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的物距等于焦距大于两倍焦距会成倒像,为什...

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问一下关于凸透镜放大镜的问题
离放大镜多远都能看到放大像
为什么当我们把放大镜置于离物体一倍焦距时看起来什么也没有,但是眼睛贴着放大镜却能看见模糊的像
为什么当我们再把放大镜上置的时候就马上看见方得比前面还要大的倒立的球形像
为什么当我们把眼睛再向下时就又变什么也看不见了然后再下去就看到模糊的放大的像
为什么我们用放大镜看远处时看到倒立清晰缩小的像但是如果眼睛贴近了就变模糊正立的像了
光路图是解决这些为什么最直观,而且很有说服力的办法!
还有极限的方法,不知道你是否理解拉:
试想,在2F时的像和原来是一样大的!
当你的物体,从2F距离向F移动时,你的像会由凸透镜的2F出向远处移动,当到达F处时,他的像不存在?其实是在无限远的地方!但是还是和物在反方向的!
不知道你是否明白环!
也就是说,再由F像凸透镜移动的时候,移动一点点!
是不是还是没有像?但是应该在和物体同方向的地方有像,而且也是无限远的地方!
为什么这两个极限不可以是连在一起的?难道是突变?这就是我说的环拉!
也就是说,左边的极限是右边的极限,这两个极限是连在一起的!
那么接下来,再移动吧!
是不是在这移动的过程中,所有的“为什么”都会有他的答案拉?
凸透镜和凹透镜是一个道理!看你怎么理解拉!
希望你可以都明白!
的物理课本。
我只想解释为什么当眼睛贴着放大镜时,却能看见模糊的正立的放大的像这个问题。
不知你有没有玩过老花镜,造成那种现象的原因就是 当我们把眼睛贴着放大镜时,放大镜就成了一个老花镜。由于我们的眼睛不花也不远视,所以我们看到的就是模糊的像。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凸透镜能成倒像还是正像?_百度作业帮
凸透镜能成倒像还是正像?
凸透镜能成倒像还是正像?
根据光学成像的原理,凸透镜在视网膜上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都可以成啊
凸透镜成像规律就是: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大,像距越大,虚像越大。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它的成像规律则要复杂得多。...
倒立的虚像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当凸透镜的物距大于2焦距时成什么像,应用的例子是什么_百度作业帮
当凸透镜的物距大于2焦距时成什么像,应用的例子是什么
当凸透镜的物距大于2焦距时成什么像,应用的例子是什么
物距大于透镜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照相机物距大于透镜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应用:电影机、幻灯机、投影机等物距小于透镜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放大镜物距等于透镜二倍焦距时,成倒立、跟物体等大的实像.物距等于透镜焦距时,物体正好在焦点上,不成像(或说成像在无穷远处).应用:平行光源
物距大于透镜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照相机物距大于透镜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应用:电影机、幻灯机、投影机等物距小于透镜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放大镜物距等于透镜二倍焦距时,成倒立、跟物体等大的实像。物距等于透镜焦距时,物体正好在焦点上,不成像(或说成像在无穷远处)。应用:平行光源 老师没跟你们说吗?...
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1)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____.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2)实验前小明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____.A.一定小于LB.一定大于LC.可能等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3)在老师指导下,小明较准确地测出该凸透镜焦距.进行实验时,应把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一条直线上,点燃蜡烛,并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和蜡烛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4)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改变物距(u),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记录像距(v),得到下列一组数据.
{[u/cm][60][50][40][30][20][15][13.3][12.5][12][v/cm][12][12.5][13.3][15][20][30][40][50][60]}①请画出“u-v图象.②根据图象确定该凸透镜的焦距并简要说明理由.③选取一组数据,说明此组数据情况下所成像的性质及应用.-乐乐题库
&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知识点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1)提出的...”习题详情
141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7.9%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1)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C&.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2)实验前小明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D&.A.一定小于L&&&&&&&&&&&&&&&&&&&&&&&B.一定大于LC.可能等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3)在老师指导下,小明较准确地测出该凸透镜焦距.进行实验时,应把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一条直线上,点燃蜡烛,并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和蜡烛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心&.(4)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改变物距(u),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记录像距(v),得到下列一组数据.
u/cm&60&50&40&30&20&15&13.3&12.5&12&v/cm&12&12.5&13.3&15&20&30&40&50&60&①请画出“u-v图象.②根据图象确定该凸透镜的焦距并简要说明理由.③选取一组数据,说明此组数据情况下所成像的性质及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1)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____.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2)实验前小明同学利用太阳光...”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明凸透镜能成像,成像的特点,以及成像特点跟什么因素有关.(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会聚在主光轴上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光心到焦点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光线会聚焦点之前和之后都不是最小最亮的点.(3)进行实验时,应把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一条直线上,点燃蜡烛,并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和蜡烛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是为了烛焰的像呈在光屏的中央.(4)利用数学描点法,描出物距和像距的对应点,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根据 u=v=2f 求出焦距.
解:(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前提是凸透镜已经成像,通过实验探究成像的特点: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成像的特点跟物距的关系等.(2)凸透镜正对阳光,光线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经凸透镜会聚在主光轴上最小、最亮的点,该点是凸透镜的焦点,在焦点左右的光点不是最小最亮的,测量的焦距偏大或偏小.(3)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一条直线上,并且使它们的中心和蜡烛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是为了烛焰的像呈在光屏的中央.(4)①在图象中描出(60,12)、(50,12.5)、(40,13.3)、(30,15)、(20,20)、(15,30)、(13.3,40)、(12.5,50)、(12,60),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②根据u=v=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 20cm=2f,所以f=10cm.③当u=60cm,v=12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u=20cm,v=20cm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u=12cm,v=6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答案为:(1)C;(2)D;(3)使像成在光屏中心;(4)①图象如上图;②10cm,当u=v=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③u=60cm,v=12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答案不唯一).
本题考查了实验探究的目的、焦距、实验操作、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本题几乎包含了凸透镜成像的所有情况,一定要掌握.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1)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____.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2)实验前小明同学...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1)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____.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2)实验前小明同学利用太阳光...”主要考察你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知识点的认识】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指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一)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跟物距有什么关系?设计并进行实验:(二) 实验器材:带刻度的光具座、蜡烛、光屏、透镜(焦距在10~20 cm之间)、刻度尺.见实验装置图.(三) 实验步骤:(1)先测出透镜的焦距;(2)实验探讨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跟物距的关系.(1)先测出透镜的焦距:让凸透镜在阳光下来回移动,找着最小、最亮的点,用刻度尺量出亮点与凸透镜的距离,这就是这个凸透镜的焦距.(2)实验探讨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跟物距的关系:[方案]①把透镜放在光具座标尺中央,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标尺上用粉笔标出等于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②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③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④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像的变化是放大还是缩小,是正立还是倒立,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测出,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⑤当蜡烛到一定位置上时,光屏没有像,用眼睛直接对着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把蜡烛与凸透镜、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像的正倒,填入表格中.【命题方向】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是中考命题的热点.【解题方法点拨】识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探究中注意物理学方法.
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1)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____.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2)实验前小明同学利用太阳光...”相似的题目:
李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共做了三次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f=10cm)
物距(cm)&成像情况&像距(cm)&像的倒正&像的大小&像的虚实&30&倒立&缩小&实像&15&15&倒立&放大&实像&30&&5&正立&放大&虚像&/&李明同学根据以上表格得出结论:①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②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③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1)李明同学得出结论的过程科学合理吗?为什么?写出你的观点:&&&&.(2)在介绍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时,老师告诉同学们,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实际上是物体发出的多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以后的多条折射光线会聚而成的,李明根据老师的介绍,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光路,但是有一条折射光线没有画出,请你帮他补充画出对应折射光线(图中AB表示凸透镜).
某同学利用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作成像实验,得到的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物距U/cm&像距V/cm&凸透镜的放大率(β)&1&30&20&0.7&2&24&24&1&3&18&36&2&4&15&60&4&(凸透镜的放大率β=烛焰像的大小/烛焰的大小)(1)从表中的数据可看出,当物体向焦点移动时,物距逐渐减小,像的大小逐渐&&&&(填“变大”或“变小”)(2)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U、V、β关系是β=&&&&(3)照相机放大率的最大值不会超过&&&&.(4)使用照相机拍近处物体的特写镜头时,应该将照相机的镜头&&&&(填“伸长”或“缩短”)
(1)小章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如图1所示.在此实验中: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小章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蜡烛所成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小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如图2,此时烛焰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则物距为&&&&cm,老师要求她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在光屏上再成一个更小的清晰的像,小周应当把蜡烛向&&&&移动,同时把光屏向&&&&移动.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1)提出的...”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2013o株洲)如图所示是物体AB经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示意图,当AB沿主光轴远离镜头时,则物体上A点的像A′会沿(  )移动.
2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2013o威海)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和蜡烛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可以在光屏上得到(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2013o鄂州)如图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某位置(图中未标出),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a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缩小倒立的像;将蜡烛从a点滑到b点后,再移动光屏,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变小.则(  )
2(2005o辽宁)如图蜡烛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选填“倒立”或“正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上述成像情况一致的是&&&&.如果在前面的实验中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移动中间的凸透镜,要使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则应向&&&&移动凸透镜(选填“左”“右”).
3(2011o河北)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1)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____.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2)实验前小明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____.A.一定小于LB.一定大于LC.可能等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3)在老师指导下,小明较准确地测出该凸透镜焦距.进行实验时,应把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一条直线上,点燃蜡烛,并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和蜡烛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4)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改变物距(u),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记录像距(v),得到下列一组数据.
{[u/cm][60][50][40][30][20][15][13.3][12.5][12][v/cm][12][12.5][13.3][15][20][30][40][50][60]}①请画出“u-v图象.②根据图象确定该凸透镜的焦距并简要说明理由.③选取一组数据,说明此组数据情况下所成像的性质及应用.”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1)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____.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2)实验前小明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____.A.一定小于LB.一定大于LC.可能等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3)在老师指导下,小明较准确地测出该凸透镜焦距.进行实验时,应把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一条直线上,点燃蜡烛,并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和蜡烛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4)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改变物距(u),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记录像距(v),得到下列一组数据.
{[u/cm][60][50][40][30][20][15][13.3][12.5][12][v/cm][12][12.5][13.3][15][20][30][40][50][60]}①请画出“u-v图象.②根据图象确定该凸透镜的焦距并简要说明理由.③选取一组数据,说明此组数据情况下所成像的性质及应用.”相似的习题。当前位置:
>>>利用凸透镜成像,当物距大于凸透镜两倍焦距时:[]A.在透镜的另一..
利用凸透镜成像,当物距大于凸透镜两倍焦距时:
A.在透镜的另一侧成一倒立、缩小实像B.在和物体的同一侧成一倒立、缩小实像C.在透镜另一侧成一放大、倒立实像D.在透镜另一侧成一放大、正立虚像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期末题
试题分析:
解:当物距大于凸透镜两倍焦距时,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物像异侧,即在透镜的另一侧成一倒立、缩小实像,所以选项A正确.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利用凸透镜成像,当物距大于凸透镜两倍焦距时:[]A.在透镜的另一..”主要考查你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时几个名词: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放大镜成像图说明:(1)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必倒立,且物与像分居透镜的两侧,可以是放大的、等大的或缩小的;成虚像必正立,且物与像位于透镜的同侧,一定是放大的。(2)物体沿主光轴移动,像也沿主光轴移动。对于实像来说,物体向靠近镜的方向移,像向远离镜的方向移,且像越来越大。对虚像来说,物向镜移,像也向镜移,且像越来越小。(3)物体的物距一定,垂直主光轴向上、向下或向左、向右移动时,虚像的移动方向跟物体移动方向是一致的,但实像的移动方向跟物体移动方向恰好相反。即物向上移,像要向下移;物向左移,像要向右移。(4)透镜一部分被遮挡,这部分不透光,其余仍透光,仍生成完整的像,只不过像变暗些。透镜破裂后去掉一部分,就相当于遮挡了一部分,像大小、位置不变,只是变暗些。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①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②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得不到像,可能的原因有:a.蜡烛在焦点以内,b.烛焰在焦点上c.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d.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凸透镜成像实验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应依次放置这是能在光屏上观察到像的前提。能在光屏上显示的像是实像,l而凸透镜成实像时,像与物体在透镜的异侧.因此必须使蜡烛和光屏分居凸透镜的两侧。(2)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应该在同一直线上这是像成在光屏上的前提。如果做这个实验时用的是光具座,在调节时只要按程序操作,很容易完成共线调节;但是如果你在做这个实验时没有用光具座就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 (3)实验中凸透镜的镜面、光屏面应大致平行这也是保证像成在光屏上的条件。因为若镜面和光屏面不平行,如镜面倾斜,根据凸透镜成像原因,像将成在光屏的一边而不会成在光屏上。(4)实验中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应该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是保证像成在光屏中央的条件。有些同学认为,只要这三者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就可以了。事实上,如果三者的高度不同,则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或在光屏的上方,或在光屏的下方,不利于像的观察。(5)实验中要注意凸透镜的定位由于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时像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而物体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像在2 倍焦距之外。所以实验时应给物距和像距留大致相同的调节空间。即凸透镜应该固定在光具座的中间。(6)要在像最清晰时观察一般情况下,凸透镜成像时,若光屏在一定的范围内移动,屏上都能够得到像,但是我们要找到最清晰的像.如果将光屏向任何一个方向移动,像都比你最先得到的像模糊,则那个位置的像就是最清晰的像了。(7)要注意物距适当在观察物距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的成像时,要注意物距适当,不能使物体靠近焦点,否则像离凸透镜太远,像也太大,可能光屏接收不到。透镜成像的作图方法&&& 透镜中有三条特殊光线:①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过焦点(对凹透镜,它的焦点是虚焦点,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的点);③过焦点的光线经过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对凹透镜来说是虚焦点,是入射光线的正向延长线经过的点)。 (1)物体处于2倍焦距以外时,如图所示。(2)物体处于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时,如图所示(3)物体处于焦点以内时,如图:&口诀法巧记凸透镜成像规律: (1)口诀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成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物近像近像变小口诀二:三物距、三界限,成像随着物距变;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远虚像大而远:口诀三: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物远实像近又小,物远虚像远又大, (2)口诀法的理解:“物近像远像变大,二倍焦距分大小,一倍焦距分虚实”。我们可以结合图加深理解。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个性质:①焦点分界:2f是成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的分界点,厂是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②动态特性:物体沿主光轴移动时,物像关于凸透镜移动方向一致,即物距(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减小(增大),像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增大(减小),且像变大(小)。
发现相似题
与“利用凸透镜成像,当物距大于凸透镜两倍焦距时:[]A.在透镜的另一..”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78479350813477505625841498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距等于焦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