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酵母菌发酵原理实验是,为什么要充分摇匀

> 问题详情
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李娜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①将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放入右图中的瓶内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李娜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①将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放入右图中的瓶内,并加入一些温开水,摇匀.②将一只未充气的小气球套在瓶口上(如图).③将瓶子放在教室内的窗台上(或温暖的地方),每天观察瓶中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1)瓶中的液体会有什么现象发生?______.(2)套在瓶口上的小气球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______.(3)要将瓶中的水、酵母菌、蔗糖充分摇匀的原因是:______.(4)为什么要将瓶子放在温暖的地方?______.(5)上述实验在日常生活中有何应用?试举例说明.______.
论文写作技巧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产生气泡.(2)套在瓶口上的小气球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小气球会膨胀起来,因为酵母菌发酵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3)要将瓶中的水、酵母菌、蔗糖充分摇匀的原因是:使酵母菌和蔗糖充分地接触.(4)为什么要将瓶子放在温暖的地方?酵母菌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5)上述实验在日常生活中有何应用?试举例说明.制作面包、制作馒头等.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和发酵原理的应用.解答此题结合图中的现象从酵母菌发酵现象、发酵原理和发酵原理的应用等方面切入.解答:解:(1)观察到瓶中液体出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这是酵母菌分解蔗糖产生的气体.(2)酵母菌进行发酵,分解蔗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能使小气球会膨胀起来.(3)将瓶中的水、酵母菌、蔗糖充分摇匀的目的是使酵母菌和蔗糖充分地接触.(4)酵母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营养物质)等.将瓶子放在温暖的地方,是因为酵母菌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5)发酵就是有机物在一定温度下被酵母或其他菌类分解成某些产物的过程.酵母菌在有氧气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用于制作蒸馒头、面包.没有氧的情况下,葡萄糖的分解不彻底,产物是酒精、二氧化碳和少量能量,用于酿酒.故答案为:(1)产生气泡;(2)小气球会膨胀起来,因为酵母菌发酵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3)使酵母菌和蔗糖充分地接触;(4)酵母菌发酵需要一定的温度;(5)制作面包、制作馒头等.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酵母菌的发酵现象、发酵原理和发酵原理的应用.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生物
某实验小组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在一玻璃瓶中加入适量淀粉、水和少量酵母菌,调成稀糊状,瓶口和连有导管的橡皮塞均用凡士林密封住(整个过程无菌操作),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段时间后,根据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试管中的石灰水会变浑浊,原因是酵母菌发酵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2)打开玻璃瓶,取出一些糊状物,滴一滴碘酒,不变颜色,说明酵母菌将淀粉分解成了葡萄糖;同时会嗅到酒味,原因是酵母菌进一步分解产生了酒精.
科目:初中生物
(2011?牡丹区模拟)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某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两组实验方案.他们的共同点是:相同的玻璃瓶子两只,分为甲、乙两组,分别加入等量的温开水,每组按照各自的方案(方案一、方案二)加入不同的物质后,将相同的气球套在瓶口.放于温暖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方案一:甲组瓶内加入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乙组瓶内只加入与甲组等量的蔗糖,不加干酵母.方案二:甲组瓶内加入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乙组瓶内只加入与甲组等量的干酵母,不加蔗糖.请分析以上两种方案:(1)你认为哪个方案更合适?方案一.理由是由于该实验是验证酵母菌的发酵现象的,因此实验变量应该是酵母菌,方案一的实验变量是酵母菌,方案二的实验变量是蔗糖.(2)酵母菌发酵产生的气体如何证明?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科目:初中生物
题型:阅读理解
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某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两组实验方案.他们的共同点是:取相同的玻璃瓶两只,分为甲、乙两组,分别加入等量的温开水,每组按照各自的方案(方案一、方案二)加入不同的物质后,将相同的气球套在瓶口,放在温暖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方案一:甲组瓶内加入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乙组瓶内只加入与甲组等量的蔗糖,不加干酵母.方案二:甲组瓶内加入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乙组瓶内只加入与甲组等量的干酵母,不加蔗糖.请分析以上两种方案:(1)预期甲乙两组的实验现象:方案一:甲瓶气球鼓起来,乙瓶气球不变.方案二:甲瓶气球鼓起来,乙瓶气球不变.(2)你认为哪个方案更合理?方案一.理由是由于该实验是验证酵母菌的发酵现象的,因此实验变量应该是酵母菌,方案一的实验变量是酵母菌,方案二的实验变量是蔗糖.(3)上述方案中既要加入温开水,又要放在温暖的环境中,其原因是给酵母菌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4)酵母菌发酵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如何证明?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科目:初中生物
某实验小组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了下表中的实验方案:在四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相应物质,搅拌均匀,在四个瓶口处套上相同的气球并密封,置于相应温度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下现象.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水+葡萄糖+酵母菌
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水+葡萄糖+酵母菌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1)表中可作为验证酵母菌发酵作用的一组对照实验是①和②(填装置序号),你作出的假设是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表中可以作为探究影响酵母菌发酵因素的一组对照实验是①和③、①和④(填装置序号),探究的因素是葡萄糖、温度对酵母菌发酵的影响.(2)请根据上述实验推断出酵母菌发酵需要的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葡萄糖(或营养物质).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浑浊,原因是酵母菌发酵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2)打开玻璃瓶,取出一些糊状物,滴一滴碘酒,不变颜色,说明酵母菌将淀粉分解成了葡萄糖;同时会嗅到酒味,原因是酵母菌进一步分解产生了酒精.
科目:初中生物
(2011?牡丹区模拟)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某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两组实验方案.他们的共同点是:相同的玻璃瓶子两只,分为甲、乙两组,分别加入等量的温开水,每组按照各自的方案(方案一、方案二)加入不同的物质后,将相同的气球套在瓶口.放于温暖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方案一:甲组瓶内加入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乙组瓶内只加入与甲组等量的蔗糖,不加干酵母.方案二:甲组瓶内加入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乙组瓶内只加入与甲组等量的干酵母,不加蔗糖.请分析以上两种方案:(1)你认为哪个方案更合适?方案一.理由是由于该实验是验证酵母菌的发酵现象的,因此实验变量应该是酵母菌,方案一的实验变量是酵母菌,方案二的实验变量是蔗糖.(2)酵母菌发酵产生的气体如何证明?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科目:初中生物
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李娜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①将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放入右图中的瓶内,并加入一些温开水,摇匀.②将一只未充气的小气球套在瓶口上(如图).③将瓶子放在教室内的窗台上(或温暖的地方),每天观察瓶中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1)瓶中的液体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产生气泡.(2)套在瓶口上的小气球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小气球会膨胀起来,因为酵母菌发酵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3)要将瓶中的水、酵母菌、蔗糖充分摇匀的原因是:使酵母菌和蔗糖充分地接触.(4)为什么要将瓶子放在温暖的地方?酵母菌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5)上述实验在日常生活中有何应用?试举例说明.制作面包、制作馒头等.
科目:初中生物
题型:阅读理解
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某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两组实验方案.他们的共同点是:取相同的玻璃瓶两只,分为甲、乙两组,分别加入等量的温开水,每组按照各自的方案(方案一、方案二)加入不同的物质后,将相同的气球套在瓶口,放在温暖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方案一:甲组瓶内加入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乙组瓶内只加入与甲组等量的蔗糖,不加干酵母.方案二:甲组瓶内加入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乙组瓶内只加入与甲组等量的干酵母,不加蔗糖.请分析以上两种方案:(1)预期甲乙两组的实验现象:方案一:甲瓶气球鼓起来,乙瓶气球不变.方案二:甲瓶气球鼓起来,乙瓶气球不变.(2)你认为哪个方案更合理?方案一.理由是由于该实验是验证酵母菌的发酵现象的,因此实验变量应该是酵母菌,方案一的实验变量是酵母菌,方案二的实验变量是蔗糖.(3)上述方案中既要加入温开水,又要放在温暖的环境中,其原因是给酵母菌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4)酵母菌发酵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如何证明?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科目:初中生物
某实验小组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了下表中的实验方案:在四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相应物质,搅拌均匀,在四个瓶口处套上相同的气球并密封,置于相应温度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下现象.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水+葡萄糖+酵母菌
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水+葡萄糖+酵母菌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1)表中可作为验证酵母菌发酵作用的一组对照实验是①和②(填装置序号),你作出的假设是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表中可以作为探究影响酵母菌发酵因素的一组对照实验是①和③、①和④(填装置序号),探究的因素是葡萄糖、温度对酵母菌发酵的影响.(2)请根据上述实验推断出酵母菌发酵需要的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葡萄糖(或营养物质).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10分)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李娜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放入右图中的瓶内,并加入一些温开水,摇匀[] - 初中生物试题 - 生物秀
(10分)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李娜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①将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放入右图中的瓶内,并加入一些温开水,摇匀。②将一只未充气的小气球套在瓶口上(如图)。③将瓶子放在教室内的窗台上(或温暖的地方),每天观察瓶中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1)瓶中的液体会有什么现象发生?(2)套在瓶口上的小气球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3)要将瓶中的水、酵母菌、蔗糖充分摇匀的原因是:(4)为什么要将瓶子放在温暖的地方?(5)上述实验在日常生活中有何应用?试举例说明。。
答案:(每空2分,共10分)(1)产生气泡 (2)小气球会膨胀起来,因为酵母菌发酵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3)使酵母菌和蔗糖充分地接触(4)酵母菌发酵需要一定的温度(5)制作面包、制作馒头等【解析】
相关热词:
生物秀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生物医药门户网站之一,致力于IT技术和BT的跨界融合以及生物医药领域前沿技术和成功商业模式的传播。为生物医药领域研究人员和企业提供最具价值的行业资讯、专业技术、学术交流平台、会议会展、电子商务和求职招聘等一站式服务。
官方微信号:shengwuxiu
电话:021-您现在的位置: &
糖发酵实验报告
来源: 时间:
篇一:发酵发酵工艺及设备实验
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生物工程
班级:1201学号: 学生姓名:
2014年11月实验一 摇瓶发酵法制备糖化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摇床发酵法制备糖化酶的工艺流程及操作方法 (2)了解利用黑曲霉菌菌种发酵时的生长条件及注意事项 (3)熟练掌握实验过程中的无菌操作和培养条件的选择 二、实验仪器及试剂 菌种:黑曲霉 仪器:锥形瓶(500ml)、移液管、恒温水浴锅、秒表、50mL比色管、牛皮纸、纱布(8层)、pH计。 药品:三水乙酸钠、冰醋酸、硫代硫酸钠、碘、氢氧化钠、硫酸、可溶性淀粉、玉米粉、豆饼粉、麸皮
三、实验原理 摇瓶发酵是实验室常用的通风发酵方法,通过将装有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摇瓶放在摇床上振荡培养,以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及产生许多代谢产物对氧的需求。它是实验室筛选好气性菌种,以及摸索种子培养工艺与发酵工艺的常用方法。 葡萄糖淀粉酶(EC3.2.1.3)系统名为淀粉α-1,4-葡聚糖葡萄糖水解酶,俗称糖化酶,是国内产量最大的酶品种。糖化酶对淀粉分子的作用是从非还原末端切开α-1,4键,也能切开α-1,3键和α-1,6键,产生葡萄糖。 糖化酶有催化淀粉水解的作用,能从淀粉分子非还原末端开始,分解α-1,4-葡萄糖苷键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能被次碘酸钠氧化,过量的次碘酸钠酸化后析出碘,再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计算酶活力。 四、实验步骤 1.培养步骤 1.1种子培养基制备及灭菌 将新鲜土豆去皮切块,称取200~300 g土豆块放入500 mL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水,在电炉上煮沸至土豆块熟透,用120目纱布过滤,滤渣反复用一定量水清洗、过滤2次,合并各次滤液且定容至1000 mL即得土豆汁。取一定体积的土豆汁,在其中加入5%的蔗糖,溶解摇匀并调pH至5.5,即得种子培养基。将适量种子培养基倒入锥形瓶(250ml),用纱布塞塞住管口,并用牛皮纸包扎,置灭菌锅中,于121℃下灭菌30min。待灭菌完毕,冷却取出。 1.2发酵培养基制备及灭菌 取6只500mL摇瓶,分别按装液量100、200、300mL配制培养基(玉米粉6%、豆饼粉2%、麸皮1%),加水后稍微摇动,使原料湿润,浸入水中。用8层纱布包扎瓶口,再加牛皮纸包扎。置灭菌锅中,于121℃下灭菌30min。 1.3发酵培养基接种:将已生长好的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按照10%的接 量(8%-12%)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上。 1.4发酵培养基发酵:将摇瓶固定在摇床上,培养温度为31℃,转速为120r/min,培养时间96h。显微镜观察菌丝形态,用试纸测发酵液pH,测定酶活力。摇瓶培养时观察各种摇瓶机的结构。 2.糖化酶活力测定 2.1待测酶液的制备: 精确吸取液体酶1.00mL,先用少量的乙酸缓冲液溶解,并用玻璃棒捣研,将上清液小心倾入容量瓶中。沉渣部分再加入少量缓冲液,最后全部移入容量瓶中,用缓冲液定容至刻度(估计酶活力在100~250u/mL范围内),摇匀。通过4层纱布过滤,滤液供测定用。 2.2酶活力测定: 于甲、乙两支50mL比色管中,分别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5mL及缓冲液5mL,摇匀后,于40℃恒温水浴中预热5min。在甲管(样品)中加入待测酶液2mL,立刻摇匀,在此温度下准确反应30min,立刻各加入氢氧化钠溶液0.2mL,摇匀,将两管取出迅速冷却,并于乙管(空白)中补加待测酶液2mL。吸取上述反应液与空白液各5mL,分别置于碘量瓶中,准确加入碘溶液10mL,再加氢氧化钠溶液15mL,摇匀塞紧,于暗处反应15min。取出,加硫酸溶液2mL,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液滴定,直至蓝色刚好消失为其终点。 2.3酶活力计算: 样品酶活力(u/g或u/mL)=579.9×(A-B)c×n式中:A与B分别为空白、样品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c为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n为稀释倍数。 五、数据分析 比较不同装液量下的菌体形态特征、酶活力,将结果填入下表:
装液量/mL 指标 酶活力 pH 菌体特征 100 420u/mL 4.2 200 510u/mL 4.1 300 570u/mL 3.8 出现球状的白色的菌丝团,瓶壁上出现黑丝的孢子和菌丝
六、 结论 1.不同的装液量对酶活力的影响是随着装液量的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是酶活力变化不大,并且酶活力不高,与其他组数据相比接种量跟酶活力关 2.菌体特征在锥形瓶的瓶壁上出现白色的菌丝,在培养基中也出现了丝球 3.菌种新陈代谢的旺盛二氧化碳的释放增加,使pH值逐渐下降,最终使培养基的pH下降至3.8左右。
实验二 酿酒酵母发酵过程参数的测定及计算
一、实验目的 1.测定并绘制生长曲线、底物消耗曲线和产物形成曲线 2.了解发酵过程中葡萄糖的利用、菌体生长和产物生成的相互关系 3.初步学会菌体生长、底物消耗和产物生成有关发酵参数的求解 二、实验仪器及试剂 菌种:酿酒酵母 仪器:锥形瓶(250ml)、移液管、pH计、生物传感仪、分析天平 药品:酵母膏、胰蛋白胨、葡萄糖、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苯甲酸钠、EDTA钠、氯化钠 三、实验原理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真菌,喜欢含糖的环境, 有氧时将葡萄糖分解成CO?和水,无氧时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同时都释放出能量 生物传感器由生物识别元件和信号转换器组成,能够选择性地对样品中的待测物发出相应,通过生物识别系统和电化学或其他传感器把待测物质的浓度转为电信号,根据电信号的大小定量测出待测物质的浓度。生物传感器是应用生物活性材料(如酶、蛋白质、DNA、抗体、抗原、生物膜等)与或换能器有机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发展技术必不可少的一种先进的检测方法与监控方法,也是物质在分子水平的快速、微量分析方法 四、 实验步骤 1.种子培养基(YEPD,g/L):称取酵母膏10g、胰蛋白胨20g、葡萄糖20g,加蒸馏水溶解,调节pH 5.0左右,并定容至1000ml。 2.发酵培养基(g/L):称取酵母膏10g,胰蛋白胨20g,葡萄糖100g加蒸馏水溶解,调节pH 至5.0左右,定容至1000ml,分装10个锥形瓶(250ml)封口121℃,30min灭菌。 3.种子培养:将活化好的种子培养液,用移液管移去10ml接种于灭菌YEPD液体培养基中, 于30℃、120 r/min全温摇瓶柜中培养24 h左右,观察种子液的色泽、气味与形态等基本情况。 4.发酵方法:将培养好的种子液按8-12%的接种比例,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置于30 ℃、120 r/min全温摇瓶柜中培养96 h。 5.过程取样:发酵培养基接种发酵后,每隔8小时取样,移取45ml菌液至离心试管中3800r/min离心,上清液取出分析,菌泥放置烘箱烘干,分析菌体生物量、残余葡萄糖浓度与酒精生成量,并以此为基础数据计算参数 6.生物量的测定:取等量的两份发酵液,一份由烘干法测得菌体干重(DCW),另一份稀释成一定的浓度于630 nm下测定吸光值(OD值),得到标准曲线为DCW=3.87×OD(R=0.996)。再以相同方法测得样品的OD值,按标准曲线计算出菌体干重。 7.还原糖的测定与乙醇的测定:使用生物传感仪测定糖类和酒精的含量 五、 数据分析篇二:糖发酵试验 糖发酵试验 一、目的 1.了解糖发酵的原理和在肠道细菌鉴定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通过糖发酵鉴别不同微生物的方法。 二、原理 多糖?单糖?丙酮酸?酸性产物(或产酸产气)?pH下降?指示剂呈酸性变色(若产气者有气泡出现)。 不同的细菌可根据分解利用糖能力的差异表现出是否产酸产气作为鉴定菌种的依据。是否产酸,可在糖发酵培养基中加入指示剂(通常为溴甲酚紫,即B.C.P,其pH在5.2以下呈黄色,pH在6.8以上呈紫色),经培养后根据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是否产气可在发酵培养基中放入倒置小倒管观察。 不同的微生物具有发酵不同糖(醇)的酶类,所以发酵途径及发酵产物各不相同。例如:大肠杆菌能使乳糖发酵,产酸产气,而伤寒杆菌则不能;大肠杆菌能使葡萄糖发酵,产酸产气,而伤寒杆菌则只产酸、不产气。 糖发酵试验是常用的鉴别微生物的生化反应,在肠道细菌的鉴定上尤为重要。绝大多数细菌都能利用糖类作为碳源和能源,但是它们在分解糖类物质的能力上有很大的差异。有些细菌能分解某种糖产生有机酸(如乳酸、醋酸、丙酸等)和气体(如氢气、甲烷、二氧化碳等);有些细菌只产酸不产气。例如大肠杆菌能分解乳糖和葡萄糖产酸并产气;伤寒杆菌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能分解乳糖;普通变形杆菌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不能分解乳糖。发酵培养基含有蛋白胨,指示剂(溴甲酚紫),倒置的德汉氏小管和不同的糖类。当发酵产酸时,溴甲酚紫指示剂可由紫色(pH6.8)变为黄色(pH5.2)。气体的产生可由倒置的德汉氏小管中有无气泡来证明。 三、器材 1.菌种 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斜面各一支。 2培养基 葡萄糖发酵培养基试管和乳糖发酵培养基试管各3支(内装有倒置的德汉氏小管)。 3仪器或其他用具 试管架,接种环等。
四、操作步骤 1.用记号笔在各试管外壁上分别标明发酵培养基名称和所接种的细菌菌名。 2取葡萄糖发酵培养基试管3支,分别接入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第三支不接种,作为对照。另取乳糖发酵培养基试管3支,同样分别接人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第三支不接种,作为对照。 在接种后,轻缓摇动试管,使其均匀,防止倒置的小管进入气泡。 3将接种过和作为对照的6支试管均置37℃培养24~48h。 4.观察各试管颜色变化及德汉氏小管中有无气泡。篇三:发酵实验报告微生物工程实验报
学 院: 生命学院 专 业: 生物技术 年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组 别:第一组
指导老师:郭旭辉老师 时
间:日 目录
录 ……………………………………………1 摘
要………………………..……………………2 关键词 ………………..…………………………..2 前
言……………………..………………………3 实验材料与方法……………………………………..5 实验结果与分析……………………………………..8 展望……..………………………………………..11 附录………..……………………………………..12 原始数据………………………………………….13 参考文献………………………………………….14 摘要:发酵工程属于生物技术的范畴,生物技术又称生物工艺学现代生物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高科技术产业,在发酵技术中一般包括微生物细胞或动细胞的悬浮培养,或利用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所做的反应器加工底物,以及培养加工后产物大规模的分离提取等工艺。主要是在生物反应过程中提供各种所需的最适环境条件。试验采用L1523小型发酵罐对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发酵生产,发酵液为液体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运用吸光光度法来表示生物量,绘制此过程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曲线,通过革兰氏染色确定芽孢产生情况,确定放罐时间等。 Abstract: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are the areas of biotechnology, biotechnology, also known as biotechnology, modern biotechnology as a new High-Tech Industry.In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in general, including microbial cells or animal and plant cell suspension culture, or the use of immobilized enzyme, the immobilized cell reactor made processing of the substrate, as well as a product of the culture after processing large-scale separation and extraction process. Mainly provide all the necessary optimum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the bioreactor process. Using L1523 small fermentation tank fermentation of Bacillus subtilis fermentation broth for the liquid beef extract peptone medium. Then using photometric method to represent the biomass this process is the growth curve of Bacillus subtilis, Gram stain to determine Bacillus produce a situation to determine the time of the release tank. 关键词:发酵工程、生物技术、分离、提取 Keyword:Fermentation engineering、biotechnology、separation、extraction 前
沿: 发酵工程(Fermentation Engineering)属于生物技术的范畴,生物技术又称生物工艺学现代生物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高科技术产业,它的生命力在于他对社会经济和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极大冲击和影响。 发酵工程是指在最适发酵条件下,发酵罐中大量培养细胞和生产代谢产物的技术。发酵工程由于涉及到生物催化剂,因而与化学反应有关。由于生物技术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工业生产过程为社会服务,因而该生产过程可称为生物反应过程(亦称为生化反应过程)。 在发酵技术中一般包括微生物细胞或动植物细胞的悬浮培养,或利用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所做的反应器加工底物(即有生化催化剂参加),以及培养加工后产物大规模的分离提取等工艺。主要是在生物反应过程中提供各种所需的最适环境条件。如酸碱度、湿度、底物浓度、通气量以及保证无菌状态等研究内容。 生物技术产品具有多样性,各个学校的教学资源和课时不同,所进行的实验种类不同。本实验内容根据本校的具体条件进行安排。安排的思路是以最简洁有效的方式针对发酵过程的重要要素进行实验,便于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个较好的认识,理顺学习思路,为进行社会科学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小型发酵罐是实验室进行小规模试验研究的必备装置,瑞士比欧生物工程公司生产的L1523型小型发酵罐主要由罐体、通气系统、搅拌系统、加热及控温系统、监测及控制系统等几个部分组成。 罐体:罐体是发酵生产微生物菌体或代谢产物的场所,一般由不锈钢、陶瓷或特种玻璃制成,其体积根据需要可从0.1升到100升不等。L1523型发酵罐的体积为19升,发酵罐的外形由罐盖、罐体和罐底组成。罐盖:由耐腐蚀的不锈钢构成,其上有十二个圆孔,分别用于安装pH探头、温度探头、溶解氧探头、气压表、调节pH的补酸、补碱管、排气管过滤器、通气管、放样管和安全阀,靠近外侧的两个孔一般用塞子塞住,主要用于接种、加消泡剂等。罐体:由耐高温、高压的特种玻璃制成,其内有各种探头、通气管、放样管、搅拌器和挡板等。罐底:由具夹层的不锈钢制成,夹层内与加热器和冷却水联通,通过此夹层与发酵罐进行热交换,以控制罐内温度。搅拌器也是通过罐底进入罐体的,称为下搅拌,此外在罐底还有空气分布器,能使压缩空气均匀分布于发酵罐中。 通气系统:L1523型发酵罐适用于好气性微生物的发酵生产,其空气来源于空气压缩机。由空压机压缩的高压空气经除油、除水和减压装置减压后,通过预先灭菌的空气过滤器过滤除菌,然后再经空气分布器、搅拌器和挡板等的共同作用,使无菌空气均匀地分布到整个发酵罐。 搅拌系统:发酵罐的搅拌装置可分为上搅拌和下搅拌两种类型,L1523型发酵罐属于下搅拌,其搅拌器由搅拌电机驱动,转速高达1000rpm。 加热与控温系统:L1523发酵罐为原位灭菌发酵罐,利用自带的小型加热器(锅炉),可进行培养基的灭菌和保温,再借助于冷却水(自来水)可使发酵罐内的灭菌温度和发酵温度精确地保持恒定(误差为±0.1℃)。 监测及控制系统:小型发酵罐一般都配备有监测控制系统,可以监测和控制搅拌器的转速、灭菌和发酵的温度、pH值、溶解氧量等。L1523型发酵罐可通过计算机实现自动控制,中间可借助蠕动泵和补料系统自动补料和调节pH值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酵母菌发酵原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