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物明理,是学习时空观与物理学的一种基本素养,请...

人教版《电流和电路》单元测试题(五)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人教版《电流和电路》单元测试题(五)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单​元​测​试​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观念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从微观世界到无垠的宇宙,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质,科学家们正在探索着物质的奥秘.(1)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分子.1909年,著名科学家卢瑟福在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2)物体很难被拉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物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3)在微观世界,有很多物理现象不易直接观察,要研究它们的运动等规律,就必须使之转化为我们熟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现象来认识它们,这种方法叫转换法.例如:分子的热运动我们肉眼无法观察,但是我们可以转换成观察一滴墨水在水杯中的扩散现象来认识分子的运动.请结合我们初二学习的物理知识,再举一例,简要说明转换法的运用.
解:(1)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分子;1909年,著名科学家卢瑟福在进行了α粒子 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模型.(2)物体很难被拉开,因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物体很难被压缩,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3)初中物理中运用到转换法解决问题的实验很多如;可以通过敲动音叉所引起的乒乓求球的弹开来说明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等;在水平桌面上铺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毛巾、棉布等),让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通过观察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距离的长短,就可知道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故答案为:(1)分子;核式.(2)引力;斥力;(3)在水平桌面上铺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毛巾、棉布等),让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通过观察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距离的长短,就可知道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我们把保持物体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分子;卢瑟福发现了电子,提出了原子核核式模型.(2)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3)所谓“转换法”,主要是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将陌生、复杂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简单的问题;将难以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转换为能够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的方法.分子.1909年,著名科学家卢瑟福在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2)物体很难被拉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物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3)在微观世界,有很多物理现象不易直接观察,要研究它们的运动等规律,就必须使之转化为我们熟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现象来认识它们,这种方法叫转换法.例如:分子的热运动我们肉眼无法观察,但是我们可以转换成观察一滴墨水在水杯中的扩散现象来认识分子的运动.请结合我们初二学习的物理知识,再举一例,简要说明转换法的运用.
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观念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从微观世界到无垠的宇宙,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质,科学家们正在探索着物质的奥秘.(1)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______.1909年,著名科学家卢瑟福在进行了______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2)物体很难被拉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物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3)在微观世界,有很多物理现象不易直接观察,要研究它们的运动等规律,就必须使之转化为我们熟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现象来认识它们,这种方法叫转换法.例如:分子的热运动我们肉眼无法观察,但是我们可以转换成观察一滴墨水在水杯中的扩散现象来认识分子的运动.请结合我们初二学习的物理知识,再举一例,简要说明转换法的运用.
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观念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从微观世界到无垠的宇宙,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质,科学家们正在探索着物质的奥秘. (1)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1909年,著名科学家卢瑟福在进行了&&&&&&&&& &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2)物体很难被拉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物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 (3)在微观世界,有很多物理现象不易直接观察,要研究它们的运动等规律,就必须使之转化为我们熟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现象来认识它们,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例如:分子的热运动我们肉眼无法观察,但是我们可以转换成观察一滴墨水在水杯中的扩散现象来认识分子的运动. 请结合我们初二学习的物理知识,再举一例,简要说明转换法的运用。
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观念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从微观世界到无垠的宇宙,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质,科学家们正在探索着物质的奥秘.(1)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______.1909年,著名科学家卢瑟福在进行了______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2)物体很难被拉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物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3)在微观世界,有很多物理现象不易直接观察,要研究它们的运动等规律,就必须使之转化为我们熟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现象来认识它们,这种方法叫转换法.例如:分子的热运动我们肉眼无法观察,但是我们可以转换成观察一滴墨水在水杯中的扩散现象来认识分子的运动.请结合我们初二学习的物理知识,再举一例,简要说明转换法的运用.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4题所谓“古文”,是对骈文而言的。先秦两汉的散文,特点是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自南北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流于对偶、声律、典故、词藻等形式,华而不实,不适于用。西魏苏绰曾仿《尚书》作《大诰》,提倡商、周古文以改革文体,未有成效。隋文帝时下诏禁止“文表华艳”,李谔上书请革文华,都没有扭转颓风。唐初文坛,骈文仍占主要地位。唐太宗为文也尚浮华。史学家刘知几曾在《史通》中提出“言必近真”、“不尚雕彩”的主张;王勃提议改革文弊,但他们自己的作品,仍用骈体;陈子昂也揭橥复古的旗帜。唐玄宗天宝年间至中唐前期,萧颖士、李华、元结、独孤及、梁肃、柳冕,先后提出宗经明道的主张,并用散体作文,成为古文运动的先驱。韩愈、柳宗元则进一步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古文理论,并写出了相当数量的优秀古文作品,当时有一批学生或追随者热烈响应,终于在文坛上形成了颇有声势的古文运动,把散文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他们倡导古文是为了推行古道,为了复兴儒学。他们的古文理论都把明道放在首位,利用复古的旗帜从事文学革新,推动文学前进。 中唐古文运动,虽然在当时文坛上取得了胜利,但骈文并未就此匿迹,晚唐以后,骈文复炽。五代到宋初,浮靡华丽的文风再度泛滥,前蜀牛希济在他的《文章论》中曾提出:当时文章“忘于教化之道,以妖艳为胜”。宋初,王禹□、柳开又开始提倡古文,都提出文道合一的主张,但二人孤军作战,没有形成有力的运动。宋代的古文复兴,要到欧阳修倡导之后,才形成一场运动。欧阳修凭借其政治地位,大力提倡古文,带动了一支写作队伍。他的同辈苏洵,学生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苏轼门下又有黄庭坚、陈师道、张耒、秦观、晁补之等人,都是古文能手,各树旗帜,扩大影响,从而使宋代古文运动达到波澜壮阔的地步。宋代古文运动的主要特点,第一是主张明道。欧阳修说:“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答吴充秀才书》)苏轼说“吾所为文必与道俱”(《朱子语类》引)。这一点继承了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第二是不高谈学习先秦两汉而直接取法韩愈。王禹□说“近世为古文之主者,韩史部而已” (《答张扶书》)。他们学韩的共同点,是学韩文“文从字顺”,平易近人的作风,而不学他追求奇古奥僻的偏向。因此,宋代古文,进一步奠定了韩、柳开创的新的书面语言的基础,更有利于表达思想,也更便于为人们接受,发扬了他们开创的新的散文传统的精神。明人朱右把欧、曾、王、三苏六家与韩、柳合称为“八先生”,茅坤编选了《唐宋八大家文钞》,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以“唐宋八大家”为名的古文选本。明代宋濂、唐顺之、王慎中、归有光等人以及清代桐城派、阳湖派古文之所以取得一定成就,追根溯源,无一不是受到唐宋古文运动的启发或影响。唐宋古文运动,可说是中国散文发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节选自钱仲联《唐宋古文运动》网【小题1】下列有关“古文运动”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 5分 )(&&&&&)(多选错选不给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给2分)A.古文运动倡导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的文体,其实是一场古文复兴运动。B.古文运动中韩愈、柳宗元等人开创的一种有别于骈文的文体,推动了文学的前进。C.古文运动以宗经明道,复兴儒学为号召,利用复古的旗帜从事文学革新。D.古文运动的任务并未彻底的完成,直至在欧阳修等人的继承发扬下才最终取得胜利。E.宋代古文运动的古文运动主要特点之一是不学习先秦两汉而只取法韩愈,从而进一步奠定了韩愈开创的新的书面语言的基础。【小题2】下面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韩愈、柳宗元利用复古的旗帜倡导古文运动,从事文学革新,推动文学前进的目的,是推行古道,复兴儒学。B.流于对偶、声律、典故、词藻等形式,华而不实,不适于用的骈文并未因为古文运动的兴起而匿迹,晚唐以后,乃至宋初,它们仍有市场。C.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人,在欧阳修的带领下,取法韩愈,各树旗帜,使宋代古文运动取得了与唐代古文运动分庭抗礼的地位。D.韩愈、柳宗元各自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古文理论,韩愈特别强调儒家的仁义和道统,柳宗元则主张“以辅时及物为道”。【小题3】结合选文,概括唐代古文运动的起因和过程。(4分)【小题4】选文划线处引牛希济《文章论》“忘于教化之道,以妖艳为胜”,有什么作用?(5分)学科当前位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发..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发展无关B.学习物理学,既离不开观察与实验,也离不开理性思考C.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认识自然规律的重要途径D.宏伟的“物理大厦”的框架,就是由物理概念、规律以及贯穿其中的科学方法构成的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解;A、物理学虽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与其他学科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此选项错误;B、学习物理学,既离不开观察与实验,也离不开理性思考,两者需要紧密结合.此选项正确;C、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认识自然规律的重要途径.此选项正确;D、宏伟的“物理大厦”的框架,就是由物理概念、规律以及贯穿其中的科学方法构成的,三者缺一不可.此选项正确.故选A.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发..”主要考查你对&&物理常识&&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初中物理课本之外的物理常识:比如: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厨房中的物理知识、与电学有关的现象等等),有关物理的发展史、对物理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物等等。生活中有关的物理常识:一、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饭堡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都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  2、排气扇(抽油烟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  3、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4、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  5、厨房中的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6、厨房的炉灶(蜂窝煤灶,液化气灶,煤灶,柴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二、与力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  2、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3、菜刀的刀刃有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  4、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5、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 6、往保温瓶里倒开水,根据声音知水量高低。由于水量增多,空气柱的长度减小,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升高。  7、磨菜刀时要不断浇水,是因为菜刀与石头摩擦做功产生热使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刀口硬度变小,刀口不利;浇水是利用热传递使菜刀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不会升至过高。三、三、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一)与热学中的热膨胀和热传递有关的现象  1、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 2、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  3、炉灶上方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对流,使厨房油烟及时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间。  4、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烫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均匀,故易破裂。 5、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 6、炒菜主要是利用热传导方式传热,煮饭、烧水等主要是利用对流方式传热的。  7、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盖紧瓶塞时,常会看到瓶塞马上跳一下。这是因为随着开水倒出,进入一些冷空气,瓶塞塞紧后,进入的冷空气受热很快膨胀,压强增大,从而推开瓶塞。  8、冬季刚出锅的热汤,看到汤面没有热气,好像汤不烫,但喝起来却很烫,是因为汤面上有一层油阻碍了汤内热量散失(水分蒸发)。  9、冬天或气温很低时,往玻璃杯中倒入沸水,应当先用少量的沸水预热一下杯子,以防止玻璃杯内外温差过大,内壁热膨胀受到外壁阻碍产生力,致使杯破裂。  10、煮熟后滚烫的鸡蛋放入冷水中浸一会儿,容易剥壳。因为滚烫的鸡蛋壳与蛋白遇冷会收缩,但它们收缩的程度不一样,从而使两者脱离。 (二)与物体状态变化有关的现象  1、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再装入钢罐中的;使用时,通过减压阀,液化气的压强降低,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灶中燃烧。  2、用焊锡的铁壶烧水,壶烧不坏,若不装水,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儿就烧坏了。这是因为水的沸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是100℃,锡的熔点是232℃,装水烧时,只要水不干,壶的温度不会明显超过100℃,达不到锡的熔点,更达不到铁的熔点,故壶烧不坏。若不装水在火上烧,不一会儿壶的温度就会达到锡的熔点,焊锡熔化,壶就烧坏了。  3、烧水或煮食物时,喷出的水蒸气比热水、热汤烫伤更严重。因为水蒸气变成同温度的热水、热汤时要放出大量的热量(液化热)。  4、用砂锅煮食物,食物煮好后,让砂锅离开火炉,食物将在锅内继续沸腾一会儿。这是因为砂锅离开火炉时,砂锅底的温度高于100℃,而锅内食物为100℃,离开火炉后,锅内食物能从锅底吸收热量,继续沸腾,直到锅底的温度降为100℃为止。  5、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些。主要是增大了锅内气压,提高了水的沸点,即提高了煮食物的温度。  6、夏天自来水管壁大量“出汗”,常是下雨的征兆。自来水管“出汗”并不是管内的水渗漏,而是自来水管大都埋在地下,水的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水管,就会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附在外壁上。如果管壁大量“出汗”,说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较高,湿度较大,这正是下雨的前兆。  7、煮食物并不是火越旺越快。因为水沸腾后温度不变,即使再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温,结果只能加快水的汽化,使锅内水蒸发变干,浪费燃料。正确方法是用大火把锅内水烧开后,用小火保持水沸腾就行了。  8、冬天水壶里的水烧开后,在离壶嘴一定距离才能看见“白气”,而紧靠壶嘴的地方看不见“白气”。这是因为紧靠壶嘴的地方温度高,壶嘴出来的水蒸气不能液化,而距壶嘴一定距离的地方温度低;壶嘴出来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水滴,即“白气”。 9、油炸食物时,溅入水滴会听到“叭、叭”的响声,并溅出油来。这是因为水的沸点比油低,水的密度比油大,溅到油中的水滴沉到油底迅速升温沸腾,产生的气泡上升到油面破裂而发出响声。  10、当锅烧得温度较高时,洒点水在锅内,就发出“吱、吱”的声音,并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水先迅速汽化后又液化,并发出“吱、吱”的响声。  11、当汤煮沸要溢出锅时,迅速向锅内加冷水或扬(舀)起汤,可使汤的温度降至沸点以下。加冷水,冷水温度低于沸腾的汤的温度,混合后,冷水吸热,汤放热。把汤扬起的过程中,由于空气比汤温度低,汤放出热,温度降低,倒入锅内后,它又从沸汤中吸热,使锅中汤温度降低。 (三)与热学中的分子热运动有关的现象  1、腌菜往往要半月才会变咸,而炒菜时加盐几分钟就变咸了,这是因为温度越高,盐的离子运动越快的缘故。  2、长期堆煤的墙角处,若用小刀从墙上刮去一薄层,可看见里面呈黑色,这是因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在长期堆煤的墙角处,由于煤分子扩散到墙内,所以刮去一层,仍可看到里面呈黑色。 物理学史常识:1、胡克: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胡克定律(F弹=kx)2、伽利略:意大利的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时代的仪器、设备十分简陋,技术也比较落后,但伽利略巧妙地运用科学的推理,给出了匀变速运动的定义,导出S正比于t2并给以实验检验;推断并检验得出,无论物体轻重如何,其自由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通过斜面实验,推断出物体如不受外力作用将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后由牛顿归纳成惯性定律。伽利略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3、牛顿:英国物理学家;动力学的奠基人,他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发现,得出牛顿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以牛顿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4、开普勒:丹麦天文学家;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的开普勒三定律,奠定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5、卡文迪许:英国物理学家;巧妙的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6、布朗:英国植物学家;在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时,发现了“布朗运动”。7、焦耳:英国物理学家;测定了热功当量J=4.2焦/卡,为能的转化守恒定律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研究电流通过导体时的发热,得到了焦耳定律。8、开尔文:英国科学家;创立了把-273℃作为零度的热力学温标。9、库仑:法国科学家;巧妙的利用“库仑扭秤”研究电荷之间的作用,发现了“库仑定律”。10、密立根:美国科学家;利用带电油滴在竖直电场中的平衡,得到了基本电荷e。11、欧姆:德国物理学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欧姆把电流与水流等比较,从而引入了电流强度、电动势、电阻等概念,并确定了它们的关系。12、奥斯特:丹麦科学家;通过试验发现了电流能产生磁场。13、安培:法国科学家;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14、汤姆生:英国科学家;研究阴极射线,发现电子,测得了电子的比荷e/m;汤姆生还提出了“枣糕模型”,在当时能解释一些实验现象。15、劳伦斯:美国科学家;发明了“回旋加速器”,使人类在获得高能粒子方面迈进了一步。16、法拉第:英国科学家;发现了电磁感应,亲手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提出了电磁场及磁感线、电场线的概念。17、楞次:德国科学家;概括试验结果,发表了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楞次定律。18、麦克斯韦:英国科学家;总结前人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19、赫兹:德国科学家;在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存在后二十多年,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测得电磁波传播速度等于光速,证实了光是一种电磁波。20、惠更斯:荷兰科学家;在对光的研究中,提出了光的波动说。发明了摆钟。21、托马斯·杨:英国物理学家;首先巧妙而简单的解决了相干光源问题,成功地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双孔或双缝干涉)22、伦琴:德国物理学家;继英国物理学家赫谢耳发现红外线,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紫外线后,发现了当高速电子打在管壁上,管壁能发射出X射线—伦琴射线。23、普朗克:德国物理学家;提出量子概念—电磁辐射(含光辐射)的能量是不连续的,E与频率υ成正比。其在热力学方面也有巨大贡献。24、爱因斯坦:德籍犹太人,后加入美国籍,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提出了“光子”理论及光电效应方程,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及广义相对论。提出了“质能方程”。25、德布罗意:法国物理学家;提出一切微观粒子都有波粒二象性;提出物质波概念,任何一种运动的物体都有一种波与之对应。26、卢瑟福:英国物理学家;通过α粒子的散射现象,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首先实现了人工核反应,发现了质子。27、玻尔:丹麦物理学家;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论应用到原子系统上,提出原子的玻尔理论。28、查德威克:英国物理学家;从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实验研究中,发现了中子。29、威尔逊:英国物理学家;发明了威尔逊云室以观察α、β、γ射线的径迹。30、贝克勒尔:法国物理学家;首次发现了铀的天然放射现象,开始认识原子核结构是复杂的。31、玛丽·居里夫妇:法国(波兰)物理学家,是原子物理的先驱者,“镭”的发现者。32、约里奥·居里夫妇:法国物理学家;老居里夫妇的女儿女婿;首先发现了用人工核转变的方法获得放射性同位素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发..”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7394828179119710625167825015424640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时空观与物理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