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生成一种物质的初三化学化合价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当前位置:
>>>氧元素.氢元素.碳元素能形成许多物质,请根据这些物质写出分别..
氧元素. 氢元素. 碳元素能形成许多物质,请根据这些物质写出分别符合下列事实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1)生成物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2)反应物都是氧化物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3)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发生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偏易来源:期末题
(1)2H2O22H2O + O2↑       (2)CO2 + H2O==H2CO3 (3)C + CO22CO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氧元素.氢元素.碳元素能形成许多物质,请根据这些物质写出分别..”主要考查你对&&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分解反应化合反应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设想、主观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二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方程式两边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1)写: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反应物在左,生成物在右,中间用横线连接,如: H2+O2——H2O,H2O——H2+O2。 (2)配: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的原则,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在反应前后相等,然后将横线变成等号。配平后,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是最简整数比,如:2H2+O2=2H2O,2H2O= 2H2+O2。 (3)注:注明反应条件【如点燃、加热(常用“△”表示)、光照、通电等〕和生成物的状态(气体用“↑”。沉淀用“↓”。)。如:2H2+O22H2O,2H2O2H2↑+O2↑。 化学计量数:化学计量数指配平化学方程式后,化学式前面的数字。在化学方程式中,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是最简整数比,计数量为1时,一般不写出。书学化学方程式的常见错误: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条件和气体、沉淀符号的使用:(1).“△”的使用 ①“△”是表示加热的符号,它所表示的温度一般泛指用酒精灯加热的温度。 ②如果一个反应在酒精灯加热的条件下能发生,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就用“△”,如:2KMnO4 K2MnO4+MnO2+O2↑。 ③如果一个反应需要的温度高于用酒精灯加热的温度,一般用“高温”表示;如:CaCO3CaO+ CO2↑&(2)“↑”的使用&①“↑”表示生成物是气态,只能出现在等号的右边。 ②当反应物为固体、液体,且生成的气体能从反应体系中逸出来,气体化学式后应该加“↑”。如Fe+ 2HCl==FeCl2+H2↑。 ③当反应物是溶液时,生成的气体容易溶于水而不能从反应体系中逸出来,则不用“↑”,如:H2SO4+ BaCl2==FeCl2+2HCl④只有生成物在该反应的温度下为气态,才能使用“↑”。 ⑤若反应物中有气态物质,则生成的气体不用标 “↑”。如:C+O2CO2 (3)“↓”使用 ①“↓”表示难溶性固体生成物,只能出现在等号的右边②当反应在溶液中进行,有沉淀生成时,用 “↓”,如:AgNO3+HCl==AgCl↓+HNO3③当反应不在溶液中进行,尽管生成物有不溶性固体,也不用标“↓”,如:2Cu+O22CuO ④反应在溶液中进行,若反应物中有难溶性物质,生成物中的难溶性物质后面也不用标“↓”。如:Fe +CuSO4==FeSO4+Cu.化学方程式中“↑”和“↓”的应用:①“↑”或“↓”是生成物状态符号,无论反应物是气体还是固体,都不能标“↑”或“↓”; ②若反应在溶液中进行且生成物中有沉淀,则使用“↓”;若不在溶液中进行,无论生成物中是否有固体或难溶物,都不使用“↓”; ③常温下,若反应物中无气体,生成物中有气体.提取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书写信息型化学方程式是中考热点,题目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科技等各个领域,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并考查了同学们接受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日的关键是掌握好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可按两步进行:首先正确书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注明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状态;第二步就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概念: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特征:一变多表达式:A = B + C 初中常见的分解反应:按产物种类多少分类:& 一、加热分解的产物有两种 1.分解成两种单质⑴气态氢化物的分解 碘化氢的分解2HI=H2↑+I2⑵氯化银的分解 氯化银的分解2AgCl=2Ag+Cl2↑⑶电解 电解水2H2O2H2↑+O2↑2.分解成两种化合物⑴不稳定盐类的分解 碳酸钙的高温分解CaCO3CaO+CO2↑ ⑵不稳定弱碱的分解 氢氧化铝受热分解2Al(OH)3=Al2O3+3H2O⑶不稳定弱酸的分解 碳酸的分解H2CO3=H2O+CO2↑⑷含结晶水的盐类的脱水 十水碳酸钠的风化Na2CO3·10H2O=Na2CO3+10H2O 3.分解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⑴不太稳定的盐类的分解 氯酸钾的催化分解2KClO32KCl+3O2↑⑵不稳定酸的分解 次氯酸的分解2HClO=2HCl+O2⑶双氧水的分解 受热(或以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分解2H2O2=2H2O+O24.有机物的分解 甲烷的裂解2CH4=C2H2+3H2 二、加热分解的产物有三种1.不稳定盐类的分解 ⑴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⑵亚硫酸的酸式强碱盐受热分解 亚硫酸氢钠受热分解 2NaHSO3=Na2SO4+SO2↑+H2O ⑶铵盐的受热分解 碳酸铵受热分解(NH4)2CO3=2NH3↑+H2O↑+CO2↑⑷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2KMnO4K2MnO4+MnO2+O2↑ ⑸硝酸盐的受热分解 硝酸银的受热分解2AgNO3=2Ag+2NO2↑+O2↑2.硝酸的分解 4HNO3=4NO2+O2+2H2O 3.电解水溶液 ⑴电解饱和食盐水2NaCl+2H2O=2NaOH+H2↑+Cl2↑ 按反应物种类进行分类:1.酸的分解反应。⑴含氧酸=非金属氧化物+水 如H2CO3=CO2↑+H2O,H2SO3=SO2↑+H2O⑵某些含氧酸的分解比较特殊, 如硝酸的分解: 4HNO3(浓)=4NO2↑+O2↑+2H2O, 次氯酸分解 2HClO=2HCl+O2↑ 磷酸脱水 4H3PO4(HPO3)4+4H2O↑ ;2H3PO4H4P2O7+H2O↑ 3H3PO4H5P3O10+2H2O↑ 2.碱的分解反应: 活泼金属的氢氧化物较难分解,难溶性碱一般都较易分解: 2Al(OH)3=Al2O3+3H2O, 2Fe(OH)3=Fe2O3+3H2O, Cu(OH)2=CuO十H2O。 3.盐的分解反应: 碳酸盐、硝酸盐、铵盐一般都较易分解,且反应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⑴碳酸盐的分解:碳酸盐=金属氧化物十CO2↑ 如CaCO3CaO+CO2↑,CuCO3CuO+CO2↑K2CO3、Na2CO3比较稳定,很难分解,而其酸式盐较易分解: 2NaHCO3=Na2CO3+CO2↑+H2O Ca(HCO3)2=CaCO3+CO2↑+H2O⑵硝酸盐的分解反应。硝酸盐受热均易分解,并放出氧气,其规律大体如下: 活动性强的金属(K、Ca、Na)硝酸盐=亚硝酸盐+O2↑: 如 2KNO3=2KNO2+O2↑。 处于活动性顺序表中间的金属(Mg、Cu等)的硝酸盐=金属氧化物+NO2↑+O2↑: 如2Mg(NO3)2=2MgO+4NO2↑+O2↑ 2Cu(NO3)2=2CuO+4NO2↑+O2↑ 不活动金属(Hg、Ag、Au)的硝酸盐=金属+NO2↑+O2↑: 如 Hg(NO3)2=Hg+2NO2↑+O2↑; 2AgNO3=2Ag+2NO2↑+O2↑⑶铵盐的分解反应。铵盐受热易分解,一般都有氨气放出: 如(NH4)2SO4=2NH3↑+H2SO4 ;NH4HCO3=NH3↑+CO2↑+H2O。 ⑷其它盐类的分解反应 如 2KClO3=2KCl+3O2↑ 2KMnO4=K2MnO4+MnO2+O2↑ 4.氧化物的分解反应: 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不容易发生分解反应 2H2O2=H2↑+O2↑ 金属氧化物一般分解的规律是: 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铜后的金属氧化物受热易分解: 如 2HgO=2Hg+O2↑,2Ag2O=4Ag+O2↑ 活泼的金属氧化物,给它们熔化态通电流可使其分解: 如2Al2O3(熔化)=4Al+3O2↑概念: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其中部分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部分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此外,化合反应一般释放出能量。 注意:不是所有的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特征:多变一表达式:a+b=ab&初中常见化合反应:1.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很多金属都能跟氧气直接化合。例如常见的金属铝接触空气,它的表面便能立即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阻止内层铝继续被氧化。4Al+3O2=2Al2O3 2.非金属+氧气→非金属氧化物 经点燃,许多非金属都能在氧气里燃烧,如:C+O2CO2 3.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 许多金属能与非金属氯、硫等直接化合成无氧酸盐。如 2Na+Cl22NaCl 4.氢气+非金属→气态氢化物  因氢气性质比较稳定,反应一般需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进行。如 2H2+O22H2O 5.碱性氧化物+水→碱.  多数碱性氧化物不能跟水直接化合。判断某种碱性氧化物能否跟水直接化合,一般的方法是看对应碱的溶解性,对应的碱是可溶的或微溶的,则该碱性氧化物能与水直接化合。如: Na2O+H2O=2NaOH. 对应的碱是难溶的,则该碱性氧化物不能跟水直接化合。如CuO、Fe2O3都不能跟水直接化合。 6.酸性氧化物+水→含氧酸.  除SiO2外,大多数酸性氧化物能与水直接化合成含氧酸。如: CO2+H2O=H2CO3 7.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含氧酸盐 Na2O+CO2=Na2CO3。大多数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可以进行这一反应。其碱性氧化物对应的碱碱性越强,酸性氧化物对应的酸酸性越强,反应越易进行。  8.氨+氯化氢→氯化铵 氨气易与氯化氢化合成氯化铵。如: NH3+HCl=NH4Cl 9.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情况下形成二氧化硫  S+O2SO210.特殊化合反应 公式 A+B+…+N→X(有些化合反应属于燃烧反应) 例如: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3Fe+2O2Fe3O4
发现相似题
与“氧元素.氢元素.碳元素能形成许多物质,请根据这些物质写出分别..”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75460197600281100290180268268239201甲苯;(2)由B生成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的类型为取代;(3)D的结构简式为;(4)F的分子式为C7H4O3Na2;(5)G&的结构简式为;(6)E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共有13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峰面积比为2﹕2﹕1的是(写结构简式).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化学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已知A是卤代烃,其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一个峰.c是高分子化合物,I是一种六元环状酯,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A的分子式C4H9ClB→C的反应类型加聚反应A→B的反应条件是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2)写出结构简式:C,I(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E→F:△2(CH3)2C(OH)-CHO+2H2O2(CH3)2C(OH)-CH2OH+O22(CH3)2C(OH)-CHO+2H2OF→G:(CH3)2C(OH)-COONa+Cu2O+3H2OCH3)2C(OH)-CHO+2Cu(OH)2+NaOH(CH3)2C(OH)-COONa+Cu2O+3H2O(4)满足下列条件的H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①属于酯类;&&&&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气体.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化学
(2011?宝鸡三模)[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有机物A、B均为烃的含氧衍生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比B大14,B经过氧化反应可得到A,A与B在浓硫酸催化条件下会生成一种具有香味的化合物C,且A、C均能发生银镜反应.则:①A的结构式为HCOOH,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化合物C的名称为甲酸甲酯.②A与B反应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HCOOCH3+H2OHCOOH+CH3OHHCOOCH3+H2O.(2)烃的含氧衍生物D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会失水生成某芳香族化合物E,E分子的模型框架如图所示(图中每个球表示一个原子,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如单键、双键等),则:①化合物E的结构简式为.②写出化合物D在催化加热时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方程式△+(n-1)H2O+(n-1)H2O.③化合物D有许多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3个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有4个.i)含有邻二取代苯环结构&&ii)能发生水解反应.iii)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写出符合上述条件且分子中不含甲基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3)如果某有机物F的化学式为C11H12O4,1mol&&F在稀H2SO4中完全水解后可生成A、B、D各1mol,则有机物F的结构简式为.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化学
(2012?唐山二模)【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模块】已知0.1mol有机物A的质量是12g,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35.2g&CO2和7.2g&H2O;A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其核磁共振氢谱有五种峰.已知(如图):现有如下转化关系:AB2OC2SO4△D3②Zn/H2OE+F其中D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F继续被氧化生成G,G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结构简式为.(2)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羟基、羧基;D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有①④(填序号).①能与CH3OH发生取代反应&&&&&&& ②能与Ag(NH3)2OH溶液发生银镜反应③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④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并指出其反应类型.①G与足量乙二醇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生成(C4H4O4)n的反应,反应类型为缩聚反应.②一定条件下,C转化为D的反应,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4)C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符合下列要求的有机物有4种.①与C具有相同的官能团种类&&&&②遇三氯化铁溶液不显色③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请写出其中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化学
(2013?辽宁一模)[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合物香醇可以用作食用香精,其结构如图1所示:(1)香醇的分子式为C10H14O;它可能发生的有机反应类型是①②③⑤.(填序号)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消去反应&&④聚合反应&&⑤氧化反应⑥水解反应(2)有机物丙(C13H18O2)是一种香料,其合成路线如图2所示,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它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3组峰,乙为香醇的同系物.①A的名称是2-甲基丙烯;②C与新制碱性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2CHCOOH+Cu2O↓+2H2O:(CH3)2CHCHO+2Cu(OH)2 (CH3)2CHCOOH+Cu2O↓+2H2O;③丙中有两个甲基,在一定条件下,1mol&D可以和2molH2反应生成乙,D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则D的结构简式为;④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⑤甲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一COO一”结构的共有5种.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小强同学在化学氧自救器的说明书中看到“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与自救器药罐中的生氧剂(超氧化钾KO2)接触能产生氧气后,对自救器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原理产生了探究欲望.在老师指导下,小强与同学们展开了以下实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活动:探究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能生成什么物质?[老师提示]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两种,其一是氧气,其二是一种化合物.[作出猜想]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到底是哪种物质?小强作出了以下三种猜想:a是一种酸;&&&&&b是一种碱;&&&&&c是一种碳酸盐.通过对反应物有关的元素组成的分析,小影同学认为猜想a、b(填序号)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的组成中无氢元素故无酸碱生成(答案合理即可).[进行实验]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验证小强同学的另一个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后的固体取样加入稀盐酸,把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猜想c(填序号)是正确的,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是碳酸钾(填名称).[交流与讨论](1)小影认为: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KO2+2CO2=2K2CO3+3O2.(2)老师指出: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水分也能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氧气.小影简述了鉴定氧自救器药罐中生氧剂超氧化钾是否需要更换的简便的化学方法:取待鉴定的生氧剂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的水,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观察木条是否复燃,即可判断生氧剂是否需要更换.(3)小强简述了化学氧自救器能达到氧自救的化学反应原理超氧化钾能吸收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能供给呼吸的氧气.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一定”和“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只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C.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D.生成二种物质的反应不一定是分解反应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六所实验中学联考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一定”和“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只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C.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D.生成二种物质的反应不一定是分解反应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化学
8、下列有关“一定”和“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只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C、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D、生成二种物质的反应不一定是分解反应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化学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B、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C、只要温度不变,某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D、降温时,饱和溶液可能不析出晶体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化学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B、降低温度一定能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将10%的KNO3,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D、将25gKCl溶液蒸干得到5gKCl固体,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化学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B、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C、只要温度不变,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D、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会有晶体析出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化学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B.物质的溶解度不一定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D.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溶解度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化学
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B.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C.碳-12原子和碳-13原子的中子数相同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化学
下列有关溶液和乳浊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将硝酸铵、硝酸钾分别溶于等量的水时,溶液的温度都降低C.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D.餐具上的油污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将其洗去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如图所示,已知物质X是一种含钠元素的化合物,其余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转化成X.试推断:(1)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2)写出其中既有X且又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3)图中所有生成X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均是____反应.-乐乐题库
您正在使用低版本的IE浏览器,它太古老了,既不安全,也不能完美支持乐乐课堂的各项功能。请升级到最新的Chrome、Firefox或最新版IE浏览器,一劳永逸的解决所有问题!
&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知识点 & “如图所示,已知物质X是一种含钠元素的化合...”习题详情
258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5.8%
如图所示,已知物质X是一种含钠元素的化合物,其余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转化成X.试推断:(1)物质X的化学式为NaNO3;(2)写出其中既有X且又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NO3=2NaNO3+CO2↑+H2O;(3)图中所有生成X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均是复分解&反应.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如图所示,已知物质X是一种含钠元素的化合物,其余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转化成X.试推断:(1)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2)写出其中既有X且又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3)图中所有生成X的化...”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由题目的信息可知:物质X是一种含钠元素的化合物,其余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转化成X,因此X是硝酸钠;因为氢氧化钠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钠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硝酸钠;以上反应都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
解:(1)由题目的信息可知:物质X是一种含钠元素的化合物,其余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转化成X,因此X是硝酸钠;故答案为:NaNO3&&(2)碳酸钠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故答案为:Na2CO3+2HNO3=2NaNO3+CO2↑+H2O(3)以上反应都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复分解&(其他合理答案同样给分)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制备,物质的制备有一下几种类型:一种是只能用题目给出的原料来制取;一种是自己选取原料来制备新物质;还有的是给你一部分药品,其它自选等.本题只要结合物质的性质,灵活应用,答案就会迎刃而解.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如图所示,已知物质X是一种含钠元素的化合物,其余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转化成X.试推断:(1)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2)写出其中既有X且又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3)图中所有...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如图所示,已知物质X是一种含钠元素的化合物,其余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转化成X.试推断:(1)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2)写出其中既有X且又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3)图中所有生成X的化...”主要考察你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知识点的认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书写文字表达式的步骤一般分为两步:1.根据实验事实,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分别写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即“→”);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箭头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箭头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步骤一般也分为两步:1.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和电离产生的阴、阳离子符号,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阴、阳离子符号的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将阴、阳离子的原形的右下角的个数,分别配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使阳离子和阴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的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检查好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即可.当然,也可以,根据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利用最小公倍数法,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和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和含义、溶解现象和溶解原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的构成、物质的电离、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可以联系着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及其意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常见物质的状态等相关知识细心地进行书写.并且,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可以简记为“写、配、标、注”四个字.2.在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可以联系着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物质的电离、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化学式和离子符号的书写、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等相关知识,来理解、分析和书写即可.其中,最关键的是从化学式的哪个地方电离开来,产生相应的阴、阳离子;技巧是根据元素或原子团的正、负化合价来将其分离开来,切记原子团要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不可将其划分开来.还要注意,电离出来的阴、阳离子的电荷总数一定是相等的,即整个溶液不显电性.
与“如图所示,已知物质X是一种含钠元素的化合物,其余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转化成X.试推断:(1)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2)写出其中既有X且又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3)图中所有生成X的化...”相似的题目:
天长市已经有很多住宅小区使用上比较清洁的燃料--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化学式CH4,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沸点-161.4℃,比空气轻,极难溶于水.具有可燃性,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甲烷和空气成适当比例的混合物,遇火花会发生爆炸.甲烷实验室制取: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的方法.我校小强对天然气主要成分进行了一系列探究.(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①&&&&②&&&&③&&&&④&&&&.(2)小强在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或&&&&(填装置序号)进行组装.(3)经检验甲烷已经纯净后点燃,产生&&&&色火焰,用&&&&,观察到有&&&&,证明甲烷燃烧有水生成,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观察到&&&&证明甲烷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则甲烷一定含&&&&元素.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CO2+H2O.
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变化.其中○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该示意图说明了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以下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Fe+O2&点燃&.3O42H2O=2H2↑+O2↑2Fe+3CuCl2=2FeCl3+3CuCaCO3+2HCl=CaCl2+H2O+CO2↑
“如图所示,已知物质X是一种含钠元素的化合...”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2以下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3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该知识点易错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1)金刚石&&&&.(2)碳酸氢铵&&&&.(3)氢氧根离子&&&&.(4)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5)天然气(沼气)的燃烧反应&&&&&CO2+2H2O.
2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10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3人类面临的三大主要大气环境问题之一的酸雨是指pH<5.6的雨、雪等各种形式的大气降水,我国以硫酸型酸雨为主.酸雨中的硫酸形成的途径之一是含硫燃料燃烧生成&&&&气体(写化学式),该气体与雨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进而亚硫酸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硫酸,由亚硫酸转化为硫酸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类型属于&&&&.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如图所示,已知物质X是一种含钠元素的化合物,其余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转化成X.试推断:(1)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2)写出其中既有X且又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3)图中所有生成X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均是____反应.”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如图所示,已知物质X是一种含钠元素的化合物,其余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转化成X.试推断:(1)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2)写出其中既有X且又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3)图中所有生成X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均是____反应.”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三化学化合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