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歇尔 勒纳条件试验(蜡封法)怎么计算试件的体积...

试验检测检测员材料(选择题判断题)3_试验检测考试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4贴子:
试验检测检测员材料(选择题判断题)3
1、软化点试验,升温速度过慢,软化点测值( A)。
C、因沥青而异;
D、无影响。
2、采用间断级配配制的水泥混凝土具有( A)特点。
A、节省水泥;
B、工作性好;
C、保水性好;
D、易于施工
3、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截面最小尺寸为300mm,钢筋直径为30mm,钢筋的中心间距为70mm,则该混凝土重集料最大公称粒径是(B )。
4、一马歇尔试件的质量为1200g,高度为65.5mm,制作标准高度为63.5mm的试件,混合料的用量应为(D )。
A、1152g;
B、1182g;
C、1171g;
5、下列指标中,不属于沥青“三大指标”的是(D )。
A、软化点;
C、针入度;
6、沥青溶解度试验最后的不溶物属于( C)。
A、有机物;
B、无机物;
C、残留物;
D、沥青质。
7、如果已知某沥青等级为90,则在针入度试验中三次平行试验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间的允许偏差为( A)(0.1mm)。
8、拌和沥青混合料时,一般矿料本身的温度应( A)。
A、高于拌和温度;
B、低于拌和温度;
C、与拌和温度相同;
D、视混合料类型定。
9、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对强度的检验是在( C)阶段进行。
A、基准配合比;
B、初步配合比;
C、试验室配合比;
D、工地配合比;
10、水泥胶砂试验过程中,要求成型好的试件在(B )进行养护。
A、室温条件下;
B、规定的温度恒温箱中;
C、规定温度的水中;
D、规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
11、标准贯入试验中贯入器应先打入土层(A )时,开始记录其锤击数
D、750px 12、下列哪种误差在测量结果中是不能避免的( B)
A、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
C、过失误差
D、人为误差
13、有击实试验所得干密度与含水量关系图中(A )对应的横坐标为最佳含水量
14、能搓成小于1mm~3mm土条而不断的土为( A)
A、塑性高的土
B、塑性中等的土
C、塑性低的土
15、水泥稳定土在进行含水量测试时,烘箱起始温度应为:(D )
B、65℃~70℃
C、75℃~80℃
D、105℃~110℃
16、土的天然密度越大,干密度( C)
17、对同一种土体分别用直剪试验的三种方法进行试验,所得内摩擦角最大的为(B)
C、固结快剪
18、校核者必须认真核对检测数据,校核量不得少于所检测项目的(C )
19、对于坚硬易碎的粘性土,欲求其天然密度宜采用(C )
20、反映天然含水量与界限含水量关系的指标为(D )
C、塑性指数Ip
D、液性指数Il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40题)
21、细度模数是评价砂粗细程度的指标,细度摸数越大,砂越粗。( 不正确)
22、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形成,只能采用有级配的集料而不能采用无级配的单粒级集料。( 不正确)
23、低温条件下的延度指标越大,沥青相应的低温性能就越好。(
24、采用间断级配拌制的水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不能采用连续级配的混凝土。 ( ?不正确)
25、当马歇尔试件的吸水率小于2%时,要采用水中重法测定其密度。 (不正确 )
26、凡细度、终凝时间、不溶物和烧失量中的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或混合材掺加量超过最大限度,或强度低于商品标号规定的指标时,成为不合格水泥,在工程中严禁使用。(不正确)
27、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的针片状颗粒只能采用游标卡尺来判断。 (
28、力学性能较好的花岗岩与沥青的粘附性和石灰岩与沥青的粘附性相比,表现要好。
(不正确 )
29、水泥强度等级后带“R”表示为早强水泥。 (
30、水泥胶砂强度试件,脱模后应在(20±1)℃的水中养护。( 正确)
31、针入度是在规定温度下测定沥青的条件粘度,而软化点则是在沥青达到规定条件粘度时的温度。所以软化点既是反映沥青材料热稳定性的一个指标,也是沥青粘度的一种量度。(
32、现行规范根据沥青品质的好坏将路用沥青分为重交沥青和普通沥青两种。(
33、压碎值越小,说明集料的抗压碎能力越好。 (正确)
34、水泥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是从水泥混凝土加水拌和开始到贯入阻力为20MPa时的一段时间。 ( 不正确不正确)
35、随沥青含量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流值不断增加。( 不正确)
36、坍落度满足要求只说明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部分合格。 (正确 )
37、水泥细度属于水泥的物理指标而不是化学指标。 (
38、采用间断级配拌和的水泥混凝土的密实程度相对较低。 (不正确)
39、沥青针入度越大,其温度稳定性越好。 (不正确)
40、为减缓沥青路面车辙的形成,在矿料配合比设计中应使矿料的级配曲线偏近级配范围的下限。 ( 正确 )
41、静力触探试验的优点在于可对土进行直接的观察和描述(不正确
42、土的颗粒大小分析方法是筛分法和比重计瓶法两种(正确
43、标准偏差也称标准离差、标准差,它是衡量样本或总体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正确
44、氧化钙含量超过氧化镁含量的生石灰称之为钙质石灰(不正确
45、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中,需制备三种不同含水量的土样,每个土样(风干土)在加水之后均应闷料18h以上(正确
46、塑性图是以液限含水量为横坐标,塑限含水量为纵坐标,对细粒土进行分类的图(不正确
47、在击实曲线中,其最大湿密度所对应的干密度为所作土的最大干密度(不正确
48、水泥稳定土各项试验应按“无机结合料试验规程”进行(不正确
49、土的含水量的定义为水的质量与湿土质量之比(不正确
50、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所有拟合的直线中,与所测实际数据的偏差平方和最大的那条直线为最优(正确
51、在击实试验中如选用干法制样,应首先将土样在105~110℃温度下烘干(不正确
52、击实试验中,轻型击实的击锤重2.5kg,而重型击实的击锤重4.5kg(正确
53、在同一击实功条件下,不同的土类,其最大干密度不同,而最佳含水量相同(正确
54、随机误差的发生完全出于偶然,因而很难在测试中加以消除(正确
55、甲土的饱和度大于乙土的饱和度,则甲土的含水量一定高于乙土的含水量(不正确
56、由击实试验所得干密度与含水量关系图中,曲线峰值点对应的纵坐标为最大干密度(正确
57、颗粒级配曲线的曲率系数越大,说明土中所含的粘粒越多,土越不均匀(不正确
58、测定土的含水量就是测土中毛细水的百分含量(不正确
59、十字板剪切试验适用于原位测定饱和软粘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 (正确
60、土的三相比例关系会随季节、温度和荷载的变化而变化,其工程性质也会有所不同(正确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61、通常情况下,在沥青混合料设计中,矿质混合料合成级配曲线宜尽量接近设计级配中限,尤其应使下列那些筛孔的通过量尽量接近设计级配范围的中值( ACD)。
A、0.075;
62、评价沥青路用性能最常用的经验指标是(ABCD )等三项指标。
A、抗老化性;
B、针入度;
C、软化点;
63、道路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包括( BCD)。
B、抗冻性;
C、耐腐蚀性;
64、蜡对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主要为(AB )。
A、高温时沥青变软;
B、低温变脆;
C、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能;
D、路面抗滑性能;
65、能够测得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的毛体积密度的试验方法是(BCD
B、水中重法;
C、蜡封法;
66、下列属于室内试验的有(ABC )
A、颗粒分析试验
B、击实试验
C、固结试验
D、静力触探试验
67、现行《公路土工试验规程》中常用测定土含水量的方法为:(AC )
A、烘干法和碳化钙气压法
B、炒干法和红外线照射法
C、酒精燃烧法和比重法
D、微波加热法和实容法
68、剪切试验所得土的强度指标,可以用于( AB)
A、估算地基承载力
B、评价土体稳定性
C、评价土的密实状态
D、计算地基的沉降量
69、测含有石膏和有机质土的含水量时,烘箱的温度可采用( AD)
70、根据石灰的有效(AC )含量,确定石灰等级
B、二氧化硅
D、三氧化二铁 四、判选题(每题2分,共10题)
71〔单选题〕、沥青用碎石的压碎值试验一般按下面步骤进行: ①备料——将试筒安放在底座上,然后将石料直接全部倒入量筒中,且用金属棒的半球面从石料表面上约50mm的高度处自由下落均匀夯击25次,最后用金属棒作为直刮刀将表面刮平; ②加载——压柱放入试筒内石料面上,注意使压柱摆平,勿楔挤筒壁;将装有试样的试筒连同压柱放到压力机上,均匀地施加荷载,在10min时达到总荷载400kN;达到总荷载后立即卸载,将试筒从压力机上取出; ③计算——用2.5mm筛筛分经压碎的全部试样,可分次筛分,均需筛到在1min内无明显的筛出物为止,计算石料压碎值。 ④结果——以未压碎的数量占试验用量的百分数作为试验结果。上述描述正确的步骤是:( B)
72〔单选题〕、有关砂石材料筛分试验的描述有: ①每次筛分的试验用量随砂石材料公称粒径的增加而增加; ② 500g砂进行筛分试验,当各级筛子的存留量之和小于500g时,该试验作废; ③ 筛分曲线既可以采用通过量进行绘制,也可以采用累计筛余绘制;④ 根据筛分得到的分计筛余计算砂的细度模数;⑤ 试验规范要求既可以采用机械方法、也可以采用人工方法进行筛分操作。下列判断有误的是:( D)
A、①对②错;
B、①和③都对;
C、②和④都对;
D、④错⑤对。
73〔单选题〕、(D)环与球法沥青软化点试验过程包括有:① 将试样环置于涂有甘油滑石粉隔离剂的底板上;②沥青加热脱水并过0.6mm筛,趁热徐徐注入试样环;③ 调控加热速度,使升温速度控制在5℃/min;④ 试件刮平并经保温后装配于环与球法软化点试验装置上,进行加热;⑤读取试样受热软化下坠至与底板接触时的温度。指出正确的软化点试验顺序:
A、②-③-①-④-⑤;
B、③-①-⑤-④-②;
C、①-③-②-⑤-④;
D、①-②-③-④-⑤
74〔单选题〕、(C)砂子细度模数计算公式中,分子上要减去5A4.75,指出下列有关解释这种计算正确表述的是( )。①粗细集料的分界尺寸是4.75mm,大于4.75mm的这部分砂子属于粗集料,应减去A4.75;同时,细度模数由各级筛上的筛余百分率计算,4.75mm筛下边有5级筛,4.75mm筛上的筛余量被累计了5次,故应减去5A4.75。 ②粗细集料的分界尺寸是4.75mm,大于4.75mm的这部分砂子属于粗集料,应减去A4.75;同时,细度模数由各级筛上的通过百分率计算,4.75mm筛下边有5级筛,4.75mm筛上的通过量被累计了5次,故应减去5A4.75。 ③粗细集料的分界尺寸是4.75mm,大于4.75mm的这一部分砂子属于粗集料,应减去A4.75;同时,细度模数由各级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计算,4.75mm筛下边有5级筛,4.75mm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共被计算了了5次,故应减去5A4.75。 ④粗细集料的分界尺寸是4.75mm,大于4.75mm的这一部分砂子属于粗集料,应减去A4.75;同时,细度模数由各级筛上的存留量计算,4.75mm筛下边有5级筛,4.75mm筛上的存留量被累计了5次,故应减去5A4.75。
75〔单选题〕(B)、沥青软化点试验过程包括有:①将试样环置于涂有隔离剂的试样底版上。准备好的沥青试验徐徐注入试样环内至略高出环面为止。试样在试温冷却30min后,将装有试样的试样环连同试样板底置于装有5+0.5℃的保温槽冷水中至少30min;②将有金属支架、刚球、刚球定位等亦置于相同水槽中;③将整个环架放入烧杯中,调整水面至深度标记,并保持水温为5+0.5℃。将温度计由上层板中心孔垂直插入,使端部侧温头底部与试样环下面齐平;④烧杯中注入新煮沸并冷却至5℃的蒸馏水,水面略低于立杆上深度标记。从保温槽中取出盛有试样的试样环放置在支架中层板的圆孔中,套上定位环;⑤将盛有水和环架的烧杯移至加热炉具上,然后将刚球放在定位环中间的试样中央,立即加热,使杯中水温在3min内调节至维持每分钟上升5+0.5℃。⑥试样受热软化逐渐下坠,至于下层底版表面接触时,立即读取温度。指出正确的软化点试验顺序:
A、①-③-②-④-⑤-⑥
B、①-②-④-③-⑤-⑥
C、①-③-②-⑤-④-⑥
D、③-①-④-⑤-②-⑥
76〔单选题〕、下列有关“灌砂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有(D )
A、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类土的密度
B、在测定细粒土的密度时,可以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如试样的最大粒径超过15mm,则应相应增大灌砂筒和标定罐的尺寸
C、量砂采用粒径为0.25~0.5mm清洁干燥的均匀砂,应先烘干并放置足够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D、试验前标定罐的容积采用已制备好的量砂进行标定
77〔单选题〕、下列有关“蜡封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有(B )
A、本试验方法适用于易破裂土和形态不规则的坚硬土
B、用削土刀切取体积大于750px3试件,削除试件表面浮土及尖锐棱角并称量,准确至0.01g
C、将石蜡加热至刚过熔点,用细线系住试件浸入石蜡中,使试件表面覆盖一薄层严密的石蜡
D、若试件蜡膜上有气泡,需用热针刺破气泡,再用蒸馏水填充针孔,后用石蜡封住孔口
78〔单选题〕、下列有关测定比重的试验中,叙述错误的有(A )
A、比重瓶法适用于粒径小于2mm的土
B、比重瓶法对含有某一定量的可溶盐、不亲性胶体或有机质的土,必须用中性液体测定
C、浮称法适用于粒径大于、等于5mm的土,且其中粒径为20mm的土质量应小于总土质量的10%
D、虹吸筒法适用于粒径大于、等于5mm的土,且其中粒径为20mm的土质量应大于、等于总土质量的10%
79〔单选题〕、下列有关“击实试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 )
A、在素土的击实试验中,一般分为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
B、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均应采用重型击实
C、在标准击实试验中可供选择的击实筒有两种类型,其中大击实筒中填土粒料的最大粒径不能大于38mm
D、小击实筒中填土粒料的最大粒径不能大于5mm
80〔单选题〕、下列有关“直接剪切试验” 的叙述中,错误的有(B )
A、依据试验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快剪、固结快剪和慢剪
B、依据试验设备的不同可分为应力式和应变式
C、其中应变式较为常用,它是指按即定载荷步长将水平剪力分级施加在剪切盒上,使土样受剪
D、对于同一种粘质土,三种试验方法所得的抗剪强度指标有所不同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判断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试验检测员(师)考试问答题(材料)Word版方便考试复习-五星文库
免费文档下载
试验检测员(师)考试问答题(材料)Word版方便考试复习
导读:但从放置盛样皿开始至试验结束的总时间,并按规定方法进行针人度等各项薄膜加热试验后残留物的相应试验,如在当日不能进行试验时,但全部试验必须在加热后72h内完成,46.简述粘稠石油沥青密度的检测方法,③使恒温水槽及烧杯中的蒸馏水达至规定的试验温度±0.1℃,④以m2一m1作为试验温度时比重瓶的水值,(3)粘稠沥青试样密度的试验步骤:①将沥青试样注入比重瓶中,然后把烧杯放回已达试验温度的恒温水槽中,
转盘与水平面倾斜角不大于3o,温度计位置距转盘中心和边缘距离相等。(5)在烘箱达到恒温163℃后,将盛样皿迅速放人烘箱内的转盘上,并关闭烘箱门和开动转盘架。使烘箱内温度回升至162℃时开始计时,并在163℃±1℃温度下保持5h。但从放置盛样皿开始至试验结束的总时间,不得超过5. 25h。(6)取出盛样皿,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随机取其中两个盛样皿分别称其质量m2,准确至1mg。注意,即使不进行质量损失测定的盛样皿,亦应放入干燥器中冷却,但可不称量。(7)称后,放回163℃±1℃的烘箱中转动15min;取出 (8)将流动状态试样倾人针人度盛样皿或延度、软化点等试模内,并按规定方法进行针人度等各项薄膜加热试验后残留物的相应试验。如在当日不能进行试验时,试样应在容器内冷却后放置过夜,但全部试验必须在加热后72h内完成。(9)计算质量变化、残留针入度比、软化点增值、黏度比、老化指数。
46.简述粘稠石油沥青密度的检测方法。
答:(1)准备工作①用洗液、水、蒸馏水先后仔细洗涤比重瓶,然后烘干称其质量m1,准确至1mg。②将盛有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的烧杯浸入恒温水槽中一同保温,在烧杯中插入温度计,水的深度必须超过比重瓶顶部40mm以上。③使恒温水槽及烧杯中的蒸馏水达至规定的试验温度±0.1℃。(2)比重瓶水值的测定步骤:①将比重瓶及瓶塞放人恒温水槽中,烧杯底浸没水中的深度应不少于l00mm,烧杯口露出水面.并用夹具将其固牢。②待烧杯中水温再次达至规定温度并保温30min后,将瓶塞塞入瓶口,使多余的水由瓶塞上的毛细孔中挤出。注意比重瓶内不得有气泡。③将烧杯从水槽中取出,再从烧杯中取出比重瓶,立即用干净软布将瓶塞顶部擦拭一次,再迅速擦干比重瓶外面的水分,称其质量m2,准确至1mg。只能擦拭一次。④以m2一m1作为试验温度时比重瓶的水值。(3)粘稠沥青试样密度的试验步骤:①将沥青试样注入比重瓶中,约至2/3高度。勿使试样黏附瓶口或上方瓶壁,并防止混入气泡。②取出盛有试样的比重瓶,移入干燥器中,在室温下冷却不少于1h,连同瓶塞称其质量m4,准确至3位小数。③从水槽中取出盛有蒸馏水的烧杯,将蒸馏水注入比重瓶,再放人烧杯中(瓶塞也放进烧杯中)。然后把烧杯放回已达试验温度的恒温水槽中,从烧杯中的水温达到规定温度时起算保温30min后,使比重瓶中气泡上升到水面,用细针挑除。保温至水的体积不再变化为止。待确认比重瓶已经恒温且无气泡后,再用保温在规定温度水中的瓶塞塞紧,使多余的水从塞孔中溢出,此时应注意不得带人气泡。④按之前方法迅速揩干瓶外水分后称其质量m5,准确至3位小数。(4)结果计算:试验温度下粘稠沥青试样的密度ρb=(m4-m1)/((m2-m1)-(m5-m4))×ρw,相对密度rb=(m4 -m1)/((m2-m1)-(m5-m4)),式中ρw为试验温度下水的密度,准确至3位小数。
47.简述采用击实法制备热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拌制温度的确定、制作条件、拌制方法和成型的方法。 答:A测定沥青的黏度,绘制黏温曲线确定黏温度,或按规范参考表选用并根据沥青品种和标号作适当调整。B制作条件:①将各种规格的矿料置于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一般不少于4~6h)。②将烘干分级的粗细集料,按每个试件设计级配要求称其质量,混合均匀,矿粉单独放置,置烘箱中预热至沥青拌和温度以上约15℃(石油沥青为163℃,改性沥青为180℃)备用。一般按一组试件(每组4~6个)备料,但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宜对每个试件分别备料。③将沥青试样用烘箱加热至规定的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备用。C拌制方法:①用沾有少许黄油的棉纱擦净试模、套筒及击实座等,并置100℃左右烘箱中加热1h备用。②将沥青混合料拌和机预热至拌和温度以上10℃备用。③将粗细集料置于拌和机中,用小铲适当混合,然后再加入需要数量的已加热至拌和温度的沥青,开动拌和机一边搅拌,一边将拌和叶片插入混合料中拌和1~1.5min,暂停拌和,单独加入矿粉,继续拌和至均匀为止,并保持在要求的拌和温度范围内,标准的总拌和时间为3min。。D成型方法:①将拌好的沥青混合料,均匀称取一个试件所需的用量(标准试件约1200g,大型试件约4050g)。如已知沥青混合料的密度,可根据试件的标准尺寸计算并乘以1.03,得到要求沥青混合料数量。当一次拌和几个试件时,宜将其倒入经预热的金属盘中,用小铲拌和均匀分成几份,分别取用。试件制作过程中,为防止混合料温度下降,应连盘放人烘箱中保温。②从烘箱中取出预热的试模及套筒,用沾有少许黄油的棉纱擦拭套简、底座及击实锤底面,将试模装在底座上,垫一张圆形的吸油性小的纸,按四分法从四个方向用小铲将混合料铲入试模中,用插刀沿周边插捣15次,中间10次。插捣后将沥青混合料表面整平成凸圆弧面。对大型马歇尔试件,混合料分两次加入,每次插捣次数同上。③插入温度计,至混合料中心附近,检查混合料温度。④待混合料温度达到要求的压实温度后,将试模连同底座一起放在击实台上固定,在装好的混合料上垫一张吸油性小的圆纸,再将装有击实锤及导向棒的压实头插入试模中,然后开启电动机(或人工)将击实锤从457mm的高度自由落
下,击实规定的次数(75次、50次)。对大型马歇尔试件,击实次数为75次(相应于标准击实50次的情况)或112次(相应于标准击实75次的情况)。⑤试件击实一面后,取下套筒,将试模掉头,装上套筒,然后以同样的方法和相同的次数击实另一面。⑥试件击实结束后,如上下面垫有圆纸,应立即用镊子取掉,用卡尺量取试件离试模上口的高度并由此计算试件高度,如高度不符合要求时,试件应作废,并调整试件的混合料数量(按下式调整),使高度符合63.5mm±1.3mm(标准试件)或95.3mm±2.5mm(大型试件)的要求。调整后混合料质量=要求试件高度×原用混合料质量/所得试件高度⑦卸去套筒和底座,将装有试件的试模横向放置冷却至室温后(不少于12h),置脱模机上脱出试件。⑧逐一编号,并将试件仔细置于干燥洁净的平面上,供试验用。
48.试述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毛体积密度的试验步骤。
答:1)表干法(吸水率不大于2%)(1)选择适宜的浸水天平或电子秤。(2)除去试件表面的浮粒,称取干燥试件质量ma,根据选择天平的感量读数,准确至0.1g或0.5g。(3)挂上网篮浸入溢流水箱25℃±5℃的水中,调节水位,将天平调平或复零,把试件置于网篮中,浸水约3~5 min,称取水中质量mw。若天平读数持续变化,不能很快达到稳定,则说明试件吸水较严重,不适用于此方法,应改用蜡封法测定。(4)从水中取出试件,用拧干湿毛巾在5s内擦去试件的表面水,防止吸走空隙内的水,称取试件的表干质量mf。(5)对从路上钻取的非干燥试件,可先称取水中质量mw,然后用电风扇将试件吹于至恒重,再称取质量ma。(6)结果计算:沥青混合料试件毛体积密度ρf=ma/(mf-mw)×ρw式中,ρw为25℃水的密度,取0.9971g/cm3;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γf=ma/(mf -mw),取3位小数。2)蜡封法(吸水率大于2%)(1) (1)选择适宜的浸水天平或电子秤。(2)称取干燥试件的空中质量ma根据选择的天平感量读数,准确至0.1g或0.5g,当为钻芯法取得的非干燥试件时,应用电风扇吹干12h以上至恒重作为空中质量。(3)将试件置于冰箱中,在4℃~5℃条件下冷却不少于30min。
(4)将石蜡融化至其熔点以上5.5℃±0.5℃。(5)从冰箱中取出试件立即浸入石蜡液中,至全部表面被石蜡封住后迅速取出试件,在常温下放置30min,称取蜡封试件的空中质量mp。(6)挂上网篮,浸入溢流水箱25℃±5℃的水中,调节水位,将天平调平或复零。将蜡封试件放入网篮浸水约1min,读取水中质量mc。(7)或可事先在试件上涂一层滑石粉,称取涂滑石粉后的试件质量ms。(8)用于蜡封法测定时,石蜡对水的相对密度按下列步骤实测确定:①取一块铅或铁之类的重物,称取空中质量mg;②测定重物的水中质量m'g;③待重物干燥后,按上述试件蜡封的步骤将重物蜡封后测定其空中质量md及水温在25℃±0.5℃量m'd;④计算石蜡对水的相对密度γp=(md-mg)/((md-mg)-(m’d-m’g))。(9)计算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取3位小数。①蜡封法测定的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计算γf=ma/((mp-mc)-(mp-ma)/ γp)②涂滑石粉后用蜡封法测定的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计算:γf=ma/((mp-mc)-((mp-ms)/ γp+(ms-ma)/ γs)) ③试件的毛体积密度计算:ρf=γf ×ρw ,式中,ρw为常温水的密度,取0.9971g/cm3。
49.试述采用燃烧炉法测定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的操作要点及数据处理方法。
答:A(1)准备试样:???(2)进行标定(3)步骤:???B沥青用量P=(m4/m3×100)- Cf ,准确至0.01% ,至少平行试验两次,取平均值。
50.测定马歇尔试件表观密度应采用哪种方法?简述试验步骤。
答:(1)应采用水中重法。(2)步骤:①选择适宜的浸水天平或电子秤。②除去试件表面的浮粒,称取干燥试件在空气中的质量ma,根据选择的天平的感量读数,准确至0.1g或0.5g。③挂上网篮浸入溢流水箱的水中,调节水位,将天平调平或复零,把试件置于网篮中(注意不要使水晃动),待天平稳定后立即读数,称取水中质量mw。若天平读数持续变化,不能很快达到稳定,则说明试件吸水较严重,不适用于此方法,应改用表干法或蜡封法测定。④对从路上钻取的非干燥试件,可先称取水中质量mw,然后用电风扇将试件吹干至恒重,再称取质量ma。⑤结果计算:试件的表观密度ρa=ma/(ma-mw) ×ρw,式中ρw为25℃时水的密度,取0.9971g/cm3;表观相对密度γa=ma/(ma-mw),取3位小数。
51.简述测定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的试验步骤。
答:①将沥青混合料试样装入干燥的负压容器中,分别称量容器质量及容器和沥青混合料总质量,得到试样的净质量ma。②在负压容器中注入约25℃±0.5℃的水,水面高出试件约2cm。③将负压容器与真空设备连接起来,开动真空泵,使2min内达到3.7kPa±0.3kPa (27.5mmHg±2.5mmHg).并持续l5min±2min。④当采用A类负压容器时,将该负压器完全浸入恒温至25℃±0.5℃的恒温水槽中,持续l0min±1min后称取负压容器与
沥青混合料的水中质量m2;当采用B、C类负压容器时,将装有混合料试样的容器浸入恒温至25℃±0.5℃的恒温水槽中约l0min±1min,然后取出加上盖子(容器中不得有气泡存在),擦干表面,称取容器、水和沥青混合料的总质量mc。⑤结果计算:采用A类容器时,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γt=ma/(ma-(m2-m1));采用B、C类容器时,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γt=ma/(ma+mb-mc)
52.试述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操作过程。
答:A准备:(1)制备符合要求的马歇尔试件,标准马歇尔试件尺寸应符合直径101.6mm±0.2mm、高63.5mm±1.3mm的要求。大型马歇尔试件,尺寸为直径152.4mm±0.2mm、高95.3mm±2.5mm的要求,一组试件不得少于4个。(2)测量试件直径和高度:用卡尺测量试件中部的直径,用马歇尔试件高度测定器或卡尺在十字对称的4个方向量测离试件边缘10mm处的高度,准确至0.1mm,并取4个值的平均值作为试件的高度。如试件高度不符合要求或两侧高度差大干2mm时,此试件应作废。(3)将恒温水槽的温度调节至要求的试验温度,对粘稠石油沥青或烘箱养生的乳化沥青混合料温度为60℃±1℃,煤沥青混合料为33.8℃±l℃,空气养生的乳化沥青或液体沥青混合料为25℃±1℃。B步骤:(1)将测定密度后的试件置于恒温水槽中,对于标准的马歇尔试件保温时间需30~40min,对大型的马歇尔试件需45~60min。试件之间应有间隔,井架起,试件离水槽底部不小于5cm。(2)将马歇尔试验仪的上下压头故人水槽或烘箱中达到同样温度。将上下压头从水槽或烘箱中取出拭干净内面,为使上下压头滑动自如,可在下压头的导棒上涂少量黄油,再将试件取出置下压头上,盖上上压头,然后装在加载设备上。(3)在上压头的球座上放妥钢球,并对准荷载测定装置的压头。(4)当采用自动马歇尔试验仪时,将自动马歌尔试验仪的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与计算机或X-Y记录仪正确连接,调整好适宜的放大比例。调整好计算机程序或将X-Y记录仪的记录笔对准原点。(5)当采用压力环和流值计时,将流值计安装在导棒上,使导向套管轻轻地压住上压头t同时将流值计读数调零。调整压力环中百分表,对零。
(6)启动加载设备,使试件承受荷载,加载速度为50±5mm/min。计算机或X-Y记录仪自动记录传感器压力和试件变形曲线并将数据自动存入计算机。(7)当试验荷载达到最大值的瞬间,取下流值计,同时读取应力环中百分表或荷载传感器读数及流值计的流值读数。(8)从恒温水槽中取出试件至测出最大荷载值的时间,不应超过30s。(9)试验结果稳定度以KN计,精确至0.01KN;流值以mm计,精确至0.1mm。
53.试述轮碾法成型的适用条件及成型方法。
答:1)适用范围:轮碾法适用于制备尺寸为300mm×300mm×50~l00mm的板块状试件,以供车辙试验或检测混合料物理力学指标用。密度为100%±1% 。2)成型方法:(1)步骤:①接马歇尔稳定度试件成型方法,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和压实温度-②将金属试模及小型击实锤等置于约100℃的烘箱中加热1h备用。常温沥青混合料用试模不加热。③按规定方法拌制沥青混合料。④称出制作一块试件所需要的各种材料的用量。先按一块试件体积V乘以马歇尔标准击实密度ρs,再乘以系数1. 03,即得材料总用量m=1.03Vρs,再按配合比计算出各种材料用量,采用沥青拌和机进行拌和。⑤将预热的试模从烘箱中取出,装上试模框架,在试模中铺一张裁好的普通纸(可用报纸),使底面及侧面均被纸隔离,将拌和好的全部沥青混合料,用小铲稍加拌和后均匀地沿试模由边至中按顺序装入试模,中部要略高于四周。⑥取下试模框架,用预热的小型击实锤由边至中转周夯实一遍,整平成凸圆弧形。⑦插入温度计,待混合料冷却至规定的压实温度(为使冷却均匀,试模底下可用垫木支起)时,在表面铺一张裁好尺寸的普通纸。◎当用轮碾机碾压时,宜先将碾压轮预热至100℃左右(如不加热,应铺牛皮纸)。然后,将盛有沥青混合料的试模置于轮碾机的平台上,轻轻放下碾压轮,调整总荷载为9kN(线荷载300N/cm)。⑨启动轮碾机,先在一个方向碾压2个往返(4次),卸荷,再抬起碾压轮,将试件掉转方向,再加相同荷载碾压至马歇尔标准密实度100%±1%为止。试件正式压实前,应经试压,决定碾压次数,一般12个往返(24次)左右可达要求(厚度为l00mm)。⑩压实成型后,揭去表面的纸,用粉笔在试件表面上标明碾压方向,将盛有压实试件的试模置室温下冷却,放置至少12h后可脱模。(2)工地制备试件步骤:①采取代表性的沥青混合料的样品,数量要求多于3个试件的数量。②按试验室方法称取一个试样混合料数量,并装人符合要求尺寸的试模中,用小锤均匀击实。③碾压成型:在工地上,可用小型振动压路机碾压,在规定的压实温度下,每一遍碾压3~4s,约25次往返,压实密度达到马歇尔标准密度的100±1%。④如将工地取的样品送往试验室成型时,混合料必须放在保温桶内,抵达试验室后立即成型,如温度低于要求时,可适当加热成型;如经二次加热重塑成型的试件,必须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54.试述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的操作过程。
答:(1)准备工作:①测定试验轮接地压强:测定在60℃时进行,在试验台上放置一块50mm厚的钢板,其上.铺一长毫米方格纸,上铺一张新的复写纸,以规定的700N荷载后试验轮静压复写纸,即可在方格纸上得出轮压面积,由此求出接地压强,应符合0. 7MPa±0.05MPa,如不符合,应适当调整荷载。②按轮碾法成型试件后,连同试模一起在常温条件下放置时间不碍少于12h。对聚合物改性沥青,以48h为宜。(2)试验过程:①将试件连同试模一起,置于达到试验温度60℃±1℃的恒温室中,保温不少于5h,也不多于24h,在试件的试验轮不行走的部位上,粘贴一个热电偶温度计,控制试件温度稳定在60℃±0.5℃。②将试件连同试模移至车辙试验机的试验台上,试验轮在试件的中央部位,其行走方向须与试件碾压方向一致。开动车辙变形自动记录仪,然后启动试验机,使试验轮往返行走,时间为1h,或最大变形达到25mm为止。试验时,记录仪自动记录变形曲线及试件温度。对变形较小的试件,也可对一块试件在两侧1/3位置上进行两次试验取平均值。
55.试述沥青与粗集料粘附性的试验方法和试验步骤。
答:A水煮法:(1)将集料过13.2mm和19mm的筛,取粒径13.2―19mm、形状接近立方体的规则集料5个,用洁净水洗净,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然后放在干燥器中备用。(2)将集料逐个用细线在中部系牢,再置105℃±5℃烘箱内1h。(3)按标准方法加热沥青试样(石油沥青130~150℃,煤沥青100 ~110℃)。逐个取出加热的矿料颗粒用线提起,浸入加热的沥青试样中45s后,轻轻拿出,使集料颗粒完全为沥青膜所裹覆。(4)将裹覆沥青的集料颗粒悬挂于试验架上,下面垫一张纸,使多余的沥青流掉,并在室温下冷却15min。
(5)将大烧杯中盛水,并置加热炉的石棉网上煮沸。(6)待集料颗粒冷却后,逐个用线提起,浸入盛有煮沸水的大烧杯中央,调整加热炉,使烧杯中的水保持微沸状态,但不允许有沸开的泡沫。(7)浸煮3min后,将集料从水中取出,观察矿料颗粒上沥青膜的剥落程度,并评定其粘附性等级。(8)同一试样应平行试验5个集料颗粒,并由两名以上经验丰富的试验人员分别评定后,取平均等级作为试验结果。B水浸法:(1)准备工作如下:①将集料过9.5mm和13.2mm筛,取粒径9.5~13. 2mm形状规则的集料200g,用洁净水洗净,并置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然后放在干燥器中备用。②按标准方法准备沥青试样,加热至规范要求的沥青与矿料的拌和温度(采用石油沥青时通常为163℃、采用改性沥青时通常需180℃)。③将煮沸过的热水注入恒温水槽中,并维持温度80℃±1℃。(2)按四分法称取集料颗粒(9.5~13.2mm) 100g置于搪瓷盘中,连同搪瓷盘一起放入已升温至沥青拌和温度以上5℃的烘箱中持续加热1h。(3)按每100g矿料加入沥青5.5g±0.2g的比例称取沥青,准确至0.lg,放入小型拌和容器中,一起置入同一烘箱中加热15min。(4)将搪瓷盘中的集料倒人拌和容器的沥青中后,从烘箱中取出拌和容器,立即用金属铲均匀拌和1~1.5min,使集料完全被沥青薄膜裹覆。然后,立即将裹有沥青的集料取20个,用小铲移至玻璃板上摊开,并置室温下冷却1h。(5)将放有集料的玻璃板浸入温度为80℃±1℃的恒温水槽中,保持30min,并将剥离及浮于水面的沥青用纸片捞出。(6)从水中小心取出玻璃板,浸入水槽内的冷水中,仔细观察裹覆集料的沥青薄膜的剥落情况。由两名以上经验丰富的试验人员分别目测,评定剥离面积的百分率,评定后取平均值表示。最终由剥离面积百分率评定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的等级。
56.试述沥青混合料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和肯塔堡飞散试验的目的、适用性和主要试验步骤。
57.试述采用离心分离法测定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的步骤。
答:1)准备工作:(1)在拌和厂从运料卡车按规定方法采取沥青混合料试样,放在金属盘中适当拌和,待温度稍下降至100℃以下时,用大烧杯取混合料试样质量m为g(粗粒式沥青混合料用高限,细粒式用低限,中粒式用中限),准确至0.1g。2)如果试样是路上用钻机法或切割法取得的,应用电风扇吹风使其完全干燥,置微波炉或烘箱中适当加热后成松散状态取样,但不得用锤击以防集料破碎。2)试验步骤:(1)向装有试样的烧杯中注入三氯乙烯溶剂,将其浸没30min,记录溶剂用量,用玻璃棒适当搅动混合料,使沥青充分溶解。也可直接在离心分离器中浸泡。(2)将混合料及溶液倒入离心分离器,用少量溶剂将烧杯及玻璃棒上的粘附物全部洗八分离器中。(3)称取洁净的圆环形滤纸质量,准确至0.Olg。注意,滤纸不宜多次反复使用,有损坏者不能使用,有石粉粘附时应用毛刷清除干净。(4)将滤纸垫在分离器边缘上,加盖紧固。在分离器出口处放上回收瓶,上口应注意密封,防止流出液成雾状散失。(5)开动离心机,转速逐渐增至3000r/min,沥青溶液通过排出口注入回收瓶中,待流出停止后停机。(6)从上盖的孔中加入新溶液,数量大体相同。稍停3~5min后,
包含总结汇报、办公文档、教程攻略、专业文献、资格考试、word文档以及试验检测员(师)考试问答题(材料)Word版方便考试复习等内容。本文共4页
相关内容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歇尔试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