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abb智能电网与通用合作还是ABB合作

扬州超前规划智能电网 产业集聚效应凸显--中国工业报新闻网--电工电气
中国工业报社主办
扬州超前规划智能电网 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文章来源:本报
本报记者 成吉昌 通讯员 伏建华 叶步荣 潘增元
&发布时间:
&&& 智能电网作为现代电网实现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绿色环保的新兴产业,国内外正加快发展,目前我国已全面启动智能电网建设。地处长三角苏中地区的扬州市,以超前的理念,早在两年前就搭上智能电网规划建设的“头班车”。  国际能源巨头集聚“扬州智谷”  随着国内外智能电网建设步伐的加快,今年以来,扬州市智能电网产业的集聚势头十分强劲。  1月初,世界500强企业、全球最大电器电子设备制造商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与扬州市正式签署智能电网合作协议,与之携手构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电网产业制造基地和国际智能电网服务外包基地。  4月上旬,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特批在扬州市建立“江苏省智能电网产业基地”,这是江苏继年初在南京市设立国内首个智能电网科研基地后,全国最早批准新建的第一家智能电网产业基地。同时,国内第一家以推进智能电网科研开发、展示孵化、创业服务为主导的扬州智谷展示大厅,面向全国正式启动运营……。这一切,标志着扬州市智能电网建设已经阔步走在了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前列。  步入扬州智谷展示大厅一期工程约3万平方米的研发中心、服务中心和展示中心,记者先后看到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通过众多展品和现场演示,呈现了其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配网管理系统、安全运行系统,以及家庭能源管理系统等智能电网解决方案;德国西门子公司所呈现的智能电表和智能变电站解决方案,则融合了国际先进的计量功能、配电网络管理和信息化处理系统;韩国智能电网协会会长单位LS集团,以互动形式实施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消费、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实物体验与技术演示。  在“扬州智谷”同场进行技术与产品竞技展示的,还有中国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台湾大同集团、西安交大、江苏电力公司、宝胜电缆集团等。“扬州智谷”的设立,吸引了一大批国际能源巨头来扬州落户。据扬州市市长谢正义介绍,近几年扬州市围绕新能源产业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招商引智,实施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已经具备发展智能电网的底气和基础。他表示,通过“扬州智谷”这一国际新能源产业展示平台,将世界先进国家最尖端的智能电网管理理念、工艺技术及先进设备吸引过来,进行产业集聚与合作,以便进行借鉴、孵化和整合,从而形成扬州市可持续发展新的生产力,同时为推进我国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实验基地,搭建开发与应用平台。  “三新一电”产业链造就智能电网发展先机  扬州市的智能电网建设之所以在国内具备超前发展优势,得益于扬州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关于“三新一电”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战略、因势利导的产业链发展战略和不失时机的产业政策推动战略。  目前,以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为代表的三新产业,以及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新崛起的电子信息产业,构成了扬州市创新型经济新的增长极。  扬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刘在銮向记者介绍,目前扬州智能电网相关产业已形成“点、链、片、高”相联互动的区位优势。  一是创新型智能电网骨干企业成为重要支点。到今年一季度末,扬州市新能源和输配电产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300多家,其中产销5亿元以上企业20多家,10亿元以上企业10多家,50亿元以上企业2家,130亿元以上企业1家。已形成新能源配网设备与材料、光伏产业设备与材料、太阳能电池组件与材料、输配电线缆与设备研发、制造于一体的电网全覆盖型规模企业群。  二是电网关联产品贯通成链。太阳能光伏产业已形成多晶硅、单晶硅、硅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电池组件层压设备、系统集成发电设备产业链;半导体照明产业已形成衬底、外延片、芯片、封装、应用设备与材料产业链;电气设备与材料产业已形成特种变压器、开关柜、箱式变电站、互感器、智能开关柜、电力电子器件、特种电线电缆产业链。  三是电网产业园区集群成片。全市智能电网产业已融入扬州市经济开发区、太阳能光伏产业园区和LED产业园区等一区多园产业群。  四是智能型电网技术水平创出新高。目前扬州智能电网产业不仅引进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等一大批世界500强企业进行产业合作与联合开发,并已融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省以上研发机构16家,省和国家级名牌产品20种、高新技术项目与产品45项。宝胜集团超导电缆、曙光集团500千伏电力电缆、华仪电器数字变电站、江苏亚威机床有限公司太阳能电池组件数控层压设备、北辰电气智能电表、中凌科技直流控制系统、银大科技移动监控与指挥系统等均具有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  为了跟上国际智能电网发展步伐,近几年扬州市把智能电网建设作为新型战略性产业,列为“一号工程”。相继建立了全市新能源产业协调机构,组织编制了《扬州市智能电网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扬州市智能电网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  绿色新能源引领千亿级智能产业群  扬州“三新一电”产业群超前一步推进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又将融入江苏乃至全国智能电网发展战略和产业体系。  据江苏省电力公司副总工程师鲁庭瑞介绍,江苏电网将发展包括智能发电、输变电、配电用电、调度自动化、网络通信等环节的智能化配置。在满足2015年全省9200万千瓦电力需求的同时,促进电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今年江苏电网规划在四个方面实现新突破:着手实施苏州、无锡、扬州等地的智能电网试点工程,推进苏、锡地区智能变电站工程,提高输变电自动监测与处理水平,使江苏电网更加坚强、高效;致力于开发清洁能源,确保100万千瓦风电机组和全国最大规模光伏电站可靠并入电网,努力提高绿色能源在江苏电网中的比重;落实惠民工程,在扬州、南京等地安装10万台智能电表,力争实现居民小区水、电、气“三表”数据集中采集;努力提高应用自动化水平,大力实施配电网负荷信息和终端用电信息“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系统工程。  鲁庭瑞表示,不久的将来只要在智能电表上安装一块芯片,家用电器就会智能化运作:实行低电价时段启动运行,高电价时段停止工作;用电高峰时自动亮灯报警,按照用电负荷自行限电控制;电动车进站充电,低电价时自动充电,高电价时自动放电,给车主带来便捷与实惠的效益。  延伸阅读: 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加快发展  资料表明,我国智能电网建设正加快发展。  2009年5月,中国国家电网公司首次制定年推进坚强智能电网三步走的产业发展规划;在今年“两会”上,关于智能电网建设问题首次在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开始上升为国家战略;近期,国家电网公司在完成我国五大区域网以及各省、市、自治区电网智能化规划评审工作的基础上,按照今年规划积极引导各区域紧锣密鼓地开展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智能变电站、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以及“多网融合”等五项智能电网试点工程。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院长薛禹胜介绍,智能电网,是指电网的“智能化”。它将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测量技术、控制技术等先进技术和原有的电网设施进行高度融合与集成,形成智能化新型电网,代表了全球未来电网的发展趋势。  相关新闻: 扬州“三新一电”产业稳步发展  今年一季度,扬州市以“三新一电”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销售额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0%以上,同比提高了5.5个百分点。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初,扬州市因势利导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致力于拓展以太阳能为主体的新能源产业,以半导体照明为主体的新光源产业,以“电子书”、电子网络为主体的电子信息产业和以多晶硅、单晶硅、硅片、芯片、外延片为主体的新材料产业。  2009年在严峻市场形势下,扬州市三新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41.6%与46.1%;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销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1361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新能源产销额增长98%,高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幅比重30多个百分点。  随着“三新一电”产业链的发展壮大,扬州市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为国家级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国家级太阳能产业化基地、国家级绿色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和江苏省智能电网产业基地。  2015年扬州将建“一主四特”产业园  为了更好融入江苏智能电网,根据规划,扬州市到2015年将按照区域配置建成“一主四特”的智能电网特色产业园区,每个园区均形成200亿元以上的产业规模。  该市超高压、特高压、超导电缆和特种专用电缆产能达10万~15万千米;智能型开关柜、开关电器产量达10万台,电力电子主器件10万件(台),高效储能系统及器件100万件,智能电表等量测设备及器件生产能力达1000万只(台);掌握核心技术与重点新产品200项以上,智能电网产业专利申请1000件以上。  在江苏省智能电网统一规划协调下,扬州市将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优势,不断延伸发展产业链,形成更大规模和区域特色的坚强智能电网,努力实现新能源、新光源、电子书和信息化产业群的千亿级发展目标。
&文章评论:
中国工业报
Copyright & China Industry 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工业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中国工业报社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 肖金泉、黄启力律师
报社地址:北京市百万庄葡萄园1号&&邮政编码:100037&&广告:010- 、&&发行:010- 、1&&网站:010- 、3智能电网:工业转型新“推手”-行业新闻-深圳市新昌红电气有限公司网站二维码电气设备制造专家
HOMEABOUT USPRODUCTNEWSCASERECRUITMENTFEEDBACKCONTACT US新闻中心深圳市新昌红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电话:6邮箱:&传真:6网址:地址: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街道富坑社区桂月路339号当前位置: >& > 行业新闻智能电网:工业转型新“推手”发布时间: 12:19:21来源:本站浏览次数:150&今年6月底,一个规模不大的产业论坛在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就是在这个论坛上,智能电网开始走进扬州人的视线。8月11日,我市又专题召开智能电网产业发展座谈会,正式谋划智能电网产业发展。  智能电网,又被称为电网“高速公路”。目前,美国等世界发达国家正在启动智能电网建设,而在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刚刚提出构建具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统一的智能电网。智能电网产业,成为一个超前的新兴产业、当今世界最前沿的新能源产业。  这个产业,能成为扬州下一个新的支柱产业和发展引擎吗?  市委书记王燕文说,发展智能电网产业,是扬州“三新”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对推动扬州绿色新能源产业乃至全市工业经济跨越发展至关重要。  这一番掷地有声的讲话,透露出扬州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智能电网产业的决心和信心。  良好的产业基础使扬州有了进军智能电网产业的底气  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不再只为热水器服务,它将与家中的整个用电系统连成一体,一个普通的家庭就能用上“自家产的电”;家中空调能够感应外部温度自动开关,并能在用电高峰期自动调整使用时间……智能电网描绘的这些情景,着实让人们憧憬。  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智能电网产业的市场蛋糕具有巨大的诱惑。有资料显示,全球智能电网市场规模在17000亿美元左右,而中国智能电网潜在市场规模超过10000亿元。  “新能源产业主导着未来世界经济格局。作为世界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最前沿课题,智能电网正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扬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季允丰介绍说,通过前几年的积累和储备,扬州发展智能电网产业是有底气和基础的。  的确如此。从电网建设来看,35KV及以上变电站均接入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现SCADA/PAS/DTS一体化设计,系统可跨平台运行;遵循IEC61970标准设计,为用户的功能扩展和软件升级提供强大的底层支持;全面建设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大用户负荷采集系统覆盖率达96.1%;同步实施远程电能量系统自动化采集,实用化率92.48%……所有这些,为扬州实施智能电网试点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从产业来看,为智能电网产业提供配套的电气设备、仪表仪器、电缆光缆等传统产业发展迅速,拥有宝胜股份、江扬电缆、北辰电器等一大批骨干企业,主要产品涵盖传感器、电力电缆、通信光缆、变压器、智能变电站系统,以及电能表、中小尺寸的液晶显示屏等。同时,太阳能光伏、生物质能等绿色新能源产业方兴未艾,特别是光伏发电应用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是全省第一个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成并投入运行太阳能发电示范电站,在国家太阳能屋顶计划中,已首批上报建设总装机容量34.1兆瓦,位居全省第一。预计2010年分布式发电容量将达到10MW。此外,信息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我市相关企业与ABB、阿海珐、西门子、美国GE、德国IN-POWER及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电科五十所、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电南瑞等国内外知名的大公司、高校和科研院所有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可以为智能电网产业提供技术支持。  选准切入点和突破口,闯出一条智能电网产业发展的“扬州路径”  “发展智能电网产业,不仅可以提升扬州电网的效能,更可以推进扬州‘三新’产业加速发展,带动传统电工和电子信息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扬州工业全面转型升级、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契机。”市发改委主任李忠盛说。  扬州究竟如何发展智能电网产业?在上月召开的智能电网产业发展座谈会上,基本发展思路已“浮出水面”,即以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和智能电表应用示范工程为切入点,以产业园区建设为中心,推动现有企业产品转型升级,积极申报国家智能电网试点城市,打造智能电网产品制造基地和能源管理服务外包基地。  按照这一思路,我市将关注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的电网输配电技术,以及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并网技术、电网与用户的双向互动技术的发展,及时掌握智能电网新产品、新技术的发展情况,规划建设智能电网产业园,并迅速启动智能电网示范工程,走出一条深化“三新”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具有扬州特色的发展路径。  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智能电网的呼声最为强烈。作为国内重要的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扬州开发区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提出打造智能电网产业园区的初步设想。据此,扬州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6000亩,计划总投资25亿元,打造智能电网产业园区。其核心是建设“一谷一心三区”,即创业创新智谷;九龙湾国际会展中心;智能电网生产园区、智能电网示范园区和综合物流园区。计划用3到5年时间,将智能电网产业园区建成智能电网产品制造基地、智能电网国际服务外包基地。  正是看中这一点,IBM、通用电气、阿海珐等跨国公司的高管人员日前聚集扬州开发区,为其打造智能电网产业园区出谋划策,有的已明确表示,将积极参与扬州的智能电网建设。  世界最大的智能设备公司——思科公司对扬州开发区进行了深入考察,对参与智能电网建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思科亚太区绿色及可持续发展执行总监孙瑛告诉记者,目前,思科公司已经在美国、欧洲参加多个智能电网示范项目,而在中国先后对上海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扬州所展示出来的规划和信心,已经打动了我们。”  据不完全统计,我市与智能电网产业相关企业已达200多家,年产值占规模工业的15%左右。市经贸委主任刘在銮感慨地说:“可以想象,智能电网产业发展起来后,对扬州工业的拉动和支撑作用将是何等的巨大。”  超前谋划、全力推动,以“加速度”大力发展智能电网产业  眼下,智能电网产业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姑且不论西方发达国家正大力发展智能电网产业,就我国而言,随着国家即将修订“可再生能源法”,以及国家电网公布“中国坚强智能电网”建设计划,全国许多城市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一些地方已开始谋划智能电网产业发展,以期抢乘智能电网建设的“头班车”,多分一块未来市场的“蛋糕”。  “机遇来了,关键在抢。扬州必须先人一步、快人一拍,高起点规划智能电网产业,抢得发展的主动权。”市科技局局长申忠民认为,扬州“三新”产业之所以能从“星星之火”迅速形成现在的燎原之势,后来居上成为国内领先的“三新”产业高地,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市委、市政府见势早,从全市产业布局的角度进行统一规划。“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推手的作用,智能电网产业更是如此。”  智能电网产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策、资金、科技、人才、管理等方面,以及太阳能光伏、电线电缆、电力电器、信息通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虽然开发区已率先提出智能电网产业的发展规划,但这只是局域的产业规划。因此,必须从全市“一盘棋”的高度,依据国家产业导向,科学、统一编制智能电网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在此基础上,认真研究国家相关政策动向,及早研究制定扬州发展智能电网产业的扶持政策,为智能电网产业发展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放水养鱼”。此外,坚持招商与招才并举,着力引进分布式发电并网、双向互动等关键技术和项目;争取国家和省特别是争取国家电网、华东电网和江苏电网的支持与参与,以及国际上大集团、大公司的参与合作。  日前,开发区首次在“三新”公共服务中心亮相智能电网新产品,包括智能电网通信基站、微波器件、光纤和光缆,以及各种智能电网传感器,控制保护开关、新能源动力系统等,这些产品统统都是“扬州制造”。这是我市打造智能电网示范工程的一部分,也是我市申报智能电网国家试点城市跨出的重要一步。  尽管只是刚刚起步,但毫无疑问,我市智能电网产业的发展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如何把这种先发启动的优势,以一种加速度转化为“真金白银”,拉动全市工业转型升级的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将是下一步发展的重点。  智能电网产业让扬州工业拥有了新的跑道和平台,也让外界看中扬州工业发展的活力与潜力。难怪世界能源产业巨头杜克能源副总裁、首席科技官大卫·墨勒不久前乘坐私人飞机,专程从美国赶来扬州寻觅良机。上一篇: 下一篇:江苏扬州成为国家智能电网基地_江苏新闻_中国江苏网
& &&& & 正文
江苏扬州成为国家智能电网基地
  昨天,国家科技部公布国家火炬计划首个“智能电网特色产业基地”,扬州以创新型智能电网骨干企业成重要支点、电网关联产品贯通成链、电网产业园区集群成片、智能型电网技术水平创出新高等鲜明特色和比较优势,喜获“智能电网特色产业基地”称号。
  智能电网作为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绿色环保的新兴产业,正在国内外引发加快发展的浪潮。为了跟上国际智能电网发展步伐,早在两三年前,我市超前谋划,把智能电网建设作为重点培植发展的绿色新能源产业之一,相继建立了全市新能源产业协调机构,组织编制了智能电网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智能电网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今年4月,省经信委特批在我市建立“江苏省智能电网产业基地”,这是全国最早批准新建的智能电网产业基地。我市还启动运营了国内第一家以推进智能电网科研开发、展示孵化、创业服务为主导的“智谷”展示大厅。
  目前,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全球最大电器电子设备制造商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和韩国LG、德国西门子等在内的多家跨国公司与我市正式签署智能电网合作协议,携手构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电网产业制造基地,以及国际智能电网服务外包基地。南瑞、南自、群硕等知名企业也开始将相关产业往扬州转移。我市智能电网建设已走在了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前列。
  我市已形成以太阳能并网发电、智能电表应用示范工程和坚强智能电网改造为切入点,以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区,辐射宝应、高邮、江都、邗江等区域,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拥有宝胜、双汇、北辰、晶澳、顺大、曙光、华富等一大批核心企业。
  扬州紧紧依托科技创新寻求智能电网产业的技术突破,目前已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骨干企业全部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家。“扬州智谷”、扬州光电产品检测中心、韩英铎院士工作站、清华大学晶旭电源研发中心、西安交通大学扬州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研究院等一大批高校院所的研发平台在基地内集聚。
来源:扬州日报&&
【收藏:&&】&【】&【&&】&【】&【】
上下篇导读
( 07:19:26)上一篇:
( 07:40:30)下一篇:
Loading...
&|&&|&&|&&|&
中国江苏网(江苏中江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扬州abb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