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a实验视频怎么做

ELISA抗体检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畜禽业》2013年10期
ELISA抗体检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摘要】:正ELISA是监测免疫抗体的国际标准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结果判断较客观,既可以做定性试验也以做定量分析。但同时存在操作繁琐,影响因素多的不足,笔者从事兽医实验室抗体监测工作多年,现就实验中遇到过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以提高ELISA的实验质量。供同行们参考。1常见问题1.1试剂的问题1.1.1用试剂已过有效期,或不同试剂盒组分混用;在试剂盒保存过程中没有按规定保存,受高温影响;标准品中可能不含强阳性标本;厂家试剂质量的变化等。1.1.2试剂、样品用前未平衡至室温;蒸馏水质有问题;待检样品放置时间过长,样品受到污染等。1.1.3移液嘴重复使用,未洗净或消毒不完全等。以上几种情况会出现白板(显色步骤结束后,酶标反应板所有孔均无显色)、显色弱,灵敏度低、假阳性等现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S854.43【正文快照】:
ELISA是监测免疫抗体的国际标准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结果判断较客观,既可以做定性试验也以做定量分析。但同时存在操作繁琐,影响因素多的不足,笔者从事兽医实验室抗体监测工作多年,现就实验中遇到过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以提高ELISA的实验质量。供同行们参考。1常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武才;张如志;孙连童;;[J];农村科技;1997年Z1期
帕提古丽·托乎提;;[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年01期
唐传辉;姜云立;;[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11年03期
张西顺;贾毅飞;李彬;张富全;;[J];草食家畜;2010年02期
谭广梅;;[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0年04期
高云航;杨春馥;杜冬菊;王利民;;[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年04期
周岩;[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5年02期
吴建峰;李敏;;[J];畜禽业;2008年03期
周奇;;[J];云南畜牧兽医;2009年01期
邹玉秋;;[J];养殖技术顾问;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毅;周岩民;王恬;;[A];酶制剂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C];2005年
吕品;;[A];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增刊)[C];2009年
汪儆;;[A];酶制剂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C];2005年
于旭华;冯定远;左建军;;[A];酶制剂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C];2005年
黄燕华;冯定远;黄志毅;;[A];酶制剂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C];2005年
戴雅婷;那日苏;吴洪新;王海;秦艳;王宁;赵海霞;;[A];农区草业论坛论文集[C];2008年
崔志峰;陈维云;董彬;王慧;;[A];中国动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第十五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伏慧明;郭展旗;王翠英;王彪;丁兴莉;杨红岩;;[A];首届中国兽药大会动物药品学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齐雪峰;程安春;汪铭书;杨晓燕;陈孝跃;;[A];第四届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饲料和动物源食品安全战略论坛论文集(下册)[C];2008年
张可煜;郑海红;张丽芳;薛飞群;;[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河北远征药业
赵茂华 王东军;[N];河北农民报;2007年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畜牧兽医局吉灵记
杜青林;[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河北远征药业
赵茂华?王东军;[N];河北农民报;2007年
何定明;[N];中国畜牧报;2004年
孟海星;[N];农民日报;2004年
新疆畜牧科学院 供稿;[N];新疆科技报(汉);2007年
河北远征药业
赵茂华?王东军;[N];河北农民报;2007年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畜牧兽医局
吉灵记?杜青林;[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王东军;[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畜牧兽医局
吉灵记?杜青林;[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余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曹暕;[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郑福英;[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朱海生;[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姜金庆;[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范国英;[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杨婷婷;[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王迪;[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刘忠华;[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何继红;[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邵谱;[D];吉林大学;2008年
白如念;[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杨鑫;[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徐慧;[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郭设平;[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周万蓉;[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刘洋;[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李振华;[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李旭;[D];石河子大学;2007年
高继斌;[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丁香客App是丁香园社区的官方应用,聚合了丁香园论坛和丁香客的精彩内容。医生可通过丁香客App浏览论坛,也可以在这个医生群集的关系网络中分享和互动,建立更广泛的学术圈子。
扫描二维码下载
今日:0 | 主题:188919 | & 收藏本版
每发1个新帖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分享到哪里?
这个帖子发布于12年零147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各位,有几个ELISA方面的问题想请教:
1.我用基因在原核表达系统与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产物为抗原进行间接ELISA,在同一血清稀释度下,前者的测定OD值随抗原稀释度的升高而递减,后者则是随抗原稀释度的升高而递增(即:抗原1:10,000稀释时与同一血清反应的OD值比1:100稀释时的还高,我觉得很奇怪,应该说OD值是与抗原的量有关的,为什么抗原越少,OD值反而越高呢?是否是与抗原在总蛋白中所占的比例有关,原核表达产物在总蛋白中占40%多,杆状病毒表达产物则只有细胞总蛋的10%左右。各位在实验中遇到过这种情况吗?是否抗原在总蛋白中所占比例太小时,加大稀释度后,非特异性反应会覆盖特异性反应,导致OD值反而上升,但是抗原稀释度升高时,非特异性抗原也是相应减少了呀。
2.在建立一个ELISA检测方法时,判断阴阳性的临界值标准应该怎么样确定最合理?我所看到的文献中临界值的确定篇篇各不一样,有用OD值来判定的,有用S/P值(待测样品值/标准阴性样品值)来判定的,还有将待测抗体同时与阴性、阳性抗原反应,用(待测样品阳性孔值-待测样品阴性孔值)/(标准样品阳性孔值-标准样品阴性孔值)来判断的,我觉得用OD值来判断可能误差较大,第三种方法又烦琐。第二种稍好一点,但也有用S/P值,或是(待测样品OD值-标准阴性样品OD值/标准阳性样品OD值-标准阴性样品OD值)的。有没有这方面的专家给个建议,哪种判定方法既简便又可靠。另外,可疑区的设定是必须的吗?
3.在建立一个新的ELISA方法时,与现有的诊断方法方法的符合率达到多少才算有应用价值呢?
4.有没有ELISA方面的专业书籍推荐一下。
恳请各位免疫学方面的高手赐教!多谢!
回复: ELISA实验
分享到哪里?
怎么没有人回应,好失落呀!
回复: ELISA实验
分享到哪里?
&&&&&&我没做过表达产物的ELISA,但可以做点猜测。你的表达产物是否做了纯化?或者说你是否用未插入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做对照,看是不是表达系统本身对反应有影响。
&&&至于ELISA阴性和阳性的判断标准,没有严格和统一的标准。这主要要看你与经典测定方法做比较后定标准。作为诊断疾病用的ELISA,还应该与经典检测方法一起对病理模型进行比较检测,如检测抗体波动等,然后才能做出判断标准。当然,试验过程中,可以暂时以借用经典方法的判断标准。
回复: ELISA实验
分享到哪里?
&&&&谢谢nothing!表达产物我没有纯化过,表达系统本身对ELISA肯定是有影响的,但我在封闭体系中已经加过空载体的表达产物来消除这一影响了。
&&&关于判断标准,你的意思是说以经典的方法为参考,选择能够使自己的结果与其达到最大一致性的判断方法吗?
回复: ELISA实验
分享到哪里?
用空载体表达产物做封闭不好,其实是把这些东西先于表达产物包被在板子上,不如不做。消除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一个方法是用菌体的丙酮干燥物对待测血清进行吸附预处理,这种方法可以在“精编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指南”(红皮书)中见到描述。
回复: ELISA实验
分享到哪里?
不是,我是将表达产物作为抗原包被,4度吸附过夜后再封闭。如果按照您所说的方法,在实际的检测中工作量可能会增加太多,因为我是以表达产物为抗原检测血清中的抗体。不可能每一份血清都去做吸附。
回复: ELISA实验
分享到哪里?
&&&&&&关于判断标准,我的意思是:在试验过程中,先以经典方法的判断标准为参考,然后再根据其对病理模型抗体波动监测,以及对一定样本量待检血清的检测结果与病例实际所处隐性感染、潜伏期、急性期、康复期等不同情况的符合程度,来综合确定一个你所建立的该病的ELISA诊断方法的标准。
&&&譬如说,经典方法的标准是血清稀释度为1:64判断为阳性(抗原定量),1:256判断为急性感染,那你做ELISA的时候,可先借用这样的判断标准。一般而言,ELISA要比经典方法要灵敏一些,也就是说,根据第一段所说的方法进行后,你可能最后把1:128作为你的阳性标准,把1:256甚至1:512作为急性感染期的判断标准。
回复: ELISA实验
分享到哪里?
多谢nothing指点!
回复:ELISA实验
分享到哪里?
我想问下,假如用提纯病毒包板子,临界值怎么确定呢?
关于丁香园丁香客App是丁香园社区的官方应用,聚合了丁香园论坛和丁香客的精彩内容。医生可通过丁香客App浏览论坛,也可以在这个医生群集的关系网络中分享和互动,建立更广泛的学术圈子。
扫描二维码下载
今日:0 | 主题:188919 | & 收藏本版
每发1个新帖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求助】请问ELISA实验时血浆样品稀释倍数如何确定?
【求助】请问ELISA实验时血浆样品稀释倍数如何确定?
分享到哪里?
这个帖子发布于4年零34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请问: (1)ELISA实验时血浆样品稀释倍数如何确定的?老师们都说先做预实验,做几个稀释倍数然后确定哪个最合适,请问确定合适的标准是什么,如何知道哪个稀释倍数就是最合适的呢?(2)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空白对照孔取几个?作用是什么?因为是第一次做,很多地方都搞不明白,谢谢各位老师解答。
回复:【求助】请问ELISA实验时血浆样品稀释倍数如何确定?
分享到哪里?
稀释后OD值在0.1-2之间,在中间的是最合适的,或者是试剂盒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内,越靠近中间的越好
回复:【求助】请问ELISA实验时血浆样品稀释倍数如何确定?
分享到哪里?
谢谢您的回答。
回复:【求助】请问ELISA实验时血浆样品稀释倍数如何确定?
分享到哪里?
你用什么方法呀?我用竞争法,测试OD在1.0左右比较好
回复:【求助】请问ELISA实验时血浆样品稀释倍数如何确定?
分享到哪里?
我用的是双抗体夹心法 谢谢你的解答
回复:【求助】请问ELISA实验时血浆样品稀释倍数如何确定?
分享到哪里?
你稀释样本是为了什么呢?是确定试剂盒吗?空白是为了消除其他物质的吸光度干扰!
回复:【求助】请问ELISA实验时血浆样品稀释倍数如何确定?
分享到哪里?
稀释样本还可以排除样品内其他杂质所造成的影响,当稀释值与原样都在合适的吸光度内,有时稀释后的值比为稀释的值还要大,是因为样品中杂质的干扰,所以很有必要找到一个能使样本中的杂质干扰达到最低的合适稀释倍数
关于丁香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elisa实验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