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03年4月份参加的自学考试成绩查询,现在才...

广东教育考试网(www.)
..:||||||||||
&&&&&&&&&&&&&
 114年4月23日
最后更新:04/23/:48
全国各省自考
各省自考办地址
<font color="#03年全国统考时间
期待您:,谢谢.
2003年7月份广东省自学考试公共课已经过了哦!
战2003年4月、7月自学考试,高教自考精品课程原价九折特惠,即专业课90元/门,公共课45元/门!&
2003年1月广东省自考成绩查询:(1)用手机短信编写113+准考证号码,发送到09500,即可等待信息返回。(2)用手机短信编写251+准考证
号码,发送至01680,即可等待信息返回。。&
广东教育考试中心(www.)尚处于新版测试中,欢迎大家踊跃提意见,我们将尽力建设好广东教育考试中心(www.gd-
)为广大考生服务,谢谢您对本站的支持和信任!&&
在线课堂站务公告:请在我站报名辅导的考生,务必来邮告知(包括汇款银行与银行帐号、汇款人、汇款金额、想注册用户名与密码、联系方式、开课课程、主讲老
师等信息).勿忘!E-mail:support@.
【订阅广东教育考试杂志】
为了帮助广大自考生更好的备战2003年7月公共课自考和10月份的自考,凡通过本站报名参加自考课程学习的学员将可以享受原价九折优惠,即专业课90元/门,公共课45元/门。t&
&&& 为了帮助广大自考生更好的备战2003年7月公共课自考和10月份的自考,广东教育考试中心和华夏大地教育网(全国最大的成人教育网站)联合推出百余门自考精品课程网上辅导。网校特别聘请了北大、人大、北外、北师大、北航、财大……等北京自考主考院校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在线授课、辅导、答疑,所授内容均与现行自考教材配套。
  自考课程网上辅导全部采用网上授课的形式。学员在广东教育考试中心“新用户注册”交费报名后,获得网上课堂的用户名和密码,根据自己的时间可以灵活安排在线学习,在学员有效期180天内可以随时凭着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网校,而不受时间、地点的影响。本站聘请的均是北京自考主考院校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进行在线授课、辅导。栏目设置主要有:在线测试、考前串讲、同步辅导、有问必答等,针对全国统考教材,无论你是广东考生还是外地考生均适用。
  同时,为感谢全国各地莘莘学子对本站“在线课堂”网上课程的支持和厚爱,从4月21日至7月20日开展大型促销活动,送上几重惊喜!广东教育考试中心和华夏大地将永远秉承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宗旨,全心服务学员,创建卓然品牌!
&&& 课程特惠!全场课程买一送一,选购任何课程送同等金额,多选多送!例如:张三本次希望报名学习两门专业课国际税收和财务管理学,原价共计200元,现在,您只需要花费100元购买任意一门专业课,即可参加两门课程的辅导!
&&& 大礼赠送!十一门精品公共课即将推出光盘课件,报读网上课程可选送光盘课件一份!
&&& 服务升级!功能全面的BBSDD自考之家闪亮登场,全面提升学员服务!
&&& 新课快报!即将与教育部考试中心合作推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网上课程!7X24客服:support@
  我们承诺:考生如果考试未通过,可以免费重读。事实上,根据我们对学员的统计,参加“在线课堂”学习的学员参加高教自学考试,通过率达到了90%以上。
  现在,你还犹豫什么呢?赶快报名参加我们的学习吧!
  友情提示:近期由于非典型肺炎的流行,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实地教学秩序;而网络课堂以她无与伦比的特殊性及优越性,使得网络学习得以顺利进行。一台电脑,一根电话线,即能使您不受任何干扰地遨游学海。
在 线 课 堂
※请通过银行汇款报名参加本站自考(或成考)网上辅导的考生,务必在您汇款后通过电子邮件及时通知本站,以免延误您的开课时间。(本站告示).※李江红考生:你报读的自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唐震霖考生:你报读的自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杜欣城考生:你报读的自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柳轶考生:你报读的自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苏颖考生:你报读的自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梁振源考生:你报读的商务英语1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胡彦考生:你报读的成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高来全考生:你报读的成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郑小涛考生:你报读的自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孙梅英考生:你报读的自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郭瑞莲考生:你报读的自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黄永忠考生:你报读的成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白兰考生:你报读的成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付少红考生:你报读的自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甘萍考生:你报读的成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张福存考生:你报读的成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胡军考生:你报读的自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唐耀霞考生:你报读的成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陈柳平考生:你报读的自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余艳考生:你报读的自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许湘庆考生:你报读的成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刘务贞考生:你报读的自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黄文良考生:你报读的自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祁筠宇考生:你报读的自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陈小蓉考生:你报读的成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郑文婷考生:你报读的成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韩巍考生:你报读的成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张玲考生:你报读的成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麦少伟考生:你报读的成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何君霞考生:你报读的自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刘永嘉考生:你报读的成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揭英富考生:你报读的成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翁汉源考生:你报读的自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李玉婷考生:你报读的自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邱英梅考生:你报读的自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吴韵妍考生:你报读的成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郑周龙考生:你报读的成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梁丽慈考生:你报读的自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薛霞考生:你报读的自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周靖考生:你报读的自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叶转娣考生:你报读的成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方锦强考生:你报读的成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张南飞考生:你报读的成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周贵荣考生:你报读的成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梁志华考生:你报读的成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王秋珍考生:你报读的成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邓笑媚考生:你报读的成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邱英梅考生:你报读的自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黄武强考生:你报读的自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甄惠华考生:你报读的自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汪蓉美考生:你报读的自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李吟秋考生:你报读的自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马晓松考生:你报读的成考网上辅导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潘文华考生:你报读的自学考试网上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刘华考生:你报读的成人高考网上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谭悦考生:你报读的自学考试网上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陈丽娜考生:你报读的自学考试网上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黄明燕考生:你报读的自学考试网上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何卫平考生:你报读的自学考试网上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黄顺明考生:你报读的自学考试网上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章清艳考生:你报读的自学考试网上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蒋翠萍考生:你报读的成人高考网上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王雪珍考生:你报读的自学考试网上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郑岸芷考生:你报读的自学考试网上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王凤瑞考生:你报读的自学考试网上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段艳波考生:你报读的自学考试网上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郭展耀考生:你报读的自学考试网上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吴雪珍考生:你报读的自学考试网上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梁洁茹考生:成人高考学习卡已经通过电子邮件发出,请查收电子邮件.().※凌铎林考生:你报读的自学考试网上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管芳考生:你报读的自学考试网上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卢燕萍考生:你报读的自学考试网上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罗健辉考生:你报读的自学考试网上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伍俭勤考生:你报读的自学考试网上课程已经开通,请查收电子邮件。※请通过银行汇款(请到各银行汇款,邮政汇款可能不支持,谢谢)给我们的朋友及时将你的汇款时间、金额、报读课程名称等信息通过电子邮件通知我们E-mail:support@,谢谢。※如你已汇款有一个星期左右我们还没处理你的订单,请来邮速与本站联系,谢谢.
聚名校名师 育天下英才
 "百分网校"将成就您求学的梦想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的备战2003年成人高考,广东教育考试中心和百分网校(全国较大的成人教育网站)联合推出精品成人高考课程网上辅导。“百
分网校”是首家经浙江省教育厅批准,由杭州外国语学校、杭州飞鹰计算机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的网上辅导学校。“百分网校”聘请各地名校的名、特、优教师,聚名
校名师、汇众家之长,吸收了各校先进的教学理念与丰富的教育资源,把众多名师多年的教学精华奉献给大家,使您享受到任何一所学校都不可能具有的优秀教育资
源,使您的学习得到科学、高效的指导。
  “百分网校”辅导的内容既有基础的讲解,也有课堂学习基础上的拓展与提升,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选择与自己水平相适应的学习内容。有专职教师解答您的问题,有配套练习巩固您的知识。
  “百分网校”所有以往的课件都在网上,您可以超前学也可以随时补听,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反复学、反复听。在这一点上它具有任何课堂学习或家教所没有的优势。
  “百分网校”的上课形式由教师板书的动态过程与声音组成,真实展现教师讲课的思路,比在教室听课更清晰、更生动。它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教学,不管是拨号上网还是宽带上网,都可以流畅听课,对计算机硬件的要求也不高。
  2003年成人高考网上辅导课程现在已经开始,目前已经开设的课程有12门,所有课程均由成人高考方面的专家进行讲解,辅导内容面向全国。每门课程80元(一张卡),每张卡使用时间为10个月,从正式听课使用算起,10个月以后失效。&
专升本课程
高起点课程
远程教育辅导课程
 工程技术类
&&&&&&&&&&&&&&&&&&&&&&&
&&&&&&&&&&&&
&&&&&&&&&&&&&&&&&&&&&&&&
名: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指南《经济》作&&& 者:胡仙芝 郑兴伦
萧玉辉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商品价格:30元
名:高等数学(工本)自考应试指导作&&& 者:叶宏光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ISBN:7-302-01638-1
上架时间: 商品价格:29元
名:国家司法考试重点法条及司法解释汇通(宪法、行政法分册)作&&& 者:中国政大
吴宏耀出版社:中国致公出版社
ISBN:7--x商品价格:27元
书&&& 名:2002年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历年考试试题及答案汇编
作&&& 者: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商品价格:22元
名:全国成人高考短期强化应试教程B《语文、数学(理)、英语》合订本作&&&
者:刘其隆出版社:中国人事出版社
ISBN:7-商品价格:40元
书&&& 名:对外经贸理论与实务(上、下)
作&&& 者: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人事教育劳动司
出版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ISBN:7-商品价格:52元
网上辅导免费课程
&&&&&&&&&&&&&&&&&&&&&&&&&&&&&&&&&
“广东教育考试中心”学习网首页改版工作已完
成,我们真诚希望与社会各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促进中国互联网教育事业的发展,欢迎来邮(webmaster@)洽谈合
作。&&&&&&&&&&&
本站说明:1、本站提供自考辅导材料和相应的试卷、习题,供自考生学习参考和练习.本站发布的消息均给自考生提供参考,如若在此过程中出现的任何牵扯本站
的事情和变故,本站一律不予负责!请浏览本站的自考生认真阅读本站声明!2、欢迎日访问量大于5000次/日的站点或顶级域名来信交换链接。3、对于广大
学友要求查分的殷切希望,我们非常理解。由于目前全国开通网上查分的省市不多,以及我们网站的自身限制,只能给学友提供相关链接及电话,对此我们感到十分
遗憾!以后,我们将不断增加新的省市,请您随时留意。同时,热忱欢迎学友提供本地区的查询信息。4、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您若有任何建议或需要,
请告诉我们,我们将尽力!5、建议您用至少256色的屏幕分辨率和中号字体浏览本站。
广东教育考试网(www.)欢迎您访问――专注于提供丰富优质的考试信息、试题、培训、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等级考试、水平考试、研究生考试、职称考试、资格考试、计算机考试、英语考试等教育教学与教育考试信息服务.
..:||||||||||:..
如您有疑问,请联系:
请在800x600分辨率下,用IE 4.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网站,本网站有简体、繁体、英文三种版本,以简体版为准
Copyright?
1998 - 2003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翰&网管:独钓寒江
美编:安琪儿
相关链接:您的位置: &
& &&&2003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2003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00:00&& 【
  (供秘书、公关、新闻、行政&本&专业使用)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1页至4页,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4页至8页,共8页;选择题40分,非选择题6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把社会学的地位置于其他社会科学之上的论点是
  A.“中心论” B.“平列论” C.“特殊论” D.“层次论” [ ]
  2.明确了从整体角度研究社会秩序和进步,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和四种基本研究方法的西方社会学者是
  A. 奥古斯特?孔德 B.赫伯特?斯宾塞
  C.埃米尔?涂尔干 D.马克思?韦伯 [ ]
  3.人与人之间依靠某种媒介,通过个体交往形成的信息和情感、能量和物质、思想和行为交流的有机渠道称
  A.社会关系 B.业缘关系 C.结合关系 D.人际关系 [ ]
  4. 由于传播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元素互相接触,其中的一种文化吸收或采纳了另一种文化元素,并且使之与主体文化协调起来,最终成为主体文化中的一部分。通常将这个文化变迁过程称为
  A.文化冲突 B.文化濡化 C.文化传播 D.文化移植 [ ]
  5.社会学回答“社会应该怎样的”问题,是
  A.描述性功能 B. 解释性功能 C. 规范性功能 D.预测性功能 [ ]
  6. 孙本文认为社会的四大要素是:地理要素、生物要素、-和心理要素。
  A.经济要素 B.政治要素 C.文化要素 D.社会要素 [ ]
  7.20世纪70年代以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变动的基本特征是
  A.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8.岗前培训是______的重要表现。
  A. 预期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D.再社会化
  9.残疾人群体,在社会学中称之为
  A. 偶发聚集体 B.社会类属 C. 大众 D.公众
  10.马克思主义群体动力观认为,影响群体行为的内部因素是
  A. 组织环境 B.经济关系 C. 群体利益 D.群体凝聚力
  11.普那路亚家庭又称
  A. 血缘制家庭 B.伙婚制家庭 C.偶婚制家庭 D.专偶婚制家庭
  12.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在一切婚姻动机中,只有______才是自始至终起决定作用的稳定因
  A.经济 R.爱情 C生育。 D.道德
  13.人际关系理论认为,通常工人是以______的身份,参与反抗企业组织的制度或待遇条件。
  A. 个人 B.正式群体成员 C.非正式群体成员 D.组织
  14.从社会流动的动因来看,我国目前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属于
  A.结构性流动 B.自由流动
  C.垂直流动 D.水平流动
  15.某学者指出某城市在交通繁忙的市中心规划建设商业中心将造成城市发展的不平衡。他主要
  运用了
  A.区位探究法 B.社会体系探究法
  C. 社会冲突探究法 D.社区行动探究法
  16.在社区研究中开创了以小市镇为对象的研究,于1929年以《中等市镇》为研究成果的学者是
  A. 派克 B.林德 C. 林德夫妇 D.滕尼斯
  17.根据离轨行为的“标志论”解释,产生离轨行为的原因是
  A.离轨者为了缓解下意识的犯罪感
  B. 社会的解体
  C. 离轨者为了满足自己的表现欲
  D.违背厂官方社会控制机构制定的离轨准则
  18.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互惠行为的是
  A.中国通过谈判加入WTO B.商业活动中的买卖行为
  C. 夫妻在感情上的相互理解与支持 D.大学生参加“科技支农”的志愿者活动
  19. 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范围最广的社会行为是
  A. 消费行为 B.经济行为 C. 政治行为 D.文化行为
  20. 城市有别于乡村的根本特征是
  A.工业化水平高 B.精神生活丰富
  C. 集中度高 D.全面的有机组合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社会学创立以来,主要的不同意见有
  A.社会学是研究社会整体的科学
  B.社会学是研究个人及其社会行为的科学
  C.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群体或群体生活的科学
  D.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组织或社会制度的科学
  E.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关系的科学
  22.社会学创立的条件有
  A.自然科学的发展潮流 B.社会经验的研究 C. 前社会学的理论
  D. 社会变革的需要 E.工业革命的推动
  23.韦伯把所有权威分为三种理想的类型,它们分别是
  A. 老人型权威 B. 传统型权威 C. 个人魅力型权威
  D.组织型权威 E.法理型权威
  24.社会制度的特征是
  A.时空上的普遍性 B. 变异性 C. 相对稳定性
  D.阶级性 E. 强制性
  25.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包括
  A. 导进整合 B. 价值整合 C. 结构整合
  D.规范整合 E. 人格整合
  26.人口的自然构成包括
  A. 出生地构成 B.性别构成 C. 年龄构成
  D.婚姻状况构成 E.残疾人员状况构成
  27.同辈群体是一种特殊的群体,它的构成条件为
  A. 年龄 B.文化 C. 性别
  D.职业 E.志趣
  28.个人社会化的环境要素有
  A.家庭 B. 学校 C. 群体
  D.工作单位 D. 社区
  29.下面哪些群体属于首属群体
  A.家庭 B. 社团 C. 学校
  D.邻里 E. 游戏伙伴
  30.家庭纵向关系主要包括
  A.夫妻关系 B.父母与子女关系 C. 兄弟姐妹关系
  D.婆媳关系 E. 祖孙关系
  31.偶婚制家庭的特征是
  A.同血缘内的同辈和姐妹组成夫妻集体
  B.一个男子同时有许多妻子,但其中有一个是主要的,称主妻
  C. 一个女子同时有许多丈夫,但其中有一个是主要的, 称主夫
  D.同血缘的一群兄弟和另一血缘的一群姐妹结成夫妻集团
  E.排除了同一血缘内兄弟姐妹之间的婚姻关系
  32. 最能直观地反映组织的主要结构的因素是
  A. 权力层次 B.职能分工 C.人员编制
  D.规章制度 E. 机构设置
  33.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引起了哪些城镇阶层结构的重大变化
  A. 专业技术人员及一般知识分子的人数增加很快
  B.个体工商业和私营企业获得迅猛发展
  C.第三产业的职工队伍扩大
  D.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限制着工人之间收入差距的幅度
  E. 城镇中的工人成份趋向复杂
  34. 下列命题中哪些属于人文区位学理论创始人R?派克的观点?
  A.社区的特征是成员对本社区具有强烈的认同意识,他们重传统、重感情、相互全面了解
  B. 竞争是社区生活的主导过程,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C.社区体现了人类生物竞争的本性
  D.社区人口的各个分子生活于相互依存的关系之中
  E.技术、文化和社会组织是当地人口适应环境的关键机制
  35. 集体行为的主要表现方式有
  A.从众 B. 骚乱 C.商业恐慌
  D.离轨 E. 时髦
  36. 社会控制的非强制性手段包括
  A.说服劝告 B.调解 C.经济处罚
  D.道德反省 E,舆论压力
  37. 从社会学角度来理解社会控制,其内容是
  A. 对情感的社会控制 B.对社会行为的控制 C.对社会文化的控制
  D. 对社会关系的控制 E. 对社会价值的控制
  38. 当代西方进化论者提出社会进化趋势有
  A.由于技术发展,社会对周围环境的依赖性增强
  D.社会及其单位进一步专门化和分割化
  C.社会单位之间越来越多地相互依赖
  D.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淡漠
  E.社会对周围环境的控制能力日益增长
  39. 我国控制大城市规模的主要措施有
  A. 限制 B.截流 C.疏导
  D.调整 E.布局
  40.丹尼尔?贝尔认为,后工业社会的概念是个广泛的概括,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A. 经济方面 B.技术方面 C. 职业分布
  D. 制定决策 E. 中轴原理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60分)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41. 社会学
  42. 生活方式
  43. 参照群体
  44. 社区行动
  45. 社会现代化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6. 简述群体的一般功能。
  47. 简述非正式结构的正功能。
  48. 简要分析集体行为的形成条件。
  49. 简述文化的一般特征。
  50. 简述方法论与方法的不同之处。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51.评述孔德的社会学学说的主要内容。
  52. 联系实际说明我国现阶段个人社会流动的变化。
  社会学概论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课程代码 003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A 2.A 3.D 4.B 5.C
  6.C 7.A 8.A 9.B 10.D
  11.B 12.C 13.C 14.A 15.A
  16.C 17.D 18.D 19.D 20.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21. A B C D E 22.A B C D 23.B C E 24.A B C D E 25.B C D
  26.B C E 27.A B C D E 28.A B C D E 29.A D E 30.B D E
  31.B C 32.A B E 33.A B C E 34. B C D 35.B C E
  36.A B D E 37.B D E 38.B C E 39.A B C E 40.A CD E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41.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综合研究社会关系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3分)
  42.所渭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由生活活动的主体-人的主观方面和客观环境互相作用而形成的生活的样式和质量,它表现出一个社会或群体,生活活动的相对稳定的典型特征。(2分)
  43.参照群体一般是指个人作为行动标准和指南,加以模仿和效法的群体。(3分)
  44.所谓社区行动并非笼统指发生于社区的一切行为。社区行动是指确实作为社区现象的地方行为。不包括与该地区只有微小关系或间接联系的就地行为。(3分)
  45.社会现代化是有计划地社会整体变迁,它以人口经济发展为核心,涉及政治法律、社会结构、心理、文化等人类活动和思想―切领域的全方位转换过程。(3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6.群体是个人与社会的中介,把群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其一般功能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方面,群体是个人活动的基本单位:因此它能全面满足人的各种社会需要,并且对人的社会化发生作用。(2分)另一方面,群体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单位。因此它在实现社会组织目标,完成社会各项任务,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分)
  当然,不同类型、结构的群体,其具体功能各有侧重,不尽相同,因此在分析群体功能时,我们心须区分群体的不同类型、结构,并注意认识其外显功能和潜在功能,准确把握不同群体的社会作用:(1分)
  47.(1)能缓冲正式结构所带来的压力。(1分)
  (2)能提供正式结构以外的丰富的控制和沟通形式。(1分)
  (3)能及时解决正式结构的失调现象;(1分)
  (4)能成为组织改革的积极的推动力和维护成员合理利益的有效力量。(2分)
  48.(1)事件的突发性是集体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1分)
  (2)情绪感染机制的确立在促成集体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2分)
  (3)匿名效应是导致集体行为及其破坏性后果的最终原因。(2分)
  49.(1)文化是在人类社会共同生活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凡人类有意无意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是文化。(1分)
  (2)文化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来的:(1分)
  (3)文化是一个群体或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个别人的特殊习惯和行为模式不被社会承认的不能成为这个社会的文化。(1分)
  (4)文化是一份社会遗产,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1分)
  (5)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共同性。(1分)
  50.所谓方法指的是搜集资料的研究方式、技术或工具;(2分)所谓方法论指的是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方法的理论,其中包括作为研究基础的各种假说和价值,以及研究者用以解释资料和引出结论的标准或原则;(3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51.(1)研究方法c孑L德认为,必须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这些方法是观察法、实验法和比较法、历史法:(2分)
  (2)三阶段法则;孔德认为,一切人类理性发展都要经历三个阶段:神学的或虚构的;形而上学的或抽象的;科学的或实证的:与人类理性发展阶段相适应,社会发展也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军事阶段,过渡阶段和工业阶段:(2分)
  (3)科学层次。科学知识的发展由简单到复杂,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2分)
  (4)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社会静力学是关于社会秩序、组织、和谐的理论,是研究社会稳定因素。社会整体内各组织部分之间的相互平衡关系与相互协调的规律―社会动力学是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2分)
  (5)孔德对社会学的贡献,在于他在科学分类中提出了建立社会学的构想,明确了从整体角度研究社会的秩序和进步,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和四种基本研究方法-孔德的学说存在两大缺陷,一是唯心主义,二是形而上学:(2分)
  52. (1)我国当前个人地位获得模式问题的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正由封闭的社会结构向开放的社会结构转变,出现了大量的向上流动机会:(2分) 决定社会流动的因素正在从重视先赋条件向重视自致条件改变。(1分)
  (2)目前我国的个人地位获得模式正处于多元化阶段,收入和财产、职业、教育水平、身份、权力、声望等多重社会分层标准的存在,均对地位获得模式的产生影响。(3分)
  (3)当前社会流动中的问题:总体的流动规模不大:户籍制度的阻碍、干部人事制度存在弊端、传统就业制度与用工制度的阻碍:(3分)
  举例说明 (1分)
本文转载链接:
欢迎访问:
自考真题库手机应用
& & & & & &
热门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学考试成绩查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