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现在上司法考试辅导班班都要来回接送,工作太忙...

忙碌的暑假:上辅导班忙考研找工作
编辑点评:暑假你会怎么过?面临的毕业的大四学生们大多在忙碌着,考研的考研,找工作的找工作,每一个暑假注定了不寂寞! [1] 第 1 页 [2]
热,热,热!持续的高温让人直喊吃不消。昨天,记者分头采访,勾画出高温下另一幅耐人寻味的"高温图"。
一天上三个辅导班
暑假,本是孩子快乐的时光。可他们却忙着从一个辅导班奔向另一个辅导班。辅导班的"热度"丝毫不低于外面的37℃高温。
"上午学奥语奥数、下午上‘小牛顿班',晚上上画画课......"今年秋季要上三年级的童童忙得不亦乐乎。中午11点10分,记者来到一家培训机构的上海路教学点,只见接孩子的家长挤满了学校门口的小巷,许多家长把有阴凉的"有利地形"早早抢占了,更多的家长则站在毒辣辣的太阳下等候。
11点15分,下课的铃声响了,孩子一 窝蜂从教室出来。童童向妈妈要钱买了2支冷饮,送了一支给同班的康康。康康邀她去家中玩,童童说:"不行,我下午和晚上都要上课呢。"
"一天上那么多课孩子不累吗?"面对记者的提问,童童的妈妈说,其他孩子都在上补习班,自己的孩子不上,岂不吃亏!她告诉记者,她给女儿报的是VIP班,一个班10个孩子,10天课就要1200元。假期里,她还给女儿报了英语班呢。
"名额有限,如果想报,要抓紧。"昨天,记者以家长身份致电南京一家培训机构,工作人员说,报名的人太多了,现在又新开了一个班,也只剩10个名额了。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这家机构考试、竞赛的证书不少学校在小升初时都承认。
一边是热捧,一边是无奈。一位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家长对记者说,放暑假前,老师就要求家长帮孩子报暑期培训班。"带孩子去南京市少年宫龙江分校一看傻眼儿了,培训课目有二三十个之多,报名的人多得不得了。" 吃着仁丹忙考研
高校已经放暑假了,但这几日的清晨6时,上大三的于慧就要早早起床。因为今年暑假,她在一家著名的考研辅导班报了名。
小于坐公交到达东南大学礼堂时,门还没开。刚过7点,礼堂门前的草坪上坐满了人,有些同学为了挤个好位置,一边吃早饭,一边在门口排队。"1000多号人呢,不占位子坐到偏僻的地方听不见,简直浪费钱。"
"我们班29个人,有22个报了考研辅导班。我报的是普通班,只上暑期政治,加上教材要600多块。我同学办的是一卡通,按课时收费,包括春季基础班,暑期强化班,冲刺班和点睛班,一共要2000多元。"
早上8点,有着上千张座位的礼堂内人声鼎沸。前后两个大空调呼呼吹风,但小于说感觉不到一丝凉气。"太恐怖了,过道里也坐着人。为了降温,礼堂里还放了大冰块。我感觉到处是汗味!"
中午11点,饥肠辘辘的学子们结束了上午的补习,开始到附近大大小小的馆子抢位置。"大家中午都留在这里吃,天太热了,免得来回赶,还担心听课的好位置保不住。"饭后,小于在树荫下打盹。"树荫下也很热,大家的脸被蒸得红红的,好多人怕中暑,都是吃了人丹来的,我也随时备着呢。"
"下午上课时,一半的同学打瞌睡,实在太累太困了。"课程4点半结束了,小于浑身湿透,感到脱水晕眩。
回到出租屋内,小于几乎无力吃晚饭,买了只西瓜凑合。这样的日子,她还要过15天。
记者了解到,在南京有形形色色的考研辅导机构,一旦名师出场,近千人会将礼堂挤得满满当当。
热,热,热!持续的高温让人直喊吃不消。昨天,记者分头采访,勾画出高温下另一幅耐人寻味的"高温图"。
一天上三个辅导班
暑假,本是孩子快乐的时光。可他们却...
CopyRight & 沪江网 2015&广东广播电视台 现代教育频道>>图文新闻>>现代教育快讯
工作应接不暇 如何表达今天真是“忙死了!”发布时间: 点击:2134你是否觉得你有许多事情要做,而你根本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应对?繁忙的工作和生活有时会令你感到难过、生气或者沮丧,感到生活虽然是多彩的却不受你的掌控。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些表达“忙”的英文短语和句子。1. have/get one's hands full 很忙,应接不暇Three emergency cases came into the hospital at the same time and the doctors really had their hands full.三个急诊病人被同时送到医院,医生们真是应接不暇。2. be up to one's neck 忙得不可开交I can't possibly come out tonight, I'm up to my neck in work.今晚我不可能出来,我的工作忙得不可开交。3. a million things 很多很多事情It's hard to slow down when you are trying to do a million things.当你想要干成百上千件事情的时候是很难慢下来的。4. be as busy as a bee 忙忙碌碌,忙死忙活的He was as busy as a bee trying to put the house in order.他为了要把家里弄得整整齐齐,忙了好一阵子。5. busy as a beaver 忙得团团转He is working so hard that he is as busy as a beaver.他没日没夜地工作,看起来很忙。6. be tied up 被占用,很忙I'll be tied up the rest of the week, I am afraid.这个星期我恐怕都抽不出时间。7. in the middle of something 正忙于某事I'm in the middle of something. Could you call back later?我现在很忙,你能过会给我打电话吗?8. time to catch one's breath 喘口气的功夫I don't even have time to catch my breath.我连喘口气的工夫都没有。9. irons in the fire 要做的事情Don't have too many irons in the fire.不要揽事太多。今天早上,小白被逼迫去上学了,能想象到她一路无望地哭喊的情景,能体会到盼望爷爷早一点接她会回家的心情。    以前,我也是逼她上学。刚开始逼她进幼儿园,就像断奶,让她知道不能总在妈妈身边。后来她不愿去,我也是无情的把她押送到幼儿园,但是,看到她直到放学还不高兴,就不忍心再逼她了。再遇到她不愿去上学,我尽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如果她抵抗强烈,就不再勉强她,基本上不上学的愿望被满足以后,接下来的几天会乖乖的去上学。今年夏天已经比去年表现好多了。只是偶尔每周有一天不去。    爷爷说,看她哭的,我其实也很心疼,可是如果总是这样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那以后上了学怎么办?小白爸爸跟爷爷的说法基本一致。这种担心,是对小白未来的担心,如果现在纵容她不上学,那么等上了小学就更想逃课了,逃课就意味着学习不好,学习不好就意味着考试不好,考试不好意味着前途不好,这是绝大部分家长的普遍担心,我也曾如此担心。    我们被规定,孩子三岁必须送入幼儿园,6岁必须读小学,好多家长为自己的孩子是9月份以后出生而心生懊恼,我也为小白在8月底出生而感到幸运;我们已经默认,上课必须在教室,两臂平放在课桌上;老师们已经习惯,按照课本顺序教知识,恨不得千年不变;这些规矩的就一定是合理的吗?    记得,我到6岁才进入村里的育红班,一天三顿饭都吃妈妈做的,老师经常带我们去村子后面的河里洗澡,或者在学校的院子里唱歌、识字,接受最简单的知识,享受最放松的教育。事实证明,我并没成为低能儿。记忆中,最美好的学校时光就是在村里那所最简陋的学校里度过的。后来,村里的小学被取消,上百名学生进入乡里的中心小学读书,从此,学校留给我的只有噩梦般的回忆,噩梦一直延续到高中毕业。    我也曾被逼上学。妈妈曾经给我讲过她逼我上学的事情。那时候,我刚进入育红班,第二天就不想去了,妈妈非常生气,想,这才刚开始就不愿上学,这以后还了得?小时候不按时上学,长大了怎么成才?于是拎着穿背带裤的我就往学校走。那时候,妈妈非常希望我懂事、爱学习、爱劳动、长大为人民服务。妈妈太难为我了,现在很多高官都还不知道怎么为人民服务呢,她竟然如此要求一个6岁的孩子。我听了这个没有在我记忆中的故事,很后怕,幸运的是,我的凄惨的哭喊声惊动了奶奶,是她解救了我。    没想到,二十多年后,我的孩子也是这样被逼上学,不幸的是,没人能解救她。    我不明白,这样逼迫孩子去上学,等她进入小学、中学、大学就能积极主动的爱上学习吗?即使能够逼迫出一个高分的好学生,但是能逼迫出一个身心都健康的人吗?能逼迫出她的美好未来吗?能逼迫出她对工作的投入、对生活的乐观、对自然的热爱吗?     现在,对孩子的教育,家长和学校之间存在一种潜规则:家长的责任就是创造条件把孩子送进校门,学校的责任就是想尽办法让孩子考出高分,能不能进校门是家长的能力,出不出高分是学校的水平。至于孩子在学校是否安心、是否快乐、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几乎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适当的帮助。作为家长,我们除了伙同学校制造考试机器,有没有让孩子感到我们发自内心的原始的爱?我们的爱已经从最初的一个吻、一个凝视、一个拥抱变成了高昂的学费、攀比的手机、花样繁多的课外班,变成了要孩子一定要听话的要求、一定要成功的期望,考不上重点,你对得起家长辛辛苦苦供你上学吗?对得起老师含辛茹苦教你知识吗?更有甚者,变成对孩子的羞辱: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做,那以后你还能干什么?     于是,很多孩子,说得出门纲目科属种,却不知道人类创造于真爱的两性关系;背得出七大洲四大洋,却不知道北极熊吃不掉小企鹅;学得来阿Q,却读不懂鲁迅;练得一双钢琴手,却用来杀人。    于是,很多家长,买得起钢琴,“听不起”音乐会;对领导笑脸相陪,对孩子面目狰狞;容不得孩子喜欢异性,却忍不住自己网聊钓鱼;自己犯错得过且过,孩子犯错不依不饶;    于是,很多精英,买得起房子,却买不到真爱;开得起洋车,却看不到风景;进得了500强,却不去管污染;拿得到职称,却讲不出真话;觉得到风光,却感不到快乐。    几十年来,学校越来越漂亮,但教育的体质没变;孩子的课本越来越花哨,但教学的思路没变;人们的文凭越来越高,但思想的高度没变;人们的物质越来越丰富,但精神的荒芜没变。以至于,病入膏肓的人们不认为自己有病,所以,千万个家长逼迫孩子上学,逼迫孩子成功,逼迫孩子走向一条痛苦、无助的漫漫人生路。    可怜的孩子作为原材料,被家长们急切地送进一座叫学校的机器,这些原材料按照规定的时间、步骤、动作、环境、标准被生产为大批产品,这些产品绝大部分被扔到社会上自谋生路甚至是自生自灭,这些产品的最大价值就是提供了学校的各项支出,我们的教育官员们花着千万家长们的自愿送去的钱自得其乐,我们家长看着被加工成产品的孩子变得有委屈不敢哭、有快乐不敢笑、有感受不敢说、有想法不敢做、对父母忘记恩、对伴侣忘记爱、对朋友不坦诚、对对手不宽容,对幸福不珍惜、对痛苦不面对、对生命不尊重、对自然不崇敬……    这难道就是我们逼迫孩子上学所希望看到的吗?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蛋疼帖!     说这么多没用, 如果你能把这个天捅个窟窿, 再来.
  口年的小白,哎  
虽然暂时还体会不到作为家长的心情,但是总在想着以后自己有孩子了该怎么办。幼儿园的老师真正有几个是喜欢热爱孩子的,小朋友们哭哭闹闹的哄两下不见好就开始呵斥,那是什么都不懂的小朋友呀!    
自己的表弟目前小学,所在学校是全市最好的,我们家这代的几个兄妹全都那儿上的,也是所有家长挤破头要进的。一点大的孩子已经知道回来抱怨凭什么老师就喜欢那几个家里有钱的孩子。老师上课不上到位,考试考不出就指学生的问题,再直接跟家长提出安排给孩子课外辅导。每次和舅妈聊说不要给弟弟太大压力了,毕竟还是童年,而且很多事实证明并不是你学得越多就越好的。舅妈每次叹气说其实他们也希望他轻松点,但是家长之间要比的,老师也会在班里说这样那样,结果就是一点点大的小孩子压力倍增。    
表弟课外要学英语,学长笛,之前还学奥数,后来太忙,奥数就停下了。儿童英语学了好几年,钱没少花,也是平时所说的“英语成绩好”,然后每次跟老公带他出去玩,老公说了什么,小东西直接就看我让我翻译。过年去亲戚家看到一当时高三的亲戚,其父母说其英语成绩顶尖。老公其间想上厕所问句再简单不过的的“sorry,where is the toilet”这孩子居然直接僵化了根本听不懂  
我自己本身从小练了十几年钢琴,当时也是风里来雨里去的。现在的孩子,这个兴趣班下了,那个辅导班,各种忙,看得真的叫人心疼。父母也是不惜血本,宁可少吃点穿旧点,再贵的也让孩子学,只要他学他高兴学。我自己之前很想做个私教,带孩子学一切他感兴趣的,但是是为兴趣不是任务,而且是免费的,因为我一直觉得现在各种教育热,从宝宝出生到各年龄,利用父母爱子心切来榨钱真的蛮让人恶心的。我跟老公也一直很关注孩子教育这方面,世界各地去看去了解,遇到有很好很新的理念的学校也会去跟创办者交流。不过,悲剧的是,木有家长关心什么免费的兴趣的创造力的,只是关心自家孩子能学多好,同样时间里能比别人学得能多多少。真的是让我蛮寒心的,觉得被泼冷水一样,哎    
家长对孩子,不该是一味的给予。我之前非常非常宠小表弟,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给买了送去,经常带他出去各种乐。老公说弟弟他有自己的父母,如果你无限度的给予,他就会有依赖心理,因为他知道他要的会有人给买,所以任何的爱都要有限度,教育也是一样    
中国目前形势也就这样了,教育改革什么都不可能的,都是换汤不换药的,都说现在孩子怎么怎么幸福,我觉得还是我自己那年代更好些,起码没这么大压力。一个本该快乐享受童年的小朋友,早早知道了压力这个东西,多可悲。    
最后希望小白小朋友能够健康快乐成长吧,为人父母都不易啊!
  这一代、注定是悲剧的。
  孩子上学就是第一次介入社会性劳动,明白不?这不是你家的私事儿。她是在拒绝社会劳动。如此而已。
      教育孩子,首先是家庭中的问题。难道孩子看到大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无所事事,你能希望他勤奋;难道孩子看到你整天在电脑边,还能希望他手捧书本;难道孩子看到你总在交往应酬,还能希望孩子对于学习干兴趣。      对于任何事物的兴趣实际上皆来源于习惯——从小养成的习惯,而这些习惯的养成很多都在4岁之前,四岁前习惯的养成受到影响的是家庭。我们很多家长根本不懂这个道理,却一味的责怪孩子,殊不知,你在四岁以前已基本把孩子一生的取向已经奠定了。
  我们被规定,孩子三岁必须送入幼儿园,6岁必须读小学,  =============  楼主,谁这样逼你了?就是上学年龄也可以7岁8岁。  你说说,谁逼你了?  是你自己心理严重扭曲,以折腾孩子玩为乐趣。
  昨天,小白爷爷说,送小白上学的路上,她在哭,进楼门上楼梯的时候不哭了,可是等老师接过去,给她脱下外套来的时候,小白又哭了。晚上,吃饭的时候,爷爷提起了这件事,我便问她,上学的时候为什么哭啊?她说:我不想上学,想在家玩。我又问,为什么见到老师的时候又哭了?她说:我本来想着爷爷带我回家呢,可是,爷爷走了,我就哭了。听她描述着自己当时由希望到绝望的心情,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孩子就像小树,得及时的修理,才能长成大树,成为栋梁之才”    “棍棒底下出孝子,我小时候,爸妈也经常打我”    “现在连上学这样的小事都做不好,那将来还能做什么大事?”    “不能她想怎么着就怎么着,那将来还不得翻天啊”    ......好多人这么说。    今早,小白跟我说:妈妈今天如果请假的话,我明天就会一直上到周六。事实证明,她的确是这么做的,大人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孩子已经知道不可能也不应该总是逃课,孩子只要一天最多两天不上学在家玩,就非常满足了,孩子能够控制自己,而且,学校里有足够多的东西吸引她,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不会允许自己永远远离学校。    “上学是正确的”    “我们不就是通过上学才有今天的吗?”    我们被大人剪枝剪叶;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寒窗苦读十几年,风雨无阻,放弃了自己喜欢的足球以确保能够考大学;我们忍耐枯燥无味的学习,以确保能够拿到奖学金;我们想方设法成为党员,以确保毕业有个好工作;我们加班加点忙工作,以确保得到同行的认可。我们终于达到自己设想的水平了,我们终于可以有资格跟老板谈条件了,可以选老板了,可以做老板了,可以买房买车了,可以看心情决定上不上班了,可以整天泡在网上打游戏了。    可是我们现在快乐吗?我们喜欢现在的状态吗?我们做的事情还有多少是内心真正喜欢的呢?得到的肯定越来越多,我们是否感到越来越幸福吗?我们为什么还要靠烟来刺激大脑靠酒来麻痹神经呢?为什么肉体越来越充实内心却越来越空虚呢?    “小时候在水库里游泳,真是惊险刺激”    “小时候放一枚硬币在铁轨上,看火车辗过,真是神奇”    童年的无拘无束的玩耍,给你留下了一生难忘的珍贵回忆。遗憾的是,我们几乎说不出自己的梦想,或者根本来还不及描绘梦想,就被送到了正规的学校开始学习。    在大人看来,上学是一件理所应当、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因为上学几乎是大人满足成功欲望的唯一出路。可对孩子来说,能在家随心所欲的玩是她那时那刻全部的愿望,在玩的过程中,说想说的话,做想做的事,他们可以扮成自己想成为的角色,演绎他们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当实现这个愿望的唯一途径(爷爷带回家)被无情的阻断时,孩子便失去了所有希望,请你想象一下,你全身心投入学习,考入的却不是梦想中的大学,你的内心是否感到无助、失落、绝望?孩子的心情跟你是一样的。只不过大人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浸淫的太久,欲望越来越多,已不似孩子在家玩这般简单、纯粹。为什么不能放下自己的架子,与孩子将心比心呢?    孩子与我们一样,是纷繁社会中的一人,只需要我们告诉他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孩子与我们一样,是茂盛森林中的一棵树,请允许他们以自己的姿态去获取阳光;    孩子与我们一样是无尽宇宙中的一颗星,请允许他们以他自己的轨道运行。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随和你们一同生活,却不属于你们。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给 他们以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们可以庇护他们的身体,却不可庇护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居于明月之屋宇,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纪伯伦    
  @幸福小捧油mia  17:51:32    口年的小白,哎     虽然暂时还体会不到作为家长的心情,但是总在想着以后自己有孩子了该怎么办。幼儿园的老师真正有几个是喜欢热爱孩子的,小朋友们哭哭闹闹的哄两下不见好就开始呵斥,那是什么都不懂的小朋友呀!        -----------------------------  谢谢你的祝福。教育孩子需要智慧和爱。很赞同你的观点,感觉国内的教育有很多问题,但还是得把孩子送进去接受系统的教育,只是我们得帮助孩子不要早早的扼杀了梦想。  中秋节快乐!
  图被文化,争取承受再教育,为等待付出使子孙后世的讥刺咀咒代价,来证明他们的幸福器观!一只教医师,上课三十年,即要教不同年代的三十世人,而这几十世人中无一能将所被教的东西来再教自己的子弟亲朋好戚,这书和文化证明文凭,岂不丢到厕所亦恐传染卫生厅
  @无照神医  09:00:18    我们被规定,孩子三岁必须送入幼儿园,6岁必须读小学,    =============    楼主,谁这样逼你了?就是上学年龄也可以7岁8岁。    你说说,谁逼你了?    是你自己心理严重扭曲,以折腾孩子玩为乐趣。  -----------------------------  呵呵,我觉得,孩子什么时候想上学就什么时候送她去,可是我不敢保证大龄孩子在班里会不会被老师另眼相看?我也不明白,为啥好多9月初出生的孩子,都找关系进幼儿园呢?  另外,跟孩子一起玩是我的乐趣,并非折腾孩子。
  @上下其手098  18:11:20    孩子上学就是第一次介入社会性劳动,明白不?这不是你家的私事儿。她是在拒绝社会劳动。如此而已。   -----------------------------  好高深哦!恐怕我的孩子不明白啥是社会性劳动。
  @XXlongren  05:29:58            教育孩子,首先是家庭中的问题。难道孩子看到大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无所事事,你能希望他勤奋;难道孩子看到你整天在电脑边,还能希望他手捧书本;难道孩子看到你总在交往应酬,还能希望孩子对于学习干兴趣。        ......  -----------------------------  非常赞同,正在努力的与孩子一起体会读书的快乐,但是,我还不能为老人和老公找出什么事情能够代替看电视上网游戏来打发时间。
  何况钱多钱少,何谓义务教育,即强迫教育的一种文化名词解释,故曰,文化,又曰教育!他马的那个毛狗娘养的,胆敢教育俄小弟,走…去他马的毛猪狗家,教育教育他马的!
  @阿色-05 17:37:30    蛋疼帖!        说这么多没用, 如果你能把这个天捅个窟窿, 再来.  -----------------------------  哈哈,你可真幽默。你捅个我看看?天涯每天十几万人在线,那老天爷不成筛子了?幸运的是,天使捅不出窟窿来地!
  杞人忧天,头发长见识短     ★ 发自天涯iPhone客户端-百读不倦
  感谢朋友们的关注,小白这几天上学顺利,因为我抛下了两个绣球:上满一周,带她去食堂吃饭作为奖励;周六带她回姥姥家看柿子熟没熟。呵呵,见招拆招吧。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春风行处随马尾,柳花偏打内家香,到处皆见欢洽事,相逢俱是太平人!盲国曰祖,故曰祖国的花朵,霜叶红於二月花,即是,相约黄昏后,为爱夕阳红,故也,寒冰至,利害陈於前,然后知松柏雕也!
  说得好,我也一直在思索孩子的教育    希望大家都能探讨一下    
  @大自然的眼睛  11:02:45    @阿色-05 17:37:30      蛋疼帖!            说这么多没用, 如果你能把这个天捅个窟窿, 再来.    -----------------------------......  -----------------------------  我的意思是改变不了现实,改变不了国情,改变不了游戏规则,那么你就顺其自然把
  可以把他送到美国,据说那边的小孩子在读大学前玩的时间比较多,人也像个人些。    很多人在中国读书都读得傻里傻气的。
  教育孩子是个问题,希望能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准备去开家长会了,明天见。
  其实楼主说小孩厌学,是一种错误的说法。什么是厌,做过了,尝试过了才有厌,比方讨厌吃蔬菜,讨厌走路,讨厌起早等等。当学生学过之后,才会有厌学,还没学哪来的厌。  
为什么小孩不肯上学,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就是不能及时转换身份,在上学期间几乎也不接触书本,接触知识,一旦让小孩去做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事,当然会有抵触。第二就是不能接受新环境,尤其是平时都关在家里的小孩,和外界几乎无接触,一下子碰到那么多同龄人,自然会觉得不舒服。  
解决这两个方面,1.在学龄前就可以适当地潜移默化,可以让小孩做一些有利学习的小游戏,平时让小孩都接触点知识,但是不要刻意去教。2.让小孩多和同龄的小朋友去接触,不需要整天跟着。  
楼主把问题归咎于社会,想法不错,不过不适合分析小孩。
  最近,有很多新闻是关于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如某院士包二奶。某名校的老师养小三等。他们也是工薪阶层,怎么有钱养小三呢。奥妙就在他们有科研经费。现在中国学霸风气严重,只要你是这个圈子里的人,你就能拿到花不完的钱。他们成了中国富裕阶层。        天津师范大学的一个黄姓的副教授,就有这个本事。拿了天津市的基金不说,还能拿到国家的基金。天津市的不知道怎么交差的,一篇文章没有,就是天天参加会议,然后发几片会议文章。大家看到的是这个人在这期间,竟然买完了一处房子,又买一处。他上课那个水平真是高啊。大家都想睡觉,或者在下面骂他,这样的人来坑蒙拐骗,没有人管吗?当然了这样的人能来教我们,就是一个奇迹了。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        这个人没有东西竟然又拿了国家基金,你说怪不怪。我们同学说,他的基金这回可以给他的孩子买奶粉了。他竟然说,他要从政了。不要再害人了。女生都说,嫁人就嫁这样的人,能骗来钱。        教育部,来好好查一查吧。看看各个大学有多少这样的老师。一个都不能上课的老师,一个自己什么都不懂的老师,来管理学生,这个学校的未来堪忧阿。这还有未来吗?        我们父母的钱来之不易呀。当然有人来回文凭,但是我们真的想好好学习,我们很多人不想这样混,我们想看研究生,可是这样的教育坏境,我们能学到什么呢。希望教育狠抓教学质量,把这些人清除学校。还教育,还高校一片净土。
  @阿色-07 11:45:17    @大自然的眼睛  11:02:45      @阿色-05 17:37:30        蛋疼帖!                说这么多没用, 如果你能把这个天捅个窟窿, 再来.......  -----------------------------  谢谢你的关心。你是个好人,只是我想先从改变自己家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 观点开始。
  @班尼左右  15:19:46    其实楼主说小孩厌学,是一种错误的说法。什么是厌,做过了,尝试过了才有厌,比方讨厌吃蔬菜,讨厌走路,讨厌起早等等。当学生学过之后,才会有厌学,还没学哪来的厌。   -----------------------------  我没说过孩子厌学啊。你说到的方法我一直在那么做。小白的适应能力还是挺强的。她不想上学就是想在家里无拘无束的玩。现在他们幼儿园的学习氛围很浓,我不认为是一件好事。
  开这个贴是因为孩子上学的问题引起了我和老公的严重分歧,帖子里我反对的观点都平时他说的话。老公平时对女儿的教育,简单粗暴多于耐心细致,但是,他惯用的怒吼根本不管用,还总是搞得女儿大哭,最终他自己也很无奈。帖子很大程度上是我想对他说的话,所以言辞有些激烈。不知道,你或者你家的老公是怎么对孩子的?
  @大自然的眼睛  08:42:37    @班尼左右  15:19:46      其实楼主说小孩厌学,是一种错误的说法。什么是厌,做过了,尝试过了才有厌,比方讨厌吃蔬菜,讨厌走路,讨厌起早等等。当学生学过之后,才会有厌学,还没学哪来的厌。     -----------------------------    我没说过孩子厌学啊。你说到的方法我一直在那么做。小白的适应能力还是挺强的。她不想上学就是想在家里无拘无束的玩.....  -----------------------------  你们是不是必须6岁上学?其实一个人也不可能玩一辈子,不过你和小孩讲一大堆大道理也不行。好在现在小学的作息时间比较短,还是有很多时间玩的,这个你可以和你孩子说下。如果你孩子还是不愿意上学,你就放他一年,一年让他随意玩,不过大人不要去,当他发现周围同龄人都去上学,一个人玩的没意思,自然就想去上学了。还有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上学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孩子最怕的就是约束,一旦知道学校有一大堆的规矩,肯定会害怕。至于到了学校,大家互相影响,自然会遵守规则,这是自然而然的事,不用刻意去做的。
  @大自然的眼睛  08:48:32    开这个贴是因为孩子上学的问题引起了我和老公的严重分歧,帖子里我反对的观点都平时他说的话。老公平时对女儿的教育,简单粗暴多于耐心细致,但是,他惯用的怒吼根本不管用,还总是搞得女儿大哭,最终他自己也很无奈。帖子很大程度上是我想对他说的话,所以言辞有些激烈。不知道,你或者你家的老公是怎么对孩子的?   -----------------------------  难怪呢,这样肯定不行的啊!!!!!
  @班尼左右  08:55:15    @大自然的眼睛  08:42:37      @班尼左右  15:19:46        其实楼主说小孩厌学,是一种错误的说法。什么是厌,做过了,尝试过了才有厌,比方讨厌吃蔬菜,讨厌走路,讨厌起早等等。当学生学过之后,才会有厌学,还没学哪来的厌。       -----------------------------      我没说过孩子厌学啊。你说到的方法...........  -----------------------------  很感谢你的建议,其实,孩子并不是非常抵触上学,只是偶尔一天不想去,想在家玩,之后会主动的去上学,还会分享在学校里的一些有意思的事情。不过家人好像不理解,总是担心以后怎么怎么样。
  说一说昨天家长会的一点感触吧。    
下午3.30去小白幼儿园开家长会。我一直认为幼儿园阶段,只要孩子能玩的开心、尝试着学习与人相处、学习自立就可以了,在学习方面我没有什么要求,所以,我只参加过两次家长会,包括这次。上一次因为没准时赶到,等我到教室后,家长会都进行一半了,没有我的位置,我只好站在墙边听老师和家长们讨论,小白看着我没有座位,有点难过和心疼,她的表情让我决定,今天一定准时参加家长会。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写美国的小学老师如何组织家长会,很感动。校长和老师通过社会上的募捐,把孩子们平时自创的诗歌整理、编辑、印刷成一本诗集,在家长会结束时发给每个学生的家长,并告诉家长,这是孩子们的第一本诗集,也是送给爸爸妈妈的礼物作为感谢,家长们事先并不知道会收到这份礼物,当手里捧着印有自己孩子亲自构思出来的诗歌的诗集时,幸福的眼泪溢眶而出。  
冒着小雨骑车去幼儿园,门口已经有一位家长准备进去了,传达室的大爷给我们拉开大门,并告诉我们把自行车停在幼儿园里面的车棚里,避免车子被雨淋湿。这位大爷总是很热心而且负责任,谢谢他!  3.20分我们被允许进入教室。快要进入楼门的时候,心里竟然有点激动,心想不知道小白见到我会有多高兴呢!十几名家长一起走向三楼,我走在前面。来到三楼的走廊里,看到一个班的小朋友正在排队往外走,每个孩子手里拿着一张泡沫拼图。我在队伍中发现了小白,我跟她打招呼。她看到我只是笑了笑,并向我摆摆手,并没有像其他见到家长的小朋友一样大声喊,也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高兴的跑到我身边,因为是在队伍里,她懂得遵守秩序。我问她去干嘛?她说去大厅看动画片。我看着她很淡定地向楼下走,小朋友有点拥挤,我提醒她小心点,她冲我点点头,楼梯挡住了我的视线。我随着家长往教室里走。  
小白班里的生活老师已经换过几次了,几个月前,主班老师也换了,为此小白还内疚自责了一番。现在的徐老师调过来两个月,已经对孩子们有所了解了。前两天又听小白说,现在是一班的两个老师分别带一班和她们班,而且描述的很详细,说先给一班的小朋友打饭,再给他们打,他们只能忍饥挨饿的等着。我很吃惊,两个月来,难道老师的问题还没解决吗?但是在妈妈群里得到的是另一种说法,现在有三个老师带他们班。  教室里,几十把椅子排成了四排。有位老师拿出签到表,让家长签字。我签完字,找了一个离老师比较近的位置坐下。两位家长证在跟徐老师交流。我听了听,大体就是孩子在家和在学校的表现。我想问小白在学校表现怎么样。但是不知道怎么开口,我担心得到的回答是这样那样的问题,便把交流的时间全部给了那两位家长。  
家长会开始了。徐老师讲到孩子在学校的一些现象,比如哪个孩子不喜欢吃面条、哪个孩子吃虾过敏,还有哪些孩子爱说话、哪些孩子不爱说话,吃饭的问题引起了家长的关注。家长们纷纷问老师自己的孩子吃饭快不快、多不多、是否挑食。  
期间,有位家长问徐老师:XXX在学校吃面条吗?  
徐老师有点犹豫,反问这位家长:他在家吃面条吗?  
这位家长断然说:你别问我,你就回答我,他在学校吃不吃面条?  
徐老师想了一下说:吃,但是每次都会剩一点。  
徐老师谈到学习,这又是一个焦点问题。  
有家长说:XXX带回去的字卡,根本就是念滑句,把字卡拆开,一个字也不认识。  
徐老师说:这种情况也很普遍。但是我们在教韵语识字的时候,是一个字一个字教的。  
很多家长都插空问自家孩子的情况。  
徐老师都一一回答。  
如果她的回答都是准确的话,那也难为她了,两个月的时间里,对班里三十六名小朋友了解的如此细致,实属不易。  
我也插空问了问小白的情况,老师略想了一下说:小白不爱主动跟老师说话,还有吃饭很慢。这两点在我的预料之中。  
接下来家长和老师的兴趣都集中在孩子在学校里有什么问题,家长会的气氛有点像告状会了,坐在家长中间,我感到压抑。  我忍不住问徐老师:孩子在学校有什么优点呢?这么小就开讨伐会,是不是优点残酷啊?  
老师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但是在后面的交流中,提到了孩子在学校表现好的一些情况,比如,某某小朋友吃饭快、桌子收拾的快的话,就让他当小组长或者帮老师发勺子作为奖励。  但是,这样,家长的问题又来了,我的孩子是不是为了讨好老师才每天都帮老师干活啊?  
问题有点焦灼。  
会开到一半,徐老师向我们介绍新来的主班老师:刘老师。刘老师接过了剩下的一半家长会。听刘老师的讲解,家长们安静了很多。  
刘老师,很瘦,但是很精神。说话思路很清晰,表达很清楚,语气很自信。她向我们讲了大班的主要教学内容:识字、10以内的加减法、拼音等,都是与小学的衔接内容。她讲到“多元发展”思路。  
她说:有的孩子表达能力强,有的孩子逻辑思考能力强,各有各的长处,我们作为老师,会发对孩子的优点进行教育,然后再弥补他的缺点。之后刘老师教我们如何在田字格里写数字,让家长回去纠正写字不规范的孩子。  
家长会安静的结束了。但是,我的疑问来了。  
“多元发展”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呢?  关于“多元发展”,曾经发生过一件事,让我一直心存疑虑。  
已经离职的王老师曾经在幼儿园的教学日志中谈到过“多元发展”,在这篇日志中,我第一次发现老师提到了小白。日志内容大概是:  
“多元发展”就是要发现小朋友身上不同的优点加以鼓励。比如我们班的小白不爱说话,可能她的表达能力不好,但是她上课时很安静,学习也很认真,这说明,小白的逻辑思考能力比较好。  
王老师是一位优秀的幼儿老师,我认识的家长包括大部分时间接送小白的爷爷和姥姥都很信任她的教学能力,我因此在每次互动中都会表达对她的感谢。但是她的这篇日志,我有不同的看法,我的看法是基于小白在家的表现和她的描述。我在日志中这样回复她:非常感谢王老师对小白的特别关心。小白在家是一位表达能力非常强的孩子,说话时经常使用成语,而且能够自己编故事。只是,不敢主动跟老师说话,因为她怕打扰老师上课。  过了大概几个月,当我再次登陆幼儿园博客时,这篇日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另外一篇新的日志,这篇新日志是专门为小白写的,题目是《可爱的小白》,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在我们班有这样一位可爱的小女生,她很内向。她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小白。小白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很招老师喜欢。她刚入园的时候什么话也不说,但是,上课学的知识他都会,她的想象力很好。小白在学习上没问题。最让我头疼的事是:什么事情多(都)不给老师说,在这件事情上我下了很多的功夫,每天都很她在一块和他谈心,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了小白的心理,我说你为什么有什么事情不和老师说:“我害怕,我说:你怕什么啊?我们以后就成为好朋友了,以后有什么事情都和老师说,知道了吗?现在小白进步很大了。  
通过这次的事情我明白了对于这种不爱说话的孩子,要经常与孩子沟通成为孩子的好朋友。  我对这篇日志的回复是:老师对小白如此用心,我真的很感动,谢谢老师。我们也会在家里多与小白交流,帮助她进步!祝老师们永远快乐,开心!  先不去追究日志为何消失,也不去追求《可爱的小白》的来由,但是,这两篇日志的一来一去,让我心生疑问:老师是否真的了解所有孩子的优点?小白小班时,他们班有22个孩子,现在已经达到了36人。两位老师分别负责36个孩子的生活照顾和知识教育,这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劳动,要想让主班老师对所有孩子的优点、缺点进行准确的掌握,几乎是不可能的,现在很多独生子女的家长都未必了解自己孩子的优点、缺点,何况照顾36个孩子的老师呢?我能理解老师的辛苦,因此不要求老师对小白了解比我们家长还要准确,但是如果老师对孩子的了解与孩子的真实情况相去甚远甚至相反,那么“多元发展”的思路将如何在校园里有效推进呢?  
“多元发展”如果在校园里的推进打折扣的话,在家里能否得到弥补呢?  
家长会上,很多家长都希望老师能特别提到自己的孩子,想从老师口中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但这些表现大都集中在:上课是否专心、是否听话、写字是否规范、字卡能否都记住等,还有一些集中在:是否爱说话、吃饭多不多上,而且对于这些问题,老师只能给出简单的回复,而且很多回复是否定的回答,并不能准确的反应孩子的特质。  
就像徐老师反映的小白不爱主动跟老师说话和吃饭慢的问题,之前的王老师也曾经跟我反应过,我担心小白在学校有困难不敢找老师帮忙,于是我曾经给她做过思想工作:小白说话声音好听,表达很清楚,老师非常喜欢听小白说话,而且很想跟小白成为好朋友;为了加快吃饭速度,全家人几乎用遍了能用的本事,也是收效甚微,但是,小白在很饿的情况下,吃饭的速度和量会出乎我们的预料。两年过去了,老师还是反映同样的问题。我基本放弃了对小白进行改造,我也不知道,基于老师对小白的衣裳两点印象,“多元发展”会如何惠及小白呢?在家里,我只能尽量提供宽松的环境,让小白充分发挥想象力,自己玩或者带我们玩。到目前为止,我发现,小白的语言很丰富、有些成熟的味道,而且很有逻辑,经常在自编自演的故事里沉浸其中,为此我买了很多幼儿图书,丰富她的语言,帮助她识字;她喜欢画画,我收藏了几张她的画,有两张寄给了奶奶;她喜欢跳舞,听着音乐就能随之起舞,节奏还挺准确,经常自己创作舞蹈动作与服装;喜欢唱歌,大人的歌也跟感兴趣,比如《大中国》、《爱情买卖》、《妈妈的吻》;她对英语也很有兴趣,经常问我一些东西用英语怎么说,为此给她买了一本儿童词典,来翻译我也翻译不了的单词。但是,除了遵从她的意愿参加过学校组织的舞蹈班之外,还没报过什么兴趣班,因此,目前我还不知道,在琴棋书画中的哪一个领域,她有什么天赋。  
在“家长会意见反馈表”中我写到:  亲爱的老师,感谢你们用心准备家长会,让我们有机会进一步了解孩子。非常赞同你们讲到的“多元发展”,能够让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的有点上,能帮助孩子健康发展。小白是一位表达能力比较强的小姑娘,不过有点害羞,希望老师能够给予她发挥优势的机会,增强她的自信。对于老师提到的自立,我们在家也会注意让她锻炼。谢谢各位老师!  
真心谢谢各位辛苦的老师,教育孩子是一项集中爱与智慧的事业,是一项与传统的教育观念相博弈的事业,相信多年以后,我们也会收到像诗集一样写满爱心的礼物。  
  @大自然的眼睛  16:31:06    @班尼左右  08:55:15      @大自然的眼睛  08:42:37        @班尼左右  15:19:46          其实楼主说小孩厌学,是一种错误的说法。什么是厌,做过了,尝试过了才有厌,比方讨厌吃蔬菜,讨厌走路,讨厌起早等等。当学生学过之后,才会有厌学,还没学哪来的厌。         --------------...........  -----------------------------  孩子不抵触就行了,你说的像是个天大的问题似得。刚开始孩子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不过时间长了最好不要有。
  @班尼左右  16:48:19    @大自然的眼睛  16:31:06      @班尼左右  08:55:15        @大自然的眼睛  08:42:37          @班尼左右  15:19:46            其实楼主说小孩厌学,是一种错误的说法。什么是厌,做过了,尝试过了才有厌,比方讨厌吃蔬菜,讨厌走路,讨厌起早等等。当学生学过之...........  -----------------------------  主要是老公的态度让我很激愤。又想到现在学校里、社会上的一些问题,还有我们自身的一些问题,就啰嗦了很多。相信孩子会有自控能力的。
  我也感觉自己是不是过于忧虑了?我需要努力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了。
  @大自然的眼睛  17:11:02    我也感觉自己是不是过于忧虑了?我需要努力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了。   -----------------------------  
反正一切都会有,忧虑也没用。至于你老公,你还是多劝劝他
  上大学就要上好的大学
  - -。。目前,好象就是指资格,。。。~~,不凭资格的也有,但不在官方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司法考试辅导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