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自己的任性可爱小情人,没有把大学四年的时间上...

上大学后有后悔当初填的志愿吗?你是如何做的?
也许可能给高考生们一点帮助
按投票排序
我是 ,不打扰关注者时间线,匿名啦~补充一点给学弟学妹的建议吧~其实,我觉得选学校还是学专业这事儿,如果有985、211还是以学校为准,毕竟好的学校能带给你更广阔的视野,让你认识更优秀的人。但是如果你去的那个好学校专业是降分录取提前批这种硬性受限的如果自己特别排斥还是算了吧。但是,软性的受限,也就是所谓原则上的受限总是有办法解决的。这就要看个人能力和手段咯~不方便明说,有些事情辅导员比你更怕,面对大的损失他总是愿意以小的让步挽回的。怎么转专业这件事我见过n种方法,总之我觉得对我不是个大问题。相比起回去复读一年,死缠烂打让辅导员同意你转专业性价比高多了吧。不过我当时转的挺轻松的。最后一点,知乎是个互联网气息比较重的圈子,所以你会觉得社会上10个人里面有7个程序员,剩下的3个是pm和设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大学里面不是只有计算机专业,也不是只有计算机专业才能搞互联网。有些事情,其实不那么重要。如何抉择,请用你自己的大脑思考~——————————————————————————原文:有后悔呀,所以转专业+双学位了高中学校不好小县城教育质量差虽然是县里的高考状元但是分数不高湖北考生,高考分数又刚好是武大的最低线就上了武大结果被调剂到哲学当时就觉得想转专业但我还是学的挺认真因为想受一点哲学的熏陶事实证明确实有用最后大一下可以转专业就转了大一下转到了心理学,当时我非常开心,算是了了一桩心愿。一直非常想念这个专业,但是跟我想的有点不一样,这个专业不讲弗洛伊德不讲精神分析,相反会讲很多统计很多数据分析很多生物和医学。我已经不那么感兴趣了,但是也谈不上失望。总之这个专业算得上非常忙因为我几乎修了每一门选修课。这是一个理学学位。大二又报了计算机双学位,应该说是朋友和学长被熏陶的吧。反正我们院应该我是唯一一个报这个的。我们专业太忙,没人修双学位,修的话一般也是经济法学。我之所以这么作死是因为我转专业没有换宿舍,室友都是学哲学的,她们都读双学位,我一想她们周末都不在宿舍我一个人也是玩,但是报了双学位我肯定至少为了钱我也会读。我想读的话就读个感兴趣的吧,不然不如不读。所以也没管自己能不能hold住,一任性就报了。这是一个工学学位。你要问我读两个学位难不难,实话还是难,期末的时候赶论文都觉得像是在休息。特别是本专业已经忙到飞起来的情况。所以我哪怕来了武大两年周围我完全不熟,因为周末都在疲于奔命的上课和赶作业。但是说实话我真觉得课程不算难,挂科应该不会。另外有人问过我为什么不大二转到计算机呢?其实实话是武大专业只能转一次,大一我没想起来转计算机。那时候还不认识我的学长们,而且也不玩知乎。况且我觉得计算机吧,主要还是靠自己学习。相反我很庆幸自己转专业没有转到计算机,因为如果当年读了计算机,我肯定不会再读个心理学的双学位了。技术可以自己学,it培训机构什么的太多了,况且有很大可能我还要读研。但是我觉得在一个有深厚人文素养的大学念一个心理学学位,这对于我个人是非常宝贵的财富。我觉得这也是以后在工作中相对于其他人的一种独特的优势吧。还有就是打算读研,如果不打算读研的话我可能会直接转计算机。后来因为参加某个其实很水的比赛,意外拿到bat中某家的实习,这次暑假就要去了。也算是入坑互联网了吧。再说我这么爱玩知乎,受了这么久熏陶也很大可能往这个方向走。所以,我现在对自己专业非常满意。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工背景,我觉得是有独特竞争力的。而且以后打算读一个计算机专业的硕士。如果我的经历能让你们觉得有所帮助就太好了,但是我还是要友情提示这需要非常大的时精付出+一定的智商。是有难度的,不要一冲动就学我。就酱,感谢阅读。最后,还想借这个机会感谢我的学长谢神,潘神,马大神,坤哥以及那个去IBM搞数据挖掘了的中国好学长(bonnenuit),学姐某意某馨,还有蓝色,Michael282694和李萌娇。是你们让我看到了最初的可能。你也许不知道自己帮过我多少,但真的对我非常重要。我会永远感谢你们。不艾特,怕打扰,怕矫情,就让这个答案躺在这个安静的角落,我在心里永远爱你们
没有后悔。但是考太差没中第一志愿。所以转系。
有点后悔当初没有很深入了解所选的专业,应该说没有弄清楚专业目标和就业情况的落差。实际操作中关系不大,大学专业的课程设置都具有基础性和广泛性,可尝试选专业中喜欢的方向。不行就考高分转专业、出国。再不行就用心花时间在感兴趣的领域培养能力、积累经验。专业只是你的资源,不是你的老板呀。
后悔,我会复读,就算不复读,也打死不要在郊区的学校。真的不要天真的以为硬件不重要,什么艰苦锻炼人的意志,当一切都那么艰辛的时候。。
先引用一段知乎大v
话。“高考会极大影响你的人生。多10分少10分,你会进入完全不一样的学校,遇到完全不一样的人。”这是我来到大学以后最深最深也最最无奈的感受。人啊。=================================================================先回答问题:后悔,但是也不后悔。后悔高考考得不理想,学校无法满足我对大学的任何期望。但对于帝都,我是很满意的。=================================================================大一一年磕磕绊绊,关于未来和前途想了好多,这一篇算是知乎首个长答,大部分还是手机码字(两千多字),答题的过程就相当于回顾自己这一年和高考,可惜现在答迟了,今年的孩子们已经填完志愿。知乎上有很多大神的答案,但是我仍然相信我的答案能对那些考的不好的同学有些启发。=================================================================先总结现在感觉填志愿最需要注意的事项一、第一句话“选大学比选专业重要”  理由如下:  1.每个大学里学生的风貌相差很大,选中一个大学就是选择了和你朝夕相对的人。  我在北京各大高校乱转,深深的感觉到每个学校的学生的精神气质都不一样。举例来说,北大的学生好多都是看起来很成熟,接触起来也很认真,很单纯,很热心。北师女生多,文化气氛浓郁,走在校园里经常看到在躺椅上看书的妹纸。我们学校的学生,从偏远地区来得比较多,大体上觉得见识方面比较少,价值观上都不太成熟,还未进入成年的状态。在我们学校,想要找到一个能好好讨论文学的,价值观的人都很困难。  现在的我,觉得再也没有比一群有趣的有清晰目标的能陪着你共同成长的人更重要的了。  2.平台!平台!平台!重要的事说三遍。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平台。这里不说哪个平台好,只说哪个平台更适合自己。比如在北大,各种大型公司的实习机会,各种国外大学的交流机会。比如在北语,校园里全是外国人,这里是一个感受外国文化的充满活力的平台。在北中医,讲课的老师都有可能是国医大师,这是一个接近大师,浸润在岐黄国术的平台。在我们学校,就是一个接近地学前沿的平台,确实有很多国际上的学术大师经常来我校。  不一样的平台,决定了大学四年见识到的东西有很大的不同,决定了你的机会。  3.很多高中生对大学的学科设置了解很匮乏;大学中转专业,双学位的机会很多。  无论是根据自己在高中的片面了解,还是根据老师父母的建议,大学所学还是与设想出入很大。对专业不太清楚的人,这就需要报考志愿的时候尽量报考综合性,更优秀一些的大学。这样在大学中亲身去经历,去体验,然后再去选择最适合的道路,我觉得这也许是对涉世不深的大学生的第一次自主性的抉择。建议如下:1.尽量选择综合性大学2.尽量来北上广一线城市3.尽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地去感受大学的人文氛围,选择一个有利于自己将来发展方向的平台====================个人兴趣特长 从我个人来说,认为选择专业要从自身兴趣出发,要对自己的能力进行具体剖析,毕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才能投入最大的热情,此处省略一万字——不过,我自己来打脸了。对于高中生来说,见识实在有限(个别大牛我不认识),从小局限在校园中,学习的也都是语数外等等,而上了大学,特别是进入一线大城市的大学后才会发现世界有这么的大,有这么多无限的可能性。很多人高中时觉得自己数学不错,于是选了数学,觉得物理成绩很好,便去选物理专业,上课大学以后才觉得与自己原先所想差距很大。而父母所处年代,所处的领域,并不能保证他们对大学专业了解的深度和广度。所以我觉得上大学以后发现专业并不适合自己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很正常的现象,这就像爱迪生尝试几千次才找到了适合做灯芯的材料一样。  兴趣爱好是很重要的需要考虑的一项内容,但有时候并不是那么靠谱。所以多咨询学长学姐,请教行业内人士,查阅相关课程,都是很重要的搜集信息的一环。====================地域
看到许多人说地域不重要,大学要好好学习的话,活动范围也就是在自己学校附近那一片。诚然,从我的角度来看,对于立志于科研,或者将来有出国打算的人,也许这句话是对的。我有同学和我一样的分数就去了西北某985,四周荒无人烟,但是听说科研氛围很好,国外高校也十分认可。但也有很多人认为地域是很重要的一环。我就是后者。
从小也算是涉猎比较广泛,从传统文化如诗赋到中医、传统武术、西方哲学、科学史、身心灵理论等等都有涉猎,自认为在同龄人中算是知道的比较多的。但到了帝都以来,真的发现了世界太大,超出了想象。在帝都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事,各种各样的人。在事上你可以接触到目前处于井喷状态的移动互联网创业(大街上,去外校蹭课,蹭讲座,各种校园推广),见识到各类大赛与牛人(如新东方的英语竞赛,各类创业大赛,各类演讲大赛),各类有趣的聚会(如雪球聚会、知知乎盐club),有各样的实习机会(例如大一的我就撞见了一个在地产公司的销售实习,目前还没开始培训,未知情况咋样)等等等等。在人上可以见到各类有趣的人,如北大清华在专业上孜孜不倦追求的大神,各式各样的创业者,各式各样追求各自认为的最适合自己生活的人,具体上来说,有在北大学西医却因为热爱想着考北中医的研究生的学姐,有在清华偶然遇见的学习数学却对中医极为感兴趣每天坚持晨读的学姐,有在百度年薪三十万却转行开中医诊所的学长,有讲话慢条斯理、东拉西扯的某中文系教授,也有讲话幽默风趣、干货多多的某留学归来的教授,有大三在学校做公关公司四个月赚了三十万、目前自己开办公司的学长,有北科毕业三四年做了HR总监主动来我们学校组织四周的小组活动希望帮助年轻人感受职场、确立目标,有毕业10年在做人做事上都很热心积极、教导我们不断自我提升的本校学长(东北汉子,已成为公司中层领导),有在学院路共同体上选课对这世界充满好奇的同学等等等等。我只能说在北京见到了无数的可能,见到了这么多值得我去学习的人,见到了无数不同的生活方式,未来还期待着我去探索。
对于一个曾经只知道应试取得好成绩上个好大学,然后出国、考研、工作的天真少年来说,来到帝都让我知道了在这之外还有很多很多。这让即使轻轻松松获得了专业第一也不开心、每天充斥着压力的我,停下脚步来好好思考自己想要的生活究竟是什么,对自己最重要的究竟又是什么====================个人故事从高中说起。算是江苏人,在南京上学,高中应该算是南京最好的高中,相对于别的学校来说,我认为我们学校算是比较好的素质教育。地处江苏省会,这里的孩子们家庭条件都挺优越,在视野、能力各方面都会优秀一点,有很多很多优秀、认真、有趣、有个性的同学。然后目标复旦,千分考的时候差了十多分。当初也觉得没什么,觉得高考没啥问题,还有点中二地想再不济的话去学我喜欢的中医,去北京中医药大学。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高考彻底考砸,加上江苏特色,总分四百八,分数差距很小,往往985与211的分数就相差十分。也就是说,两道填空题的疏忽,也许会影响到你大学四年的高度。====================填报志愿填报志愿的时候,我买了麦可斯的毕业生调查总结成的一本书,对很多专业进行了考虑,最终选择了电气专业,学校落在第三志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当然这只是一个不成熟的高中生在有限的信息局限下做出的有些幼稚的决定。考虑因素如下1.211。不论拨款,以后考研,或是出国,211都有加分的地方。2.坐标北京。在北京资源丰富,北大清华学院路学习的资源,国博国剧文化的资源,中关村等各类公司实习的资源,人脉的资源(当然现在的我觉得人脉的资源真是可笑)。3.电气专业在调查数据中就业率很高,且两年后工资薪酬不错,加上工作满意度也很高。4.若是不喜欢此专业,地大转专业还是挺方便的。调查数据中地质工程师工资还是挺高,可能以后工作环境是会艰苦一些。这个要等上大学之后继续考察。5.五道口,能更好的感受北京的城市文化(相比于郊区的学校,华电之类。事实证明也是如此,去北大蹭课很方便,我曾自己制定了一个课表,每周晚上都有在北大光华的课程,还有各类讲座开拓视野,还能在社团中认识各个大牛学长学姐)====================目前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电气专业,大一。尝试转专业其实本人纯是理科生中的文科生,偏爱文学,经常写些文字,也曾在南方周末上刊登,而且地大电气实在是弱势学科,周围的同学感觉在视野、自我驱动力等方面感觉实在提不上台,而我所见到的人文的同学感觉气质、努力程度上都高那么一个档次。故大一上学期曾想转人文类专业,但考虑到很多人文学科很水,并且其实人文类学科自学也是一样的,所以放弃这个念头(比如在北大北师大听过的有些人文类的选修课就很水)。大一下有转学校王牌专业地质相关的专业的想法,但是再一次放弃。理由如下:1.实地接触过地质相关的全是记忆类课程,感觉学到最后凭着记忆大量的专业知识却得不到可靠的专业能力。2.无论是最终直接工作进行地质勘探相关工作还是进了研究院,去野外是必须的经历,但再怎么想这也不是我所想要的生活,即使工作再好找,工资再高。3.学地质的同学和老师没有让我眼前一亮的感觉(是的,我现在很看重同行的伙伴,非常希望以后能和优秀的人有趣的人在一起工作)。经双在北京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教育资源丰富,北大有个经双的项目对外校招生。在学姐的鼓动下我也认真考虑过这个项目。目前对于这个项目还是处于很犹豫的状态,理由如下:1.实地体验。实地去北大听过经双的课程,如张维迎老师的博弈论,林毅夫老师的中国经济专题,从我的角度来看有些太过于理论化,甚至觉得有点太水(当然这也是因为我只有晚上的时间有空所以听的全是选修课),越发觉得学术不是我的兴趣,在这条道路上我能满怀热情地走下去吗?2.商业化怀疑。相对于本校学生来说,外校学生的学费简直翻了几倍,今年更是比去年直接翻了一倍。虽然在我的承受范围之内,但我不禁有些怀疑,国发院利用这个项目进行圈钱的意味太明显了,商业化氛围让人心里很不舒服。3.时间考虑。如果学习了经双,那意味着大学四年休息娱乐以及见识其他事物的时间被严重剥夺了。现在的我有时间可以去北大学习中医,可以蹭蹭外校的各类讲座,与职场人士交流,练太极、游泳,学学mooc上有趣的课程,但是我一旦投入经双的学习之后,那就是基本上一头扎进金融的海洋,也许会在不断的忙碌之中失去自己吧?(当然也许这只是我不想那么拼命想相对安逸的生活找的借口)题外话:如果有高考发挥失常的同学,可以考虑来北京,参加北大的这个项目,上海也有一个插班生的项目,可以好好了解。目前的打算是大二上学期转到计算机,基于以下几点:1.时间充裕。本校教学质量没有那么高,计算机课程的课时较少,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看书自学、学习mooc,还可以多多组外校蹭课程、蹭讲座。2.工作前景与就业机会。计算机就业机会之多不必多说。现在国务院也出台文件鼓励“互联网+”对传统各行各业的改造。计算机在各个方面的的应用都很广泛,在互联网公司各个部门齐全,也可以在各方面得到有效锻炼,转行的话也比较方便。接下来的时代,是一个移动互联网爆发的时代,既然生在了这样的时代,何不在风口搏击一下?开复老师说的make a difference,在互联网行业,用你的力量去改造这个世界岂不是激动人心?3.共事的人。我自己有那么一个不那么客观的看法,勿喷,就是现在50%以上最优秀的人都在CS和金融领域,至少这两个领域人口基数很大。进入计算机行业,在年轻的时候,能向大神们学习,有一群有趣、有个性、见闻广博的伙伴,我想,这也许是让年轻时候的自己更加快乐的重要方法吧。4.究竟对专业学习的喜爱程度怎样,仍需要进一步探索。暑假我准备将专业书籍大致浏览,观察自己究竟对专业学习的热爱程度。这一条的重要性在以上三条之上。=====================================================最后还是引用 的话,这篇文章我十分喜欢。18岁以前的成长都是线性的,是在一条被禁锢的通道上,所有人都瞄向一个目标。马上就不一样了,你会发现一些同伴可以在18岁后开始让人难以理解的指数般的成长。最好忘掉优等生这个词。优秀只是80和90的区别,卓越是去创造无限可能性的未来,把100远远甩在身后。原文地址:=====================================================曾经的我们,也许都活在别人的目光中,孜孜不倦地追求所谓的成绩,所谓的第一,为着相同的目标不停地你追我赶。18岁以后,是时候好好停下来,看看这世界,看看自己。想想自己,在这个世界中,存在的位置,有怎样的可能性。
谢邀既然目的是为了给这一届高考的孩子们提供参考,那就多说一点吧,主要是我自己选学校和专业的心路历程,希望能帮他们减少点纠结因为去年我填志愿的时候可是相当纠结呢……————————————————该答主已携赞潜逃,更新遥遥无期————————————————/**性别 女*坐标 青瓜大学软妹子学院(误 其实 *是软件学院啦)*属性 侥幸的学渣**首先说自己之前跟本专业相关的学习经历和个人水平。初中跟风考了个二级证书然而其实并没有什么卵用,在那段时间才开始接触计算机编程相关的内容。高中学校竞赛组老师招募加组,然而家长表示竞赛不确定性大,要求投入一定精力(而我们当地的竞赛没什么存在感),经过商量决定专心高考,遂罢。(小地方普通高中非顶尖学子的保守策略)然后这方面就搁置了。由于高中三年参加了各类社工,并代表学校参加了一些地区性的活动,且成绩稳定为学校第一,地区前五。获得了学校的省三好学生名额,高考有加分。本来已经过了复旦大学自招初审,也有山东大学校长推荐名额,遂主动放弃。****然后是我面临的专业选择。高考后,总分压清北线,总分省内排名56(记不太清了……),过香港大学提前招生面试,面临选择如下:*香港大学 工商管理学学士(会计方向) 无奖学金,为第三志愿录取(第一志愿不知天高地厚的报了精算……)*复旦、上交 任选专业,为高中母校增设五个自招名额,一个校长推荐名额。*中国科学院大学 任选专业*北京大学 具体的忘了囧(由于是压线过所以起初招生组给的都是比较鸡肋的专业)最后给了一个 法学 的选项*清华 环境工程 水利工程 汽车工程 社工业工程等 社科实验班 软件工程****最终选择 清华大学 软件学院考量因素:1.家庭经济因素 主要是针对香港大学,其实工商管理这个专业还挺对我胃口的,毕竟现在高分考生都一窝蜂的去学商科,同时港大的商科算是蛮好的,香港的环境也很适合学商科的发展,(以及窝高中时候很迷香港大学辣)。但是,它的学费、生活费对我们家来说略高,尤其是我没有奖学金的情况下,学习生活成本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但是还是没有立即排除,考虑到可以打工,申奖学金之类的)2.学习环境,文化氛围先说港大,自由开放,国际化,有很多与国外名校交流的机会。然而,本地人可能有排斥陆生的情绪,还有语言沟通问题。上交复旦 上海这个环境得天独厚,本身也是充满了机遇的城市,当地大学肯定有优势。但是总归是南方大学,作为北方人担心不适应,也比较担心跟当地人相处的问题(非黑,只是选专业选学校时候的每一个因素都被放大考虑了)中国科学院大学 第一届,可能是类似黄埔一期的黄金一代,也可能是做无辜的小白鼠。师资比较强大,导师一对一辅导,然而不确定导师的教学水平与科研实力是否匹配,另,据说学校管理比较蛋疼?北京大学 自由民主,以及印象中北大人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怀,有很多历史,很多人物,大家都很熟悉了就不展开了……然而专业不痛不痒(法学给的太晚,几乎要到ddl了)清华 也不过多展开了,最深的印象是踏实低调靠谱,以及男生多!男生多!男生多!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不会说高一精英班定目标的时候我定的是清华……当时只是随口说说)3.学校口碑跟上一条有重叠……国人的普遍印象以及就业市场来看……清北显然是符合条件且确定大陆发展的考生首选。在港发展当然选香港的学校,我们家人偏向于在大陆,因为选清北首先大陆这边有保障,不用担心以后拿香港的学位在大陆这边的一些地方认可度不高,如果想去国外发展可以在清北申国外的学校,平台也很好。到这里,就基本剩下了清北这两个选项。进入专业阶段(喂喂喂你答了这么久才进入正题这样真的道德吗!⊙ω⊙就是这么任性口亨!)我还是比较偏向先选学校再选专业的……国情……国情……4.个人兴趣、专业含金量,工作前景,过来人的建议之类(这些评判是完全掺杂的所以一条说完吧)清华给的大部分工程专业基本全pass(因为没有太大概念)软件工程待定(因为觉得很酷炫啊!)社科待定(实验班看起来很叼啊有木有,以及啊我可能属于理科生里比较偏文的(仅就理解能力而言,然而我现在觉得我文科素养真是极差……))。北大的专业跟清华给的基本相似,所以也基本给否了……然而其实这个筛选过程非常痛苦,因为选择范围太小了,大部分是我没什么概念也没什么兴趣的,或者不太了解的,这期间问了很多已经工作的相关领域的叔叔阿姨,还有相关专业的哥哥姐姐,我跟父母之间也存在细微的分歧,wopass掉的有些爸妈觉得还不错,也在跟我探讨有没有选的可能性……全家人特别的焦躁!最后爸爸妈妈决定尊重我的选择。终于确定了来清华!在软件和社科之间,我还是选择了软件,首先我是一个理科生,内心的傲娇让我不会轻易地去文科;其次,软件男生更多啊更多啊更多啊;最后,这个专业看起来真的很酷炫有!没!有!最最后,清华软件专业排名好像是全国第一?(跑……跑到广爷脚下跪着)最最最后,听说就业还不错(对我就是这么功利)。于是跟招办老师确认了,准备好填志愿了。就!在!这!时!填志愿ddl前一天的样子……北大招办联络我……“你不是问过法学吗,现在争取到一个名额”……心里千万头草泥马奔过,这简直逼死选恐晚期的我好吗!!!因为我对法学还真是有些心向往之(港大的第二志愿就是法学士啊啊啊啊啊)。重新开始纠结……结局是……我想到,我已经跟清华老师确认了,作为一个言而有信的人……(我是一个理科女啊!女生学软件很酷炫啊!清华地方大啊!清华男生多啊!清华是个好地方啊!欢迎报考清华大学!……)然后我还是来清华了……****最后……关于专业其他专业不知道,就说说我现在对软件工程的感觉吧……过了一年了,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不后悔。(自己选的坑,含着泪也要把它跪完)***/———————————————写不动了……到现在为止,仅仅学了一年,很多东西认识不足,想了半天不造从何写起呢……先去撸作业了,以后慢慢更
为希望不后悔的学弟学妹提三条建议:第一,选择一个爱好,而不是选择一个数据如果你选择了一个就业率极好的专业,但你完全没有什么感觉,而且根本不喜欢学,那没什么卵用。一个完全没兴趣也不擅长的东西,没有分数高低比较,六十分就算过关,你会努力钻研?别闹了。也许你能把分刷高,但是你拿不到真才实学。即便你到了大学可以自由地向你的爱好学习发展,应付你的专业课会成为你真正的知识学习中巨大的阻力。而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都在这个不喜欢却不得不学习的无奈毕业。就业率这个数据对就业以后的人才发展完全不负责。想想你自己,你会有不喜欢的学科比喜欢的学科学的更好的时候么?当你决定你的未来的时候,不要看找工作的时候,而是要想想五年十年后的自己,做着什么工作,发展到什么程度,会是一个什么样子。相信你会对你并不喜欢的专业发自内心地绝望。第二,选择一个行业,而不是选择一个专业第一点做到了,第二点就是技术层面上的了,也比较好解决。其实这就像你要出去旅游,你要先确定目的地,而不是先选航空公司。先去了解行业,想好自己以后希望从事什么行业,找到具体可感的未来道路和目标,再去看满足你的需要可以由什么方法来实现。比如你以后想当个牛逼的程序猿,你可以去报软件工程。比如你以后想当个设计师,那你应该早点去学艺术,或者报工业设计。那有人说了我以后想当官,我又没找到当官科学与工程这个专业,咋办啊?还有人说我以后想创业,也没有创业学这个专业吧?注意我说的是找方法来实现理想,而不是找专业来实现理想。比如你想当官,你肯定能查到要考公务员,然后你去看考公务员需要啥,然后你选一个对你考公务员帮助最大的专业。现实一点说,这个帮助甚至有可能体现在学习压力小,容易毕业等方面。这样你就可以倒出更多时间来参加学生会以及备考公务员。比如你想创业,那么你就要看创业需要什么素质和知识,然后同理,找一个你觉着最能帮助你的学校和专业学习。如果有一个创业氛围很好的学校,和更名牌但几乎没有创业氛围的学校,很明显你最好选择前者。简单说就是:你的目标和梦想应该是“我以后想干什么”而不是“我以后想学什么”“我以后想上什么大学”。第三、选择你的志愿,而不是选择别人的志愿你的一生永远是你自己的父母,亲友,同学,谁也不能对你负责不管你之前的家教多严,多么没有主见这一次请拿出死的决心自己做个决定,这么说并不夸张因为当你的前途被别人强行左右,这条命就已经不是你自己的了所有强加意志的行为都是伪善,不管冠上多么冠冕堂皇的动机你的父母终会老去,你的亲友不会一直和你同行,能陪你一辈子的只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你自己所以听谁的?
邀。有。维持现状,没有转专业。中山大学 2011 级按大类招生,我报的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类,里面包括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通信工程两个专业,报的时候是冲着通信工程去的。报志愿前看相关课程和介绍,觉得这应该是一个需要很深数学功底的学科,例如通信原理,数字电路,信息论原理等。想着以后可以研究一下通信的相关理论,或者到运营商(中国移动)工作也是蛮不错的。大一过得还好,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概率论等基础课还是挺对胃口的,但到了大二就发现实际上这个大类方向里面的两个专业都是走偏硬件设计(电路设计、微波天线设计、集成电路、数字信号处理等)的方向,而实则上涉及通信的东西并没有太多。诸如通信原理、光纤通信等更加深入的内容可能要放到研究生阶段才会得以学习或者领悟。参加过一些硬件设计的比赛(电子设计竞赛)也参加过一些软件的比赛(ACM),经过考虑权衡,个人觉得自己无论是兴趣上还是能力上都更偏向于做软件开发,所以就产生了对本专业后悔的感觉了,觉得接下去的课程除了数据结构和计算机网络就不再有涉及软件的方面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这些对通信工程专业来说真是想多了),对自己点技能树并没有什么帮助。在对通信工程感到后悔后,由于自己的绩点不算低,当然想到的就是转专业,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最终都没有申请。具体的原因这里不方便多说。今年 7 月份就要毕业了,之前找实习找工作也深深地感到不是「科班」出身有很多知识点是自学就会遗漏的,所以也碰了一脸灰。所以最后也只能在学校打打杂,混口饭吃。所以,个人建议,在报志愿之前,如果有条件,尽可能地了解自己要读的专业的各种信息,无论显浅如有什么课、学什么的、要理科好还是文科好,还是深入如具体知识点大纲的梳理(很大可能不会听得懂)、就业方向具体工作是做什么的、读研的话保研名额有多少多不多人读研有啥研究方向……一定要多了解。关于父母长辈的建议,如果你自己有主见,有想法,不妨尝试说服他们,跟随自己的心和信念,报自己喜欢的专业;如果你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想法,有时候这些建议也是不错的选择。不能说一概而论他们的认识都是短浅跟不上潮流或者都是洞穿一切的。成人了总该先知道自己是个怎么样的人,先认识自己,再认识别人。选定了一个专业,无论如何一定要把绩点提上来,至少也要过了能转专业的门槛。一方面可以很好地切入这个专业的学习,加深对这个专业的了解;另一方面也给自己留好后路,万一真的有什么情况也有其他的 option 可以转专业换方向什么的。读了一两年要是觉得自己实在是不适合这个专业,而且又有自己坚定想去的专业(坚定的前提当然也是了解清楚),一定要转。第一,不转的话在不喜欢的专业绩点会越掉越低,简历也好成绩单也好保研也好,全部都不好看;第二,就业的刷专业简直是多少人心头的痛,就是你专业不对口,多少公司连门口都不让你进;第三,在知识技能上,不绝对地说一定比不上科班,但大部分还就真的没有「专业培训」过的好;第四,可以认识更多的妹子。(误)看了一下现有的答案,我的答案是站在平凡大学生的角度考虑的,要是有钱可以出国留学的,请关注其他答案,但这个答案应该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另外,现在 CS 的确很火,就像很多年前的金融经济一样,身为(搬砖的)程序员中的一员,还是觉得现在互联网的风太大了,四年之后是刮成了龙卷风还是回归风平浪静雨过天晴还真说不准。当然,说 IT 技术人才需求很旺盛很大,这我还是赞成的,但还有没有这么高工资就另讲了。以上,共勉,高考,加油!
有,真不该选复旦自科,如果再来一次我绝对选浙大计算机或者上财金融,远离基础学科,越远越好这学期转专业时本专业排名离前10%差了两三名,由于经院前10%硬性规定所以转不了经院,于是报了数据科学的二专,自己有空也在学python,尽量想办法研究生转CS吧,分流只能去某个呵呵的专业混日子了说多了都是泪,又要去苦逼写高数了
算是写给即将毕业的自己吧~大一军训完走在校园里,觉得有莫名的惆怅,因为这不是我喜欢的城市,不是我喜欢的大学。我那时向往北京,本来所有的志愿全是北京的大学,但无奈分数不够,去不了北京好的985,爸妈就强制将第一志愿改成了省内的985,结果我就来了长沙。我直到现在都还会想,如果录取的不是第一志愿而是第二志愿,那我现在应该在北二外学某个小语种,我能在周末逛京城周边,有时间看很多很多的社科人文类书籍,跟各种各样的人沟通交流,学习中外的文化。而我大学的真实情况是,学着很多很多我难以理解的数学以及计算机专业课程,长时间坐在笔记本面前,少有时间参加各类活动,少有时间阅读自己喜欢的书。我就是挺想过典型的女孩子那样的生活,会化妆,会打扮,会写文艺的词句,会过小资的生活。转眼现在大四,我还记得大一的时候和室友学拉丁舞的快乐日子,还记得大二我讨厌专业课时跑去某东方学新概念四,燃起了我对英语的兴趣,还记得大三一个月复习准备考了雅思7,暑假去北京和广州参加夏令营(吃喝玩乐),大四的我,偶尔化妆,坚持练瑜伽,准备进京城念本专业的研究生。如果可以,我想在毕业离开之前,用相机记录下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位教过我的老师合一次影,再多一次好好欣赏一下我大长沙的绚烂烟花,再走一遍我家到长沙的高速。渐渐地我发现,原本我不喜欢的城市和校园,慢慢变成了我深深留念的青春记忆;原本我很抗拒的专业,也被我慢慢接受,进而喜欢并主动学习;原本我以为没时间做的事情,其实我也都一一尝试过挤时间去做过,去体会过。所以,我从心底接受并喜欢上了大学的一切,并不后悔。写在离毕业倒计时11天。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任性可爱小情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