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空气先加压降计算温至-200,空气变液态...

空气与氧气的制取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空气与氧气的制取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观察装置,注射器的前端,玻璃管比较细,不利于铜丝与注射器里的氧气反应,为了使注射器里的空气中的氧气能充分与铜丝反应,在实验加热过程中,可以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在本实验中测定的数据要受多种因素影响:注射器的前端,玻璃管比较细,不利于铜丝与注射器里的氧气反应,未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为了耗尽注射器里的空气中的氧气,加入的铜丝的量必须是足量的,装置的气密性必须好等.
解:根据实验的原理,观察装置:为了使注射器里的空气中的氧气能充分与铜丝反应,在实验加热过程中,可以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分析小强测定的数据比实际数据偏小,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注射器的前端,玻璃管管比较细,不利于铜丝与注射器里的氧气反应,应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为了耗尽注射器里的空气中的氧气,加入的铜丝的量必须是足量的,装置的气密性必须好等.故答为:是空气里的氧气充分反应;
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方案比较多,方法各异,但其原理是一致的,即利用可燃物在密闭容器内的空气中燃烧,耗尽其中的氧气,使容器内气体的减小或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水或其他液体进入容器内的体积约为为氧气的体积,从而得出结论,但实验时,应注意:可燃物必须是过量的;装置的气密性必须好;燃烧完毕,必须要等装置冷却至室温等.
983@@3@@@@空气组成的测定@@@@@@101@@Chemistry@@Junior@@$101@@2@@@@地球周围的空气@@@@@@14@@Chemistry@@Junior@@$14@@1@@@@身边的化学物质@@@@@@2@@Chemistry@@Junior@@$2@@0@@@@初中化学@@@@@@-1@@Chemistry@@Junior@@
983@@101@@14@@2
求解答 学习搜索引擎 |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小强采用了如图所示装置: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___.(2)小强测得实验结果如下: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25mL22mL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___2l%(填">","=","<").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_.(填序号)\textcircled{1}没有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textcircled{2}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textcircled{3}加入铜丝量太少;\textcircled{4}加入铜丝量太多.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甲、乙、丙、丁均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X、Y、Z、W均为化合物,常温下,X为淡黄色固体,Z遇空气变为红棕色,W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工业上常用W来制取Z,其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X中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非极性键.实验室制备W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2NH3↑+2H2O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将题小粒甲投入FeCl3溶液中,可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钠融化为小球,在液面上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最后消失,有红褐色沉淀产生.(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工业上用W制取Z:△4NO+6H2O4NH3+5O24NO+6H2O;②Y与水反应生成丁:NaH+H2O=NaOH+H2↑.在②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1:1.(4)在绿矾形成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X,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Na2O2+4Fe2++2H2O=4Fe(OH)3↓+8Na++O2↑.(5)工业上制备W的条件为高温、高压和催化剂,选择该条件的理由是氮气分子中存在三键,很稳定,选择高温是由于催化剂活性需要一定温度,且加快化学反应速率,选择高压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和提高原料的转化率.
科目:高中化学
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氮还是构成蛋白质的重要元素,空气中的氮气只有转变成化合物,才能成为植物生长所需的含氮养料。图4-3是生物利用自然界中氮元素的图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4-3(1)图中(& )表示生物固氮。地球上固氮量最大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它生活在豆科植物的根内,利用豆科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生活,而它通过生物固氮制造的氨则供给豆科植物。因此它与豆科植物这种特殊关系叫__________。(2)图中④过程中的细菌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它属于自养生物,因为它能利用环境中_______________的能量把____________________合成有机物。(3)上图说明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化学元素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是可以_________出现的,____________地流动的,这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不同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②和③有关固氮的化学方程式。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氮气在压强为101 kPa,-195.8 ℃时变为液态,因而在高科技领域中常用液氮制造低温环境,使某些材料获得超导性能。超导体的导电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前对超导材料的研究已取得显著的进展,若超导应用于电力工业中,将会引起一场革命。如采用超导电缆输电,带来的好处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 ①早在1785年,卡文迪许在测定空气组成时,除去空气中的O2、N2等已知气体后,发现最后总是留下一个体积不足总体积1/200的小气泡。?②1892年,瑞利在测定氮气密度时,从空气中得到的氮气密度为1.257 2 g·L-1,而从氨分解得到的氮气密度为1.250 8 g·L-1。两者相差0.006 4 g·L-1。?③瑞利和拉姆赛共同研究后认为:以上两个实验中的“小误差”可能有某种必然的联系,并预测大气中含有某种较重的未知气体。经反复实验,他们终于发现了化学性质极不活泼的惰性气体——氩。?请完成下列问题:?(1)空气缓慢通过图15-1 a~d装置时,依次除去的气体是(  )?A.O2、N2、H2O、CO2   &&&&&&&&&&&&& &B.CO2、H2O、O2、N2?C.H2O、CO2、N2、O2&&&&&&&&&&&&&&&&& &&&&& D.N2、O2、CO2、H2O??图15-1(2)材料①②中的“小误差”对测定空气组成和氮气密度的实验而言是&&&&&& (填“主要因素”或“次要因素”)。?(3)材料③中科学家抓住了“小误差”而获得重大发现说明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学年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文)试卷
题型:填空题
(8分)环境和材料是现在社会中两大关注的问题,请回答:(1)造成居室污染的物质是&&&&。&A.甲醛&&&&&&&&&& B.氮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2)形成酸雨的原因主要是由人为排放的&&&&&&&&&(填字母,下同)转化而成的。 A.SO2  B.NO2  C.CO2  D.CO(3)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 A.汞(Hg)、镉(Cd)&&&&&&&&&&&& B.N、P的化合物C.石油泄漏&&&&&&&&&&&&&&&&&&&&&&& D.工厂排放酸、碱、盐(4)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A.废塑料制品&&&&&&&&&&&&&&& B.废铝制易拉罐B.废旧电池&&&&&&&&&&&&&&&&& D.生活垃圾(5)为了治理汽车尾气的污染问题,可以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它的特点是使CO与NO反应,生成CO2和N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6)合金是被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下列有关合金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它的成分金属高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成分金属低C.组成合金的元素种类相同,合金的性能就一定相同D.合金与各成分金属相比,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7)塑料、合成橡胶和&&&&&&&&&是常说的三大合成材料。(8)下列条件下铁钉最容易生锈的是&&&&A.浸泡在植物油中&&&&&&&&&&&&&&& B.浸泡在海水中C.置于干燥的空气中&&&&&&&&&&  D.浸泡在蒸馏水中
科目:高中化学
氮气是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因此有科学家根据蒸汽机的原理设计制造出了液氮蒸汽机,即利用液态氮的蒸发来驱动机车,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其原理的主要依据是 (&&&& )。A.N2在空气中燃烧放热B.N2与H2的反应为放热反应C.N2在空气中约占78%D.液态氮的沸点远低于常温氮化铝(A1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陶瓷工业等领域.工业上从铝土矿中获得物质X,从空气中获得氮气,再将物质X、N2和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A1N和CO.则(1)氮化铝陶瓷属于B.(填字母)A.金属材料&&B.无机非金属材料(2)通常情况下,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将经过除尘净化、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空气液化,通过控制温度将N2(填氧气或氮气)从液态空气中先蒸发出来.(3)物质X的化学式Al2O3,制A1N的化学反应方程式Al2O3+N2+3C═2AlN+3CO.(4)铝在地壳中的含量居所有元素的第3位.铝元素摄人过多对人体有害,请给大家提一条减少生活中铝元素摄入的合理化建议不用铝制易拉罐.
(1)根据金属材料的定义考虑;(2)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含量和液氮的沸点考虑;(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考虑再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考虑;(4)根据地壳中前五种元素的含量考虑.(1)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单质或合金,最少需要有一种金属单质,而氮化铝陶瓷中没有金属单质,所以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2)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空气主要是液态氧和液态氮,而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所以氮气先出来;(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物为A1N和CO,而反应物中只有氮、碳元素,所以还缺少铝和氧,即氧化铝;(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是;氧、硅、铝、铁、钙.所以铝占第3位,不使用铝制的饮料瓶或餐具等.故答案为:(1)B;(2)78%;氮气;(3)Al2O3;Al2O3+N2+3C═2AlN+3CO;(4)3;不用铝制易拉罐.现测得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为0.038%,当其含量超过0.05%时就会加剧温室效应.为解决该问题,除限制其排放量外,有科学家提出回收利用CO2的构想: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再从溶液中提取出CO2,又在合成塔中使之变为甲醇(CH3OH)和水,或制成做致冷剂使用的超临界CO2(一种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状态),该技术流程如下:(说明:吸收池中盛有饱和的K2CO3溶液,合成塔内的反应条件为300℃、200KPa和催化剂.)(1)以超临界CO2替代以前曾用的氟利昂作致冷剂,这种做法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意义在于保护臭氧层.(2)合成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3)请在上述流程图中找出循环利用的物质是K2CO3水.(4)如果空气不经过吸收池和分解池,而是直接通入合成塔,你认为可行吗?并简述理由不行,如果直接通入合成塔,由于空气中CO2的含量太低了,不利于生成甲醇的反应进行,同时氢气与空气混合后,在高温下也会发生爆炸..
(1)二氧化碳代替佛利昂是对臭氧层的保护;(2)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可以得出化学方程式;(3)由流程图可以找出循环利用的物质;(4)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很低的,所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无法直接利用的.氢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或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1)佛利昂能破坏臭氧层,用二氧化碳代替佛利昂能保护臭氧层.(2)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二氧化碳最后又被重新吸收,且在最后又加入氢气生成甲醇和水,所以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3)吸收池中的反应为:K2CO3+H2O+CO2=2KHCO3,分解池中的反应为:2KHCO3$\frac{\underline{\;\;△\;\;}}{\;}$K2CO3+H2O+CO2↑,可见碳酸钾和水可重复利用.(4)吸收池只吸收了二氧化碳,分解池中只生成了二氧化碳一种气体,所以通过吸收池和分解池中发生的两个反应,可以除去空气中其它气体,得到纯二氧化碳.另外氢气有可燃性,如果不纯,受热会发生爆炸.故答;不行、如果直接通入合成塔,由于空气中CO2的含量太低了,不利于生成甲醇的反应进行,同时氢气与空气混合后,在高温下也会发生爆炸.故答案为:(1)保护臭氧层;(2)CO2+3H2CH3OH+H2O;(3)K2CO3;水;(4)不行,如果直接通入合成塔,由于空气中CO2的含量太低了,不利于生成甲醇的反应进行,同时氢气与空气混合后,在高温下也会发生爆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压降计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