更高的宽容度去和小孩子相处——在这里,年龄的法则不适用了。为什么呢?弟子规里的“兄弟睦 孝在中”让我们窥见了答案:兄弟和谐符合亲代的利益,为了实现这种利益,亲代怎么方便怎么来。因为我有权力,既然我知道要求大孩子表现出高情商比较方便,我就这样做。教弟弟去敬哥哥?有点麻烦啊,要做也不是不可以,但于我有什么好处呢?只有当某种秩序对我有好处的时候(代际之间的幼敬长),我才会付出努力去做。 至于弟子规的后半部分,十分荒诞。自己当圣人难,却指望幼童去当圣人了。 ---------------------------------------------总结 power play 本身是世界的铁律没错,可是我很反感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的行为。弟子规的走俏本质就是那么回事,就别扯出传统文化来当遮羞布了。2013
《弟子规》应该有一个更加准确的名字,叫做《通往奴役之路》。其实这套东西的受众,就其初衷而言,应该是统治阶级的下一辈。例如里面有言:“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想想看,什么样的人有“婢仆”?当然是统治阶级,至少是经济条件较好的中上阶层。而现在一些人把这些东西拿出来给平民子弟灌输,就其心可诛了。现在这套东西显然是有部门在推动的。比如下图,是林妙可在国子监带领小朋友们唱弟子规。参与人数达到300人,这显然不是什么自发行为。要知道,当突出强调“孝悌”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要进行奴化教育了。以《弟子规》为例,开篇就叫“入则孝”、“出则弟”,从具体内容看,子女在父母面前,少年郎在长者面前,几乎毫无尊严可言,完全是搞尊卑有序的那一套。你要明白,这是一套启蒙读物,当一个小孩子从小就接受了在家听从父母,在外听从长者这一套东西之后,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很自然的就把“父母”、“长者”替换成了“首长”、“老板”,这样一来,这个人就自然而然的接受了以下这套东西。其实子女对父母的感情是自然而然的,即使要强调孝敬,也应以感念养育之恩,恪尽赡养之责为根本,何必要灌输盲从?同样的,长者相对于少年郎的权威,也无非来自于其宝贵的人生经验,何必要灌输卑躬屈膝那套?这么讲,无非是循序渐进的达到奴化的效果。我直接跟你说,你对官员、对老板要遵从“为首长服务的艺术”,一个天性善良的孩子自然不可能认同:我是人,他也是人,凭什么他高人一等?所以,就需要从一些看似正确的角度入手,循循善诱,最好的抓手就是父子亲情,先告诉你要孝敬父母,你觉得没错,再告诉你要尊重兄长,你觉得没错,再告诉你他们都是长者吧,所以你要尊敬长者,你要还觉得没错,就进坑了。至于后面的“谨”、“信”等部分,基本上是一些行为规范,例如一些晚睡早起身体好,饭前便后要洗手的大道理,这些问题倒不是很大,但任何一个幼儿园老师都有100种办法教会小孩子洗手,根本用不着背这对东西。而真正贯彻落实《弟子规》最到位的地方在哪里?首先是北朝鲜,其次是南朝鲜。
一本清朝的老教材而已。有些风靡一时的东西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并不是因为它本身变坏了,而仅仅是因为属于它的时代过去了。《弟子规》在它诞生的年代无疑是一本优秀的蒙学读物,它把儒家的经典教义编成语录歌的形式,提高了私塾先生的教学效率,因而广受欢迎(类似的事情咱们在上世纪60年代也没少干)。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弟子规》不是类似《忏悔录》这样的哲学书籍,而是类似《三点一测》或《三年高考五年模拟》这样的教辅书籍。我们不会去探讨《三点一测》里面有多少精华、多少糟粕,我们仅仅关心它是否能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弟子规》本身是没有自己的精神内核的,它仅仅是官方教科书的某种缩写版。书中的思想再好,也不能归功于作者李秀才;反过来,书中的思想再差,板子也不该打在李秀才的屁股上。因为所有的思想都不是源于《弟子规》本身,而是源于它背后那个庞大的封建官方话语体系。所以,当我们回到《弟子规》最初的面目,把它当作一本学习儒家思想的入门读物,就会发现它是好的。但问题在于,清朝的蒙童学《弟子规》,目的很明确,是为了学好四书五经,参加科举考试。那我们的孩子学习《弟子规》是为了什么呢?教科书都不在了,还抱着《三点一测》干嘛呢?教科书为什么会都不在了呢?因为它落后于时代,被淘汰了呗。的确,经典中有很多前人留下的智慧财产,这是无可否认的。历史上被淘汰的东西几乎都不是一无是处。比如马车并不是因为不能拉货而被淘汰,仅仅是因为火车的效率更高罢了。封建思想也不全然是错误的,但既然我们有了更现代化的价值体系,为什么还要去故纸堆里刨宝贝呢?具体到《弟子规》来讲,不少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道理当然是好的,但是要教小孩这些道理完全没有必要通过这些佶屈聱牙的文字来实现。父母跟孩子的互动、情感的交流比什么空洞的说教都要有效。我见过很多关于婴幼儿情感发育的心理学研究,可从没发现通过灌输某篇文字能达到什么效果。心理医生诊断的时候也不会告诉你,因为你当初没给孩子念《弟子规》,所以导致了孩子的心理障碍。话说回来,要是教育孩子是靠念一篇古文这么简单的方法就能做好的,那倒是人类的福音。如果说认为读《弟子规》能提高孩子的识字水平,那倒不如教孩子念《笠翁对韵》,“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有图有画有知识有概念,这不比干巴巴的“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强得多?中国啥都缺,就是不缺好诗文。更何况《弟子规》里还掺进来不少三聚氰胺,像什么“非圣书,屏勿视”,你要怎么跟孩子解释呢?语文课本是不是圣书?物理课本是不是圣书?都屏勿视了那也就不用上学了。“亲有疾, 药先尝”,这符合现代医学的精神吗?别等下孩子孝顺了,科学常识没了。我就不用提后面那些什么“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这些大话了,别说小孩子,你们自己有几个能做到?封建时代的孝远远超出我们现代人的想象。举几个“二十四孝”的例子,如埋儿奉母,为了孝顺老母亲能把自己儿子活埋了;芦衣顺母,被后妈虐待也得乖乖忍着;刻木事亲,把已经死了的父母刻成木头人,每天伺候吃喝拉撒(我怀疑这个是精神病)。且不说里面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比如郭巨活埋儿子的时候挖到老天送给他的一坛金子,单是这么个孝法,就无法让现代人认同。在灌输给小孩之前,请确保你真的明白你将要灌输给他的是什么玩意。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过去了就要学会放下。你是堂吉诃德不要紧,你不要把你的孩子变成你的桑丘。
以下是方舟子推荐的文章【《弟子规》的传播是场骗局?】原文地址:按:只要微博上随便一搜,就会发现无数的学校和企业在读《弟子规》,把它当作中国古代“蒙学经典”。《弟子规》诞生于清代,而做清代文献研究的黄晓丹老师,接触了大量清代的诗文集、传记和家谱,却从来没看到过哪里提到《弟子规》。她问及研究民国文献的朋友、读过大量现代学者的回忆录和传记的朋友,发现他们也都从未见过《弟子规》。那么,这个据说是“传统蒙学经典”的《弟子规》到底为什么避开了我们的视野呢?今天,就分享黄晓丹老师在刚刚过去不久的首届“亲近母语”《儿童传统文化教育论坛》上的讲稿,让我们看看《弟子规》到底是本什么样的书,又是怎么在近几年大张旗鼓地流行起来的。《弟子规》在古代是贤人君子们少年时代的启蒙读物吗?海峡两岸的研究生把《弟子规》拿来做硕士论文时,都会碰到两个问题,第一,作者的生平很不清楚;第二,清代和民国时期以及解放后一直到2000年,对《弟子规》的研究文献都太少。《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是清代山西绛州的一位秀才,因为没有中举,也没有其他学术上或者政治上的成就,所以同时代人对于他的记录很少。台湾师范大学的刘雅苓同学在她的硕士论文里比对了各家的观点,大致确定李毓秀生于顺治四年(1647)、卒于雍正七年(1729)。东北师范大学的周明杰同学在他的硕士论文里罗列了大陆馆藏的《弟子规》的十二个版本,其中最早的一个刊刻于咸丰六年(1856),而刘雅苓同学在台湾收集到了四个版本,最早的一个刊刻于同治五年(1866)。这告诉我们两点:第一,《弟子规》在作者死后一百多年才被人们注意到;第二,《弟子规》的出版其实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是近代的事。如果我们看一下中国历史纪年图,会发现李毓秀生活的年代和《弟子规》的出版物能在市面上找到的年代,都处于中国古代史的最尾端,所以宣传中说“古代出现了那么多贤人君子,写下那么多唐诗宋词,都是因为古人从小读《弟子规》”这是不合适的。另外一件我觉得奇怪的事情是,不管台湾还是大陆,所有人要证明《弟子规》曾经很流行,就引用这句话“《弟子规》编成后,因其通俗易懂,易于背诵,甚为普及,清代末年有的地方官府还将其定为私塾、义学的必读教材,甚至作为‘劝善’书籍,在祠堂、茶馆、书馆中进行宣讲,使其广为流传”。事实上这句话的源头是1974年3月,发表在《天津师院学报》上的《&弟子规&宣扬了什么》。作为批判文章,“广为流传”的说法有夸大和臆测的嫌疑,但是其中说“在祠堂、茶馆、书馆中进行宣讲”大概是有根据的。我在《四库大系系列数据库》9153种书里,检索《弟子规》,只找到两条文献。说明它真的没有很广为流传。但检出的一条文献说:“劳乃宣,字玉初,浙江桐乡人。同治十年进士,……任吴桥,创里塾,农事毕,令民入塾,授以弟子规、小学内篇、圣谕广训诸书,岁尽始罢”(《清史稿·劳乃宣传》)。这两条文献对照,告诉我们,《弟子规》在最初的使用环境是祠堂、茶馆、书馆,使用对象是干完农活的成年人。这又解释了我的两个疑惑:第一,为什么我看过的所有清代诗人的自传都说自己是从论语、诗经、唐诗开蒙的,因为《弟子规》的适用范围是社会下层;第二,为什么《弟子规》里面对儿童的童真童趣没有一点欣赏的意味,因为它本来就不是专门写给儿童的。我们再回到《清史稿》去看劳乃宣使用《弟子规》的效果,就会发现,他遇到的问题是原先那些成年农民不识字也看不懂政府的法令,经常干些违法的事,学了弟子规之后,能读一些法令了,不违法了。那我就要问了,今天我们为什么要拿一本近代才被注意到的,主要用于向那些被剥夺了更高发展要求的农民劝善的行为规范,来作为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依据呢?李白杜甫没有读过它、清代的知识阶层也不读它,它在今天是不是被捧到了太高的位置?那么我们来看看,它是从何时开始被捧高的。我们看这张图,是中国期刊网上以“弟子规”和“三字经”分别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的结果。从年之间几乎没有人提到弟子规,但从2004年开始,它就飞速上涨,到2008年曝光率超过“三字经”。2004年之后的十年间,“三字经”的使用率膨胀了2.4倍,而“弟子规”的使用率膨胀了70倍。它在文献数据库中的检出率对应着它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在最近十年里,远远超出《三字经》和《论语》。台湾的情况也差不多,台湾师范大学的刘雅苓就说,《弟子规》研究,是到民国八十八年(2000)才得到重视。《弟子规》在今天为什么一下就走红了?那么,99年到04年之间发生了什么?《弟子规》为什么一下子就走红了?故事要从台湾说起。九十年代,台湾迎来了解严后的教育自由化时代,1991年,儒家经典正式从台湾的教育制度中失去独尊的地位。日《联合报》有一则新闻报道此事,新闻题目是《兼容并蓄诸子百家,不再专攻四书内容,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决定重编》。因为官方减少提供儒家教育,那么那些原本就喜欢儒家教育的人,就只能在民间结成团体了。同时,因为九十年代台湾教育在理念上实行“社会观念松绑”和“多元文化教育”,在技术上支持“弹性课时”和“在家上学”,因此不管你是结成基督教教育团体,还是佛教教育团体,还是读经教育团体,都比较容易。因为政府减少提供儒家教育,民间就涌起力量弥补这一真空,就在1991年台湾教育部停止《四书》为中学唯一文化基本教材的同时,民间就有人在家自己教读经了。王财贵就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个。二十年间,王财贵的读经书目其实是有窄化的趋势,最初他的读经书目包括中西经典,但后来为了“便利、普及、实效、实证”的目的多次修订,真正普遍得到实施的,读得最多的也就是《弟子规》。而同时台湾各种宗教团体也希望借着读经来扩大自己的声誉。在年之间,台湾天帝教、一贯道、佛教的各种组织都捐印了大量读经手册和书籍。而这些宗教团体捐印得最多的就是通俗易懂、篇幅简短、不涉及形而上辩论的《弟子规》。十年前,大部分人获得的第一本《弟子规》都是从佛教寺院里拿来结缘的。但《弟子规》在大陆的流行,更要归功于净空法师。2004年,净空的“庐江文化教育中心”在江西庐江汤池奠基,2006年开始对外招生。到2008年解散之间,总共耗资2亿。汤池实验号称仅仅读弟子规就可以使犯罪率降低、离婚率降低、外出打工的人回归乡土、婆媳不吵架以及夜不闭户。这个理想也吸引了大量寻求心灵寄托的现代人,在06-08年之间,大量的白领辞去工作从北上广奔赴汤池。(可参照南周报导《离开“孔子”的日子》)我们讲了这么多,说《弟子规》写出来是到鸦片战争后,流行起来更要到二十一世纪,无外乎就在证明,它并不是“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材料。那么,“儿童传统文化教育”到底是什么呢?有同学在写关于传统蒙学的硕士论文时,综合了十位学者的观点,发现他们说得都差不多,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异议,就是分为五类。用郑振铎先生的命名法,就是“伦理、故事、识字、常识、诗歌”五类。而且在每类之中,都有十分丰富的文本可供使用。我自己是读古代文学的,我知道在中国的古代典籍中有多么大量的故事、常识、诗歌。我自己是一个小孩的时候就被这种东西迷住了。因此我想说,传统蒙学是非常丰富的,《弟子规》顶多属于其中“伦理类”文本里的一小部分,而且是不大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以为“儿童传统文化教育”就是把一千多字的《弟子规》读个五百遍一千遍的话,不要说不能培养一个合格的现代儿童,也远远不够培养一个合格的古代儿童。这样的小孩就是放到古代,也是一个只会复述一些僵化的道理,而不知道自然知识、生活常识、不会讲故事,不懂得鉴赏诗歌,没有用处,没有趣味的人。他在古代也不会受欢迎的。结论:为什么说《弟子规》会给现代人带来的心灵冲突?那么我这部分其实要想讲两个结论:第一,《弟子规》不能代表传统蒙学的全貌,要防止对传统儿童教育的窄化;第二,传统中本身存在很多互相对抗互相补充的因素,这是传统不断焕发生机的动力来源,要防止对传统的极端化。因为它极端化的一天,就是死亡的那一天。有人问:“《弟子规》不属于传统经典,那么有没有可能,它正是因为符合了某种现代性的需要,而具有被重新经典化的可能呢”?就我自己而言,我并不赞同这样的观点。我觉得一个时代的文化状况中有三个必须得到平衡的诉求:过去传统文化资源的如实继承;当下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满足;未来发展潜能的酝酿。首先,说古代的贤达都是读了《弟子规》才成为贤达的,这就不如实;其次,要谈当下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满足就要谈到现代的儿童观。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来说,“童年”是被发现的,在现代之前,所有国家所有文化,都不认为童年具有独立的价值。在那时候,文化假设童年只是成人的准备期,童年缩得越短越好,儿童越像成人就越得到表彰。但是在现代社会中,“童年”被赋予了独立的价值,随之衍生的,就是儿科学、儿童教育、儿童文学、儿童心理学等学科的产生,以及专门的童装、儿童语言、儿童游戏场所、儿童保护法案的出现。现代心理学,不管是皮亚杰还是艾瑞克森,他们都认为你人为缩短童年期,就会带来不可更改的创伤,发展就没有后劲,潜能就没法实现。因为这个前提假设是根本不同的,你无法在一个“童年具有独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的假设之下,去执行一种仅仅着眼于训导儿童成为成人的行为规范。第三,对未来生活的适应性而言,当下社会以及未来社会,已经不可避免地告别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社会,儿童必须学习如何在陌生人社会中与人合理合法相处的技能。因此我最后要谈到学习《弟子规》这样的文本会给现代人带来的心灵冲突。我并不觉得读《论语》会导致这样的冲突。当涉及到那些与现代生活相距甚远的内容时,《论语》和《弟子规》带来的感受是很不一样的。因为《论语》不是一个行为规范,而是一个建议。论语基本上是讲一个大致的道理,孔子从来不越出他的时代和处境隔着几千年的社会落差直接说“你要怎么样怎么样”,而且《论语》之中具备着多个声部,使得你可以根据情况选择一个恰当的建议。所以当现代人读到“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的时候,我们不会有焦虑觉得不要坐在凳子上了,赶快去弄一张席子铺在地上。但是《弟子规》每句都是在说“你要怎么样怎么样”,哪怕他完全不知道你是谁,你的具体处境是怎样委屈的,它依然以强烈的训导口吻和死板规定对你提出种种要求。这使得我们必须歪曲自己的生命经验来凑这个文本,导致生命体验的虚假化。我非常喜欢荣格心理学中对于在世界各种文化中都可能存在的圣贤之说的堕落化的解释。他们说,所有圣贤的教谕,都来自于他们真诚的生命体验。而当你能真正体验宇宙的真实、生活的本质时,这种觉醒的经验是不需要你额外再提醒自己去记住的。只有当人不能再获得这种体验时,才会希望将它记录下来,甚至变成教条,靠意志来执行。而如果它只是教条,而不能与自己真实的体验结合的话,就会带来道德的虚伪化。这就是所有圣贤之学堕落的轨道。如果我们谈“儿童传统文化教育”只着重外在的行为规范,不着重内在的心性涵养,那它必然也是堕落的。我想,无论我们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能在现代社会实现儿童个人的潜能的最大发展”,还是“如何能传承传统文化中优雅和高贵的内容”我都实在看不出有什么理由要在千千万万的文本中选择《弟子规》。
谢邀。没必要贬太低,至于捧就算了。说到底,《弟子规》,启蒙读物而已。何必较真?不识字的孩子,拿来读读练练口齿也行。里头的思想嘛,听过就算了。跟背《百家姓》差不多,可以练个贯口。比《百家姓》好的一点是,可以教点儿典故。我是觉得,有时间教孩子读《弟子规》,还不如直接背《论语》那句: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圣人的原文朗朗上口,还有节奏;比起背乡村秀才三个字三个字硬搓的,有口感多了。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哪位如果要教孩子读古文,那么庄生司马的文采都很好;你要教孩子儒家道理,放着《论语》,哪里有《弟子规》什么事儿?放着十三经不读,抱着《弟子规》不放,好比不肯读《庄子》却去读《于丹庄子心得》,好比不去博物馆看原画却抱着印刷品和画册啃个不休,多没意思。最后多说一句。我是觉得,《论语》从辞藻音韵到态度,都比《弟子规》温和到位得多,也没有那么多小市民气的磨磨唧唧。读《论语》会觉得孔圣人是个好老师,谈吐温厚,确实有德行;《弟子规》就是塾师翻来覆去,连吓带哄弄孩子呢。真没必要跟这玩意较真。至于把《弟子规》捧到经典地步,要求幼儿园以上孩子去读的,这若非别有用心,就是对文章的品味比较奇怪了。
芝士就是力量:
在我有闲情雅致,说白了就是我有空扯淡的时候,但凡有人跟我推荐《弟子规》并且满脸跑眉毛,我会马上邀请他周末参加安利人生事业起航的讲座,随便编一个时间和一个大型场所,然后开始跟他安利别人给我安利过的安利。对方但凡说出任何一点安利的不好,我就立刻从弟子规里找出3/6/9个字甩过去,告诉他你的这个质疑/反驳/指责行为是不合《弟子规》的。
垃圾,文雅点说,叫文化糟粕。「居有常,业无变」之类不符合现代社会和人的发展抛开不谈,就讲《弟子规》的核心思想——孝与学——已经把原本的孔孟之道扭曲到了什么样的地步。孔子只是说「礼」说「敬」,《弟子规》却说「父母责,须顺承」,「挞无怨」,「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基本上就是将孩子当做父母的附属品,简直就是活着光是为父母意愿。孔子的「礼缘情设」已经不知道被扔到哪去了,孟子都知道讲「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孟子·告子下》)。帝王儒表法里扭曲儒家之道也就算了,一个村夫子也来凑这个热闹。中国宗法制度重整体轻个人的缺点基本已经被放大到极致,没想到当代社会还有一大堆甘心作附属品且看不得别人不愿作附属品的人。「孝弟」被扭曲了,学业也好不到哪去。「有余力,则学文」本来就是儒家道德至上的陋说,《弟子规》照抄就算了,还来个「非圣书,屏勿视」。真照这个来,除了四书五经其他绝大部分书都该烧。〈离骚〉都算过分,六朝宫体或者词之小道简直是丽淫,《金瓶梅》看了瞎眼,《红楼梦》合该付之一炬。以这种书作为童蒙教材,怪不得会教出晚清一帮国破家亡还哭着喊着「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要「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来御寇的奇葩。儒学自先秦起本就有自身的问题,何况还被「独尊」折腾了千年,已经很够呛了;就算所谓圣贤之言,也不是句句在理,更不可能拿来当真理用。孔子说「君命召不俟驾而行」,孟子就已经知道民贵君轻了,今人难不成还认为皇帝说了算?彼时人观点固陋是时代所限,但明清时中国就已有更合理的思考了,明末清初就人懂得「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顾炎武《日知录》),清代的穷酸秀才还两眼一抹黑地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骂这是垃圾骂什么是垃圾?对于有的人来说,以传统为大旗再好用不过:男女不平等是传统,谈性色变是传统,官老爷高高在上是传统,思想一定要与传统保持一致,否则就是崇洋媚外,背祖弃宗。合着平等自由不是基本人权,中国传统独立于人这一物种。再说哭着喊着要恢复传统的人,八成是最不了解传统的。喊要把汉服作为日常服饰的,有几个知道中国古代服饰的演变史?喊着要恢复儒家文化的,有几个真的能背四书五经,熟读了十三经?瞎喊又不要钱更不费劲,是吧。
弟子规要改名为下属规,一些人就不会对内容有这么大意见了,按照上面做,就叫会来事。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万一父母不靠谱,这孩子也得跟着跌坑里。
wang helloho:
清代的启蒙读物当然是当时伦理道德的集中体现,宋明理学流行几百年之后的产物,用孝字一个大套子把孩子套在里面,不得呼吸。比如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长辈做错了的时候的要求是: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仔细想想跟独立,平等,自由的要求完全相悖。儿媳妇想和儿子单独住,那就是大逆不道。女朋友老妈不喜欢就应该分手,不能擅为。打你不能抱怨啊,家庭暴力算个屁,应该的啊。你觉得这些不是几百年前的伦理吗?你要孩子遵从吗?比如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基本上是违背人性的。长者立,幼勿坐, 长者坐,命乃坐。你觉得你家里这样像个家吗?孩子见了爹就像贾宝玉看见贾政一样,充满恐惧才对。我不能理解让孩子遵从这个的父母,学校让孩子背诵我也没让他背,好恶心的。
--好啦更新了很多--我原来也让儿子背“三字经”,然后有一天我抱着儿子看国家地理“月球”,看到宇航员在月面上蹒跚,科学家设计月球基地小屋,然后我儿子用一种我很少听到的语气说:“爸爸,我也要到上面去玩。”我突然醒悟:我的孩子,没空去背那些低价值的东西。---补充--当时是看到这一幕,我儿子突然插话。当时是看到这一幕,我儿子突然插话。儿子只有4岁,听不懂英语也看不懂字幕,我全程口述,他突然幽幽地说他也想上去玩儿。我就知道,时代不一样了。我们应该将人文方面的东西,交给其他有兴趣、并愿意付出、努力的人去辨析。而我的孩子,从婴儿时代就特别喜爱机器人、科技领域这一类领域,他应该将注意力放在他喜欢的这些事物上。我当时只是和他讲:“只有最优秀的小朋友长大后才有机会上去上玩,你愿意做一个最优秀的小朋友吗?”他说愿意。我不认为,一句承诺能代表多少东西。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谁知道呢?--观点--其实我认为“弟子规”这种东西,太肤浅,所以觉得是低价值。我从不觉得它就是垃圾。但我默认“垃圾”是指的营养价值不高,参见“洋快餐”国学中有些东西,就是“精神垃圾食品”比如说女训、弟子规中的某些内容。另外综合考虑到效率、爱好、乐趣,学习的动力。你觉得:更能激发一个四岁孩子学习的乐趣,还是直接用:抹杀他对于知识的憧憬与渴望?--选择--有的东西很精华,例如孙子兵法“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伐攻,最下攻城”比如韩非子、庄子、伊索寓言。哪怕是唐诗三百首。比如我第一次读到“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发现原来文字可以这样玩。这些东西,若做父亲的够一定水准,讲给孩子听,那么比洗脑式的“弟子规”,孰上孰下?就像你有能力为孩子提供精致的家庭美食,岂愿意给他吃垃圾食品?如果只有精神垃圾食品怎么办?那是父母的责任,更是父母的懒惰无能。不能给孩子丰裕的精神美食,就培养他的爱心吧!我儿子有时候去单位玩儿,我同事问,你儿子怎么这么高兴?我说:“他每天都这样子”。是啊,我的孩子总是笑眯眯的,当然有时候也会哭鼻子,但很快就好。如果连培养他的爱心都做不到,就逗他每天呵呵笑吧,至少他会是个乐观的人!----有的东西存在巨大的争议,绝对不能现在就拿去束缚小孩子的心灵。比如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本人认为“人性本私”。很多人不理解这个“私”其实有“利他型”“利己型”之分,因此片面对此加以口诛笔伐。其实非要说人心本善,100%错。非要说人性本恶100%错。人性无善无恶呢?我也不知道。人性本私照样存在争议。那么你怎么可以,将七百年前老学究未经讨论过的一己之见,直接塞进你的宝贝儿脑子里?尤其是,有些东西吧啦吧啦要你这么做那么做,就是不告诉你——为什么?还不让你问,问也问不出所以然。不是孩子还小无法理解,而是大人自己其实也不懂,因为这些东西,深入进去,有些地方会很复杂。满纸说教的《弟子规》,绝不是好的伦理学启蒙书。和大多数人一样,我也是这样长大的:当我醒悟到,成长不该是这样,我便开始注意保护好我的孩子。--说说“孝”的真相--忠孝信悌礼义廉耻,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哪有什么永恒的真理。这八个字,都大可深究,这里只谈最重要的这个“孝”:我用不着我的孩子孝顺我,我爱我的孩子,我的孩子也爱我。我和他就像好朋友一样。好朋友互相帮助,难道不是应该的吗?因此我常常和儿子说:“爸爸和崽崽是好朋友吗?”然后他亲我一下。难道我需要向他解释,儿子你必须孝顺我,因为圣人是这么说的?我有个同事说过这么件事:他父亲高血压,心脏病,同时特别爱吃肥肉。有一天他父亲又做了一碗红烧肉,准备大快朵颐。然而这个同事直接端起碗,连碗带肉一起丢进垃圾桶。(别小看人,那货可是B超科骨干。)那么这是孝还是不孝?他是不是应该抱着老父的大腿:“父亲呀,别吃啊,大肥肉有毒啊!”若真这样,那这算是孝顺,还是有病?(亮哥你不在知乎吧?表打我。)对于年幼的孩子,父母就是一切,就是“天”。那么我们不要太无耻,更不要太无知。古代以孝治天下,是很高明的统治之道,一个孝的帽子,扣杀了多少乱臣贼子。又绞杀了多少独立思想、渴望自由之人?精神上的东西,甚至可以比药物更可怕。统治阶级懂得这个,因此,文字狱贯穿人类文明史。类似《弟子规》这一类的东西,明显是精神上的“药物”。身在当代,仍然不加辨析地胡乱吃药,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只是,我想说,放过你自己的孩子!--呼吁与建议--相信自己的孩子,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相信人性本身,让他成为一个洞悉邪恶但仍然善良的人。培养孩子的自律性,自律是一切成功的源头。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任其自由发展。很多家长这也做不到,那也做不到,却丢本《弟子规》,又不解释为什么,却试图让孩子这也做到,那也做到,以为这样就能让他成才。可惜生孩子不是买彩票。给孩子一个又一个谎言,这是最坏的结果:--补充点--新好于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性。我不是说旧的全都不好,而是说新的通常会更好。国学国学,国学并非仅仅是一个宝库,也是一个大垃圾场。最重要的是:您认为老祖宗那个年代,能和我们这种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相提并论吗?难道生活在今天的我们,还必须墨守数百年前的城规,固执地不愿意相信,自己有能力比老祖宗懂得更多,更具备智慧与经验?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私以为:《弟子规》这种程度的国学,就像一张过了时的地图。你愿意让你的孩子用旧地图来勘误他的人生吗?
我高中,因为是出国高中没有高考压力,开学第一个周看了一周的弟子规讲座论坛除了一群人像嗑药了一样去舔饭盆(对,是盆),还有几个“不孝子”给父母跪下疯狂磕头泪流满面,还有什么各种神叨的东西,一个“老师”在上边喷唾沫底下一群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哭的哭,跪的跪,磕头的磕头简直像是传销,布教一类的感觉特别可怕…现在忘的差不多了,就记得一个地中海,还有一个什么女的讲这个…我们班因为要响应学校的国学特色号召,一犯错抄弟子规周一一遍,周二两遍,周三三遍…以此类推小到校服不整齐,大到全校通报批评无论大错小错,犯了错你就祈祷是周一吧我高中三年起码算起来抄了要有二十多遍弟子规…我这还是因为和老师关系好,嘴比较甜有时候犯了错撒娇打滚耍赖撒泼的混过去有些比较“突出”的同学嘛…班里有个人我们叫他翔哥,此人神神叨叨就愿意和老师作对,记得我们曾经帮他数过他有个周,一周。抄了四十遍…就是那种课都不让上了站门口抄弟子规…这个神人我在那篇“高中有什么好玩的事”答案里也有提起哦,你看我说的一上头,忘记题目“怎么评价弟子规”是吧我血屎嫩娘。————甭跟我一个没文化的讲什么屁的文化道德
私货回答:纵观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几乎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弑父”,即后人推翻前人。几乎每个时代,都建筑在对上一个时代的否定上。洋务派否定了保皇派,革命党否定了洋务派,军阀否定了革命党,以俄为师的国民党否定了军阀,全盘俄化的共产党否定了以俄为师的国民党,WG否定了过渡时期,改开否定了WG,等等。在这种以“否定”为规则的社会基调演变中,第一章就强调“入则孝”的《弟子规》,显然不合时宜。因为《弟子规》是对既得利益成熟规则的强化和细化认知,并不能指向变革。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是。——鲁迅
刚上初中的时候全年级被学校老师要求背整本的《三字经》和《弟子规》、看《爱的教育》,我们班还被英语老师要求背《心灵鸡汤》,初二的时候又是各种开复唐骏之流的书……后来发现,背了看了也就是跟人吹水的时候多几句可说的话而已,里面讲的道理吧,反而让人都扔了,该是混蛋的人看了背了也还是混蛋……与其让孩子背《弟子规》,还不如父母以身作则并且创建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从孩子生下来开始就把道理都教给孩子的好。
我记得 资中筠 先生说过这样一件事,在抗日之前,她的家没被日本人攻陷之前,他们学的是公民、平等、尊重的内容,当她的家被日本人攻陷后,他们学的是四书五经。她说,当统治者需要被统治者“听话”的时候,肯定会用传统文化来教育,目的大家应该都懂。好吧,我没看过《弟子规》,所以不对其中的内容做什么评判。我想说的是,我只希望孩子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我们的附庸。孩子并不能决定自己的出生,而作为父母将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养育就是责任。我们经常说的“养育之恩”并不准确,“养育之责”才是更准确的说法。父母与孩子是平等的,而没有平等,又谈什么感恩?相比于一个众人眼中“乖巧”“规矩”的孩子,我更希望他能有自己的想法,有一点冒险精神。当他成人以后,能自食其力,也就够了。这个世界这么大,一本书并不是什么“标准答案”吧?
我想了想,如果我儿子表现得跟弟子规里要求的一样,我一定会大骇,因为那根本就不是一个小孩子,而是一个毫无生趣的机器人。我为什么要培养一个机器人啊!明明花钱买就可以了嘛。对一个孩子来说,弟子规条文太多、太死板,又无趣、要求过于抽象难以执行——你告诉我那几百条“应**,勿**”怎么应对在外尿急?怎么应对在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想说话?怎么应对小朋友孤立自己?怎么应对大孩子抢玩具?怎么应对老师睁着眼睛说瞎话?怎么应对喜欢的女孩子不理自己?现代文明社会太多情景是弟子规的死板条文根本无法想象和处理的,从内容上来说过时陈旧,从执行上来说无从执行,从审美上来说文字粗陋不堪,从心智开发上来说完全是与创造力与想象力为敌,而且实在没有任何说服力和吸引力让人愿意去学——到此为止,弟子规还只能说是一篇冗长、陈旧的文字,当读物看看无妨,但让人愤怒地称之为垃圾的应该是它莫名其妙被碰到至高的地位和实际水准的落差。它凭什么啊?唐诗是美的,论语和诗经里有中国文化的根,童话和纪录片动画片探险小说科幻小说对孩子有足够的吸引力,要开蒙应该先接触这些瑰宝,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需要父母一点一滴去教导,弟子规这种浪费时间的东西么扔了就扔了吧。不足惜。
曾经大学的食堂墙上里赫然印着【朱子家训】,寒暑假老师也让我们写过【弟子规】的读后感,某副校长还以整部论语治学校,据说他在学校里抓人提问论语,不会背的要被批评…………这些与封建社会时期配套的伦理道德已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发展了,只是人的观念滞后与经济社会发展,这种愚昧落后的东西还会延续一段时间。
孝悌箴明 王艮事亲从兄,本有其则。孝弟为心,其理自识。爱之敬之,务至其极。爱之深者,和颜悦色;敬之笃者,怡怡侍侧。----------------------------------父兄所为,不可不识;父兄所命,不可不择。所为若是,终身践迹;所为未是,不可姑息。所命若善,尽心竭力;所命未善,反复思绎。敷陈义理,譬喻端的。陷之不义,于心何怿?父兄之愆,子弟之责。尧舜所为,无过此职。————————————————————————————弟子规...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亲有过 谏使更怡吾色 柔吾声谏不入 悦复谏号泣随 挞无怨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既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文字、视频等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大家学习与交流。相关内容如涉嫌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请向本站发送有效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反馈邮箱&&&&。
学生服务号
在线咨询,奖学金返现,名师点评,等你来互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很久以前的动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