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老师让我们听的BBCbbc常速听力下载的文稿...

怎么在一个月内让英语听力有明显的提高?
本人即将高三,有意向参加英语保送。可是高考英语听力水平蛮吃力,每次大考听力都至少错2个,最多6个。想在一个月内把英语至少提到大学四级水平,最好六级。求大神推荐方法。本人现在每天听两篇NCE3正常语速,听两遍,对着翻译看一遍再听一遍,感觉效果不是很大。准备做四六级真题的听力题。另外,看到很多评论说重要的是词汇量。这方面我也在练,现在正在背专四单词,同时四六级滚动复习。也是结合例句背诵记忆的。-------------------------------------谢谢大家!不算及时的反馈 我顺利保送成功啦也上了第一志愿! 现在已经过完了大一的上半学期啦 总的还说大一的生活不算清楚但也算是有着隐隐约约的目标让我摸索前行的啦但是这次视听说成绩不太好 打算寒假好好再培养起好的听力习惯 一起加油吧!再一次谢谢大家!也希望看到可以有更多关于听力方面的好的方法在这里和大家share~?
按投票排序
109 个回答
鉴于大家有很多疑问,我会在近期做一次听抄笔记给大家参考。另外:已经开始实行计划的童鞋们,一定要坚持啊!更新关于大家问关于软件的问题,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并没有找到可以自己恰好回到原来位置的软件,只能自己拖回进度条,就是糟心,但是就是有效。或者我可以推荐另外一个软件给你们,叫“英式英语”,图标是一个米字旗。里面每一句话念完之后自动停止可以调成重复模式,这样就不用自己调节进度条了。并且有录音功能,可以自己跟读并和录音对比。是练习发音和口语的神器。我大二的时候坚持用过这个软件,对于发音连读等问题提高很快。同样可用于听抄。-------------------------------------------更新针对评论中小伙伴提出的问题--为神马要先写中文再写英文这是一个及其简单而有价值的问题。在实行这套方法的过程中,刚开始我很听话先中后英,后来慢慢不知道为什么自动变成先英后中,并且觉得这样轻松很多。但是能力的提升立刻变得缓慢,我去跟我的老师沟通之后,恍然大悟立刻重新回归虐心的先中后英。理由在于:
我们不是native speaker,脑子如果听懂一段英文都是会形成中文,尤其在思考时,你会用自己最熟悉最常用的语言来思考。所以在听抄时,写中文是为了检验自己是否听懂。若听懂,再写英文可检验自己单词拼写。若听不懂,(当然这才是重头戏)写英文可以检验出你什么时候耳朵聋,为啥耳朵聋。在对照答案时主要对照英文,可以检验出是单词没背过根本不知道还是单词都会就是听不出来。如果单词背过听不出来,是单词本身读音就没有校准,还是源于对连读失爆等英式发音习惯的迷茫。
先中后英可以非常清晰的反应出你英语听力上的每一个细节上的具体问题。俗话说的好,哪里不会点哪里~对吧~从此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耳朵聋了.*???? ? ??? ?*????所以说,机械得多听和多背可以提高听力能力,但是并不是最高效得办法。请对症下药~选择听抄,专治耳聋二十年(?????????)? 套用我一老师的话:孩子听力老不好,多半是聋了!听多少都是聋,求求你别再听了,赶紧去看看你为啥聋( °?°)o彡°如果大家还有不懂和疑问,或者想看我以前听抄本的,跟我说哈,这两天我在收拾东西可以找找。----------------------------------------吐血揭秘我的听力秘法,不要问我是谁。我就是雷锋…………………………最有效最快速整体提高听力实力的办法:听抄(精听)雅思听力单科5.0,准备了一个多月,剪掉什么逛街游玩找小伙伴撸串的时间,有效学习天数基本在25天左右。每天坚持做3篇听抄。再考,听力单科7.0。认真完成一篇一分半的听力材料需要一个小时,过程像宝宝学说话,及其糟心,一般三篇下来整个人就已经不是太好了。说下步骤:1.准备一个新的大笔记本,在每页四分之一处画竖线(借鉴著名的科学笔记格式)每次听抄都要赢这个本做,四分之三处做听抄,四分之一处将形成你个人的语料库。2.开始第一遍。先将你的听力材料在很放松的情况下完整听一遍,不要停顿,这一遍你可能没听懂,但也会窥见大意。3.好了,开始虐心的第二遍。听一句按暂停,在笔记本四分之三处第一行写下这一句的中文意思,没听出来的词就空着。按后退,重听这一句,听完之后在第二行尽最大努力写你听到的英文句子,没听出来的和不会写的词空出来。每句都是这样听两遍,先写中文意思再写英文原句。每句都标序列号1234,四分之一处空出来不要写东西。4.对照原文。拿出这篇听力材料的原文逐句对照,用红笔将所有错误和没写上的地方补充好。你会看到红灿烂的一片~中文意思不对的也要改。5.获得语料库。在之前预留出来的四分之一处,将你错的那红红的一片工整的整理出来。没听出来的词和听出来却不会写或者拼写错误的单词最好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明。以后每次复习时不用看乱七八糟的四分之三,只看整理出的这部分四分之一。时间久了,就积累出了珍贵的你的专属语料库。6.开心第三遍。你现在已经知道了所有没听出来部分的原文,重新无停顿的第三遍,你会欣喜地发现那些不会的词都乖乖的扑向你了。成就感油然而生。7.跟读。只有自己能读出那些原本听不出来的失暴连读,自己下次才能听出来。所以,将刚才听不出来的地方全部跟读成几乎与听力中一样才行,最少十五遍。8.复习。每隔一段时间复习下自己整理出的语料库部分。连做一个星期你就会发现自己塞了鸡毛的耳朵打开了,好使了。一个月之后你要是觉得还没进步可以来咬我。-----------------------------------------------------------------更新啦听抄完之后再看原文对照哪没听出来。都记载之后,跟读自己没听出来的部分。最后再通篇听一遍,之前听不出来的就都能听出来了,一次听六分钟左右的就可以了,听多了心难受
说好了,1个月,肯定帮到你,仔细看我这篇文章,施行1个月后无效请打我脸。包括你在内,很多人折腾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看了各种方法,听了很多道理,可还是听不懂英语。我列举两大歧途,欢迎对号入座:1)东一篇西一篇,今天VOA明天BBC,貌似听了很多,但就是没有长进;2)边听边看字幕,边听边觉得我是天才啊怎么全都听得懂,但是一旦离开字幕就傻眼。所谓充耳不闻,说的就是这两种听!专业点的解释,就是你到处瞎听的时候,无法得到可理解性的输入,就好像你去抱一本冰岛语书看1年也不会学会冰岛语一样;而同时看字幕时,熟悉的输入(文本)会抑制不熟悉的输入(语音),同样无法达到学习效果。真正的听力应该怎样练呢?也很简单,就是只许听声音不许看文字,听不懂,再听,还听不懂,再听...... 实在听不懂,难受的快要掐死自己了再去看原文,对比出原来这种连音我听不出来,这个爆破我不熟悉,这个单词我认识但发音居然一直是错的...... 这样才叫学习,这样才能进步。用这样的方法听完一句句,再听完一篇篇,100篇就能见效。你每天听10篇,连听1个月就是300篇,还没效果那就叫奇怪了。我敢这么说是因为我当年的托福听力就是用这种方法练出来的,我管它叫做妊娠法,因为不管男女用这种方法把短段子长段子来回听就能听出妊娠反应。有无痛不累的方法么,也有的,前方高能预警——我司开发的就是一个既有效果并且不累居然还有点好玩的听力训练软件。原理还是上面的原理,每一篇文章,我们都会拆成一句句让你来听。听懂了,就前往下一句,听不懂想直接看原文?不给!只有至少听上3遍,才允许你看原文!揭晓答案的时候你还要刮上一刮刮出谢谢你的感觉。一遍听完不算完,所有之前没听懂的句子,都会要求你再反复听,直到你能一次听懂为止。一遍听完不算完,所有之前没听懂的句子,都会要求你再反复听,直到你能一次听懂为止。你如果担心自己其实没有真听懂,没关系,我们还提供了测试环节,让你听写出句中关键词。最后,你还可以对照原文再完整的逐句听上一遍,查缺补漏,所有单词都即点即查哦。还有,每篇文章你的得分,重听次数,都会被记录下来,日积月累,体现你的进步。你会发现,用这样的方式认真听上一百篇文章,强过几年的东听西听。我们从易到难提供四六级真题,慢速VOA,常速VOA/BBC,直到语速最强的科学60秒通过这种方法训练上一个月,每天10-20篇文章,你就不用再关心听力考试技巧了,你爸妈和你说话需要三长一短选最短三短一长选最长吗?只要真听懂,选都不用选!特别的,这款软件还不要钱,这对于向来以盈利为己任的我司来说,实属难得。还是那句话,你真的每天至少这么练10篇文章,1个月以后你如果听四级居然还吃力,我报销路费请你来打脸。点此下载,苹果和安卓都有。另外我在另一篇知乎回答里介绍了包括我们的其他英语学习产品——(对于很可能要喷我发广告的,请诸位首先扪心自问这篇东西对提问者是否有用,甚至对你自己是否有用。小孩子才问动机,成年人只看利弊)
看了大部分答案都在强调怎么练习听力,却忽略了一个听力最本质的问题,那就是-词汇量。 举个例子,你如果用高中课本的词汇量,去听托福听力,按照前排说的办法,听一万篇,你觉得你就能听懂了么? 没有米怎么学做饭呢? 词汇量是做好听力的绝对基本保证,并且我说的词汇量是听力词汇量,这和阅读词汇量是有很大区别的.你看到一个单词认识,并不代表你听到它的时候也能知道是什么意思,并且听力需要有更高的要求,需要你马上作出反应而不是还去慢慢回忆。举个例子,当你听到shake ,sad ,happy 时,你并不会去思考就会明白是什么意思,因为这些是你的听力词汇。但如果是fluctuate,tragedy,ecstasy,差不多的意思,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这就需要对单词以及语境形成一种听觉反射,这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 不仅仅是词汇量,还有语法以及语言的思维方式。 例如倒装,刚开始听一定不习惯,要反应很久,但是当你听多了,熟悉了外国人的说话方式之后,很容易就从他的轻重读,语调来听出他想说得到底是什么意思。 在有足够词汇量和语法的基础上,对于用什么方法来训练其实对于各人是有不同适用性的。 但是有些方法可能更科学一点,虽然我不喜欢第一名的做广告的行为,但他所说的方法确实是我认为比较科学的方法,那就是不断听,修正自己的思维,不行了再看原文并反复思考,去除对字幕的依赖性,并且如果这个软件对你真的有用,那么他推荐给你也是合情合理。至于有种很多人推崇的听写练习模式,就是把听到的每一句每一个单词都写下来的方法,我个人是非常不喜欢的,一来作为英语非母语国家的学生,特别是题主这种才高三的学生,是很难把高难度的听力材料的每句话都听懂的,二来就算逐句听懂记下来,也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你真的有能力速记下每一句话,那么你一定有能力不速记也能听懂)。 当然仅仅将这种方法作为一种平时的练习方法,我只能说,你觉得有用就去用吧,没有谁对谁错,别人的经验你不去亲身实践也是没有用的。但是在做像托福这种比较长的听力时,做记录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我认为你该记录的不是你听到了哪几个单词,而是在你听懂的情况下记录下说的人的思路和大纲,以及一些后面可能提问的细节。最后,题主如果想对自己的听力有更高的要求,先去老老实实背单词吧,任何所谓的好方法只能帮你少走弯路,有且仅此而已,如果不打基础,一味跟着所谓的好方法走,那这些好方法有且只会浪费你的时间。至于你觉得上面说的两个方法哪个是好方法,只有你自己去试了才知道。
13级江苏理科生一枚,高中英语听力每次都是满分,高考也是,高考之后直接去考雅思听力是7.5,感觉成绩还不错,所以才敢来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我从小就有个习惯,就是每天早上起床之后就开收音机听英语。并且声音开得非常大,以保证我在每个房间都能听到。刷牙洗脸换衣服吃早饭的时候都在一边听一边想,这傻逼的对话!但是听着听着会有没听清或没听懂的地方,就默默记住然后去学校早读的时候翻书看。根本没有额外花时间就练到了,也不觉得辛苦什么的,可能心理负担轻效果就比较好吧。 不过上面这个说的是长期的,而且算是童子功了。你要在短期内有很大提升的话,就必须要下功夫苦练辣!给你提几点建议: 1. 听力材料方面:其实可以下一些ted演讲之类的来听,感觉保送、提招什么的常常用这种演讲;然后是一些新闻,尤其是有采访内容的。但是这些都比较难,直接上手可能压力太大,所以找点四六级、雅思听力也很好了。其实材料都是小事,我能说我那时候听的都是课本配套录音吗……( ?▽` )? 2. 能力训练方面:不论什么材料,我的意见都是,一定要听到非常熟! 第一遍做题,先把题目看好,然后听,力争每一句都能听懂,然后做题。 第二遍,全文听写,这是最最最练听力的方法没有之一!听完一个句子以后速记,一定要快,最好有计时,学会缩写略写,听不懂的地方留空。 第三遍,听不懂的地方反复听两三遍,还听不懂就记音标。 然后就可以兑答案,看原文。 然后就是很重要的分析环节。先看听写,听懂的地方有听错的吗?没听懂的地方是为什么没听懂?如果是单词不会,那就背下那个单词,最好是查字典把相关的短语都记下来;如果是出现连读之类的那就要熟悉这个发音规则。诸如此类。如果选择题,你选错了,也要搞清原因,是没听懂还是题目意思理解错误。总之就是要找到问题所在,对症下药。最后,给这些你做过的听力建一个歌曲列表,刷牙洗脸吃饭洗澡走路上厕所换衣服总之一切你觉得耳朵闲下来的时候就听!听到你觉得都快会背了的时候就可以打入后宫辣!3. 考试技巧方面:1/ 提高阅读能力,快速读题,理解题意。就是抓关键词,也就是把题目的主体圈出来。其实很简单,就是缩句找主谓宾,然后一些关键的形容词副词。2/ 会猜。有的题目真的很白痴,你看了题干凭生活常识就能推测出答案,还用听吗……这时候听就是来检测一下自己的智商和生活水准的……3/ 集!中!注!意!力!真的很重要!做听力最怕走神,一个不注意可能就两题没了,自己还不知道。这个要根据自己性格啊什么的多做尝试来确定方法。我自己提高注意力的方式跟上面说的有很大相关性,就是提前看好题,然后迅速脑补听力情节,自己猜一个选项,再仔细听来辨别自己猜的对不对。不过这个对阅读的要求就比较高了,因为必须在放听力之前把相关题干都看完理解,时间还是比较紧的。高考前我考过某提前招生,那个英语听力比高考难太多,我就是这样练了大概一周吧,考得也挺好的,不过那个机会最后也是放弃了……第一次写这么长的答案,心里还真是激动呢……( ?▽` )?这也就是我自己的一点经验,一直沿用至今,但不一定对每个人都适用,还是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才好。不论如何希望能帮到题主和其他想练好听力的同学们。
3000多的答案了,差点放弃了来回答。作为教英语多年的英语老师,同时在二语习得等语言教学(ELT)方面还算有些研究,看到各位的回答还是有些值得期待的地方的,献上自己的处女答。在开始真正回答前先吐槽吐槽。槽点一关于如何学英语,好像谁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你们够了啊!如何获得第二门语言几乎是一门学科好不啦!你学了几年英语就能洞悉到真理?几百年来有很多的应用语言学家、英语老师,甚至心理学家倾其一生在研究人类如何获得第二门语言,提出了各种理论,做各种试验,此起彼伏着好多语言教学流派(参见Jack C. Richard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不同的流派之甚至会干仗(请自行谷歌:Krashen Burn)。英语学得好的人还能忍一忍(那也不一定对哦),有些人自己英语说得都不怎么样(好像好多英语老师都符合这条),就跑出来教育我们,把这么多前辈、学界的研究成果一棒子打死。你就不怕说出去的道理害别人吗?说说也就算了,这么多年见过太多的各种大法各种奇招招摇过市,各种各样有问题的所谓教学产品(教材、软件、硬件、app等)如汗牛充栋。槽点二关于如何获得第二门语言,到现在也没有完全100%有效的方法和理论,因为语言教学和人类对于脑神经科学的最新进展密不可分。每次语言教学界的革新,背后往往都有脑神经科学也就是大脑的工作原理和语言的工作原理方面有了进展。所以鉴于目前人类对大脑的工作原理的研究状态,任何先进的方法和落后的方法,对比是高效和低效,没有绝对的有效和无效。——————————————————————————————————————————好吧,开始正式回答楼主如何提高听力:1. 这里的方法是提高“用来沟通的英语”的听力能力,不是某东方学校的不需要听懂都可以做对选择题的能力;2. 这是较为通用方法,实际上并没有完全针对楼主的一个月内明显提高来回答,但对楼主肯定有用。因为根据语言学习分阶段的方式,我需要知道楼主现在的水平(听说方面),然后再根据你现在所处的水平和阶段来考虑。——————————————————————————————————————————第一部分 误区1. 在听不太懂的情况下,听VOA BBC CNN是没有用的,同理每天听两篇NCE3效果肯定非常有限。为什么?设想一下,你不会韩语的情况下,听10年韩语的广播能学会韩语吗?因为听不懂的听力练习,我们叫“无效输入”,又叫噪音。根据Krashen,只有接触到大量的可理解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语言能力的习得(acquisition)才会得以实现。同时,这个输入还要符合i+1原理,i是你现在的水平,在你的水平上增加一点。有人说那美剧电影有用,因为美剧是场景的,算是可理解输入。又错了,同志们,回想一下,大多数的美剧比如著名的老友记,好多在咖啡馆里的场景,请问他们说过几个跟咖啡有关的话题。2. 背好多单词肯定有帮助,但如果学词汇的方法不得当,对听力的帮助依然有限,要不是怎么那么多人好几万词汇量,听力依然有限呢。至于为什么,看完后面的你就了然了。3. 朗读是低效的,朗读这个中国特色的学习方式我已经无力吐槽了。第二部分 我们如何听懂一门语言的1. MIF(Mental Image Flash),我们要听懂一个英文单词、一句英文进而一段话,是不可能通过听到一段英语,然后翻译成汉语来听懂的。一般是听到一个声音,大脑中立刻浮现出该声音对应的图像和概念。所以我们要听懂一门语言,需要在大脑当中建立声音和图像/概念之间的联系。2. 联结主义,或者我们的大脑有个很强的功能,就是“猜”,听了前半句或者几个关键词,大脑已经帮你猜好剩余部分,只需要验证一下就可以。看书的时候我们一目十行就是这个原理(参见 Daniel Kahneman《Thinking Fast and Slow》)。同样,我们在听的时候,大脑会帮我们猜后面的,听力好的呢(比如我们听汉语),大脑猜出来好多,非常轻松。但是当我们的大脑获得的输入不足,样本量不够的情况下,我们的大脑没有猜的能力,遇到一个不懂的词就卡壳,后面几句很快就过去了。这是因为大脑是具有网状记忆的(苹果-&红色-&过年-&鞭炮.....)(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这里顺势进一步思考我们为什么可以不知道语法知识,依然说出来符合语法规则的话)所以呢,光MIF还是不够的,还需要让大脑有猜的能力,也就是网状记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了解一下赫伯学习(Hebb)。第三部分 怎么做?说完前面的原理,具体怎么做就比较简单了:1. 大量,很大量,非常大量英语的的可理解输入(建立MIF那种,不是翻译);2. 学习大量的词汇、搭配、词组,词汇之间建立网状记忆。量多大,意味着你能听懂多少。第一次回答,请轻拍。————————————————————————————————————————删掉了万恶的小广告
长期扎实的提高办法:挑选自己感兴趣同时可以听得懂的材料听每天坚持听大量听现在就去听短期内通过短暂学习可能有较为明显提高的办法(可能,不代表一定,根据不同人水平有偏差):1,学音标,英美两套音标都学,认真仔细学,弄清弄懂美音和英音基本区别国际音标教材较多,市面上到处都是,自己选择一本即可,其中比较好的是BBC出的发音视频美音请自行百度“学VOA不如学这些”关键词,从基本视频一一练起2,学语法,建议听听赖世雄老师的语法教程,官网有,最好买本书新东方出的语法新思维也可以任何一本语法书,只要你看得下去,都可以,但是一定要看完,一定要看懂里面每一个例句这两个办法属于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办法学完之后,要挑选喜欢材料,大量听每天2篇听NCE3,一篇NCE才3分钟,两篇也就6分钟,想在一个月内提高,请把这个量乘以100以上
其实题主的英语在同龄人里面算是比较好,答主虽然高考英语听力是全校第一,但是英语整体水平不是很高,自己也找了很多方法学习英语,雅思成功考到了7.5。虽然题主已经完成了自己的既定目标,但是答主还是想把自己有关的英语听力学习经验分享给大家。自己总结下来大致是有三个阶段 导入 熟悉 精通1.导入阶段我认为,这一个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和下一步的学习,学习方法大致是以下这些A.听单词因为我们的目标是应对考试,当然去听懂单词是很重要的,因为只要听懂了关键词,再结合一些上下文的理解,大致去听懂英语考试的听力是没问题的,何况反应速度也不需要很快。在平时积累单词的时候就可以做到了,别问我哪里找材料,连有道都是有标准读音的号码?B.阅读(中文)+听道理很简单,这一阶段是要你仔细听,将听到短语和单词就能大体的反应出中文的意思,这个阶段可以去尝试听VOA,因为VOA大多数都是有材料的有的还能找着中文翻译,对着看就好。除了VOA,一些节奏舒缓(快一点也行)吐字清晰的英文歌曲也是可以帮助学习的,边听看看中英文歌词也会有不错的帮助。安利几个 歌手,霉霉早期的很适合,贾老板的作品也挺好的,当然丁日的口水歌也挺适合学习(粉丝勿喷)2.熟悉阶段熟悉阶段的目标就不再是去应付考试,而是要能去真正的听懂外国人说话,算是听力做到基本运用的一个阶段的吧。A.提升阅读能力为什么要在说听力的时候去谈阅读的问题?因为阅读是你去摆脱中文,去让自己直接通过英文去学习的重要途径。提升阅读的途径的话,方式主要就是大量的去阅读英文媒介,同时去避免使用中文媒介获取信息。BBC news 不用翻墙就能用很方便,Huffington Post内容丰富也是不错的选择,Quora相当于英文的知乎内容也很丰富。B.听新闻新闻的语速适中,而且内容丰富,BBC新闻、CNN、Fox news包括天朝的CCTV英文频道都是很好的学习资源,而且部分有的还有相应的英文字母,相对会更方便学习。podcast这个APP也很不错,可以在上面找到我上面所说的这些资源,还有些其他有趣的频道,可以调节一下。B.听美剧/英剧听英美剧的话,把开始建议去听比较日常用语的一些剧《摩登家庭》《破产姐妹》还有《初来乍到》这样的短小、有趣还不难的比较适合刚开始。以后的话可以自行去选择比较难的,感兴趣的。刚开始先去看一遍了解大概,注意不要看中文字幕,可以有英文字幕,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或者是比较适合练习的部分,去对着英文字幕精听,最后完全去抛弃字幕去精听。边听边说,配合食用学习效果更佳。3.精通阶段这个阶段注重的就是在实战中去使用了,也就是你的听力各个方面的综合使用,特别是和外国人进行交流。这个阶段不仅仅是要听得懂,更是说得出。这个阶段你需要的就是多多的去交流,多去听,多去说,多做有质量的交流。英语角啥的是挺好的,但是有时候聊的深度不是很够(天天聊天气,上去就是How are you)。可以尝试用Daka里面有很多的话题,可以做做线上的交流,都是用英语的,也比较有意思。当然你能有native speaker朋友陪你练当然是更好的了。英语的学东西是一个综合学习的过程,每个环节都是相辅相成的,切忌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希望大家能共勉!么么哒~
当年高考英语机读满分107.5考106.5的人想试着回答回答这个问题你问有没有可能快速提高听力水平(起码是应付高考的水平)答案是当然是有了, 当了这么久的英语家教,效果好哪里是自夸dictation听写或者叫听抄,这简直是英语教育界提高英语听力水平的不二法门。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方法,但是不耐于材料的筛选和每天的坚持。什么是听写听写就是找一段英语语音片段,逐句逐句的放,放完一句之后,凭着记忆把听到的整句话一模一样的写下来,最开始肯定是写不下来的(如果你能很不错没什么障碍地写下来,说明你找的材料太简单),但是一句话最多停5遍,在这个数量上如果再是写不下来,就真的是听不出来了,往下就好。在网上能找到不少的帮助听写的软件,这个后面会说为什么听写以下引自无老师官网——“其实听写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将单词与正确的读音连起来,并且形成一个即时的反馈!请注意,这里所说的“连接”和“即时反馈”都很重要!为什么要说连接呢?很简单,咱们用中文举个例子,比如咱们为一个外国人指路,在这之前外国人学的也是哑巴汉语。你如果直接告诉这个外国人,“出侧门儿”。这个外国人就会完全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直到你给这位外国人写出“出侧门”几个字,他才明白你的意思,当然这个时候,他也知道了“出侧门”几个字的发音是chu ce men,此时,他就将文字与读音连接了起来。但是,也许你用北京话,加了浓重的儿话音,那么,你说“出侧门儿”他也一样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因为你把“门”,发成了“门儿”。当你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你就又会校正你自己的发音为“门”,又跟鬼佬说一遍,此时,鬼佬也就知道了原来在北京话里面,“门”应该发“门儿”这个音。这里举得第一个“出侧门”=chu ce men的例子,就是原来知道文字,但是不知道读音,此时就是把原来不知道的读音,跟正确的文字联系在了一起。后面的一个例子就是把原来错误的读音门,跟正确的读音“门儿”联系到了一起。”我再举一个例子吧,前几天给一个要考六级的同学辅导听力,其中有一句:... with the driver sinking spontaneously, ...后面大概就是说他溺水了,我叫他听写的时候他就写成了the driver thinking spontaneously. 大概可想而知,后面的基本上他都没怎么理解听写之前的准备当然单词关必须要过,如果想要达到四级或者是六级的听力满分水平,最最基础的就是找本四级的单词书(最好是乱序版,新东方的绿宝书就不错),把上面所有的词或者是85%以上的单词都识记到tree和book的水平,并且听着语音光盘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把发音起码过上一遍以上,其实因为中国的英语教育的问题,好多的发音不正确,也有好多发音由于母语的干扰,对于中国人是很难区分出来的,比如说:book的oo和boot的oo、dad的a和dead的ea、还有上面说的sink的s和think的th、vie的v和why的wh。所以首先就要背单词和正音。当然提一句被单词的方法,背单词就要大量多次,一次背100以上的单词,然后分别隔1、3、5、7、15天(具体复习的计划还是根据每个人来定)来进行复习,因为:人的记忆与其说是个积累的过程,不如说是个遗忘的过程。这个需要你学习英语自己体会。听写听什么如果想应付高考就听写CET4的听力材料,想应付CET4就听写CET6的听力材料,想应付CET6就听NPR,想应付TOEFL就听SSS(Scientific American's Sixty-second Science)。因为听写的时候毕竟是听一句停一下,留给了你思考的时间,所以一定能够要找比要应付自己的考试更难的听力材料。用什么软件听写我只用过aboboo,下载地址——真的还不错,支持智能断句,软件也很好上手,资源也比较丰富有的人练听写水平真的式在直线上升,也有遇到停了3天一周一个月听力没什么起色的主,怀疑听写是不是一个好方法,或者是不是不适合自己。这其实很正常,但是我看的情况是,坚持每天听写2-5分钟长度的材料(初学者连听再改可能要听一个小时的样子,如果是较难的材料sss什么的,一分钟其实也足够了)坚持了一个月两个月的绝对听力水平是数量级上的增长。所以坚持真的很重要当然除了听写之外还有不少更高级的方法,比如所:听讼(listening and repeating)、听译(listening translation)等等,也适用于不同的人群
听力完全突破法我在国外参展的时候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好多同行的年轻团员虽然大学时都过了英语六级,但是绝大多数都不能真正听懂外商的英语。而且,还发现一般他们的口语比他们的听力要好些,所以为了摆脱尴尬,好多人都不停的说,然后在不绝于耳的“Pardon”和“What”里跌跌撞撞地继续“谈判”。当时我觉得异常惊诧。后来他们和我说了实话,原来他们大学考六级的时候基本就没有真正听懂过,只是抓住了只言片语,然后结合选项,通过推理,连蒙带猜就过了考试。
现在很多朋友也确实体会到了听力的重要性,因为听力不仅是交流的基础,即使在非交流语境,听力也可以独立地给自己带来乐趣。当您能够用这种技能轻松地获取知识和自娱的时候,这种快乐简直是无与伦比的。
为了帮助更多的朋友能够提高英语听力水平,享受这种能力本身带来的乐趣,2001年我创立了普特英语听力网站
,该网站的宗旨就是结合听写法,通过网友之间的互助,真正提高参与者的英语听力。经过近2年的听力训练实践和讨论,现在一些与英语听力有关的实质问题开始渐渐显露出来了。通过整理和总结,方法本身也越来越完x了。而且很多朋友通过我们网站的听力训练方法和训练资料切实提高了听力,这些都给了我们极强的信心,坚信通过科学的训练,我们是能够真正突破我们的英语听力的。
长时间的实践,让我们意识到英语听力训练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基于记忆的特殊技能训练的过程。这种能力的基础在于头脑对于语素的快速反应。这种反应包含了单词的辩音和句子结构的综合把握等过程。训练的目的就是在脑海里建立一个适合于自己工作生活等需要的语音反应库,将刻意的、自迫的反应过程转为无意识或准无意识过程,这样您的听力就能让您对付工作和生活了。而这种训练方法的核心是听写。
首先,听力训练材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和压倒一切的,对于初学者而言,必须选择那些语速比较慢,声音非常清晰的听力材料,来提高和巩固自信心。多听那方面的材料,打好基础,以后才有逐步发展的可能。我们极力推荐的是VOA Special English。由于Special English词汇量少,语速慢,是初学者最好的听力材料之一。过了四、六级的同学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好多材料听不懂,但是拿过来文字材料一看,简直气得不行,基本没有一个单词是生词,都是极其“熟悉”的单词,句子结构也很简单,就是没有听出来。所以初级阶段的目的是要让这些基本单词语音与您的脑子反应建立起快速、牢固的关系。对于过了四级,或者即将准备过四级的学生来说,通过复读机完全听写出special是完全可能的,而对于一般具有高中英语基础的朋友,我们建议您使用初中、高中英语教材或者新概念英语第2册作为练习材料。对于已经入门了的朋友而言,需要更多层次更加细致的材料来进行听力训练,我们提供了托福短文,VOA Opinion Roundup,Earth & Sky等节目。这些都可以作为中高级的朋友们做训练材料之用。当然,我们还将为朋友们选择更多更好的听力材料,以满足这两类朋友和其他各个层次学习者的需求。
其次,就是训练的方法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听力实践,还有主要是来自网友应用这些方法切实提高听力的成功经验,我们总结了这篇听力训练法,其原理就是用听写强化耳音和头脑反应之间的联系,通过听写提高辩音能力,通过译背来强化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
训练方法我暂时命名为《普特三步听写法》,主要由听写,对照,译背三步分组成。具体操作步骤:(以日的一小段Special新闻为例)
一、听写 根据选定的材料来进行听写,关于听写需要注意的是
1 、先将听力材料先听一遍或几遍,看看自己能听懂多少,再听写。复读听写一般以5-8秒的短句为单位,5-8秒短句实际是机械记忆音节,超过10秒音节太多,只能理解记忆. 不利于听写。
2 、遇到听不出来的单词,尽量查字典,实在没法了,才对参考文章。这样主要是为了增强辩音能力。同时也是为了增大声音与脑子反应之间刺激强度。
3 、工具:一定要使用复读机或复读软件(针对具有微机的朋友而言)。如果使用复读机听写,建议结合《听音查字词典》来听写,该书能够极大的增强您的猜字能力。当然英汉词典或电子词典也是必须的。如果是使用听力软件,则建议使用听力查字字典的电子版。同时结合金山词霸等软件。这样可以提高听写的效率。
产生的文件为听写纪录。形式如:0324Special1930听写记录。(包含错误)
British Prime Minister Tony Blair says coalition ground troops are pushed withing 100 kilometers at Baghdad. He told parliament monday that after two hours Iraqi Leader Saddam Hussein were at what he called a critical moment. He said that British and American troops are close to the town of Kerbela, and will soon meet with Iraq's Republican guard. Mr Blair said he expects the Iraqi guard to put up strong resistance. Military experts say they fast movement north by coalition forces has striked out supply lines and let the troops open to Iraqi attacks, However, Mr Blair says the coalition goal is to reach Baghdad as soon as possible.
篇幅:109 词。 语速:105词/分 (1'04'')
听写: 4遍。 0.5小时
二、对照 对照的前提是实在是听不出来了。这样通过参照标准文稿就可以从自己的错误中学到很多知识。对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的一个环节。其具体操作可参考下面的做法。(另外,供参照的文稿如下:)
British Prime Minister Tony Blair says coalition ground troops have pushed to within 100 kilometers at Baghdad. He told parliament Monday that efforts to oust Iraqi Leader Saddam Hussein were at what he called a critical moment. He said that British and American troops are close to the town of Kerbela, and will soon meet with Iraq's Republican guard. Mr. Blair said he expects the Iraqi guard to put up strong resistance. Military experts say the fast movement north by coalition forces has stretched out supply lines and left the troops open to Iraqi attacks, However, Mr. Blair says the coalition's goal is to reach Baghdad as soon as possible.
1 、错误总结和分类:包含语音类,语法类,拼写类等
(1) 语音:如:Two-&To, Let-&left, withing-&within, they-&the, after-&efforts。
(2) 语法:如:Are pushed-&Have pushed
(3) 拼写:如:monday-&Monday, Mr-& Mr.
(4) 增漏:如:have pushed within 100 kilometers at Baghdad.-& have pushed to within 100 kilometers at Baghdad
2 、整理生词。
(1) Stretch:To lengthen, widen, or distend:
Military experts say the fast movement north by coalition forces has stretched out supply lines and left the troops open to Iraqi attacks.
(2)Oust:To eject from force out
He told parliament Monday that efforts to oust Iraqi Leader Saddam Hussein were at what he called a critical moment.
3 、统计错误率。语音5, 语法1,拼写2, 增漏1,生词2。 共计:11 错误率: 10%。
三、译背 译背主要是为了锻炼口语,翻译能力,同时也是更好的消化听写的内容,其具体操作:1 、将听写材料翻译成中文。
2 、将译文翻译成英文
3 、对照(英文)无误后,一次一次翻译背诵。 (看着中文,背诵英文)
4 、朗读课文,追求流利。
最终产生的文件有第一次翻译的英文,与标准稿比较,标出错误。这样就可以提高翻译能力。
再有,既然英语听力训练的过程是一个特殊的基于记忆的特殊技能训练过程,那么我们就要运用一切记忆的规律和记忆的方法。事实证明循环记忆是一种非常科学的记忆方法,如果是循环学习,那么每天的听写材料最好定在1分钟到2分钟之间,这样可操作性比较强。每日的进度可以用表格法:例如:
听写lesson11
听写lesson12
听写lesson13
听写lesson14
听写lesson15
译背lesson11
译背lesson12
译背lesson13
译背lesson14
译背lesson15
译背lesson10
译背lesson11
译背lesson12
译背lesson13
译背lesson14
译背lesson9
译背lesson10
译背lesson11
译背lesson12
译背lesson13
朗读L5,6,7,8
朗读L6,7,8,9
朗读L7,8,9,10
朗读L8,9,10,11
朗读9,10,11,12
若干天为一周期,持之以恒必有小成。
这个方法是我们网站的听写实践者总结出来的公认为有效的听写法。我这里只是总结了他们的思想。大家如果觉得可操作性强,就可以用来英语听力训练。
最后,给读者的提几点忠告:
1、要有一定数量的精听做基础,才能泛听,要不容易走弯路
2、对于初学者,由于听写的是简单材料,所以即使是听不出来的单词也是曾经接触过的,因此有回想的可能性,但是到了中高级的听力训练阶段,听不出来的单词本身就是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再用听写法去“硬听”,就显得效率非常低下了,所以在该阶段建议大家结合大量的阅读训练,尤其是快速阅读训练,一则给自己储备“可回想”词汇,二则也提高对较难材料快速理解反应的能力。
3、为了让自己训练的技能得到巩固,应该有规律地去英语角训练。记住,英语角里您得到训练的绝对不仅仅是您的口语。
4、应该结合泛听,对于初学者,要特别注意泛听的材料要选择比精听简单的材料。别为根本听不懂的泛听材料浪费时间。要相信功到自然成。
5、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把学习过程分割为一个一个小过程,应用表格或其他方法约束自己科学学习。
6、坚持。在自己的听写错误中进步。
如果你真想学好英语 你就把下面的仔细看完 一定对你有帮助,这是我帮你转过来的!其实有一篇十分棒的文章谈了,如何建立英文思维。原帖在天涯
(版面较为复杂,有很多网友整理的版本),网友漏屋作,贴名 《告诉你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及误区分析》 很多地方打包下载,一搜索即可 此文是篇对外语学习非常有用的文章。 回答的下面有下载。我看到了前面很多人的回答,很多表示赞同。但很多回答中的错误,我在那帖中就看到了并且还有解释及原因。 关于回答问题的后半段:尤其是在读英文文章的时候? 若你没有建立英文思维,你就不算真正掌握一门语言所以,下面的回答是关于如何学外语的,等你真的可以掌握一门语言的时候。读英文文章的思维能力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不过关于提问者这种,谈到阅读的话,应该是有很好的单词素养。有另一个很猛的方法,可能更适合你(适合已经有很高的单词量的人,一开始并不适合初学者)原典法
道理很简单。磨耳。而且要磨很久,但是还是有很多技巧的。经典,321x。(只有在你的英文词汇有一定素养的时候,效果才很好。)初学者的话,推荐在 石碑 的3级以上,再用原典法,效果更佳。(上面是给提问者的回答,较基础的同学看下面吧)我回答了另一个关于英语学习的问题。我将一部分拿过来。倔强的拉丁文教师  在十九世纪的法国,有一个拉丁语教师,他有一个很普通的法国名字,叫做弗朗索瓦(Francois Gouin)。在法国教拉丁文教得好好的,突然在1878年的某一天,觉得自己应该学习德语了,于是决定停薪留职一年,到德国汉堡去学德语。当时正是在语法-翻译法统治的时代,而且因为自己是学习拉丁语的大行家,于是他认为最好的学习德语的方法当然是背诵德语语法书和248个不规则动词啦。于是他把自己关在一个房间里整10天。弗朗索瓦太有才了,10天的时间他背会了整本语法书和全部动词,于是他兴奋地奔向德国大学的课堂,来测试他的德语能力。“哎呀!怎么一个字都听不懂?怎么任何语法结构都辨认不出来?怎么没听出一个刚背过的动词?”老弗没放弃,咱是语言专家呀,连希腊语都学过。想起希腊语的词根了,于是老弗又背会了800个德语词根,当然还有各种相关词汇。他觉得这回至少“基本的德语”应该差不多了吧。于是他又跑到了大学课堂…“哎呀!怎么还是一个字也不懂呀?”这回这个可爱而倔强的老弗终于放下他语言专家的架子,开始上街上学德语去了。可他的语言能力实在太低,啥也听不懂(无效声音),说的德语还遭到了那些老外的嘲笑,于是羞愧难当,又回到的自己的房间里,开始翻译歌德和习勒的作品(够猛的)。结果还是“哎呀!”又花了数星期背德语对话,结果还是“哎呀!”于是又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背下了三万字的德语字典,结果怎么还是“哎呀!”在德国一年期满,老弗没有学会说德语。他觉得好郁闷,还是啥语言专家啊。  老弗回国了,见到了久别的故乡和亲人,也见到了一年不见的刚满三岁小侄子。一年不见,小侄子已经是个可爱的,一直说个不停的小话匣子了。记得去年自己出国走的时候,他还只能咿咿呀呀胡比乱画呢,怎么才一年就成这样儿了。他一定有个学习语言的秘密!老弗开始意识到语言教师可能“都搞错了”,外语也许不该这样学。于是他开始天天泡小孩子了,观察和分析他们掌握语言的奇特本领。倔强有时是有回报的,弗朗索瓦提出了续列法Series Method,一个直接从听力对话入手,不学语法知识,不背单词,不要翻译的方法。但倔强有时又限制人的发展。老弗不擅长推销自己,1900年的人们并不了解和广泛使用他的方法,他的发明的续列法Series Method倒是被狡猾的同事贝立兹给“拿来主义”了,创立了著名的贝立兹学校而名利双收,结果很少有人还记得这位说“教师都搞错了”的老弗的功劳。但无论如何,这位倔强的拉丁语老师的痛苦没有白费,一个比较合理的语言教学方法诞生了,弗朗索瓦向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进行了一个人的战争。今天这场战争在全世界已经取得了全面的胜利,但在某些地区至今仍阴魂不散。只要语法-翻译法还存在一天,弗朗索瓦那孤独的火炬将永不熄灭!我们先来做个实验。我说一句外语大家仔细听。准备好了呵:“SIX FIVE SENVEN THREE SIX EIGHT NINE FOUR”。大家听到了什么?  答:六个数字,可能是个电话号。  是几啊?  “六五七。。。什么什么四。”这是一般同学的答案。  为什么没听懂?是单词量的问题?不是。是语法问题?不是。是发音问题?不是。那是什么?  有同学答:您说得太快了。  可我用的是正常速度呀?外国人不就这速度告诉别人电话号码吗?哪用一个一个慢慢蹦呀?正常速度为什么你听不懂?  有人答:是不熟练。  十年前就会了,还说不熟。再说就算你非说不熟,那到底是哪个字听不明白呀?  答:都好像明白,可怎么感觉反应不过来呢?老师我反应慢。  快别这么说,你是个正常人,反应挺正常的。不过我倒要问了:你在那里反应什么呢?  这时总算有人醒悟:我刚才在那里反应中文呢。我刚听英文时,坐在那里在脑子里把它们飞快地转换成中文,才转了一半您就说完了。  原因找到了。大家原来都在那里默默地翻译呢。可在座的没一个翻过来,是何故?  正常说话速度是每分钟120到180个字左右,英文中文差不多,一般一句话两秒种就结束了,说话是一句连着一句的。两秒长的一句话,就算所有单词都会,发音语法都没问题,但需要把所有英文字都翻译成中文才明白(还别提分析语法),那需要多长时间?至少四、五秒。这时大家第二句话没听见,第三句都到一半了。听不到,谈何听得懂?障碍已经产生了。短句子(四个单词以下)还好凑合,比如HOW ARE YOU?WHERE ARE YOU FROM?什么的,再快也没问题。一超过四个单词就跟不上了。科学家做过实验:如果听到外语需要必须在大脑中翻译的话,正常速度的语言一般人只能翻译到第三个字就跟不上了,个别人能翻出四个,几乎没有人能超过四个。可大量的句子都是超过四个单词的呀。所以我们很多同学总在那里重复简单英语而提不高。那我练得特熟,翻得特快,行吗?答案是:永远也不行。可大家为什么非在脑子里翻译不可呢?因为大家听到英文时实际上脑子里空空没有概念,但都学过每个英文字的中文解释,想一下中文解释就明白了。所以都在那里努力“转换”,但是做不到。那能不能不想中文,听到英文直接就理解?这是一种什么状态?答案很简单:要能用英文思维就行,说白了就是会用英文想事儿了。这个概念十年前还新鲜,现在知道的人越来越多:“会用任何语言流利交流的前提是必须能用这种语言思考,做不到的就永远不能正常交流。”这是结论,没有英文思维,永远也听不懂正常速度的英文,永远也听不了长句子。关于英语思维是英语正常交流的前提这一结论因为已经比较清楚和为人们接受,证据也比较多,所以不用在此辩论。但为什么我们学了十几年的英语都没有英语思维呢?大家看,如果学每个单词时都是通过背它的中文解释学会,就有问题了吧。另外还有个原因:大家可能都曾试图说几句英语。我们想一下说英文的过程是怎样的?大家都是在说之前先想一句中文:我要说这一句了。(停!大家说中文都不可以这样做。我们在说中文时,一句话都说一半了,脑子里都不能预先清楚知道后半句的所有字,继续说才知道。所以到这儿已经不对了。)然后把这一句的所有英文单词找到对应的英文。现在能说了吗?照说还不行,还得组织一下句子,想一下语法吧!用什么时态?过去时?完成时?现在时?进行时?将来时?单数复数?要加S吗?男的他女的她?等想完这些,20秒已过,对方早走了。于是我们发现,甚至外语学院毕业的同学,在说外语时都采用同一战术:“不想语法了。好不容易找到几个单词,赶紧往外蹦。”于是出来就是中式英语。难道是他们不熟悉语法知识吗?非也。因为根本来不急。大量的实验告诉我们,语法知识的多少和交流的流利程度甚至正确度是没有丝毫关系的。语法书倒背如,还是不能交流,还是出语法错。原因很简单,从说话的思维机制上讲,人在说话时,大脑是禁止思考语法规则的。一旦想规则,人就不能说话了。想一下我们中文都说得这么流利,能去想语法规则吗?主语用这个,谓语用那个,状语放在这里……根本不可以!那英语也一样嘛。所以语法知识不但不帮助形成英语思维,反而在捣乱。  所以大家已经发现,“翻译”和“语法”不但不帮助提高交流能力,反而阻碍英文思维。但大家看到翻译、语法几个字非常熟悉,原因是我们这么多年,就是这么学英语的。大家十几年来,不管是上课还是自学,用的方法叫做“语法-翻译法”,英文叫TRANSLATION-GRAMMAR METHOD。这种方法是英国人几百年前用来学习希腊语和拉丁语时建立的系统的外语学习方法,通过研究目标语言的语法结构,和单词在自己语言中的翻译去学习这种语言。比如大家当时学这句时:  THIS IS A CAT。  这 是 一(只)猫。  主语 谓语数量 宾语  代词 系动词 不定冠词 名词  这句话是一般现在时  陈述句  第三人称单数  系表结构  ……语态  (我已晕菜。小时候想我妈可不是这样教我说中文的呀,外国孩子真可怜。后来才发现外国孩子说英文也不这样学,是中国孩子学英文才这样,是我们可怜。)  后来知道,全世界都曾普遍使用这种方法学外语,结果都类似:可掌握一定外语知识,都不会交流,时间一久大家就把以前学得知识都仍了。知道其他国家的阶级兄弟也身受其害,感觉好了点。  所以“语法-翻译法”是明显很有问题的,很多国家早已放弃。但还有一些国家,主要是中国和英国,仍存在一些“语法-翻译法”的捍卫者。本人在以后的章节会根据其他科学依据分析它深层问题,现在就要拍板儿砖的先请。现在你要想的问题是,我们学英语的方法是不是错了呢? 我们要用小孩学语言的方法来学外语啊。这也是很多答案中的关于肯定, 语言不是靠“记忆”掌握的。是锻炼出外语思维才是正道。什么样的学习材料才适合你呢 i+1输入假设也是克拉申第二语言悉得理论的核心部分。只有当悉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悉得。如果你的现有水平为“i”,那么就要给你提供“i+1”水平的输入。这种“i+1”的输入并不需要人们故意地去提供,只要悉得者能有足够的理解输入时,就自动地提供了。克拉申认为,理解输入语言的编码信息是语言悉得的必要条件,不可理解的(incomprehensible)输入只是一种噪音。按照输入假设,说话的流利程度是自然达到的,是不能直接教会的。  对输入假设的理解关键点就是comprehensible input “i+1”。+ 1 就是在自己现有水平上加了“一点点”难度。换句话说,我们正是因为有了这一点点难度才提高的。其实大家寻找的答案,最主要的出处就在这一条上。我们之前对一系列误区的分析,很多都能从这一假设中找到依据。我们今后掌握的最重要的技术就是不断自己创造这一条件。稍后我们详细说明。  另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沉默期”(Silent period)的概念,是在这假设里引入的。克拉申认为,无论成人或儿童,在掌握说话能力前,都会有一个相当长的沉默期,直到听懂的量达到一定程度而有足够的自信时,才可能说话。这一沉默期是正常的同时也是必要的。所以大家不要急着上来就想说,说的能力要来得慢,同时它是自然到来的。(极端的例子是大家听阿拉伯语广播,如果光刻苦听,一辈子也不可能听懂一个字。)那是用什么方法把它变懂的?专业的说法是如何成为“可理解性输入的”?这一问题并不好回答,很多成功者也没意识到是如何做到的。把握好这些关键才会提高有效性。所以建议有深入观察的同学能具体结合语言学习的基本原理,分析出在用某一个方式实现过程中,哪些手段有效了?哪些地方耽误时间了还可以改进?最后再结合个人的特点,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路线和方式就好了。 给大家举个极端的就例子明白了。你不是想要外语环境吗?很好,我给你找一个。我找几个阿拉伯人在一间办公室交流,你每天都来,一天8小时听他们交流。过了三个月后我来看你,问你阿拉伯语听懂几句了?很多人这时候很明白:“一句都不懂。”因为你听到的那些外国声音,都被语言学家称为“无效的输入”,或本人管它们叫“无效的声音”,因为不懂,跟听到的噪音没太大区别。所以并不是多听就懂,听懂是有严格的条件的。在回答中,有很多人直接就回答: 狂听之类的,这些都不是正确的,要用适合你自己的材料。而不是人云亦云。建立在可理解,多一点点的基础上。沉默期 另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沉默期”(Silent period)的概念,是在这假设里引入的。克拉申认为,无论成人或儿童,在掌握说话能力前,都会有一个相当长的沉默期,直到听懂的量达到一定程度而有足够的自信时,才可能说话。这一沉默期是正常的同时也是必要的。所以大家不要急着上来就想说,说的能力要来得慢,同时它是自然到来的。“先听说,不读写”这是一个外国语言学家不太讨论(因为对他们来说是常识)而中国同学却常常误解问题,即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对于中国同学来说,认为这四个方面的区别比较明显,而且我们常常把“听说”归在一类,把“读写”归在一类。这和中文的特殊性有关。中文的“听、说、读、写”是分家的,大家会“听说”交流后,并不会认字,要去“学习”认字。因为中国的汉字确实是需要通过“学习”的方法掌握,也就是主要用记忆的方法。不学习,汉字是无法掌握的(新的脑神经学研究还发现中国人在辩认汉字时大脑使用了特殊的区域,以后再给大家介绍)。而英文,和许多其他的拼音文字一样,读音和文字是紧密相连的。会了“听说”,只要掌握了读音规律,拼写自然就会了。所以严格来讲,外国小孩上学不学习“认字”,而是学“拼音规律”。英文叫做Phonics。(我们有时翻译成“弗尼斯”。)关于这个规律,以后我再给大家详细分析。 我们已经明确了“建立英文思维主要是建立英文声音的思维”这个概念,结合“二语悉得”的理论,再根据母语掌握的规律,可以先明确这一理念:“先听说,后读写。”大家笑了,就这呀!早就听过这个老生常谈(Cliché)了,而且知道母语学习都是这个顺序。其实很多人并不真正明白它的含义,也不照着做。它的实际含义是叫你在你学会“听说”之前,不要急着学“读写”。所以本人说得过分一点,把它称为:“先听说,不读写”。到高阶段再说。我把著名语言学家保罗o比斯勒博士(Pimsleur)的关于“阅读”应实现于“听说”的语言能力掌握之后的论述给大家参考:“Reading has been defined as "decoding the graphicmaterial to the phonemic patterns of spoken language which have already been mastered when reading is begun." To put it another way, reading consists of coming back to speech through the graphics symbols. In short, meanings reside in the sounds of the spoken language. Speaking a language is the necessary first step to acquiring the ability to read a language with meaning. ------Paul Pimsleur”  对大多数中国同学而言,主动回避“文字”更十分必要。因为大多数中国同学,只要上到大学程度的,多半是“视觉学习型”(Visual Learning Style)。而“听觉学习型”(Audio Learning Style)和“动作学习型” (Kinesthetic Learning Style)的同学,一般会被我国这种教育体制淘汰掉。“视觉学习型”的同学,建立英语思维时,很容易受到“文字”的干扰,忍不住看文字,甚至先想一下文字,再过度到含义。成了“声音”—“字型”—“含义”的路线。应该避免想到字型,直接将“声音”和“含义”建立联系。  关于学习类型的问题以后有机会再说,我会告诉大家如何测试自己的类型和针对不同学习类型如何调整语言学习,现在继续往下进入到“建立英文思维”的具体手段。摘了原帖的几段话,相信很多人,对此帖有点好奇了,请大家仔细看看原帖。一定会有很多收获。 我把帖中学英语的第一级 方法,贴出来。下文中的“石碑”为 软件 “罗塞塔石碑”同样的学习方式,在国内的软件叫“爽哥英语”是免费的,亲测过  一、早期(Early Stage)如果单纯从零基础开始,早期(Early Stage)应该是一到两个月(由于英语与中文差异比与其他语言大,中国同学至少两个月,但也不应过长。我们的经验是一般中国同学会拖长时间。)具体实施方法建议如下:  大量使用视觉辅助工具,直接建立“画面”与“声音”在大脑中的“联系”。最典型的手段有两个,一个是“看图识音”(不是看图识字,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看图片的同时听与图片相关的英语声音;另一个是我们以前谈到过的“全身肢体反应”(TPR)。在这一时期,有几个严格的要求:  1.避免使用中文翻译,充分建立条件反射;  2.不要试图说英语,只练听力;(还在沉默期内);  3.不要看任何拼写,把拼写的学习完全放弃;(不认识字母又何妨?)  4.如果有外教参与,外教可多用肢体语言或用手画图协助这一过程,不要教课;  5.不要怕听错,要放松和有信心;  这一过程结束时,应该达到1000个左右的词汇+短语量。(没问题,这个量大多数人在这期间内都达的到)。顺便说一句,以前学过一种外语的同学,再尝试这种方法时会出奇的快,而且发现跟以前学的其他语言一点不会混淆。  下面说明“看图识音”和“TPR”的具体操作技术。  看图识音(简单说法,实际原理还是挺复杂的)  为了“看图识音”,需要准备相当多的照片。要自己准备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因为科技发展到了今天,数码相机可以低成本,快速方便地拍实景照片,自己制作素材册。我见过有同学做照片集,相当不错,缺点是背景有些乱。比如要拍一辆车,就拍一辆普通车,不要把背后复杂的背景广告牌等都拍进去,画面信息太多不利于形成声音与图像的准确对应。拍了图像后还要想法加声音,还有按一套特定的原理排出画顺序和重复点。如果有外国老师就好解决,但没有外教就不建议自己制作了,因为自己加声音有点难。所以我只给大家介绍使用原理和技巧,大家有兴趣的自己制作素材,嫌麻烦的去找这个软件“罗塞达石碑”。这个软件在中国没有销售公司,推荐它没有为商家宣传的嫌疑,(有同学有办法免费下载)所以这是本人唯一的为大家直接推荐的“英语教学产品”。其他的再好都不再推荐,大家如果明白了方法论,自己就会选择和判断了。罗塞达石碑(Rosetta Stone)一词原指一块致使人类破解了古埃及文语言的特殊石头。1799年拿破仑远征埃及时,他手下的一个士兵偶然在尼罗河河口的小城罗塞达附近,发现了一块石碑。石碑是黑色玄武岩,高 114 公分,厚 28 公分,宽 72 公分。这块石碑是公元前196年底比斯祭司为歌颂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即位而制作的。石碑上的文字非常奇特:上面刻的是古埃及的像形文字,中部是古埃及的俗体文字,下面则是古希腊文,用这3种不同的文字记述相同的赞美词。于是法国的埃及学家商博良在19世纪初用它做“钥匙”破解了古埃及像形文字。用这个词命名外语学习软件真是很妙。  该体系的设计原理就是典型的“看图识音”,当然远不止“看图识音”这么简单就能概括它。目前已经有几十个语言的学习系统了。它的使用过程是:  1.程序会每次给四个不同的画面,大家猜测听到的“声音”可能是哪个画面。如果是真是零基础,有75%可能会猜错。但没关系,猜错了也是猜了,系统会给你一个回馈,让你知道是否对。正确的反馈声音美妙,同时出现一个小笑脸符号以鼓励;错误的话“嘣”的一声很难听,再给个小哭脸。猜错了换,最多四次,总会对嘛。大家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好,准备随时接受鼓励。  2.第二轮四个图像出现,会包含前一轮的一两个图像。因为你刚猜对过,所以有印像,用排除法,很容易猜到新声音对应的画面,然后进下一轮。  3.该程序会自动按一个科学的重复和替换次序,不断重复,变换和推出新图片。你会越猜越快,越来越会猜。关键点就是随时观察图像,把它和听到的声音一起印在大脑中。但像所有的“单一”产品的通病一样,它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感冒药” ,试图用一个方法解决所有阶段的问题,当然是不可能的。而正是这一点,使它受到了广泛的批评和质疑,以至于降低了它的信誉。本人认为,它在我们说的早期(Early Stage)中使用,甚至到提高期的开始部分,它是非常出色的解决方案。当然,正是因为它所犯的毛病,所以有些问题,不应该完全按它说的做,而且开始阶段的“名词图片”太少了。另外大家在这阶段,不要试图说,同时不要打开字幕,把“说”和“阅读”练习部分统统跳过。大家最多在听时小声重复一下就好。再有就是大家不要“想中文”。(所以建议大家尽量不用中文菜单的界面,它可选用英文界面) 这样几十小时一个级就能完。大家一定不要拖,非得“全会”不可那就麻烦了。觉得70分以上就好了。第二级如果从零基础直接这么上来有点费力,但有一点基础的同学没问题。一共两个月,每天也就一小时吧,我们的(Early Stage)就成功了。(这要靠以前传统学法,非一年不可。)  不是零基础的同学也强烈建议过一遍该系统,把自己脑子里的只有中文解释而没条件反射的单词这样在脑子里加上画面,形成思维。这一过程的脑神经原理是赫博(Donald Hebb)提出的”Neuron Cells Fire together, wire together”。 大脑在同时接受到相关联的“声音”和“图像”刺激,会促使你大脑中的某个负责声音细胞和某个图像的细胞同时激发而同时将神经纤维结合在一起。(学术界对“同时”有争议,有人认为是一先一后。也有人反对该理论。但在语言现像上,支持还是挺明显的。)  如果是有外教的条件,外教应该是应用这一原理和流程,辅助学生实现这一过程。效果是一样的,只是跟真人稍有趣些。在这一阶段,无论自学还是用外教,都要用标准发音。听非标准音的时候还没到呢。 T. P. R.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TPR“全身反应法”是上世纪60年代(那个语言学“火红的年代”)由美国心理学教授James Asher提出的。他分析研究母语实现的过程,倡导把“语言”和“行为”联系在一起,通过左右脑的共同协调训练建立语言思维,达到掌握外语的目的。具体实现方式是:通过语言学习者听到一个外语指令,用身体动作对它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使听者逐渐自然建立语言能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听到“Stand Up”就从坐位上站起来,听到“Touch your nose”就去摸自己的鼻子。应用更多的手势和简单实物教具,TPR完全可以展示动词的不同时态以及复杂的句子形式。  T.P.R是典型的符合二语悉得基本理念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体系。它的特点符合SLA的关于语言形成的各项假说和建议:  1.主张学习者通过“可理解输入”先建立听力能力,不强迫学生开口说;  2.降低学生紧张情绪;  3.左右脑协调使用,共同实现语言能力(左脑负责接受指令,右脑负责做动作);  4.模仿真实的语言环境;  5.不教语法知识,也不急于学读写;  TPR一般需要由有经验的教师辅导学生完成,特别是零基础者。但有一些基础的同学可以在学友之间甚至自己(先把指令录下)完成。本人认为有一点基础的同学也要自己尝试一下TPR。通过TPR的经历,可以很好地帮助建立英文思维。所以同学们不要认为:我懂Stand up的意思,不用做了。知道你懂了,但可能它只是一个记忆中的知识或中文的解释,它还不是你思维的一部分。直到重复过几遍,最后能迅速对指令不假思索地作出反应后,才逐渐实现融入自己的思维。大家可以想像这对咱们今后听复杂句子的“反应速度”会有多么重大影响。  大家要注意“Response”的意思是作出反应,所以是听指令反应。最理想的状况是大家一起做游戏,听一个人发“指令”,大家都照做,要快,最慢的和做错的“出局”或“受罚”。  各国的对比实验和测试都表明,这种学习方式比传统外语教学方式效率高出几倍,还不用说它实现的是“外语思维”这一根本区别。  但是(大家已经开始习惯了这种思路了),任何单一的方法都有适用范围,不能又成了“感冒药”。TPR的最大局限是很难表达抽象的事物和太过复杂的句式,甚至复杂的时态。如果勉强为之,理论上可以实现,但反到降低了这种方式的有效程度,甚至已经超出了它的基本方式。后期在TPR基础上衍生出的TPR-B,TPR-O和TPRS都有类似的问题。但这几个变种在我们的下一阶段“提高期”中可以应用,我们下阶段再做详细分析。  本人认为应用TPR的典型词汇应该在1000个左右,不能太多。下面给大家一个TPR常用500词和短句表中的100个,大家先体会一下,更全的表以后给大家,或大家可在网上找。当然最好的是自己根据自己的环境制作一个。  TPR WORD LIST:  General Body Movements  stand up,sit down,walk,stop,turn left,turn right,turn around,walk backwards,jump,hop, bend over,squat,walk 3 steps, 5 steps, etc., face ___ ( face the wall, face the door, etc.),lift up your right leg (left leg, right arm, etc.),lower your leg (left leg, right arm, etc.),shake my hand,kiss me (on the cheek!),make a fist,clap your hands,wave。  Facial things  smile,cough,laugh,cry,sneeze,open your mouth,close your mouth,stick out your tongue,put your tongue back in,wink,blink,wiggle your nose  General verbs you can use with objects  where is, touch,show me,pick up,put down,put it back (return),drop, move,give me (give him),take it back,throw,catch,turn over (flip),put the _____ on (under etc.) the ______,push,pull, lift  Kitchen table stuff  cup, plate, bowl, knife,fork,spoon, napkin / tissue, dish,big round serving tray,tray you’d serve tea or coffee on,table,chair  kitchen stuff  pan, oven,stove,sink,faucet,counter,cupboard,refrigerator  basic foods  flour,sugar,bread,tea leaves,coffee grounds,rice,nuts,yogurt,candy, etc.  drinks  water,milk,juice,soda,yogurt (drinking),coffee,tea  fruits/vegetablesapple, banana, orange, plum,grapes, fig, dates, raisons, lemon,pomegranate,tomato, cucumber,zucchini, onion, carrot, eggplant, small eggplant,potato, garlic,parsley, lettuce, grape leaves, celery, mint,cabbage, etc.大家已经能分析得出,“看图识音”和“TPR”正是婴儿掌握母语时所处的理想环境的“提纯”版。扔掉婴儿在语言环境中听到的一些“无效声音”(其实那对婴儿来说,除了熟悉语音外,也是浪费时间的。比如听到大人之间对话的一些内容等),优化了理解条件,同时提供轻松的氛围。所以从理论上,如果成年人能够应用这一系统,对一个新语言的掌握,不应该比婴儿慢。这两个系统实际是有很多相重叠的部分,简单讲“看图识音”是从名词出发逐渐与“动作词”等结合,“TPR”是从动作词出发,逐渐结合动作中能够联系上的名词。其核心技术,就是提供“可理解的输入”让使用者通过“猜测”而非记忆来掌握。大家一定要时刻围绕着“猜测”这一核心技术,猜错了都是进步的过程(既然是猜,必然有可能错,否则就不叫猜),千万不要因为有可能猜不到就去看答案,那就又反回“学习”了。举例而言:两个老师都要教学生学会door 和window。前一个老师不断 让学生重复This is a door. That is a window. 而后一个老师问学生Where is the door? 让学生猜。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两老师的教学方式不同,学生对语言掌握的机制天壤之别,实现的效果明显不同。(有的英语老师看到这儿该冒汗了——我曾经就是。)两个都是很优秀的系统,建议大家都尝试一下。这两个方法,对建立外语思维 十分有用!!! 本人用罗塞塔石碑5个月,有很好的效果。我想谈谈这个方法。 很有效果,可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你要认同这个学习方法!你一定要先认同这个方法,要不然容易半途而废并 走弯路(因为你不了解原理啊,再加上一点不坚定的心,那就很容易夭折)。 我在初高中很少英语上40(百分制),很多人应该都有那种经验,卷子一上来就把所有选择题乱填了,不写作文,然后睡觉。 这个方法并不痛苦。你自己小时候学语言的时候痛苦吗??请看完此回答后,马上去下载此文,好好看。你要坚定学下去意志。 当然这句话一般出现的场景是,你外语老师,喊你背1000个单词时说的。 我想说,我们的方法没那么恶心,当你(零基础)一开始学的前半个月的时候,效果不会那么明显,你一定要坚持下去,马上就会有很棒的效果~~!!!!当你发现你的成绩时,你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 不论如何,一定要坚持,不要再做后悔的事!!!(我曾经也有半个月没碰,好几天很忙是很正常的。但那些很容易放弃的朋友,一定不要把这事给搁下了!!!!)英语能改变很多人的一生,相信我,为什么不好好学呢? 好方法能让你学得更轻松。希望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有什么问题可以告诉我。我很乐意能帮助很多人用简单的方法来学英语。陋屋英语网友pdf整理版(好像有些删减,不影响方法,我一时间找不到完整原帖下载地址,免费的)网友整理 doc版,帖中最后少了一段话, 因为我重新上传要等等审核。所以贴出来摘录一段释迦牟尼讲的话和大家分享:  不要相信只凭听说的任何事物。不要相信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传统。不要因为众人都这么说而相信它。不要因为经典上的记载而相信它。不要相信权威、导师或长辈的教导。当你经过观察和分析后,认为事物与原则一致,并有助于个人和大家的善行与利益,才接受实行。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bbc英语听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