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文字多的判断资料分析题技巧,有什么技巧吗

当前位置: &>&&>& >
行测解题技巧:资料分析文字题型解题技巧
  公务员资料分析文字题型解题技巧
  一、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解题技巧
  (一)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考试内容
  文字资料分析题是用陈述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关信息罗列出来,要求考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解答,主要考查应试者对一段文字中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加工的能力。
  文字资料分析题是资料分析测验中较难、较复杂的部分,因为它不像统计图像那样具有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等特点,其数据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为众多数据都隐藏包容在一段陈述中,需要应试者从中将需要的数据逐一找出,并将相关的数据串起来。这就要求应试者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字里行间包含的各种数量关系及其逻辑关系,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才能得出准确的答案。通常要小心的是文字中的细节、伏笔,有些文字陷阱会误导应试者做出错误的选择。
  (二)、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在所有的资料分析题中,文字资料题是最不易处理的一种。在遇到这类题时,切忌一上来就找数据。因为这种题是一种叙述,叙述就有语意,有语意就可能让人误解。如果一上来就直奔数据,而对材料陈述的内容不屑一顾的话,很可能背离材料的本意和要求,造成失误。
  做文字资料分析题,在拿到题目之后,首先要将题目通读一遍,用大脑分析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然后仔细看一下后面的问题,与自己原先想的印证一下,接下来再有针对性的认真读一遍材料,最后,开始答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准确地把握材料;另一方面,对材料中的各项数据及其各自的作用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
  有些人可能不喜欢做那些统计表的问题,面对大堆的数据觉得无从下手,而以为文字资料非常容易,这种想法常会导致在文字资料题上丢分。前面就已经说过,在资料分析中,最难的一类就是综合性的判断,统计表分析题只涉及对数字的比较和处理,虽说复杂点,却相对比较容易得分;而文字资料题却加上了对语意的把握和理解,也就是说,它比统计表又多了一个环节。这对那些急躁而又轻视文字资料的考生来说,确实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二、文字资料分析测验典型例题分析
  [例题1]
  请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从垂直高度来看,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性十分明显。海拔200米以下的陆地面积占27.8%,而居住在这一高度内的人口比重却占到56.2%,200米&500米高度的陆地面积占全部陆地的29.5%,而居住在这一高度内的人口为24%,500米&1000米高度的陆地占总面积的19%,人口占11.6%。也就是说,世界人口90%以上是居住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比较低平的地区。尽管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永久性居民已达海拔5000米的高度(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和我国西藏),最高城市也达到海拔3976米(波利维亚的波托西)。
  1.居住在海拔200米&500米这一高度内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
  A.56.2% B.27.8% C.24% D.29.5
  2.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在哪一个高度的陆地上?
  A.0&200米 B.200米&500米 C.500米&1000米 D.1000米以上
  3.居住在1000米以上高度的人口比重是多少?
  A.10% B.8.2% C.11.6% D.9.3%
  4.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是哪一个?
  A.我国的拉萨 B.南美洲的安第斯 C.波利维亚的波托西 D.日本的广岛
  5.海拔200米以上的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为多大?
  A.56.2% B.27.8% C.72.2% D.29.5%
  [答案解析]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C ;2.A; 3.B ;4.C;5.C。
  第1题,这个问题纯粹是从材料中找原始的数据,比较容易。需要注意的是,本题问的是人口,而不是地域面积;在供选择的项中,就有面积的数据,千万注意,不要选错。
  第2题,该题的难度比第1题稍进了一点,但它也只不过需要首先找出四个高度段的有关人口密度的数据,再加以比较而已,只是绝不能将这些数据混淆了,以免出错。
  第3题,简单计算一下即可得到正确答案是B。
  第4题,材料中并没有明确地罗列出来,只不过是用一种补充说明的方式点出。而且,材料中也给出了两个最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迷惑作用,所以,必须审慎地领会题意,以免陷入出题者所设陷阱,造成失分。
  第5题,只要找出200米以下的陆地面积在总面积中所占比重,再用 &1&去减就可以得到正确答案是C。
  [例题2]
  请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年,我国乡镇企业职工达到9545.46万人,分别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3.8%和全国劳动力总数的17.6%;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6495.66亿元,分别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3.8%和全国社会总产值的24%。其中,乡镇工业产值达到4592.38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7.6%;乡镇企业直接和间接出口创汇80.2亿美元,占全国出口创汇总额的16.9%。该年乡镇企业税金为310.29亿元,仅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12%。但是在国家财政新增长的部分中所占比重却明显地增大。从10年前至该年,10年间乡镇企业税金增加288.29亿元,占国家财政收入增加额的19.7%。同期乡镇企业税金平均每月增长30.3%,相当于国家财政总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7%的3.48倍。
  1.该年我国乡镇企业职工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比重比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低多少?
  A.23.8% B.17.6% C.6.2% D.6.3%
  2.该年我国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多少?
  A.1/2弱 B.1/2强 C.1/4弱 D.1/4强
  3.10年前我国乡镇企业税金为:
  A.310.29亿元 B.288.29亿元 C.32亿元 D.22亿元
  4.从10年前至该年,我国财政总收入平均每年增长:
  A.12% B.19.7% C.30.3% D.8.7%
  5.该年,我国乡镇工业产值为:
  A.9545.46亿元 B.6495.66亿元 C.4592.38亿元 D.310.29亿元
  [答案解析]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C ;2.B ;3.D ;4.D; 5.C。
  第1题,首先在题中找出我国乡镇企业职工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为23.8%,占全国劳动力的比重为17.6%,根据题中要求,两个数字相减就可以了,这是比较容易的一种问题,考察的是考生获取有效数据的能力。
  第2题,我们在题中很容易就可以找出,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为53.8%。然后我们对照问题,很容易地就会得出答案为B。
  第3题,它要求的不是材料中的原始数据,而是对材料中几个相关数据的处理。首先,我们可以在材料中找出该年乡镇企业税金为310.29亿元,然后,继续往下读,我们就可以发现,下面有这样一段话&十年间乡镇企业税金增加288.29亿元&,综合这两个数据,我们就可以得出,10年前我国乡镇企业税金为22亿元,即选D。
  第4题,它的答案就在材料中,材料最后一句明确地给出&国家财政总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7%&。答案很明显,应该选D。
  第5题,需要一个提取数据的过程,只是有关乡镇企业产值的数据有两个,一个是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6495.66亿元,另一个是乡镇工业产值达到4592.38亿元,需要在看清题目的前提下作出正确选择。
  [例题3]
  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无论是现有投资还是未来投资,高收人家庭都把目标瞄准了股票,有26.2%的高收入家庭已投资于股票;投资于商业和服务业的比重占16.1%;国库券占8.4%。2000年上半年职业股民的人均月收入8491元,在城市高收入群体中列第二。列第一的是私营企业经营者,人均月收入13445元。
  1.在三个投资方向中,比重最小的是( )。
  A.股票 B.商业和服务业 C.国库券 D.不能确定
  2.私营企业主比职业股民月均收入高多少?( )
  A.2451元 B.4954元 C.4594元 D.3728元
  3.投资股票的家庭比投资商业和服务业的家庭的比重高多少?( )
  A.16.1% B.8.4% C.10.1% D、11.1%
  4.有多大比重的高收入家庭进行投资活动?( )
  A.50.7% B.26.2% C.34.6% D;42.3%
  5.如果要缴纳10%的税款,那么职业股民的月均纯收人为多少?( )
  A.8491 B.13445 C.849.1 D.7641.9
  [答案解析]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C;2.B;3.C;4.A;5.D。
  第1题,投资股票比重为26.2%,投资商业和服务业的比重为16.1%,国库券占8.4%,比较&下,可得比重最小的为国库券。
  第2题,=4954(元)。
  第3题,26.2%-16.1%=10.1%。
  第4题,26.2%+16.1%+8.4%=50.7%。
  第5题,%)=41.9(元)。
  三、文字资料分析测验强化训练
  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
  2000年,经济特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478亿元,平均比上年增长11.84%;共批准外商投资43200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60亿美元,占全国13.2%;进出口总额达886亿美元,已占全国的18.7%。
  1.2000年经济特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多少亿元? ( )
  A.11.84 B.3109 C.368 D.386
  2.2000年全国实际利用外商投资为多少亿元? ( )
  A.460 B.3485 C.2167 D.3269
  3.假如经济特区在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7%,那么全国在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多少亿元? ( )
  A.13478 B.20459 C.17683 D.15496
  4.2000年,全国的进出口总额为多少亿元? ( )
  A.1886 B.3246 C.1903 D.4738
  5.如果经济特区共吸引外商直接投资1087亿美元,那么外资的实际利用率为多少? ( )
  A.81.5% B.51.9% C.42.3% D.49.7%
  [资料2]
  2000年,亚洲总计钢产量达3.28亿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0%,其中,日本钢产量达10644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3%,新日铁的钢产量占日本钢总产量的26%;2000年韩钢产量431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5%,浦项钢产量在2600万吨。
  6.1999年,亚洲总计钢产量为多少亿吨? ( )
  A.2.98 B.2.85 C.2.76 D.3.12
  7.新日铁的钢总产量为多少万吨? ( )
  A.10644 B.2767.44 C.3214.54 D.4310
  8.2000年日本钢产量占亚洲总计钢产量的比重为多大? ( )
  A.13.5% B.21.3% C. 19.8% D.32.4%
  9.1999年,日本钢产量比韩国多多少万吨? ( )
  A.9419 B.5109 C.4105 D.5314
  10.2000年,浦项钢产量占韩国总产量的比重为多大? ( )
  A.13.2% B.27.8% C.60.3% D.61.4%
  [资料3]
  今年一季度,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相对平稳,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19895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972亿元,同比增长9.5%,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度增大,1至2月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高达483亿元,同比增长45.8%,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18.6%,减亏幅度加大16.6个百分点,一季度国内财政收入完成3682亿元,同比增长27.9%。
  11.2000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多少亿元? ( )
  A.19895 B.18404 C.17593 D.18692
  12.2001年1季度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多大? ( )
  A.55.1% B.55.2% C.47.8% D.51.6%
  13.月工业企业的利润比2001年少多少亿元? ( )
  A.331.3 B.312.7 C.359.6 D.332.1
  14.2000年1季度国内财政收入在2001年1季度中占多大比重? ( )
  A.27.9% B.2879 C.78.2% D.79.3%
  15.2000年1季度第二产业增加值为多少? ( )
  A.10972 B.10020 C.952 D.9870
  [资料4]
  金龙泉集团本部逐步达到5万吨的年生产能力,年增利税2250万元;扩大葡萄酒生产能力1000吨,年增销售收入4000万元,创利税1000万元;开发保健白酒5000吨,年增销售收入1.5亿元,创利税4500万元;同时扩大纯净水和饮料达3万吨,年增销售收入5600万元,创利税1000万元。
  16.在新增和扩大的酒类生产中,年创利税最多的是什么? ( )
  A.葡萄酒 B.保键白酒 C.啤酒 D.纯净水和饮料
  17.保健白洒新增的销售收入比纯净水和饮料新增的销售收入多多少万元? ( )
  A.4000 B.9400 C.5600 D.5500
  18.葡萄酒所创利税在其所增加的销售收入中占多大比重: ( )
  A.25% B.30% C.20% D.27%
  19.假如销售收入的17%是纯利润的话,那么就材料中所列,金龙泉集团增加的利润为多少万元? ( )
  A.24600 B.7600 C.4182 D.4192
  20.假如金龙泉的酒类和非酒类饮料所创利税占其总产值的6.7%,那么金龙泉集团的总产值为多少万元? ( )
  A.6500 B.435.5 C.97115 D.97015
  [资料5]
  威海电业局至今已走过11个年头。此间,威海市年供电量由建局初的10.6亿千瓦时增长到23.8亿千瓦时;变电量由400兆伏安增长到1506兆伏安。现在已拥有220千伏变电站6座,110千伏变电站一座,35千伏变电站19座,威海电网已形成了220千伏双电源供电,35千伏环网,10千伏手拉手的现代化供电模式。
  21.建局初威海电业局的年供电量为多少亿千瓦时: ( )
  A.10.6 B.23.8 C.400 D.1506
  22.现在威海电业局已拥有35千伏的变电站多少座? ( )
  A.9 B.19 C.6 D.1
  23.从建局初到现在威海电业局的变电量增长了多少兆伏安? ( )
  A.400 B.23.8 C.1506 D.1106
  24.如果今年青岛市的年供电量比威海电业局高17%,那么今年青岛市的年供电量为多少千瓦时? ( )
  A.27.85亿 B.26.48亿 C.4亿 D.19.8亿
  25.威电市电业局一共有各类变电站多少座? ( )
  A.27 B.19 C.26 D.20
  参考答案:(因本期后1&25例题是为丰富本技巧运用而仓促间寻找的,所以只有答案没有解析,请大家见谅)
  1.C 2.B 3.B 4.D 5.C 6.A 7.B 8.D 9.D 10.C
  11.B 12.A 13.A 14.C 15.B 16.B 17.B 18.A 19.C 20.D
  21.A 22.B 23.D 24.A 25.C2015年最新公务员考试国考材料分析题答题技巧总结(精编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5年最新公务员考试国考材料分析题答题技巧总结(精编版)
|0|0|暂无简介
总评分3.8|
浏览量5717907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更多公众号:gh_7d3edb61fbd0致力于为公务员考生提供备考素材及技巧,每天积累一点,上岸势在必得最新文章相关作者文章搜狗:感谢您阅读资料分析文字材料题阅读技巧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由网友投递产生,如有侵权请联系 ,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删除。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文字材料题阅读技巧
14:27:43 | 中公教育 点击:
&&&&&&&&&&&&&&&&&&&&&&&&&&&&&&&&&&&&&&&&&&
众所周知,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因此如何快速理解材料,抓住题干和材料的重点信息,准确定位相关数据,就成为解答资料分析的基础。由于在历年各省公务员考试中,文字型一直是必考题型。所以中公教育专家首先对文字材料进行深入分析,详细介绍文字材料的阅读技巧。
一、文字材料的构成
资料分析中有一类材料被称为文字材料,是指用陈述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关信息罗列出来。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其主要考查应试者对文字中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加工的能力。
1.文字材料的特点
(1)数据具有隐蔽性,众多的数据信息都包含在一段陈述中,需要逐一找出题干所需数据;
(2)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把握文字间的关系,对考生理解能力要求较高。
2.文字材料的分类
(1)总分结构。指层次之间是总述和分述的关系,总分式里分述的各项一般都是并列关系。
(2)并列结构。其材料的特点是几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
(3)结构模糊型。材料只有一段,无法直接由段落首句或者是末尾句判断材料的结构特点。
二、关键词定位法
关键词定位法主要适用于文字材料,文字材料特点是材料冗长、数据量大、数据关系复杂,快速理解文字材料的切入点是快速定位关键词。中公教育专家总结其详细步骤如下:
(一)确定材料结构及关键词标注
1、总分结构
(1)分段型
观察首段的首句和其他段落的首句之间是否存在总分关系;
看首段尾句是否有&情况如下&等字眼出现。
(2)未分段型
观察首句是否跟后面几句之间存在总分关系;
观察首句是否出现&具体情况如下&等字眼。
2、并列结构
在几个并列的层次或者段落之前标有&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或&从&&上看&、&从&&上分析&等形式;
段落首句没有明确的标志性词语,段落之间相关性不大,分别阐述不同的内容。
3、结构模糊型
(1)关键词法
根据重要关键词分层,同一关键词的句子归为一层;句首出现&其中&之类的字眼,则表示该句与上句之间是总分关系,可归为一层。
(2)标点符号法
句号,表示一句话已经说完;逗号和分号表示话还没有说完。一般情况下可按照句号来分层,但是如果句号后面跟着&其中&类字眼,则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将该句与&其中&&&句归为一层。
(二)解读题干,根据题干关键词定位材料相关位置
(1)解读题干,根据题干中涉及的常考概念,了解题干要求的是什么。
(2)根据题干中涉及到的跟材料相关的关键词,确定题目求解所需数据的具体位置。
(三)特殊名词的标注和分析
(1)根据时间名词,确定题目要求可能涉及到的一些重要常考概念。
(2)根据题干单位关键词与材料关键词是否一致,判断是否需要单位换算。
(3)根据关键词信息以及所涉及概念的对应公式进行列式。
【示例】 2009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978万人,比上年增加436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4533万人,比上年增加492万人。在外出农民工中,&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1567万人,比上年增加385万人;&举家外出农民工&2966万人,比上年增加107万人。
从输出地看,2009年东部地区农民工10017万人,同比增长3.1%,东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比重为43.6%;中部地区农民工7146万人,同比增长0.9%,中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31.1%;西部地区农民工5815万人,同比增长1.2%,西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25.3%。
与上年相比,2009年以下四项的增长率最低的是(&&& )。
A.&农民工总量&&&&&&&&B.&外出农民工&
C.&住户中外出农民工&&&&&&&D.&举家外出农民工&
【材料分析】
(1)从题干可知,本题考查的是增长率。中公教育专家指出,本题的关键词分别为&农民工总量&、&外出农民工&、&住户中外出农民工&、&举家外出农民工&,可以定位到文字材料的第一段。
(2)本题的时间名词为2009年,要求的是&增长率&,涉及的概念为&同比&。以本题A项为例,已知2009年的数据即为本期数,比上年增加的人数即为增长量,求增长率可以利用同比增长率公式进行求解。
相关课程信息请点击:
&&&& &更多相关公考信息请关注
责任编辑(刘开贤)
相关文章推荐
提问人:jiaotashdi|03-01已解决
提问人:priority|02-11已解决
提问人:Kyling370|02-11已解决
提问人:WANGJINGZENG|02-08已解决微信华图教育微信号:huatuv
欢迎您, |
华图教育网
当前位置:
【导读】选调生经验交流: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解题技巧。
  (一)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考试内容
  文字资料分析题是用陈述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关信息罗列出来,要求考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解答,主要考查应试者对一段文字中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加工的能力。
  文字资料分析题是资料分析测验中较难、较复杂的部分,因为它不像统计图像那样具有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等特点,其数据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为众多数据都隐藏包容在一段陈述中,需要应试者从中将需要的数据逐一找出,并将相关的数据串起来。这就要求应试者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字里行间包含的各种数量关系及其逻辑关系,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才能得出准确的答案。通常要小心的是文字中的细节、伏笔,有些文字陷阱会误导应试者做出错误的选择。
  (二)、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在所有的资料分析题中,文字资料题是最不易处理的一种。在遇到这类题时,切忌一上来就找数据。因为这种题是一种叙述,叙述就有语意,有语意就可能让人误解。如果一上来就直奔数据,而对材料陈述的内容不屑一顾的话,很可能背离材料的本意和要求,造成失误。
  做文字资料分析题,在拿到题目之后,首先要将题目通读一遍,用大脑分析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然后仔细看一下后面的问题,与自己原先想的印证一下,接下来再有针对性的认真读一遍材料,最后,开始答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准确地把握材料;另一方面,对材料中的各项数据及其各自的作用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
  有些人可能不喜欢做那些统计表的问题,面对大堆的数据觉得无从下手,而以为文字资料非常容易,这种想法常会导致在文字资料题上丢分。前面就已经说过,在资料分析中,最难的一类就是综合性的判断,统计表分析题只涉及对数字的比较和处理,虽说复杂点,却相对比较容易得分;而文字资料题却加上了对语意的把握和理解,也就是说,它比统计表又多了一个环节。这对那些急躁而又轻视文字资料的考生来说,确实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责任编辑:谢飞)
  关注华图官方微信:huatuv
国考新大纲系列名师模块教材面试教材系列公务员省考教材华图教你赢系列
热门分站热门地市热门考试热门信息热门推荐
招考备考面试
历年真题模拟试题时事热点
已解决问题:15643
已有647人参与此话题
提问者: 马兴龙
提问者: 岚岚
提问者: 学生
提问者: jienan
已有4951套题 527920人参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资料分析题技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