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涉外婚姻登记介绍是怎样一个操作,真的可以帮...

评论:[综合] 从地段和交通等因素来考虑.是可以拿来投资的.市场的前景很大。
地址:鼓楼区五一中路18号
评论:哇哇~~我是爱去,因为经常有美食节在那边举行..好好吃哦,有各地的好吃的
网友点击排行
亲,您对怎么样开一家婚姻介绍所的回答满意吗?如果您知道答案,快来写一条点评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话说楼主之前曾经尝试过写一篇正儿八经的帖子讲讲这些年国内国外的所见所闻,可是文笔实在有限,啰哩啰嗦不得要领,自己写得烦,写出来也没人看,所以也就放弃了。很是憋了一阵子。但在这美国大农村的,生活太无聊,连个八卦的闺蜜也没有,身边的奇葩故事又天天发生,楼主实在憋不下去啦,再来这儿八一八吧。如果还是没人看,那楼主承诺一定拿枕头堵住嘴,决~不~再~喷~喷~喷~~~  楼主出国大概有四五年时间,之前在国内有阵子误打误撞从事过涉外婚姻中介的工作,因此得以略微了解一点行业内幕,很多可爱的可笑的或者可怜的可叹的故事就是在那儿听见看见的。先用一个黄姓大姐的故事作开头吧,因为她基本上属于我们那时客户的典型代表,离异多年带孩子,经济上是没有问题,但再婚的话国内基本上高不成低不就,不知怎么就想到嫁到国外这条路。  有时候想想觉得很奇怪,你说这个时代的中年妇女吧,要说她们作风传统思维守旧,可是她们又有勇气打破世俗追求幸福;要想表扬她们思想新潮勇气可嘉吧,可其实她们又什么也不懂,语言不通学习不会,活了半辈子也还有胆量蒙着双眼就向前冲……好吧楼主还是别下评语了先讲故事。  黄大姐下了决心要远嫁海外,交了中介费给公司,于是给介绍了个美国老外。前几个月我们中介帮着联系和翻译,两个人通了一段时间的邮件和电话。对方具体做什么的我不太清楚,因为那时我才去公司也没顾上打听;只听说后来人家人都没过来见面,她就自费办了旅游签证,辞了工作收拾细软,义无反顾去投奔她梦想中下半生的幸福。听说那时连我们中介拦都没拦住--你好歹也等人先过来看看,或者你就是要过去,也留着退路在这边,不行再回国生活呀,人还就不,好象那边再怎么差劲也比国内强上几百倍似的。话说我们中介当然轻易是不拦人的,巴不得服务费到手送你上飞机,一句祝你幸福就此别过--但那时也假惺惺拦了一下,可见黄大姐草率到了什么程度。哎~~反正那以后再没听过她消息,但愿那些网络上传说的悲惨故事没发生在她身上吧。
楼主发言:9次 发图:0张 | 更多
  楼主那时还年轻没见过什么世面,以为黄大姐这样的就算是草菅人生了,谁知道后来还见过比她更离谱的,往后再说吧……再说一个丽华的故事吧,因为是楼主亲身经历的,过了这么多年仍然记忆犹新,好好讲一讲,或许可以给那些也有打算远嫁海外的姐妹们作一作参考。  丽华是个北方女人,在当年好象52岁。不要以为这个年纪的女人就该被叫作大妈唯一的消遣只能去跳广场舞,不管什么年龄都还是有权利追求幸福滴对不对~~。当时楼主才进公司还处于实习阶段,跟着同事Lisa学习跑外勤。丽华是Lisa的客户,因此楼主有幸得见了丽华和她的美国未婚夫。那天是在民政局,前面经过Lisa的辛勤工作,丽华和洋鬼子顺利见了面并决定要在中国注册结婚,约好了时间我们中介陪着一起去领证。  我们约的是早上九点钟,可是到了快十点这对贤伉俪也没出现。Lisa皱着眉头说她有不好的预感,我因为不了解情况,也只能陪着干着急。后来到了十点半,眼见得一位包着头巾的中年女士拉着个老外急匆匆赶来,看她虽然身材有些走样但还说得上风韵犹存,尤其是手上一颗硕大的钻戒熤熤发亮;再看那个老外,目测年龄应该60不止,虽然人高马大但明显的有些驼背,头发胡须竟然全部是白的,有点象……圣诞老人。  排队拿号那些程序就不说了,基本上都是Lisa一个人在忙碌。话说终于叫号叫到丽华,Lisa跟她一起上去递交资料,就在这个时候出了状况——丽华忘了带她的离婚证。  经验丰富的Lisa这个时候也有点烦燥起来,小声的责怪着丽华怎么再三提醒还是会忘掉这么重要的东西;我也在一旁想当然的建议,要不要赶紧打个车回去拿之类。就在这时突然间办证大厅里响起一阵雷鸣般的吼叫,说时迟那时快圣诞老人冲上前来一把夺回他的美国护照,嘴里叫着Give this back to me! I’m sick of this fu*king bullshit! 还有一些Blablabla我那时完全听不懂的东西。  我瞬间就木立当场,心想泥马老外身体素质就是好,须发皆白了竟然还有这么足的中气;丽华就惨了,她是完全听不懂英文的,一双手停在半空,徒劳的想要去拿回护照又不敢,只好求助的望着Lisa,脸上青了又红白了又青。这还没完呢,大庭广众之下,圣诞老人的下一个举动是去抓丽华的手,好象是想要撸下她手上的钻戒:“Give this back to me! I’ I’d never come here again, never!!! ”  办证大厅里好象只剩下了我们四个人,滑稽搞笑混乱尴尬简直难以名状。那时丽华已经惨叫一声哭了起来,一边跟圣诞老人拉拉扯扯,一边抽泣着语无伦次的说:“我们现在回去拿好不好……Lisa你跟他说,这只是个小问题……他今天喝了酒……他平时不是这样的……”我要反应一下才明白过来,我靠,这女人还在为驼背的行径找借口解释。  话说这还是楼主人生第一次跟洋鬼子身体接触呢,我跟Lisa帮着去拽圣诞老人的胳膊想叫他冷静,谁知道被他大手一挥,差点摔了个大趔趄。眼见好几位保安哥哥从四面八方向我们走过来,我知道,我的第一次外勤任务,就这么以失败的闹剧收场了。
  半个月过去,丽华的故事有了新的进展,也不知道Lisa又怎么地在中间费尽心力斡旋了一番,圣诞老人酒劲过去,再次答应了跟丽华去扯证。但是约定的那天Lisa正好有个客户第一次跟老外见面,她需要全程陪同脱不开身,于是公司就指派我跟麦姐两人去跟丽华。当时我们已经上了车,在路上我接到了Lisa的电话。  “哎,那个……”一向快人快语的Lisa那天不知怎么吞吞吐吐起来,象是想了半天才下决心似的说:“我还是觉得这事可能悬,你替我跟丽华说,叫她别勉强,大不了我替她重新再找一个。你就说是我说的,不过——这话你可千万别让麦姐知道。记住了!”  我那会因为要去见圣诞老人还正心有余悸呢,听见Lisa这么说赶紧把头点得啄米似的。说实话,我心里也一万个替丽华不值,只是以我当时的身份,既没有付出又没有发言权,怎么也不好开这个口。要知道麦姐这边负责说服客户签订合同收定金,Lisa那边一个字一个字写邮件打电话,人家那都是辛辛苦苦的劳动,好容易要大功告成了,说句放弃容易,可人家大半年的汗水和眼见要到手的银子就得付之东流。  麦姐开着车,我们吸取了上次的教训,直接开到丽华家去接未婚夫妇。进了屋一看,得,还好没又去民政局傻等,俩人又正气鼓鼓的坐着呢,一点没有要走的意思。这边厢圣诞老人白胡子也掩不住一脸铁青,那边厢丽华又是满脸愁容泪水洗面,见了我们跟见了救星似的冲上来就诉苦——原来圣诞老人又想出了新的花样,结婚前要签prenuptial agreement(婚前协议)。  照说在西方文化里,prenuptial agreement倒也屡见不鲜。这个跟性别无关,不管男女很多人都有自我保护意识;也跟有钱没钱无关,签这个都跟玩似的,倒也不全象电视里演的那样,非得是百万身家在律师面前兵戎相见,争完了吵完了双方达成一致,签个字亲个嘴作为新生活的开始。  麦姐经验丰富,一听说是这个事,满脸的不以为然,拉着丽华就开始劝:“……你是要嫁到美国的人了,想事情得有个西方观念。人家国外好多女人替男朋友孩子生了一大堆都没决定要不要结婚呢,你这明媒正娶的怕什么。美国法律保护妇女儿童,不管有没有婚前协议,只要是真实有效婚姻,过几年他的退休金分你一半那是跑不掉的;退一万步说,就算离了婚分不到退休金,他也得付你赡养费直到你再婚……”  “可是……”丽华抽抽噎噎的说,“他要我卖掉这套房子,带着现金跟他去美国……”  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四面打量了下丽华这套小公寓:两室一厅的格局,充其量90平米,就算省城这阵子房价又开始疯涨,但顶了天也值不到100万人民币去。这还罢了;关键是你要签婚前协议,那婚前财产都各自两清呗,凭什么你美国房子还是你一个人的,这边却要人家卖掉房子拿现金给你?  “这个……”麦姐也有点踌躇起来,转过头跟我说,“丫头,你去跟他商量下,看能不能说先结了婚过去,等生活安顿了再考虑回来卖房子的事。”  我把这话给圣诞老人翻译了,没想到那人从我们进门就一直坐在那里爱理不理连个招呼也不打,这时却呼啦啦一下站起来,指手划脚又开始了叽哩呱啦的咆哮:“……I will do you know that she doesn’t speak English at all? She cannot find a job there! Everything is money, money!!!”(我得养她,她不会讲英语,找不到工作,什么都需要钱!)  “That is your responsbility as a man! As a husband!(这是你作为男人和丈夫的责任!)”我也有点火了,情急之下冲口就跟他来了一句先顶回去再说。正在脑子里急速组织着我那极度有限的词汇要跟他好好吵上一番,麦姐一听语气不对劲,赶紧拉过我,急得连自创中式英文都冒出来了:  “哐当!哐当!(calm down, 冷静)大家有话好好说!”她瞪了我一眼,“我叫你好好商量,你个丫头火上浇什么油!”  “麦姐,”我豁出去了,一激动起来就完全顾不上Lisa的叮咛:“我看这老外根本就没有要结婚的意思!脾气暴躁,还酗酒呢!谁知道他在美国是做什么的,没准就是为了过来骗钱骗色!留着个房子还好,将来过不下去了回国还有个退路,要是——”  “你给我住口!”麦姐勃然大怒:“不想结婚人家花上万块钱的机票跑来中国干什么?吃饱了撑的啊?还有钻戒、金项链、手链,你看出手多阔气!人家在美国有正当工作,住的是花园洋房,会稀罕你这破公寓?你这房子能值几个钱?人家要的不是你的钱,是你的态度懂不懂?这是诚意!是信任!是……是……”她想不出来词了,索性改口说,“你这吃里扒外的小丫头片子,回去我就叫Jack炒了你!”  “炒就炒!我……”我一句话还没说出来,就听见有人接着说:“别吵了!”  我们回过头去,不知道什么时候丽华已经抹干了泪水,一脸冷静而决绝的站在那里,用平静而嘶哑的声音向我们宣布:  “我决定了,我卖房子!”
  还是没人看吗,那楼主还要不要写了,呜呜~~~
  不错!有借鉴意义  
  从那以后在公司,大概至少有一个月,麦姐没再理过我,不跟我说一句话,也没拿正眼瞅过我,好象就没我这个人似的。我不知道她有没有跟Jack打小报告(我已经听说了她是老板Jack的亲戚来的),反正我倒是随时预备着叫我走人——那也不在乎,年轻的时候,谁没有过新公司呆上几天就一时冲动甩手不干的呢?当然,当时的痛快是一回事,过后的沮丧是另一回事。。不过等了一阵子似乎没什么动静,我自己内心的波澜先就逐渐平复了。  我在麦姐面前没有出卖Lisa,可是不知怎么地,她在知道了整个情况以后,自己却跑去跟麦姐说,那天的事都是她的意思,是她让我劝丽华好好想想清楚,不要草率行事。大概是看Lisa的面子,麦姐终于消了些气,虽然还是没有好脸色给我,但有时候自顾自的对着空气说话,我当然也就懂事的赶紧上去大声的答应一声“是,好,麦姐,我知道了。”  我开头以为Lisa这么做是站在我的一边、同意我的做法,毕竟之前她也给我打过电话,让我劝丽华不要勉强。但没想到Lisa也狠狠的批评了我,并且宣布了对我的惩罚:不让我再碰丽华的case。对我这么一个爱八卦的人来说,一个故事知道了开始却不知道结局,这简直是要我的命啊。  我最后一次见丽华是在公司的会客室,玻璃门外,想看又看不真切,想听又听不清楚,急得直跳脚可是又无可奈何。Lisa尤其是麦姐防我象防贼一样,关上会客室的门还下了三道锁。  她一个人来的,关着门跟麦姐和Lisa谈了很久很久,脸上好象仍带着我上次看见的那种决绝,我想那可能叫破釜沉舟;可是一低头却又还是在抹眼泪,泄露了她不过只是故作坚强。我不禁替她忧心忡忡,这还没出国呢,身边还有亲人有朋友、出门不迷路说话也听得懂,现在已经哭成这样,过去了以后……唉,也不知道还有没有眼泪流得出。  听说后来她倒底还是跟圣诞老人结了婚,过程算得上是历尽磨难——期间圣诞老人又变卦了两三次,连麦姐都受不了折腾劝她三思,但她却越折腾越坚定,排除万难一定要结婚去美国。  为什么要这样作践自己呢?我想破头也想不明白,直到有一次偷听见Lisa和麦姐闲聊才真正知道了故事的前因后果:“……有什么办法呢?五十几岁的年纪了,做事不考虑后果,跟老头子八字还没一撇呢就先大宴宾客,那排场大得跟黄花闺女出嫁似的。客也请了红包也收了七大姑八大姨统统全见了,说是要去美国了个个道喜众口夸赞,眼见着把半辈子在前夫那受的气丢的脸都挣了回来,好不洋洋得意……这时要是不结婚,不说别的,只跟老外同居这么久这一条,街坊邻居的唾沫也能将人淹个半死……唉,事到如今明知道前面是火坑,她也只得往下跳啊,我们尽力了,拦是拦不住的……”  麦姐摇摇头走了;Lisa摇摇头不肯说了;我听得脊背发凉额头冒汗,心想人真是有办法把自己往绝路上逼啊。那时是不知道;如果知道有个名句能贴切的形容丽华的故事,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给用上的:  人啊,不作死就不会死。
  哎,接下来讲一两个结局比较美好的故事吧。我们那时的中介公司老板Jack时常教导我们,中介只是一个平台,跟去参加一个聚会或者朋友同事给介绍个对象没什么两样,都是给自己一个机会,接触一些平时生活中不太可能认识的人。我想这样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同样是通过中介机构,也有很多人在这里确实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另一半,拥有了自己想要的幸福。阿潘就是一个例子。  阿潘就是姓潘,其实差不多也是五十好几的年龄,对我们没见过世面的年轻人来说好叫做潘老太太了,可是跟她接触以后发现她为人真的很cute,与其说是人生智慧,还不如叫返璞归真更贴切些,所以我一直当面背面都跟着Lisa她们叫她阿潘。她可是这里的老会员了,据说在我们公司还没开展海外代购,哦不,涉外婚介业务的时候就已经建立了档案。有一次我特别八卦的跑去翻出了她当年的资料,那时还是一份手写的类似于“应聘申请表”一样的表格,很娟秀的字迹写着:“择偶要求:温暖善良,诚实本份。”这让我对阿潘的好感油然而生。以现在的标准来看,温暖善良可不就是暖男么呵呵呵。  阿潘可没有交涉外服务中介费,我猜公司每个人包括Jack和麦姐都对她网开一面,没准当初还循循善诱了一番才让她同意把择偶标准放宽到大洋内外皆友朋呢。她也不懂英文,ABC都不懂,并且也完全没有意思打算去从头学起。有时候Lisa劝她学一点点,她就摇摇头说,这把年纪了,什么可以改变什么不能我是知道的。Jack私下很伤脑筋,这样的会员,留着占用资源,可你想不收钱劝退都不知从何说起。  怎么说呢,随着时间流逝阿潘女士跟大家的关系越来越亲近,可她好象不再是真要找个什么对象,而是拿我们这儿当她生活一部分了。没事就上来坐坐,带点葱油饼炸春卷手磨鲜豆浆之类,吃得我们个个嘴上流油眉开眼笑。我们过意不去了就发狠似的替她物色对象,可她好象也根本不在意,跟她说服务进展她就听听,不说她就笑眯眯坐那儿,也不打搅你,有新客户来她还带着端个茶递个水之类,比我这实习生还有主人翁责任感。
  她跟我特有缘。那时Lisa已经帮她找了个澳洲的老头,叫Daniel,代为通信往来了有小半年,双方都可有可无的,虽然联系挺紧密,但没什么实质性进展。Lisa虽然一心急进,但这事急也急不来,加上她的业务繁忙,怕一时半会照顾不上,就干脆交给我去跟进。我这才刚刚上手,也当做是熟悉流程,往往打开电脑还要靠阿潘指点我登录邮箱查阅资料什么的,所有人都不抱啥希望,全当拿给我练手。这还没进入状况呢,忽然有一天就收到了老Daniel的来信,说要来中国看阿潘了。那信是这么写的:  “亲爱的Pan,我这里是晚上九点钟,给你写完这封信之后就要去睡了。我今天去看望了我的小孙子,当我去的时候,她吸吮着手指睡着了,她看上去非常可爱象个天使。我有非常好的一天。你的一天过得怎么样呢?亲爱的Pan,我有一个念头,我最近在想着旅行到中国去看你,其实我一直在想着这件事,我们认识以来,我能感觉到你的真诚和与众不同。我真的很想亲自去看看你的美丽的面庞。那时也许我们可以谈谈我们下一步的计划。你是怎么想的呢,请让我知道。爱你的,Dan。”  当我用拙劣的翻译念出阿潘男朋友的这封信,整个办公室都为之轰动了,连Jack都跑了过来给了阿潘一个熊抱。我那时还不知道他们之前的故事,但是我看到一向冷酷的Lisa哭了起来,断断续续的跟我说:“你知道吗,人家老Daniel天天给阿潘打电话,天天说I love you,但阿潘就是不给人家回应,她说老外的I love you都是礼貌,骗人的,不相信人家真心喜欢她呢……我们都拿她没办法,可是还好……你的老Daniel要来看你啦,阿潘你要嫁洋老公啦……”  阿潘那天正好穿了改良旗袍,戴着金丝眼镜,文静得象个小姑娘。她一如既往的笑着,没有特别的兴奋也没有过于的羞涩,反倒过去安慰着Lisa,“见个面而已,八字还没有一撇呢”,那情形好象Lisa才是待嫁的姑娘似的。可是我不小心看见她眼镜背后的眼睛也有一点点红。我想她们老一辈的人啊,端着矜持大概也就是等着有个人能懂吧。我那时就知道这个故事会有好的结局,因为我相信,善良的人,幸福也就是自然而然的回报而已。
  我必须要跳过别的故事去说阿潘的婚礼,因为那还是我人生第一次也许是唯一一次做婚礼主持人呢。老好人Dan第一次从从澳洲过来呆了三个礼拜就回去了,他说要回去收拾房间,准备好迎接女主人的驾到;第二次来,他带了钻戒,以及一撂足有三百张的请帖,交给阿潘让她请遍她想请的人。说实话,我也不相信这个洋老头这么快就懂得了中国的文化,但他确实说他要热热闹闹排排场场地把阿潘娶回澳洲去。  但阿潘只请了五桌,没有司仪、香槟,也没穿婚纱,只是一件大红的旗袍,配着Dan身上那件大红的唐装——对了,老头还自己坚持要在胸口扎一朵红绸大花呢。亲属之外我们中介公司竟然也占据了主宾席,我记得我用磕磕巴巴的英语和中文做了婚礼致词,开头是:“这是一个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我差点就无以为继了,因为以我当时的经验和理解,这样的爱情在想像中十分冒险和不可理喻,两个语言不通无法交流的人,谁知道他们对彼此真实的了解有多少呢?可它又实实在在的发生着,尤其是当Dan握着阿潘的手,接过我的话筒,用他的致词完成了典礼。在场的大部分人也许并不太懂他说什么,但他的真挚和深情都明明白白写在脸上:“……虽然我们语言不通,但她想要表达的我几乎全都知道,而我所要的也在她那里得到了回应……”
  真的呢,谁说爱情就一定得理智思考冷静分析,哪一段感情能精确算计预知结果?青梅竹马的恋人吗?朝夕相处的情侣吗?说同一种语言又怎么样,还不是一样抱怨着不被理解鸡同鸭讲。某种意义上婚姻不过是赌博,事在人为,听由天命,到头来发觉最大的影响因素不过是运气,买彩票一样。哎~~  当然,高潮永远在后面,当我扮演着牧师的角色,尽量字正腔圆的用英语念出那段“Miss Pan, do you take Mr. Dan to be your lawful, wedded husband…To have and to hold from this day forward, for better, for worse, for richer, for poorer, in sickness, in health, to love and to cherish, till death do us part. ...”念完以后我正准备用中文再向阿潘复述一遍,可就在这个时候我清楚的听见阿潘一字一顿的用英语回答:  “Yes, I do.”  在全场的掌声雷动里,老丹尼先生亲吻了他的来自中国的美丽的新娘。他们看上去是那么的般配,一个亲切随和,一个温婉优雅。这么些年来,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再没见过那么快乐和满足的一对异国夫妇,跨越地域和文化的差异,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彼此包容和接纳。
  期待楼主更新
  楼主写得真好。以后我有时间了,也把在这个跨国婚恋行业中的案例写出来做个纪念。
  请问楼主以前是在哪家的涉外婚介工作?楼主能留下手机号码吗?
  好帖啊!
  真是好帖!
  楼主写得真好,婚姻不过是在赌博,跟买彩票一样一样的。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铁血聚合阅读 &
涉外婚姻介绍
凡中国公民与外国人(包括常驻我国和临时来华的外国人、外籍华人、定居我国的外国侨民),港、澳、台同胞、华侨及出国人员自愿结婚、复婚和港、澳、台同胞、华侨及出国人员协议离婚的,男女双方必须同时到各地民政局涉外婚姻登记处申请婚姻登记。申请时,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
涉外婚姻新闻
闲谈涉外婚姻与外国人违法
在大连这个城市,生活几十年了,所以见到过许多日本人,也听说许多日本人和中国大陆人交往的事情,这里面有无数有趣的事情,可能是内陆人不曾听说的。东北在百年前是日本的殖民地,尤其是大连市和旅顺口区,先是俄罗斯人侵占,后成为日本人聚集区,所以大...
阳朔西街又被戏称洋人街,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西街至今仍是小家碧玉型的南方村镇建筑规模,但却显现着国际情调的人文景观。这里的酒吧、饭店、网吧、工艺品书画店等装修风格大多中西合璧,有外语招牌,工艺品书画店、饭店、酒吧的服务员、普通居民以至于街上卖水果的老太太,都能讲...
亚裔女性嫁西方男现象总汇。
韩国日本中国越南泰国女性嫁西方男,或是和西方男性发生情感的几率相对较高,日本是历史最悠久的,日本开放的早,女性外嫁开始的也最早,在五十年代就已经达到峰值,但2000年以后,此风气开始滑落,韩国是五十年代开始有此现象,八十年代回落,中国开始的...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经济方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对外贸易额都以两位数的增长率迅速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贸易额空前加大,增长速基本达到20%左右,而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5616.3亿美元。因经济发展速度过于猛烈,问题随之而来,而且...
恋爱,是选股
  订婚,是建仓
  结婚,是成交
  生子,是配股
  超生,是增发
  感情不合,是冲高回落  情投意合,是捂牢
  一见钟情,是飙升
  白头偕老,是长线
  *,是T+0
  自由恋爱是开放式基金
夫妻出国是境外上市
去了躺广西,住进了这个4星的涉外酒店,刚一进去,大堂经理就忙着介绍这里的特色服务,一看惊呆啦!!!简直比东莞、深圳那些开放城市更甚啊!
[img]http://pic.itiexue.net/pics/_1728
新华网郑州10月29日电(梅世雄、杨西河)为期4天的“前锋-2011”涉外演习,29日在济南军区确山合同战术训练基地拉开序幕。260多位来自国防大学、空军指挥学院、南京陆军指挥学院等院校的外军学员以及英、法、德等8个国家的空降旅、装甲旅旅长和观察员现场观摩。
婚姻是一个人的大事,不能草率但也不能犹豫。
现实社会中把婚姻当做儿戏的列子比比皆是,当下热播的电视剧也有许多以婚姻为题材,大赚观众眼球。我也看过几部这样的电视剧,总觉得和剧中的人物相比我的婚姻观出现了问题,我把婚姻当成了一种责任,它像一种无法推脱的任务一样压的我...
[face=楷体_GB2312][/face][size=14][/size]不知不觉中结婚已经七年多了,甚至连总结都没有来得及,便一起走过了七年。
记得我与妻子的结合纯属中国式的婚姻。媒人、形式,一样不少。当然还是有恋爱过程的,也就见了二十多面,便成了。妻子长的不漂...
婚姻的理解
一片绿油油的草坪上站着许多人,他们的焦点确是在一对年轻人上。为何知道是一对呢?这一对年轻人一个是穿着美丽白色婚纱的女子,一个是穿着白色晚礼服男子。他们手牵着手正慢步走向神父,在神父的主持下庄严的宣誓。他们为对方互戴戒指,深情的亲吻对方。从此他们成为了一家人,两人共同去迎...
作者 施泽会
如今袖珍婚姻越来越多,之前在传统婚姻的冲击下,袖珍人没有自己的婚姻,不敢想自己的婚姻。因为他们的结婚不能优生优育,可能会导致他们的下一代更加袖珍等等。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残疾人都有自己爱的权力,都有婚姻幸福的权力和自...
昨天去一小区办事,出大门要走时,恰碰到同学从外面回来。知道他搬到这个小区住,只是还没有去过他家,这次就顺便去他家里坐会,聊天。
11点多,他夫人带着刚放学的儿子回来,寒暄几句,她就去准备饭菜。客随主便,我也就别说走了。午饭有酒有菜,吃喝聊天,倒是热闹。酒足饭饱,看着...
小美出嫁那天,妈妈递给她一个存折,小美打开一看,里面只有1000元。小美有些失望,妈妈却笑着说:“这是我特意为你们办理的‘婚姻存折’,以后每逢值得纪念的日子,都可以存一笔钱,等到老的时候,里面除了钱,还有无限的幸福······”
??我26岁经人介绍认识了相公,虽然开朗的自己在读书的时候发誓一定要自由恋爱走进婚姻殿堂,而恰恰相反,却以这种方式认识男朋友,登记也是糊里糊涂的,28岁就连登记就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下,或者说还有些不情愿,他曾多次我问我爱他吗?我说不爱,但很在乎!我们大吵大闹,自从那次我...
记者昨日获悉,上海首个涉外商圈商务楼警务室日前在闵行设立,提供境外人员(主要针对韩国人)入沪政策咨询和收集核实材料并进行临时住宿登记。
在今年的“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中,虹桥派出所发现虹桥地区是近年来上海市境外人员居住最集中的区域之一,特别是金汇南路虹泉路区域已经...
  一辆小汽车急速地闯过红灯,交通警察哨声大作,汽车停下,警察问司机:“难道你没看见红灯吗?”
  “不,红灯我看到了,只是没看见你。”
  一商人在瑞士的一个小手工作坊里,看到橱窗里有两个制作一样的木制天鹅雕塑,可价格却相差悬殊,于...
论及婚姻与爱情,甚有感慨,今斗胆说说自己的观点。
  爱是什么?
  虽常常困惑,却不敢轻易动笔,怕惹火烧身,引来非议,不过诸子百家各论各家,以下仅代表个人今时观点(时间在变,观念也在变)。
  如果说爱只是一种感觉,也许有一天会失去这种感觉,就如同张爱玲小说《红...
[限制对方身心的自由是大忌]
按个人学识,二十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夫妻,之所以会闹离婚,除*这一因素外,大部分是因为双方性事不谐调。不是一方太热烈,就是一方太冷淡,或者是一方索取无度,另一方疲于应付,要不就是一方没有情趣,另一方霸王硬上弓,也有的是,双方...
新京报讯(记者关庆丰) 昨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的决定。会上,总参谋部发布的一份资料中称,我国多个军事禁区保护问题触目惊心。
近些年来,总参谋部会同国家机关和军队有关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先后赴20多个省...
热点图文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哈尔滨涉外婚姻登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